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间生活说课稿
高中美术鉴赏《人间生活》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这一课时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辉煌一美术历程》第四课《人间生活》第一课时。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在学习世界美术历程的这一单元中,本课上承第三课《心灵的慰藉》,下启第五课《审美自律》。通过以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美术作品的分析研究,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美术的基本历史分期与阶段特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鉴赏方法。本节课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当艺术家们开始关注世俗生活的时候,美术创作发生的新变化。(2)中国隋唐到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及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3、教学目标: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认识美术作品表现世俗生活的各种方式了解中国隋唐,王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认识美术作品表现世俗生活的直观性和历史意义。
②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难点: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历史文献价值
5、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的学习,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感受力,对美术作品形式构成基本要素有初步了解,能欣赏一些具象和意象的美术作品,但是对于古代绘画的认识,对中国画意境美的理解还相当有限,应该在本课教学中逐步启发。
二、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影音文件、图例等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脱离宗教时代之后美术创作所发生的变化。艺术家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现实生活,比较客观地记录各种生活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并理解促使艺术家创作这些作品的社会观念是什么,以及这些作品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帮助。
运用图表归纳的形式和比较鉴赏法,对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表现主题,艺术形式等方面做适当的归纳,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
生:初步感知——理解主题——观察讨论——扩展比较 师:展示作品——引导观察——点明主题——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音乐,引发学生思绪的遐想,有如回归到遥远的年代.从而进入到本课做好铺垫。)老师点明本课主题:人间生活
2、简明介绍唐代人物画发展情况代表画家阎立本.张萱.周昉等。评析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并让学生运用已掌握审美语言知识思考回答;
3、以形式鉴赏方法分析五代时期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4、展示表现北宋百姓生活的资料(学生探究交流鉴赏)和电影欣赏《北宋汴京片断》。引导观察理解主题,并以讨论,表演的方试加深印象
5、以社会学鉴赏方法解读风俗画神品《清明上河图》
6、引导观察理解主题,并以讨论,表演的方试加深印象,探究交流。老师点拨提问、归纳。
7、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注意事项: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把教材图片所表现的生活场景,生活细节跟学生的生活记忆联系,并进行对比,从而理解古今生活习惯,风俗的区别,扩充学生生活和知识经验。
2、教学过程要灵活生动,方法多样,可采取问答、讨论。即兴表演等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板书设计和反思体验:
本节课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直接展出,并采用了文字与图片相配合的方式,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加强了学生对作品的记忆。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探讨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问?
第二篇: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
高中美术《人间生活》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高中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四课《人间生活》第一课时,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1.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讲述《人间生活》(中国古代美术作品部分):教材列举了从唐代到宋代的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并分析了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社会观念。本节课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讲述与思考、体验与探究、使学生真正认识理解画家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能力目标:体会并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2)教学要点
重点:美术作品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难点: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生活。兴趣点:画家是怎样捕捉并表现精彩的生活。2.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法、练习法等相结合。
综合运用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学式鉴赏、比较式鉴赏。3.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5分钟)①播放背景音乐《生活》
②出示字幕:《美术鉴赏》上篇
第二单元
第四课:人间生活
第1课时(2)复习导入(2分钟)
以古筝曲为背景音乐,多媒体课件(每幅6秒的速度)展示关于宗教方面的美术作品。并同步讲述: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宗教和政治因素的不断减弱,艺术家们开始把世俗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他们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生活场景,即描绘人间生活。
板书课题:人间生活(第1课时)(3)新课讲授,创设情景(28分钟)
①播放影视片段《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局部(3分钟)(以启发式、谈话式)(3-4学生回答)。
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剧中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剧中妇女的体型是胖还是瘦?她们穿戴的服饰有何特色?在你印象中这个朝代的社会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回答:唐朝;比较暴露、领口低、颜色很鲜艳;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开放。
教师小结:通过简短视频了解到唐朝宫女服饰特点及社会状况。假如要你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唐代宫廷生活,你会画吗?有难度!那我们一起看看唐代宫廷画家是如何描绘的。
提示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1页。
②展示图片:张萱《捣练图》(6分钟)(启发式、感悟式鉴赏)(3-4学生回答)教师介绍:这是一幅唐代仕女画,作者名叫张萱,宫廷画师。这幅作品主要是描绘宫中妇女捣练时的情景。练是古代的一种白绢,经漂洗和冲捣后才会变白变软。整幅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捣练、织修、熨烫。我们来欣赏“熨烫”部分。
展示“熨烫”部分图片。
教师提问: 你觉得这个片段哪些地方最有生活情趣?(学生思考交流并得出结论)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仕女扯白绢时挽袖,身子微微着力后仰;中间妇女手拿熨白绢器具,表情十分专注;小孩屈身来回穿梭于白绢下等。
活动:学生上台模仿体验“熨烫”部分人物动作及神态。
教师小结: 这些细节非常真实、生动,极富生活情趣,是画家对生活细心观察善于表现的结果。我们欣赏了唐朝画家张萱画的宫廷仕女捣练时的生活画,下面我们再来看一幅表现宴请的作品。
③出示作品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10分钟)(启发式、社会学式鉴赏)(3-5学生回答)
教师语:阅读课本第32页的文字内容,要求学生介绍这幅作品表现的内容。教师小结:南唐后主李煜让画家去窥探大臣的生活,以了解大臣的为人。整幅画采用了我国传统表现连续故事的手法,随着情节的进展而分段,以屏风为间隔。通过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等情节,叙事诗般描述了夜宴的全部情景。
出示《韩熙载夜宴图》 “听乐”部分。播放琵琶曲,让学生判断是什么乐器声音?引导学生判别画面中哪个是韩熙载,判别的理由是什么?韩熙载心情怎样?
学生回答:琵琶;从坐的位置、相貌、穿着打扮;心情显得很沉重。
教师小结:听歌妓弹奏琵琶,韩熙载正襟危坐,戴着高帽,留着长胡子,内心显得很沉重。
教师语:这幅画中韩熙载邀请当时几位名流志士也参加宴会,有太常博士陈致雍和门生舒雁、状元郎粲、李嘉明等。除歌伎外,宾客都穿着官袍。
教师提问:哪位是状元郎粲?画家捕捉到他的动态,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我们有这样的举动吗?
学生回答:穿红色状元袍;比较得意、忘形(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小结:通过画家对服饰和动态的描绘我们认识了郎粲,体会到得意、忘形的心情。教师提问:画中李嘉明的侧身、回头,太常博士陈致雍、门生舒雁拍手掌跟听音乐联系吗?
学生回答:有,他们听音乐很投入。
教师语:画家观察非常仔细,表现了他们对音乐的不同感受。
教师提问:你们再仔细看这些歌伎们,她们对这种场景的感受以及她们在画面中所占画面比例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女性身体比例较小,反映出当时歌伎们身份卑微、地位低下。
教师小结:通过探讨、合作、交流等方式对这幅画有了比较真实细致的了解,如果画家没有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不可能画出这样的画来,同时这样一幅画对后人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和韩熙载提供了宝贵真实的历史资料。
④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启发式、形式鉴赏)(6分钟)(4-8学生回答并体验)教师演示诗句:“历经风雨八百年,繁华古都在眼前。千姿百态众生像,尽在绵绵画中间。扬名海外震国威,惊世绝技人人赞。”并思考这首诗是指哪幅中国名画?
学生回答: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教师语:《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反映市井生活的风俗画,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观看视频,思考这幅画到底画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点?
教师演示:出示视频《清明上河图》并配乐《春江花月夜》。
教师小结:此画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写繁忙的汴河码头,第三部分描写热闹的街市。绘画的规模宏大,场面繁杂,且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生动明确,惟妙惟肖的境界。
教师演示:出示范画《清明上河图》。
活动:让学生分组走近欣赏、感受这幅名画。并模仿体验画中人物动态的描写。比如挑担的人、卖东西的人、店里的小2,抬轿的人等等。(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教师小结:刚刚我们一起着重欣赏了古代画家的三幅美术作品,其中两幅是表现贵族生活,一幅是描绘反映市井生活的风俗画。那么,在当今我国现代画家是否也在表现现今的人间生活呢?
⑤出示:现代画家忻东旺作品《早点》以及徐维辛作品《工棚》(形式鉴赏)(1分钟)。教师语:这是中国现代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忻东旺教授一幅同样描述人间生活的油画作品,画家描述的是处于城市郊外农民工兄弟吃早点的情景,画家对画中的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穿着打扮以及周围环境进行了详细刻画,是当代社会普通人人间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现代中国有很多像忻东旺教授这样的画家,以同样的方式在关注人间生活。如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徐维辛作品《工棚》等等。
(4)课堂总结(1分钟)
①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中国古现代画家描绘世俗生活的美术作品,很有感触和体会。可以说现实生活是画家永恒的主题,没有画家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细致入微的深入观察,古代画家不可能,现代画家也是不可能表现出的这么生动的“生活”画面。假如你以“春游”为题,画一幅画,你会表现什么内容?用小短文的形式描述。
②教师总结并同时演示上课内容。(5)实践练习(12分钟)
①出示文字:思考与交流:如果你以“春游”为题,画一幅画,你会表现什么内容?你会选取什么样的对象?突出哪些细节?用小短文的形式描述。
②教师提示:从人物主体形象(包括表情、动作、神态)周围环境、道具等方面进行分析。
(6)展示点评(3分钟)
要求3至4个同学就自己的描写内容与大家分享。请其他同学评一评,你觉得他的描写内容怎么样?闪光点在哪里?有什么样的意见。
教师最后点评:
(7)作品欣赏(3分钟)
①背景音乐:播放背景音乐古筝曲《高山流水》。
②演示图片:出示古代人间生活的一些图片(20幅,每幅6秒)。
③结束语:这节课我们通过了中国古代画家的一些代表性作品,了解了中国古代社会人间生活状况,透析作品我们看到画家高超的技艺和对生活细节的细心观察。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现人间生活的素材很多很多,只有通过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才能创造出好的美术作品。谢谢大家!
第三篇:人间生活教案
第四课 人间生活
大冈中学 李燕 【教 材】: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 【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授课地点】: 高一教室 【课 题】: 人间生活 【课 型】: 作品鉴赏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讲述中国美术的发展情况。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当艺术家们开始关注世俗生活的时候,美术创作发生了新的变化。
2、让学生理解中国隋唐到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及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的生活。
【教具准备】多媒体美术鉴赏课件
【学具准备】收集唐宋有关生活习俗的资料与歌颂当时生活的诗词、《清明上河图》等的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前面几节课介绍了主要为宗教和政治服务的美术作品后设置的。学生在学习本课的内容时,可能会感到教材的内容更容易接受些,会比较有兴趣。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讲述从唐代到宋代的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并分析了这些作品所体现的社会观念。唐代仕女画的出现反映了唐代生活观念的开放性。而到了五代时期,皇帝已经懂得让画家去窥探大臣的生活,以了解大臣的为人。但是这些绘画都是表现贵族生活的。平民的生活最早被关注是在中国的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由于美术作品的市场化导致了职业画家的出现,他们往往将普通人的生活纳入到绘画表现中。【设计理念】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往往容易忽略学生自主参与的过程。而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人间生活”这一课,教材中所讲述的作品都是一些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作品,如果教学过程处理不当,那么学生会丧失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情境,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回忆并发现生活中精彩的地方,生动灵活的展开教学。同时本课的容量大,如果面面俱到则容易讲得很散,因此本课的教学力求以点带面,以观察画家是怎样捕捉并表现精彩的生活的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乐曲渲染(生)聆听(梦江南伴奏)„„„„只愿化作唐宋诗篇 长眠在你的身边(师)在人类脱离了宗教的影响之后,艺术家们开始把世俗的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他们的灵感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场景,所表现的内容生动自然。虽然早在汉代的画像砖上保留着很多生动的生活劳作场面,但它不是为生人而作;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是依据文学作品而创作;而真正把人间生活作为美术创作主题应是从唐代开始。这些作品在创作的时候,由于主使者以及社会观念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同而导致了它们所表现的内容各不相同。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旋律,营造一种能引发学生思绪的遐想,有如回归到遥远的年代.从而进入到本课做好铺垫.出示课题:人间生活
二、讲授新课
欣赏 东汉 《弋射、收获 》 画像砖 欣赏 东晋 《洛神赋图 》 顾恺之 欣赏 唐朝 《捣练图》 张萱 欣赏 五代 《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欣赏 宋朝 《清明上河图》张择端
三、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和同学们学习了古人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生活,分享了我国古代画家的优秀作品。那么,同学们能否用漫画的形式来表现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场景呢?请同学们尝试一下。
2010年1月
第四篇:人间生活教案
《人间生活》教案
【教
材】: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四课)【课
题】: 人间生活 【课
型】: 鉴赏 评述 【课
时】: 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讲述中国美术的发展情况。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了解中国隋唐、五代以及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风俗画作品;
第二课时
讲述外国美术的发展情况。了解欧洲文艺复兴以及17、18世纪绘画创作观念的演变;了解有代表性的日本浮世绘作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艺术家们对世俗生活的关注,美术创作上产生的新变化。
2、让学生理解中国隋唐到宋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画作品及所体现的社会观念。
3、让学生灵活运用多种鉴赏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运用多种鉴赏方法以书面、口头等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解决方法】
本课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具体活动要求。
1、第一、二个作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让学生了解唐代时期贵族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唐朝人的审美观念及作品创作特点。
2、第三个作品侧重于从个人的角度去体会艺术家如何表现在生活中的细节,让学生在课前查资料的基础上,描述宋代时的生活状况,并结合《清明上河图》进行作品解读,直观的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
【教具准备】PPT多媒体课件
唐宋生活相关的影音、资料、诗词片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创设 乐曲渲染(生)聆听(梦江南伴奏)
(师)艺术家们把世俗的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他们的灵感来自于真实的 生活场景,所表现的内容生动自然。虽然早在汉代的画像砖上保留着很多生动的生活劳作场面,但它不是为生人而作;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是依据文学作品而创作;而真正把人间生活作为美术创作主题应是从唐代开始。出示课题:人间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旋律,营造一种能引发学生思绪的遐想,有如回归到遥远的年代.从而进入到本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内容:(师)简明介绍唐代人物画发展情况代表画家阎立本.张萱.周昉等。作品一:评析唐代张萱的《捣练图》
(师):A)画家介: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宫廷画师,擅长画贵族妇女、儿童、贵公子。
B)作品介绍:《捣练图》卷,宋摹本,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1、这幅作品此画描绘宫中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
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技巧与细节描写,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几个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这些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
3、这幅作品的人物造型及其衣着的设色,勾线工细劲健,着色富丽匀净,特别是“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代表了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生)运用已掌握审美语言知识思考回答: l、描绘了宫中妇人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2、体现了唐朝人什么样的审美观念?、作品属什么风格?(设计意图:这环节主要是教师在评析,通过画面内容做三部分局部放大,有利于学生的视觉直观感受,尽快把学生引入到鉴赏的氛围中来。)
(二)作品二:以形式鉴赏方法分析五代时期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师)1)作品介:《韩熙载夜宴图》 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全卷分为五段。(此图的主人翁韩熙载的介绍。)
第一段写韩熙载与状元郎、宾客们谛听教坊司李家明的妹妹弹奏琵琶的情景;2 第二段写韩熙载亲自为舞伎王屋山击鼓;第三段写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第四段写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第五段写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生)认真观察画面构图、人物动态与神情、表现技法并进行交流(师)2)你认为这幅画艺术特色是什么?
画面结构: 采用连环画的分段构图方法,使用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活道具---屏风和床榻。它们一方面起到分隔画面,使每段独立成章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把各段连贯起来,使全卷成为统一的大画面。
人物形象的刻画:特别是韩熙载,分别出现在五个段落中,服饰、动作都不相同,但他的形貌和性格却都前后一致。他头戴高帽,身躯魁伟,长脸美髯,虽然是在夜宴歌舞中,对联不纵情声色,而流露出忧郁寡欢的表情,反映出内心的矛盾和精神的空虚苦闷,塑造了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 表现技法:
a、设色多处采用了绯红、朱砂、石青、石绿等色,对比强烈,而整个画卷统一在墨色丰富的层次变化中,色墨相映,神采动人。
b、用线挺拔劲秀,线条流转自如,铁线描与游丝描结合的圆笔长线中,时见方笔顿挫,颇有韵味。作品三:《清明上河图》
(一)北宋百姓生活(学生探究交流鉴赏)和电影欣赏《北宋汴京片断》(生)观看片断中人物的活动细节后叙述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电影欣赏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向上推进,为了加深学生宋代百姓生活的了解。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探究交流:
(生)在个人课前探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整理,而后描述北宋汴京生活及引用诗词讴歌吟诵增进对当时社会风俗的了解。
(师)指导学生筛选较准确的资料,而后让同学发言交流。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和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有时要适当的参与到活动中去,最后要加于总结归纳。(设计意图:小组间进行探究交流,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与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以社会学鉴赏方法解读风俗画神品《清明上河图》
让学生用课前查找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来解读作品体现自主探究的成果。1)作品介绍:《清明上河图》,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这幅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迷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2)画面结构: 大体可分为三段,开首一段是京郊的农村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两岸交通、手工业和商业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是城门内外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的繁华热闹景象。
3)人物形象: 画中人物500多,人物大不足3厘米,个个形神毕备,极富情趣。4)表现技法风格: 《清明上河图》景物繁多,却并不显得琐碎繁缛,表现出画家对大场面宏观把握的能力,以及于真放中见精微的绘画境界。(师)归纳小结并提出新问题
A.你知道《清明上河图》曾历尽劫难吗?
B.对画中的季节有怀疑吗?(设计意图: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学习方式的要求,教师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本环节是让学生展现他们自主探究的成果与表述的鉴别能力,从而学会运用社会学鉴赏的方式方法。)
三、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的鉴赏使我们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透过作品我们看到画家高超的技艺和对生活细节的细心观察与捕捉,体现了中国画的形神兼备的最高境界;通过运用不同的鉴赏方法去诠释美术作品,从而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
请结合本课内容撰写一篇鉴赏小品并预习后部分的内容,可以一个人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第五篇:《人间生活》教案
《人间生活》教案
——陈莎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世俗生活的,通过对古代人物画的鉴赏,感悟生活中细腻而真切的情感,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美术作品如何表现人间生活
2、体会作品所表现的生动的生活。
三、教材分析:当艺术家们开始关注世俗生活的时候,美术创作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人类脱离了宗教的影响之后,艺术家们开始把世俗的生活作为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他们的灵感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场景,所表现的内容生动自然。这些作品在创作的时候,由于主使者以及社会观念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同而导致了它们所表现的内容各不相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清明上河图》局部导入《清明上河图》动态视频,观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你觉得《清明上河图》在哪一方面最有特色?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反映市井生活得风俗画,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总结:北宋张择端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第一部分描绘市郊景象,第二部分描写繁忙的汴河码头,第三部分描写热闹的街市。绘画的规模宏大,场面繁杂,且笔笔精到,一丝不苟,达到生动明确,惟妙惟肖的境界。
通过视频,我们能够观察到很多细节,可以总结出很多信息。假如要你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古代生活细节,你会画吗?有难度!那我们一起看看古代画家是如何描绘的,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新课学习。
导入课题:
人间生活
(二)新授
1、隋唐时期开始,出现了表现生活题材的美术作品 欣赏解析《捣练图》,唐代画家张萱作品
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
长安是全国的丝织品生产中心,都城内有少府监、织染署、掖庭局等机构,下设官营丝绸作坊。玄宗后期,宫中专为杨贵妃造作锦秀金玉之工就达千人。官府作坊内也有为数不少的奴婢,一些技艺出众的被分配到掖庭局劳作,所得报酬仅为日常衣食。《捣练图》中所描绘的劳作景象,真实再现了她们的生活。
(三)赏析
出示《韩熙载夜宴图》,结合教材了解。提问2:作者?年代?
故事的主角韩熙载,他是南唐后主李煜手下的一位重臣,李煜为了了解他的平日生活,便委派顾闳中夜潜韩家,用图画的方式把韩熙载的晚间生活偷偷记录下来。
提问3:画中有哪5个情节?讨论并在画面上指出来
教师小结:连环式的构图,长卷的形式,用笔细腻,色彩艳丽。对人物表情、姿态和内心世界的刻画都颇为深入。
如果画家没有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不可能画出这样的画来,同时这样一幅画对后人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和韩熙载提供了宝贵真实的历史资料。
(四)总结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表现生活 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