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1

时间:2019-05-15 07:2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1》。

第一篇: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1

示范教案一(祝福 第1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

2.掌握作品倒叙式的结构方式及运用语言、肖像描绘人物的方法。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复述小说情节的能力。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其悲剧的社会根源,认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培养学生概括主题的能力。德育目标

1.体味鲁迅先生冷峻叙述中深沉的悲愤之情。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同情弱者的高尚情怀。●教学重点

1.理解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2.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3.真切地体验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关注她的命运,思考其悲剧的根源,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1.祥林嫂有没有反抗性格,该如何评价。

2.学习小说传神含蓄、隽永洗练的语言,领悟其深层含义和情感。●教学方法

1.通过学生复述课文,教师指导他们概括小说的情节。

2.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我”的角色意义等。3.朗读精彩语段,体悟语言的深层含义及情感。●教具准备 1.多媒体投影; 2.音乐《二泉映月》; 3.电影《祝福》片段。●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

2.指定学生分别从“我”和“祥林嫂”两个角度复述课文,深刻把握小说内容。3.讨论几次“祝福”景象描写的意义及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鲁迅先生在《坟·灯下漫笔》中把中国封建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对于“快乐着我们的快乐,幸福着我们的幸福”的二十一世纪的你们来说,真可谓“不是我想象”。然而,事实原本如此不可更易。今天,让我们读读先生的《祝福》,听听主人公“祥林嫂”哀怨凄楚的倾诉吧!

二、解题 1.背景介绍 出示多媒体投影:

《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而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了。在小说中,鲁迅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2.关于“祝福”

“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三、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思路

1.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2.四人一小组以“我”为角度叙述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指定一男生讲述。同时,教师出示要求:①叙述要客观、条理,必要时也可作适度发挥。②尽可能体现出“我”对“祥林嫂”的同情心。③语言流畅,吐字清晰。

3.四人一小组研究并为“祥林嫂”编写“年谱”,然后选一代表陈述。出示投影(供学生参考)祥林嫂年(年龄)谱

二十六七岁以前 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 春上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二十七八岁 春上改嫁。年底生阿毛。阿毛一岁。二十八九岁 阿毛两岁。丈夫患伤寒死去。二十九或三十岁 阿毛三岁。

三十或三十一岁 四岁的阿毛春上被狼衔去。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回到鲁镇做工。祭祀时很闲,只烧火。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

三十一二岁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时节,仍不让她拿酒杯和筷子。三十二三岁 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三十三四岁 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三十四五岁

三十五六岁 沦落为乞丐。三十六七岁

三十七八岁 腊月二十四夜里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8~9期)4.结合“祥林嫂年谱”,指定一名复述能力较强的女生讲述“祥林嫂”的故事。学生讲述结束后,教师出示如下投影,供学生参考。

祥林嫂,卫家山人,可能姓卫,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有一年春上,只有二十六七岁,以打柴为生的丈夫祥林死了,二十六七岁的祥林嫂便逃离了家中,经做中人的卫老婆子介绍,冬初进了鲁镇鲁四老爷家中做帮工。每月工钱500文。活计虽多且重,但她反感到满足。

三个半月后,即开春前夕,她的婆婆带人把她抓了回去。工钱一千七百五十文全被婆婆拿去了。在这之前,她那严厉的婆婆为了小儿子要花一笔钱做聘礼娶老婆就把她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了。因此不几天,祥林嫂就被装到花轿里送到贺家墺去了。她出格地反抗,但不中。年底生了一个孩子,小名叫阿毛。母亲孩子养得都胖,又没婆婆,男人有力气,又会做活,自家有房子,日子过得蛮好。

但天有不测风云,年纪轻轻的男人得伤寒死了。没多久,四岁的阿毛在春上又被狼衔去了。这样,家中就剩下她一个人了。到了秋天,大伯来收屋,她走投无路,只好由卫老婆子领着,求老主人。主人收下了她,但手脚已没先前灵活了,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整日没个笑影,主人家很是不满。家中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但一切饭菜碗盘都用不着她沾手,她的任务仅是灶下烧火。这对她打击很大。

之后,她开口总是讲阿毛被狼衔去的故事。开始倒还有人听,后来人们听腻了,便不仅不表示同情,还取笑她。从这以后,她再也不提阿毛的事了。鲁四老爷家有个帮佣,大家称她柳妈。柳妈谈起她作为回头人出嫁出格地反抗时留下的伤疤。这话传扬出去,人们又拿起这伤疤取笑她。柳妈还建议她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否则到了阴司,那两个短命的死鬼男人还要争,阎王老爷只好把她锯开来。她很苦闷,以后花了近一年的工钱捐了门槛。捐了门槛之后,她精神一下子好了起来。冬至祭祖时节,主人仍不让她沾碰杯筷,这次她受到了彻底的打击,简直成了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变白,记忆更坏。

主人家愈加不满。不久,终于把她打发走了。或者是离开主人家就成了乞丐,或者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了乞丐。三四年后,腊月二十四日夜里或二十五日凌晨人们准备祝福的当儿,祥林嫂在鲁镇离开了人世。终年四十岁左右。

(解说:小说是一种叙事文体。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叙述课文,既可熟知内容,把握思路,又能提高他们的表述能力)

5.让学生速读全文,完成下列投影表格。

四、课堂讨论 1.讨论小说的线索。

分四人一小组讨论后,学生可能有如下看法: 学生甲:以“‘我’的见闻”为线索。学生乙:以“祝福”为线索。

学生丙:以“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为线索。

(解说:讨论不必纠缠于“线索”这一概念,应着重理解小说的情节是围绕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展开的。如果意见不能统一,则可以让这些同学保留意见)2.学生思考: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讨论后明确:本文的结构方式采用了倒叙式。小说先写出主人公祥林嫂的悲剧结局,然后由回忆把其不幸的一生写出来。先写出结果,有利于吸引读者,抓住读者的心,对读者的心灵造成强大的震撼,促使读者去思考,便于作者与读者的心理沟通,便于取得读者的认同。后对祥林嫂身世的叙述,可以帮助读者根据情节去认识封建礼教是如何摧残迫害祥林嫂的,并从多个方面去认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害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加深对作品思想性的理解,更好地认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小说的环境描写及人物的对话描写的文段。2.以“我家的保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祥林嫂所处的典型环境,剖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及小说主题。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祥林嫂的反抗。3.深层把握“祝福”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文学反映人的生活整体,也只有通过“生活本身形式”(车尔尼雪夫斯基),才能得到完满的表现。因此,在艺术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的“关键在于个别的环境”(马克思)。那么,在《祝福》中,围绕和促成人物行动的环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研读小说的环境描写

1.提问:作者把祥林嫂的悲剧置于“鲁镇”这个“舞台”上来演绎,“鲁镇”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在那里表现出怎样的世态风情?(1)学生集体朗读小说的第1~2段。

(2)学生勾画关键句子进行体会,然后前后桌进行交流。

(3)学生自由发言后,明确:①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会。许多传统习俗、封建观念、男尊女卑等封建等级关系在鲁镇的人与人之间被异常严格地遵守着。如,当“我”离开五年之后重回鲁镇时,最强烈的感觉是一切“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准备“福礼”的是女人,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②鲁镇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

第二篇:示范教案一1.1 整式第一课时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课时安排 18课时

第一课时

●课 题 §1.1 整式 ●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

1.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2.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和整式的概念,能求出整式的次数.(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使学生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探索过程,培养符号感.2.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三)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丰富有趣的现实情景,使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等概念.●教学难点

对整式有关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

讲授——自主探索相结合.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现实情景中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认识代数式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讲解,掌握整式的有关概念.●教具准备

1.教师所用三角板.2.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问题串,记作(§1.1 A)第二张:议一议,记作(§1.1 B)第三张:例题,记作(§1.1 C)●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师]在七年级上册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等内容,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代数式的表示作用.例如:很多小城镇里都有水塔,水塔可以用来储水,维持水压,每天水都不停地流进和流出水塔.一般地,白天,当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时,流出水塔的水比流进水塔的水多;夜晚,当人们休息时,流进水塔的水比流出的水多.(1)如果水以每小时a升的速度流进水塔,那么4小时后,流进水塔多少升水,若a=20000升,计算一下结果;

(2)如果水以每小时a升的速度流进水塔,同时又以每小时b升的速度流出水塔,那么4小时后,水塔里的储水量变化了多少?

[生](1)4小时后,流进水塔的水为4a升;当a=20000升时,4小时后,流进水塔的水为:4a=4×20000=80000升;

(2)4小时后,水塔里的储水量变化了(4a-4b)升.[师]在上述问题中列出的代数式4a,4a-4b都是整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整式的概念.Ⅱ.在实际情景中,明确整式的有关概念 出示投影片(§1.1 A):问题串

小明房间的窗户如图1-1所示,其中上方的装饰物由两个四分之一圆和一个半圆组成(它们的半径相同).图1-1

(1)装饰物所占的面积是多少?

(2)窗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窗框面积忽略不计)(3)一个塑料三角尺如图1-2所示,阴影部分所占的面积是 ;

图1-2

(4)某校学生总数为x,其中男生人数占总数的,男生人数为 ;

(5)一个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高是h,体积是.[师生共析](1)装饰物是由两个四分之一圆和一个半圆组成,它们的半径相同,由图中的已知条件可知半径为16b2;

bb,所以装饰物所占的面积恰好是半径为的一个圆的面积即44(2)窗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的面积应该是窗户的面积与装饰物所占面积的差即ab-16b2;(3)塑料三角尺阴影部分所占的面积是ab-mn;(4)男生人数为x;(5)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a2h.[师]我们观察上面列出的几个代数式可以发现:4a, 母的乘积.例如4a是4与a的积,163512123516b2,3x,a2h等,都是数字与字516b2是

33与b2的积,x是与x的积,a2h是1与a2h1655的积.像这样的代数式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单项式(monomial).其中的数字因式如“4”“”“”“1”是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哪位同学能给我分析一下上面几个单项式的次数呢? [生]4a的次数是1次;

16b2的次数是2次;x的次数是1次;a2h的次数是3次.35[师]很好!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a2h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为什么是3次吗?

[生]这是因为a2h这个单项式中含字母a和h.而a的指数是2,h的指数是1,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当然是1+2=3喽.[师]这位同学很仔细,h的指数是1,这一点很容易被部分同学误认为是0.h的指数应是1,只不过作为指数时省略不写,你还能回忆起什么时候“1”可以省略不写吗? [生]“1”作为系数时,“1”作为一个字母的指数时,“1”作为分母时.[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生]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是单项式吗?

[师]是.单独的一个字母a,我们可以看成1·a,所以单独的一个字母系数是1,次数也是1,单独的一个非零的数的次数是0.[生]这就是说,我们学过的所有有理数都是单项式.[师]是的.[生]代数式4a-4b,ab-

16b2,ab-mn,它们是什么样的式子呢?

121b,ab-mn是哪些单项式的和呢? 22161111

21212[师]代数式4a-4b是单项式4a,-4b的和,像这样的几个单项式的和所形成的代数式,我们把它叫做多项式.请问:ab-[生]ab-16b2这个多项式是ab与-

16b的和;ab-mn是ab与-mn的和.2222[师]所以我们说ab-项呢?

1321b这个多项式有两项,分别是ab,-b2.x2y+2y-1有几1616313[生]x2y+2y-1有三项,分别是x2y,2y,-1.[师]每一项的次数是多少呢?

[生]x2y次数是3次,2y的次数是1次,-1的次数是0.[师]在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x2y这一项在1211xy+2y-1中次数最高,因此我们把x2y的次数3作为多项式x2y+2y-1的次数,即3331112xy+2y-1是一个三次三项式.那么ab-b2, ab-mn是几次几项式呢?

223161313[生]它们都是二次二项式.[师]我们刚才讨论了单项式和多项式,而且还知道了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数、次数.我们也就知道了整式,因为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研究单项式、多项式就是在研究整式.在研究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时,我们注意到在数字和字母之间只出现了乘法、加法、减法(可转化为加法)的运算,没有出现2÷x即

x2,或x÷2即这样的式子,那么

2xx2,是整式吗?同学们不妨讨论一下.2xx1x2[师生共析]可以写成·x,所以是单项式,而是数字与字母的商,所以不是222x单项式,更不是整式,所以整式最显著的特征是字母不能作分母.Ⅲ.议一议

出示投影片(§1.1 B)小红和小兰房间窗户的装饰物如图1-3所示,它们分别由两个四分之一圆和四个半圆组成(半径分别相同).图1-3(1)窗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的面积分别是多少?(窗框面积忽略不计)(2)你能指出其中的单项式或多项式吗?它们的次数分别是多少?

[生]左图小红房间的装饰物所占的面积相当于半径为的圆的面积的一半,即窗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的面积为ab-

2b.8b8b2

2b.8右图小兰房间的装饰物所占面积是半径为的两个小圆的面积,即2×户中能射进阳光的部分的面积是ab-[生]ab-

3264b2=

32b2.窗

b2.2b和ab-b2它们都是多项式,且次数都是2次.832Ⅳ.练一练

出示投影片(§1.1 C)1.随堂练习(课本P4)

下列整式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它们的次数分别是多少? a,-x2y,2x-1,x2+xy+y2

解:单项式:a,-x2y;次数分别是1次和3次.多项式:2x-1,x2+xy+y2;次数分别是1次和2次.2.补充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项式A的系数是0 B.单项式a的次数是0 C.1是单项式 a1313D.1是单项式

(2)关于2×103·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系数是2,次数是1 B.系数是2,次数是4 C.系数是2×103,次数是0 D.系数是2×103,次数是1(3)已知出租汽车行驶3千米以内(包括3千米)的车费是7元,以后每行驶1千米,再加1元.如果某人坐出租汽车行驶了m千米(m是整数,且m≥3),则车费是()

A.(7+m)元

B.(4+m)元 C.(7-m)元

D.(3+m)元(4)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哪些不是整式?

-2a2,xy,(m-n),0,1223151b4x,1+,x2++1,x

x3y(5)写出系数是,含有字母a、b、c的五次单项式.解:(1)D(2)D(3)B

231b多项式:(m-n),1+;

5314x不是整式:,x2++1 xy111111(5)a3bc, a2b2c, a2bc2, ab2c2, ab3c, abc3.222222(4)单项式:-2a2,xy,0,x;Ⅴ.读一读

[师]皮克公式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同学们可阅读课本“读一读”,探索课本中给出的点阵中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皮克公式计算其他一些多边形的面积.(鼓励学生自己阅读,并探索文中给出的点阵中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生]通过剪拼从图中可以看出,共剪拼成7个以相邻四个点围成的小正方形,而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一个单位面积,因此,这个点阵中的多边形的面积S=7个单位面积.而根据皮克公式算出的结果S=3+×10-1=7个单位面积,这个结论和我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我们可以感觉到皮克公式更方便,只需数出多边形内部的点数和边界上的点数,代入公式计算便可.12图1-4 [生]我在点阵中画了一个多边形(如图1-5所示)利用皮克公式,得

图1-5 S=4+×10-1=8(单位面积)12

Ⅵ.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整式的概念,特别整式中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次数.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Ⅶ.课后作业 课本P5习题1.1 Ⅷ.活动与探究

--已知多项式3xn2-2xn-xn+1是四次三项式,则单项式(2-n)xn1yn+1的系数、次数分别是多少?

[过程]根据多项式次数的定义,可以确定n的值.因为n+1,n,n-2相比较,n+1最

-大,所以n+1=4,n=3.把n=3代入(2-n)xn1·yn+1中,单项式的系数、次数都可以确定.-[结果]根据题意,得n+1=4,n=3;把n=3代入(2-n)xn1yn+1中得单项式-x2y4.所以-x2y4的系数为-1,次数为6次.●板书设计

§1.1 整式

1.单项式:数和字母的积的代数式为单项式 ①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②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③单独的一个数和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④单独的一个非零数次数是0.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

在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3.课堂练习:(由学生口答)

第三篇:示范教案一(中国石拱桥 第1课时)

示范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能力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辨析文体,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设计(二)桥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又像是没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经受千人踩踏,暴洪冲刷,坚贞的挺立是它不变的形象。以上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桥。而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桥又该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石拱桥》。设计(三)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有不少杰出的发明创造,石拱桥的建设成就就令世人赞叹不已。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看看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是怎样向读者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二、辨析文体,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荷情万种(一)拙政园,撷山川之灵秀,为世人所钟情,不愧为苏州园林之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为世人所敬仰,不愧为花中之君子。你能想像在拙政园赏荷是多么高雅美妙的事吗?所以,当我听说拙政园要举办首届荷花艺术节的消息时,就迫不及待地想去一饱眼福了。

立秋过后,天还是一样的炎热。走在路上,我还猜度着荷花是否经得起骄阳的虐待,可踏进园门,才隐约听说荷花还没有到盛放的时节。

我略带失望地走在小石子铺成的曲径上,走向了那有名的荷风四面亭。“苏州好,拙政好园林。四面荷风三面水,红裳翠盖满池心。炎夏惬幽寻。” 这是周瘦鹃在吟唱。

我站在亭边,愣愣地看着四周大片大片的荷叶。层层叠叠的绿,绿得耀眼,绿得洒脱,从四面八方把我包围融合,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要化成一抹绿。我感受到一种清爽直逼我的肺腑,仿佛要洗去心灵的陈年的灰尘。

这是荷风!我已经感受到了!

可荷花呢?我为何找不到它的影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是周敦颐在吟唱。

我印象中的荷花应该是玲珑剔透的,花瓣像用淡色的红玉雕刻而成,袅袅伫立在碧波中,纤长而高傲。它不热烈如牡丹,也不忧伤如秋菊,它只是冷静地思索着、展望着。

如今,面对这么多游人的期待,荷花为何千呼万唤不出来?难道这就是它的傲气? 它是君子啊,它不会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它只能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

荷花美得超然,但不孤芳自赏,它总有开放的时间。它的美不是妖媚,不容任何侵犯。它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不是被人欣赏,而是奉献果实。它愿放弃美丽而一心酝酿果实——用它的根用它的心。

我忽然间领悟到许多,心情豁然开朗。没赏到风姿绰约的荷花固然十分遗憾,但我的心里早已是荷情万种。

荷花(二)盛夏,当你漫步在荷花池畔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到宋朝诗人杨万里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你看,那碧波荡漾的水面上,亭亭玉立的荷花,散发出阵阵幽香,沁人肺腑;那托浮在水面上的荷叶,青翠欲滴,那滚动在荷叶上的水珠,犹如翠玉盘中的珍珠,明净柔润。一阵微风拂过,会使你有一种暑气全消之感。再吟诵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佳句,就更觉心旷神怡了。

荷花全身是宝,用途很广,既是食品,又是药物,至于供人观赏,那只不过是一种“副产物”罢了。它的地下茎——鲜藕,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及矿物盐等,营养价值很高,是一种很好的水生蔬菜;它既可生食,又可熟食,还可加工成藕粉、蜜饯和糖藕片等,既有营养,又易消化,是妇幼老弱的良好补品。莲子,鲜可生食,也可做汤菜、甜食或蜜饯;干莲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6.5%,钙、磷、铁质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荷梗、荷花、莲蕊、莲须中还含有各种生物碱,荷叶还是很好的包装材料。

如果说到荷花的药用价值,那就更大了。荷花的各部分都可入药。莲须,有固肾的功能;莲子,有收敛镇静之用;莲蕊,有清心、利尿、降压降烦之效;花托、花瓣,有活血祛痰之妙;花蒂(叶中央近叶柄部分)能清暑利尿„„

荷花在我国的长江、珠江流域栽植较多,黄河流域也有分布。就品种而言,荷花约可分为三大类,四十余种。其中花藕和花香藕等品种是以向人们提供鲜藕著称;湘莲和向日葵莲等品种,则是以向人们提供莲子而闻名;而花中君子和水花魁等品种,则是专供人们观赏的。

莲藕,虽然一生都在水中,但对水的深度却有一定要求。一般生长初期,以三至五寸为宜,生长后期,一般可控制在一尺左右。在莲藕的枝叶长出水面以后,一旦风折叶柄,水就会从茎管灌入,使整株莲藕烂掉。因此,莲藕的生长发育还与风力大小有关。

2.要求学生粗读两篇文章,并感知它们的区别。学生谈阅读的感受,只要能谈到一两点就行。

明确:两文同样写荷花。但《荷情万种》是一篇记叙文,兼有抒情、议论。记叙自己去拙政园赏荷的经过,对荷的描写和体验极有层次,先写荷风,续写荷的精神,并巧妙引用古文增添色彩。

《荷花》分别介绍了荷花的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及荷花的分布状况、品种,最后介绍了荷花的生长与水深、风力有关。观赏价值突出其形体美、情态美。食用价值突出强调鲜藕、莲子,略写了荷梗、荷花、莲蕊、莲须。药用价值突出荷花的各个部分,这是我们读者所不了解的。全文语言平实,知识性强,是一篇说明文。

3.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三、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声屏显示配乐朗读。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旌“

四、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1.教师指出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从文章中所获得的知识。

(1)学生默读课文,自行查找、概括。(2)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发言,积极参与。(3)全班交流。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最后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2.局部探究。

(1)请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①学生齐读第四、五段。②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表明其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表明其形式优美;“保持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表明其结构坚固;“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唐朝张嘉贞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NFEAF赞其“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

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它从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

(2)请同学独立分析第六、七、八段,并完成下面的表格。多媒体显示:

请四位同学依次填写。明确:“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距今830多年,表明其历史悠久;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表明其形式优美;河堤冲毁桥无恙表明其结构坚固;13世纪就闻名于世,受马可·波罗的盛赞表明其成就突出。

3.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五、延伸拓展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98引自《辞海》对卢沟桥介绍的文字,然后与课文相比,多了哪些内容?是否因此觉得课文里对卢沟桥的说明不够全面?

学生明确:《辞海》还提到的内容有:碑亭内有“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桥东附近宛平城内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旁另建有新桥等内容。

课文里介绍卢沟桥,着重介绍了它身上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地方,如果像《辞海》那样面面俱到,势必会模糊了文章的写作目的。教师总结: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

六、布置作业

1.请理清关于赵州桥、卢沟桥的文字的说明顺序。

2.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第四篇:1.1地理必修一教案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 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

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 读图名。

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问: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

(让学生结合课本P2读图思考题,分析回答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3,在图1.2中找出图1.3所在的时段,指导学生自学P3第一段,让学生分析近10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填写下表。)历史 时期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

20世纪以来

人口数量情况

数量少

数量较多

持续增加

数量多

人口增长情况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口变化原因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引入P3活动题)让学生列式计算:200000×2%=4000(人)200000×(1+2%)10=24.38万(人)24.38万×1.7%=4144(人)

教师提问:从以上计算结果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和启发? 学生思考回答,师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否相同呢? 板书:

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图1.4)让学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2000年,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非欧拉北美大洋洲)

(2)2000年与1950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的排序?(亚非拉欧北美大洋洲)(3)计算50年来各大洲人口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非拉亚大洋洲北美欧)(4)由此可见,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大洲?(亚非拉)(5)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属于哪一类国家?(发展中国家)

(6)欧、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目前人口数量的增长又表现出怎样的特点呢?(增长较缓慢)

展示《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表。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亿)

非洲

3.8 1.4 2.4 7.84

拉丁美洲

2.4 0.6 1.8 5.19

亚洲

2.2 0.8 1.4

36.83

发展中国家

2.5 0.9 1.6

48.07

大洋洲

1.8 0.7 1.1 0.33

北美

1.4 0.9 0.5 3.10

欧洲

1.0 1.1-0.1 7.29

发达国家

1.1 1.0 0.1

11.98

全世界

2.2 0.9 1.3 60.5

过渡:发达国家人口很少,增长缓慢,会存在人口问题吗?(会),是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那么这些国家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P4《日本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广鼓励生育的政策》)教师补充材料二、三

材料二现金津贴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意大利的出生率连年下降,国内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鼓励人民多生育,意大利政府用心良苦地宣布一项新措施,就是给予生育一胎以上的家庭经济津贴。从生育二胎开始可以一次性领取由政府支出的1000欧元的津贴。

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

德国人口出生率很低,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靠外来移民。在德国每年有14.5万多名婴儿的父母是外籍人或父母的一方是外籍人,占全德婴儿出生率的20%。

提问:人口增长慢的国家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什么?(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提问:人多且增长快的国家又采取什么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自然增长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人口政策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日本

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让学生阅读课本P5阅读,明确人口大国人口的增长左右着当今以及未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世界“60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4年。成绩巨大,但依然任重道远。)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知道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世界人口的数量,在整个人类历史时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总趋势,但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又有不同的特;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各地区会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由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入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板书: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教师指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板书:

1、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学生阅读课本P6图1.6。教师引导学生分析)(1)图中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

(2)横坐标仅仅表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吗?(3)自然增长率如何读取呢?

让学生结合课本P7的表1.2,思考,填写下表。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提问: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出现在人类社会的什么阶段? 板书:

2、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下表。)

提问:原始型和现代型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一样吗?为什么?

教师讲解: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转变是从死亡率还是出生率先下降开始的?(死亡率)设问:目前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地区)生产力水平是否相同?(不同)板书:

3、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让学生阅读课文P6有关段落,分析世界两类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哪一种?整个世界又是哪一种?完成下表。)地区

代表地区

人口增长模式 备注

发达国家

欧洲和北美

现代型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引入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

亚非拉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经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

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

提问: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阶段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上会变化的,在空间上也有差异的。最后分析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知道了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原因。通过学习,懂得了人口增长模式在时间上有变化,空间上存在差异。

第五篇:1.1种子发芽试验(一)教案

种子发芽试验(一)教案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2.科学探究:学生通过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掌握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并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3.科学态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对科学问题的探究精神,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4.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使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到植物生长的不容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照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视频导入:在开始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观看一个小视频,大家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注意观察视频中的植物的生长过程。(播放植物生长短视频)

2.引出课题:同学们看完这个视频,你们看到视频中植物的生长是怎么开始的啊?它破土而出首先长出了什么?(生:它发芽了)3.进一步引导,没错,它发芽了,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但是植物的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呢?

二、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大家想一想刚才视频中发芽的植物,有哪些条件为种子的发芽提供了需要呢?(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观点,水分,阳光,土壤。。。教师做好板书记录)

2.实物引导:大家抬头看,现在老师手里有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这颗种子是老师精心挑选的,绝对无污染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大家放心哦,如果现在我想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从种子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讨论更具有针对性)

三、设计种子发芽的实验

1.师(过渡):那我们怎么来证明自己刚才的猜测正不正确呢?我们需要干什么?(生:我们要来做实验)

2.师:那我们该用怎样的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 3.师点拨:为了我们能把实验做得更好,老师建议大家选择一个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但是我们这里有好几个不同的条件,每个条件的研究的小组老师认为应该分配的平均一点儿,并且在研究之前设计好实验方案,接下来四人小组开始讨论。4.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么做?(2)你们的预测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学生确定研究内容,教师统计,学生设计方案,教师指导(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阅读书第4面的实验记录表,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填写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可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

六、板书设计 种子发芽实验

(一)一、预设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

二、设计实验计划

下载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1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示范教案一(1.1祝福 第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示范教案 设计方案一(寡人之于国也 第1课时)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单元 单元设计 一、单元课文知识内容和特点 本单元编选了四篇古代议论文,就作品的时代而言,从先秦时期的孟子......

    示范教案 (归去来兮辞 第1课时)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单元 单元规划 本单元将学习《归去来兮辞 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四篇文章,它们都是我国古代......

    第1课时1.1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教案湘教版1

    第一章因式分解 第1课时1.1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教学目标:1.了解分解因式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2.感受因式分 解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的作用.3.通过因式分解培养学生逆向思......

    1.1示范教案(体味文化_第一课时)

    模块纵览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文化生活》模块,作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

    示范教案一(2.1光合作用 第3课时)

    示范教案一(2.1光合作用 第3课时) 第三课时 三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教学过程 [导课] 复习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引导学生根据概念指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

    示范教案 设计方案二(祝福)

    http://www.xiexiebang.com 或http://www.xiexiebang.com 设计方案(二) 总体设计 思路方法 1.在讲解背景和情节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的主题。通过鉴赏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把握......

    (教案1)1.1正数和负数

    正数和负数(第1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2、数学思考: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

    举杯祝福教案1

    《举杯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并设计表演唱的形式表现音乐。 2. 学会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感受其欢快活泼的特点。 3. 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