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0中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7:0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2010中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2010中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贵州省2010中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中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

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美国《心理学年鉴》在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后提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我国教育实现“三个面向”服务。

具体地说,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需要分析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阐明各种教育措施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揭示心理发展与教育的依存关系,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观点、知识结构及方法、技术,为教育工作者科学地、卓有成效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依据和参考,更有效地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也要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在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过程中,为心理科学的发展、完善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确切的根据。

教育心理学的双重任务,概括起来说就是为实践服务和进行理论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篇:贵州省2010中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中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

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美国《心理学年鉴》在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后提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我国教育实现“三个面向”服务。

具体地说,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需要分析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阐明各种教育措施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揭示心理发展与教育的依存关系,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观点、知识结构及方法、技术,为教育工作者科学地、卓有成效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依据和参考,更有效地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也要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在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过程中,为心理科学的发展、完善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确切的根据。

教育心理学的双重任务,概括起来说就是为实践服务和进行理论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客观性、教育性、整体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二)调查法

(三)实验法

(四)问卷法

(五)个案研究法

第三节 学习中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一、帮助中学教师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二、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节 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一、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二、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

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三、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

四、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等的总和,这些能力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有学者所作的调查表明,教法、语言、专业知识、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基本功的主要方面。其次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五、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风格通过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个人气质等一系列内在与外在因素表现出来,体现教师的思想、教学观念,带有强烈的教师个性趋势。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1、模仿阶段

2、探索阶段

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心理特点的优势。

第二,要有改革与创新精神,敢于向传统的教学现、教学方式挑战。第三,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3、创造性阶段

4、独特风格阶段

第二章 中学生认知发展及教育 第1节

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

1、什么是观察力

1、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这是人对客观世界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表现,是感知能力的核心和感知觉发展的高级形态。

2、什么是观察力

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

3、观察的品质

良好的观察具有下述品质:(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精确性(3)观察的敏锐性(4)观察的系统性:

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增强

2、观察更具有持久性

3、观察的精确性提高

4、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第二节 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一、什么是记忆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记忆的种类

记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其划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情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保持的是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鲜明的直观性,以表象形式储存着,因此又叫表象记忆。

情景记忆是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时间(情景)为内容的记忆。情景记忆接受和储存的信息和个人生活中的特定时间、地点有关,并以个人的经历为参照。

语义记忆是以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又称语词逻辑记忆。它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

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作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长短来划分,可以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是指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它的容量很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没有限度。(3)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又叫自

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二、中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1、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

2、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

3、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

4、抽象记忆的水平显著提高

5、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第三节 中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一、1、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2、思维的特点(1)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将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并加以概括,形成对事物的本质认识。(2)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语言、表象、动作这些媒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的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A、直观动作思维是指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过程,思维在动作中展开。B、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C、逻辑思维是指人们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A、经验思维是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

B、理论思维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什么是思维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A、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B、分析思维是指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则,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结论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逻辑思维。

(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A、辐合思维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的规则来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方向、有条理,按一定规则进行的思维。

B、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5)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A、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法和程序解决问题。B、创造思维是人们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解决问题,并创造出新颖的思维成果。

4、思维的品质

思维品质是个体思维活动智力特征的表现,它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等方面。

(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思维的广阔性指思路广泛,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和关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思维的深刻性指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趋势的能力。

(2)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批判地评价他人的思想与成果,也善于批判地对待自己的思想与成果。

(3)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个体在进行思维活动时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即根据所发现的新情况及时修正原来的想法。(4)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指思维过程的速度,即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思维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5)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指个体通过独立思考并创造出新颖而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这是思维智力品质的最高表现。

二、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1、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2、辨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发展

3、对问题情景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4、思维品质的矛盾性,具体来说有以下两方面: A、思维的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 B、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

第四节 中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一、什么是想象

1、表象

表象是想象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即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

2、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是否具有目的性,把它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物的作用下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努力地进行的想象,又叫随意想象。这种想象活动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方向性。

根据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水平的不同,又可以将其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二、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总的看来,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有意想象占主导地位

2、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

3、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第三章 中学生的情感发展及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情感的发展

一、什么是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适合或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与认识活动的自我体验。它们的特征是具有明显的生理变化、明显的外部行为和认识活动和自我体验(自我意识经验)。人的情感十分复杂,它具有两极性。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动机、组织和信号等功能。情绪和情感统称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是一种体验和感受,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感是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

二、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

2、情感两极性明显

3、情感不断深刻

4、情感逐渐稳定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第二,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的性质。第三,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5、情绪的外露和表达已趋于理性化

第二节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

一、中学生的早恋原因

(一)性生理发育的提前

(二)性信息的广泛传播

社会上过量的情爱和性方面的信息刺激,再加上迅速广泛的传播,是导致早恋的主要原因。

(三)性教育的忽视

(四)学生的个人原因

二、中学生的早恋特点

(一)普遍、低龄化的特点。

(二)大胆的特点。

(三)成人化的特点。

(四)舆论宽容的特点。

(五)行为隐蔽、内心矛盾。

(六)发展迅速、变化快。

(七)相互感染。

(八)自我显示。

三、对中学生早恋的教育

1、早恋弊多于利

早恋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早恋分散精力,影响学习和参加各种正常活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早恋的成功率极低,后果消极。早恋容易坠入性尝试,发生婚前性行为。早恋容易接受外界诱惑,走上犯罪道路。

2、引导男女生间正常交往

3、加强性教育:性教育应包括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法律教育。

第四章 中学生意志发展及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意志的发展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半幼稚、半成熟时期,其意志品质有如下特点:

(一)意志行动的目的性不断提高

(二)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

(三)喜欢模仿,善于模仿

(四)意志行动的动机水平不断提高

(五)意志品质进一步发展 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在自觉性方面有所提高。

2、在坚持性方面有了发展。

3、在果断性方面有所发展。

4、在自制力方面,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逐渐加强,易兴奋、冲动、任性、执拗的表现相对减轻。

第二节 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对中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的理想教育结合起来,逐步培养学生主导的学习动机。

其次,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与爱好,以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再次,要利用正确舆论的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以及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又次,应因势利导,逐步提出更高要求,帮助学生克服利己主义动机,形成正确的动机,以便把学习动机引向立志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的高度。

信念和世界观是动机体系中最核心的成分。人的一切目的大多受世界观指导。中学正是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基础。

二、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收营养

三、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

四、严格管理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五、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第五章 中学生个性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什么是个性

(一)个性的定义

个性,在西方又称人格。现代心理学一般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特点:

1、个性的倾向性。

2、个性的复杂性。

3、个性的独特性和共性。

4、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5、个性的完整性。

6、个性的积极性。

(三)个性的结构

个性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性。

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它们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它制约着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是人们言论和行动的总动力和总动机。个性倾向性被认为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二、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1)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总体来讲,初中生个性的特点有二:其一是不平衡性;其二是极端性或偏执性。

1、自我意识高涨

其突出表现是:他们对自己的关注空前高涨,把很多心智都用于内省。初中生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表现为,一方面,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正确,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别人似乎总是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想法使初中生感到压抑、孤独而且神经过敏。初中生这种突然高涨的自我意识,使得其个性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

2、反抗心理

这个时期的反抗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主要是针对某些心理内容的。

初中生一般在下列一些具体情况下易出现外显的反抗行为:

(1)独立意识受到阻碍。(2)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3)当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也将引起极度反感。

(4)当成人强迫初中生接受某种观点时,后者拒绝盲目接受,表现出对抗的倾向。初中生内隐的反抗行为也经常能看到,常有以下几个具体表现:(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3)反抗的迁移性。初中生反抗行为的迁移性是指,当某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同样,当某一成人团体中的一个成员不能令他们满意时,他们就倾向于对该团体中的所有成员均予以排斥。

3、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2)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4、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 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他们选择朋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②有共同的苦闷和烦恼;③性格相近;④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等。(2)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表现主要有:①情感上的脱离;②行为上的脱离;③观点上的脱离;④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

(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5、初中生的消极心境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1)烦恼突然增多。(2)孤独。心理学家将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

龄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时期。(3)压抑。

(二)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体现在许多方面,祝蓓里将其归结为以下六点:

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第三、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

第四、自我评价的成熟。第五、有较强的自尊心。第六、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2、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相对稳定

自我形象(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这个态度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

影响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有下述四方面:第一是生理因素;第二是认知水平;第三是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对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影响;第四是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

3、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

自我评价是与个体认识能力发展相关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的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心理行为。具体指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评价,它是自我调节机制的主要成分。

第二节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是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它进行分析。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知、情、意三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知,即自我认知,它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个人的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它是自我意识的核心部分,也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的基础;情,即自我体验,它是自我意识的情绪部分。包括自尊、自豪、自爱、自卑、自怜、自我感受、责任感等;意,即自我调节,它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暗示等形式。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又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性别、身体、容貌、风度、体能等生理特质的意识。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名望、地位、权力、义务、人际距离、拥有亲朋及经济条件等社会属性的意识。心理自我又称精神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心理状态及心理过程等心理特征的意识。

(三)自我意识的特点

自我意识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和独特性五个主要特征。

1、自我意识的意识性。自我意识的意识性又称自我觉察性,是指自我意识能被自己觉察。

2、自我意识的社会性。社会性是自我意识的本质属性。

3、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个人不仅能根据客观的评价和自己实践的反馈信息形成对自我的意识,而且能通过自我意识控制自身的心理与行为。

4、自我意识的同一性。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是指自我意识的协调同一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自我意识的社会制约性与个体能动性的统一。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影响,但这些影响又是通过个体的具体生理、心理条件实现的。另一方面,个体自我意识内容各组成成分是协调发展的,具有内在同一性。自我体验、自我意识总是以一定的自我认识为基础,自我认知程度与自我体验、自我意向强度紧密相连。它们在某一事件可以达到或趋向一致。

5、自我意识的独特性。个体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形成了异于他人的性格和价值观,并使自己努力达到自我设定的标准,从而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形态。

二、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人感。

2、自我评价能力。

3、重视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二)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不平衡性。

2、动荡性。

3、自主性。

4、前瞻性。

5、闭锁性。

6、社会性。

第三节 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一、什么是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持的内容尺度。这一定义可从两个部分来理解:第一、必须要满足主体的需要才能说有价值;第二、必须能够对应作为客体的性能和属性,包括认识和评价客体,这里的客体自然包括人。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弗洛姆将价值观分为接纳型、剥削型、贮藏型、市场型、厌世求死型和生产型价值观;而斯普兰格(E.spranger.德国)将价值观分为理论性、艺术性、政治性、社会性、经济性和宗教性价值观等多种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构成

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手段和价值评价三个基本的成份:

1、价值目标是个体思考、确定并追求的对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它涉及“人的行为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是个体行为的动因,是价值观的核心成分。

2、价值手段是个体为了达到目标所使用的方法、途径。它涉及“人怎么行动”的问题,是价值目标的实际表现。

3、价值评价是个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做出的判断。它涉及“人怎样行动才有意义”的问题。它对于个体采取某种手段去实现目标起着推动和阻碍作用。

(三)价值观的特点

一般而言,价值观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1、稳定性和发展性。

2、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

3、主观性和选择性。

4、系统性。

5、导

向性。

二、我国当代中学生的价值观

中学生价值观是中学生对价值和价值关系的理解和追求,是影响中学生决定行为目标、选择行为方式以及解释行为结果意义的核心因素,是现代学校学生文化建设的根本和突破口。

1、金钱虽重要,但在中学生心中并没有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友谊。

2、中学生同意收入高低取决于个人工作能力和效率,同时对收入差距拉大有忧虑。

3、在观念上普遍认为需要爱国精神,但实际行为与观念有些差距。

4、民主、平等、自由的观念和意识在中学生身上有明显的表现。

5、中学生很看重生命权、隐私权、自由权,但对选举权表现一般。

6、中学生喜欢外国电影的比例远高于国产电影,原因主要是拍摄技术好和故事情节吸引人。

7、半数中学生表示不愿从政,对社会上编织关系网表现很无奈。

8、当代中学生更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兼顾,但实际行为与观念略有差距。

9、中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都比较强,而在相应的能力方面不够理想。

10、在顺从与独立、统一与个性上,中学生独立自主的愿望非常强烈。

11、现在的中学生非常认同开放和创新,对自己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自信心。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同时,呈现出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价值主体的转变: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兼顾。第二,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第三,价值取向的转型:由人伦关系走向功利、效率关系。第四,人格价值的冲突:观念意识与行为的不一致。

三、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一)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振兴民族的责任感

(二)正确认识“金钱、地位和价值”,“学历、知识和价值”的关系

(三)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潜在创造力

第四节 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力

(一)创造力的定义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更科学地表达为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的想象力。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看法,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

(二)创造力的构成

创造力构成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1、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2、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智能是智力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敏锐、独特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也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包括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

3、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

(三)创造力的特征

创造力的行为表现有三个特征:

1、变通性。

2、流畅性。

3、独特性。

二、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1、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 2、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3、“知识化”、“笔试化”倾向的考核内容与方式 4、“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三、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

(1)教育思想现代化,(2)转变观念,(3)

打破常规,(4)

培养创造力

首先,让学生不要去迷信书本上的知识,多动脑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知识。

其次,教师要确立现代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把思维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通过教师的创造性的教,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那种陈旧的“填鸭式”“照葫芦画瓢”的做法应彻底摒弃。

再次,教师要强化“大教学观”,要利用课堂教学,实行开放式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

(三)创设合适的环境

一般认为创设合适的环境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要想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首先必须做到尊重学生,必须真正把学生当作人,当作一个“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生动性的生命”。其次,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要关爱差生。第三,教师要把微笑带到课堂,让教师的威严和亲切和谐地统一于爱心之中。课堂上,教师要和蔼可亲,多给学生鼓励。

2、鼓励学生的参与欲。

3、对学生进行肯定性的评价。

(四)让学生在学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1、利用教材中插图,引导想象。

2、利用文字途径,引导想象。

3、在实践活动中鼓励想象。

(五)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境

(六)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

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

(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八)开展“第二渠道”教学

(九)教会学生创造性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有:

1、原型启发,在仿生比拟中求创新。

2、不落常规,在反思寻异中求独特。

3、不主故常,在多种变化中求变通。

4、由此及彼,在自由联想中求流畅。

5、穷尽脑筋,在搜集罗列中求最佳。

6、连续思考,在突然放松中求顿悟。

(十)考试模式综合化

(十一)评价激励标准科学化

第五节 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一、什么是智能

(一)智能的定义

目前,根据对人脑已有的认识,结合智能的外在表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法对智能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观点,其中影响较大的观点有思维理论、知识阈值理论及进化理论等。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智能是知识与智力的总和。其中知识是一切智能行为的基础,而智力是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是头脑中思维活动的具体体现。

一般认为,智能即智力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分析、判断及有目的地行动和有效地处理周围环境事宜的综合能力。有人认为智能是多种才能的总和。Thursteme认为智能由语言理解、用词流畅、数、空间、联系性记忆、感知速度及一般思维 7种因子组成。在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智力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认识活动的各种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它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五个基本因素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独特的心理结构。

(二)智能的结构

1、双因素说。英国的斯皮尔曼(C.Spearman)提出了智力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观点,即一般因素G与特殊因素S,特殊因素有多种。

2、群因素说。美国的心理学家塞斯顿(L.L.Thurstone)认为智力包含七种主要因素,即语言理解能力,推力能力,语词流畅程度,计数能力,机械记忆能力,空间能力,知觉速度等。

3、三维结构说。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T.P.Guiltaord)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包含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结果。内容指测验材料,包含了图形、数字、文字和行为描述四种;操作指思考、加工,包括认知、记忆、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和评价五种;结果指被试作的反应,包括单位、分类、关系、体系、变换和含义六种。智力因子=内容4*操作5*结果6,这样智力就被分成了120个智力因子。

二、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

中学生的基本特点是:在整个中学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占据

了优势。这样的思维特点构成了中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一般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2、思维有了预计性。

3、思维的形式化倾向。

4、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明显增强。

5、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三、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中学生的智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对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家庭结构是否正常,家庭中的危险因素和家长的行为则成为培养中学生智能的主要因素。首先,就家庭结构是否正常而言,父母离异会影响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智能发展。其次,家庭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父母对孩子没有积极的情绪、母亲高度焦虑或抑郁、父母僵化的育儿观念等,这些都不利于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再次,家长的行为主要包括家长的教育方式,父母教育态度是否一致,家庭关系,父母的特点和行为等。

(二)学校教育对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学校教育主要从教师的期望和教育训练两方面来促进学生智能的培养。

一般而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智能等方面就会表现得越好。教育训练对学生智能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以思维品质来培养学生智能

所谓思维品质是指在个体的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敏捷性。

2、用结构----定向教学理论来培养、发展学生的智能

结构----定向教学理论是指要求所有的教学工作或教学系统的各个方面都是为了使学生心理产生预期的变化,即通过一定的心理结构的构建来实现一定的心理得以形成和发展,而教学成效在于心理结构的形成。

3、以“动脑筋练习”来发展学生的智能

4、以工具性强化训练法来发展学生的智能

工具性强化训练法是由费厄斯坦(Feuerstein)提出的,他的工具可分为三大类:非语言的个别实施的工具;师生间有语言交流的工具;由学生自己理解完成的工具。

工具性强化训练法具体内容包括10个方面:①点的结构;②空间定向;③分类;④比较;⑤表征图案设计;⑥家庭关系;⑦时间关系;⑧数列;⑨关系转换;⑩三段论推理。

工具性强化训练法的目标有:①矫正从认知行为中观察到的认知结构、态度和动机等功能的缺陷;②训练完成各种不同要求所需要的认知操作;③通过习惯的形成培养内在动机;④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同认知过程的本质及效用;⑤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⑥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变为主动产生信息。

第六节 中学生品德的发展与培养

一、什么是品德

(一)品德的定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

品德与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区别上看,首先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其产生、发展、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规律,不以别人的存在或个别人是否具有社会道德为转移。但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社会条件制约之外,还要受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此品德将随着个体的产生、成长、死亡而发生、发展以至消亡。其次,道德反应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而品德的内容只占其中一个部分。再次,道德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从联系上看,首先,个人品德与社会道德都受社会发展的制约,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其次,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同时,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品德是在社会道德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而言。再次,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人的品德而存在的,社会道德必然要表现为个人的品德,诸多个人的品德就构成着影响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是由多种心理成分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其中的共同成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道德品质由上述四种心理成分所构成,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其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在道德动机的调控下,将某些必要的行为技能和习惯构成一定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被称之为道德行为方式。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是道德品质中的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

二、中学生品德的形成发展(1)初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在道德认识水平上,比小学时有了较大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2、开始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世界观开始萌芽。

3、初中生的品德情感日益丰富而且易于激动。

4、初中生的道德意志迅速发展,行为的自主性、坚持性、独立性增强。

5、初中阶段是孩子良好道德习惯形成的时期。(2)高中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问题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过程,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大致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他们不仅仅自觉遵守某些行为公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及社会公则的灵活性。我国的有关学者研究基本支持了这一理论,其具体结论可概括为:①大部分高中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倾向于

阶段5;②依高中生道德判断的特征可将其所处的阶段定名为“以自身的责任感及利害关系为前提的服从阶段”;③道德概念的理解与道德判断的发展之间的相关程度较少,它们并不同步发展,主要表现在高一学生不及初中的判断水平;④往往把主观因素看作首要的,把客观因素看作次要的;⑤从跨文化差异比较结果看,我国高中生道德认识水平高于美国同龄人,其成因可能是文化背景及教育方式。高中生通过道德思维获取一定的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观念。高中生道德观念的发展与其道德判断能力紧密相联。

2、高中生道德情感表现出相应年龄特征。

情感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道德感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感,是由某种情境直接引起的,自觉性较低;二是想象性的道德感,是在联想起某些有道德意义的人或事物的形象时激起的较自觉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性的道德感,是一种把道德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最自觉的情感体验。

3、高中生道德行为表现出特有不稳定性。

三、中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一)不良品德的含义

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研究表明13-15岁是初犯品行不良行为或劣迹行为的高发期,15-18岁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期。(二)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

中学生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也是形成品德不良的原因。这些心理因素包括:

1、不健康的个人需要。

2、消极的情绪体验。

3、人际关系的不正常。

4、不良行为习惯。

5、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6、道德意志薄弱。

7、心理发展的特点。(三)对形成不良品德行为的心理因素的矫正

一般认为,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和步骤:

1、激发学生改变不良品德行为的强烈动机。达到这个目的,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1)消除情绪障碍,改善人际关系。(2)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2、促进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实践证明以下方法比较有效:

(1)环境调整法。(2)活动矫正法。(3)行为强化法。(4)榜样引导法。(5)行为考验法。

3、引起内心震动,转化思想认识。

4、运用集体力量,改善人际关系。

5、考虑学生的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6、教师还应及时运用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来强化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矫正期间的行为,帮助学生改变旧行为,建立新的品德行为,促使其稳定化、习惯化、个性化。运用惩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少用、慎用惩罚。(2)惩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3)惩罚要在说理的基础上进行。(4)惩罚要在恰当的情景中进行。(5)惩罚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6)不能滥施惩罚。

第六章 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影响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总的来说,有四方面,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环境因素与教师的指导。智力因素又称认知因素方面。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中学生在学习时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过程起直接制约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第一节 中学生学习动机培养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学习过程的核心。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特定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即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学生的学习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奥苏伯尔指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二、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一)兴趣

通过对兴趣的激发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做到这一点,在以下几方面应引起关注:

1、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首先应当注意的是良好的教学开端。其次,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当新颖性。再次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2、要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3、善于利用学生的间接兴趣。

(二)成就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曾提出过成就动机模式:T=M·P·I。其中T指人的行动趋势,M指行动者的主观愿望,P指行动者对成功的期望值,I是成功的可能性。究其实质,就是激励学生产生成就感,并使之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

(三)归因

“归因”理论最先由心理学家威纳于1972年提出,其理论依据是“控制源”理论。所谓“归因”即指从行为的结果来推究原因的方式。一般说来,人推究出的原因不外下述两类:当其将某一行动的结果看作是运气、机遇、命运或别的权威人物的产物时,他们便相信自己处于外部控制(即外因)之下;反之,当个体将这一结果看作是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的产物时,他们便相信自己处于内部控制(即内因)之中,学生亦然。

(四)“交往”动机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也可以为我们探求学生学习动机提供理论依据。按其“需要层次”的划分,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需要后,就要追求“爱与归属”的高层次需要,这种需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出来的,它让人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友好的群体中,可以得到其他人的关照、认同,从而产生一种归属感。

三、激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学习动机的激发,就是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之成为实际上对学习活动起推动作用的内部动力。

(一)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四)正确运用竞赛、考试与评比 1、适当开展竞赛

竞赛中应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点:

(1)按能力分组。(2)按项目分组,使不同特长的学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3)鼓励学生自己和自己竞赛。2、正确运用考试(测验)和分数 3、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进行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使学生对评价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2)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可以适当地制定多种评价标准。(3)评价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性格等特征。

(五)注意内外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六)注意个别差异

在激发动机时,教师应特别考虑到学生的个别特点:

1、以每个学生动机中独有的优点补偿其弱点。2、帮助每个学生确定个人的具体学习目标。3、教学工作要用足够的变式和不同的进度,使每个学生有机会成功。4、针对学生本人对其学业成败的归因,采取帮助措施。

其中,特别要注意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归因要科学客观。

第二节 中学生学习迁移的培养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二、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一)个体因素

1、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

2、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结构一般是指个人在先前学习和感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知识经验组成的心理结构。

3、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定势。

(二)客观因素

1、学习材料的特征。

2、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3、教师的有效指导。

三、为迁移而教

(一)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迁移

(二)优化教学程序促进迁移

优化教学程序是使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三)教授有效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第三节 中学生知识的掌握

一、影响中学生知识理解的因素 理解是掌握知识过程的中心环节。

(一)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学生的思维发展经历了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有理解学习的心理准备

(四)学习材料本身的性质

一般说来,具体实物的概念最容易理解,空间形式概念次之,数概念又次之,社会科学概念最难理解。

(五)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从学生已有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都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在教学中我们就应注意:

1、丰富有关的经验和感性材料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3、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扩大关键特征

二、促进中学生知识理解的教学途径

(一)有效运用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教学中常见的直观教学形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实物直观是利用具体的实物或标本等形式,可使学生获得有关事物的鲜明、生动和直接的感性印象;模象直观是利用图表、模型、电影、幻灯等形式,可超越时空限制,把许多难于通过实物直观的事物及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言语直观是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言语描述,引起学生记忆表象的恢复,激起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

(二)合理运用变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

变式是指在提供给学生的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时,不断变换其呈现的形式,使其本质特征恒在,而非本质特征时有时无的一种教学方式。

(三)充分利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强化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 比较是指一种让学生在思想上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个别部分、个别特征加以对比,以确定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教学方式。

(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问题情境”,是指对学生来说既有一定困难,经过一定努力又能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教学中常采用课前布置活动性作业、复习旧课时引出新课题以揭示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新课题之间存在的联系与矛盾以及课堂提问等三种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同时还应注意:(1)课题设置的难度要适宜;(2)灵活运用言语提示和动作引导这两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3)恰当选择创设问题情境的时机。

(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区别指导。

三、中学生知识巩固的基本途径

(一)及时复习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分散的复习优于集中的复习。

(三)反复阅读与尝试重现相结合

(四)复习方式多样化

四、中学生知识应用的主要形式与过程

知识的应用是指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课题的过程。

中学生知识的应用形式有课堂应用和实际应用两种: 课堂提问、讨论、课堂练习、作业等都是常见的课堂应用。

实际应用主要是指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

中学生应用知识的具体过程因课题的性质与难度而有所不同,但就其智力活动来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环节:审题、有关知识的重现、课题的类化(就是把课题归类,即学生通过思维把握具体课题内容的实质,找到它与相应知识的关联,把当前课题纳入同类事物的知识系统中去,从而根据已有知识,做出解题方法的判断)。

五、影响中学生知识应用的因素

(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二)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三)课题的性质

第四节 中学生技能的形成

一、中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

(一)理解任务性质和学习情境

(二)示范与讲解

(三)练习与反馈

二、中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促进条件化知识的形成

心智技能形成的关键是把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知识。

(二)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三)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四)科学地进行练习

练习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

其次,练习形式应多样,注意举一反三,促进知识学习的正迁移。再次,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第五节 中学生的学习策略问题

一、什么是学习策略

概括起来,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智活动。

二、通用的典型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为了记住某信息而对信息不断积极地重复的过程。

2、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使新知识与已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以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

3、组织策略

在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之后,我们必须寻求新知识点间的联系,通过不同的方式,把这些知识点按照它们固有的联系组织起来。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组织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指对认知的认识,即个体关于自己学习或如何学习的知识。它包括学生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元认知策略即监控策略,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它主要有:制定学习计

划、监控和调节策略等形式。

1、计划策略

它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2、监控策略

即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应用策略的情况进行监控,以保证该策略在学习中能有效地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领会进行监控、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用于进行监控的策略很多,最常用的是自我提问法。

3、调节策略

即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调节策略的运用离不开计划和监控策略,计划和监控策略是自我调节学习的基础和依据。

(三)资源管理策略

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寻求支持策略等。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管理 指寻找合适的地点或创设适宜的心境等来促进学习。

3、学习努力的管理 指通过采用一些技术来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维持其注意。

4、他人支持的利用

指善于利用老师的帮助、同学的帮助,以及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讨论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三、教中学生获得学习策略

首先,教给学生大量可供提取或选用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其次,训练学生知道如何确定学习目标,知道需要学什么(目标)。要培养他们区别学习材料中主要观点和次要观点的能力,这是学生动用记忆术、笔记法、提问法、概要法以及其他学习方法的前提技能。再者,学生能够确认自己应该学什么,也是策略性学习这种高级形式的学习所必需的能力。另外,学生要善于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最后,帮助学生储存有关学习及学习方法或策略的信息,其中包括影响学习因素的知识、31

各因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并且知道何时及如何使用这些策略的信息。

第六节 中学生的考试焦虑

一、什么是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中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考试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现象,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考试焦虑包括两种成分:一为焦虑性,一为情绪性。焦虑性主要涉及对即将到来的考试的评价、预期以及由此产生的担忧、不安,包含较多的认知成分。情绪性主要指与其相伴随的情绪体验及身体反应,如恐慌、焦急和植物性神经活动失调有关的身体症状。

二、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

(一)内源性因素

即来自学生个体内部的影响因素,能对学习者内在的自尊心和价值感直接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

1、遗传素质。

2、认知评价能力。

3、知识准备。

4、应试技能。

(二)外源性因素

即指伴随考试活动中的、来源于教师、家长、环境等的外在因素。主要有:

1、期望。

2、教师的评估。

3、考试情境的知觉。

三、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一)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二)往最好处做,不要计较最后结果

(三)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第七章 中学生班集体心理 第一节 班集体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

1、班集体对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简言之,社会化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

班集体作为一个高级形态的社会群体,具有调控社会、家庭、学校多重教育影响的独特功能,32

主要表现在:(1)筛选择优功能。(2)整合功能。(3)自我完善功能。

二、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班集体对中学生自我评价有比照作用。班集体能深化中学生的自我体验。班集体可以监督中学生的自我控制。

班集体可以诱导中学生自我内省。内省即反思,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形式。内省表现为两种形式:主体的我以正确的宏观参照系,如理想,来评价客体我的功过得失;或者是主体我以正确的微观参照系如行为规范,来对照自己,并做出具体的行为修正。

三、班集体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教师的“教”方面,良好的班集体具有组织、激励、协调、整合、凝聚等管理功能。在学生的“学”方面,良好的班集体能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具体表现在: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社会交往动机和荣誉动机。

2、有助于学生将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

3、有助于将近景性学习动机转变为远景性学习动机。

第二节 建立良好中学生班集体的心理学要素

一、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

在制定班集体目标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结构要有层次性。

2、目标的制定要体现民主性,要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

3、班级目标既要适度,又要有激励作用。

4、班级目标要体现针对性,要抓主要矛盾,解决班集体形成和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以使班集体尽快步入正轨,早日迈入先进的行列。

二、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一)班干部的选拔

一般认为,一个班干部首先应该是个在各方面表现较好、能力较强、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除此之外,从班干部任职要求的角度看,他还应具备以下几点:①有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和热情;②是非界限比较明确;③能够以身作则和团结同学;④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某一方面的特长;⑤在同学中有威信和一定的号召力。(二)班干部的培养

首先,要大胆使用,精心扶植。第二,要严格要求,任人唯贤。第三,要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度,努力发现和培养新的积极分子。

三、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班集体的舆论是指在集体内占优势的、为大多数学生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通常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

在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通过正面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其次,通过讨论、评议等形式,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第三,通过表扬与批评等手段,树立班级正气。第四,充分发挥班级舆论阵地的作用。

四、树立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又称班级风气。它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观念、意志情感、言论行动和精神动态的一种共同的倾向或表现。

良好班风的特征是:①班级成员都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勤奋好学,有朝气;②有正确的集体舆论,有正面典型;③全体成员能够严格遵守纪律;④全班同学团结互爱;⑤全体学生都有适度的自尊感、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有争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⑥全班学生都有自制的习惯。

根据许多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培养优良班风和传统的基本做法是: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持之以恒。

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一)班级活动的含义及意义

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集体形成的基础、发展的催化剂。

1、班级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班级活动有助于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二)开展班级活动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一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二是要针对班级里实际存在的问题。三是要针对社会上对学生有影响的现象开展班级活动。

3、自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既包括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也包括活动形式和组织方式的多样性。班级活动的开展坚持多样性的原则,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二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

5、整体性原则

6、易操作性原则

首先要注意班级活动的规模。其次,要注意活动的频率。第三,班级日常活动要形成自动化操作。

(三)开展班级活动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1、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活动的内容和目的、活动的基本方式、活动的组织领导、活动的时间安排、活动的具体准备工作、活动的地点、活动的总结。

2、落实组织准备工作

3、处理活动中的偶发事件

4、活动总结

第八章 中学课堂教学心理

第1节

中学课堂教学的心理气氛

1、什么是课堂心理气氛

心理气氛又称心理气候、心理氛围,是属于群体和集体中心理现象的情绪评价与社会评价性

质的心理学概念,是群体和集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中国教育大辞典》中关于课堂心理气氛的观点是“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

2、中学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特征

(一)内隐性与外显性。

(二)稳定性与易变性。

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对师生具有激励作用,其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主要特征有:

1、注意力集中

2、认知活动积极

3、师生情感和谐融合

3、影响良好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1、教学效能感。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对教育理论的了解,确认自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也就是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2、教学能力。

3、课堂调控。

4、管理方式。

5、教育思想的转变。

(二)学生因素

1、学习态度与动机。

2、学习方式。

(三)环境及其它因素

1、班级文化。

2、班级规模和座次编排方式。

3、师生关系。

4、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

(一)提高教学能力。

(二)采取民主型的课堂领导方式。(三)掌握课堂调控能力。课堂上为了更好地控制课堂气氛,教师应具有以下几种能力:

1、敏锐的观察力。

2、注意分配能力。

3、教育机智。(四)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

首先,教师不应无区别地对待每个学生。其次,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对每个

学生建立适当的期待,在课堂中给予他们不同的机会。再次,教师要不断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调整不适当的期待。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丰富自身的知识,提高能力,使学生产生崇敬和乐于接近的心理。其次,要关爱、尊重和理解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积极参加学生的活动。再次,要采取民主型的课堂管理方式。

(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七)构建安全的心理环境。

第2节 中学课堂教学的心理技巧

一、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

组织课堂教学的艺术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管理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达到课堂教学预定目标的一种行为方式,其基本要求及技巧有:

(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

(二)认真抓好上课的开始环节

(三)创造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二、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

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是指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是教师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景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讲授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它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所以又被称为定向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在整个课堂上所占的时间很少,一般五分钟左右。

导入艺术实施的程序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明确教学目的——引入学习课题。(1)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

1、新旧知识相联系

2、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3、简洁明了 4、新颖有趣,具有悬念

(二)课堂教学导入的技巧

下面介绍一些课堂导入设计的方法,可作为老师设计课堂导入的参考。

1、直接式。这种导入方法的特点是:短、频、快,即省时,接触新课主题迅速,能及时起到组织学生进入学习角色的作用。

当讲述的内容与前面课程中讲述的内容联系不大时,多采用这种导入方法。教师可以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直接讲出本节课的重点或难点。

2、温故知新式。传统的新课导入方法是先温故而后联想到新。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以复习已经学过或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将其发展、深化,引导出新的教学内容,既让学生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积极思维。3、实验式。4、联系实际。5、故事式。

6、因势利导式。这种导入方法是教师在上课时,就课前发生的情景,巧妙地与教学内容结合,恰当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带进新知识的学习中。7、激趣式。8、设问式。

三、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一)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

1、音量适中。

2、语速适度。一般来说,教师在进行表述阐释时以1分钟250个音节左右为宜。

3、抑扬顿挫。抑扬是指语言中字调句调的高低,顿挫是指音节间、语句间的停顿与衔接。

4、流畅自然。语言流畅自然是指连贯表达意思,语言流畅自如。

5、课堂教学中的忌讳语言。教学中的忌讳语言大致有这样几种类型,教师应尽可能加以避免: ①含糊不清; ②讽刺挖苦;③冷淡鄙视;④离题万里;⑤不懂装懂;⑥片面绝对;⑦粗话脏话。

(二)课堂教学语言的技巧

1、用词准确,符合学生特点。

2、亲切热情,礼貌文雅。

3、生动有趣,富有哲理。

四、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一)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要求

1、课堂提问要有计划性。

2、课堂提问要讲求新颖。

3、课堂提问要讲求逻辑性。

4、课堂提问要重视诱导性。

5、把握好提问的数量、难易度。根据实践经验,一个问题以能

有四成的学生会答为宜;从思维的角度看,以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为好。

6、提问后应当进行点评。

7、提问对象四忌:(1)忌偏爱。(2)忌惩罚。(3)忌讽刺。(4)忌齐答。

(二)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1、精心设计问题。

日本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用两年时间专门开展“什么是好的提问”的讨论。讨论的结果认为,好的提问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表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2)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3)能激发学习的欲望;(4)能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具体目标;(5)富有启发性,并能使学生自省。

2、把握发问时机。

(1)把握教学进程。(2)把握教学情景。(3)把握学生心态,在易于生疑时提问。

3、善于启发引导

(1)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2)对学生的回答要因势利导。

五、课堂教学机智问题

(一)课堂教学机智的要求

1、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2、灵活改变教学方法。

3、巧妙处理教学失误。

(二)课堂教学机智的技巧

1、趁热加工法。这种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应抓住时机,马上给予处理,趁热打铁,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2、冷却处理法。“冷却处理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一些偶发事件给予暂时冻结,仍按照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等到课后的其他时间再做出处理的方法。

3、以静寓动法。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只有沉着冷静,才有可能记上心头,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4、幽默法。课堂上有些偶发事件使教师处于窘境,要处理、查处会拖延上课时间,还可能伤害

其他学生的感情,如果不予理睬又会损害教师的威信,甚至让事态进一步发展。

5、诱导法。启发诱导,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绪,依据学生思维的发展趋势,调动已知去认识未知,运用已能去解决未能。

六、课堂教学结束的艺术 课堂教学结束的基本要求:

1、首尾照应,紧扣中心。

2、留有余地,让学生回味深思。课堂教学结束的技巧

1、归纳式。

2、概括中心式。

3、比较式。

4、激发情感式。

5、发散式。

6、联系巩固式。

7、活动操作式。

第九章 中学生社会化及网络行为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它是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掌握符号系统(语言、文字及其他象征符号)来接受社会经验,从而在社会结构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扮演一定的角色和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以便积极地再现社会经验的过程;从群体的角度来说,它是指一个社会或民族通过社会教化对其成员进行塑造,从而使社会经验得以传递和更新的过程。简言之,社会化就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重要性

中学生社会化的最大课题就是要重组自我概念以适应其由一个社会情境到另一个社会情境的转换,所有这些转换都被包含在社会化的进程之中。

第二节 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一)社会文化

(二)大众传媒

二、学校因素

学校在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担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而言,这些责任和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价值观念的社会化

(二)社会生活知识的个人社会化

(三)理想目标的社会化

(四)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三、家庭因素

影响社会化的最基本因素是个体成长的环境,或者可以说是家庭。

第三节 中学生的偏离行为

一、什么是偏离行为

所谓偏离行为,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会规范且不受大多数人赞成的行为,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突的行为。

在我国现阶段,这种偏离行为主要有以下四种:(一)一般性社会偏离

这是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不按既定程序和规则办事,违反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行为上标新立异,被大多数社会成员认为是“异常”的、“不正当”的行为。(二)违章偏离行为

这是针对各单位的规章制度与条例守则、乡规民约、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则、条例而言的。(三)轻度违法行为

指违法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四)违法犯罪行为

这是一种特殊的、严重的社会偏离行为。

二、中学生偏离行为的具体表现(一)攻击行为

通常是指有意伤害他人,损坏或抢夺他人物品的行为。按照攻击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身体

攻击、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三种形式。

除个体因素外,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中学生产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外源。(二)犯罪(三)自杀

所谓自杀,是指由行为主体本人自主地采取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并且其本人知道且指望这类行动将导致结束生命之结果的选择而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

自杀是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复杂作用的结果。从外部原因看,主要是因为竞争激烈,家长要求太多、期望太高和学习压力大等;从内部原因看,由于中学生认知常具有片面性,情绪常不稳定,容易因小事而冲动,还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等,因而其常常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把自杀看成解脱的最好途径。

因此,学校要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中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多给他们以鼓励和支持并帮助其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家长要提高素质,调整过高的期望值,优化家庭环境,让家庭成为孩子幸福健康成长的温馨港湾。

第四节 中学生的网络行为

一、中学生的上网心理

(一)求知需要

(二)交往需要

(三)情感宣泄

(四)休闲娱乐

(五)好奇心理

(六)自我表现

二、上网对青少年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认知结构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3、自我形成

4、开拓中学生全球视野,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二)消极影响

1、认知结构

主要表现在它不能像日常学习生活中那样,可以提供三种不同的信息表征机会:首先,电脑网络信息没有给人提供直接采用动作表征信息的机会;其次,网络信息虽然集声音、图像和数据

等多种信息媒介为一体,但它所提供的关于某个对象的信息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如现实客观存在物给人提供的信息真实全面;最后,互联网上信息量较大的文本信息是通过屏幕呈现的符号系统,它使认知结构中的三种表征方式无法相互切换,不能与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直接经验或表象相联系,其结果往往就是这种符号信息很难为人们所理解。

2、思维方式

3、道德意识

4、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全称为网络成瘾综合征,又称网瘾,是由于反复多次地、长时间地上网而对网络产生依赖感的一种心理状态。

三、正确引导中学生上网

(一)家庭引导

首先,家长自己要学习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建立与孩子在互联网上沟通的桥梁;其次,中学生的鉴别力和自制力还比较弱,家长有责任帮其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和次数。在他们上网之前,就要确立上网的目的,对网站也要进行筛选。

(二)学校教育

首先,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大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并指导中学生正确上网;其次,学校应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以使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避免沉溺于网络之中。

(三)社会控制

首先,要加强法制建设;其次,不断开发研制高科技产品以解决中学生上网安全问题。

第十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由此可知,健康不仅仅是指躯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健康除身体因素外还包括精神心理因素,而且精神心理的健康是更高层次的健康。

心理健康的要素有:具有充分的适应力;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由此,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且心理活动正常,即认知明确、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对于环境及相互关系具有高效而愉快的适应,以应对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的生理健康

(三)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四)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二、心理特点和年龄阶段相吻合

三、悦纳自己,自尊自爱

四、情绪正常,乐于交往

五、奋发向上,自强自制

六、心理协调,人格健全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完整、健全的人格。

第三节 中学生典型心理问题

中学生典型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学习方面问题

(一)厌学

厌学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青少年学生厌倦、厌恶学习的心理失调状态,表现为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1、初中生的厌学

2、高中生的厌学

3、中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

作为学生自身来说,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自信心,以坚毅的性格、乐观的处世态度为学处世,坚信付出必有收获。

从学校方面来说,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在发现学生潜能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要求,激发他们获取成功的愿望。

至于教师,要努力增强自身素质、提高上课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撑。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搞好课堂教学,包括合理安排好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内容,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改善师生关系。注意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多鼓励学生,避免伤害学生自尊的做法。真正爱每一个学生,包括差生,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解决他们遇到的具体困难。

家长要改变育子观念,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要正确估价孩子实力,要注意孩子的性格养成,不给孩子规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同时注意查问题、不迁就。

要彻底遏制“厌学”的根源,还必须从根本上改造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必须将素质教育的推广落到实处,要让教育成为大众的、科学的、快乐的科学教育,以便让青少年一代沐浴改革的春风健康成长。

(二)学习压力

1、初中生的学习压力

2、高中生的学习压力

3、中学生学习压力的应对策略 作为学校、教师和家长要教会学生应付压力的方式和方法,变压力为动力。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克服为分数而学习的消极思想,建立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学习的主动学习态度。树立必胜信心,帮助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防止学生出现好高骛远的现象,以增强学习自信心。要让学生切记,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起进取的勇气,才能感受生活的欢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寻找压力来源,考试的频率不能太高,难度要适

中,使学生始终有一种成功感。对考试受挫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分析失利的原因,并解除不必要的顾虑。遇到压力,教会学生冷静分析,想想自己的压力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压力产生?摒弃消极思想,一般说来,学生的压力、消极思想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周围消极思想的影响。因此,要尽量让学生避免接触和使用消极思想。

(三)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即学习技能缺乏,指在知识的获取、巩固和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策略和技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1、初中生的学习困难

进入初中后,对学习的适应性是初中生面临的首要问题。

2、高中生的学习困难

3、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应对策略

(1)多赞扬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2)学法指导。(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

(四)考试焦虑(前面已阐述)

二、人际交往方面问题

中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主要存在这样一些心理问题:

(1)恐惧心理。(2)自卑心理。(3)孤僻心理。(4)封闭心理。(5)嫉妒心理。(6)逆反心理。(7)逃避心理。(8)放任心理。

造成以上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错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以往生活中遭到“挫折”,造成心理创伤。三是个性上的缺陷,严重的表现为人格障碍。四是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愉悦的经验。

几种比较实用易用的调适方法。

(1)如何克服怕羞的毛病。要鼓励学生:①看到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充满信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天生我材必有用。②他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但是他人代替不了自己,自己的馍自己啃,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脚长在自己腿上。③懂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一句话:“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而孰能讥之乎?”努力学习,丰富知识;积极培

养,掌握技能。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交往的技巧、交往的礼仪。

(2)如何清除误会。教师可要求学生争取做到:①心地坦然,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泰然处之,不辨自明。②心地宽广,心底无私天地宽,不妨讲讲“将相和”,做正反两面分析。③勇于坦承,把真实的心理告诉他人。④与人交往,贵在主动,有了误会,主动解释,当面或转托他人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⑤诚恳待人,若要别人待己诚恳,自己首先要以诚待人。(3)如何对待被人嫉妒和嫉妒别人。被嫉妒者若为嫉妒伤神,则正中其下怀,不如:①学习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最终嫉妒者会在你的成绩面前自惭形秽。②向嫉妒者表露自己曾经的不幸与巨大的努力,缩小二人之间的心理差距。③主动帮助嫉妒者,温暖他“冰凉”的心。④在某些方面或真或假地“真诚”求助嫉妒者,令他获得被求助的满足,从而“热火”升温、“妒火”降温。⑤请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如果嫉妒者有过分的言行的话。如果自己产生了嫉妒心理,教师可晓之以理,并请被嫉妒者采取以上方法帮助嫉妒者。

(4)如何消除厌世心理。不妨采取以下办法:①找原因,对症下药。②正确的行动来自于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社会。③请老师、家长给予学生理解与关爱。④启发学生亲近大自然,认识阴晴雨雪各有其趣。⑤鼓励他树立信心,参与、融合于集体。⑥私下安排几个学生多与之接触,把他“拉”入集体中来。

第四节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一、学校因素

(一)学校教育体制的落后

(二)教育者的教育方法适时性不强

(三)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够

(四)学校环境因素

二、家庭因素

(一)不完整与不和睦的家庭

(二)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

(三)父母过高的期望

(四)与父母的沟通不畅

三、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一)社会意识的污染

(二)社会传媒的不当传播

(三)住宅的独立化

四、学生自身因素

(一)社会压力导致孩子更关注自身

(二)心理素质欠佳,自我抗压强度不足

(三)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成熟

(四)情绪、情感的因素

第五节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一)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二)充分发挥健康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防止不健康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

(一)调节情绪,合理控制情绪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正确归因,能判断情绪动因的异同

(三)合理宣泄,保持情绪健康向上

三、协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学会赞美他人

(二)学会宽容待人,多微笑,多倾听

四、注意教学中的心理卫生

(一)学校工作的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

(二)紧抓课堂机遇,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在常规的教学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

(三)班主任要挖掘德育工作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四)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1、知识理论课。

2、活动训练课,开展实践活动。这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五)全面深入开展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第十一章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 第一节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教师的身体健康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工作

三、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

主要表现为:

(一)热爱自己的工作。

(二)关爱学生。

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体表现为:

(一)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力与社会要求相协调。

(二)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

(三)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

(四)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则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

(一)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

(二)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

(三)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更加适当的教学行为。

(四)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

(五)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

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五、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教师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主要表现在:

(一)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不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进课堂,迁怒于学生。

(三)能冷静处理课堂情景中的不良事件。

(四)克制对优等生偏爱的情绪,一视同仁地对

待学生。

(五)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生活。

六、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其表现主要有:

(一)无论是适应环境还是改造教育环境,都必须以使教育环境变得更合理、更有益于对学生的教育为标准。

(二)对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来适应,是积极主动的。

(三)对不良环境凭自己健康的心理状态,给予积极改造,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周围的教育环境,为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第三节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一、端正认知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1、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与知识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2、教师也可以收集有关自己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

3、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社会,树立远大理想。同时,将自己的优缺点与环境等因素综合起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脚踏实地前进。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教师要学会正确对待心理挫折的态度和方法:

1、自我克制。

2、合理释放不良情绪

3、转移精力。

4、增强受挫能力。

5、教师有时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二、调适情感

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控制情绪

情绪控制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是否适度。

2、按一套特定的程序,以集体的一些随意反映去改善机体的另一些非随意反映,用心理过程来影响生理过程,从而达到松弛入静的效果,使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逐渐趋于平静。

第三篇:中学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弗洛伊德把生理卫生带入心理学提出:遗忘动机说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论(信任对不信任0-1.5、自主感对羞耻2-

3、主动对内疚4-

5、勤奋对自卑6-

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12-

18、亲密对孤独 成年、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整合对绝望成年晚期)★斯金纳:程序教学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加工理论)认为:程序性知识(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

(1)学习层次:信号、刺激反应、连锁、言语联结、辨别、概念、规则、解决问题的学习(2)学习结果: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迷箱实验(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他和亚里士多德:痕迹消退说

操作性行为:强化、逃避条件与回避条件、消退、惩罚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共同要素说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论(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以上四位是联结学习理论

★苛勒: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实验)与尝试—错误说对立 ★布鲁纳:结构学习论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的中心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教学原则:动机(好奇、胜任、互惠)、结构、程序、强化原则

1994年成果表现:

1、主动性研究、反思性、合作性、社会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类型: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心智技能与认知策略)

★知识学习的类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2、上位学习、下位、并列结合学习

★过程:

1、知识的获得、2、保持、3、提取 ★知识直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

★直观对象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遗忘理论:1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2干扰说3同化说(奥苏伯尔)动机说(弗洛伊德)

★ 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

2、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反复阅读尝试背诵、第七章:技能的形成(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的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心智技能(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技能的作用: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操作技能形成:

1、操作的定向

2、操作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4、操作的熟练

★ 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练习方法:时间分配(集中、分散)内容完整(整体、部分)途径(模拟、实际、心理)等练习★心智技能的形成理论:

1、加里培林: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定向、物质与非物质化、出声的外部言语、不出声、内部言语)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分类:布鲁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三类

★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情感目标分为: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五个等级

★动作技能包括: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一直为不直接从事体育的教师忽视。

★教学目标的表述;行为目标的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一般性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与材料、教学情境

★教学事项:引起学生注意、提示教学目标、唤起先前经验、呈现内容、提供指导、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予反馈、评定结果、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教学媒体:

1、非投影视觉辅助

2、投影视觉辅助

3、听觉辅助

4、视听辅助(1946年戴尔的经验锥形图)★课堂环境:

1、课堂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包括(发现教学、情感教学、合作学习)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经历四阶段:创设情境、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评价结论

★合作学习:特征:

1、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历程

★个别化教学:

1、程序教学(普莱西、斯金纳)、2、计算机辅助(交互性、即时反馈、生动形象、自定步调)

3、掌握学习布卢姆提出,只要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文化研究启发式教学 ★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提出:遗忘同化说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发现学习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机械学习、意义学习

★建构主主学习理论:观点(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以上三种是认知学习理论

★成就动机:奥苏伯尔:认知内驱力(学习的内部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体现

★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50%的成功率避免失败:最难或最容易)★维纳:成败归因理论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包括(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耶克斯和多德森 美国:动机的“倒U曲线”认为:中等动机水平最有利学习效果。★贾德:经验类比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感知运动(0-2)、前运算(2-7)具体运算(7-11)形式运算(11-15)形式运算(命题之间的关系、假设-演泽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吉尔福德:美 辐合型与发散型

★艾里斯: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台湾吴丽娟编了“理性情绪教育课程”

第一章:概述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

★群体差异(年龄、性别、社会文化等)个体差异(基础、方式、智力、兴趣、需要等)

★教师:敬业、专业知识、技能、教学风格

★教学环境:物质环境(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气氛、关系、校风)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的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学习准备: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 2岁:口语发展、4岁形状知觉形成、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

★自我意识:核心力量(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发展:生理自我(3岁)、社会、心理自我 ★智力差异:(个体、群体)群体包括:性别、年龄、种族 ★性格类型:倾向性:外倾、内倾独立性:独立、顺从

第四章:学习动机

★动机的功能:

1、激活、2指向

3、强化功能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学习驱力)、学习期待

★奥苏伯尔:成就动机:认知、自我提高(得到地位和自尊)、附属内驱力(得到赞许、接纳)

★学习动机的种类包括社会意义: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作用与关系: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动力来源: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

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影响到学习效果

4、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

2需要层次理论:美国马斯洛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包括:生理(最低级)、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级)

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4、成败归因理论维纳 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5、自我效能理论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学习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4、同化性迁移(举一反三)、顺应迁移(包容)与重组性迁移(字母-音节)★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3、经验类比论(贾德)

4、关系转换论(格式塔)★现代迁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交叉或重叠就产生迁移特纳和吉克: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产生迁移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心向与定势(促进与阻碍)陆钦斯的“量杯”实验 4.促进迁移的教学

★促进迁移: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安德森: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3、我国:原形定向、原形操作、原形内化心理模拟法步骤(创拟确立模型(关键)和检验修正模型)

第八章: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复述、精细加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利用有意识记、排除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观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

★ 精细加工策略

1、记忆术(谐音、位置、缩简、关键词、视觉想像、语义)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 元认知策略

1、计划策略、监视、调节策略

★ 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人力资源的利用

★ 策略训练的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激发、讲演、练习、反馈、迁移等环节)

2、程序化教学

3、完形训练

4、交互式教学

5、合作学习模式)★学习策略的原则:(主体性、内化性、特定性、生成性、有效性、个人自我效能感)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问题成分:

1、给定的条件

2、达到的目标

3、存在的限制 ★问题解决特点:

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 ★问题解决过程:(以杜威为代表认为是循序渐进、分阶段的)

1、发现

2、理解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的特征、已有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智力、性格、情绪、风格

★创造性的特征(能力)

1、流畅性

2、变通性

3、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环境

2、智力

3、个性 ★创造者个性特征: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具有独立性。

★训练创造性:

1、发散思维(用途扩散、结构、方法、形态扩散)

2、推测和假设

3、自我设计

4、头脑风暴训练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态度结构:

1、认知成分

2、情感(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个体品德的核心)2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品德的各种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律、自律道德)

2、柯乐伯格:三水平:

1、前习俗(9岁)

2、习俗水平(大部分人)

3、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

3、六阶段:惩罚服从、相对功利、寻求认可、遵守法规、社会契约、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4、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初二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高中的伦理具有成熟性。★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依从(从众与服从)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

2、认同

3、内化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识

★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说服

2、榜样

3、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选择、赞赏、行动阶段)

5、奖励与惩罚6角色7讨论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标准:

1、对现实的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有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的结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焦虑症:与客观威胁不适合为特征(运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矫正)

★抑郁症: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 ★强迫症:(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强迫洗手、计数、反复检查等(日本的森田疗法)

★恐怖症:非理性的惧怕(系统脱敏法)

★人格障碍: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是个体先天素质与后天教养的产物。

★学校心理教育重视:人的潜能、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

★心理评估是健康教育的依据、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包括(心理测验、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心理测验:测量的特征:认知测验、人格测验 ★评估性会谈:(评估性、影响性会谈)还会运用:倾听、鼓励、询问、反映、澄清、面质

★观察法的记录包括: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轶事记录、★心理辅导的目标:1学会调试

2、寻求发展

★改变行为的方法:

1、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行为演练的方法:

1、全身松弛、2、系统脱敏法、3、肯定性训练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具有促进和维持的功能。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老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对教师的期望

★群体对活动的促进与阻碍取决:

1、活动的难易、竞赛动机的激发、被他人评价的意识、4、注意的干扰。★正式群体:(班级、小组、少先队)经历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集体等三个阶段

★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朋友、小集团。对个体的影响取决于它的性质和目标的一致性。

★两种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班级集体成功的标志)、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群体间的人际关系。

★非正式群体规范受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 勒温

★课堂气氛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三种类型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情绪状态

★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开放型

★教师期望影响课堂气氛:

1、接受、反馈、输入、输出 ★人际交往工具: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

★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1、吸引与排斥(距离远近、交往频率、态度相似、个性互补、外形)、2、合作与竞争(是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群体内的合作

★课堂纪律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任务促成的、自我促成的纪律

★课堂的三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

★课堂情境结构: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关注人际关系的影响)

★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教学过程的规划

★课堂活动分为:学业活动、非学业活动、非教学活动

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 ★教学评价的步骤:确定评估目标、搜集资料、描述分析资料、形成价值性评断、做出决定。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测量与评价的分类:1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和总结性评价(对完整教学过程的评价)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3配置性评价(准备性摸底)和诊断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之后)

4、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测量与评价(包括认知、情感、技能)的方法:

1、标准化成就测验

2、教师自编测验

3、非测验性评价

★标准化测验优越性: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缺点:与课程关系不协调、测验结果的不当使用。

★测验前的计划:

1、确定测验目的、考查的内容、列出课程内容、写出计划细目表、选择合适题型。

★自编测验的类型:

1、客观题(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

2、主观题(论文题、问题解决题)

★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1信度(可靠性)2效度(正确性)3区分度

★非测验性评价(情感方面)

1、案卷分析(练习、作业、日记等)

2、观察(行为检查单、轶事记录、等级评价量表)

3、情感评价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

★教师专业需要的特殊能力: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能力。

★教师人格影响教学效果的两个重要特征:

1、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

2、教师定于激励和想像的倾向性。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成长包括(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 有效的教学策略:(每天回顾、呈现新材料、指导的课堂作业、布置家庭作业、每周或每月回顾

★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布鲁巴1944年提出四种反思: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第四篇:《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修改稿)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教育心理学,英文名称:Educational Psychology 学 分:4分

总 学 时: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学时 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等相关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学科。

本课程的开设旨在促使教师了解自己、了解学生、了解课堂,形成自己对学习、教学的看法,并升华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技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应当结合专业特点,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努力克服死记硬背个别名词概念和条文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上应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幻灯、录像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随时修改教材中已过时的内容,并适当介绍一些重要的新进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4学时)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作用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

二、发展时期

三、成熟时期

四、完善时期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步骤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6学时)

第一节 心理发的实质及其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一、心理发展的实质

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三、教育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第三节 语言获得和发展的理论与教育

一、强化说

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

三、皮亚杰的语言发展理论 第四节 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二、爱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

第三章 学习的一般概述(6学时)

第一节 学习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一、什么是学习

二、学习的一般过程

三、学习的意义与作用

四、人类学习的特点 第二节 学习与脑

一、影响脑发展和机能的因素

二、脑的结构与学习

三、学习、行为问题与脑

四、脑科学研究对教学的意义 第三节 学习的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

二、布卢姆的学习分类

三、奥苏贝尔的分类

第四章 学习理论及其流派(10学时)

第一节 学习的联结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华生的行为主义

二、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第二节 学习的认知理论

一、格式塔学习理论

二、托尔曼符号学习论

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四、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 第三节 学习的联结—认知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罗杰斯的学习观

第五节 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新的建构主义哲学思潮

一、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

二、不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分歧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共同点 第五章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情境因素(6学时)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二、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

三、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论

二、需要层次论

三、自我效能能

四、成就动机论

五、归因论 第三节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条件

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一、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两个模型

二、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策略

第六章 认知结构与迁移(3学时)

第一节 迁移的概述

一、迁移的定义

二、迁移的分类

三、迁移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 有关迁移的理论和研究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二、六七十年代的迁移研究 三、八九十年代对迁移的研究 第三节 当代三种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含义

一、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及其教学含义

二、产生式迁移及其教学含义

三、认知策略迁移理论 第四节 影响迁移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二、客观因素 第五节 促进迁移的教学原则

第七章 知识的性质、分类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3学时)第一节 知识的性质

一、知识的定义与类型

二、陈述性知识的性质

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条件

一、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结果

二、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三、命题知识的同化过程和条件

第三节 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

一、促进简单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

二、促进复杂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

第八章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学习策略(3学时)第一节 技能的性质与分类

一、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二、技能的心理实质

三、技能与程序性知识分类

第二节 智慧技能的习得过程与条件

一、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 二、三种基本智慧技能的习得与条件

第三节 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学习

一、学习策略概述

二、认知策略学习的一般过程和特点

三、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 第九章 解决问题:三类知识的综合运用(3学时)第一节 解决问题的研究综述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的科学定义

二、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学科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

一、奥苏贝尔问题解决模型中的知识类型

二、专家与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

二、创造性的评估

三、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四、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4学时)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性质

一、态度的性质

二、品德的性质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第二节 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几种理论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二、认知失调论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一、社会学习理论简介

二、导致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两类学习

三、观察学习的效应

四、态度与品德学习的条件

第十一章 教师心理(2学时)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

一、设计者

二、指导者和信息源

三、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四、伙伴

五、反思者和研究者 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品质

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二、情感投入

三、教师对教学与学习的基本理解

四、教师的教学能力

五、教师的交互沟通能力

六、教师的个性特征 第三节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三、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教师的评定

一、教师评定的角度

二、评定的方式 第五节 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一、观摩与分析

二、微型教学

三、教学决策训练

四、教师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

五、教师参与研究

四、大纲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教学总时数原来为64学时,修订后改为48学时,所以这个学期在课时减少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课堂教学以教学参考书为参考材料,按照本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本课程宜安排在学生学完教育概论、普通心理学等有关基础课程之后的第二学年下学期。

五、教学参考书

1、《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教育心理学》吴庆麟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4、《学与教的心理学》邵瑞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教育心理学》张春兴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6、《教育心理学》(俄)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茨基主编,龚浩然、刘华山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7、《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8、《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9、《认知心理学研究》李维 浙江人民出版社

10、《教育概论》叶澜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11、《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点》,[美] D.P.奥苏伯尔等著,佘星南,宋钧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2、《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冯忠良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五篇:北师大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范文)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教育心理学 2.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3.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等。4.课程地位: 专业主干课程 5.总学时:54学时 6.总学分:3学分

7.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

二、课程目标

1.认识教育心理学与教师工作的密切关系以及在自身成长中的重要性,理解教育在学生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通过学习理论的学习,探讨学习的实质、过程、条件因素以及动力等学习基本问题,为师范生今后指导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这两个与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问题,通过教学心理的探讨,以求提高师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他们贯彻实施和灵活运用学习原理和培养教学策略。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与教这一个系统过程中影响教学过程的五种要素和三种活动过程,并联系本人的教学实际去体验各要素的作用以及三种活动过程的相互作用。2)理解教学即是科学又是艺术的双重意义,以便使自己既掌握科学的教学规律,又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事件。3)了解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特别是教师为什么要参与教学研究的意义以及如何参与,其中行动研究法不失为教师参与研究的可行方法。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三、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和教师的意义

一、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二、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三、教育心理学在教师专业中的地位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教师参与研究

二、常用的研究方法

三、行动研究: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模式

第五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的认知发展观及其发展的阶段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儿童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以及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的理念。2)把握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3)掌握学生个别差异的多样性以及它们(特别是智力和学习风格差异)在因材施教中的实际意义。

第一节

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

第二节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第三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二、学习风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7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把握学习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分类;理解学习理论发展的脉络以及各派学习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互相吸取的趋势;2)理解和把握各派别的学习原理及其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一般含义

二、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三、学习的分类

四、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行为主义学习原理

一、桑代克的联结说

二、经典性条件反射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

三、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

四、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建构主义

第四章

学习动机(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3 1)把握学习动机的作用。2)理解不同的动机理论的意义,特别是归因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指导作用;3)了解学习需要形成的因素以及如何培养学习需要的方法;4)学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各种措施以便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概念

二、学习动机分类

三、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论

二、需要层次论

三、动机归因论

四、自我效能感理论

五、成就动机理论

第三节 学习需要的形成和培养

一、学习需要的形成因素

二、学习需要的培养

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适当的开展学习竞赛

二、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三、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四、指导学习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第五章

知识的建构(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知识的涵义与作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不同知识的表征存储,理解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2)把握概念定义,概念学习的方式,概念教学的几个问题。3)掌握学习迁移的定义与分类,影响迁移的条件,知识的深化。

第一节 知识获得概述

一、知识的含义与作用

二、知识是怎样存储在头脑中的三、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

第二节 理解的生成

一、理解的生成过程

二、影响理解的因素

第三节 错误观念及其转变

一、学习者的错误观念

二、观念转变的过程与条件

三、观念转变的教学

第四节 知识的应用与学习的迁移

一、知识的应用与知识的深化

二、学习的迁移

第六章

技能的学习(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技能的分类及不同技能的涵义。2)注意运用各种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如高原现象、练习曲线等理论指导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3)掌握心智技能的概念和涵义并根据其形成的五个阶段进行训练。

第一节 技能概述

一、技能的含义

二、技能的分类

三、技能和习惯

四、技能和个性

第二节 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

一、运动技能的结构

二、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征

三、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

四、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

第三节 学生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学生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

二、学生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第七章

品德的学习(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品德是一个具有不同维度和层面的复杂概念,对学生也不能以偏概全,要综合观察一个学生的行为。2)理解不同的品德发展过程的学说及其特点。3)从影响品德形成的各个因素考虑学生的品德发展情况并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培养方案。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一、品德的涵义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三、品德的发展

第二节 品德形成及其培养

一、品德的内化过程

二、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三、品德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第三节

学生的不良行为及其矫正

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

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第八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问题解决的含义,能区分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主动采用一些结构不良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使用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对学生解决一般和特殊领域问题的能力进行训 6 练。能使用一定的策略促进其创造性思维潜力的发展。

第一节 问题解决的性质与过程

一、问题解决及其分类

二、结构良好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

第二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知识技能的深化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二、一般性问题解决策略训练

三、具体领域的问题解决策略训练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与方式

三、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第九章

学习策略(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及资源管理策略的不同作用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几种不同策略的使用并训练学生发展这些策略,尤其是对元认知策略的理解和运用,这对于学生形成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非常重要。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二、学习策略的结构

第二节 认知策略

一、复述策略

二、精细加工策略

三、组织策略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

一、元认知及其结构

二、元认知计划策略

三、元认知监视策略

四、元认知调节策略

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二、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

三、几种常见学习策略的训练

第十章

教学设计原理(5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教学目标的分类和每一目标内部的具体层次,并在实际中运用这些分类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把握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组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并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及其分类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

四、任务分析

第二节 设计教学过程

一、教学事项

二、教学方法

三、教学媒体

四、课堂教学环境

第三节 选择教学策略

一、指导教学

二、发现教学

三、情境教学

四、合作学习

五、个别化教学

第十一章

课堂管理(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课堂管理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而不仅仅是为了维持一定的课堂秩序。2)了解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区分一般性的问题行为于教严重的问题行为,掌握矫正问题行为的不同策略;4)了解教师的领导风格,合理利用教师的积极期望的意义;调整师生沟通的策略方式。

第一节 课堂规范的建立与维持

一、课堂管理的目标

二、课堂规范的设计与维持

三、课堂管理策略

第二节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一、课堂一般问题行为的处理

二、课堂严重问题行为的矫正

第三节 师生关系与人际沟通

一、教师的领导风格与课堂气氛

二、教师的期望效应

三、课堂的教学目标

四、增进沟通的策略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理论联系实践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如何应用,行为训练:教学技能地培训。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形式:平时考核与本课程结束后闭卷考试。

(二)成绩计算:平时考核与本课程结束后闭卷考试按3:7的比例计算本课程总成绩。

六、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专升本).(1版).出版地: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参考书:[1]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1版).出版地: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2]伍春新,高等教育心理学.(1版).出版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1版).出版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1版).出版地: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5]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七版).(1版).出版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6]吴庆麟,教育心理学.(1版).出版地: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7]张大钧.教育心理学.(1版).出版地: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8]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1版).出版地: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4月.[9]郭德俊.雷雳.教育心理学概论.(1版).出版地: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七、其他(特色、必要的说明等)

下载贵州省2010中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2010中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二、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必修课 四、学时与学分: 周学时:2 总学时:24(一学期) 总学分:2 五、开课......

    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贵州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支。(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的产物,是......

    2011秋-对外汉语-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专业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学时间】 周五上午10:00-12:20 【教学周数】 1-18教学周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学生自学 【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以及参考书......

    消费者心理学-教学大纲

    《产品设计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B20330014 2、课程英文名称: 3、课程类别:专业课 4、课程总学时:34(其中:理论学时34;实践学时0) 5、学分:2.0 6、......

    服务心理学教学大纲

    《民航服务心理与实务》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空中乘务 学时:32学时一、课程概述 学科地位:《民航服务心理与实务》是为培养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心理服务理念,提高学生的心理服务能......

    广告心理学教学大纲

    广 告 心 理 学 教学大纲 (2004年6月修订) (简略版) 兰 州 商 学 院 二○○四年六月 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名称为《广告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一个分支学科,注重对学生应......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三年制专科师范类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 《心理学》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共64学时。考试(考查)课。 《心理学》课......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安徽省高等学校岗前培训课程 2009年《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教 学 大 纲 说明部分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