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伦理学教案:孔孟的道德学说
孔孟的道德学说
1、孔孟学说的特征
儒本来是一种职业,所谓儒者,就是以相礼教书为职业的人。他们的专长就是演礼乐,教诗书,他们也就只能做这些事。他们正如向秀、郭象所说:只能明“古之人”之迹,而不能明其“所以迹”。
儒家与儒者是不同的。儒者是社会中的教书先生,礼乐专家。这是孔子孟子以前,原来就有的。儒家是孔子所创立的一个学派。他们也讲诗书礼乐,他们也讲“古之人”。但他们讲“古之人”,是“接着”古之人讲的,而不是“照着”古之人讲的。孔子说,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一般儒者本来都是如此。不过孔子虽然这样说,他自己实际上是“以述而作”。因其以述而作,所以他不是儒者,而是儒家的创立人。
儒家是以“说仁义”见称于世的。在中国旧日言语中,仁义二字若分开使用,则各有其意义,就是现在所谓道德。《老子》说“绝仁弃义”,并不是说,只不要仁和义,而是说:不要一切道德。后世说,某人大仁大义,就是说:某人很有道德。说某人不仁不义,就是说:某人没有道德。儒家以说仁义见称,也就是以讲道德见称。
儒家讲道德,并不是只宣传些道德的规律,或道德格言,叫人只死守死记。他们是真正了解道德之所以为道德,道德行为之所以为道德行为。他们真正了解人的道德境界与功利境界的不同,以及道德境界与自然境界的不同。
2、仁、义、礼、智
儒家所讲仁、义、礼、智。后人以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但孟子讲“四端”则只说到仁义礼智。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此四者也是孔子所常讲的,但将其整齐地并列为四,则始于孟子。
1)“义” 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义是道德方面的应该。这种应该是无条件的。无条件的应该,就是所谓“当然而然,无所为而然”(陈淳语)义是道德行为之所以为道德行为之要素。一个人的行为,若是道德行为,他必须是无条件地做他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说,他不能以做此事为一种手段,以求达到其个人的某种目的。一个人无条件地做他应该做的事,其行为是“无所为而然”。一个人以做某种事为手段,以求达到其自己的某种目的,其行为是“有所为而然”。用儒家的话说,“有所为而然”的行为是求利,“无所为而然”的行为是行义。这种分别,就是儒家所谓“义利之辨”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说:“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尽心上》)求利与行义的分别,就是所谓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分别。一个人的行为若是有所为而然的,他的行为,尽管有时是合乎道德,但不是道德行为。他的境界也只是功利境界,不是道德境界。(参考康德的“为了义务”与“符合义务”的区别)
后来董仲舒说:“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他说的话,也就是上述的意思。但是有些人对此不了解。例如颜习斋批评这话说:“世有耕种而不谋收获者乎?有荷网持钩,而不计得鱼者乎?”“这不谋不计两个字,便是老无释空之根。”(《言行录教及门》)此批评完全是无的放矢。既耕种当然谋收获,即荷网持钩当然谋得鱼。问题在于一个人为什么耕种,为什么谋得鱼。若是为他自己的利益,他的行为不可能是道德行为。不过不是道德行为的行为,也不一定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它可以是非道德的行为,即与道德范畴完全无关
zhí
zīzī涉。(注意“不”与“非”的不同,参考“白马非马”之辨)
儒家所谓义,有时也指在某种情形下办某种事的在道德方面最好的办法。《中庸》说:“义者,宜也。”我们说:一件事宜如何办理,宜如何办理的办法,就是办这一件事的最好的办法。所谓最好又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就道德方面说,一种是就功利方面说。就功利方面说,在某种情形下,一种事的最好的办法,是一种办法,能使办此种事的人,得到最大的个人利益。就道德方面说,一种事的最好办法,是一种办法,能使办此种事的人,得到最大的道德成就。我们说“在某种情形下”,因为所谓“义者,宜也”的宜,又有“因时制宜”的意义。
照此所说,儒家所谓义又似乎是儒家所说的“中”。办一件事,将其办到恰到好处,就是中。所以说中,也是说办一件事的最好办法。不过义与中也有不同。中也可就非道德的事说,义只专就道德的事说。非道德的事,并不是不道德的事,而是无所谓道德或不道德的事。
有人说:儒家主张义利之辨,但他们也常自陷于矛盾。如《论语》云:“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乎!’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孔子也注意到了人民的富庶。人民的富庶,岂不不人民的利?又如《孟子》云:“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不以梁惠王言利为然。但他自己却向梁惠王提出一现代人所谓经济计划,欲使人可以“衣帛食肉”、“养生送死无憾”。孟子岂不亦是言利。
发此问者之所以提出此问题,盖由于不知儒家所谓义利之辨之利,是指个人的私利。求个人的私利的行为,是求利的行为。若所求不是个人的私利,而是社会的公利,则其行为即不是求利,而是行义。社会的利,别人的利,就是社会中每一个人所无条件地应该求的。无条件地求社会的公利、别人的利,是义的行为的目的,义是这种行为的道德价值。凡有道德价值的行为,都必定以无条件地利他为目的。如孝子必无条件地求利其亲;慈父必无条件地求利其子。无条件地求利其亲或子,是其行为的目的,孝或慈是这种行为的道德价值。所以所谓利,如果是个人的私利,则此利与义是冲突的。所谓利,如是社会的公利,他人的利,则此利与义不但不冲突,而且就是义的内容。儒家严义利之辨,而有时又以为义利有密切的关系,如《易传·乾·文言》云:“利者,义之和也。”其理由即在于此。后来程伊川云:“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遗书》卷十七)求私利,求自己的利,是求利;求公利,求别人的利,是行义。
2)“仁”与“忠”、“恕”
若一个人在求社会的利,求别人的利时,不但是因为无条件地应该如此做,而且对于社会,对于别人,有一种忠爱恻怛之心,如现在所谓同情心,则其行为即不只是义的行为,而且是“仁”的行为。此所谓“公而以人体之谓仁”。“体”是体贴之体,“人”就是人的心,........就是人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以恻隐之心行义谓之仁。所以说“仁,人心也”,“仁者,人.............也”。孟子亦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仁人必善体贴别人。因己之所欲体贴别人,知别人之所欲;因己之所不欲体贴别人,知别人之所不欲。
因己之所欲,知别人之所欲,所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此即所谓“忠”。
因己之所不欲,知别人之所不欲,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此即所谓“恕”。
合忠与恕,谓之忠恕之道。朱子《论语注》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其实应该说:“尽己为人之谓忠。”忠恕皆是推己及人。忠是就推己及人的积极方面说,恕是就推己及....................shù人的消极方面说。........3)礼
礼是人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拟以代表义者,于上文我们说,义的内容是利他。礼的内容也是利他。所以《礼记·曲礼》说:“夫礼,自卑而尊人,先彼后己。”于上文我们说:义有“中”的内涵。我们可以说:义是道德方面的中。所以儒家常以中说礼。《礼记·仲尼燕居》说:“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我们在上面说:“义者,宜也”的宜,有“因时制宜”的意思。儒家亦以为礼是随时“变”的。《礼记·礼器》说:“礼,时为大。”《乐记》说:“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
4)智
智是人对于仁义礼的了解。人必对于仁有了解,然后才可以有仁的行为;必对于义有了解,然后才可以有义的行为;必对于礼有了解,然后他的行为,才不是普通的“循规蹈矩”。如无了解,他的行为,虽可以合乎仁义,但严格地说,不是仁的行为,或义的行为,或义的行为。他的行为,虽可以合乎礼,但亦不过是普通的“循规蹈矩”而己。无了解的人,只顺性而行,或顺习而行,他的行为虽可合乎道德,但只是合乎道德的行为,不是道德行为。他的境界,也不是道德境界,而是自然境界。人欲求高的境界,必须靠智。孔子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的了解,可使人到一种高的境界,但不能使人常住于此种境界。虽是如此,但若没有了解,他必不能达到高的境界。
仁义礼智,表面上虽是并列,但实则仁义与礼智,不是在一个层次的。这一点,似乎孟子也觉察到。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孟子·离娄上》)(译文:仁的主要内容是侍奉父母;义的主要内容是顺从兄长;智的主要内容是明白这两者的道理而坚持下去;礼的主要内容是对这两者既能合宜地加以调节,又能适当地加以修饰。)这话就表示仁义与礼智的层次不同。
3、儒家的境界
儒家虽常说仁义,但并非只限于仁义。儒家所说到的最高境界,也不只是道德境界。此可从孔子孟子自述其自己的境界之言中见之。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可体现儒家的境界。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是孔子自叙其一生的境界的变化。所谓三十、四十等,不过就时间经过的大端说,不必是,也许必不是,他的境界,照例每十年必变一次。
“志于学”之学,并不是普通所谓学。此所谓志于学,就是有志于学道。普通所谓学,乃所以增加人的知识者。道乃所以提高人的境界者。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其所谓学,是普通所谓学,是与道相对者。孔子及以后儒家所谓学,则即是学道之学。儒家所谓学道之学,虽不必是日损,但亦与普通所谓学不同。我们说:自然境界及功利境界,是自然的礼物。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是人的精神的创造。人欲得后二种境界,须先了解一种义理,即所谓道。
“三十而立”。孔子说:“立于礼。”(《论语·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上面说:礼是一种行为的规范,拟以代表义,代表在道德方面的中者。能立即能循礼而行。能循礼而行,则可以“克己复礼”。“复礼”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克己即去己私。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皆为他自己的利益。这种人,就是有己私的人。行道德必先克去己私,所以“颜渊向仁”,孔子答以“克己复礼为仁”。
“四十而不惑”。孔子说“智者不惑”(《论语·宪问》)。上面说,智是对于仁义礼的了解。孔子三十而立,是其行为皆已能循礼。礼是代表义者,能循礼即能合乎义。但合乎义的行为,不必是义的行为。必至智者的地步,才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不惑。不惑的智者才可以有真正的仁的行为,及义的行为,其境界才可以是道德境界。孔子学道至此,始得到道德境界。
“五十而知天命”。仁义礼都是社会方面的事。孔子至此又知于社会之上,尚有天,于是孔子的境界,又将超过道德境界。所谓天命,可解释为人所遭遇的宇宙间的事迹,在人力极限之外,为人力所无可奈何者。这是以后儒家所谓命的意义。所谓天命亦可解释为上帝的命令。此似乎是孔子的意思。
“六十而耳顺”。此句前人皆望文生义,不得其解。“耳”即“而已”,犹“诸”即“之乎”或“之于”。徐言之曰而已,急言之曰耳。此句或原作“六十耳顺”,即“六十而已顺”。后人不知“耳”即“而已”。见上下诸句中间皆有“而”字,于此亦加一“而”字,遂成为“而耳顺”。后人解释者,皆以耳为耳目之耳,于是此句遂费解。六十而已顺。此句蒙上文而言,顺是顺天命,顺天命。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们说: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做道德的事,是出于有意的选择,其做之需要努力。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做道德的事,不必是出于有意的选择,亦不必需要努力。这不是说,因为他已有好的习惯,而是说,因为他已有高的了解。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亦是因为有高的了解而“不思而得,不勉而中”。
第二篇:伦理学论文——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
官爽
所谓伦理,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所以,伦理也就是道德。所谓伦理学,也就是讲道德的定义,道德的形成,道德的作用,道德的原则以及道德规范等伦理思想的学说。
道德是外在需要和本性体现的内在结合。人类结成群体而生活,道德是规范,是必须采取的方式;同时,道德是宇宙人生存在的大道,是人性存在的本真,人是有灵性的生命,而不单单是物质的生命。道德是人存在的本真,是生命的内在体现。
道德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为了适应人们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它总对人与人的关系起着调节作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规范的内容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不改变、不断完善、不断进化。道德不同于法律,它不是明文规定、能写在纸面上的,而是人们约定俗成,根植于内心,体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言行举止。法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道德则不同,更多的人们的自觉。一个人犯了法,他可能会不服,认为这项法律条文制定的不合理;但若一个人做了违背伦理,有悖道德之事,他的内心更多的是不安,是自责。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道德是一种非强制的规范,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它不像法律那样用“疾风骤雨”来改造人,而是如春雨“如物无声”来感化人。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延伸。一个只有只靠法律来维护的社会,是冷冰冰的社会,人们得不到幸福,统治自然不会长久;当然,一个只靠道德来支撑的社会,是太过于理想化的社会,这种社会曾短暂的存在于人类产生之初,自然,现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并非如此。至于以后有没有这种社会,我真切的希望有。道德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并不是依靠国家的强制力,自然,也是靠不住的,而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护。
道德是一种信仰,它不同于教信仰,不同于对某个人的信仰,不同于对某种学说的信仰,它一种全民信仰。
道德,这一古老而又常的命题,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有无数人思考过它,有无数学者研究过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伦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通过仅仅两个多月的学习,也只是管中窥豹、略知一二,见冰山一角。
道德相对主义认为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道德准则;并不存在客观标准使我们可以判断社会准则的相对优劣;我们自己的社会的道德准则,并没有特殊的地位,只是很多准则中之一;伦理学中是没有普遍真理可言的,并不存在一切时代对所有人都有效的道德真理;一个社会的道德准则决定了那个社会中正确的行为方式,那么那个行为就是正确的,至少在那个社会中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试图判断其他社会中道德文化,那么我们就是在冒犯,因为我们对其他文化因采取宽容的态度。不同社群不同个体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观点是相对的,是各种各样的而不是绝对统一的。这里的“相对性”主要表现为,不同社群不同个体所作所为乃至其一切信仰所赖以存在的动力基础是有所差别的。按照道德相对主义观点,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也不存在客观的是非标准。与此相反的道德客观主义,则对客观的是非标准深信不疑。
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息,利己主义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更加关注个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从最基本的“我”为出发点来思考问题、做出行为。与利己主义相对的,我们会自然的想到利他主义。利他主义的定义众说纷纭,但是其有以下几个要点:①利他主义必须付诸行动②利他的行为必须是目标取向,其目标是提升他人的福祉,如果行为者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无意中或顺便为他人创造了一些好处③在利他的行为中,意图比结果重要④利他的行为必然会造成行为者自己可能的损害;⑤利他是无条件的,行为者不能预期任何的回报。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利己无疑是人类非常重要的特性。尽管“利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类本性,有些学者仍然认为“利他”也是人性的一个主要驱动力,所以相对于利己主义的伦理主张,有人提出利他主义的主张,认为它才是阻止人类私性最合理的道德理论。不论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都是相对绝对的。在伦理学中,我们会重点的研究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但是在现在的实际生活中,单纯的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已是不够。我们更多的会说如何互利,毕竟在这样一个没有合作就没有未来的社会,互利主义有着特定的基础。
功利主义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泌尔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泌尔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功利主义在价值论上采取一种福利主义的观点,通常把效用理解为人的福利。功利主义的道德理论是目的论,它不仅把幸福看作是有内在价值的东西,而是试图按照行动对人们幸福的影响。经典的功利主义是一种积聚功利主义,因为这个功利主义做出假设我们可以对某个人的效用进行“加和”,以便最终得到一个总体效用。功利主义强调正确的行为是具有最大的净收益的行动。对功利主义有内在批评和外部批评,同时功利主义无视个人的权利和公正。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边沁和泌尔。
道德的本质,是道德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回答道德到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与一定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并对社会存在有一定的反作用。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的本质是人类的共生性亦即互为条件性—互惠性。
本人才疏学浅,阅历有限,通过老师的悉心讲解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肤浅的觉得:道德,就是让人更好的活着。
道德,就是让人更好的活着。不仅是让自己更好的活着,同时也让别人更好的活着。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纸面上的数据有多漂亮,人们却活的不好,感觉不舒服,那么多么华丽的数据终究还是浮云。人类产生之初,就如其他动物一样,这时的人是没有意识谈道德的。首先,人要满足生存的需求。人类慢慢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就会提出道德的需求。起初的道德,是某个部落内部的道德。人类的发展、融合,不同的道德理念也相互碰撞、交流,经过多次实践、反复甄别,人们会找出一个平衡点,平衡所有人的利益。道德是人们公认的,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你遵循这个道德准则,你就会活的更简单、更舒服,谁违背了它,或者试图冲破它,就会为人所不齿,甚至遭受惩罚。一个遵守道德的人,必是让人尊敬的。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先得尊重他人,同理,只有对他人讲道德,别人才会对你讲道德。
道德的内在性。是为了自己的内心快乐,做一个有道德人,行得正、坐的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顶天立地,问心无愧。从精神分析的理论来看,本我是一口沸腾着本能欲望的大锅,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急切地寻找发泄口,一味的追求满足。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本我的对立是超我,也就是人类心里功能的道德分支,它包含了那些我们为之努力的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
第三篇:大学医学伦理学心得体会
义务论就是关于责任、应当的理论。义务论以道德规范和戒律的形式表达人们关于怎样行为、生活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义务论的典型代表是康德,他从“善良意志”出发提出“为义务而义乌”的主张。
功利主义是一种 强调行为的功利后果和对他人、对社会的普遍功用作为对人的行为道德价值判断和评价根据的伦理学理论体系。“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是代表和反映这种伦理思想本质的核心原则。功利主义的特征: 1.后果主义 2.聚合性,关注的是总体后果,不是局部的行为后果 3.最大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 4.快乐主义。
康德所强调的义务论是主张遵照某种既定的原则或某种东西本身所固有的正当性去行为,并不考虑行为对人对己带来的结果如何。康德的义务论带有普遍意义的绝对规则并不适用于解决实践中的特殊问题,虽然它突出强调了许多人类普遍认同的道德直觉,可一旦将其普遍化为绝对的原则,就无法对不同问题中的特殊性进行分析。道德作为一种价值存在,是为了人能更好的生活,如果及其极端走向完全以目的证明手段的非道德主义,完全忽视个人的价值和需要,那这对人类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将是极其消极的。
古典功利主义的效用原则,有这样一种观点,多数人的利益可以为少数人的牺牲做辩护。也就是说,当一些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常常不加分析地提倡个人应当以自我牺牲精神让位于社会的利益。当要求牺牲个人利益时,不去提供充分的辩护理由。当人们作了牺牲后,也不考虑对被牺牲的个人利益的补偿及兼顾。正如本案例,是否可以将一个 IQ 很低很身体健康的人的器官,移植给五位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因某一器官衰竭而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人?从后果论来看,这样确实使最大多数人得到最大的快乐,但是没有兼顾到各方的利益。
在这个日益多样化的时代,随着生命技术的突飞猛进,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适用于大多数情况的伦理理论,在特定的生物医学情境下不再适用;我们还会发现一些被普遍接受的伦理原则却导致矛盾的、无法接受的道德结论;而且面对同一个问题,我们往往可以得出相互冲突、但都言之有理的伦理答案。例如生命科技的最新发展 —— 克隆(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隆)、胚胎干细胞研究等,对之的正、反论证引发了更多的伦理困境。加之对人工流产、安乐死、同性恋、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的伦理大讨论,都激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伦理问题想要一个非常满意而又完美的答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件相当困难的工作。生命伦理学仍然是一个问题多于答案的研究领域,只有在辩证研究的过程中不停的探索,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孔孟教案
4、孔孟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和二者的差异。教学重点、难点:
孔孟之间的传承关系和二者的差异。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课文悟读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历经千年而不朽。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确实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独具如炬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们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他们就像现代的基督徒,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文化传统的力量,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
孔孟思想虽然一脉相传,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他们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这虽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但与他们的个性也不无关联。
读《论语》《孟子》,观孔孟言行,他们的人品、个性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孔子的弟子颜回曾赞美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而孔子自己的描述尤其好。“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孔子生活的快乐、热情及其充实的内心世界。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东郭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颊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的独具的风趣,在他挖苦自己时自然流露出来。他们师生间偶尔的玩笑,其中点缀着几处隽永的警语,经常的沟通和切磋,使得他们关系融洽,亲如父子。
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及曾皙谈志向,轮到曾皙时,他说出一段诗情画意的话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下子把孔子感动得心旷神怡,喟然叹服。
一袭布衫,大袖飘飘,身体的宽舒与心灵的自由相得益彰,几个大人,又配上几个嬉闹无忧的顽童,这气氛活泼而不拘谨,游戏而不功利。这不正是孔子乐观、积极、热情、率性、纯真品性的形象写照吗?程朱理学禁绝人的七情六欲,而孔子竟是这么一个活泼泼的、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啊!孟子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责任心非常强的人,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倡导自省精神,以身作则,言行中也处处体现出这种自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为人自信自傲,认为人人都可为圣贤,且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交锋,欲争必胜,揪住君王就讲道理,并且直言不讳,咄咄逼人,指责统治者“望之不似人君”,甚至当面批评当权者不实行仁政,“率兽而食人”,把政治搞得一团糟,主张“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言语坦率,嬉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
二、亮点探究
1.“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孔子”与“苏格拉底”、“孟子”与“柏拉图”分别有什么相似性?作者以此来说明什么道理? 探究学习: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大弟子,也是苏格拉底思想的传承者。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对东西方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位先知都通过言论而不是亲手写下的著作建立了一种学说,都强调以德治国,并率领门徒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作者以此来说明孟子与孔子的传承关系及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2.“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是什么意思?表现了孟子怎样的感情和思想? 探究学习:“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大意是:邹穆公问孟子:“这次和鲁国的冲突,我的官吏牺牲了33个,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效死的。杀他们罢,人太多;不杀罢,又太可恨,怎么办好呢?”孟子答道:“当灾荒年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荒野之中,年轻力壮的便四处逃荒,而您的库房里却装满了财宝,官吏们也不把这种严重情况报告给您,他们不关心人民疾苦,现在老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机会了!”这段话,一方面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认为为政需以身作则,要爱护人民,民贵君轻;另一方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统治者毫不客气地指责,毫无隐讳地表达自己的不满,锋芒毕露,具有鲜明的革命精神。
3.孔子说,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表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探究学习:《论语·为政》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15岁有志于学业,30岁说话做事都能够合于礼,40岁(明白了世上的各种事理)能够不迷惑了,50岁懂得了天命,60岁一听到别人说的话,便能了解其主旨,70岁便随心所欲,所想的一切都不会超过规矩。由孔子的这番话,可以看出学习的重要性。
4.文章第4段对比了孔孟对“礼”的态度、行为,体现了他们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两人的不同个性。有什么不同? 探究学习:孔子的行为,体现了他对“礼”的重视,他主张“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了礼,他可以委曲求全。而孟子不受“礼”的束缚,率性而为。
5.“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而言,还相当宁静。”从文中的分析来看,当时社会“闲雅”“宁静”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学习:(1)当时,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的原则虽已不再适用,但诸侯间交往还贯以“道德”的名义。(2)当时的作战形式——车战,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有公认的原则,仍离不开礼的约束。(3)当时的作战形式决定了交战时间短,参战人数少的现实,战事没有波及全民,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解题指导
一、本题用提要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画出重要语句,联缀起来就是内容提要,当然没有现成语句的,要自己概括要点。提要,可以写作成段的文字,也可以用分行的形式。(能分清论点和论据,就能把握要点,并且理解要点。如第二段,回答孔子怎么样,孟子怎么样的句子就是论点,回答“何以见得”的那些例子就是论据,这样就可以把这一段内容理得一清二楚。)
内容提要示例:
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孔子坦荡悠闲,轻松愉快,孟子则凡事紧张。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孟子则持性善论。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孟子则不大拘泥于“礼”。
孔孟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局势起了变化。孔子处在春秋末期,周礼还有一定的约束力,战事尚未波及全民,战事的方式如同竞技,还不足以造成社会全面的动荡。因此,孔子认为东周那样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他提倡克己复礼,正名,复古。
孟子处在战国前中期,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战争已有相当规模,战事已经相当残酷,社会全面**。因此,孟子认为出路在于改弦更张,他的种种主张都是突破“礼”的约束的。
二、本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培养质疑思辨能力。
1.“由内外观察而产生”,意思是,既要观察他人之过,又要观察自身之过,观察过错之所以为过,然后反向思维,才能知道什么为“仁”。
2.列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孟子对“礼”不大重视,在他看来,周礼早已不复存在,自己也不必拘守礼法。
3.“以前”指西周时期。
4.“强迫性的推论”意思是,以生性为善为前提,把保持这种天性视为理所当然的结论,对人的道德要求就带有强迫性。
5.意味着作者对这些解答是否定的,认为这些解答虽然都有事实根据,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回答问题,没有揭示问题的根本原因。
三、本题引导学生温故知新。
随着阅读面的扩展,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回过头来重温过去读过的东西就会有新的领会。例如,重读《寡人之于国也》,从“王好战”一句可以想见当时战事的频仍。孟子给梁惠王提出的方案,是发展生产,注意民生,为什么有这样的建言呢?从“好战”与“野有饿殍”可以看出,战争对生产的破坏,战乱对民生的危害。孟子关于王道的主张就是针对当时的局势提出来的。重读《寡人之于国也》,可以感受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可以体会孟子慈悲的胸怀,为民请命的激切。
第五篇:孔孟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有关学说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2、通过对孔孟两人差异性的学习、研究,启发学生用辨证辩证的唯物的、历史的观点思考问题。
3、学习借鉴作者的论证方法和层层深入的论证逻辑,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意、揣摩语言等阅读能力。
4、鼓励学生对中国历史名人、历史文化进行趣味性探讨,提高质疑思辨的水平。
教学设想:
本文为自读课。文章层次清晰、对比鲜明,可以训练学生理清思路、筛选中心句和概括文意等阅读技能。同时本文作为哲学论文,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历史地、辨证地、客观地分析问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课文: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历经千年而不朽。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确实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独具如炬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们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他们就像现代的基督徒,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文化传统的力量,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
孔孟思想虽然一脉相传,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他们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这虽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但与他们的个性也不无关联。
今天我们学习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的文章《孔孟》,了解儒家思想早期的发展变化,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二、积累词语:
草菅(jiān)人命 商鞅相(xiàng)秦 叛逆篡(cuàn)位 无可估量(liáng)形影相随 斩钉截铁 礼尚往来 改弦更张 无的放矢 一针见血 百家争鸣 独一无二 经筵(yán)谲(jué)诈 戳(chuō)刺 饿殍(piǎo)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克己复礼
三、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提示: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文意的阅读技能。
本文分为三部分:
A、(第1节):概述杂儒家的传统中,孔孟相似的地方。作者陈述相似的四点理由:①在儒家传统中,有孔子至圣、孟子亚圣之称。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宗旨是相配合的。③引述《史记》的话:“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④当今哲学家更把孔子比成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通过举例、引用的论证方法,表明孔孟之间的联系性。B、(第2—11节)分析孔孟之间的不同点。
①阅读第2-4节,看作者从哪三方面说明孔孟“不相同的地方”。孔子——轻松愉快 孟子——凡事紧张
二人的不同点 孔子——未明确性善还是性恶 孟子——人之性善 原 孔子——重视“礼” 因 孟子——受不受礼,全出己意 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
②阅读5-11节,探讨孔孟二人差异的原因 对比项人物 历史背景 学说变化发展 生活时代 国家现状 孔子 春秋末期 周朝制度被破坏,但没完全败坏 寄希望于“礼”,怀有复古热情。
车战,竞技方式,战争没波及全国
孟子 战国前中期 各国积极备战,厮杀,草菅人命 恢复故态无济于事,要改弦更张以慈悲心肠游说,为民请命,提倡性善论,提出平等思想
不是竞技式,出现了骑兵步兵,有屠杀,波及全民
由此可见,孔孟二人的差异有可能与个性有关,也有可能和《论语》、《孟子》技术的局限性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时代的不同。历史的局势变化,造成了孔孟二人的差异,同时也成就了儒家学说的发展。宋朝以后,《孟子》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C、(第12-13节)由孔孟之间的差异提出中国历史发育的早熟问题,启发人们对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进行更深层的探索。
总结:本文重点探讨了儒家学说的两大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之间的差异,提出研究哲学,一定要考究他们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由此启发读者对中国历史产生兴趣,历史地、唯物地、辩证地去探讨早熟的中国文化。
四、质疑思辨
探究:
1、“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孔子”与“苏格拉底”、“孟子”与“柏拉图”分别有什么相似性?作者以此来说明什么道理? 探究学习: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大弟子,也是苏格拉底思想的传承者。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对东西方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位先知都通过言论而不是亲手写下的著作建立了一种学说,都强调以德治国,并率领门徒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作者以此来说明孟子与孔子的传承关系及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探究:
2、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 探究:
3、“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是什么意思?表现了孟子怎样的感情和思想? 探究学习:“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大意是:邹穆公问孟子:“这次和鲁国的冲突,我的官吏牺牲了33个,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效死的。杀他们罢,人太多;不杀罢,又太可恨,怎么办好呢?”孟子答道:“当灾荒年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荒野之中,年轻力壮的便四处逃荒,而您的库房里却装满了财宝,官吏们也不把这种严重情况报告给您,他们不关心人民疾苦,现在老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机会了!”
这段话,一方面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认为为政需以身作则,要爱护人民,民贵君轻;另一方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统治者毫不客气地指责,毫无隐讳地表达自己的不满,锋芒毕露,具有鲜明的革命精神。
探究:
4、“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从这句话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探究:
5、孔子说,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表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探究学习:《论语·为政》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15岁有志于学业,30岁说话做事都能够合于礼,40岁(明白了世上的各种事理)能够不迷惑了,50岁懂得了天命,60岁一听到别人说的话,便能了解其主旨,70岁便随心所欲,所想的一切都不会超过规矩。由孔子的这番话,可以看出学习的重要性。
探究:
6、文章第4段对比了孔孟对“礼”的态度、行为,体现了他们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两人的不同个性。有什么不同? 探究学习:孔子的行为,体现了他对“礼”的重视,他主张“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了礼,他可以委曲求全。而孟子不受“礼”的束缚,率性而为。
探究:
7、“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而言,还相当宁静。”从文中的分析来看,当时社会“闲雅”“宁静”的原因有哪些? “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表因果关系,用“针对”一词是否恰当?“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一句是什么意思?
探究学习:(1)当时,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的原则虽已不再适用,但诸侯间交往还贯以“道德”的名义。(2)当时的作战形式——车战,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有公认的原则,仍离不开礼的约束。(3)当时的作战形式决定了交战时间短,参战人数少的现实,战事没有波及全民,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探究:
8、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推论? 探究:
9、何谓“低水准平等思想”?
探究:
10、“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怎样理解这句话?
探究:
11、作者的论述研究方法有什么可取之处?还有什么欠缺?
五、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六、布置作业。
读《孟子》,孟子的人品、个性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孟子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责任心非常强的人,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倡导自省精神,以身作则,言行中也处处体现出这种自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为人自信自傲,认为人人都可为圣贤,且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交锋,欲争必胜,揪住君王就讲道理,并且直言不讳,咄咄逼人,指责统治者“望之不似人君”,甚至当面批评当权者不实行仁政,“率兽而食人”,把政治搞得一团糟,主张“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言语坦率,嬉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