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应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
在语文教学中应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
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思维。而课堂提问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提问是贯彻教学意图,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一些误区 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实施课堂提问时并未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作用并未充分发挥,进入了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陷入空洞浮泛的误区,使学生茫然失措。问题貌似宏大,但抽象空洞,使学生茫然失措,导致提问后的“冷场”和“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二)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使学生厌倦抗拒。卖弄花枪,玩花拳绣腿是教学之大忌。有人为哗众取宠,表现其改革精神,把课堂搞得分外热闹,但不讲求实效,这样的课堂提问,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甚至抗拒,因为它无助于认识的深化。
(三)陷入浮光掠影的误区,使学生浅尝辄止。这样的问题浮光掠影,学生都能不加思索地回答出来。一问一答,似乎体现了提问教学法,其实这样的发问不仅没有必要,反而有害,导致学生不探究问题实质,浅尝辄止,长此以往,就会出现思维萎缩。
(四)陷入单调直露的误码区,使学生思维僵化。这些提问的共同点就是过于单调直露,不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按部就班地抛出一个个知识点,激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容易使学生思维僵化。
(五)陷入惟我独尊的误区,剥夺学生的逆向思维,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回答。如果学生的回答偏离了自己的思路,要么一声断喝,要么置之不理,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六)提问思考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就让学生回答。
二、课堂提问的新视角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师驾驭课堂、教材的能力,确是当前语文教研的重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的一些新思维、新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课堂提问重精
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那么“精问”就指教师注重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如何才能使提问“精炼”呢?我想教师只有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结构,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二)课堂提问重度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 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首先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而不能是简简单单的用“是”、“对”、或“不是”、“不对”来回答的问题,因为只问“是”“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衡量学生的知识质量都是不利的,在“是”与“非”的判断中必然有侥幸答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存在有侥幸答对的心理,养成不愿积极思考的不良习惯。要使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注意三点:一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二要有新意,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刻板僵化;三要有一点思维含量,一般直接在课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少些,让学生经过思维加工后找到答案的问题多些。其次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各各不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巳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
最后提问要有一定的广度,“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是大语文观,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因此课堂提问也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而充分展开,不失时机的拓展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使学生学有所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运用知识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口头描绘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然后与课文中写的新型玻璃进行比较,找出现有玻璃的的不足。这种方法很值得提倡。对于课文的学习都应该提出一些有广度的问题。课堂提问一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程度、不同位置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如要求回答“是不是”或“对不对”的判别型、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描述型、回答“为什么”的分析型、回答“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回答“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造型,其中第一种主要针对差生,第二三种主要针对中等生,第四五种主要针对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压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各有所获。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课堂提问这个度呢?有位教学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堂提问重情
提问既要重视知识点的落实,达到教学目的,又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性、情感性,从而实现情趣教学。所谓情趣教学,即激发情趣,兴趣盎然的教与学。目的是让老师有感情的教,学生有感情的学。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一篇文章就像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洞察世态万象。因此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情溶进到你的言语中,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的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化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细致的。从而达到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了然于胸,如庖丁解牛,游刃
有余,能出能进。例如一个典故,文学常识,小到一个字,一个词语的讲解。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趣味因素。不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的走过场。对于一个典故,你可以就此讲一个故事,学生都喜欢故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就比空洞的字词有意思的多。对于文学常识,教师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不要用记忆性的思维来回忆,溶进自己的理解,感受。如同讲故事一样讲解,这样就有意思得多,对于一些文学常识可以展开纵向或者横向的思维,不要因讲授知识而执意于此。就拿单个的字词来说吧,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
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轻松,愉快。
(四)课堂提问重效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
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否则,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给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提问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有效提问指向的答案空间要大——关注多元反应,鼓励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体阅读中的理解、感悟、形象必然会有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空间也应该是大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旦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就会出现更新更好的答案。总之,教师的提问有较大的包容空间,学生的思绪才会放射出个性的耀眼光彩。
(五)课堂提问重评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对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回答不对的,就能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识结构。在整个提问的过程中,对回答好的每一句问话,教师、学生都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都应公开进行评价。教学评价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
好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在有些教师的课堂评价中,对学生的称赞表扬不绝于耳,无论是答了几个问题的,还是回答了几句话的,教师都几乎无一例外地翘起大拇指,称之“真好”“真棒”;或者兴师动众,一次次地要求全班学生掌声鼓励,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更为可怕的是,一些教师死守事先写好的教案,当学生的回答进入“教案的套路”后,教师抑制不住满心欢喜,又是夸奖,又是板书。反之则含糊其辞,不置可否,南郭先生气十足。这些简单化的课堂教学评价明显存在着赞赏多于引导,结果多于过程,封闭多于开放,模糊多于确定等诸多弊端,对学生有害无益。
要做好教学评价,首先是要确定好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可以分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
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充实自我,完善自己。他们虽然天真,但是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
己的看法、见解,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当学生答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是否满意,满意在哪里,不满意又在哪里?从而使他们全面、公正在进行自我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在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 “你认为他答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答?”从而鼓励学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
教师评价时,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都应复述一篇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应该做到:
1、以表扬为主。
2、鼓励求异。
3、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4、鼓励学生积极评价。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课堂提问技巧有助于积极开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单位:大屯营乡三仙坳中学 姓名:毛小兵 性别:女 年龄:37 职称:中一 地址:宁乡县大屯营乡三仙坳中学 邮编:410616 电话:***
第二篇:浅谈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提问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08级
汉语言文学
XX
内容提要:巧妙地、科学地利用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在教学中重视提问的策略性, 设计出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必定能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提问 语文教学 善于提问 巧妙提问 灵活提问 创设提问情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地、科学地利用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语文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浅谈几点体会。
一、善于提问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说“一要提问,二要指点”。《会摇尾巴的狼》中有一句“恳求老山羊对他发发善心” 中的善有善良——心地好,纯洁正直之意,而我说的善问正有此意,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获得知识。那么,课堂提问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提问?课堂提问应该能够激起学生的疑惑和好奇,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
1、善于设置障碍问
小学学生不大自觉学习,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因此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笔者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突冲”。在教《金色的草地 》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一开篇就问学生,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草地是什么颜色的,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富于障碍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2、善于难题化简问
笔者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把一个难的问题分为几个简单的问题来问,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学生也乐于接受。如在上《巨人的花园》一文时,文章中重点句子有两句:一是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小男孩在文中是一个奇异的人物──他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美丽的花朵。是他使巨人幡然醒悟,他用眼睛专注地看着巨人,仿佛在跟巨人说着什么,孩子用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给巨人带来了怎样的震撼?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什么?课文中没有写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从后来巨人的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出了温情,读出了爱。二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任性”是指放任自己、不加约束;“冷酷”是指待人冷淡苛刻。这是巨人醒悟后说的一句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太任性了──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是因为自己太冷酷了──一次次训斥孩子们。他想自己独享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这句话是帮助学生体会童话所揭示道理的一个关键性语句。从而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本文的重点了。
3、善于死题活问
善于运用课文知识,不满足于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所体现的哲理,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际生活中。不局限于一个题,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一起问。如在上《愚公移山》一文时,首先讲解本文的寓意:面对困难,必须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还要学习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勇气。然后提出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巧妙地应用了《愚公移山》这则寓言,说中国人民头上也有两座大山,指的是什么呢?等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那么现在我们面前有大山阻碍吗?若有,应是什么呢?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适时引导,我们坚信,只要像愚公那样,下定决心,克服困难,坚持奋斗,我们的目的就一定能够达到。这样学生的思想就不会被课文的圈子所束缚,把死知识变成了活知识,做到有所创新,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巧妙提问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规环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要打破固定的、僵化的提问模式。可以不断变换方法,采取多种提问手段,让所有学生都产生期盼心理,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就要求我们要灵活地设置问题。
1、深题浅问。课堂提问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状况。所以对一些过于难的问题,不妨作比较浅易的处理。笔者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在上《幸福是什么》一文时,[意图:由于三个青年的经历与学生的生活相距太远,读课文,划句子等方法无法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所在,我设计了让学生联系生活,编故事的方式,从而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①师:三个青年经过十年的磨练,明白了幸福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弄明白的?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把文中相关的语句画出来。
②读后交流句子明确(表面上看孩子们们似乎把课文内容已经读懂了,但实际上孩子们无法真正的体会到幸福的所在,于是我问了下一个问题)③师:这三个青年为什么会感到幸福?这十年来三个青年都做了些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想象,如青年一是怎样给病人治病的?病人会对他说什么?做什么?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尽自己骨刺形成推荐长城的责任给别人带来幸福[青年二,做过许多工作都勤勤恳恳,他都什么?别人怎样评价他?青年三,组内交流]板书(笑脸)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为别人服务,别人幸福了,自己也会幸福)
2、想象提问。让学生想象出课文情节中没有的或与课文情节发展不同的情况,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上《爬山虎的脚》课堂上我设想让当学生总结出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后,抓住“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生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及“颜色是嫩红色的”来理解了爬山虎脚的样子后,再和学生一起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在设计“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这一环节时,我预设学生找到爬山虎爬墙这一自然段说说意思(学生:就是说爬山虎的脚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把茎向上拉一把,让它紧紧地挨着墙。)并把表示爬山虎爬墙的动词通过填空形式写出来后,把爬山虎爬墙的四个动词进行分解,通过图文演示、解说,把它怎样爬的过程具体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对文本的理解也就落到了实处。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演示中理解抽象的语言,这既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又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更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留心细致观察事物的特点,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学习的真正主人。
3、联系生活提问。在上《蟋蟀的住宅》一文时,我提问:蟋蟀是怎样选择住址的呢?让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并圈画出相关的语句。接着,我让学生读出画的语句,学生回答后,我问学生,蟋蟀在选择住址方面是否讲究,怎样知道的。学生回答后,我板书:慎重、不肯随遇而安。然后我让学生说说对“随遇而安”的理解。教师小结,要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能光靠字典里注释,还要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去体会。“蟋蟀和他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让学生谈谈读了这句话想到的。教师适时小结,并点拨让学生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采取个别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1、启发性提问。精心设计的问题要重视思考型、鼓励启发型和开放型的问题,轻视记忆型、检查型、封闭型的问题。好的提问应该富有启发性,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上《愚公移山》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一句中的“孀”字与“遗”字的含义,没有直接问其义,而是巧妙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愚公的邻居,那个七八岁的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开始被问住了,看看课文释解,才恍然大悟:“这小孩没爸爸!”这样,通过巧妙提问,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巧妙提问就好似撩拨学生兴趣之弦的金手指,看似毫不费力的一拨,却产生了“错综见义,曲折生姿”的功效。
2、创造性提问。指关注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反应。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创造性应是有效性中含金量最高的指标,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灵魂。问题是开放的,不是封闭性的,不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如上《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在读中感悟、体会。具体教学步骤是这样的: 首先学习保罗第一次想错的部分: 1.文中哪些部分是写了保罗第一次想错了呢?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句子。指名读读句子,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保罗为什么想错了 2.保罗刚开始认为自己的想法有错吗?从哪些词句中反映出来的?学生找句子,出示: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他会希望也有他一个这样的哥哥。让学生围绕关键句子展示讨论、各抒已见。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关键处提问。抓住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重点和文中知识的难点,设计出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能提示中心,并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所谓重点难点,其实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就此提问往往能引起学生思维,产生认知的兴趣。如在上《风筝》一文时,学生对文章中关开“精神的虐杀”所反映的社会现状的问题感到难于理解,为此,提出了三个问题:①作者对小弟的精神虐杀过程中,作者与弟弟各自的表现如何?②他为什么敢于以小弟那样?③这种虐杀在当时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吗?学生四人一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问题的理解难关慢慢地突破。
四、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
课堂不仅要提问学生,更要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是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的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即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1、利用课堂讨论,促使学生提问。我在课堂上常常让学生讨论,要求学生互相提问题,并共同解决。同学之间互相提问题,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同学之间提问题,常常不讲究提问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2、让学生上讲台,促使学生提问。让学生上讲台,扮演老师角色,学生讲,学生问,学生答,学生提的问题更多,效果更好。学生要当好“老师”,学生就必须钻研教材,发现更多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以防被其他学生的问题难住;而其他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也更积极,都想把这位“老师”难住,看“老师”的反应。这样,学生的顾虑少了,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的思路开了,提的问题也就多了。复习课可采用这种方式教学。
课堂提问必须结合教学实际,要问得其人、问得其所。在“善于提问”、“巧妙提问”、“灵活提问”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情景,善于导疑、释疑。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让多样化、趣味化的提问取代单
一、枯躁无味的提问,并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营造出良好的、积极的、活跃的、有创意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旧中求新、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生动曲折、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给课堂教学增添神奇的魅力,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
在当前如何实施好素质教育,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如何使课堂提问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都需要教师掌握好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课堂提问的整体性。
提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二、课堂提问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
三、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形成悬念问题。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消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他的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四、课堂提问的思考性。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
五、课堂提问的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
六、课堂提问的巧妙性。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部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总之,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技巧课堂上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之外,它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是教师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结果。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提问
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信息交流最重要的手段。好的提问能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学生从老师的提问中,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等信息。教师则可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效果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个个的问题,可以不断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师设计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必须围绕教学目的,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服务。提问,不能为问而问,不能脱离课文内容而乱提问。2系统性原则
提问,应从整体考虑,使提问成为一个问题之间彼此有着内在联系的系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层层推进,步步提高。所提的问题富有系统性,不能杂乱无章,不能漫无中心,不能太琐碎。3.启发性原则
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联想所学的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解决疑难问题。所提问题,不能太空泛,太深奥,应该具有适度性,让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摘下果实”。4.趣味性原则
所提问题,新颖生动,富有情趣,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要提那些枯燥无味的问题。5.民主性原则
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依据,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应该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讨论。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基础上展开生动活泼的讨论,在民主融洽的气氛中解决问题。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不要训斥,不要嘲笑讽刺,要循循善诱加以纠正。
三、课堂提问的要求
1.问在课题处课题是课文的眼睛,它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层层地深入挖掘。
2.问在忽略处课文中有些词语往往不被学生注意,而教师应循着文路,把它提出来探究,以利于学生加速加深理解课文。
3.问在矛盾处教材中的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地方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
4.问在重复处不少课文的作者运用了重复修辞方法,以强调某种强烈的感情。在此处设问,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内涵。
5.问在疑难处当学生学习上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教师应善于点拨诱导,几经回环,就能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6.问在空白处有些课文,作者为了达到某此表达效果。有些情节不作细微的叙述,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天地。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填补文章的空白,学生就易走进文章的“心灵”,从而领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小学教学参考》19972赖夫中文)
7.抓住重、难点,找准问题设计的着眼点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一般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制定的。课文的难点,要根据课文的难易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来确定。课堂上所提的问题,都要围绕课文的重点为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学习情况,特别要找准问题设计的着眼点。
8.设计的问题要适当、适度和适量。适当,主要根据文章不同体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适度,主要指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适量,主要指问题的多少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的问题,要防止浅、玄、碎、杂,避免过分简单、深奥、琐碎和杂乱。
9.设计的问题要富有思考性,要新奇、巧妙、有趣。这样设计的问题有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设计的问题,像一根魔术棒,吸引学生,让学生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10.设计的问题要有科学性,问题要正确,要有层次坡度,要合情合理。
设计的问题,不能有科学性错误,要正确无误,合情合理,还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坡度、有台阶、这样,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课文知识,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敢于回答问题。
四、课堂提问的方法 1渐进型提问
在提问时,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级而上。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入和继续。层层设问,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2.集散型提问
集中一点发问,回答发散,同中求异,点上长花。既能激发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发表意见,又能使全体学生加入答问的行列,甚至形成热烈讨论的气氛。3.训练型提问
把课堂提问与语言文字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工具学科的特点。教学时不能把“写的是什么”作为讨论的基调,而应多涉及“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有关语言文字训练的问题。4.引申型的提问
从课文中的中心事件引申开去,借题发挥,创造一种新的境界,从而巧设疑障,启发思维。如教完《要下雨了》可提问:下雨前,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和平时不一样的现象呢? 5.设悬型提问
教学中巧设悬念,模拟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结构,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6.曲折型提问
教师不直接问,正面问,而是拐弯问,迂回问,即“问在此而意在彼”,这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气氛的效果。7.引发型提问
这类问题多用于讲读课文的导语,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情感,引发学生钻研讨论问题的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8.疏导型提问
这类问题多用于初读课文,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字、词、句、读课文,可以了解记叙文要素,以便掌握梗概。提问模式是:通读课文,简略说一下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理解生字、词语是什么意思。9.深究型提问
这类提问多用于细读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探索文章的中心思想,逐步理清文章的思路,深究重点段落的句子含义。一般要求学生回答出“为什么”、“说明了什么”、“表示了什么”。10.辨析型提问
这类提问多用于精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字、词、句、段的比较,鉴别、选择、运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辨析能力。11.整体型提问
叶圣陶先生曾将一篇文章生动地比喻为一个环拱着圆心的圆球。这一语道破了课文的整体性。因此,课堂提问就要根据这一特点,从整体出发,紧扣教材中心,围绕重点、难点来设计。12.入境型提问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决不是枯燥的符号,它包蕴着活生生的形象、丰富的内涵。所以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入境”。学生一旦进入了课文中的情境,把自己扮演成文中某一角色时,这种“参与感”一经产生,兴趣就会大增,受感染亦更深。13.矛盾型提问
问题是思维的路标。矛盾型提问旨在思维上设置对立面,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论争。当学生在头脑中存在矛盾时,学生最爱思考,思维最活跃。14.由浅入深,连贯追问
对于课文的关键处要抓住水放,提出一些互相连贯的问题,引导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15.纵横展开,促进迁移
“为迁移而教”、“教是为了不教”。纵向深入固然可以达到深化的目的,但前后的问题情境各不相同,难以实现思维方式的迁移,如果从横向展开,接连提出几个情境相似的问题,则有利于学生用前一种思维模式去思考相类似的问题,从而达到迁移的目的,但内容的深化受到一定的影响;若纵横同时展开,则可弥补两者的不足,达到组合优化。16.一问多能,直入重点
课堂教学要力求透彻,讲究效率,用相当的问题取得最好的效果。在具体做法上可适当加大问题的容量,力争做到一问多能。防止和杜绝零打碎敲的问题,避免课堂教学高投入,低效益。17.搭桥铺路,化难为易
有些问题难度较大,教师要准备一些铺垫性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思路的接轨。
第五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教学活动,就要有“活”有“动”,要有“活动”,舍“问”其谁? 连古人都懂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辩证法,怎么能让现代 的青少年个个成为泥塑木雕,秦陵兵俑?对于逐渐向研究性学习转移 的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越来越重要。教学实践中,我常有这样的发现 : 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笔者以为,能否科学地 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 个关键。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 味呢?笔者曾从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第一,教师提问要做到“结合文本,曲径通幽”。
1.寻找文章的“空白”,于无声处感受文章的震撼力量。“空白” 有作者欲言而难言的,也有不值得言而不言的。如果提问能够在文章的 空白点上设计,往往能够使学生更直接更强烈地感受到文章的震撼力,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旨意。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宽容〉序言》教学中,有位老师指导学生在“刻着先驱者名字的石头上”写上碑文。这似乎与 预设目标无关,但如果没有对文本的研读,就不可能写好碑文。在不少 叙述性的文章中,人物的设计往往有较多的空白点。如《祝福》中,我 们可以用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我’不对祥林嫂说什么 灵魂的问题,祥林嫂会死去吗?”用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以让 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人物的命运,从而对小说主题有更强烈的体验。
2.寻找文章的“症候”,于难言处把握情感和态度。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 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 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 / 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 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 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
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 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 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 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 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 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 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 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 依恋与心酸?
3.寻找文章的“瑕疵”,于缺陷处培养严谨的学风。一般来说,选进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仔细研究的,但是疏漏还是不可避免。现行的高中教材,无论是文章还是注释,都能找出其“瑕疵”,有一 些“瑕疵”是关涉到文章整体理解的。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拉动对文 章的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 的季节”中“风流”的注释;如《师说》中“今之众人”的注释;如《神 奇的激光》一文中有多处的病句和表达不完善的地方„„抓住这些“瑕 疵”来组织学生查找资料,交流看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更科学 的认识,养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质疑精神。
4.寻找文本的无疑处,于无疑处设疑。这应是学习语文的一种较 高的境界了,可以称之为“享受语文”。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 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 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 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 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
第二,教师提问要做到“结合人生,拓展思维”。
教师以情换情,以情唤情,使他们也进入角色,使他们正确的、健康的情感获得必要的表达、宣泄和释放。教师结合人生,结合社会,激情设问,拓展学生的思维。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在学习《孔雀东南飞》 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 “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 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 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 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 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 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2.“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语文教学讲一个“拈” 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 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 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 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 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高中课文都是名篇精华,每篇课文中可教 可学的很多,但笔者认为面面俱到不如抓住“万绿丛中一点红”。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我在上《祝福》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 学们联系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具体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联 系祥林嫂一生的四次重大人生转折,即:孟春之日,丈夫死去;丽春之日,被迫再嫁;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从而得出鲁迅 先生把影响祥林嫂一生命运的四次遭遇刻意放在春天来写,所以祥林嫂 是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女人,是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之后饱受“四权” 束缚,被压迫、被蹂躏、直至被封建礼教所吞噬的封建农村妇女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