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一.充分预习
自读三遍。集体朗读,正音正字。告知本重点字词、句式,让学生自己琢磨。参照注释和译文翻译各章,找出翻译不顺或你认为有误的地方。
二.整体感知
《论语选读》1-4是政治专题,本中心论题为“为政以德”(板书)。是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做状语,后置,正常语序是“以德为政”。请同学指出本句翻译错误处。
生:“以”翻译成“运用”不正确,词性不对。“运用”是动词,“以”应翻译为介词性的“用”或“凭”。
本明确提出“为政以德”的主旨及意义的是哪些章节?“为政以德”的意义是什么?
生:
一、二章统领全文,鲜明提出本的中心主旨“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并揭示了意义: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首章用一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为政以德”的意义,用当代政治术语来说,就是人民紧密的团结在以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示例: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孟子•离娄上》)
2有耻且格。
(翻译此章)二章用鲜明的对比道出了“为政以德”的意义。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号召全社会人民要有羞耻心。但夫子说“为政以德”,百姓自有羞耻心了,世道人心、社会风气自正。
(驳:一些教案把“为政以德”的意义归结为“无为而治”。窃以为欠妥。单言“无为而治”,在当代人眼中,恐怕都以为是老子虚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吧。儒讲无为而治与此有别。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1)李泽厚辨之甚明。《集释》:言任官得其人,故无为而治。《新序•杂事三》云:故王者劳于求人,佚于得贤,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前所学《谏太宗十思疏》“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亦是儒家的无为而治。李泽厚讲(21)章亦误,钭东星先生认为:北辰居其所是喻君以崇高道德居位凝聚四方,非至尊不动,可以无为。)
示例:(韩)延寿为吏,上礼义,好古教化,所至必聘其贤士,以礼待用,广谋议,纳谏争;表孝弟有行,修治学官……接待下吏,恩施甚厚而约誓明。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岂其负之,何以至此!”吏闻者自伤悔,其县尉至自刺死,门下掾自刭。
延寿出行县至高陵,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曰:“幸得备位,为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既伤风化,重使贤长吏、啬夫、三老、孝弟受其耻。”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令、丞、啬夫、三老亦皆自系待罪。于是讼者宗族传相责让;此两昆弟深自悔,皆自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郡中歙然,莫不传相敕厉,不敢犯。延寿恩信周遍二十四县,莫敢以辞讼自言者。推其至诚,吏民不忍欺绐。(《资治通鉴》卷二十六)
师:夫子二千五百年前的教言“为政以德”有如此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先弄清什么是“为政以德”。
比较“政”、“刑”、“德”、“礼”,明确其区别。
政,政令,是由政府发布的君令,君令即政令,国法;刑,刑罚;礼,泛指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朱熹注,礼谓制度品节也;德,德者得也,自得于身,人行之总名,外在之道我得之而凝于身,是人身所具有的诸多善性美行,简译为道德。作个比喻:一个老师觉得应该准时上下班,是德;学校规定教师要准时上下班,是政;对不准时上下班的老师罚款十元,是刑。礼是法的补充,和法有相通之处,又有所不同,法具有强制性,礼则属于道德范畴。
德为道德,是人身上所具有的合于道的品德,不是行政管理手段。(可证“运用道德”翻译之误)所以“为政以德”应理解为统治者用、凭借自己的道德、个人魅力来治理国家。(此统治者非仅指国君皇帝,泛指各级各单位部门的领导。此德也非指当今狭义的道德,而是合于道的所有道德。)
师:那么,作为统治者,该具备哪些道德?
三.探究研讨
师:以下十章皆讲述统治者该具备的道德。找出每章的关键词或归纳。
(见板书)
可分为两方面:安人,正己。
(一)安人。(以“庶、富、教”为纲讨论)
朗读第三章,翻译。讲解:这是孔子和弟子离开鲁国初到卫国时的一次谈话,“庶、富、教”是孔子治国三步曲,反映着孔子的治国理念。
学生阅读“安人”部分的章节,联系现实讨论:为什么要“庶”?为什么要“富老百姓”?怎样“富老百姓”?为什么要“教”?
为什么要“庶”?
要点:人是劳力和兵力,可以增加财富和土地,可以保家卫国(可穿插讲161章。反对征伐,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用武力征伐的是法家。)老子“小国寡民”。毛泽东“人多力量大”,鼓励生产,但当代为什么又计划生育?――――都是为了“富民”。
第二篇:《为政以德 教案
《为政以德》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为政以德”的积极意义。
2、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3、背诵积累名言、成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德”的内涵,搞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古今异义。
三、课前准备
本节是选修课《论语选读》的第一课,在课前应布置学生去寻找有关孔子和《论语》的资料,在课内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孔子和《论语》有一个总体的、大概的认识,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好《论语》选修课。第一教时 设计意图:
开始学《论语》应对《论语》与孔子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要培养学生学生自我检索资料的能力。教师在作充实与总结时,要根据学生的发言,灵活处理。要注意对学生发言中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作此解释,因为这个年代实在很遥远。为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对孔子的出身、在鲁与季氏及阳虎的纠葛、周游列国的经历及《论语>>的成书及影响适当多讲一些。这些故事性强,很吊学生胃口,有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挑选两位同学跟据所搜集资料介绍一下孔子与《论语》,教师可作以下的补充与总结: 《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要从总体上了解《论语》,必须了解孔子其人;而了解孔子其人,又必须以《论语》为主要依据。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三岁时,父亲死去,他跟母亲过着较艰苦的生活,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完整地保存着西周的文化传统,孔子自幼就受到周文化的熏陶,成年以后又以好礼、知礼闻名于鲁国。孔子自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年过三十,就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设教。其学既非当时一般人之所谓学,其教亦非一般士人之所谓教,至是孔子乃成为一教育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立创新的以教导为人大道为职业的教育家。年轻时曾做过小吏。从事教育,整理《诗》、《书》、礼、乐,学生越来越多。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季氏家臣阳虎作乱失败,叛鲁奔齐。次年孔子开始出仕,由中都宰而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当权后,他“张公室,抑私门”,打击操纵国政的大夫的势力,一心想改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与当权者季氏发生了矛盾。季氏又接受了齐国的女乐,迷恋声色,三日不朝,孔子便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到别的国家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但他的思想被认为不合时宜,虽受人尊敬,但不受重用。晚年应鲁人之召而归鲁,鲁国以国老待孔子,虽遇事多有征询,又不听用其言。孔子也不求仕,专心于古代文献的整理工作。
“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思想的诸多方面多与“仁”有关。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等的爱。孔子的仁爱思想,既以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为基本内容,又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这两方面的内容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着现实基础。在政治方面,孔子以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为追求目标,他怀念周公,欲从周礼,幻想“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在教育方面,孔子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整的思想理论。他主张以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主张“有教无类”,并亲自实行。在哲学方面,他提倡中庸之道,认为过犹不及。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来源复杂,有积极的成果,也有消极的东西。在当世他不愧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集腋成裘,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并且有重复的章节出现。
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建议:课文有注释、有译文,在疏通文意上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重点应注意常用的且古今有异义的词语及成语与名言。
1、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斯 ①指示代词:这 于斯三者何先 逝者如斯夫 有美玉于斯《论语》 ②连词:就,那么 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 文公》)
③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经·豳风》)相 ①赞礼之人:端章甫,原为小相焉《论语》
②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则焉用彼相也《论语》 ③观察,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相鼠》)劝 ①勉励,奖励:惩恶劝善(《左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②劝告,劝说: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史记·商君列传》)时 按时: 使民以时 学而时习之 《论语》
就 ①靠拢,接近: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
②完成,成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
③成全,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史记》
何以„„为:表示反问。其中疑问代词“何”表询问,动词做谓语,语气助词“为”加强询问语气。可译为:“还用······做什么”“为什么要······”“有什么······呢”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光传》
信 ①诚信,言语真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②信任:民无信不立《论语》
道德 先秦道德两字很少连起来用的,道是道,德是德。“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道的本义是人走的路,然后再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 :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之以政 道千乘之国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
国家: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时国就是指诸侯国。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分给宗室、子弟、功臣。这些封地就叫做“家”。所以孟子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在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关系民生和国家政权,是至关重要的,古代皇帝和诸侯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是表示反问的一个问式,相当于“恐怕„„吧”。“过”是指责的意思,《过秦论》的 “过”也是这个意思。“过”的宾语是“尔”,即你们。“是”是我们在本文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实词,“是”在文言文中最基本的用法是指示代词,解释为“这”,后面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夫如是”都是这个意思。老师特别要提醒同学注意,“是社稷之臣也”这个“是”看起来非常像现代汉语表示判断的“是”,其实不是,到汉代以后,“是”才有用于表判断的,如“问今是何世”“不知木兰是女郎”等。“是”在古文中也有表示与“非”相对的概念,如“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至于本句的“是”也是代词性的,复指前面的“尔”,起提宾的作用。同样的用法有“惟余马首是瞻”“惟命是从”“惟利是图”等。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比辟世之士哉?”
既来之,则安之:课文中“来”和“安”都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以后,就要使他们生活安定。现在这个成语是指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跟原来的意思有些不一样。愚不可及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设计意图:
这里所列的字重点在有古今异义的,且是常用的。对古今异义的重在比较,教时还可再补充点例句。对常用的如:“社稷”、“国家”、“道德”,教师可作更为广泛的阐释。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主语是“君子”,谓语是“疾”,宾语是“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难点在理解宾语的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心里明明想得到某样东西,却不肯直接说出来,即“舍曰‘欲之’”,然后找一个借口,编一套理由把它拿过来,即“必为之辞”。这种态度是君子讨厌的,不但个人的道德不应该,政治的道德更不应该。孔子首先骂冉有的这种态度。
成语:祸起萧墙 分崩离析 鸣鼓攻之
2、背诵并深刻领会以下文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设计意图:
这些名句与成语,意蕴深刻,至今还活在人们的语言中,极富生命力,所以先要学生背下来,然后慢慢品味其意思。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第二教时
本教时主要在总体上探讨文意与孔子的思想,教师应学生充分发言,然后作引导归纳、总结。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是一票否决的事。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朱熹说::“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
探究之二: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为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来告诉孔子? 同学们各抒己见,但对孔子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不大了解。他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与现在不同。当时并没有党派组织,但但子与学生们相当于一个党派,孔子是其精神领袖,弟子们对孔子有宗教性的崇敬。打一个比方,孔子相当于某一武术流派的掌门人,弟子没有一件事敢不向他报告。孔子对学生是一种道德的感召,学生不敢骗他。这两位学生是季氏的家臣,是文人兼武职带兵的。季氏想吞并颛臾,他们参与其事。他们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他们受孔子的影响,又是孔子的高才生,内心也觉得季氏这件事做得不对,而且做出来一定要挨老师骂。可是这两人到底不是孔子,认为季氏这样做似乎也未尝不可,因而没有坚决反对,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后吃不消,于是两个人来拭探孔子的意向。探究之三: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
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颛臾这个国家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是周天子所领导下的一分子(周天子把它封给鲁君)怎么可出兵去打它呢?你季氏根本没这个资格。这些小国大多是上古帝王贤哲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小国中仍然保存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品德、风俗习惯。孔子推崇周文化,也不歧视小国文化。在他看来,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
孔子的时代,天下已呈礼乐崩坏之象。当时周天子号称拥有天下,实际上只控制着自己的都城。而诸侯国君也步其后尘,大夫们一个个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家呈尾大不掉之势,国君变成了傀儡。如鲁国在鲁襄公十一年由三桓“三分公室”: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贵族将鲁国一分为三,各占其一。后来,随着季氏家势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鲁国的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倒是鲁君的势力范围。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孔子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作为一个大夫,却以下犯上,居然攻打周天子所封的颛臾,这是对孔子政治信念的挑战,所以孔子要坚决反对。
设计意图:
儒学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最核心的思想是维护等级制度。这是封建统治者最需要的。《论语》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可见孔子这个话是讲到统治者心坎上去了。”设计这一探究,要帮助学生理解儒学思想与起义农民的口号之间的区别。了解儒学最核心的东西。教师也可提一下儒家与墨家的区别,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不一样的。墨家的兼爱是所谓的“爱无差等”要“天下之人皆相爱”。所以孟子骂他们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探究之四: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探究之五: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孔子讲为政,不是谈政治,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的言论才更有价值,更有普遍意义。作为思想家作为圣人,其价值乃是提供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不是具体某一个样板。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理,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一个君子的要求,他才能够为国家做事(可大受),也才能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格物、致知、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在本章节中,孔子就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3.6)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则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1)如果这样就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12.19)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早上之风,必偃。”(12.19)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16.1)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20)孔子设教,不仅注意个人修行,其对家庭社会国家种种法则制度秩序,所以使人群相处相安之道,莫不注意。自孔子之教言,群己即在一道中。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就政治言,治人得与治于人者同是一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亦愈重。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孔子答季康子问政诸条,语若平直,而寓义深远。若不明斯义,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人道不彰,将使政事惟在于争权位,逞术数,恣意气。覆辙相寻,而斯民日苦。设计意图:
这一问题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全文起总结作用。教学本文要尽量避免只逐条讲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讨论这一问题,教师应留足够的时间。
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食)送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当自己的学生为季氏敛财时,他公然号召其它学生“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要藏富于民:“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当然这并不是说孔子主张均贫富,孔子主张的是上下各得其分(根据自己的名分、地位,该得多少是多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于统治者而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6.1)当然对百姓的教育是必需的:“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教什么?教之以礼、信、孝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所追求的是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写作实践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这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局限性。现代人们提出以法治国,这同样有局限性,请根据本单元内容论述为何要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教学建议:
《论语》不算难懂,但毕竟与我们相隔了二千五百多年。学生要了解孔子与《论语》,必须有相当的背景知识,所以教师对春秋时代的社会特点及孔子所认为最理想完美的西周的社会特点,要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白儒学的核心是维护等级制度。这也是儒学在封建社会里一直受统治者追捧的最根本的原因。(这方面各教师可参考剪伯赞或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和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孔子的其它思想包括仁爱思想都立足于他的这一基本点的。
在第二教时讨论最后一个问题时,教师要力求把孔子表现在本章的思想,一条条串起来,使之前后相连贯,也就是说要找出各段话之间的内在联系,千万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把课讲活,激发学生思考,教师在讨论问题时要多联系现实。可借鉴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和于丹的《<论语>心得》。
在字、词的落实方面,可依据教学建议,抓重点。对名句与成语要予以特别重视,要使学生能背诵和运用。
第三篇:《为政以德》教案
《为政以德》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二、落实本课的字词句。
三、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
四、掌握本文的文言句式特点、相关成语。
教学重点
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关成语。
教学难点
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教学建议 诵读为主,归纳为辅。让学生充分诵读,试着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落实字词句,一起归纳课文中文言特点。
课前准备
一、认真阅读课文、注释、翻译,掌握字音字义。
二、查阅资料,了解孔子有关思想。
三、研讨课后练习。
教学方式
诵读式、整理式。
学习方式 诵读、归类。
教学手段 多媒体运用。
课时安排 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二、逐章诵读
请同学范读、齐读、自读、小组读、男声读、女声读。读熟全文,读背其中脍炙人口的章节。
三、德政主张
逐章把握孔子的德政主张。
本课记载的是孔子及部分弟子有关从政方面的言论,以德从政、以礼从政是其主要思想。2.1章:主张为政以德,即以德从政(为政)出示板书。
2.3章:以德从政,以礼从政 出示板书。并且说出了“以德从政、以礼从政”的手段是教民。
13.9章:富民、教民 12.7章:富民、正己 1.5章:正己 16.1章:正己
11.17章:举贤(去恶)12.9章:富民
13.6章:正己
12.19章:正己、教民
2.20章:正己、教民、举贤 14.5章:正己
第二课时
其基本手段有“富民”(13.
9、12.
7、12.9)、“教民”(2.
3、13.
9、12.
19、2.20)、“举贤”(11.
17、2.20)、“正己”(12.7本则的“信”,这里解释为“百姓的信任”、1.
5、16.
1、13.
6、12.
9、2.20、14.5)等。
孔子强调以“德”来治理政事,主张用道德来教育和感化天下人,使之去恶从善,以期达到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兴旺发达。孔子反对传统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指出前者的结果是“民免而无耻”,后者则是“有耻且格”。把“德”、“礼”与“政”、“刑”明确地对立起来,指出两种作法会导致两种结果,这是孔子在治国治民方面的创见。只强调政、刑,把庶民置于残暴奴役之下,必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化。而强调“德”、“礼”,这是孔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展开,即承认庶民也和贵族一样,是能够“知耻”的人,只要统治者以自身的德行去“示范”,被统治者就会像草随风倒一样跟上来。而“齐之以礼”则是使庶民产生羞耻之心的条件,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作法,把原来作为贵族专利品的“礼”推广到群众之中,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纳入礼的规范之中。
《论语》是一部说理为主的语录。它采用的是当时流行的周王朝的普通话(即“雅言”),以当时中原地区的群众口头语言为基础,既通俗平易,明白晓畅,同时又吸收古代书面语言精粹、洗练、典雅、整饬的长处,形成一种新的语言风格。所以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隽永有味。《论语》作为语录体散文,一般篇幅都比较短。本课中的16.1篇幅较长,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孔子的对话中有两个生动的比喻:“相”要扶持盲人让他不倾危跌倒才称职;野兽跑出笼子,宝物毁在匣子中,过错自然在管理者。从而说明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易错音义
请同学们寻找容易出错的读音,归纳整理如下,顺便解释一下词义。
譬(pì)如:比如,就好像。冉(rǎn):姓。
庶(shù):众多。①众多。人多。②百姓,平民。③旧时指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如“庶子”,妾所生的儿子。④差不多。⑤副词,表示可能或期望。千乘(shèng):千辆兵车。
颛(zhuān)臾(yú):鲁国的附庸国。彼相(xiàng):那些扶持者。相(xiàng)夫子:辅佐季氏。
盍(hé):何不。兼词,是“何不”的合音。兼起疑问副词“何”和否定副词“不”的作用。偃(yǎn):仆,倒伏。被折服,被感化。有成语“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击战鼓。稼(jià):耕种,种田。
二、易错词义
请同学们寻找比较容易解释错的词或短语,整理如下。
居其所:处在自己的位置。
适卫:到卫国去。适,往,到。
问政:询问治理国政的道理。
斯三者:这三项。斯,代词,这。者,助词,表示提示停顿。
民无信不立:“民无信则国不立”的省略说法。信,信任。立,存在,生存。不能者止:不能(胜任)就该辞去。者,的人。止,停止。
危而不持:如果盲人遇到危险却不护持。危,危险。持,扶持。颠而不扶:即将跌倒却不搀扶。颠,跌倒。扶,搀扶。尔言过:你的话是错误的。言,话。过,错误。
聚敛:用重税等搜括(民财)。
附益:增加,增益。附:附着。引申为增益。《荀子·礼论》:“刻生而附死谓之惑。”(对活人刻薄,对死人厚待叫作糊涂。)用不足:用度不足。用,用度,费用。其身正:他自身端正。
虽令不从:即使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服从。虽,即使。
敬、忠以劝: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并且勤勉努力。以,连词,而。
三、通假字
寻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包括异体字和古今字。
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通“导”,读dǎo,训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通“导”,读dǎo,治理。“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与:同“欤”,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与”是“欤”的古字,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论语》中均用“与”字,如:“求!无乃尔是过与?”
补充说明:
通假字指某一个字借用为另一个字。这两字在形、义上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因读音相同或相近,才临时通用。通哪个字,读哪个字的音。
通假字一般是单向的,如“共”通“拱”,而“拱”不通“共”。
四、古今异义
寻找课文中古异义的词。
无耻:没有羞耻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古代不守礼义、不光彩、不体面即“无耻”,如寡妇改嫁、战败逃跑等。现代汉语中意思是道德水平低下,含义较窄。有事:有战事,指采取军事行动。事,特指战事、祭祀等军国大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以为(东蒙主):以之为,让(拿)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现代汉语的“以为”是认为。
五、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无道”指无道者,不守道义的人。就,动词,靠近。“有道”,作宾语,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就: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举善而教不能。“善”指优秀者;“不能”指能力差的人。
补充说明:
当动词、形容词处于宾语的位置,就充当名词了。
名词作动词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好比风,“草”,好比草。
补充说明:
当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就充当动词了。
使动用法
富之:使他们富起来。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百姓也就对政府有信心了。富、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所以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来招引他们(使他们来)。来,不及物动词使动。
补充说明:
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就是使动用法了。
第三课时
六、特殊句式 主谓倒置
“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尚德哉若人!”这个人真崇尚道德啊!
补充说明:
主谓倒置,即谓语前置,是一种表示强烈感情的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为政〈以德〉:以德为政,用道德治理国政。道之〈以政〉:以政道之,用政令来训导百姓。齐之〈以刑〉:以刑齐之,用刑罚来整饬百姓。道之〈以德〉:以德道之,用道德来训导百姓。齐之〈以礼〉:以礼齐之,用礼教来整饬百姓。
使民〈以时〉:以时使民,按一定的时节役使百姓。使,使用,役使。临之〈以庄〉:以庄临之,用庄重的态度来面对百姓。
补充说明:
这七个句子中的“以”都是介词,其中六个的意思是“用”。“使民以时”中的“以”意思是按照。
状语后置,也就是介词结构后置,古代的介词结构(介词+宾语)一般都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而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将后置的介宾短语提前到谓语前面来。
宾语前置
①“既富矣,又何加焉?” “何加”,即加何,下一步做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动词宾语前置。
②“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孰与”,即与孰,跟谁。疑问代词作宾语,介词宾语前置。③“无乃尔是过与?” “尔是过”,即过尔,责备你们。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字句”宾语前置,即用“是”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七、固定句式
①“无乃尔是过与?” 恐怕要„„吧?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什么„„呢?表示反问语气。还可译为“还用„„做什么”“哪里„„呢”等。③“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对„„怎么办?表示疑问语气,还可译为“怎么样”“怎么办”“怎么”。
④“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怎么能?表示反问语气。“其”与“如之何”配合使用,加强反问语气。
八、相关成语
①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拱,环线在周围保卫着,拱古作共。北,北辰,北极星。②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
③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
④既来之,则安之: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
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⑤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
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⑥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⑦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⑧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攻,声讨。
⑨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⑩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偃草,草被风吹倒。
十、试水练习
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不读wéi音的一组是(C)①为政以德 ②何以伐为 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⑥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②③④ “为”字作动词和语气助词时读wéi,作介词时读wèi。④⑤⑥均作介词,分别是“替”“向”“替”之意。
阅读12.7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解释加点的三个词。政:为政之道。
先:把„„放在前面,先做。名词作动词用。立:存在,生存。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1)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让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对政府就信任了。
使动用法要译出来。
(2)必不得已而去: 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必”是假设连词。
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的问题还是老百姓的问题?说说你对“民无信则不立”的理解。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取信于民就可以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进步而繁荣。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答案不求统一,只要合理即可。若论说成老百姓的问题,论说民无诚信则不立,也可。)本文段论述的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问题。
儒学的观点是两个方面都不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文明方面,所谓“重义而轻利”。所以,当子贡提出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选择时,孔子作出了“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而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作业布置
找出本课中你认为重要的句子,背诵它。
整理下面几课的文言特点。
教学反思
第一、二节课:
原本以为两课时可以解决问题,结果上下来发现,学生对课文比较生疏,课文本身有一定难度,“季氏将伐一章”较长,需要整理的东西较多。单是疏通文字,落实每一章的德政思想两课时还不够用。
学生诵读的时间不够,只能留待课余时间了。
第四篇:为政以德教案(用)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为政以德》
教学目标:
一、了解孔子的德政主张。
二、落实本课的字词句。
三、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
四、掌握本文的文言句式特点、相关成语。
教学重点:
诵读原文,感受孔子思想;细析“季氏将伐颛臾”一节;整理活用现象、句式特点和相关成语。
教学难点:
孔子德政观点和固定句式。
教学方法:
诵读为主,归纳为辅。让学生充分诵读,试着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落实字词句,一起归纳课文中文言特点。
课前准备:
一、认真阅读课文、注释、翻译,掌握字音字义。
二、查阅资料,了解孔子有关思想。
三、研讨课后练习。
学习建议:诵读、归类。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ú,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二、逐章诵读
请同学范读、齐读、自读、小组读、男声读、女声读。读熟全文,读背其中脍炙人口的章节。
《论语》选修第一课《为政以德》1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三、德政主张
逐章把握孔子的德政主张。
本课记载的是孔子及部分弟子有关从政方面的言论,以德从政、以礼从政是其主要思想。(2.1)【解读】
本章孔子谈德政以及德效。这里讲的是为政者管理政务,除了依靠法律的手段之外.首要依靠的是自身品德的修养。为政以德,首先是为人以德。儒家文化强调,先“正心,修身,齐家”,然后才是“治国,平天下”。孟子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者天下顺之。寡助者天下叛之”,说的就是施行仁政的结果。有德乃有人,有人乃有政,德闻天下,众人呼应,犹如群星环绕。“为政以德”就像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里用人们熟知的现象作比喻,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必要性。事实上,按现代天体学知识,众星并不是“共(绕)”北极星而运转。
为政以德的“德”,含义十分宽广,在儒家文化中至少包括“仁、义、礼、智、忠、信、清、廉、洁、直、孝、勇、诚、敬、恭、敏、惠、温、良、俭、让、宽、简„„”等40多个积极道德子目。
借喻释理,赋理以形。使说理亲切。是孔子说话艺术的一大特色。(2.3)【解读】
本章谈为政的四大纲领:“政”、“刑”、“德”、“礼”。《礼记·缁衣篇》记载:“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礼记》这段记载可看作读此则的钥匙。这里谈的是“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在孔子看来德治高于法治。为政者首先想到的应是“为政以德”,而不是“为政以法”。在德、法关系上,应是“德”先“法”后,因为“法”只是对“不德”之人起惩罚的作用。
“为德”是为政者的主要法宝:
一、为政者本身应修德,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使社会成员明是非,辨善恶,识忠佞,从而耻恶、耻非、耻佞,进而行善、行是、行忠。
二、“德之不行”,施之以法,再用法去约束他们,“行德”意在使民“知耻”。“礼义廉耻”,管子称之为治国的四大纲领,他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知耻且格”表明“行德”应着眼于民众的道德修养,民众的素质提高,如此,才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太平。
另外,不论古今中外,研究管理科学的,其研究范围均逃不出孔子划定的“政”、“刑”、“德”、“礼”的范畴。所有管理学的管理措施,均在该四大范畴之内。“政”,政务,规则;“刑”,刑罚,法律;“德”,仁爱,善心;“礼”,礼仪,外交,内外关系的协调沟通,均在“礼”的范畴之中。“政”、“刑”属于刚性管理,他律管理原则;“德”、“礼”属于柔性管理,自律性管理,柔性管理比刚性管理层次更高。最好的管理是刚柔结合、刚柔兼济,诸葛亮说:“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诸葛亮全集·军谶》)(13.9)【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富而后教”的观点。
孔子与卫国交往较频繁,数次前往,数次离开。这次卫国之行,冉有为孔子驾着马车,来到一个人烟稠密、人口众多的地方,孔子率先发出了感叹:“庶矣哉!”人口真多啊!冉有不失时机向孔子求教:“既庶矣,又何加焉?”人口众多,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富之。”《论语》选修第一课《为政以德》2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使他们富裕。冉有紧追一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答:“教之。”师生之间的对话,有三步曲:“庶之”,“富之”,“教之”。层层深入,条理井然,告诉我们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先富后教。《管子·治国篇》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为什么这样说呢?“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儒法治国之道如出一辙,强调物质第一,精神第二,但两者难以确定先后,当两手同时抓。当今社会,开放搞活市场经济,一切措施,意在“富民”;道德规范建设,意在“教民”。二千多年后,我们的举措仍难离孔子“先富后教”或“边富边教”的理论框架。
四、布置作业。
背诵这三章,完成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提问背诵,及时纠正。
二、继续研读课文。(12.7)【解读】
本章记载子贡问政,孔子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而答,强调“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总有人误会孔子教学,说他独断专行,搞一言堂,不搞群言堂,是师道尊严的倡导者,道貌岸然,实在是对孔子的理解不透。孔子授徒的最大特点是讨论式教学,或者说叫“论辩式”教学。你看子贡问政,孔子从三个方面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民以食为天”。足够的粮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足兵”,防止外敌入侵,足够的军备是国家安全的保证,“民信之”,是讲政府在民众中的信誉,不能失信于民,“信誉”是国家政令通畅的根本。前两项谈物资充足,后一项谈的是精神。孔子回答到这里,应该是比较完备了。谁知子贡不依不饶,紧追不舍,先逼一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如果无路可走,三者中间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呢?孔子到底是圣人,他停都没停,应声而答:“去兵。”仅两个字,干净利落。子贡仍不善罢甘休,又追一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你看,三选一,是一问,现在二选一,又是一问。孔子不等他再问,采取两项合一的答题法:“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一般说,物质决定精神,但在一定条件下,精神亦可决定物质。国家或政府在民众中保持有极高的信誉的话,即便是无食无兵,一夜之间,“兵”“食”即可骤至,此类事例颇多。信誉是为国之本,为政之本,为人之本。这是一场“论辩式教学”,朱熹说:“非子贡不能问,非孔子不能答。”亦可见孔子民主教学的风范。(1.5)【解读】
本章说的是正心、修身、进德、修业,学而优则仕之后,治国平天下时的五大要领,“敬”、“信”、“节”、“爱”、“时”。
①敬业精神。“敬事”是指工作态度,对工作严肃认真,兢兢业业,尽心竭力,每日都要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讲究信用。“信”是为人、存身、立民的根本,“民无信不立”(《颜渊篇》)。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为官一方,必须讲信誉,上不信则下生疑,下生疑则事不成。曾子的“三省”是有关个人进德修业的要求,是“修身”的科目,这里孔子说的则是为官后“治国平天下”,《论语》选修第一课《为政以德》3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是对“修身”的实施与运用。
③节省财政开支。君子治理国家,注重节俭,反对铺张浪费。诸葛亮曾劝诫他的儿子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易·否卦·象传》上说:“君子以俭德辟(避)难。”讲的都是“节用”的问题。
④体恤爱护百姓。施行仁政,不以强施暴,不行苛政。“爱人”即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即“仁”。
⑤“使民以时”。孟子的理解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孔子思想作了具体的发挥。
至今为止,凡为官一任,均需注意此五大要领。
“道千乘之国”一句总起,后三句分述,文辞简洁,章法严谨。(16.1)【解读】
本章是一篇短小精悍的驳论文,是一篇讨伐贪欲的宣言书,也是一篇捍卫和平的宣言书,是对非正义战争的讨伐檄文。孔子因季氏伐颛臾一事对冉求进行严厉深刻而又全面的批评,指出冉求错误有三,A讨伐错误;B诿过错误;C文过错误。因此,全章可分三段:
第一段:就事论事,析讨伐之错。春秋末期,天子大权旁落,诸侯纷争,诸侯大权又旁落,大夫擅权。鲁国则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大夫执掌大权,三家均是鲁国第二代君王鲁桓公之后,史称“三桓”。鲁国四分天下,季氏有其二,因贪欲不止,意欲攻打在鲁国国家内的颛臾。冉求子路二人,处境、地位均很尴尬,介于两难境地,一是霸道,以武力征服天下;一是王道,以文德感化天下。冉求子路一边供职于世代霸道之家,一边就学于圣贤王道之师。“季氏将伐颛臾”,从职责范围讲,食人俸禄,忠人职守,不能不尽责,季氏欲伐,冉有亦当伐。从道德范畴讲,夫子道德文章,耳提面命,受业孔门,知其以武力征服天下不妥,冉有当止其伐。
季氏将伐颛臾,事关重大,欲不告孔子,恐日后师门不好交待,欲告孔子,难免受一场责难。在这样一种心理背景之下。来向孔子报告。“伐”,《左传·庄公二十九年》说:“师有钟鼓曰伐。”一般是天子对叛逆者的讨伐,敲锣打鼓,公开进行,季氏攻打颛臾而用“伐”,表明季氏以天子自居,朱熹《四书或问》说:“伐颛臾而曰季氏,见以鲁臣而取其君之属也,是无鲁也。颛臾而曰伐,见以大夫而擅天子之大权也,是无王也。将者,欲伐而未成,见其臣尚可以谏,而季氏尚可以止也。”
冉求任季氏家臣,曾为季氏增加赋税,聚敛财富,孔子曾号召弟子们“鸣鼓攻之”。孔子猜测这次又是冉求与季氏合谋串通,故撇开子路,直指冉求,直呼冉求之名。先是一句总论,“无乃尔是过与?”恐怕是你的过错吧!“无乃”是一个猜测性语气词,孔子话语的语气表面柔和,但结论却是斩钉截铁似的肯定,“无乃”与其说是语气不确定而缓和,不如说是孔子为后文申斥冉求而蓄势。接下三句分析季氏将伐颛臾的过错。第一句,“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从历史角度看,从时间角度说,不能伐。第二句,“且在邦域之中”,从现实角度看,从空间角度说,承袭历史,不可伐。第三句,“是社稷之臣也”,从事实角度看,从关系角度说,依据现实,鲁之附属,不必伐。客观历史不能伐,主观现实不可伐,臣属关系不必伐,一言以蔽之,“何以伐为?”凭什么讨伐呢?如果说开篇还是一个具有猜测性疑问语气的肯定句式的话,结句则是一个语气肯定而不容置疑的反问句式,语气十分坚决。
第一段,孔子就讨伐颛臾一事,分析冉求讨伐之错三条。
《论语》选修第一课《为政以德》4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第二段,就事论言,析扶持辅相之错。孔子义正词严一番批评后,冉求抵挡不住,于是辩白说:“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夫子”指季氏,冉求这一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文过饰非,诿过于人,将讨伐之责推给季氏。第二层,子路义肝侠胆,敢作敢为,深受孔子喜爱,“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意在拉子路作挡箭牌。冉求一推一挡,颇善辞令,听话者稍不留意,极易被冉求误引而将话题转移。孔子不吃这一套,仍是单刀直入,撇开非主题性话题,抓住错误言论的实质予以斥责:“求”,第二次直呼其名,孔子恐其不服,引经据典以晓告。“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竭尽全力,以就其职位,如若不能胜任,就该离去。孔子说到这里,意犹未尽,最后综合起来,又设一组比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喻指季氏伐颛臾,季氏如猛虎,由内向外,出笼伤人。“龟玉”如颛臾,“椟中”如“域中”,虎兕出笼,由外而内毁于域中,虎兕出柙毁龟玉于椟中。孔子善喻,一事两喻,一因一果,因果相接,一喻外而内,一喻内而外,贴切周密,曲尽其意。指责冉求在其位,不仅是“不谋其政,而且是毁其政”,任而毁政,任而毁谋。第二段三句,正、反、合三层含义,周正严密,义正词严。
第三段,就事论事,析季氏贪欲之错。冉求两次讲话,两次遭到孔子严厉的批评。于是冉求又生一计,又找一个借口,“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费,季氏封邑,颛臾,鲁国附庸,在费邑东北,两地距离较近,颛臾城池十分牢固。“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你看多么巧妙,多么堂皇的理由。“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狼要吃羊,理由还不充足么?孔子驳斥说:“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心里明明想取,想要,“欲之”,嘴里却说不取,不要,“舍曰”。“必为之辞”,巧找借口,欲盖弥彰,掩耳盗铃,心口相违,君子讨厌。何晏《集解》引孔说:“舍其贪利之说而更作他辞,是所疾也。”孔子仅一句话将其借口托辞驳回。
另起一端,祸起贪欲,分两层。第一层,言古之理,论今之事:“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在解释“寡”“贫”“均”“安”四字时,朱熹说: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君弱臣强,互生嫌隙,则不安矣。
在分析“均”“贫”“和”“寡”“安”“倾”六者关系时朱熹又说:“均则不患于贫而和,和则不患于寡而安,安则不相疑忌而无倾覆之患。”
第二层:再论冉求辅相之责,“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对外,远人不服,不能修文德以来之。对内,鲁国四分天下,季氏独占其二,又欲占公家之社稷,危而难持,颠而难扶,虎兕出笼,龟玉毁椟,一言以蔽之,“分崩离析”,“失瞽相扶佐之责,而不能守也”;“谋动干戈于邦内”,同室操戈。(11.17)【解读】
本章是孔子对冉求的批评。
孔子一生有许多有趣的言行事迹:表扬最多的是颜回,批评最多的是子路,最气愤的是八佾舞于庭,最伤心的是颜回死,最快乐的是众弟子侍坐听学,最大的磨难是厄陈蔡七日不食,批评最刻薄的是宰我“朽木不可雕也”,批评最重的莫过于冉求。冉求是孔门政事科高材生,在季氏任内务总管,他帮助季氏:一是扩大领土,谋伐颛臾;二是帮助季氏增加田赋。《论语》选修第一课《为政以德》5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孔子主张“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应该是“损上益下”,“损有余而补不足”,减轻民众负担。结果冉求利用在孔门学到的执政技巧,进一步帮助富可敌国的季氏搜刮民脂,增加赋税,聚敛财富,扩大领土。因此孔子十分气愤,要将他赶出孔门,取消学籍,并号召众弟子击鼓讨伐。可见孔子气愤之极,言辞之厉,批评之重。
冉求食季氏的俸禄,应忠于职守,站在冉求角度看,扩大领土,增加田赋,无可厚非,孔子却指责他,理由何在?“以道事君,不可则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另外,从冉求角度看,他进入一个两难状态,面对季氏,应忠于职守,忠于季氏。面对孔子,“敛从其薄”,师命难违。薄赋敛,有利于民,厚赋敛,有利于君(季氏),薄赋则忠道忠义,厚赋则忠君忠事。“忠”乃孔门四教的重要内容,同样一个“忠”在冉求身上却出现了内部矛盾,作何选择,颇令冉求犯难,这也是读这一章应该思索的问题。(12.9)【解读】
本章是哀公向有若请教赋税的问题。
赋税,历来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或者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矛盾的焦点,统治者欲壑难填,则增徭厚赋,被统治者不堪重负,则抗徭抗赋。儒家学说历来主张“为政以德”,施仁政于民,休养生息,“民富则国富”。一贯主张:“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说苑·政理篇》)具体的做法应该是“损上益下,民说(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易传·益·彖辞》)孔子学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哀公是鲁国衰世之君,问有若,年岁歉收,该怎么办,哀公想问的是荒年君王的费用不够,是否应该增加一些赋税,或者说进一步问征收多少,如何征收。谁知有若,不仅不主张增而主张减,并且减到“彻”的标准,即由十取二,减到十取一。哀公无奈,只好道出自己的真实意图:“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十取二都不够,何况十取一呢?谁知有若仍按自己的思路去回答,绝不侧意随人,枉道事上,逢迎取媚。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哀公心想的是损下益上,有若想的是损上益下,有若所答非哀公所想问,哀公所问非有若所想答,各自立场不同,意图不同,你谈你的,我谈我的,锣鼓齐鸣,音调不谐,各打各的锣,各敲各的鼓。(13.6)【解读】
本章孔子谈正身修身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孔子说:“修己以敬。”“克己复礼。”《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本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修己”“克己”“修身”“正身”,浑言义同,析言义近,四者之间应有层层递进的关系,由“修”而“克”,从用力角度讲;由“己”到“身”,由内到外,从方位角度讲。修己、克己、修身,最后的目的是“身正”。“身正”是为政者的根本,“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所谈均是正身以求人。本章中孔子从“身正”与“身不正”正反对比角度讲,“身正”的结果是“不令而行”,“身不正”的结果是“虽令不从”,其结果也是两相对比,相去天壤,《论语》一书,一言以蔽之,“正身”而已。
三、小结课文。
四、布置作业。
合作讨论课后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论语》选修第一课《为政以德》6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一、提问重点句子的默写。
二、指名朗读指定章节。
三、合作探讨,点拨理解后三章。(12.19)【解读】
本章是孔子用比喻的方式谈“上行下效”。
季康子,鲁国大夫,把持朝政,独断专行,肆杀无辜,本身是一个“无道”之人,他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这“无道”,恐怕就是异己分子,或者反对他专权的人,他所说“杀无道”,即排除异己。“就有道”是讨好孔子,迷惑孔子,以期获得孔子的支持。“杀”是目的,“就有道”是幌子。季康子曲曲折折地问,孔子则直截了当地答,问在彼,答在此。孔子洞悉先机,知其巧言设问,撇开“有道”“无道”之说,直奔“杀”的主题,“子为政,焉用杀”先是一个陈述句:“你治理国家”,接着一个反问句:“为何使用杀戮的手段呢?”“子为政”语势舒缓,先予以肯定;“焉用杀?”语势急迫,以反问语气表示否定,否定其以杀戮代德政的残暴行径,孔子的教育方式是先“堵”,否定其刑杀,然后是“疏”,倡导其“德礼仁善”,“为政以德”。孟子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说苑·君道篇》说:“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是故人君之动不可不慎也。”“君仁”“君义”“风德”“草德”谈的均是“上行而下效”,“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20)【解读】
本章季康子千古一问,孔子千古一答。
哀公执政,鲁国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专权,礼崩乐坏,政权下移。季孙氏本身多有僭礼、逾矩之行,其属下或百姓当然也散漫而不服从管理,对他不忠诚不尊敬也势在必然,因此他向孔子请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乃千古一问,试想任何一个时代的为政者都会发出这样一个问题,孔子从三个方面解答,乃千古一答。
第一个是如何使老百姓尊敬我。“敬”乃是孔门弟子的一种道德修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是“礼”的一种外化形式,是对事、对人、对君的一种态度,通过“修己”“克己”以达敬人的道德修养境界。孔门是用“敬”来对待别人,如说“修己以敬”(《宪问篇》),即“修己以敬人”。“其事上也敬”(《公冶长篇》),均谈的是“敬人”。季康子惟我独尊,惟我独是,不是问我如何“修己以敬人”,而是“纵己责人以敬己”。“敬人”与“敬己”,“修己”与“纵己”,相去甚远,君子和小人泾渭判然。季康子是鲁国有君子之位而无君子之德的权倾朝野的大夫,向孔子提问,孔子乘势规谏。第一个问题是“敬”。“临之以庄,则敬。”“庄”即“容貌端严”(朱子语),意即你希望别人尊敬你,你必须率先做到“端庄严肃”,行为举止符合礼义。
第二个问题是“忠”。孔子说:“执事敬,与人忠。”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忠”是孔门进德的重要课程,孔门弟子的“忠”,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看,大多谈的是“忠人”,考虑的是“我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即是否符合“忠”的标准。季康子问的却是“忠己”。而不是“忠人”,与要求别人“敬己”同一思路。孔子回答:“孝慈,则忠。”“孝是以身率之,慈是以恩结之”,如此,人方忠于己”(朱子语)。但“孝”和“慈”又有很大的区别,“孝于亲”容易做到,“慈于众”则十分难。由“孝于亲”而推己及人以达“慈于众”。如果自己率先做到了“孝慈”,“方能使人忠于己”。
第三个问题是“劝”。即如何使老百姓“积极努力向上”。这一个问题关涉如何团结民众,《论语》选修第一课《为政以德》7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共同从事于家国建设,始终是管理者应该关注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举善”即孔子答哀公所说的“举直”,“教不能”,即“错诸枉”,推举正直善良的人,教化管理邪曲之人,那么百姓就会积极努力向上。
鲁哀公问政,“何为则民服”,问得软弱谦卑。而季康子问政,却显得刁横霸道,只知问为我如何,孔子三答,理正辞直,教他应待人如何。“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只严格要求自己,即自己“敬人”,自己“忠人”。小人苛求别人,要求别人“敬己”,要求别人“忠己”。孔子正是教他“求诸己”,不要“求诸人”。后世孟子在《离娄篇上》也阐述了这一思想:“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意思是:“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别人,可是没管好,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恭敬还不够吗?任何行为如果没得到预期的效果,均要反躬自责。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自会归向他。”可见,“君子求诸己”是儒家内省的重要内容。(14.15)【解读】
南宫适,又叫南容,孔门弟子,孔子的侄女婿。崇尚道德,为人谨慎,因为他对自己要求严格,言语也谨慎,孔子很喜欢他,“以其兄之子妻之”,把侄女嫁给了他。
他向孔子提出一个问题:“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羿,有穷国之君,因为善于射箭,灭夏朝后而夺其位,他的臣下寒浞又杀羿并取而代之。羿彪悍强健,死于非命。奡,寒浞之子,力大无比,传说可以陆地行舟,擅长水战,后来又被夏后少康所杀。奡威武凶猛,死于非命。羿尚艺,奡尚勇,二人均以力经营天下,尚力不尚德,称雄一时,然不得善终。禹,夏代的开国君主,重视农业生产,治水有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天下黎民而奔走。稷:传说是周朝国君的祖先,教民种植庄稼,被尊为谷神。后稷躬亲稼穑之事,其后代周武王亦有天下。他们二人以德经营天下,尚德不尚力,德音高合,声满天下,远播后世。儒家主张施行仁政的王道,反对施行暴政的霸道,与道家对强弱的看法也有相通之处。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中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又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以德经营天下,似弱而实强,以力经营天下,似强而实弱。南宫适问毕,“夫子不答”,“夫子不答”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不屑答,二、不便答,三、不需答。南宫适所讲,清楚明白,不需答,所以“夫子不答”。虽然不答,但对他的赞扬颇高,“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好君子,好君子啊,多么崇尚美德”,赞不绝口。为什么孔子不当面赞扬他呢?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禹、稷尚德而有天下,暗喻孔子之美德,孔子不便当面赞扬;二是南容是孔子的侄女婿,不必赞誉过分,有誉亲之嫌,当在回避之列。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讨论完成课后第五题。
教学反思:
《论语》选修第一课《为政以德》8
第五篇:为政以德原文翻译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为政以德原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它星辰环绕着它而摆布。”
2、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于真情(都是真情流露,没有虚情假意)(也有说思想纯正无邪,似解不通)。”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也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法来管束,百姓免于罪过,但是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治来约束,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途。”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制。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不要违背礼制。’”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过世后,依礼的规定来安葬他们,依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让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忧愁,因为各方面都表现很好。(另:只要担忧父母的疾病就可以了,似解不通)”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向孔子问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但是像狗跟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么分辨这两者呢?”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向孔子问孝。孔子说:“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有事要做时,年轻人代劳,有酒菜食物时,年长的人先吃,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与颜回整日交谈,颜回一直在听,没有任何疑问提出,好象愚人一样。颜回回去以后,我观察他跟师兄弟们私下的谈话,他把从我这里听到的道理,能够很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看来,颜回不是愚笨的人。”
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译文:孔子说:“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
11、子曰:“温故而和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熟读自己所学的知识,并由其中领悟新的道理,这样才可以担任老师啊。”
12、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
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向孔子问怎么样才是一个君子。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所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开诚布公,而不偏爱同党;小人偏爱同党,而不开诚布公。(又:君子大公无私而不自私自利,小人自私自利而不大公无私。)”
15、子曰:“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毫无领悟(毫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会有疑问)。”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译文:孔子说:“批判其它不同立场的学说,难免带来后遗症。”
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子路),我来教你怎样求知,你知道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求知的态度(或:这样才是智慧的人)。”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获得官职与俸禄(从政之道)。孔子说:“多听各种言论,有疑惑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说自己有信心的,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责怪;多看各种行为,有不妥的放在一边,然后谨慎去做自己有把握的,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后悔。说话很少被责怪,做事很少会后悔,官职与俸禄,自然不是问题。”
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鲁哀公向孔子问道:“我怎样做才能让民众服从呢?”孔子答道:“提拔正直的人,放置在邪恶的人之上,民众就服从了;提拔邪恶的人,放置在正直的人之上,民众就不会服从。”
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教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我(当政者)尊敬、尽忠,再劝勉百姓为善,应该怎么做呢?”孔子答复说:“面对老百姓,自己要庄重,要有德行,百姓对你自然恭敬;孝敬长辈,爱护幼小,百姓对你自然尽忠;任用贤能的人,教化那些不够贤能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了。”
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书经》上说:‘最重要的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再推广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政治了,不然如何才算参与政治呢?”
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守信用,这个人在人世间,如何存在下去?就像大车没有輗(车子行动时可以转动的木梢即关键),小车没有軏(同上),喻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没有信用的时候,人家有什么事都不会找他帮忙,他在人世间还能办什么事呢?”
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向孔子问道:“十个朝代以后的事情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朝依照夏朝的礼,有所减损或增益,从这些地方可以知道;周朝因袭殷朝的礼,有所减损或增益,从这些地方可以知道。以后的不管哪个朝代,如果能够继承周朝的礼制(五伦道统),建立他们的天下,不说经历百世,即使千秋万世,都可以知道。”
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不属于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若是去祭祀,就是谄媚。看到正义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