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 经济常识 8三大产业教案 旧人教版

时间:2019-05-15 07:0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政治 经济常识 8三大产业教案 旧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政治 经济常识 8三大产业教案 旧人教版》。

第一篇:高一政治 经济常识 8三大产业教案 旧人教版

§8 三大产业及经济结构调整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了解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

2.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学会联系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在识记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转换的能力,对知识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树立科技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培养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

教学重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调整和提高工业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

教学难点:三大产业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例证法,对比法,教学过程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1.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农业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农产品的不断增加,是社会其他一切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共同基础。

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是由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不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下降而改变。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和要求的。

2.牢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意义

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就没有稳固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业现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3.辨证看待我国的农业发展

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并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的农业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地位依然脆弱: 农业水利建设投入不足,抗自然风险能力差;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结构不合理,抗市场风险能力差(2)、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3)、我国人地矛盾突出,粮食生产面临巨大压力 重难点分析

▲发展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

要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①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②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③需要增加农业投入。

④必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

⑤在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含义: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际上是将农业生产从原来追求产品数量为主转变到高产、优质并重和提高效益上来。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途径

(1)首先是要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特别是要把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

其关键就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土地承包关系延长30年。

(2)其次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抓好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事实证明,农业生产中科技进步的贡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科技的作用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人才的培养又要靠教育,因此,只有把农业、科技教育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最终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3)再次,需要增加农业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和物质投入,这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物质基础。

(4)还必须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经营方式。这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经营方式,是将我国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的重要保证。

(5)在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二、工业是国民经济主导

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没有工业的存在与发展,没有工业为其他部门提供的机器设备,就不会有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工业的现代化程度及其发展规模,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

可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2.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体现

工业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革的物质基础。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劳动工具上,而劳动工具主要是由工业部门制造的。工业,特别是机械工业,不断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各部门的生产在先进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3. 工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工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源泉;也是加强国防的条件。工业现代化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重难点分析

▲ 辨证看待我国的工业发展 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工业问题并取得了辉煌成就。我国的工业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工业领域的所有制结构依然比较单一;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工业企业经营机制还不灵活;企业的技术装备还比较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还不强;产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整等.▲ 调整提高工业素质

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的现代化程度及其发展规模,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实现工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艰巨任务。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具体应做到:

第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第二,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第三,要努力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突出抓好能源和交通建设,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五,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大投入。

第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第七,以市场为向导,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相结合,推进产业化。

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第三产业的基本含义

第三产业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提高,是国民经济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缓解经济生活中的多种深层次矛盾,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2.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必然性: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成为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必要性: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这种滞后不仅表现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上,还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不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拖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

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从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关系角度来谈的,即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为第一、二产业提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技信息、金融信贷,科技开发、培养人才等必不可少的服务,从而促进第一、二产业生产的发展.可以保证社会稳定。这是因为第三产业门类广、部门多,能吸纳多种层次的大量劳动力就业,有利于社会稳定.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难点分析

▲ 为什么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提高,是国民经济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是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缓解经济生活中的多种深层次矛盾,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经济结构调整 基础知识

1.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联系:二者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都是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区别:①含义不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②计算范围不同。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国民为计算范围,只要是本国国民在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全部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它不包含外国公民在该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以国土为计算范围,只要在本国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论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全部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它不包含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2.三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生产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起点,没有农业就不会有工业、第三产业等部门。农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

工业是现代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没有工业就不会有农业、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工业现代化程度及其发展规模,最终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面貌。

第三产业为一、二产业提供服务,对一、二产业的发展起看巨大的推动作用。重难点分析

▲ 我国三大产业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产业结构中的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在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总体上讲,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因此我国的产业政策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工业素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此,要大力加强第一产业,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继续加强基础工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提高工业整体素质;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

▲ 怎样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落实上述产业政策,必须做到: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第二,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

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把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第一产业,按照市场需求,大力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水产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第二产业,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第三产业重点是发展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提高水平。热点透视

1.增加农民加入的途径

(1)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2)坚持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性切实保护好、调动好收入的动力源泉。落实农村政策,把农民发挥好,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动力源泉

(3)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

(4)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城镇化,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这是增加农民收人的有力保障。

2.增加农民加入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增加农民加入,有利于增强农民购买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业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增加农民加入,有利于巩固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增加农民加入,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3.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一:调整农产品的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第二:调整农业种养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渔业,扩大农民的增收领域。第三:调整农业布局结构,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价值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发展加工转化和产业化经营,优化粮食的品种和品质结构;西部地区要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步伐。发展特点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

第四: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推进小城镇战略,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4.“电荒”现象

随着冬季用电高峰的到来,全国已有13个省市先后出现拉闸限电,在经历了今年的“夏荒”之后,“冬荒”随之而来。

从12月份起,能源大省山西开始对11个地市按月切块网供统配用电计划指标,以缓解当前的电“饥渴”。今年前10个月,全省累计拉闸限电多达56600次,日均限电100万千瓦以上,晚上用电高峰最大缺额达180万千瓦。

11月,湖南省已有14个地区开始“计划用电”,12月1日起,长沙市开始为期8天的城区分片供电,区分单位实行“供三停一”用电方案。

广东省规定,从12月1日起,当居民月用电量超过300千瓦时,超额部分将不再享受原价10%的电价优惠。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电力部门统计,今冬最大的电力缺口约为365万千瓦,相当于今年夏季高峰的缺电水平,而上海今冬的用电高峰将达到1320万千瓦,电力缺口保守数字为200万千瓦。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及用电新增容量等情况,预计全年用电需求尚差1000万千瓦以上的装机容量,全年性缺电已是不争的事实。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的缺电已经从部分地区夏季高峰或枯水期电力短缺,转变为全年性持续性缺电和随机性缺电,由于电力、电网建设的周期性因素,明年全国电力紧缺的局面还将进一步加剧。

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运用经济学知识简要分析原本属于电力消费淡季的冬季为什么会出现电荒现象。

一、是电力建设速度滞后于电力需求增长导致总量不足,是导致原本属于电力消费淡季的冬季出现电荒现象根本原因。我国电力供应基础不够坚实,部分地区电源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电力设备建设不足,电力供应的增长比较缓慢。

二、是高耗能行业增速过高,用电结构重型化使电力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下降。

三、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家电、汽车、电脑等消费品的大幅增加对生活用电也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四、我国原来长期采用的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增长率相对GDP增长率的比率)预测法失准,电力前期规划失误,原来规划的电力供应增长速度远远滞后。

五、是气候导致随机性缺电使电力供应雪上加霜。高温、干旱、江河来水少导致了负荷上升,水电发电量减少。

六、煤炭与电力行业的电煤价格之争以及煤炭供应紧张是冬季电荒的隐性原因。

七、电力行业的垄断和管制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电力投资供应不足,电力行业低效运行。附 针对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是因为(D)A.农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比较薄弱 C.我国的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 D.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第一届中国农副产品网上交易博览会于2001年7月8日至 8月18日在中国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举行。本届博览会通过国际互联网推广农、林、牧、副、渔及其相关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应用,发布农业高新技术项目,进行农业科技项目的交流与转让。进行农业科技项目的交流与转让,有利于

①调整乡镇企业结构,使之趋向合理化 ②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③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④增加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D)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说明只有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①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②才能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③才能实现共同富裕④才能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的需要(A)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逐步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回答4-5题。

4、消除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一切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政策,建立城乡统一开放和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这是(D)①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需要 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③实现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④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国家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决定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有利于(C)

①保障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②保障劳动者享有社会福利的权利 ③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④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以此材料回答6-8题

6.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工业的发展是因为(B)

①要对国家经济建设进行政治领导②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③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④这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

①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③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④要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8.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路子,就要(D)A.坚持以发展农业为中心,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

B.发挥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和第三产业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C.坚持以发展信息产业为中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D.坚持以发展科学技术为中心,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9.春节期间的一项调查显示:发短信已成为2004年手机用户最主要的拜年方式,从初一到初七,全国短信的发送量高达100亿条。在被调查者中采用手机短信拜年的占35.1%,选择电话拜年的占31.2%,而电报、书信和贺卡拜年已经逐渐降到非常次要的地位。上述材料表明(D)A.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B.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有突破性发 C.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巨大 D.信息服务业的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增大

10.在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了部分职工下岗现象,给这些职工带来了暂时困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C)A.应由政府解决城市失业、下岗职工的工作问题 B.为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组织城市下岗职工到农村支援农业 C.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城市下岗职工在培训后从事各种服务业 D.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广大下岗职工在高新技术部门再就业 11.第三产业和第一、第二产业的关系,正确的表述应是(D)A.由于我国第三产业比较落后,决定了第一、二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

B.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低,决定了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第三产业就不可能发展 C.只有第三产业发展了,第一、二产业才能较快的发展

D.第一、二产业的生产水平,决定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会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非选择题

12.材料一

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认识问题,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材料二

龙港镇,20世纪80年代还是一个只有6000多人的小乡。改革开放以来,该乡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想,大力调整农村结构,根据“北高南低、北旱南涝”的地理特征,确立了“南渔北牧”的发展思路,2002年仅水产一项农民收入人均就增收550元。同时引领农民向企业进军,许多农民纷纷办厂,农村的劳动力相对集中,便形成了城镇。如今的龙港已发展成为总面积达80平方公里的新城。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财政收入30亿元,人均收入7600元。

(1)为什么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2)运用哲学知识说明龙港人是如何发展农村经济的?

(3)结合材料二分析当前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答 案:

(1)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稳定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

(2)从实际出发。龙港人从本地地理特征出发,发展水产业和养殖业,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解放思想,注重创新。龙港人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想,解放思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城镇化建设。

坚持联系的观点。龙港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将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结构调整联系起来,走出一条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13.辩析题:发展粮食生产必须扩大耕地面积。答案:

(1)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没有耕地,粮食产量就失去了保证。

(2)发展粮食生产,重点是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改善品质,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体系。为此,要加大物资和资金的投入,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

(3)从全局观点看,部分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牧、还林、还草,有利于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4. 我国农民反映农村经济的发展生动地概括为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根据所学的经济常识,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认识.答案:“无农不稳”主要是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稳定发展,才能保证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无工不富”主要是指只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才能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这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而农业的稳定发展,又能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二者是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

第二篇:中考作文巧开头教案旧人教整理

中考作文巧开头(教案)

刘天勤

教学目标: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写记叙文开头的几种方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考察古今中外的文章,其基本结构以三段为主,即:头、中、尾。元人乔梦符说过,写 文章需要“凤头”:小巧玲珑,短小精美;“猪肚” :内容丰富、健美、充实、容量大;“豹 尾” :干脆利索、收束有力。

古人将文章的开头比作“凤头”,意在强调开篇之重要,特别是阅卷时间非常有限的考场作文,若能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彩不少,必将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博得阅卷老师的“欢心”,印象分自然不低了。所谓“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便是这个理。今天我们就看看怎样的作文开头才是好的。

二、具体方法

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好掌握的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开篇即点明要叙事件,不多加修饰,给人以干净、明快、一气呵出之感。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魏巍《我的老师》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茅盾《白杨礼赞》

秋天的小树林是淡泊的。——《秋天的小树林》 口头练习:《良师》《第一次 》

(二)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如:一个初秋的晚上,清风徐徐吹来,夜色迷人。——《离别的礼物》

依傍绛雾氤氲的骊山,岿然屹立于临潼县东约十里处的山丘,便是秦俑皇陵。

——《秦俑漫笔》

P67《故乡》

口头练习:《我的挚友》《我尝到了 的滋味》

(三)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点题法

如: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我祖国的朋友们„„ ——《谁是最可爱的人》 口头练习:《童年忆趣》《成长》

(四)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汪国真 《把心放正》

哈姆莱特曾高呼:“人啊,看清你自己!”而我要说:“人啊,看清这个世界。”《擦亮眼睛看世界》 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智慧的眼睛》

马克•吐温说过,“你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 《宽容,从这里开始》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汪国真 《心灵的选择》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冰心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

口头练习:《榜样》

(五)引人关切悬念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它的开头是这样的:“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吗?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口头练习:《意外的收获》

(六)抑扬相衬法

即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开篇的感情基调和正文的感情基调相对或相 反,以开头对比给文,使文章感情色彩丰富,九曲回肠,耐人寻味,艺术效果强 烈。适用于抒情散文。如《荔枝蜜》。

如:总是听同桌谈起妈妈,说妈妈如何关心她,如何体贴她。那么,我的妈妈呢?呵护我?爱惜我?可能是吧。不过,我认为她是个不讨人爱的妈妈。你一定不信,那么请听我说。——习作《不讨人爱的妈妈》 口头练习:《我的 》

三、开头遵循的原则:

1.向心性。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

2. 精简性。语言要精简,最好是开门见山。

四、开头常见的毛病:

1. 拐弯抹角离题千里。落笔时,总爱兜圈子。有人把它比作大头娃娃。

2.千篇一律格式固定。开头写来写去就是这么几句话。

3. 追求花样弄巧成拙。写得很好,表达思想感情不明白,不清楚,不真实。示例:我的暑期生活有两件愉快的事,一件不愉快的事,我先说说愉快的事。

——《我的暑期生活》

我的班级是文明班级,大家都认为它很好,可我认为它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总体上还是认为它好,不好的只有一些,好的多些。它好在同学们都很团结,不好在一些同学常违反纪律。所以我认为它还是好班级。

——《我的班级》

五、佳作欣赏

综观中考满分作文,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有个漂壳、新颖、脱俗的开始。

(一)题记导入法 以题记为开头,或阐述行文缘由,或牵引内容,或揭示文旨,其语言往往精练而富有哲理。从中透视其亮点,触摸到其情感的脉搏,让人赏心悦目。

示例:日子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意,就纷纷从指间流逝,而且义无返顾。

——《翻检日子》

(将日子比作滑滑的、缓缓的掌中细沙能给人以突然一悟之感。沙,这本身就很富有动感和美感,点出日子之本质,贴切而饱含哲理,接着作者以意识流的手法翻检日子中的零乱碎片以自省的姿态思考成长的话题,与题记浑然一体。)

示例:感谢上苍赋予了人类这种美丽的感受:陶醉,其实在疲倦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给自己留一方让心徜徉的天空。

——《陶醉》

(作者先在开篇以题记的方式诠释自己对陶醉的理解:不只属于某种满意的境界,应该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的休憩。文字很美,意蕴更美。)

(二)意象迭加法

运用意象迭加水平之高,当推元曲大家马致远了,那千古绝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简简单单十二个字,便将凄切悠远之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把有关的人事、物景的词语几乎不加修饰地迭放在一起的手法,往往能使文章的语气很具有张力和弹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示例:宿舍 餐厅 教室

教室 餐厅 宿舍

——《我们的咏叹调》

(短短的十二个字采用了回环、反复的修辞手法,迅速将那些困在校园里单调,无奈、周而复始的学子生活形象地勾勒出来,是那样真切和令人思索)

(三)旧瓶装新酒法

为表达中心的需要,有些考生信手拈来,将记忆中现成的诗词、流行歌曲填换新的内容,往往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

示例:昨夜月朗星稀,沉读不知疲倦,试问催我人,却道懒虫一个,知否知否,读书趣味多多。

——《那年我十六》

(作者借用李清照的《如梦令》改编而成,活生生地再现了宿舍众生相:有人读书寡味,恋床不起,有人痴迷于书,沉读过度。)片段训练:

以“我的财富”为题,拟写三个开头,要求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模式。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能起到较好效果的开头方式。

1我欣喜,我庆幸,因为我有一笔属于我的财富。财富者,总不外乎精神和物质。而我的财富,却是书。

2我的财富,是家境的贫寒和生活的艰辛。

3英国的皇冠是伊丽莎白女皇的财富,《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财富,“奉献我一人,方便千万家”是徐虎的精神财富。我的财富是什么?我没有万贯家财,没有“兴酣落笔摇五岳,诗人笑傲凌沧州”的文采与气度,我所拥有的只是成堆成堆古今中外的各种书籍,以及我对书孜孜不倦的热忱与钟爱。

六、小结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在写作当 中,有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总之,一开始就能把读者吸引住的开头就是一个好开头。

第三篇:高三语文:2.8《声声慢》教案(旧人教必修3)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声声慢

教学目的

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

2.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

教学重点

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教学方法】 赏析、诵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背景导读】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全词赏析】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摧残而消失。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醉花阴》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如今的情怀正如《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她的词中这样写道: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平乐》 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字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

二、全词赏析

开篇的“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种心情,有点近似姜爱的所谓“人间别久不成悲”。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渍、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开头王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紧接着写词人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乍暖”两句,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接下来,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谈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雁过也”三句,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正是此时,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的摹然闯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不是喜,却是“伤心”。因雁到秋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过片直承上文。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搞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紧接着,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最后一句,总括上文,是说在“愁”之外另有一层深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

三、作业

1. 背诵这首词

2. 课外阅读李清照的词,体现其艺术风格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o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是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比赋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综观李清照这首写于晚年的《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10.2《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教案(旧人教选修二).

10.2 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实现海南岛的产业合理布局、发展特色经济及海洋环境的保护,实现海南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教学重点、难点:产业合理布局与发展特色经济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课件等 教学方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海南岛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是我国华南和西南海陆接合部,离经济比较发达或发展比较迅速的港、澳、台、珠江三角洲,东南亚较近,是联系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道;资源优势主要体现为有丰富的热带资源,最具优势的海洋资源和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一个区域的开发,必须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地不同的条件,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条件,合理布局产业。开发海南,必须是从它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分析,并根据其实际情况,明确发展的方向,从而确立海南开发的措施。

一、合理布局产业

1、影响自然因素:环带状分布的自然环境

呈环带状分布。地形:主要有山地丘陵、台地丘陵和海岸平原,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偏南,海岸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山地丘陵和平原之间主要是台地丘陵,地势中高周低。气候:同属热带季风气候,岛内差异明显。

2、社会经济因素:环带状资源特色各异,开发利用程度不一

(1)产业布局原则: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2)合理布局产业:

A.重点开发海岸带—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工出口工业基地 原因:海陆交界处,运输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好,城市集中。问题:海陆交界的区位条件有什么优势? 海岸带处于海陆交界处,对于岛内是内陆资源开发的前沿,对于岛外是开发海洋资源的前进基地;运输条件较好,使其成为对外联系最方便的地区,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输出,因此,这里是海南岛重点开发的地区。

B.丘陵和台地环带—面积最大环带(占一半),热带高效农业基地

原因:气候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较好。

主要农产品:蔗糖,粮食、牧业和城郊农业

C.中部山地丘陵带—保护热带森林植被(加强生态建设),发展旅游业及山区特色工业。原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全岛地势最高的地区,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足,,这里同时又是河流的源地,全岛水源地。生物物种丰富的地区。人类活动影响小,自然风貌保存好,黎族风情。

(2)海南是一个后发展的地区,海洋生态系统虽然保存良好,但是随着海南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废物排放量不断增加,海洋环境保护的形势非常严峻。

(3)海岸带和近海资源屡遭破坏。除了已建保护区以外,海湾红树林几乎被围垦或砍伐,加上乱采乱炸近岸珊瑚礁、乱挖乱采滨海钛砂矿等,使部分海岸遭到海水侵蚀,海洋水产资源的繁衍受到严重威胁。

(4)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近海14种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不同程度地出现衰减和消失,多种传统经济鱼类难以形成鱼汛。

2、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措施

首先,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诸如扶持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治理工程配套建设等等。其次,提高公众环境意识,鼓励公众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第三,要重视海洋环境的管理和监测工作,了解海洋环境变化,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开发”与“保护”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实现海南岛及海域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只有各种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才能得到有效保护。海南岛的合理开发途径一是合理布局产业;二是发展特色经济。前者强调因地制宜,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有所侧重;后者突出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海南岛的优势。但不管是哪一种途径,都要重视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经济,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应有的破坏。

课堂练习:

1、读“海南岛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为

山。

(2)A为著名盐场

盐场,这里晒制海盐的有利条件是。

(3)由于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

状分布的特点,开发海南岛的资源也应因地制宜,有所侧重。B地区的区位优势是

,这里应该大力建设

,就近建设

区;C地区适宜发展

;D地区的首要任务是

,其次是利用热带山区的 和

发展旅游业,还可以适当配置具有山区特色的工业。

2、读海南岛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椰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 带,其原因是:。

(2)在海南岛拟建一纯碱厂,此厂应建在 附近,根据是,纯碱厂的布局需要。

(3)沿海地区有利于建设工业加工区,从环境考虑,重化工区应主要分布在 沿海。(4)海南省开发和建设的方向是。

答案:

1、(1)五指(2)莺歌海 处在季风的背风地带,阴雨天不多,蒸发旺盛

(3)环带

经济基础和运输条件较好,城市集中,既是促进内陆资源开发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资源的基地

港口

加工工业 热带农业 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自然景观

民族风情

2、(1)东部沿海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平原分布广(2)莺歌海

盐场接近原料地(盐场)(3)西部

(4)工业省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旅游胜地

第五篇: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教案(旧人教选修二).

4.1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和相应的自然景观特征,了解主要沙漠和沙地的主要分布与成因分类.2.理解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是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在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的发展过程及人类活动在这过程中的作用;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在西北地区的分布状况和特点。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课件等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荒漠化

1、土地退化

2、荒漠化(概念及成因为下节内容)

(1)现状: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它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环境,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空间,其危害可延续几代人甚至不可逆转。荒漠化同样也是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荒漠化面积扩大已成为我国土地资源逐渐丧失的一个重要因素。(2)我国荒漠化地区分布状况: 干旱地区的沙漠边缘和绿洲

我国荒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南方湿润地区 青藏高原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的l/4。

(3)典型: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荒漠化发展的典型地区和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地区。本课主要讲述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和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现状。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西北地区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此区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相当,包括内蒙古温带草原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两个自然地区。其范围并不包括新、甘、宁、内蒙古等省区的全部,只是包括其大部分或一部分。2.地貌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则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3.自然特征

本区是全球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地区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干旱特征的形成是本区位置(深居内陆)和地形(高原山地阻隔)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个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4.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 本区东西跨度大,自东向西受东南季风影响逐渐减小,水分条件逐渐变干,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显著。

表4-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地区对比 自然地区

东部(内蒙古温带草原区)

贺兰山

西部(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气候

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干旱大陆性气候

自然景观

草原

荒漠草原和荒漠

读课本图4.2“西北地区主要沙漠和沙地的分布”,识记重要沙漠沙地的位置。表4-2:西北地区荒漠按成因分类情况表 类型

成因

治理难度

举例

原生性荒漠(沙质、砾质)

在地质时期自然过程中形成

水资源贫乏或很难利用,治理难度大

塔克拉玛干沙漠 库姆塔格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次生性荒漠(活化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

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治理较容易

乌兰布和沙漠 科尔沁沙地 毛乌素沙地 库布齐沙地

三、荒漠化的发展

1.历史时期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

教材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的过程。人为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政治和军事活动,如移民屯垦和战争等;二是经济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采伐、无计划利用水资源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它们在荒漠化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存在差别。(1)不同历史阶段的荒漠化(表4-3)历史时期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发生荒漠化的区域

古代(唐宋以后)

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塔里木盆地南部沙漠边缘的古绿洲

近代(清代)

农垦规模扩大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现代(建国以后)

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旱作农业区和草原牧区

(2)不同地区的荒漠化(表4-4)历史时期

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发生荒漠化的区域

古代(唐宋以后)

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塔里木盆地南部沙漠边缘的古绿洲

近代(清代)

农垦规模扩大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现代(建国以后)

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旱作农业区和草原牧区

2.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的分布现状

目前,我国的荒漠化存在着局部好转、总体蔓延的特点。目前,西北地区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因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制约,其分布各具特色。(表4-5)类型

分布 主要原因

斑点状、片状

半干旱的旱农垦区

过度开垦

斑点状的荒漠圈

草原牧区

过度放牧

固定沙丘活化

干旱的绿洲边缘

过度樵采

固定沙丘活化

冲积扇绿洲

水源破坏

点状、线状荒漠

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附近

破坏环境

课堂练习:

1、有关西北地区西部荒漠化的特征,正确的表述是()-双选 A.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B.乌兰布和沙漠是地质时期因自然因素形成的原生沙质荒漠 C.土地退化、下伏沙层裸露是科尔沁沙地荒漠化的特征

D.塔克拉玛干沙漠水资源贫乏或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改造难度大

2、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

解析:

1、荒漠化的表现特征有砾质荒漠、沙质荒漠、沙层裸露、沙丘活化等多种形式,有原生与次生的区别。原生荒漠是自然的结果,而次生荒漠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这是区分的基本点。

2、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常分布在大陆内部或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按地表组成物质可分为沙漠、岩漠、砾漠、泥漠、盐漠等。此外,在高山上部和高纬度亚极地带,因低温引起的生理干燥而形成的植被贫乏地区,为荒漠的特殊类型,我们称之为寒漠,像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荒漠一部分是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有一部分是人类长期活动造成的,其实质是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土地严重退化过程和现象。其类型按成因分主要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冰蚀荒漠化、盐渍荒漠化等,风蚀荒漠化是最主要的类型。按土地类型又可分为草地荒漠化、林地荒漠化和耕地荒漠化。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也有人类活动因素,荒漠化的实质是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后,导致土地严重退化的一种动态演变过程。从广义看,土地荒漠化不只形成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荒漠并不等同于荒漠化,通常意义上的荒漠化是相对于人类历史进程而言的,而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荒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在地质时代已经形成。荒漠化土地只是荒漠的一部分;荒漠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类活动因素,后一个因素往往是形成荒漠化的主导因素。我国的青藏高原和南方局部地区也不乏荒漠化现象。无论按地表物质组成,还是按成因、按土地类型来分,荒漠化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沙漠化只是其中的一种主要类型。

下载高一政治 经济常识 8三大产业教案 旧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政治 经济常识 8三大产业教案 旧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三语文:2.5《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旧人教必修3)

    亿库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重点: 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赏析李诗的艺术特色 。 教学难点: 理解梦境与诗歌主旨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

    11.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旧人教选修二).

    11.2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 理解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2. 理解一种资源的开发对经济建设、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鲁教版高一语文上册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总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初步了解关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3.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

    高一语文上册《荷花淀》教案鲁教版

    高一语文上册《荷花淀》教案鲁教版 荷花淀 【设计说明】 《荷花淀》是一篇抗日战争题材小说,却被誉为“诗体小说”。我们通过这篇,要让学生知道它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美誉,让学......

    9.高一英语(人教新课标)定语从句教案!

    定语从句(2)难点分析 限制性定语从句只能用that的几种情况 Can you remember the scientist and his theory that we have learned? 你能记住我们学过的科学家和他的理论......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上_教案_广教版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熟悉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信息特征的描述和信息的应用。 教学任务 ①信息及其特点 ②信息的基本特征 ③思考与练习教学重点......

    人教新课标高一英语必修2Unit1CulturalRelics词汇学习教案

    Section 3 Words and expressions from Unit 1 Cultural Relics survive v. 生存,生还 1. The old lady has survived all her children. 那老太太的子女都先她而去世了。......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二《兰亭集序》教案2 教学目标: 1、积累:了解书序的特点;掌握文中一些重要词语,如多义词“信”“修”“期”“致”“临”等、虚词“毕”“咸”“所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