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1.保险学专业建设规划
保险学专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情况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是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推动保险学专业建设发展,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特制定我院保险学专业建设规划,以指导未来五年的专业建设工作。
一、专业建设现状
保险学专业是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最新开设的本科专业,2017年首次招生,目前本专业在校生人数达31人。虽然保险学专业是学院新开设的专业,但是学院在保险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发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始终给予政策和资金上支持,保险学专业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进展。
1.师资队伍现状
保险学专业隶属国贸系经济学教研室,虽然其是新开设的专业,但是在筹建之际,教研室就着重打造思想素质高、专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经济学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保险学教学团队教师为10人。在保险学教学团队中,副高以上职称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占80%,双师型教师2人,另外,多数教师是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为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保险学教学团队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进修和社会实践,并通过引进保险公司中具备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等方式,比如,郑州市人保健康总经理为新入学的保险专业学生授课,拓宽了学生视野。
2.教研成果
保险学专业教师团队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教师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获批省级、教育厅课题多项,主编(副主编)、参编教材5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教研、科研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保险学专业还没有校内实验室,专业老师正在积极调研,制定保险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另外,积极与各保险公司沟通协调,尽快建成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学院已与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初步达成校企合作协议。
由于保险学专业目前尚处于建设的初期,虽然在筹建之时的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建设中尚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一是教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校内实训、实训还需要进一步充实;二是校外实践基地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三是教师队伍科研水平有待于提高;四是教研团队还承担学校经济类课程多,随着学院招生规模扩大,师资队伍不能适应迅速增大,造成教师教学压力增大等。
二、指导思想
遵循学院总体学科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院专业建设的发展,科学定位,优化配置,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方向。
三、发展主要目标
(一)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
保险学专业是一个复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另外,与学院应用型高校定位一致,保险学专业定位为以就业导向,培养会管理、能营销的市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
在专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紧扣教师培养、团队建设、教学改革和实习实训四大工程,根据我省及地方对保险学专业人才需求特征,全力推进保险学专业“两大特色”建设。
1.“校企合作”的专业办学模式特色
以行业为依托,加强学校和企业联系,坚持专业发展与保险行业发展紧密联系,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特色办学模式,完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创业能力培养+技能竞赛的教学模式。2.服务地方经济特色
突出服务地方经济特色,即本专业建设定位于能够为地方、行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贴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要,明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合格人才的培养任务。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保险学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保险专业技能、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初步掌握金融、保险、风险管理及相关政策、法律、等理论知识,具备保险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专业从事金融服务和较强从事保险实际工作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是保险专业建设的核心。通过与保险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实训为载体,以行销技巧为训练重点探索实验室、创业项目等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我院的保险学专业依托行业优势,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联合开启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形成了人才培养与输送的良性机制,签订了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协议,并达成了“定向式”人才培养计划,使学院的人才培养更符合公司需求,实现学生毕业即可就业,零距离直通岗位,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同时整合资源,降低了培养成本。
第二,“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险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探索保险实验室,与保险行业和社会相结合的“保险大课堂”进行人才培养,充分开展了行业授课、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学生参与实战型创业经营,实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了“课堂即职场、实训即实操”的创新型授课与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技能考核与资格证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能力要素要求,保险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符合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包括课程内现场教学、课内实训、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适应社会对就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需求,将考取执业资格证纳入教学计划试点,积极开展推广学生考取行业认可的资格证书,积极引导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还要取得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至少一项作为就业条件,如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风险管理师、寿险理财规划师、汽车驾照等专业资格证书。
四、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1.课程建设
一是制定并完善保险学专业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大纲是各门课程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学生学习课程的指南。大纲应根据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保险学专业教学计划的整体要求,科学地确定教学目的、内容、基本要求、实施步骤,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学时分配等,规定习题和参考书目,并要反映本学科新成果、新内容。
二是保险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建设特色专业、创建一流专业的基础。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目标,吸收用人部门参与研究,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三是教学内容改革与建设。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改革要深入研究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行业、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要将行业与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着力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简单重复问题。
四是保险学专业教材建设。教材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相关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要加强教材建设。教材建设要反映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积极推进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选用高质量教材。
2.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提高现有学科队伍的学历、职称层次。鼓励、支持教师攻读并取得博士学位或报考博士研究生、申报高级职称,选派有学术专长和潜力的学科组成员脱产访问学习、科研进修,积极参加有影响的学术和科研交流活动。
二是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要积极推动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聘请相关产业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形成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形式多样的教师成长机制,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3.实践教学建设
一是加强试验教学建设。按照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保险学专业建设应特别注重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多种实验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二是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利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种形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保证教学计划内各类实践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三是拓宽实践教学渠道,积极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推进学生赴企业与联合实验室参加前沿研发项目,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保险学专业除课堂教学外,还要求学生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或业务实习。因此,要与一些保险公司达成共识,建立合作关系,将保险公司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4.教研室建设
切实发挥教研室职能,大力开展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工作,定期汇总专业热点、难点,深入探讨、交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广泛听取教研室成员意见,集思广益,力求完美。继续推进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扩大本学科范围和推进深度,加强与省内外大学的交流和合作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邀请高水平的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
第二篇:保险学专业论文
试论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如何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和运用保险手段处理企业风险的能力,成为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的重点。必须转变思路和角度,加强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改革研究,科学优化教学内容;积极强化能力培养;高度重视教学研究,提高保险学的教学水平,才能完成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改革;教学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保险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保险技术、掌握现代风险管理理念的财务管理人才。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应当紧密结合财务管理人才对保险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但目前保险学的教学单纯考虑自身的内容体系比较重,而与有针对性的教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加强保险学教学改革研究非常必要。
一、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匹配的保险学知识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应当在遵循保险学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科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知识体系,充分满足财务管理人才对保险知识的需求。
(一)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内容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保险是风险管理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企业或个人把自身的风险以交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嫁给保险人承担,当发生保险风险损失时,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经济补偿。保险虽然仅仅作为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手段之一,却表现出极大的社会保障功能,得到广泛应用。
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内容。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非投机风险的发生发展规律、类型、本质特征、成本的形成和度量、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风险管理与保险的关系等都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深入理僻风险管理的内涵,充分认识通过保险转移企业风险的重要意义。
(二)保险基础理论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
科学的理论是人们认识和指导实践的重要基础。在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中,加
---文章整理编辑:论文文库工作室(QQ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强保险基础理论的内容设计,对学生科学指导企业风险防范,提高风险管理中保险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理论分析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
保险理论随着保险实践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保险经济学原理、保险功能理论、风险防范理论,掌握保险合同的法律规范要求,掌握保险运行的基本原则、应用范围及法律后果。达到能够运用保险理论与技术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行为。解决企业在保险合同订立、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业务及法律问题,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险基础理论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核心内容。
(三)商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
商业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平台,对保持经济繁荣与健康发展、企业灾后重建、维持企业持续经营、保障员工福利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等已经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通过制定保险计划,购买各类企业财产保险产品,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可以通过制定企业年金计划,为员工的生命、健康、意外伤害提供更高层次的人身保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优质人力资源的稳定。因此,商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重点和主干。
通过商业保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各类商业保险的产品特点,能够根据企业生产与财务状况,在企业风险评估基础上科学制定保险计划。选择优质的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提高企业风险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
(四)社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企业运行中,存在着员工退休养老、医疗费开支、劳动力流动而产生的失业等风险,这些风险只能通过社会保险来解决。社会保险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可以改变劳动力对企业的依附关系,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同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具有相同的业务和数理技术基础,都是社会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险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明确企业员工所享有的社会保险的权利和应尽的法律义务,企业应该如何遵守社会保险的法律规范,保证员工社会福利待遇的实现。社会保险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QQ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五)保险企业经营与监管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保险经营具有负债性,保险产品是无形产品。财务管理人员在实施企业风险保险转移、制定员工福利计划时,必须了解保险企业的经营状况,了解保险企业台前幕后的各项业务及程序,了解国家如何对保险企业进行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通过保险途径管理风险的效果。提高运用保险手段管理风险的水平。所以,保险企业经营与监管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知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积极强化能力培养,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效果
掌握和运用保险知识。分析与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风险管理问题,提高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始终如一的教学目标,因此,能力培养在保险学教学中非常重要。
(一)通过保险案例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教学应该以案例教学为先导,综合运用保险、法律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正确处理企业风险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保险问题。例如。美国“9.11”恐怖风险与保险分析、达姆达轮火灾案、大连国际合作集团公司索赔案等。这些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涉及的法律问题比较复杂,通过解析让学生明晰法律规范,提高对保险知识的理解,加强专业知识的深化。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企业风险管理中错综复杂的保险法律案件能够找到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案例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案例教学要强调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找到理论依据。
(二)通过社会调查强化能力培养
社会调查是将社会关注的某一具体问题,通过让学生直接进入社会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知识,使能力得到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主要是为了处理企业静态财务风险,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提高保险意识而设置。在确定社会调查项目时,要紧密结合企业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及程度进行选择。例如。在风险管理、财产保险、团体人身保险、社会保险等教学中,可以确立一些社会调查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如某企业保险
情况调查、某企业保险方案策划、某企业员工福利策划等。在调查中深入企业,对有效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查报告的质量给出考核评价。
(三)通过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具体操作,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同化,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提高能力的转化率。
在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工程保险等实务教学中,实践教学将收到显着的教学效果。首先。设定一个目标企业,学生可以到企业了解生产及财务状况、风险管理情况,排查企业风险隐患,制定企业风险防范与保险计划,代理企业办理投保事项。其次,模拟企业发生保险事故,学生代表企业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参加损失鉴定,理算保险赔款。再次,选择企业保险实务诉讼案例,建立模拟保险法庭,模拟代表企业参加法律诉讼。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资源,采用模拟实训和现场实习相结合、辅以比赛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保险学知识运用到企业风险管理之中,达到强化能力培养的目的。
(四)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强化能力培养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设计与保险学教学目标相匹配的、信度和效度较高的、易于操作的考核评价方法。
财务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要求较高,保险学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要紧紧抓住能力培养这个关键要素。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在一定笔试基础考核外,增加企业保险案例分析、企业保险调查报告、企业投保索赔业务技能模拟操作等能力考核项目,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全过程考核,减少学习的功利性,有效完成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高度重视教学研究,提高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的教学水平
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应该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充分考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
---QQ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构和能力需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综合性教学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宽泛,学生的知识面广、发散性思维强。在保险学教学研究中,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学生的知识储备优势,注重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融合。
例如,在解释保险概念时,可以从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从保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特征。揭示保险经济现象内在的规律性与矛盾的特殊性及与其他经济现象的普遍联系。在介绍损失补偿原则时,可以锁定某个目标企业,从风险管理、财务管理、法律规范等角度去分析损失补偿原则的内涵与财务效果,也可以进行计量和博弈分析等。通过多视角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力。
(二)注重发展性与前瞻性教学研究
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保险理论和实务不断发展与更新。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发展性和前瞻性教学研究是时代的要求。
例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责任保险与信用保险成为企业经营不可缺少的风险转移手段,其理论与实务发展速度快,自身的业务体系不断完善;员工福利计划是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内容,是我国企业将来必须面对的问题。是一种由雇主提供员工因死亡、生病、失能、退休或失业而失去生活所得的救助计划,包括社会保险、团体保险、健康保险计划和退休计划,企业实施了员工福利计划可以获得国家的税制优惠,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发展性与前瞻性教学研究高度体现了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的知识价值。
(三)注重实用性教学研究
保险学是一门指导保险实践的应用科学,保险学课程必须注重实用性教学研究,应选择
---QQ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当前保险市场比较成熟、适应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保险内容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例如,保险合同与保险基本原则既是保险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保险学中实用性最强的内容,保险活动在遵循保险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订立保险合同来完成;企业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工程
保险、团体人身保险等是工商企业风险管理最重要的险种。应用范围广,因此。这些内容应该作为财务管理专业保险学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罗向明,论保险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高教研究,2005(28):68-69方荣军,刘玉焕,人身保险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10):150-151
张荣琴,刘志刚,保险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9(6)
第三篇:保险学专业介绍
保险学专业介绍
保险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有其完善的学科体系结构,其任务是向社会提供保险业经营及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促进保险业的发展。长久以来,中国保险行业人才流动频繁,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保险业开始重视人才、团队的培养和稳定。随着中国经济高速稳定的发展,国务院温家宝总理2007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保险业改革的任务,2009年中国新医改政策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更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发展契机,在我国,保险业被誉为2l世纪的朝阳产业。
因此为适应我国保险业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保险学专业在高校内如鲜花般盛放,各大财经类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也都先后开设了保险课程,培养专门人才。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医疗保险市场也逐步开放,医疗保险业急需通晓保险和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我校保险学专业依托江西中医学院保险学专业的师资和办学经验,培养能从事保险及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核心课程有保险学、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人身保险学、保险精算、保险营销学、保险法、财务管理、核保理赔、商业健康保险原理等。
我校保险专业与其它综合院校同类专业相比,优势在于重视保险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结构的双重培养,开设了解剖
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药学、药理学等医学类课程,形成学生毕业后从事健康保险的绝对就业竞争优势。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外资或国内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监管机构、银行与证券部门、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医疗机构和高等院校、科研所等单位从事保险业务、保险管理、保险研究及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工作。
我校保险专业毕业生自2007年首届毕业以来,连续三年就业率达100%,主要分布在发达城市的医院、保险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还有一些在国家机关单位就业。为充分保障学生就业,我校还积极主动构建企校产学研合作链,与各大保险公司合作设立保险专业专项奖学金,为保险公司输送优秀专门人才,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公司达成就业协议。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第四篇:专业建设规划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康复专业教研室
专
业
建
设
规
划
2010年3月
2010-2011年康复专业教研室
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要和卫生服务市场为依据,培养适应医疗卫生行业需要的技能应用型医疗人才。按照学院总体建设目标对医学系专业建设的要求,依托学院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相关行业,以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为重点,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创造办学效益为中心,坚持走以内涵建设为主,结合学院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目标,坚持服务定向于“立足阿克苏,辐射南疆,面向新疆,拓展西部”,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统筹规划,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素质、服务型的高技能的专门人才。
二、基本思路
以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办出特色。
1、学科建设规划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是:积极发展,形成体系,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2、医学系人才培养宗旨是:“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实用性人才。
3、医学系人才培养模式是:“淡化学科意识,强化目标意识、突出实践和创新,体现人文和沟通,提高应用、实践能力。
三、专业现状
目前医学系高职专业以高职护理、助产、检验专业为主,2008年-2009年经过近两年调研我们认识到设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于2009年8月被自治区卫生厅和教育厅拟定为筹建专业,并被定为2010年学院建设项目,这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进行高起点、高要求、高目标的建设提出了要求。
医学系针对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改变以往“2+1”教学模式,在两年校内理论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使实践教学穿插于理论教学,在我系高职护理专业于2008年10月被认定为自治区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再做大做强,力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尽早步入自治区级特色专业的行列。
四、专业设置总体发展目标
我系目前主要以护理专业为主,专业设置相对单一,为改变这种状况,近几年我系在专业建设方面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在现有基础上统筹规划,坚持专业设置以突出医疗行业特色和满足新疆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原则,加快对新专业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建设。
二是拓展高职护理专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进行护理专业方向上与康复结合的拓展和调整,从而满足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对现有中职专业进行适当整合,规划发展除今年新开设的中医康复外,还可发展药剂、社区康复、家庭康复、康复保健等专业,为将来申报高职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专业内涵建设规划
1、从课程体系重组和教学内容优化入手 ,保证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质量。
(1)在正式设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力争3年内建设完善好该专业。
(2)课程建设上,学习护理基本技术已获得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力争早日把康复治疗技术建成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以此推动全系教学改革的发展,促进医学系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逐步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逐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开展多媒体教学,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推广适合专业发展的教学改革。
(4)加大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力度和资金投入,做好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验室高起点、高要求、高目标建设,以满足该专业教学需要。
(5)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规划教材、协编教材和新设专业中新开设课程教材的编写;争取在3年内参加编写卫生部级规划教材1部,有特色的高水平自编教材2部以上。
(6)力争到2011年使师资人数、学历、职称配备调整到位。首先是在数量上达到该专业教学工作的要求,同时尽最大可能引进高素质的教师5—7人,能从临床第一线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富有临床经验的人才更佳。根据系的实际情况,聘请兼职教师的比例
可适当提高;其次在质量上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通过培养和引进等方式,鼓励本教研室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到2011年,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以上。加强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培养配备两个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带头人,并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三是强化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优化师资队伍团队建设,力争三年之内发展建设好1—2个自治区级优秀团队。
2.努力把康复治疗技术建设成为品牌专业,用专业的品牌效应带动各专业的发展。加强专业人文特色建设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培养出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
康复专业教研室
2010年3月12日
第五篇: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2009-2011)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层次、整体竞争能力。专业建设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内容,它既是学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更是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项整体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工作。高职院校专业总体发展必须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并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优先发展高职院校的特色学科;建立职业岗位和课程建设紧密联系的创新体系。
一、本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发展调研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进程空前加快,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人才的竞争上,人力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性,不但需要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中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目前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据统计,广东省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约有25万家左右。如今中小企业正值黄金发展期,准备大展鸿图。省统计局的全省民企人才大调查发现,民企中专以上学历人才数量约为150多万,只占从业人员的1/3,而大学本科只有1/5。另据广州市人事局发布的消息,广州地区人才市场供求前10位的专业中,财会类专业排在第四,管理类专业排在第五,广东省其他地区人才供求状况与广州市类似。数据表明,广东省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资料来自广州市人事局发的《2008年广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报告》及南方人才网)
财务管理专业主要以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知识,掌握现代资金市场运作知识和财务分析技术,能够胜任各类工商企业、证券和金融机构的财务分析、决策、规划与控制工作以及资本运营的组织工作的管理型、应用型的中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以会计、财务分析、资金管理和投资理财等职业岗位为主,根据网络调查提供的结果、总结分析、与企业员工直接面谈、观察法等方法,我们对职业岗位分析如下:
1.会计岗位
应具备的通用知识有:①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②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精神,③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团队精神,④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⑤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⑥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⑦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翻译和日常会话能力,⑧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应掌握的专业基本知识有:①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②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方法③纳税会计处理及纳税申报知识,④财经法规知识,⑤会计电算化知识,⑥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应具备的专业基本技能:①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②登记帐簿,③财产清查,④成本计算,⑤纳税会计处理及纳税申报知识,⑥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⑦财务软件应用。
2.财务分析岗位
应具备的通用知识有:①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②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精神,③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团队精神,④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⑤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⑥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⑦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翻译和日常会话能力,⑧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应掌握的专业基本知识有:①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②会计电算化知识,③财经法规知识,④财务分析的方法,⑤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应具备的专业基本技能:①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②成本计算,③财务预算的方法,④财务信息系统与组织控制,⑤财务分析方法,⑥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⑦财会软件的应用。
3.资金管理岗位
应具备的通用知识有:①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②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精神,③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团队精神,④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⑤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⑥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⑦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翻译和日常会话能力,⑧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应掌握的专业基本知识有:①流动资产管理的基本知识,②筹资管理知识,③资金分配管理知识,④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知识,⑤营运资金政策。
应具备的专业基本技能:①应收帐款管理,②现金管理,③存货管理,④筹资管理,⑤资金成本与资本结构分析,⑥资金分配管理方法。
4.投资理财岗位
应具备的通用知识有:①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②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精神,③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团队精神,④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⑤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⑥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⑦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翻译和日常会话能力,⑧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应掌握的专业基本知识有:①公司理财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②资本市场与资本运营的基础理论,③投资学的基本知识,④金融法规,⑤投资项目评估与管理的基本知识,⑥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⑦风险投资知识。
应具备的专业基本技能:①理财的理念与方法,②公司财务控制与预算方法,③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方法,④风险投资技巧,⑤上市公司报表分析,⑥税务筹划
二、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本专业拥有专业教师9人,可以满足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含在读)以上学位的占22%,分别毕业于不同的大学,学缘结构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7%,能满足该专业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师资需;拥有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教师达69%,都是系里骨干教师,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年龄结构看,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85%,整个专业教师队伍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年富力强,能适应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的需要。
本专业共有兼职教师3人,分别来自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公司、金融企业等,其中高级职称2人,具有较高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
在未来3年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包括:(1)在现有的师资队伍规模基础上,优化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通过在岗培训、派出进修和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三者结合的方式,提高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在教师中比例,以提高现有学术队伍的学历结构。到2011年底,力争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的比例提高到30%以上;(2)根据学科发展需要,通过学院科研工作的考核制度、科研奖励制度、进修培训制度等形式,加大对人才的培养。通过明确对学科带头人及其学术梯队科研管理目标和任务,重点培养一批具有稳定学术方向的中青年教师,完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的激励与评估机制。引入竞争意识和
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科研及教学工作的积极性。(3)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加强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4)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更高层次学位,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5)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兄弟院校交流和学习,为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储备学术力量。
三、专业实训室、实训基地现状和建设计划
会计学院的实训室、实训基地是本专业与本系其他专业的共享资源,由校内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二部分组成:
校内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根据实训教学要求建有3个功能不同的实训室,包括:会计模拟手工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2间,院属广州维园财务公司等;正在筹建会计电算化仿真实验室和ERP实验室,面积为200平方米,计划在2009年9月完成建设。校外主要实训实习基地主要有:金蝶财务软件广州分公司、广东尚德会计师事务所、广州银粤会计师事务所、广州中职信会计师事务所、广州明通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南方会计师事务所、广州正德会计师事务所二十多家。学校设有专门机构对实训基地进行管理,规章制度健全。
根据学院“十一五”规划中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发展计划,至2010年,学院预算总投入450万元资金进行本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对基地的建设有严格的保证措施,成立了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指导委员会”。实训地基的管理和运作实行学院、学部两级管理,有严格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保障了基地的正常运作。
四、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改革设想
本专业以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知识,掌握现代资金市场和财务分析技术,能够胜任各类工商企业、证券和金融机构的财务分析、决策、规划与控制工作以及资本市场运营的组织工作的管理型、应用型的中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为目标。
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与本科教育有不一样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模式与本科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下:
①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加大实践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大课程体系改革,规范实践教学规程。
② 组建一支由校内具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及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组成的专兼职实训教师队伍。既有熟悉理论教学的教师,又有擅长实践教学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
③实施“双证书”制度,让学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至少要有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④ 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工商企业、证券公司或其他金融单位对财务管理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制定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让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岗位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详见《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财务管理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该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构定位准确,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改革设想:
①开发以能力为中心的项目课程体系,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次施教。
②人才培养方案直接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来制订,课程内容由岗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位置,也是按岗位能力的形成过程来排序;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更重视专业技术课的教学,在各类课程比例中,专业技术课比例要进一步提高。打破以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
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以此确保教学质量和实现预期专业培养目标。
五、专业特色建设说明
第一,教学内容的创新。目前我们已有23名具有双师资格的专职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教学内容与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我们拟以主干课程为主导,以行业实际要求为主要内容来编写实操性更强的教材,根据财务管理职业具体运作过程建立模块化的教材体系,从而使学生“所学”在毕业后马上就能有“所用”。
第二,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不断加大实践课时的比重,很多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转变为主要在实验室完成教学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为学生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实验室教学也要由“放羊式”相应转变为实行以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以“导”为主的教学模式,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考虑学生个体的需要而不是群体需要。
第三,树立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监督的新理念。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所在,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不仅仅是对教学结果的监督,而应体现在对教学环节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督,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落实的监督、教材编写或选用的监督、任课教师任职资格和授课效果的监督、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实习实训环节的监督等方面。第四,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制度,具有多种技能鉴定与考试认证资格。坚持应用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与技能为本位,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素质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双证书”制度,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之上。
六、专业建设目标
财会与金融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的需求,以及学院对专业建设发展的要求,制定了财务管理专业发展规划,主要内容有:
(1)建设一支素质高、高水平、适应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在2011年底前,确保财务管理专业成为院级示范专业,力争成为市级示范专业,在未来的3年内,力求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主干课程,确保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通过院级精品课程验收。
(4)重组和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反映财务金融保险领域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动向。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实务流程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5)鼓励支持教师编写符合高职教育的适合本专业的课程讲义、课程设计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综合实训大纲等,力争在3年内完成财务管理系列教材的编写,以补充实践教学教材的不足。
(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配置好适应该专业教学要求的硬件设施。争取与国外知名高职教育学院的合作办学,促进本专业深化改革。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高职教育之路。
会计学院
2009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