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游戏实践的问题与思考(一)
幼儿园游戏实践的问题与思考
(一)就上海这些年开展的游戏研究来看,大约经历了这样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那就是从重视游戏指导而后产生的各种疑问、困惑的思考开始,一直深入到了对游戏本质的探讨,又从对游戏本质的认识出发,进入到对如何支持幼儿游戏所涉及的各种问题的研究,具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的认识过程。
一、从重上课轻游戏到对游戏的高度重视
在《规程》颁布之际,幼儿园课程改革之初,为了改变长期以来重上课轻游戏的幼儿园教育传统,实施“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精神,这一阶段的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对游戏的探索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教学要游戏化,游戏要教育化”。相比过去,其明显的进步表现在教学活动的游戏化上,改变了那种排排坐式的老师讲孩子听,老师呼孩子应,老师问孩子答这样一种主动教学被动学习的上课形式,教学形式多样化、有趣化多了。与此同时,加强了对游戏活动的重视程度,即改变对游戏的放任和放羊状态,使游戏服务于教育的目标。具体表现在:1)加强对游戏的计划和检查;2)积极介入幼儿游戏进行间接指导;3)追求幼儿游戏内容的积极意义;4)强调游戏讲评的效果。
但问题就出在,对游戏活动的重视,变成了对幼儿游戏的控制。
游戏的计划包括对游戏目标的设定,游戏环境的创设,游戏主题的确定和游戏时间的规定,游戏过程的指导要点,有的甚至连游戏展开过程的某些情节,或是个别孩子的角色安排也都有预先的设想。教师介入指导游戏的动机就源于游戏的计划,游戏的过程就是对游戏计划的实施过程,计划越周全游戏活动就越趋于结构化。游戏开始之后,老师便根据自己设定的目标开始积极而有目的地参与游戏,进行有目的的间接指导了。去娃娃家做客,去剧院看戏,去医院看病,去饮食店吃点心,非常技巧地实施着她的计划。
除了预先计划的目标性指导,也不放弃游戏过程中的随机指导,随机指导的动机源于这样的观点,即追求游戏内容的积极意义。所谓积极内容,就是有教育意义的游戏行为,这里有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及时机智地转移突然出现的消极行为,二是善于发现可以培养品质、扩展知识的教育契机给予引导。
我们看到,无论是计划中的指导还是随机指导,教师所到之处,幼儿自己构思的游戏情节就暂时地被中断,引向了老师所希望的行为。
游戏结束后的讲评活动成了发挥游戏教育作用的重要环节,教师们对此一环节十分看重。讲评的内容有:一是对游戏中有教育意义的言行给予强化(包括好的品德行为、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对游戏中出现的不好的行为或问题进行评议(同伴关系、争执等);三是介绍游戏中的新主题、新玩法、新知识。讲评的目的是推动幼儿以后的游戏,或受到教育。一般我们见到的讲评都是老师预先选择了内容的,大都围绕了老师在游戏中重点指导和随机指导的内容,教师的主观性很强。甚至我们看到有的讲评就好象是上课。尽管所谓的成果频频发表,都反映的是老师如何利用游戏进行了教育,培养了孩子的各种品质和能力,以及老师对指导幼儿游戏的一些方法的介绍。然而,批评的意见还是来了,来自理论工作者对游戏的理解,提出了游戏的权利问题,指责教师过多地干预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性,甚至有“游戏幼儿”之调侃。于是实践工作者开始了对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认真思考,思考是一边从对实践的反思,一边从理论的探讨开始的,围绕着“什么是游戏”、“游戏与教学的区别是什么”而展开。
二、从对游戏本质的探讨到对幼儿园两类游戏的认识
这个阶段考虑了三个问题:1)反思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效应(教师指导与幼儿游戏体验的关系、现有指导对幼儿游戏水平提高的实际作用);2)如何体现游戏的本质(游戏有没有目标、要不要计划、是不是讲评);3)区分游戏和教学的意义。1. 现实中的游戏指导效应
对实践的反思有两篇已经发表过的文章,很能说明问题。一篇是南京西路幼儿园的调查报告,一篇是上海实验幼儿园的座谈记录,这两篇材料是具有代表性的。
南京西路幼儿园经过多年对角色游戏指导的实践、研究、反思后发现,教师的指导行为与幼儿的游戏发展、与幼儿的游戏体验并不一定成正比,即并不是说,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指导的频率越高,幼儿的游戏热情就越高,教师参与幼儿游戏越积极,幼儿游戏发展得就越快。她们不仅反省了自己的游戏指导行为,还调查、观察、分析了一部分幼儿园的教师对游戏的指导行为,结果发现,游戏指导中教师的主动行为占了95.7%,受动行为占4.3%,说明现在教师对游戏的重视程度和积极的教育责任心。但是教师的主动行为中主观性行为又占了66.2%。所谓主观性行为,指的是教师将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孩子,忽视观察基础上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并不符合孩子的意愿,并不是幼儿当时的游戏需要,要求过高或过低;教师的介入干扰、转移或替代了孩子原来的活动意向;有时教师的介入和参与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等。由此,教师对游戏的有效指导率不高。通过对大量的指导实例进行分析,冷静一想孩子游戏水平决不是因为我们的这种介入而提高的,他们在游戏中增长的大部分知识,确实更多地是在我们没有指导的游戏情节中,根据自己的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自发地获得的。就此来看,要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就大大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干预和指导,游戏是孩子的事,教师不用过于忙碌在游戏过程中。相信这样一句话:在孩子的自发游戏中,当你不以师长自居时,其作用比你勤奋时更有意义。
上海实幼的老师们是这样反思的:以前我们的重点是放在通过游戏让幼儿得到什么,学到什么,所以很讲究计划性,由于老师希望孩子达到计划中所提出的游戏水平,就会给孩子很多的指导。在老师积极指导下的游戏中,孩子玩得很累、很被动、很无奈。孩子的心里话是:“我不要做娃娃家的爸爸,做爸爸很烦的,完了要整理玩具,小结时要告诉老师做了哪些事情。”“我不要去幼儿园,每天就叫我讲这两句话,怎么招待客人,干吗干吗,烦死了”,“班里每天就做老师教好的那几个游戏,小朋友都不愿意参加”。老师说,最怕游戏的是我们,我们怕的是游戏的公开展示,为了使孩子达到我们预想的游戏水平,我们就要想尽办法让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我们预先规定的游戏内容,去应付观摩者的评价和可能提出的问题,我们也很累很累。其结果是原来专心致志游戏的孩子,为显示其热情交往,游戏变得不专心了,眼睛瞟呀瞟,一见客人老师纷纷主动上前招呼。害怕回答客人老师问题的孩子宁愿放弃喜爱的角色游戏,纷纷拥至桌面游戏。
老师们将这一切归因于评价的指标问题。那么如何评价幼儿园的游戏和老师对游戏的指导,问题回到了游戏的性质上。
2. 到底什么是游戏
于是结合理论的学习,探讨了游戏的本质,如:游戏是内在动机的活动,因而不受外在目标控制的;是游戏者自主的活动,因而是有充分选择自由度的;是原有经验基础上的表现,因而是重过程体验,不受结果评价制约的;等等,总之游戏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活动。反思和学习的结果认为,原来我们对游戏的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完全是因为我们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功利性思想太强。接着便展开了游戏有没有目标,要不要计划和如何讲评的讨论。
关于目标:由于游戏是一种以活动本身为目的的活动,如果为游戏预设外在目标的话,势必会用目标来要求、评价和指导幼儿游戏行为,容易异化游戏的性质。然而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我们安排幼儿游戏就是为促进幼儿发展这一教育目标服务的,又怎能说幼儿园游戏没有目标呢。所以我们认为,幼儿园游戏有长时目标,而没有即时达成的特定目标; 关于计划:由于幼儿的游戏行为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游戏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是无法事先估计和预设的,所以我们计划的只是游戏的环境设施、时间空间和有目的观察的要点,而更重要的是对有目的观察和随机观察的记录和分析;
关于讲评:由于讲评是游戏的延伸活动,它虽与游戏有关,但却是一种教育活动。因为一方面游戏已经结束了,我们不能说这还是游戏活动,另一方面这一游戏的延伸活动是在教师的直接引导下开展的。讨论如何进行讲评活动,实际上要解决的只是这一教育活动中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于是我们将活动定位在分享快乐和经验,以幼儿的表达为主,老师起到为幼儿整理经验的作用。但分享活动也出现了形式化,一般是围绕着这样的问题展开的:玩什么,怎么玩的,有什么高兴或成功的事,解决了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新本领)?许多分享活动并没有引起孩子的兴趣。显然这里有两方面的缺陷,一是问题都是由老师提出的,二是不同的年龄班围绕着同样的问题而展开。于是,关于游戏讲评活动的意见有几种:根据年龄班应该围绕不同层次的问题开展分享活动;分享应该集中于有价值的问题讨论;不必每次游戏后都有分享活动。
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确立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退居为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这一辅助地位。
但如果仅仅以这样的观点来理解游戏,游戏完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没有即时目标,不追求结果,教师很少干预,那么有人就提出,幼儿园能以这样的游戏为基本活动吗?还有没有我们想要幼儿学习的东西,我们想让幼儿达到的目标?还有没有需要老师更多设计和指导的活动?如果这一类被成为教学的活动也是必要的,而其的本质又与游戏有别,那么如何理解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呢?于是又有人提出,没有必要把游戏和教学分得那么清楚,认为这都是一些无谓的争论,幼儿的游戏就是一种学习,幼儿的学习是通过游戏来进行的,将其割裂开来本身就是不对的。这种说法虽然一点也不错,但却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3. 为什么要讨论教学与游戏的区别
实践中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认为用游戏的手段组织教学,教学就是游戏了,哪怕不再给幼儿以充分的自发游戏的时间,游戏成为基本活动的理想也实现了。其实那一类游戏化的教学所起的作用完全不能取代幼儿的自发游戏,幼儿对两类活动的游戏性体验是不同的。另一种情况倒是充分保证了幼儿的自发游戏时间,但游戏的过程被教师控制得很严密,象教学一样不断地以预设的目标来导演和干涉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却也以为是在实现游戏作为基本活动的理想。其实幼儿在老师导演下的游戏中并没有体验到游戏的极大满足,好在这类游戏松散,老师的精力还不至于干预到每一个幼儿的每一分钟。这两种情况都是需要改进的,办法只有深刻理解幼儿园的教学和游戏之分别。那种认为在幼儿园游戏就是教学,教学就是游戏,何必分开的说法,不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我们认为,从理论上分清并不等于在实践中分开,何况,在孩子们的心里却是分得清清楚楚的。实践中,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已经分出了游戏和玩两种活动。
例:一个教师以“找朋友”、“开火车”、“跳格子”等多个精心设计的游戏,组织了一次数学活动,形式热闹,但孩子并不愉快。活动结束,孩子说,“现在我们可以玩了”。一个中班教室门口的家园之窗栏,贴了一张“一周活动安排表”,以语言游戏、数学游戏、体育游戏、科学游戏、音乐游戏等概括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并列出了具体游戏活动的名称。但这个班上的孩子却说,“幼儿园没意思,玩的时间也没有的”。
在为学习“7的组成”而设计的游戏角,几个孩子在打保龄球,“我打中了4个”,“好,还剩下1个,我打倒了6个,”“你不行,只倒下2个,还剩5个”-------老师招呼洗手吃点心,一个幼儿对另一个幼儿说,“等一会我们再来玩。” 操场上一群戴着头饰的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着“小兔采蘑菇”的游戏,研究者问:“你们在玩啊?”一个幼儿答:“不,我们不在玩,我们在做游戏。”但同一个幼儿在这一活动以后的自由时间里拿来了小兔的头饰说:“我们来玩小兔采蘑菇的游戏,好吗?” 看来现实中,老师组织的游戏与孩子们心中的玩并不完全一致。实际上理论工作者在使用游戏这个概念时,正是以孩子们的玩来解释其本质意义的,而教师们使用游戏的概念时是既包括了孩子门说的游戏,也包括孩子们说的玩,而孩子们说的游戏是教师有目的的教学,因为教师把教学说成是游戏,自然孩子就把游戏与玩分开了,玩要比游戏开心。可见事实上有两类活动,在此既然老师把两类活动都称为游戏,或许是因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或许是因为教学是用游戏化的方法来组织的,教学就可以看成是游戏。既然不否认事实上有两类活动,那我们理应把两类活动的性质从理论上分清,教学就是教学,游戏就是游戏,这两种活动的作用和任务以及教师的指导方法是不一样的,一类活动的本体就是游戏,一类活动的本体是教学,而活动的手段是游戏化的,而只有在理论上分清了两类活动的性质以后,再来理解游戏是基本活动,才能自觉地使游戏与教学相得益彰,即一方面充分保证自发游戏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教师不用功利性地考虑指导的问题,让孩子完全自主他的活动。另一方面教学要尽可能游戏化,在教师预设的目标性的活动中,根据需要游戏化的程度可以有不同,最高程度的游戏化,教学的目标可以隐蔽到使幼儿以为是在玩,有玩的体验,而老师心中却是有明确意图的(可谓模糊了游戏和工作的界限)。
三、以新的思路探讨幼儿游戏中的问题
明确了一类是游戏,一类是游戏化的教学,两类活动构成了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可以称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了)。对游戏的研究就开始从两个方向着手,一方面是研究如何使教学游戏化,如何使幼儿在教学中有更多游戏般的体验,那可以以游戏的性质和特征来进行检验,例如选择的自由度、更符合个体的经验水平,目标的隐蔽程度,外在要求向内在动机的转化的机智等等。于是在幼儿园除了生动有趣的集体教学活动以外,也尝试了方案教学、主题性探索活动、活动区学习等形式,这种形式的教学更多地利用了游戏的内在因素,使游戏和教学很好地结合或交互作用,但是在这一类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意识始终是清晰的。另一方面是研究自发游戏中教师的指导问题。这里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1)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问题;2)自发游戏的时间问题和游戏分类问题3)自发游戏的环境创设问题4)活动区的功能定位问题 1. 介入的时机问题
从指导效应来看,66%以上的指导是无意义指导和无效指导,也就是说指导的频率可大大减少,但有效指导毕竟还是存在的,说明幼儿自主性游戏中还是存在老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于是讨论了游戏指导的介入时机。一致认为幼儿在游戏中遇到以下情况时,教师有必要介入: 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不安全的倾向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因遇到困难、挫折、纠纷,难以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
关键是如何判断以上的时机,这里反映了教师的机智和教师的价值观。如有的教师提出,怎样判断游戏行为的安全因素,假装的打架和摔跤要不要制止;用小椅子搭了一个很高的了望台,要爬上去,要不要干预。讨论的意见是,当游戏的行为意义是积极的,但游戏动作或游戏道具有有危险的因素时,老师就要保护、解除危险因素或者转移,这里有教育的机智。游戏中的过激行为如何处理?我们有时会看到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情绪激动,他们会兴高采烈地摔打东西、就地打滚、大家一起用力踩得地板嗵嗵直响,欢呼着推倒搭好的积木„„..这似乎是一种带有破坏性的撒野行为,必然遭到成人和老师的厉声制止。但只要避开了成人的视线,孩子们依然少不了寻找这样的刺激。这基于教师对孩子情绪宣泄的价值判断,以不破坏规则、不干扰他人,不损坏物品为原则。
关于游戏中的消极内容,或转移、或直接干涉那是必须的,至于哪些属于消极内容则取决于教师的价值判断了。
至于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挫折、纠纷时是否要介入,这一点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要介入,有的认为不必,应该让幼儿自己去解决。我们认为,困难、挫折、纠纷的发生,正是幼儿发展中自然形成的认知冲突,这是促进发展的一个契机,如果幼儿自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说明他的原有经验与当前的需要之间的距离合适,解决问题的过程将使自己形成新的经验,我们应该尽可能让幼儿自己解决,不必替代幼儿解决问题。但如果自己解决不了,说明原有经验与当前问题所要求的能力距离太大,那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判断的标准是看幼儿是否放弃当前活动,我们要赶在他放弃之前,帮助他实现游戏的意愿,当然如何帮助,是需要机智的,决不是替代。
除此之外不必去干预孩子的游戏,让他们自由、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造一个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尽量不要去影响孩子自己对游戏进程的构思,他们能有目的地按自己的计划行动,这是高水平游戏。排斥了老师按自己教育需要去有意识地干预孩子以后,游戏中教师的指导频率大大降低了,用更多的注意力去观察孩子,去理解孩子的游戏行为的发展意义。
还有人提出另一个干预的时机,那就是抓住游戏中可以推动游戏延伸和提高游戏层次的机会进行指导,认为老师有促进游戏水平提高的责任,但前提是顺应孩子的游戏意愿,但争议很大,认为太难把握,容易变成干扰孩子。
2. 游戏的时间问题
在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时,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游戏的时间往往是反映游戏水平的一个指标,一个孩子如果能长时间地坚持一种游戏,并表现出丰富的游戏情节或复杂的构思,说明他活动的有意性很强,能够有目的地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和意图行动。但同时这种水平的提高也是需要时间保证的。幼儿在游戏中需要足够的时间探索材料,选择合作伙伴,计划和构思游戏情节,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构思。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当儿童刚刚规划了游戏,建构了场景,还未进入想象的情节和互动合作,就被老师宣布结束了;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结构复杂的造型才刚刚完成了一半,就被老师宣布结束了。这样,游戏不能尽兴,游戏的水平也不易提高。因为往往高水平的游戏是在游戏的高潮中反映出来的。但是有人提出,这种需要较长时间的高水平游戏往往是大年龄的孩子,那岂不变成年龄越大,安排的游戏时间越应该长,这并不符合我们一般说的小班认知水平低,活动具有无意性,结构化的认知学习要更少,游戏的时间要多一些,而大班孩子的活动有意性增强,快进入小学的正式学习阶段,相应的游戏时间应该比中小班少一些吗?我们认为这是不矛盾的。如何充分保证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呢?这里有两个角度:一是单位游戏时间的延续;二是游戏次数的频率。有的幼儿园每天都安排了角色游戏,但每次只有半小时,有的每周三次,每次50分钟,有的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多小时,总数都是150分钟。其他类型的游戏(结构、表演)的安排也有这种情况,比如结构游戏总数100分钟,以不同的频率提供。单位游戏时间大班长,游戏频率小班高,总数是小年龄占的游戏时间长。当然不同的游戏类型在时间的总数上对不同的年龄班也是不同的。
三、3. 关于游戏分类问题
每一类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各有特殊的作用,幼儿园在安排游戏时不能偏废,这谁都没有疑义。但问题产生于幼儿园增加了区角活动时间以后,各类游戏时间的安排很难周全。有的幼儿园大班以结构游戏为主,几乎不安排角色游戏,中班各半,小班以角色游戏为主等等。与此同时,教师们感到有所不足(例如,有的教师说,大班的孩子也有角色游戏的需要,而且大班的角色游戏水平很高,可是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他们了,因为结构游戏在大班也是不能少的。)我们认为,游戏的分类是出于研究的需要,自然状态下儿童游戏时不以类型命名,他们会说,“我们玩办家家吧”(是我们将之归为角色游戏),“我们来搭积木吧”(是我们将之归为结构游戏),“我们来打弹子,来跳房子吧”,(是我们将之概括为规则游戏),“我们来猜谜语吧”(我们将之概括为智力游戏),“我们来玩《三只羊》吧,”(归为表演游戏)。对游戏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孩子的游戏行为,有助于我们看懂孩子游戏行为背后发展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指导孩子游戏时的不同技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通过分类让幼儿在同一个时间里玩同一种游戏。幼儿对游戏的类型同样是有选择的。更何况许多时候各种类型的游戏行为是混合在同一次活动中的,只不过可能以某一种游戏行为为主。如运动性游戏、结构游戏、玩沙玩水中都会有角色扮演行为,角色游戏中也会有搭建构造行为。分类过于绝对,既不尊重幼儿的选择,也不利于教师综合地观察和判断幼儿的游戏行为。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认为要真正使游戏成为幼儿自主的活动,关键在于为幼儿创设一个“可选择性的环境”(本溪路幼儿园的提法),游戏环境的可选择性原则在于:诱发各类经验---多种类别;适合不同水平---不同难度;刺激多种玩法---多功能性;满足个体需要---自由度(允许玩具种类的自由搭配、允许材料功能的自由转换);
我们认为提供各种材料,结构的、主题角色的、科学探索的、美术手工的、玩沙玩水的,给一个较长时间的自由活动,任孩子自行选择,那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幼儿游戏类型的倾向性和游戏水平。这既不偏废任何一种游戏,也达到了个性发展的目的,同时,在材料运用的转换中也有利于幼儿发展。
4. 区角活动的功能定位
区角活动是一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选择材料进行个别性或小组性的操作活动。这种区角活动究竟是有目的的学习还是游戏呢?问题的提出主要是源自幼儿园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直接影响了对一日活动的安排。认为区角活动就是游戏的幼儿园,就不再更多的安排其他游戏时间了,认为区角活动是孩子的自主活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活动目标的达成时间不是强制的,那也就等于是孩子在游戏了;但反对的意见指出,区角活动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幼儿的活动虽然是个体自选的,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规定的,孩子的自主性很有限,有的内容甚至是很枯燥的,这不能算是自主游戏,所以除了区角活动以外,另外还应该保证自主游戏的时间。
当我们深入幼儿园具体去调查活动区的计划时,发现除了区角的名称大同小异以外,很多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幼儿园的区角安排目标很明确,材料的投放以层层递进的目标为依据,大都是有操作的规范的,材料以高结构的为主,玩法是固定的,隐含着教育要求,教师的指导和观察也是根据这些要求进行的。有的幼儿园在语言、科学、益智、美工区开设的同时设有表演、结构、社会区,前者是比较倾向于高结构化的(一种材料一种玩法,是否完成材料规定的玩法都有记录)、或较结构化的(规定了可能的几种玩法,允许探索新的玩法),后三个区角的材料是倾向于开放的、低结构的,即没有固定的玩法;也有的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完全是开放的,所有的区角材料都是低结构的,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老师不作预设玩法的评价,允许孩子跨区域使用材料,任意进行材料种类的搭配,进行想象性表现。
显然,以上虽然都是以区角形式出现的活动,由于材料提供方式的不同,允许孩子使用材料的自由程度不同,活动的性质可以有不同的定位,学习还是游戏,即是教学(分组教学、教学延伸),或是自主探索活动还是游戏,就看教师的设置活动区的出发点。定位于教学,那目标的达成是明确的,材料的提供目的性很强,如何使用材料有明确的要求,教师比较关注目标的达成度。定位在自主性探索活动的话(如长宁实验幼儿园),那区角的目标也是明确的,但达成的途径是有多种可能的,老师在提供材料时只是做了预先的估计,每种可能都由幼儿自己发现,教师关注的是预设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多种事实之间的关系。而定位在游戏上,则区角没有明确目标,只有活动的大致范围,由活动区的名称所规定,而且名称只限定了老师投放材料的方向,不限定孩子活动的类型,孩子的活动更多地是想象性的表现。教师更关注的是孩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的,这些使用方式客观上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因为老师不对材料的使用或玩法有过任何规定。
至于哪一种定位更好,这没有绝对的评价,因为这样的定位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情况来决定的。比如某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集体教学占了一定的比重,那么他们的区角活动就完全应该定位于游戏了。而有的幼儿园根本就是以区角活动来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的,减少了集体教学,那么区角活动定位于教学的延伸是有价值的,不过定位于教学则还应该再给孩子游戏的时间。
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对活动区的安排和材料的投放上,更加有意识多了,在安排区角时,首先根据自己幼儿园课程的需要给予功能定位,根据功能定位投放材料和确定指导要求。甚至有的幼儿园利用同样的区角,在不同的时间里,作不同的活动性质的定位,空间不变,只是对材料的投放和使用要求作出变化。
以上是对近年来上海在幼儿园游戏方面研究情况的概述,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新的儿童观指导下,幼儿园游戏的实践和研究正在越来越深入,教师们深深地体会:在游戏观察中重新认识了孩子,在游戏研究中真正理解了发展,在游戏的实践和思考中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素养。
第二篇: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实践与思考
摘 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142-01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童心嬉戏的世界。角色游戏是幼儿的自然游戏的一种,是幼儿在游戏活动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模仿角色行为方式进行的活动。它反映出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游戏者创造性地学习社会准则、发展自身。它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幼儿普遍喜欢并能给幼儿带来满足和快乐的游戏,也是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的一种手段。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设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反映现实生活世界,所以游戏的主题需来源于现实生活,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则游戏内容充实新颖。为此,教师要丰富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内容。可以利用本地自然条件,带领幼儿走上社会、实地认识、亲身感受。如带领幼儿外出游览或参观时,有意识地指引幼儿观察交通警察是怎样指挥交通的、红绿灯的作用、车辆与行人应遵守哪些交通规则等,还可了解理发店、医院、超市、饭店、农贸市场,使幼儿熟悉每个地方不同的标志、工作人员不同的服饰、工作方式及服务流程,为开辟游戏提供前提条件。
二、开展角色游戏活动必须选择恰当游戏材料。
游戏材料是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它能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和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游戏所需的材料除少数形象逼真的东西如娃娃,小动物等,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用简单的物品去替代,如圈可以作汽车,一张纸可以作雨天的伞和夏天的遮阳帽,几块拼搭的积塑可以作生日的蜡烛、开门的钥匙、牙刷,半个皮球可作锅等等。废旧物品的运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如他们会将易拉罐、纸杯、饮料瓶等,在他们的大胆想象创作下,变成了各种奇特的工艺品。孩子们还利用废旧材料装饰出了各种款式的服装。这些工艺品和各种款式的服装可以展示在哪里?孩子们经过一番讨论,可以开一个“工艺品专卖店”,他们还用各款服装当起了小小时装模特。所以说在提供幼儿一些真实程度较低的游戏材料,不仅拓展了幼儿整体感知和主动学习的时空,让幼儿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通过意义建构,促进了幼儿整体发展。
三、教师应该以角色身份指导幼儿游戏
教师加入游戏,担任游戏中的某一角色,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并通过角色的扮演取得发言权、管理权和评议权,以便指导游戏的开展,不断丰富游戏的内容。如一个当理发师的小朋友离开了岗位到处乱跑,教师以顾客的身份到理发店,找回理发师并说:“理发师可不能到处乱跑,顾客来了要接待哦。”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教师可以担任卫生检查员,表扬点心店的卫生工作。教师还可以以顾客的身份来点心店用餐,提高“招待员”招待顾客的服务质量。总之,教师以角色身份参加到游戏中去,既可为幼儿增添游戏情趣,又能增进师生友谊,便于指导游戏和了解幼儿,促进游戏向深层次发展。
四、尊重差异,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张扬
老师在游戏过程中必须关注个体差异,努力营造一种相互理解和促进的支持性的游戏环境,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有个性差异带来的幼儿游戏方面的不同特点,是游戏真正起到发现利用幼儿的优势,激励不同层次幼儿的游戏积极性、主动性,树立幼儿自信心。比如,在“小吃店”的游戏中,老师以顾客的身份走进“小吃店”,就提出了要求:“给我来一碗大煮干丝,我要里面有肉丝、姜丝、竹笋等,味道要和昨天不一样哟。”面对同样的要求,有的幼儿信心十足,麻利的操作起来,有的幼儿犹豫不定,不知怎么办才好。面对后者,老师要抓住机会,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法,并用“你来试试”“做做看”等鼓励性语言让幼儿在激励中尝试、表现使他们在原有水平基础上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五、注重在游戏结束时交流讲评。
在游戏结束时,腾出一点时间进行讲评尤为重要,它能抓住时机,帮助幼儿把游戏中零散的经验集中起来,画龙点睛地对幼儿获得的直接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和评价,形成正确的知识和概念。还可通过讲评对常规达成良好的共识。讲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1、讨论。教师要将活动中观察到的典型事例或遇到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幼儿想一想、议一议。如幼儿面对随地四散的玩具视而不见时,教师不防将它先收拾起来,在讲评时拿出来,问问这些捡来的玩具是否还有用,让幼儿在讨论中明确这些东西的使用价值,教育大家要爱护玩具,不能随地乱扔,应归类收放。
2、观摩。当幼儿创作出较好的作品时,教师可组织幼儿观摩、讲评,让大家欣赏成功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如:教师为了推崇建构区几位幼儿良好的合作态度与搭建技能,可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小小旅游团”,参观被保留的作品并请建构者说说是怎样合作搭建的,建构了什么,鼓励其他幼儿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再做小结,提出建议,给予鼓励。
六、结语
角色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角色游戏的开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还有待教师的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 杨剑锋.浅谈如何组织开展幼儿园的角色教育[J].西北科技大学院报,2012(07)
第三篇: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实践与思考[模版]
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句话明确指出了游戏活动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在幼儿的生活中,游戏已成为孩子们快乐的一部分。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以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幼儿喜欢角色游戏,因为在角色游戏中他们的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所以说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的典型游戏。
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结合《纲要》精神,通过参与我园十五课题《在开放的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的社会性》的研究,在探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对角色游戏有了新的理解,较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导游戏的模式,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思想,由过去的封闭型走向开放型,使角色游戏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展现了一种课程改革下的新型的角色游戏观:
一、角色游戏的环境创设走向开放型。
开放的角色游戏环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开放的物质环境,即游戏的空间、时间及游戏材料对幼儿来说是开放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取放游戏材料,游戏时间由幼儿自由支配,游戏的空间及游戏材料可以共享;二是开放的心理环境,即游戏中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如何创设开放的游戏环境,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创设不同年龄特点的主题角色游戏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只有当环境适应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时,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随着幼儿经验的不断丰富,环境也要有相应的变化,以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否则,幼儿只能被动的适应。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在小、中、大班分别创设了“快乐娃娃城”,“商业一条街”,“美食一条街”等游戏环境,在大环境下,创设相应的小游戏主题,将预设游戏与生成游戏相结合,不断满足幼儿探索与发展的需要。在环境的创设中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静与闹的游戏分开。在创设环境时尽量考虑动静交替,把闹的游戏放在偏一点的地方,或者用小柜子把静与闹的游戏主题分隔开来,以免互相干扰,影响幼儿游戏。
2)体现环境的温馨化。游戏环境的温馨有利于幼儿专注的游戏,给幼儿一个快乐游戏的氛围,能使幼儿以积极的情绪参与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
3)主题游戏的界定要清晰。每个游戏主题的内容要鲜明,使幼儿通过环境的创设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游戏。
4)游戏的空间要适宜。主题游戏与主题游戏之间的空间大小要适宜,要为幼儿游戏时的进出留有适当的空间或通道。
5)师生共同构建。我们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选择,尊重幼儿的需要,把主动权还给孩子,挖掘幼儿的潜能,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共同构建角色游戏的环境。
2、创设平行班共享的游戏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从现实中与他同处一环境中的人那里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而从与他不在一环境,但有关联的人那里,则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平行班互动的游戏,即同年龄班的幼儿在相同的时间里,不同的环境中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尽情享受空间、时间、材料、人际关系的开放,教师则在本班的区域中观察、指导幼儿,这样,加强了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了解,扩大了幼儿交往的范围,培养了幼儿自主能力、责任感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打破年龄界限的环境。
在开放的角色游戏中,为了进一步拓宽幼儿游戏的空间和范围,充分体现了游戏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幼儿在与不同年龄伙伴的交往中相互学习并吸收同伴的经验。我们发现,年长的幼儿与年幼的幼儿一起游戏时,其责任感和榜样的作用增强了,谦让和友好的氛围增强了。这种大带小,小学大的开放的游戏形式,增强了独生子女与不同年龄幼儿交往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始终把幼儿放到主体的地位,放手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去实践,去体验,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给幼儿一个宽松、愉快、自由、平等的氛围,激发并吸引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情绪情感的满足和社会性的发展。
二、角色游戏中材料的提供要富有层次性、挑战性。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在角色游戏中,怎样的材料才是最适合幼儿的?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在角色游戏中游戏材料要有层次性、挑战性。
1、游戏材料要具有层次性。
第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层次地投放材料。
小班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向平行游戏发展的阶段。对模仿成人动作或玩具感兴趣,角色意识差,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因此,我们要提供种类少,数量多的材料,满足小班幼儿的需要。
中班幼儿处于平行游戏向联合游戏发展的阶段。他们对模仿成人动作或玩具感兴趣,角色意识差,游戏的主要内容是重复操作、摆弄玩具。因此,我们可以提供种类多,数量多,适当提供一些自制的、半成品的材料。
大班幼儿处于联合游戏向合作游戏发展的阶段。大班幼儿游戏经验相当丰富,在游戏中能主动反映多样的生活。游戏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能反映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有计划地游戏。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因此,游戏材料要有操作性。
1)引导幼儿一起准备游戏的材料及场地。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2)成品的游戏材料数量减少,自制的、半成品的游戏材料逐渐增多。3)游戏材料具有多功能,鼓励幼儿以物代物,创造性地扮演好角色。
第二根据游戏发展情况有层次地投放材料。
刚开始幼儿对材料的选择上缺乏自主性,教师提供什么样的材料,他们就玩什么。太难的、不适合的材料他们就不玩或瞎玩;一成不变的材料往往玩了几次就没有了兴致。所以,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要灵活、多样,根据幼儿游戏发展情况有层次性地投放材料。如:中班的“花仙子花店”,我们按每一阶段的不同目标要求,在每一周材料的投放要由简单到难,由少到多,随时按幼儿游戏需要更换或添置相应的材料。并且依据材料的变化对幼儿提出相应的操作要求。这些材料的提供是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使用的材料要考虑难易程度是否适宜.2、游戏材料富有挑战性。当今时代,孩子们思维灵活,想象丰富,他们需要新鲜的事物激发其创造欲、挑战欲,但是在幼儿园中,许多游戏材料常低于幼儿的操作能力,材料缺乏变化性、挑战性,不能满足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变化。材料怎样才能符合当今时代幼儿的需要呢。材料要有新意、有创意,如:手机成为现代通讯工具已被孩子们所关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这一兴趣点与幼儿一起收集制作各式手机,开设《史奴比电信部》,果然,《史奴比电信部》受到了全园幼儿的欢迎,常常站满了顾客,货供不应求,有了手机这一通讯工具,孩子们的语言也丰富起来,交往多起来,游戏情节也丰富了。又如:全园的幼儿都玩娃娃家,中、大班的幼儿显得没什么兴趣。于是,小班幼儿创建了《天线宝宝的家》,中班幼儿创建了《恐龙的家》,大班的幼儿创建了《外星人的家》。大家把带来的玩具、材料放到“百宝箱”,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拿取,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由于材料的挑战性,大大的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三、角色游戏的内容与主题活动相融合。
1)角色游戏与主题活动的结合,使角色游戏内容更丰富。
过去角色游戏的内容很单一,娃娃家就是娃娃家。现在,我们将主题活动融入到角色游戏中,角色游戏的内涵更丰富了。如:以中班的“娃娃超市”为例,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参观超市”,“认识商品”,“学会分类”,认识超市工作人员、了解规则”“制作标价牌、糖果、饼干”等等,在游戏前,幼儿对超市的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在整个主题角色游戏构成中,有一部分是社会认知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教师有计划地与主题活动相结合来完成,使幼儿能在教师预设的环境或活动中接受某一方面的教育,从而达到更好地为游戏主题服务的目的。幼儿在玩“娃娃超市”时,表现得大方、自如,游戏情节由简单到复杂不断丰富,这一系列的活动使角色游戏开展得更加深入。(见如下主题游戏网络:娃娃超市)
2)预设游戏与生成游戏相结合,使游戏主题不断发展。
由于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在游戏中常常有新的需要,于是在与主题相融合的同时,还注重将预设游戏与生成活动相结合,游戏活动中时常生成了新的游戏主题。如:中班的幼儿想带宝宝到公园去玩,可是没有公园,于是大家建议搭建一个“宝宝公园”,还开设了一个“汽车站”,专门送乘客去“宝宝公园”在玩“烧烤店”游戏时,幼儿发现没有钱,东西不能买,于是,生成了新的游戏主题“银行”;“顾客”买了羊肉串后没有地方坐着吃,于是,又丰富了游戏内容,开“餐厅”„„教师和幼儿一道收集成品及半成品材料,供幼儿在游戏中制作和使用,使游戏情节不断丰富和发展。主题游戏的出现,使幼儿更具有探究精神,头脑更聪明!
四、角色游戏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我们由过去的权威型转变到游戏中的介入,常常以观察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变过去的包办代替到以幼儿为主体,即教师与幼儿一起确定游戏主题、分配好角色、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制订游戏规则、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教师的介入要把握好度,不能干涉太多,也不能不干涉,要主动关心、照顾幼儿,了解幼儿的需要,与幼儿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他们克服游戏中困难,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满足幼儿的情绪、情感需要,尊重幼儿,从而感受游戏中的快乐。二是教师不仅是观察者,而是与幼儿一起思考、合作。三是在分析游戏的基础上,关注幼儿的观点,并提出例证,把游戏引入深入。教师的介入是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而不是唯一的因素,不是干扰,而是为幼儿提供条件,让幼儿自己亲自去实践、亲自去探索。教师角色的转变可以让幼儿扮演好想象的角色;满足幼儿想象的以物代物;坚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大胆的与同伴交往。使孩子们在游戏中社会性得到较好的发展。
五、角色游戏中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
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及游戏主题的发展,有效利用家长、幼儿园及社会等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了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利用家长资源:我们围绕社会性发展目标,在家长的帮助下,开展一些小主题活动,如:小班《我爱爸爸妈妈》,中、大班《妈妈生病的时候》、《今天我当家》、《美食城》、《我最想做的一件事》等等,我们制定调查反馈表,请家长协助记录幼儿活动表现及效果,这样,家园互动,不仅使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更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取得了家长的支持。我园大六班教师还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道开展了品尝“美食节”食品的社会实践活动,家长的参与、评价对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角色游戏幼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类别 内 容 目 的 事 例
自
然
资
源 指社区中的动植物等 培养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了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萌发了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小班开展的《拾落叶》、《花儿好看我不摘》;中、大班开展的《喂蚕》,《饲养小金鱼》
物质资源 指社区的物质设备与服务机构。(如:超市、医院、银行、理发店、小公园、学校,公共汽车站、敬老院、交通标志等)通过组织参观、访问,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生活中常用的设施与机构,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通过开展为敬老院爷爷奶奶献爱心的活动,培养幼儿关爱老人的情感。有效利用社区资源,促进了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
人力资源 指具有某些专业知识,技能的个人,能为幼儿提供或传授某一种专业技能知识。加深幼儿对各种不同职业的了解,使幼儿热爱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懂得尊敬他们,礼貌与人交往,与他人形成亲和力。如:请警察、医生或有特长的爷爷、奶奶与幼儿一起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第二、利用社区资源:我们把社区资源分为三大类: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游戏是我们永恒的话题,我们正处于一个川流不息,变化不止,日新月异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做一位反思实践者,一位积极进取、永远向前、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行进者。谁多思考多实践,谁就会离孩子更近一点,离成功教育更近一点。我深信,有行动就有收获,让我们一起不断努力,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究,在探究中成长,用我们的双手托起幼教事业更加灿烂的明天!
第四篇:幼儿园教育理论与实践——游戏
教师资格证幼儿教师培训
幼儿园游戏
游戏的概念: 什么是游戏?在英文中,游戏做为名词出现时一般使用Game,而做为动词使用时则往往用play。早在宋·《教战守》一文中,苏轼就有“游戏酒食”一词,本意为“嬉戏”的意思。
柏拉图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亚里斯多德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并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拉夫.科斯特的游戏定义
(拉夫.科斯特索尼在线娱乐的首席创意官)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胡氏的游戏定义
游戏是一种自愿参加,介于信与不信之间有意识的自欺,并映射现实生活跨入了一种短暂但却完全由其主宰的,在某一种时空限制内演出的活动或活动领域。
辞海定义
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这个定义说明了游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
1、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
2、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幼儿游戏是一种处于自然发展过程中的现象。由于活动是依据幼儿的兴趣和愿望自主发生的,游戏的发展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幼儿园游戏则是在教育目标的宏观关照下,由教师组织开展的幼儿游戏。
从幼儿游戏到幼儿园游戏,是将自然状态下的幼儿游戏纳入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身心施加影响、促进幼儿发展的大背景中,这一转化过程中,幼儿的游戏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幼儿自发的自由游戏、教师创设活动区的区域游戏和以幼儿获得经验为主的、又有明确教育内容的主题游戏等,这三种游戏形式往往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共生。
(1)都是幼儿自愿发起的活动
年幼时最先出现的游戏是创造了许多看不见的、想象性的伙伴,并把这些伙伴作为玩耍的对象,一个儿童可以扮演成妈妈、老师、警察等。游戏的乐趣在于模仿他人、扮演其他人的角色。随着年龄的逐步长大和社会性的发展,儿童游戏的兴趣在于与同伴的相互作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规则在游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幼儿来说,这些游戏都让他们感到“开心”、“好玩”。
(2)活动的主体都是幼儿
在游戏中玩什么、怎么玩、需要什么材料、在什么地点、和哪些人玩等,都是由幼儿自己决定的。他们在游戏中充分地体验游戏带来的愉快和乐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活动状态,这正是游戏的魅力所在。
(3)是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活动
在成人看来,儿童的游戏是杂乱无章的。但在儿童游戏的世界里,它们是有序的。一个封闭的空间时常被他们标示出来,物上的或是观念上的,都从日常生活中被圈化出来。在这个空间里,游戏举行、规则通行。游戏一旦结束,幼儿立即会回到现实。儿童并不仅仅是玩,他们就生活在游戏中,作为生活,他们的游戏有着极大的灵活性,是随时随地,超越时空的。儿童就是游戏,通过游戏,他们建立起通向未知的道路,通向此时此地以外的领域。
游戏的分类
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此类游戏的分类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它便于教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这是目前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认的分类方法。但容易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带来误区。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也称教学游戏)两大类,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
朱邓丽娟等:《幼儿游戏》(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1、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以下四种:
(1)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大肌肉活动,如需手脚协调的攀、爬、抛、捉等动作;小肌肉活动,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图等,需运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进行。
(2)建造性游戏:儿童利用大小积木或拼插玩具来制作房屋、桥梁或其他物品。(3)创作性游戏: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一切美工活动、玩沙、玩水游戏均属于此类。
(4)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像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2、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
宫再英:《幼儿园自选游戏成果发布会》,《学前教育》,1996年第3期。手段性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目的性游戏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此两类游戏的分类各有其独特的意义。手段性游戏把游戏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教师的控制程度较大,而儿童却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戏。而目的性游戏则注重游戏活动本身,幼儿可以主动支配自由的行为,自由参加游戏。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并使个性、情绪及社会性方面得到发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操作性的指导,致使游戏流于形式。
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
方展画(1990)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幼儿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应从三个维度来对游戏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包括:个体——社会维度、生理——心理维度、认知——情绪维度;其中又分为五类:满足型游戏、适应型游戏、运动型游戏、认知型游戏、情感型游戏。
上述几种分类方法,在实践中被广泛采纳的还是第一种,这种分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也称教学游戏)两大类,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这种分类的方法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是有利的,对于教师的具体操作也是有利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各种游戏。但它同时也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造成许多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两类游戏的区别与联系
创造性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区别
创造性游戏其自由玩耍的意思与英文“play”意思相似,有规则游戏其有组织的意思与英文“game”相似。而“play”与“game”二者在词义上是有区别的。作为名词前者表示“玩耍”、“娱乐”、“轻松愉快”等意思;后者表示“游戏”、“比赛”、“遵守规则”、“照章行事”等意思。作为动词前者表示“玩”、“扮演”、“轻快移动”、“不规则的自娱自乐”、“秘密行事”等意思;后者表示“赌博”、“投机”、“碰运气”、“追求共同目标”等意思。由此可见:创造性游戏的本意是不追求外在结果的自由玩耍,它强调的是自娱自乐;有规则游戏的本意是遵守规则的游戏、追求共同目标的比赛,它强调的是整体的相互关联。因此,为了区分的方便,我们可以将创造性游戏称做玩耍游戏(也有称之为纯游戏),将有规则游戏称做规则游戏或竞赛游戏。
从游戏的态度倾向来看,玩耍游戏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娱自乐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享受过程体验,不在乎别人的想法;角色间只是简单的系列而没有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儿童可以一会儿这样玩、一会儿那样玩,一个角色不参加并不会影响玩耍游戏的进行。规则游戏是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化的方式,参与者形成一个整体,必须采取别人的态度,并允许其他人的态度来决定将要做的、与某种共同目的有关的事情;规则游戏则可能会因为缺乏一个人而无法进行下去。
从经验的角度来看,儿童在玩耍游戏中所反映的经验是零散的,是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别人经验的模仿和学习,是一种将外在经验逐步内化为自身经验的过程。例如:儿童玩“娃娃家”、“医院”、“戏院”等游戏都是对这些主题角色的模仿。以角色的方式来玩耍,在模仿学习中内化经验,把自己想象成社会生活的成员。儿童在规则游戏中所运用的经验是他自己的经验,是已经内化为儿童自身经验体系中的经验。例如:儿童玩“跳房子”、“捉迷藏”、“玩泥沙”等游戏规则必须以他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否则游戏无法玩下去。
从游戏规则的角度来看,玩耍游戏的规则是隐性的、多元化的,采纳不同的规则会导致不同的游戏行为发生。而规则游戏的规则是显性的、单一化的,游戏者必须接纳同一个规则,游戏才能继续进行。
从儿童人格发展来看,儿童在玩耍游戏中是模仿别人,没有自己明确的性格,也没有明确的人格。而规则游戏是使有组织的人格从其中产生出来的情景,儿童完全在于自己的经验之中,自己特有的性格在游戏中逐渐显现。
创造性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联系
在儿童看来游戏就是一个整体,并无什么区别,要是有什么区别的话,可能只是名称和玩法的不同。例如:“过家家”、“跳房子”、“猜谜语”、“搭房子”是游戏的共同组成部分。就好比不同类别的人,他们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都具有人的属性。
游戏分类在幼儿园游戏中的运用
幼儿园各年龄班游戏的类型是不同的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指出:0~2岁儿童的游戏是练习性游戏,儿童“动”即“乐”;随着表象的发展,练习性游戏变成了象征性游戏;同时随着儿童的逐步社会化,练习性游戏变成了规则游戏;有少部分向着真正的适应发展,变成了严肃的工作。2~7岁儿童的游戏主要是象征性游戏,其中4岁以后的儿童由于思维及能力的发展,象征性游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皮亚杰认为结构游戏是象征性游戏向非游戏活动的过渡,它最初包括有象征性的成分,以后逐渐变成真正的智力活动。由此我们可以明确,幼儿园(3~6岁)的游戏应该有年龄划分,小班及中班前期的游戏应该以玩耍游戏为主,根据幼儿的特点及需要,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开始逐渐增加结构游戏及规则游戏的成分,以满足幼儿智力及体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游戏的时候,要考虑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游戏的情况,不能盲目照搬,或以偏概全。
幼儿园各年龄班游戏的材料是全面的 游戏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组织游戏时,不同的游戏主题及材料应该是同时存在于幼儿的视野之中,以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及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幼儿游戏的主题是和他们的发展紧密联系的,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的主题基本上都与他们生活的经验紧密联系,大部分主题是相同的,但所反映的内容情节则是有年龄层次的,大致体现了从玩耍游戏向规则游戏过渡的规律。因此,在提供游戏材料时,应注意给年幼的孩子以提供成型玩具为主,适当提供一点半成型玩具;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玩具的种类和半成型玩具的数量。教师不应该人为地增加或限制幼儿游戏的主题及内容,而是应该通过游戏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教学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
教学游戏是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利用游戏的形式创编的游戏。它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幼儿复习巩固的结果,游戏的主体是教师而非幼儿,做游戏是满足教师的愿望,而不是幼儿的需要,幼儿在游戏中并不能体验到轻松和快乐。因此,教学游戏实际上只能是教学手段,是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初步体现。教学游戏和规则游戏是不同的,教学游戏没有体现游戏的特征,尽管教师在组织游戏中一再强调规则,但规则是教师外加给幼儿的,根据需要可以随时改变的。幼儿在游戏中即使出现了不遵守规则的现象,但并没有对游戏造成什么影响,幼儿也并不能体验到违反规则的不良后果,建立不起遵守规则的意识,从而也无法将其内化成自身的需要,它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因此,我们不能以为安排了几个教学游戏,让孩子在那里安静地操作,就是给幼儿提供了游戏的机会。
每一类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各有特殊的作用,幼儿园在安排游戏时不能偏废,这谁都没有疑义。但问题产生于幼儿园增加了区角活动时间以后,各类游戏时间的安排很难周全。
有的幼儿园大班以结构游戏为主,几乎不安排角色游戏,中班各半,小班以角色游戏为主等等。
我们认为,游戏的分类是出于研究的需要,自然状态下儿童游戏时不以类型命名,他们会说,“我们玩过家家吧”(是我们将之归为角色游戏),“我们来搭积木吧”(是我们将之归为结构游戏),“我们来打弹子,来跳房子吧”,(是我们将之概括为规则游戏),“我们来猜谜语吧”(我们将之概括为智力游戏),“我们来玩《三只羊》吧,”(归为表演游戏)。对游戏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孩子的游戏行为,有助于我们看懂孩子游戏行为背后发展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指导孩子游戏时的不同技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通过分类让幼儿在同一个时间里玩同一种游戏。幼儿对游戏的类型同样是有选择的。更何况许多时候各种类型的游戏行为是混合在同一次活动中的,只不过可能以某一种游戏行为为主。如运动性游戏、结构游戏、玩沙玩水中都会有角色扮演行为,角色游戏中也会有搭建构造行为。分类过于绝对,既不尊重幼儿的选择,也不利于教师综合地观察和判断幼儿的游戏行为。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认为要真正使游戏成为幼儿自主的活动,关键在于为幼儿创设一个“可选择性的环境”,游戏环境的可选择性原则在于:诱发各类经验---多种类别;适合不同水平---不同难度;刺激多种玩法---多功能性;满足个体需要---自由度(允许玩具种类的自由搭配、允许材料功能的自由转换);
我们认为提供各种材料,结构的、主题角色的、科学探索的、美术手工的、玩沙玩水的,给一个较长时间的自由活动,任孩子自行选择,那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幼儿游戏类型的倾向性和游戏水平。这既不偏废任何一种游戏,也达到了个性发展的目的,同时,在材料运用的转换中也有利于幼儿发展。
区角活动是一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选择材料进行个别性或小组性的操作活动。这种区角活动究竟是有目的的学习还是游戏呢?问题的提出主要是源自幼儿园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直接影响了对一日活动的安排。认为区角活动就是游戏的幼儿园,就不再更多的安排其他游戏时间了,认为区角活动是孩子的自主活动,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活动目标的达成时间不是强制的,那也就等于是孩子在游戏了;但反对的意见指出,区角活动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幼儿的活动虽然是个体自选的,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规定的,孩子的自主性很有限,有的内容甚至是很枯燥的,这不能算是自主游戏,所以除了区角活动以外,另外还应该保证自主游戏的时间。
当我们深入幼儿园具体去调查活动区的计划时,发现除了区角的名称大同小异以外,很多情况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幼儿园的区角安排目标很明确,材料的投放以层层递进的目标为依据,大都是有操作的规范的,材料以高结构的为主,玩法是固定的,隐含着教育要求,教师的指导和观察也是根据这些要求进行的。有的幼儿园在语言、科学、益智、美工区开设的同时设有表演、结构、社会区,前者是比较倾向于高结构化的(一种材料一种玩法,是否完成材料规定的玩法都有记录)、或较结构化的(规定了可能的几种玩法,允许探索新的玩法),后三个区角的材料是倾向于开放的、低结构的,即没有固定的玩法;也有的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完全是开放的,所有的区角材料都是低结构的,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老师不作预设玩法的评价,允许孩子跨区域使用材料,任意进行材料种类的搭配,进行想象性表现。
显然,以上虽然都是以区角形式出现的活动,由于材料提供方式的不同,允许孩子使用材料的自由程度不同,活动的性质可以有不同的定位,学习还是游戏,即是教学(分组教学、教学延伸),或是自主探索活动还是游戏,就看教师的设置活动区的出发点。定位于教学,那目标的达成是明确的,材料的提供目的性很强,如何使用材料有明确的要求,教师比较关注目标的达成度。定位在自主性探索活动的话(如长宁实验幼儿园),那区角的目标也是明确的,但达成的途径是有多种可能的,老师在提供材料时只是做了预先的估计,每种可能都由幼儿自己发现,教师关注的是预设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多种事实之间的关系。而定位在游戏上,则区角没有明确目标,只有活动的大致范围,由活动区的名称所规定,而且名称只限定了老师投放材料的方向,不限定孩子活动的类型,孩子的活动更多地是想象性的表现。教师更关注的是孩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的,这些使用方式客观上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因为老师不对材料的使用或玩法有过任何规定。
至于哪一种定位更好,这没有绝对的评价,因为这样的定位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情况来决定的。比如某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集体教学占了一定的比重,那么他们的区角活动就完全应该定位于游戏了。而有的幼儿园根本就是以区角活动来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的,减少了集体教学,那么区角活动定位于教学的延伸是有价值的,不过定位于教学则还应该再给孩子游戏的时间。
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对活动区的安排和材料的投放上,更加有意识多了,在安排区角时,首先根据自己幼儿园课程的需要给予功能定位,根据功能定位投放材料和确定指导要求。甚至有的幼儿园利用同样的区角,在不同的时间里,作不同的活动性质的定位,空间不变,只是对材料的投放和使用要求作出变化。
以上是对近年来在幼儿园游戏方面研究情况的概述,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新的儿童观指导下,幼儿园游戏的实践和研究正在越来越深入,教师们深深地体会:在游戏观察中重新认识了孩子,在游戏研究中真正理解了发展,在游戏的实践和思考中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素养。
农村幼儿园游戏方式
以外带内”的回归自然游戏方式。回归自然游戏是指幼儿在特定的环境、材料刺激下,自然发生的情境游戏活动。陶行知先生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可以说,—些乡镇、农村幼儿园具有良好的游戏条件。那里的环境真实自然,小河、树林、田埂、小山坡等都是开展游戏的好地方;各种花草、种子、秸杆、外壳、泥沙、石子等活动材料随手可得;编、扎、搓、染、摆、搭、砌等活动内容极富创造性;经济落后区域的幼儿园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挖掘自然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弥补游戏材料的不足,创造出丰富的游戏环境与条件。
“以旧带新”的民间传统游戏方式。民间传统游戏的最大特点是材料简单,就地可取,灵活性、自由度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如运动性游戏: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跑垒、捉迷藏等;益智性游戏:跳棋、五子棋、闯关棋、七巧板、拼图、猜画迷等;技能性游戏:翻绳、弹球、打三角、打瓦、摈牌、挑棍、抓羊骨头等;情节性游戏:“我是小小木头人”“老狼,几点了”“丢手绢”“我们邀请一个人”“老鹰捉小鸡”等。这些游戏因其具有强烈的兴趣性、竞争性和无限的再造性而深受幼儿喜爱。传统游戏的开展不仅可以健体、益智,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缓解园舍小、场地窄、幼教经费短缺的矛盾。当然,传统游戏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因而需要不断加强对传统游戏活动的收集整理、开发和改造,如增加游戏的难度,变换游戏的情节,改编游戏中的歌谣等,并与其他游戏活动形式紧密结合,如此才会产生更佳的活动效果。
第五篇: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吴凤明广州白云区富力半岛艺术幼儿园
摘要:3——6岁儿童的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综合的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因此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本文围绕现代教育理念常规教育的意义及其方法,提出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挖掘常规教育资源
未来全球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幼儿必须从小了解、认识其生存的客观环境,学习与人共处,而且会用一定的常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有效掌握以上四个“学会”。
幼儿园建立合理的常规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保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要求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引导我们去反思传统的管理行为与幼儿主体发展的存在问题。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常规管理却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将常规依然看作是教师管理、控制幼儿的主要手段,强调常规对幼儿的约束作用,强调幼儿行为的整齐划一与服从指令;幼儿的一日生活可以有条不絮的开展,并且可以丰富充实,老师牵着走为主,幼儿没有自主处理自己的行为纠纷、独立管理自己行为的能力,脱离了老师的管理,他们将不会自我学习,不会独立交往,不会独立应对生活。例如:幼儿上厕所,老师在游戏结束时要求幼儿分男、女孩一个跟一个排队上厕所、喝水,看似有纪律,实际上是剥夺幼儿独立管理自己的机会。另一极端则过于强调幼儿自我管理,过多地否定了某些环节的教师干预,在强调幼儿自主、独立的同时,常常会导致如幼儿喝水少、忍尿、睡眠不足、盥洗时经常有衣服弄湿等现象。这两者都是与《纲要》的精神不相符的。我们要重新审视常规,既要跳出传统常规管理的误区,摆脱原来强制的、整齐划一的、自上而下的行动逻辑,把常规合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将它当作教育的资源,而且是独立的、同其他课程内容一样对幼儿有着深远影响的资源,发挥它应有的效能。
二、在常规教育中,突显幼儿发展的主体地位
1、通过评价促进幼儿行为常规意识
培养良好的常规,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包括经常性的常规训练、专门的常规活动训练和个别常规训练。而在这其中,评价是使行为训练内化为幼儿的规则意识,获得自主发展的有效措施。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在增强幼儿的愉悦情感的同时,强化了幼儿对行为的意义的理解,多次的正向强化使行为成为了习惯,更使行为内化为意识,主体获得了真正意义的发展。在幼儿进餐时老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注重纠正幼儿进餐的习惯,以表扬为主,多次示范拿勺子、筷子、端碗、保持桌面干净等的具体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进餐文明,良好的习惯也形成了。
2、在专题教育活动中实现幼儿的主体发展
①重体验与表达。教师根据教育的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主题活动,教师依据平时的观察和常规教育的目标,准备各种不同学习性质的活动帮助幼儿将原有生活经验与特定活动相联结,活动中鼓励幼儿主动关注事物,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重视支持性语言环境的创设,鼓励幼儿描述自己的发现、工作,踊跃讨论一些真实的生活经验或时事等,强调活动中幼儿的真实体验与表达。如在“环保活动 —— 垃圾分类”中教师先让幼儿寻找、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垃圾 —— 可回收的垃圾(废纸、易拉罐、铁品、玻璃类、橡胶、塑料制品)、不可回收的垃圾(瓜果类、食物的残渣、蔬菜类、家禽类、废旧电池),接着让幼儿在游戏中区别,用自己的符号进行记录,最后将内容与同伴教师进行“系统”表达。在专题教育活动中幼儿获得了良好的卫生常规。
②尝试与分享。在各类活动中,教师都会注意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习,在分享中领悟。教师注重提供多种机会,尽量让幼儿在活动中自行规划、思考、表现,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分享,以加深幼儿的理解。如在自理活动《谁最整洁》中,教师为帮助幼儿学习整装,培养自信与合作,先和幼儿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后又让幼儿自己尝试整理服装,再一同分享,集体学习加个别指导,最后才达成游戏规划。幼儿专注而投入,体现了自主学习的优势,常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教师的常规要求将会逐渐内化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重互动与支撑。教师在策划、施行活动时要脉络清晰,能运用经验找出引发该年龄阶段幼儿兴趣的方式,教师还应通过生生、师生互动与支撑反馈生成新的活动。如在活动《合作》中教师通过情景表演、尝试劳动、讨论等活动,引发幼儿的兴趣,然后在教师、幼儿以及家长的互动中,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活动深化。无论是预成还是生成的活动,都将幼儿放在了核心地位,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真切地体验到自我,体现到自主的愉悦,也正是在这种体验中不断获得内在的发展。体会、经验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保证。
三、在常规教育中,强调幼儿行为和意识的内化
1、重过程与整合。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因而在常规教育活动设计中我们还注意多种领域的融合,重视过程,重视差异,通过对多样化活动的开发与创新,促使各种活动高度结合。如健康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教育幼儿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他人融洽地相处,另一方面又为幼儿设置情绪宣泄角,让幼儿情绪得到疏导,同时也发展表达能力;对于刚入幼儿园的幼儿,我们将前后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开展了丰富有趣的入园前亲子活动,通过参观、游戏等加深了教师与幼儿的感情。为入园后的常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认为“任何活动都应避免只站在领域知识的基点上而无视幼儿的需要和兴趣进行活动选择延伸”,常规教育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同样应遵循这一原则。
2、在传统的常规教育中注入新理念,讲解示范、榜样作用、随机教育等是我们在常规教育中经久不衰的教育方法,如何使这些老方法焕发新的光彩,成为促进幼儿主体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我们在当前的常规教育中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问题的核心仍然在于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将幼儿摆在什么位置上,榜样应是当代幼儿心目中认同的榜样,而不是我们成人认为理应是榜样的事物;因此,文学作品、示范行为等都应该来源幼儿身边的人和事。随机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学会观察孩子、理解孩子、欣赏孩子,在理解和欣赏中发现孩子行为和思想上的闪光点,并施从及时的教育引导。
3、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环境对幼儿规则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比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古语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古时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大量的例子表明:学前期是幼儿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培养个性、习惯的重要
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影响,因此,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正确的教育来影响幼儿,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习惯及品德,不仅非常重要,也是可能实现的,反之如果学前期不重视,当幼儿形成了不良品德习惯再想消除则是不容易之事。如:常规教育中通过环境的创设形成一定的氛围,潜移默化地让幼儿知道吃东西时坐姿端正,细嚼慢咽,不随便讲话,不咂嘴,嘴里东西咽下再讲话或离开座位;遵守各种游戏规则,不在室内乱跑或大声喊叫影响他人;不远离教师、小朋友,游戏时不做危险的事;带好自己的衣物,有礼貌地向教师、小朋友告别,说“再见”后方可离去......创设良好教育环境的同时,还需使之与幼儿相互作用才能真正有助于幼儿良好习惯与品德的发展。环境对幼儿良好习惯与品德发展起熏陶作用,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来形成最适合幼儿成长的教育氛围,利用环境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来调整和改变幼儿的行为。
由此可见以促进幼儿主体发展为核心的常规教育在保证幼儿生活有规律、有节奏进行的同时,能有效地为实现幼儿良好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常规教育工作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实践工作,切实体会到现代教育理念和行为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深远影响。
幼儿园常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幼儿的心灵是一块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只要我们辛勤耕耘,未来的幼儿将是生活的主人,他们懂得做人、懂得做事、懂得学习、懂得与他人共同生活。
参考资料:
1、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常规教育参考用书》北京市幼儿园品德教育教研组。
3、《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新世纪出版社1995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