第一篇:第一单元话题:叙述的角度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单元话题--叙述角度
一、设计思想
明确小说写作的技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更好地阅读小说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1、要求掌握小说技巧: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2、《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话题内容是叙述。
3、以往教学中,此类问题有所接触,但并未形成理论上知识,也未进行专题式的讲述,故有必要进行专节学习。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对叙述人称已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称和叙述角度的关系,对叙述角度的概念也未形成。
3、先对小说叙述角度的技巧有个全面的了解,再通过练习加强理解并巩固。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一般性知识,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五、重点
1、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2、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难点:
1、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在小说中的交替出现。
内容: 叙述角度 1.谁来说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臵,这就是叙事角度。它也可称为视角,是一个小说叙述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伊姆雷创作《无命运的人生》时,尽管当时是31岁,却决定把故事交给14岁的“我”来讲;而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70岁所写的《情人》中,写15岁半的“我”的故事,却把它交给了老年的“我”来讲。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篇小说的开头:
今天我没有上课。也就是说我去学校了,但只是请班主任允许我回家。我把我爸爸的信也交给了他,信中称‚家里有事‛,请老师准我的假。他问,家里到底有什么事?我告诉他说,他们招我爸爸去服劳役了,于是他不再追问下去了。
(《无命运的人生》,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许衍艺译)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情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王道乾译)
同样是用第一人称,讲述人的身份和年纪却不一样。《无命运的人生》的叙述人决定了小说要以一个半大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他的视角是仰视的,对成人世界的复杂与不可理喻,无法做出解释和判断。孩子的视角也就导致了观察点的不同。这个视角也决定了这样的叙事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叙事,使读者与人物一同经历着成长的阵痛。
《情人》的叙述人决定了小说要以一个“过来人”回忆往事的面目出现。这个人饱经沧桑,站在俯瞰人生的高度,其视角是俯视的,审视少女时代的稚嫩经历时,就有了更自信的把握和权衡。选取这样的视角,决定了这篇小说是一种“过去完成时”的叙事,读者和叙述人都知道事情的结局,只是在一起回顾已经发生和已经经历过了的事情。
2.“上帝俯瞰”和“凡人目光”
在课本中我们已对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许多学者和批评家看来,有限视角是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而这一贡献主要是由西方小说家做出的。
叙事角度(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应论足。
好处:①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②便于作者对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叙事角度(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在有限的视角中,又有两种情况:(1)叙述者和人物知道得一样多
在《桥边的老人》中,小说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讲述人。叙述者和人物是重叠的,“我”作为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完全以自己的世界观和立场出发叙事。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叙述者似乎和人物所知道得一样多。
在《炮兽》中,雨果采取的也是有限的视角,他回避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主要从外部动作、神情与语言来描写人物。当“炮兽”发狂时,“勇士”船长布瓦斯贝特洛和大副利〃维厄维勒“一句话也不说,脸色发青,犹豫不决,向中甲板里面张望”。连“勇士”都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人用胳膊肘儿推开他们,走了下去”。“这个人”没说话,“像一尊石像一样站着。他用严峻的眼光望着这种破坏的情况”。寥寥几笔外貌描写,就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勇士”的怯懦,老人的镇定勇敢写了出来。
(2)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少
这在侦探类小说中尤为常见。侦探类小说往往以案件的结果作为开头,引起悬念。在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中,总是由侦探展开调查,不断地抛出迷惑读者甚至叙述者的线索,不到最后侦探揭示谜底,似乎连叙述者都不知道谁是真凶。叙述者完全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通过人物的外部对话和行动来展开故事,他显然是要等人物行动之后,才能和读者一起判断出事情的发展。
在同一篇小说中,视角也可以灵活转换。芥川龙之介的《莽丛中》讲叙一件杀人案件,由多个当事人各自叙述案件发生的经过。作者巧妙地将有限视角与全知视角结合,将有限视角统摄于全知视角之下,有节制地讲述故事,又回避了作者参与的痕迹。作者将每个当事人的叙述汇总在一起,而每个人物的视角都是有限的,作者让这些来自于不同视角的互相矛盾的叙事互相颠覆、互相印证,从而叠加出一个破碎的难以确定的所谓“真相”。
2.叙述人称
①“我”与“他” 选择好叙述角度后,我们就可以确定用何种人称讲述故事了。人称是区分叙述人在叙述时是站在局外还是局内叙述的依据。我们知道,第一人称(我)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人以外的人。所有的叙述一般是由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承担的。
小说家们一般是根据审美的需要和预先设定的阅读效果来选择人称的。比如,采用书信体和自传体来写的小说,通常很自然地使用第一人称,它们的效果是作者在未写作时就清楚的:这样的叙述,会给人一种亲切可感的感觉,显得真实可信。因第一人称的小说往往给人以叙说亲身经历的感觉,因此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墙上的斑点》里,由于采用了第一人称,使“我”对斑点的一连串猜想、议论、抒情得以运用自如。如果换成第三人称,就显得有些做作和不当了。但这种写法也要注意节制。正如英国作家毛姆在他的读书随笔《两种不同人称的小说》中所指出的那样: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里,当它用第一人称告诉你他是如何英俊而有魅力时,不免有自吹之嫌;当他告诉你自己的英勇行为,又会给人以自负之感;而当读者都已看出女主人公在爱他时,他自己却不知道,似乎又显得很愚蠢。(见毛姆《毛姆读书随笔》,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6页)
为了克服不同叙述人称各自的缺点,现代小说家们逐渐摸索出更巧妙的写法。比如,在使用第三人称叙述时,并不采用全知视角,而是故意采用有限视角,叙述者只对某个人物无所不知,而对其他人物却并不了解。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尽管开始也是运用第三人称,叙述者却对一切都装作不知,这个旁观者与读者差不多,等待着人物的“下一步”。
契诃夫的《万卡》,是两种人称的巧妙结合,整个故事的叙述语言是第三人称,而万卡写给祖父的信则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叙述便于向读者交代万卡的悲剧命运及其生活环境、背景等;而第一人称则讲述了他在莫斯科鞋店里做学徒的悲惨境遇。小说的结尾,万卡写好了给祖父的求救信,却并不知道那样的地址是无法寄到祖父手中的,这一万卡不知道而读者却十分清楚的结局,更加深了小说的悲剧感。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与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提供了这个平台,将万卡的纯真和命运的残酷放在同一个脉络当中。缺少任何一个人称和角度,都无法营造出这种悲剧感。
②“你”
第二人称很特殊,严格说来,它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事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又略有不同:它与人物有着一种密切的对话关系。
比如在《安东诺夫卡苹果》中,突然出现了这样的语句:“你在酒醉饭饱之后,会感到一种甜滋滋的慵困,会感到那种年轻人所特有的愉悦的睡意„„”这是否是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之外的另一种人称叙述呢?仔细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其实这还是第一人称叙述,只不过此时的叙述者已从局内跳到了局外,将读者臵换成“你”,仿佛在做一种假设:“想想看,倘若你那时在场,会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叙述者其实还是“我”,这只是他玩的一个小花招而已。
(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感情。(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由。(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息浓。作业
《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的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注意:学生往往简单地把老人改成了第一人称“我”,把原来的“我(士兵)”改成第三人称士兵,然后在原文相应的人物名称处全部替换,其余内容基本没动,就算完成了文章修改。人称是改变了,但叙述角度却没有跟着相应的改变。以老人为第一人称叙述,却没有以老人的口吻来讲述这件事。
以第三人称为角度修改的文章,也不会把老人作为叙述的中心,没有展开人物的心理描写,没有对老人的心理进行直接的描述,没有全知角度应该有的“全知”。
作业
为了更容易理解小说叙述角度的问题,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以不同叙述角度表述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整体认知叙述角度。
大家也许还记得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一天,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改编成另外两种版本。
学生练习后,出示示例。版本一《我受骗了》:
一天,我偷来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正要美餐一顿,这时,树下走过来一只狐狸。我马上警惕起来。因为我知道狐狸向来很狡猾,他老是骗人。看样子他今天又没安好心。我不理他,开始吃肉了。狐狸看见我在吃肉,馋得直流口水,急得在树底下直打转。看我把你馋死!我故意把吃肉的声音弄得很响。忽然,狐狸在树下说话了:‚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我一听就知道狐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是要引诱我张嘴,骗走我嘴边的肉。于是我沉默不语,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儿,狐狸看见我没理他,拔腿就走,边走边叹气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我一听这话急了,我想,我平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看扁,我今天可不能让一只狐狸给小看了。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张开嘴巴,这样一来,肉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我气得哇哇大叫,真后悔自己太爱慕虚荣,一顿到嘴的美味就这样没了。
版本二《今天的运气真不错》: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这年头,弄点吃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辘地在一棵树下走来走去,饿得头发晕。这时,我听到头顶上有响声,我抬头一看,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她停在树上。一大块肉,足足有三两重。好,美味来了!我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怎么样才能把肉从树上骗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转动,好,想起来了,不是听说乌鸦爱慕虚荣吗?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半天没有听到树上的回答,我想,这只乌鸦,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我心急如火,心想还不快想办法,肉就被她吃光了。我又生一计,假装要走的样子,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歌。‛我偷眼瞧瞧乌鸦,看见她终于急了,只听‚哇‛的一声,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同样的一个故事,用了三种讲法。这三种讲法有什么不同呢?三个故事用了三种人称进行叙述,第一个故事都是第三人称,第二个故事乌鸦变成了“我”,以乌鸦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中狐狸变成了“我”,以狐狸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内容一样,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这涉及小说叙述视角问题。
小说,主要是叙述,讲故事,既然要讲,就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问题。所以,所谓叙述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
引例详解叙述角度
①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这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则可能充分展现,如“乌鸦”“狐狸”变“我”之后,就可能直接描写内心世界活动,展现所思所想。这就更具有真实感。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举例——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尤其是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就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观渲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主观渲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请同学们例举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②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这是一种全知视角。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
举例——《红楼梦》的叙述者是石头,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作者选择全知的叙事视角是与它所叙述的对象相适应的。《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的历史,这个家族 的内外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联系,从皇公贵族到男仆丫环,上下不下数百人,可以说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就它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时间的夸度来说,都不可能是现实中某一个实在的人所能感知了解和经历的。因此,就全书来说,难以采用限知视角。描写大场面,描写众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用全知视角常常能显得得心应手,艺术上有许多方便之处。全知的视角运用,不仅可以充分地描述人物的外在活动,而且由于叙述人能自由地出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内心最隐蔽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都能被揭示出来。《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猜疑,相互试探的篇幅比较多,但它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的想法。如果彼此都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也就没有了真真假假琐琐碎碎的赌气和口角了。既然林黛玉和贾宝玉彼此都不知道,叙述者何以知之,作者就必须设定虚拟叙述者石头是一个全知的叙述人,也就是说只有运用全知的视角,才能深入到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理,从叙述艺术的角度看,作者对人物的无知和叙述人的全知之间的巧妙处理,常常是《红楼梦》心理描写的魅力所在。
另外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尤其如宋元时的话本小说,由说书人讲述故事,这个说书人就是一个全知者。
③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运用第二人称写作,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严格地说来,第二人称叙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述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略有不同:
它与人物有着密切对话的关系。
④引申阐释叙述角度的实际运用及其意义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聪明的小说家并不全采用全知视角,而是在全知视角中插入小说中某一人物的有限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这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例如,《水浒传》第8回末尾第9回开“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有一段描写: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改变,还是第三人称,但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视角却发生变化,鲁志深大闹野猪林,完全是两个公人眼中看出:先写自己水火棍被物隔去,再写一条禅杖飞到。再写出现个胖大和尚,最后写公人眼中胖和尚的装束。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小说中人物叙述视角的变化,往往被忽视,故要稍加留心,细细品味。
(三)叙述腔调
1.腔调──说话者的伪装 我国当代作家莫言说:“腔调,并不仅仅指语言,而是指他习惯选择的故事类型、他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他叙述这个故事时运用的形式等等全部因素所营造出的那样一种独特的氛围。这种氛围或者像烟熏火燎的小酒馆,或者像烛光闪烁的咖啡屋,或者像吵吵嚷嚷的四川茶馆,或者像音乐缭绕的五星级饭店,或者像一条高速公路,像一个马车店,像一艘江轮,像一个候车室,像一个桑拿浴室……总之是应该与众不同。即便让两个成熟作家讲述同一个故事,营造出的氛围也决不会相同”。(莫言《锁孔里的房间: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序》,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莫言在谈到他的小说《四十一炮》的创作时说:“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并不顺利,因为我起初没找到叙述的腔调,一旦确定了‘炮孩儿’的腔调后,小说就如水到渠成了。至于小说讲了什么故事,对我来说,确实不是很重要。我在小说后记中说:叙述的腔调一旦确定之后,故事几乎是自己生成的。”小说的腔调一旦确定下来,这篇(部)小说的情调乃至格调也就确定了下来,叙述的路线也就确定了下来。它是抒情的,还是调侃的?是冷静的,还是热情的?……小说语言和材料的组织也就顺理成章地服从于这一确定下来的腔调。腔调仿佛一把梳子,将小说材料梳理成最适合它的样子。
作家的腔调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有些小说里,有时作家可以将自己惯用的腔调隐藏起来,换成人物的口吻来说话。课本中引用了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里的一段话,下面我们再看他的另一篇小说中的一段话,比较一下:
雨下得更大了。我沿街继续往前走。透过红十字娱乐室的窗子,可以看到一些士兵正三三两两地站在屋里的咖啡柜台前。我虽说同屋里隔着玻璃,但也还是听到了另一间房里打乒乓球的‚乒乓‛声。我过了马路,走进一家茶馆。里面除了一个中年女招待以外别无他人。看那女招待的样子,她好像更愿意招待一位身上雨衣已干的顾客。我尽量轻手轻脚地把雨衣挂在衣架上,然后坐下来,要了茶和肉桂面包干。这是我一天中第一次开口同人讲话。
6(《献给爱斯美的故事》,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年版。宋志宏译)
我们能分辨出这是出自一个作家之手吗?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小说里,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腔调说话。在《献给爱斯美的故事》这篇自传性的作品中,作家和叙述者是贴合的,“我”饱含着作家的感情,作家的情感倾注于整个故事之中。而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叙述人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16岁少年。塞林格把整个故事的讲述空间完全留给了这个纽约少年,作家自己则隐匿起来。从这个少年张口“他妈的”、闭口“混账”的口头语里,我们感受到叙述人对现实强烈的不满、又不失天真单纯的个性。为了符合少年说话时信口开河、不假思索的特点,作者模仿少年的语气,用夸张的词汇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句子短小,有些地方还存有语病。在这部小说里,完全看不到《献给爱斯美的故事》中那些富有诗意的比喻、讲究节奏感的句式以及带有文采的书面语,而是通篇贫嘴胡侃的少年口语。这部小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种独特腔调的运用。它像一只大手,有力地控制着小说的叙事展开。
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似乎把作者的腔调全部抹干净了,只剩下人物自己在那里说话和活动,没有留下作者或叙述人的任何蛛丝马迹。海明威的这类小说被人们称为“零口吻”,也就是说,在小说中似乎没有叙述者的影子,小说中有的仅仅是它里面的人物。无腔调的海明威于无形之中给自己创造了一个特殊的风格,形成了他特有的“腔调”。无腔调也就成了另一种腔调。
《墙上的斑点》的叙述腔调是非常具有个性的,这显然是出自一个知识女性之口: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亦善于思辨,有出色的哲学眼光。她的心灵极度敏感、纤细,甚至容易陷入某种神经质。她喜欢幻想、冥思,喜欢用自己的主观感受来重新建立一个真实的世界。她用这种口吻讲述着,带有强烈的女性色彩和人格魅力。
2.“讲述”与“显示”
有的小说以“讲述”为主,我们看到大段大段的叙述者的叙述,其中夹杂着叙述者的情感、判断。而有的小说以“显示”为主,我们看到连篇累牍的不动声色的描写,客观地展示着画面和场景,是非曲直,交由读者去判断。以“讲述”为主的小说,其叙述腔调自然就浓厚些。《墙上的斑点》显然是“讲述”的,“我”是故事的讲述者,所以“我”可以在讲述的过程中保留更多的个人化腔调,可以无拘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尽管都是第一人称,《桥边的老人》是倾向于“显示”的,“我”与其说是故事的讲述者,不如说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我”没有表现出比人物所知道得更多,也没有僭越人物的身份去发表作者的看法。
实际上,小说只用“讲述”或“显示”为单一叙述腔调的情况比较少见。多数情况下,在同一篇小说里,“讲述”与“显示”常常交替使用。如《罗生门》的开头:
一天傍晚时分,站在罗生门下的一个仆人等着雨住下来。
在宽阔的城楼下边,除了这个仆人,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朱漆剥落的高大圆柱上,停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既然位于朱雀大路,除了这个仆人,总还该有两三个避雨的戴女笠或软乌帽的庶民。然而,除了这个仆人之外,却一个人也没有。
说起这两三年,在京都,地震啦,旋风啦,火灾啦,饥馑啦,等等,灾难一起起地接连不断。这个都城因此变得极其荒凉。根据古时候记载,那时曾经把佛像、佛具砸碎,把这些涂着红漆的,或带着金银箔的木头,堆在路旁,当柴火卖掉。都城既然是这么一种情况,整修罗生门这种事,当然就没有人去过问了。
(《罗生门》,载于《芥川龙之介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吕元明译)
前面两段显然是“显示”,给我们描绘出一幅雨中罗生门的冷清画面。从第三段开始,则是“讲述”,介绍罗生门的时代背景、社会风俗等。“讲述”和“显示”在同一篇小说里时常切换。
(四)速度控制
1.小说也要有节奏感
小说里的时间与生活中的时间是不对应的。小说有着自己的节奏,它有时加速,一笔带过,有时减速,徘徊不去。在《万卡》中,写“九岁男孩万卡〃茹科夫三个月前被送到靴匠阿利亚兴的铺子里来做学徒”,这三个月的事情只用一句话就交代了。接下来写“圣诞节前夜”,万卡给祖父写信的事情,就占据整个篇幅。
可见,在小说里,时间的长短与小说的篇幅似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它们和什么有关呢?
2.不均匀的速度
小说叙事往往在故事环节的关键段落流连,而对无关紧要的段落忽略不计。《万卡》重点是要揭示万卡的悲苦命运,自然要在他向祖父写信诉苦的那一晚多作停留。
这不均匀的速度,正是小说吸引人的地方。小说的生命魅力与生动,恰恰体现在一种速度的变化不停又恰到好处的节奏上。那么小说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来体现有张有弛的叙述节奏的呢?当小说加快叙事速度时,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简约的概括性叙述;而当小说要放慢叙事速度时,我们就会看到大量的详尽描写。叙述和描写,是控制小说速度和营造叙事波澜的法宝。
让我们看看茨威格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里的一段。
那天晚上我走进赌馆,有两只台子已经围满了人,我绕着走向第三只台子,摸出几个金币预备下注,忽然迎面传来一阵非常奇怪的声响,使我吃了一惊。那时正当人人定睛个个紧张、心神似乎都被静默震慑住了的一霎,每逢圆球奔跑得疲惫无力只在最后两个码盘上颠踬着时,就会出现这样的一霎。此刻我竟听到一阵咯咯喳喳的响声,像是骨节折裂。我不自主地向对面望了一眼,立刻见到──真的,我吓呆了!──两只我从没见过的手,一只右手一只左手,像两匹暴戾的猛兽互相扭缠,在疯狂的对搏中你揪我压,使得指节间发出轧碎核桃一般的脆声。那两只手美丽得少见,秀窄修长,却又丰润白皙,指甲放着青光、甲尖柔圆而带珠泽。那晚上我一直盯着这双手──这双超群出众得简直可以说是世间惟一的手,的确令我痴痴发怔了──尤其使我惊骇不已的是手上所表现的激情,是那种狂热的感情,那样抽搐痉挛的互相扭结彼此纠缠。我一见就意识到,这儿有一个情感充沛的人,正把自己的全部激情一齐驱上手指,免得留存体内胀裂了心胸,突然,在圆球发着轻微的脆响落进码盘、管台子的唱出彩门的那一秒钟,这双手顿时解开了,像两只猛兽被一颗枪弹同时击中似的。两只手一齐瘫倒,不仅显得筋弛力懈,真可说是已经死了,它们瘫在那儿像是雕塑一般,表现出的是沉睡、是绝望、是受了电击、是永逝,我实在无法形容。因为,在这以前和自此以后,我从没有也再见不到这么含义无穷的双手了,每根筋肉都在倾诉,所有的毛孔几乎全部渗发激情动人心魄。这两只手像被浪潮掀上海滩的水母似的,在绿呢台面上死寂地平躺了一会儿。然后,其中的一只,右边那一只,从指尖开始又慢慢儿倦乏无力地抬起来了,它颤抖着,闪缩了一下,转动了一下,颤颤悠悠,摸索回旋,最后神经震栗地抓起一个筹码,用拇指和食指捏着,迟疑不决地捻着,像是玩弄一个小轮子。忽然,这只手猛一下拱起背部活像一头野豹,接着飞快地一弹,仿佛啐了一口唾沫,把那个一百法郎筹码掷到下注的黑圈里面。那只静卧不动的左手这时如闻警声,马上也惊惶不宁了;它直竖起来,慢慢滑动,真像是在偷偷爬行,挨拢那只瑟瑟发抖、仿佛已被刚才的一掷耗尽了精力的右手,于是,两只手惶惶悚悚地靠在一处,两只肘腕在台面上无声地连连碰击,恰像上下牙打寒战一样──我没有,从来还没有,见到过一双能这样传达表情的手,能用这么一种痉挛的方式表露激动与紧张。望着这双颤抖喘息迫不及待的手,看着它寒栗惊惧的神情,我突然觉得整座大厅里其他一切全部死灭僵凝了,尽管四周营营扰扰,管台子的喊声像小贩叫卖,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转轮里的圆球循回滚动,终于高起低落、跳进它那坦平的圆形牢笼──所有这些动荡嘤嗡冲袭神经的纷乱景象对我全不存在,我紧 8 紧盯着平生难遇的这双手,竟被它迷住了。
(《斯·茨威格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纪琨译)
在叙述主人公进来的动作时,作者用了简省的笔墨,小说的行进是常速的;当我们的视线随着主人公的眼睛落到那两只手上时,作者不惜笔墨去描绘那两只手的各种动作、刻画这些动作所反映出手的主人的心理,小说的速度便慢下来了。这时候,真实状态中也许只停留几秒钟的情景,作者却在其间长时间徘徊,精心描绘和刻画那个时刻和那个场面,仿佛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张弛有度,快慢相间,小说就显得引人入胜了。试想,如果总是细部描绘,再精妙也会令读者厌烦;如果一味跳跃式交代,小说就无法精彩了。所以,聪明的小说家会掌握叙述的速度,让小说精彩起来。
关于“思考与实践” 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们,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1.设题意图
训练学生在规定情境下的联想思维能力,替小说说出作者没有直接说出的话。2.解题思路
①运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描写。比如:“他想到那两只可怜的小山羊,在炮火中无处藏身,不是葬身炮火,就是葬身人腹,心中涌起了无限悲苦。望着即将成为废墟的家园,他……”
②也可运用第一人称试着写意识流。可让学生用老人内心独白的形式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比如:“我的小山羊,它们可乖巧了,整天陪着我在山上转……”或者“我真是憎恨这战争!我才不管是谁输谁赢呢,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打仗,我只想过平平静静的日子……”
二就《墙上的斑点》说说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1.设题意图
帮助学生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征。2.解题思路
细读作品,通过分析其叙述特点来理解意识流叙述是打破了传统的有因果关联的叙述,用人物的意识流动,如回忆、梦幻、感受、联想、情绪、心理独白等来组合作品。
三延续下面这段话的叙述腔调续写成一篇文章,不超过800字。每当想起童年,便能记起这句话:‚回首往事,既喜且忧。‛不知有多少次我在梦中又把自己变成了可爱的小姑娘(小男孩儿),同儿时的伙伴在老地方玩耍。……
1.设题意图
培养学生对腔调的感知能力,能模仿一段腔调,续写文章。2.解题思路
这是一个作文题,从给出的几句话里已经得知以下信息:内容应为回忆童年往事;基调应是“既喜且忧”,也就暗示出此文的情绪应是喜乐参半的,所叙述的事件与所表达的情绪之间应体现这个因素;总而言之,作者对往事应是留恋的。这段话作为作文的开头,语调应略带抒情,娓娓道来,缓慢而深情。
第二篇:《话题:叙述角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年级《话题:叙述角度》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明确小说写作的技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更好地阅读小说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1、要求掌握小说技巧: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2、《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话题内容是叙述,小说叙述角度是叙述技巧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时为《话题叙述》第一课时,另以叙述腔调为中心一课时。
3、以往教学中,此类问题有所接触,但并未形成理论上知识,也未进行专题式的讲述,故有必要进行专节学习。
三、学情分析
1、在学习了课文《桥边的老人》以及完成了 “改写人称”的练习后,学生对叙述人称已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称和叙述角度的关系,对叙述角度的概念也未形成,故练习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3、先对小说叙述角度的技巧有个全面的了解,再通过练习加强理解并巩固。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一般性知识,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五、重点
1、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2、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难点:
1、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在小说中的交替出现。
六、课前准备
1、学生学习准备。学生完成了《桥边的老人》的“人称改写”练习,并已预习《话题叙述》的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学生作业“人称改写”练习已批改,并已总结问题所在。精心查找阅读了相关的理论书籍,并有相当详细的备课资料,以及可实际操作的多媒体课件。
3、教学用具的准备。操作性强的教学多媒体PPT课件。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桥边的老人》的课后练习,引出叙述角度的话题
1、“思考与实践”题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的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2、学生练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学生简单地把老人改成了第一人称“我”,把原来的“我(士兵)”改成第三人称士兵,然后在原文相应的人物名称处全部替换,其余内容基本没动,就算完成了文章修改。人称是改变了,但叙述角度却没有跟着相应的改变。以老人为第一人称叙述,却没有以老人的口吻来讲述这件事。
以第三人称为角度修改的文章,也没有把老人作为叙述的中心,没有展开人物的心理描写,没有对老人的心理进行直接的描述,没有全知角度应该有的“全知”。
为了更容易理解小说叙述角度的问题,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二、以不同叙述角度表述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整体认知叙述角度。
大家也许还记得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一天,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改编成另外两种版本。
学生练习后,出示示例。版本一《我受骗了》:
一天,我偷来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正要美餐一顿,这时,树下走过来一只狐狸。我马上警惕起来。因为我知道狐狸向来很狡猾,他老是骗人。看样子他今天又没安好心。我不理他,开始吃肉了。狐狸看见我在吃肉,馋得直流口水,急得在树底下直打转。看我把你馋死!我故意把吃肉的声音弄得很响。忽然,狐狸在树下说话了:“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我一听就知道狐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是要引诱我张嘴,骗走我嘴边的肉。于是我沉默不语,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儿,狐狸看见我没理他,拔腿就走,边走边叹气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我一听这话急了,我想,我平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看扁,我今天可不能让一只狐狸给小看了。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张开嘴巴,这样一来,肉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我气得哇哇大叫,真后悔自己太爱慕虚荣,一顿到嘴的美味就这样没了。
版本二《今天的运气真不错》: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这年头,弄点吃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辘地在一棵树下走来走去,饿得头发晕。这时,我听到头顶上有响声,我抬头一看,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她停在树上。一大块肉,足足有三两重。好,美味来了!我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怎么样才能把肉从树上骗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转动,好,想起来了,不是听说乌鸦爱慕虚荣吗?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半天没有听到树上的回答,我想,这只乌鸦,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我心急如火,心想还不快想办法,肉就被她吃光了。我又生一计,假装要走的样子,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歌。”我偷眼瞧瞧乌鸦,看见她终于急了,只听“哇”的一声,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同样的一个故事,用了三种讲法。这三种讲法有什么不同呢?三个故事用了三种人称进行叙述,第一个故事都是第三人称,第二个故事乌鸦变成了“我”,以乌鸦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中狐狸变成了“我”,以狐狸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内容一样,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这涉及小说叙述视角问题。
小说,主要是叙述,讲故事,既然要讲,就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问题。所以,所谓叙述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
三、引例详解叙述角度
1、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这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则可能充分展现,如“乌鸦”“狐狸”变“我”之后,就可能直接描写内心世界活动,展现所思所想。这就更具有真实感。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举例。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尤其是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就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观渲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主观渲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请同学们例举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
2、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这是一种全知视角。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
举例。《红楼梦》的叙述者是石头,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作者选择全知的叙事视角是与它所叙述的对象相适应的。《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的历史,这个家族 的内外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联系,从皇公贵族到男仆丫环,上下不下数百人,可以说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就它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时间的夸度来说,都不可能是现实中某一个实在的人所能感知了解和经历的。因此,就全书来说,难以采用限知视角。描写大场面,描写众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用全知视角常常能显得得心应手,艺术上有许多方便之处。全知的视角运用,不仅可以充分地描述人物的外在活动,而且由于叙述人能自由地出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内心最隐蔽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都能被揭示出来。《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猜疑,相互试探的篇幅比较多,但它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的想法。如果彼此都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也就没有了真真假假琐琐碎碎的赌气和口角了。既然林黛玉和贾宝玉彼此都不知道,叙述者何以知之,作者就必须设定虚拟叙述者石头是一个全知的叙述人,也就是说只有运用全知的视角,才能深入到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理,从叙述艺术的角度看,作者对人物的无知和叙述人的全知之间的巧妙处理,常常是《红楼梦》心理描写的魅力所在。
另外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尤其如宋元时的话本小说,由说书人讲述故事,这个说书人就是一个全知者。
学生举例。
3、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运用第二人称写作,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严格地说来,第二人称叙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述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略有不同:
它与人物有着密切对话的关系。
4、引申阐释叙述角度的实际运用及其意义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聪明的小说家并不全采用全知视角,而是在全知视角中插入小说中某一人物的有限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这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例如,《水浒传》第8回末尾第9回开“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有一段描写: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改变,还是第三人称,但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视角却发生变化,鲁志深大闹野猪林,完全是两个公人眼中看出:先写自己水火棍被物隔去,再写一条禅杖飞到。再写出现个胖大和尚,最后写公人眼中胖和尚的装束,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小说中人物叙述视角的变化,往往被忽视,故要稍加留心,细细品味。学生例举此类事例。
四、作业
试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角度
五、板书设计
第一人称叙述(有限视角)《孔乙己》中的我 《桥边的老人》
第三人称叙述(全知视角、全知视角中的有限视角)《红楼梦》 《水浒传》
第二人称叙述(同第三人称叙述,而非真正的叙述视角)
第三篇: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2课时
临海白云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编写:陈哲长审核:邵巨振、欧阳松姓名:编号:5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学习目标:
1.学习选用恰当的叙述角度,增强表达效果。
2.明确运用第一人称视角写作的好处。
3.学会在记叙文中写出“真我”的方法。学习重点:在把握摄影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理解图片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名家名语】
“没有技巧的诗人像什么呢?没有翅膀的鸟,永远只会可怜地并着脚急跳;没有轮子的车辆,要人家背了它才走的。”——艾青
【生活鸿爪】
☆名人反战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十九世纪犹太民族杰出的物理学他不但在物理学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是一个反对霸权侵略、反法西斯迫害的坚强勇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酷爱和平的他与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科学家起草了反战宣言,并周游世界进行访问、演讲,足迹遍及法国、英国、印度、荷兰、曰本、中国等地。
☆美国和平母亲新书将面世记录反战故事抨击布什
希恩在新书中讲述了自己和反战示威者的反战经历。该书在《和平占领得克萨斯克劳福德农场》一章中,以流水账方式回忆了发生在美国总统布什私人农场附近26天的反战 抗议活动,包括一对反战男女在营寨举行婚礼一事,以及著名演员马丁·希恩、歌手琼·贝兹和民权活动家阿尔·夏普顿等人探访反战营寨的事。
☆4个参战国家发生反战游行
2011年3月26日,美国、西班牙等国民众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多国部队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
【美国】示威者白宫外反战
近百名示威者26日在华盛顿白宫外举行示威活动,反对美国继续参与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要求美军立刻停止打击利比亚。示威者高举写着“钱要拿来创造就业改善教育,不是攻打利比亚”等口号的标语牌,并在组织者的带领下高呼反战口号。
华盛顿“9·11真相”组织成员哈蒙说,美国为轰炸利比亚摆出的各种理由都是为了掩盖出兵的真正原因,“美国想控制利比亚的石油”。
“即刻行动制止战争消除种族主义”组织负责人贝克尔说,人们反对美国继续在利比亚开展军事行动是因为美国无权轰炸利比亚,利比亚的未来应该由该国人民自己决定。由于深陷阿富汗与伊拉克两场战争,美国政府参与利比亚军事行动使国内的反对声高涨。贝克尔说,当天除了华盛顿,洛杉矶、旧金山等地也有反对美国继续参与利比亚军事行动的示威活动。
【英国】伦敦冲突214人被捕
数十万英国民众26日在首都伦敦示威游行,抗议政府削减公共开支。伦敦警方证实这一数字。这是2003年百万人反对伊拉克战争游行以来伦敦发生的最大规模示威。必修二第二专题作文导学案1使用时间:14年2月
游行人群包含教师、护士、消防队员、学生、退休老人,中午从泰晤士河畔出发,途经议会大厦和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抵达海德公园。他们敲鼓、吹喇叭,高喊“要福利不要战争”等反对削减开支、抗议政府参与战争的口号。经过首相官邸时,人群发出嘘声。英国保守党主导的联合政府去年5月上台,决定5年内削减800亿英镑(约合1300亿美元)公共开支,以减少财政赤字。预计数十万公共部门从业人员将失去工作岗位。行进过程中,一些人脱离队伍,袭击商店和酒店,包括福特纳姆-梅森百货公司和著名的里茨酒店。
警方出动大约4500人维持秩序,与暴力人员冲突,逮捕214人。66人在冲突中受伤,包括13名警察。
【西班牙】数千市民反对出兵
西班牙数千市民26日在首都马德里举行游行,反对西班牙政府出兵干预利比亚局势。游行组织方批评参与军事行动的西方国家政府并不关心阿拉伯当地人民的权利,而是更注重自己在该地区的利益。
西班牙派遣4架F-18战斗机和一架波音707加油机前往意大利,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意大利】利比亚人罗马示威
3月26日,在意大利旅居、学习的利比亚人举行游行示威。示威者手持反战标语和国旗,在罗马抗议西方国家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要求利比亚未来应由利比亚人民自己决定。在此次对利比亚军事行动中,意大利开放了国内7处军事基地供多国部队使用。(据新华社电)
【写法指津】
《2012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写作部分“发展等级”之(4)“有创新”要求“构思新巧”。构思时即应当考虑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做到这些的关键是什么?关键之一在于选择叙述角度。叙述文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角度。叙述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叙述。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这种叙述方式,真实而有感染力,写亲身经历的文章多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叙述,有对话效果,便于倾诉强烈的感情;第三人称的叙述,灵活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全面地表现生活。了解叙述的角度,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帮助呢?记叙文是通过具体、真实的人和事的记叙来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记叙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
叙述的角度不同,表达效果就会不同。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对增强表达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想突出事情的亲历性,一般选择第一人称;如果想增加事件的曲折性、悬念感,可以考虑选择第三人称。如《金岳霖先生》一文中,作者只写自己看到听到的金岳霖,只写人物的所作所为,而不写人物的所思所想,审慎、含蓄,让人回味不尽。《边城(节
选)》则得益于作者开阔的视界。使用第二人称,则能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更加亲切。
有时,为了克服单一叙述角度的局限,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叙述角度。《祝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两种视角交错使用,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人物的命运,使表达更丰富,更深刻。
写作时要注意前后人称的一致和视角的转换,以免造成叙述角度的混乱,影响表达效果。我们在使用两种人称叙述事件时应注意:①不得频繁改换;②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叙述线索。
【范文引路】
拒绝平庸
2011江苏考生
冲锋的号角划破长空,9×10的小小战场刹那间狼烟四起,硝烟弥漫。疾驰的战车冲锋陷阵,摧城拔寨,骁勇善战;威猛的火炮杀机暗藏,‚隔山打牛‛,威风八面;奔驰的骏马跨日追月,卧槽挂角,纵横驰骋。而我,一个平庸的小兵孤零零地蜷缩在战场一隅。从开场到现在,我就没有被挪动过一步,仿佛一开局就注定了我是一枚弃子,仿佛那些孤傲的英雄们连动手杀我都不屑一顾,仿佛眼前的血流成河、积骨如山、杀声震天与我无关,仿佛我的生命注定了平庸。
不,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庸庸碌碌地度过平淡的一生,我不甘心生命之花还未绽放就已经凋谢,千年之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角早已响彻云霄。今天,我要拒绝平庸,我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你,认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小兵也能变英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渐趋热化,曾经纵横沙场的英雄或者含笑沙场,或者含恨而终。终于,当敌方阵线被撕开的那一瞬间,我的机会来了,渴望血染战袍透甲红的畅快淋漓,渴望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渴望拒绝平庸证明自己,我义无返顾地跨过楚河汉界,而后便左冲右突,一个劲地向前。拉车、牵马、拱炮是我的拿手好戏,破象、吃士、逼帅是我的精妙绝活。曾经不堪一击的小兵拒绝平庸,曾经微不足道的小兵不再平庸。当孤傲的战车面对我与我的弟兄只能无奈地自嘲‚自古双拳难敌四手‛,当威风的火炮失去了炮架的支撑在我面前不堪一击,当‚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战马不经意间被我锁住了去路、缚住了马脚,当我撕开士象的坚固防线,当我挥舞着长矛刺穿敌方将帅的胸膛,我在他的眼里读出了失落,读出了恐惧,而更多的却是不解与震惊。他不知道为何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却有拒绝平庸的力量,他不敢相信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竟能力挽狂澜,扭转了战局。
‚或许你死不瞑目,但这就是一个小兵的力量,一个拒绝平庸的小兵的力量!‛我缓缓地抽出长矛,默默地转身,眼中写满了坚毅与顽强。
这个世上本没有高低贵贱,只要有梦想,只要坚守自己的梦想,终有一天你会感受到笑傲风云的激昂,终有一天你能够拥有拒绝平庸的力量。
「点评」中国象棋里有将士相、车马炮,还有小卒小兵。本文是一个小“兵”的自叙。“兵”只能永远前进,不能后退,而且往往是决战沙场,赢得胜局的最后的英雄。“兵”是平凡的,但绝不平庸。多么精彩的构思和立意啊,请再看看文章的描写,该考生的想象力和语言功底令人赞赏。
时间在流逝2011安徽考生
清晨,室友的鼾声此起彼伏,我轻轻下床,跑步进入空旷的操场。一圈,两圈,三圈,沿着环形跑道,我摆动双臂,调匀呼吸,慢跑,然后迈开双腿,加速,晨风在耳边猎猎作响。九年了,我一直这样晨跑。
九年前的一天,我被爸爸从梦乡中摇醒,揉着惺忪的眼睛,我跟在爸爸身后,喘着粗气,一步一步地小跑。爸爸说,早晨过后是上午,白天过后是黑夜,今天过后是明天,时间在奔跑,我们得撵上它。跑过酷暑严寒,跑过小学、初中、高中。现在,我看着自己日益修长的双腿,端详着镜子里自己红润的面庞,明白了爸爸没有说出口的话。时间流逝,人生苦短,我们需要健壮的体魄。健壮的体魄是生命之弓上引弦待发的箭,我们要弯弓成满月,在时间的领地,把生命之箭射出很远很远。
班会上,儒雅的老班口吐莲花:‚如果班上有哪位同学现在与异性同学走得特别近,这很不应该,他的父母啊,会忧心如焚!但是,如果你们中的某一位,三十岁时还没有谈朋友,他的老妈一定会打电话问我,‛老班叉开两指,放在耳边,‚老师啊,你们班还有同学单身吗,帮我家孩子牵牵线吧。‛教室里一阵哄笑。老班又说:‚这就叫‘此一时,彼一时’。有人说,爱情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那么,男女中学生牵手,是什么呢?是错误,因为他们在不对的时间里遇到不对的人!‛教室里有是一阵哄笑。
下课铃响了,老班画龙点睛:‚时间在流逝,正确的人生,是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对的事情……‛‚路啊路,飘满了红罂粟。‛我的脑海里飘过北岛的诗句。青春的十字路口布满诱惑,我们难免迷茫,但我们应该分清主次、轻重、缓急,正确选择某一时间里的生活内容,合理规划人生,一步一个脚印。
晚上,灯下,我在写作文《远方》。我记录下去年暑假的世博园之行。我背起背包,一个人从小叔家里出发,认认真真地过马路,走地下通道,搭地铁,乘公交车。一切都是那么顺畅——我轻松自如地到了目的地。很喜欢这种不参考地图自由来去的感觉,漫长的两个小时,我似乎真正融入了这个城市。手机铃声响了,是小叔。‚毛毛,到哪里了?‛我窃笑,还‚毛毛‛,您的宝贝侄女,当年的毛毛,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我知道,小叔很担心来自偏僻县城的侄女会在大都市里迷失方向。可他不知道,这几年的暑假,我跟随大大小小的旅行团,游海南,上北京,走南闯北,早已练就了一身虎胆与一双慧眼。世博园虽大,又怎么让我眼花缭乱呢?
小叔啊,时间在流逝,我在成长!
「点评」该考生匠心独运,撷取生活中晨跑、班会、旅游的三个片段,夹叙夹议,表达自己独特的成长感悟,展现了青年一代热爱生活、独立自强、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本文构思巧妙,三个生活场景依次安排在清晨、白天、晚上,暗示时间在流逝;“九年前”“去年暑假”,巧妙点题,表明时间在流逝;由乳名“毛毛”引发成长的联想,自然巧妙;结尾处的内心独白,卒章显志,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时间在流逝,我在成长”。
第四篇:高考作文系列教案: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高考作文系列教案: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训练目的]记叙文写作能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增强表达效果。[复习指导] 《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写作部分“发展等级”之(4)“有创新”要求“构思新巧”。构思时即应当考虑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一是条理清楚,二是人物个性鲜明,三是感情真挚动人。做到这些的关键是什么?关键之一在于选择叙述角度。叙述文学中,一般把“谁说故事”、“站在什么立足点上说故事”称为叙述角度。叙述的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叙述。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这种叙述方式,真实而有感染力,写亲身经历的文章多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叙述,有对话效果,便于倾诉强烈的感情;第三人称的叙述,灵活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全面地表现生活。
了解叙述的角度,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帮助呢?
记叙文是通过具体、真实的人和事的记叙来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记叙是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
叙述的角度不同,表达效果就会不同。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对增强表达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想突出事情的亲历性,一般选择第一人称;如果想增加事件的曲折性、悬念感,可以考虑选择第三人称。如《金岳霖先生》一文中,作者只写自己看到听到的金岳霖,只写人物的所作所为,而不写人物的所思所想,审慎、含蓄,让人回味不尽。《边城(节选)》则得益于作者开阔的视界。使用第二人称,则能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同和别人对话,显得更加亲切。
有时,为了克服单一叙述角度的局限,可以综合运用多种叙述角度。《祝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在鲁镇的见闻,又用第三人称叙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两种视角交错使用,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人物的命运,使表达更丰富,更深刻。
写作时要注意前后人称的一致和视角的转换,以免造成叙述角度的混乱,影响表达效果。我们在使用两种人称叙述事件时应注意:①不得频繁改换;②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叙述线索。
[典题探究](2008•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试题解读]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你尽可在“好奇心”的话题内,在“好奇心于人生的重要性”的范围内选好文体,发挥自己的特长,挥洒自己的才情。你可以旁征博引,大发议论,阐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触“题”(好奇心)生情,大发一番慨叹;更可以联系自身感受,叙写一段经历;还可以发挥想象编写故事,绕开拙于议论、缺少经历、不会抒情的缺陷之垒。写记叙文一定要选好叙述的角度,以独特的视角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再现给读者。
[范文引路]
好奇心 江苏一考生
为什么?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例文评析] 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成功的秘诀在于从“我”独特的视角探求老人的内心世界。奶奶的言行,的确让孙女好奇。于是,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察”,结果“侦察”到了“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
[作文训练] 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何为感动?简而言之就是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并引起同情或向慕。1.拿到题目,首先应考虑选材,如:此事必须是自己亲历的,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真情实感的要求,因此宜用第一人称来写;事件应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不要落入“生病补课”一类的俗套。比方写父母亲朋的某种行为精神对自己心灵的震撼(下岗后自强不息);亲友师长对你的关爱而引起情感上的互动(无意中翻开母亲的日记本,里面全是你幼年的生活记录,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儿园,这众多的第一次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记录,更是父母心血的铸成);社会上一些体现人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事件给予你思想上的启迪(奥运健儿拼搏精神、军民合力抗震救灾)„„ 2.其次,应考虑表达技巧和重心,为什么,怎么使你感动是重点,若写人要写好人物的言行、心理、特别是某些细节;若记事应做到具体、生动、详实、充分。
3.感情应该融在行文过程中,不应该在文尾人为的拔高,换句话说,感动是读者的共鸣,不是作者空喊出来的。
[佳作赏析]
感动
柔和而寂静的夏末秋初的午后,我骑着车穿梭在扬城古老的街道上,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
阳光很好,温暖地,芬芳地,透过绿色晶莹的绿叶直直地倾泻下来。
我推开一家精品店木制的大门,有叮叮当当清脆的铃声。那木架上放着一排排精致的蜡烛,望着它们,那点点滴滴感动的心情便如这午后的阳光洒满我的周身。
那是一个停电的夏日夜晚,我拿着点亮的蜡烛在家里走来走去,闷热的天气使我烦躁,妈妈看着我,轻轻地说:“你拿着蜡烛走来走去的样子,像极了天使。”就那么一瞬,有时空转换的感觉,我仿佛真的就成了天堂里快乐的天使,心里是微微感动着的。
带着淡淡的感动,我继续着我的旅程。猛抬头,我望见了那清澈明亮的天空,深邃的。我仿佛看见了好友夸张的笑容。想起了那个迷人的午后,给予我的浓浓的感动。那天我站在学校五层楼高的地方,仰望天空。我的头发在空中飘飞,我的眼睛开始晕眩,我看到天空的云朵以优美的姿势大片大片地蔓延过城市。我不快乐,因为刚刚结束的那一场考试。我在想,是不是所有寂寞的人都爱看忧伤的天空。
这时你跑过来紧紧地抱住我,你打招呼的方式曾使我受不了,可现在我希望你抱紧一点,再紧一点,让我感受你传来的力量。你与我一起仰望同一片天空,你对我说:“喔!亲爱的,你知道天空有那么浓烈的感情吗?我可是强烈地热爱着最后一缕光线照射在云朵里那依依不舍的激情呢?所以再多的不快乐也得遗忘掉,因为我们有那么大那么大的天空。”望着这广博的天空,我的心变得清澈起来。
哦!亲爱的好友,你可曾知道,你给予了我那么多那么多的感动,多得连天空也装不下了。我需要亲爱的你与我热烈拥抱,告诉我我的天空那么大。
继续向前骑着,我遇见了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温柔地对我微笑;看见了卖红薯的老人热情向我招手;碰着了小贩手中大捧的气球;就连行色匆匆的人们也仿佛是我多年的挚友„„这一路上有太多太多的感动让我眩晕。我在想:如果没有了他们,这些陌生的人们,我会丧失掉多少的温暖与感动呢? 阳光开始变得稀薄了,我的旅程也要结束了,我希望我可以是一个一生行走的人,那样我就会遇到更多温暖的感动。
[简评] 作者用优美的文笔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将回忆与现实中一幅幅温暖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母亲眼中拿着蜡烛的小天使,朋友的拥抱与安慰,陌生人的微笑与热情„„这一切既平常又特别,富有情致,让人感到美好而快乐。
我们在生活中应学会用心去感受,并试着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将是我们每一个在生活旅程中行走的人的珍贵记忆。
第五篇: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话题 一叙述》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推荐)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 话题 一叙述》教案 新人
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一般性知识,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2、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3、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常用人称。
2、学会选择若干角度鉴赏小说的叙述艺术。
教学难点:
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在小说中的交替出现。
设计思想
明确小说写作的技巧,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更好地阅读小说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1、要求掌握小说技巧:叙述角度(叙述人称)
2、《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话题内容是叙述,小说叙述角度是叙述技巧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时为《话题叙述》第一课时,另以叙述腔调为中心一课时。
3、以往教学中,此类问题有所接触,但并未形成理论上知识,也未进行专题式的讲述,故有必要进行专节学习。
学情分析
1、在学习了课文《桥边的老人》以及完成了 “改写人称”的练习后,学生对叙述人称已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称和叙述角度的关系,对叙述角度的概念也未形成,故练习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3、先对小说叙述角度的技巧有个全面的了解,再通过练习加强理解并巩固。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桥边的老人》的课后练习,引出叙述角度的话题
1、“思考与实践”题一:《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的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界。
2、学生练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少学生简单地把老人改成了第一人称“我”,把原来的“我(士兵)”改成第三人称士兵,然后在原文相应的人物名称处全部替换,其余内容基本没动,就算完成了文章修改。人称是改变了,但叙述角度却没有跟着相应的改变。以老人为第一人称叙述,却没有以老人的口吻来讲述这件事。
以第三人称为角度修改的文章,也没有把老人作为叙述的中心,没有展开人物的心理描写,没有对老人的心理进行直接的描述,没有全知角度应该有的“全知”。
为了更容易理解小说叙述角度的问题,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二、以不同叙述角度表述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整体认知叙述角度。
大家也许还记得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一天,1 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不成,拔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歌。”乌鸦一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改编成另外两种版本。
版本二《今天的运气真不错》: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这年头,弄点吃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辘地在一棵树下走来走去,饿得头发晕。这时,我听到头顶上有响声,我抬头一看,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她停在树上。一大块肉,足足有三两重。好,美味来了!我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怎么样才能把肉从树上骗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转动,好,想起来了,不是听说乌鸦爱慕虚荣吗?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半天没有听到树上的回答,我想,这只乌鸦,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我心急如火,心想还不快想办法,肉就被她吃光了。我又生一计,假装要走的样子,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歌。”我偷眼瞧瞧乌鸦,看见她终于急了,只听“哇”的一声,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同样的一个故事,用了三种讲法。这三种讲法有什么不同呢?三个故事用了三种人称进行叙述,第一个故事都是第三人称,第二个故事乌鸦变成了“我”,以乌鸦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中狐狸变成了“我”,以狐狸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内容一样,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这涉及小说叙述视角问题。
小说,主要是叙述,讲故事,既然要讲,就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问题。所以,所谓叙述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
三、引例详解叙述角度
1、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这一人称叙述角度,从“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活动,也不能 2 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我”的内心世界,则可能充分展现,如“乌鸦”“狐狸”变“我”之后,就可能直接描写内心世界活动,展现所思所想。这就更具有真实感。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举例。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写“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尤其是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就加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观渲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主观渲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作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做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请同学们例举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
2、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这是一种全知视角。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举例。《红楼梦》的叙述者是石头,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作者选择全知的叙事视角是与它所叙述的对象相适应的。《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的历史,这个家族 的内外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联系,从皇公贵族到男仆丫环,上下不下数百人,可以说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就它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时间的夸度来说,都不可能是现实中某一个实在的人所能感知了解和经历的。因此,就全书来说,难以采用限知视角。描写大场面,描写众多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用全知视角常常能显得得心应手,艺术上有许多方便之处。全知的视角运用,不仅可以充分地描述人物的外在活动,而且由于叙述人能自由地出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内心最隐蔽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都能被揭示出来。《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猜疑,相互试探的篇幅比较多,但它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的想法。如果彼此都知道对方真实的想法,也就没有了真真假假琐琐碎碎的赌气和口角了。既然林黛玉和贾宝玉彼此都不知道,叙述者何以知之,作者就必须设定虚拟叙述者石头是一个全知的叙述人,也就是说只有运用全知的视角,才能深入到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理,从叙述艺术的角度看,作者对人物的无知和叙述人的全知之间的巧妙处理,常常是《红楼梦》心理描写的魅力所在。
另外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尤其如宋元时的话本小说,由说书人讲述故事,这个说书人就是一个全知者。
学生举例。
3、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运用第二人称写作,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严格地说来,第二人称叙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述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略有不同: 它与人物有着密切对话的关系。
4、引申阐释叙述角度的实际运用及其意义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聪明的小说家并不全采用全知视角,而是在全知视角中插入小说中某一人物的有限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这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角却变化了。
例如,《水浒传》第8回末尾第9回开“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有一段描写: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改变,还是第三人称,但小说中的人物叙述视角却发生变化,鲁志深大闹野猪林,完全是两个公人眼中看出:先写自己水火棍被物隔去,再写一条禅杖飞到。再写出现个胖大和尚,最后写公人眼中胖和尚的装束,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小说中人物叙述视角的变化,往往被忽视,故要稍加留心,细细品味。学生例举此类事例。
四、作业
试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角度
板书设计
第一人称叙述(有限视角)
《孔乙己》中的我 《桥边的老人》
第三人称叙述(全知视角、全知视角中的有限视角)《红楼梦》 《水浒传》
第二人称叙述(同第三人称叙述,而非真正的叙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