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对后进生有效教学的理解
现象一:“两苦”现象——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两苦”现象是我们现在教育的真实写照。现象二:“两重”现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心理负担过重。这里重点讲讲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现象三:“拖堂”现象。前不久,在我的博客上,有位老师给我留言:“”拖堂现象至少有两个弊端:第一损害师生双方身体健康,第二教学效果几乎为零。原因两方面:两个了解:“教材、知识点理解透彻”“对学生学习基础,思考习惯方式方法‘学习态度的了解,家长期望值和家庭教育方式”
有效教学=学生学到的有用知识学生形成的有用能力学生养成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学生的脑力负担就咱们学校的现实谈谈我自己的几个观点:
课前:了解您的学生
(一)了解您的学生
看了这幅画,你想到了什么?
一天,青蛙跳到岸上,看到了一个庞然大物——一头奶牛,青蛙仔细观察了很久。回到池塘以后,小鱼儿问:“你到外面看到了什么?”青蛙想到了奶牛,于是详细地向小鱼描述了一番,小鱼认真地听了以后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拿出纸和笔,画出了它心中的“牛”。看了小鱼画的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哪位老师能谈谈你的看法?(互动)
这是“建构主义”中“鱼牛”的故事。由此,可以想到有关教育方面的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学习是怎样实现的?
从画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无论青蛙如何仔细地观察、详细的描述,都不能代替小鱼对“奶牛”形象的建构,小鱼的“奶牛”形象只能通过自己获得。它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意义在于: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追求,根本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第二个问题:小鱼对“奶牛”的形象是怎样建构的?
是根据小鱼自己的经验建构的。小鱼生活在池塘里,没有其它动物的形象,没有看见奶牛,它的经验就是自己同类的形象,所以,当它听了青蛙对奶牛一些形象的描述“有两只脚,四条腿,吃草,身上有花纹”以后,就在小鱼身体基础上,建构了“鱼牛”的形象。实际上,每个人的学习都建立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教学就是基于经验、改组经验、提升经验。没有经验的基础,学生很难完成建构。它对教学的重要启示在于:教学能否找到原有经验的起点,实际上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第三个问题:教学需要什么?
从“鱼牛”的故事可以看出: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如果小鱼不说出来,不画出来,青蛙知道小鱼的“鱼牛”吗?肯定不会。建构主义有“问题情境、会话、协商、意义建构”四个要素,会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建构者抛出自己的理解和建构,大家在协商和碰撞中完成意义建构。教学实践中,也需要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需要学生把自己问题抛出来,可是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这份耐心,不给学生机会,或者对学生的错误建构冷嘲热讽,消极的评价使学生闭口不言,这样,老师根本不知道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学生似懂非懂,教师糊里糊涂,教学质量必然大打折扣。第四个问题:教师的作用何在?
教师的作用在于有价值地引导。一方面要看到学生意见的独特性和价值,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学生是不成熟的人,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还很有限,而且他们的思路和建构方法也需要发展,因此,必须重视教师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有价值的引导方面。第五个问题:怎样避免错误的建构?
避免错误的建构,应尽可能让学生到现场,获得直接经验。正像池塘中的小鱼一样,跳出水面,有直接的感受,效果远远超过青蛙的仔细描述。这就是加强教学直观性的意义和价值。“鱼牛”的故事的启示: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主动建构)。
☆了解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取中的结构性知识和非结构性知识)。
☆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每个年龄阶段的不同需要,同一年龄阶段不同学生的需要,同一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的需要)。解学生的情感状态。☆了解学生在建构上的困难。
当然,只是了解还很不够,还要从感情上对学生充满爱。
一、爱和信任:
二、充分的接触
三、充分的了解
(对错误的重视了解。)
四、刨根纠底
五、对知识的深层把握
达成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灵活应用
1、在不同的情景下应用知识;
2、用自己的话解释;
3、解变式题,解相关问题;
4、解综合问题,实际问题。
六、计划、目标性
七、团体利益
八、能力和方法的教学
九、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好好学生的互助)
十、及时的反馈纠正改错和错误资源的积累
十一、班级课堂管理
十二、沟通
第二篇:对有效教学、有效管理的理解与思考
对有效教学、有效管理的理解与思考
一所学校,在今天如何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当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生源状况优良、教师队伍素质良好的时候,学校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上,尤其是有效或高效管理,这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想如何有效管理,必须知道课堂教学应管理什么;要明白管理什么,必须清楚教师的哪些教学行为是有效的。依据这样的逻辑推理,从三方面谈谈我的思考。
一、对“有效教学”的准确理解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那么,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有何区别呢?(1)主体不同,前者是指教师,后者是指学生。但教师的教更多地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表现出来。(2)目标不同,前者是任务观点,限在“知识与技能”这一层次,后者是发展观点,是教学三维目标的整体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更多地反映在三维目标整体性的发展。(3)影响不同,前者只对学生的当时现状负责,后者则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负责。当今课堂教学的追求,应着眼于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的本质区别,就是学生的发展有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所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学效益”,而非“教学效率”。“教学效益”更好地体现了教育的终极意义生命关怀!因此,“教学效益”永远比“教学效率”重要。
二、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1)有效教学教师应具有的态度和追求的人格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否体现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新课程倡导与追求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和平等。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人格魅力,或者说教师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2)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基本实施策略 在课堂教学学生问卷的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在何种情形下,我才能学得最好?” 经过我们广泛的调研,结果表明“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我才能学得最好。”这样的教学,我们称之为是有效的。那么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或者说,有效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基本实施策略呢?我们认为,以下一些教学策略,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校在教师课堂教学中具体管理什么
(1)教学目标简明宜检测,倡导目标设置问题化;(2)教学流程清晰宜实施,要有学生的活动安排,教师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尤其是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范式要规范;(3)教学内容完备宜反思,课时齐全,小结、课堂检测、作业等内容详实。
四、学校怎么管理教师的课堂教学
1、制度规范——约束。
2、激励机制——奖励。
3、情感投入——和谐。还是那句话,教无定法,但有方法。管理教师的教学 必须管理好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逐步深化的今天,让我们用智慧、勇气和热情,努力构建一个充满情趣的课堂,一个生成智慧的课堂,一个 激情澎湃的课堂,一个关怀生命的课堂。这样的有效课堂,有效教学,加上有效的管理,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的可持续发展就能落实,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能实现。
第三篇:谈谈我对后进生转化的理解-后进生转化
谈谈我对后进生转化的理解
文/chen
不论在哪一个学校或哪一个班,后进生都是客观存在的,转化后进生是每个老师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更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后进生进行转化不仅可以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而且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自信心的提高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家庭、社会、学校、自身等方面的原因;低年级小学生刚入学一个学期,有的学生上课做小动作,常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觉得很丢人。这样进取向上的心理失去了,消极地对待学习,信心不足,自甘落后,形成后进生。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非智力因素又有无动力型导致的后进生,学习不得法导致的后进生和其他外因导致的后进生。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他们有较强的自卑感,缺乏自信心,缺乏学习教学的兴趣,无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些原因,教学中我注意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人不同的特点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措施,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
面对后进生,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创造条件,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后进生转化要重于言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求之以效,因人制宜,因事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为此我特制定后进生转化计划。
我任教的二(1)班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一部分学生年龄小加上家长管得比较少,所以学习习惯不好纪律性不强,有的甚至不想动手做作业。如:张恬益、徐翔腾、赵子龙等。使后进生能成为合格生,优等生,增强后进生的纪律观念,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愉快地学习、生活,消除自卑感。
1、后进生往往被一般的学生看不起,认为他们的智力发展低人一等,自己也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当他们有所成绩时,更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后进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只要后进生接受教师,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善于捕捉闪光点,多表扬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促使他们对其感兴趣,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要正确看待和评价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发扬其闪光点,用闪光点照亮其前进的路,促进他们学习,引发求知欲,促其上进。
2、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只要有进步教师就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让后进生也能感受到成功地喜悦。
3、多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对症下药,促使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去学去做。
4、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这就是说,在学习上,哪怕是同一个班级,在同一个教室,同一个老师的教育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存在差异。对于后进生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对后进生知识的薄弱点要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可使有些后进生经过努力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认真写作业的习惯,我要求学生写作业干净整齐,写作业时看清想好才下笔写。培养有错必改的习惯,批改的作业发下去后,要求学生对错题要及时改正。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后进生对以上学习习惯会时好时坏,经常反复,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有耐心去督促、教育。
总之,学习要一步一个脚印,转化后进生也一定要深入了解,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难处,付出我们的爱心和耐心,总有一天他们将变成快乐的学习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第四篇:有效辅导后进生
有效辅导后进生
大桥小学 张冬梅
每个班都有后进生,他们是影响班级整体成绩的最大阻力,对我们小学语文
老师来说最担心他们的写作和阅读成绩,常常为了他们的作文写不出来,阅读题
目做不出来,急得直皱眉头,甚至咬牙切齿。因此,我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如何有效辅导语文后进生。
一、加强心理辅导,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后进生学习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客观因素除学生
自身的生理和智力有缺陷外,还有在心理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没及时解决等方
面。谁都知道良好的心态是做事成功的重要因素。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
生书本知识,而且要加强他们的心理辅导,时刻带给他们奋进的动力。可以这样
进行心理辅导:
1、给他们讲伟人的故事。
每次辅导前,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对伟人的故事要掌握得很准确。如果教
师对这些故事只是略知皮毛,那辅导起来就谈不上有效,更不会给学生多大的心
理震撼。
2、给他们讲身边人的故事。
身边的故事更有可信度,对后进生更有说服力。比如我有时候会在班上讲我小时候的调皮故事,其实是针对后进生的。
总之,有时候的心理辅导不一定要灌输什么硬道理,可以运用形象的小故事
给他们心理上的启迪,逐渐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二、加强环境转变,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安排座位时,我故意指令那些后进生和优秀
生同座,在一段时间的潜移默化下,那些后进生在无形中受到一种辅导,意识到
要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而且,这种辅导如果灵验的话,奏效一定会很大。当然,如果发现优秀生免疫力较弱,就要及时更换相应的座位。另外,我还特定指令在家长允许的情况下,让后进生到优秀生家里写家庭作业。
三、结合学科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的语文学科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读和写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
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建立在许多因素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
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课堂上让后进生回答难度较低的问题,作业考试设立进步奖。总之,看到后进生即使有微小的进步,也应当给予肯定,并及时通报家长,给后
进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取得家长支持,家校密切配合。
各方面教育要求和影响协调统一,并连续持之以恒的施加影响,才能形成一股强
大的教育力量,才能促使他们改过自新。因此,要想有效辅导后进生,必须得到
家长的信任和配合。比如我通过给后进生家长达电话,要求他们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常给孩子听写词语,写日记给予辅导。
综上所述,保证后进生的情绪,你肯学了,我才教你。辅导后进生的过程
中,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辅导,能提高一点是一点,在课堂上多表扬他们,这
样才能达到有效辅导,逐渐让他们有所进步。
第五篇:我对后进生的理解-后进生转化
我对后进生的理解
在近期担任高二十二班见习班主任期间,开始对班主任的工作有初步认识。我觉得班主任是一个充满爱的角色,因为班里什么学生都有,不管你喜欢与否,都得一视同仁。对待一些后进生更需要关注与爱。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的“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美好道德的萌芽,因此,对后进生的成功转化,与其说是教师向他们“灌输”,不如说是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
吴桥中学是一个县的重点高中,来这的孩子都想奔个好前程,然而其中肯定有学习成绩差,上课爱捣乱,不认真听讲……在跟他们接触的这一个月中我认识到,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当然是很多的,但其基本的教育思想却应是“民主和个性”的精神。
一、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
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对后进学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我们对后进学生的爱,决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我们真诚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当我们自然而然地把后进生看做朋友时,这些顽皮的后进生也会不知不忽而地把我们视为“哥儿们”。我喜欢和他们一起吃喝玩乐: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我会去找他们一起吃饭;我喜欢和他们一起上体育课,其他人会说我善于给他们带去欢乐,其实我要说,不是我给他们带去欢乐,而是他们给我带来了欢乐;或者说在没有师生界限的交往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共同的欢乐。
当然,比起其他学生,他们犯错误的时候要更多一些。记得刚来十二班的时候,这些个捣蛋鬼天天上课说话,不及时完成作业,每次任课老师都被他们气的不行,于是这些情况就会向班主任反应。一开始我会向他们发飙,可是后来我发现这样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气,“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要时刻记着:不能让孩子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二、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教育者:“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好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是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
由于在智力水平、行为习惯、知识基础、家庭背景等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很难再短时间内与班集体同步,于是心灵的悲剧便发生了:自卑自贱但表面上满不在乎、上课无法听懂又不得不日复一日地坐在教室里,作业往往做不出便胡乱应付自然常常被老师斥骂……我非常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我想在这最后的两个的时间里,尽我最大的力量帮助他们,让他们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不过,他们没压力了,我的压力却重了。我得想办法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还不影响成绩。
大礼拜回来后,我找了几个上课爱说话、成绩不好的学生谈话,我告诉他,听不懂的话就不要硬逼着自己听,但是,不准捣乱。因为我知道听不懂课而又必须坐在教室里,而且还不许做其他事,这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啊!这些孩子却日复一日甚至年复一年地在忍受着这种痛苦。我告诉他们,你们可以看别的课外书,甚至可以写别的作业,可是,前提是,我讲过的每一道题——不管你会不会——你都必须用一张纸抄上,下课后给我看。
我不是救世主,我拯救不了他们,我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开开心心安心的上好每一节课。
以上可以说是我的读后感,借鉴书中的部分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