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军队院校士官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浅析军队院校士官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陈墨 韩珊珊 于莹 韩景华
【摘 要】目前部队士官任职岗位人才短缺,士官教育发展缓慢,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士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从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质量、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教育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推进士官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发展。【关键词】士官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创新发展
用兵之法,教戒为先,教育训练始终是军队战斗力生成和增长的最主要途径。新的士官制度已经实行,建设一支高素质士官人才队伍的战略工程任重道远,必须充分认识士官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准确地认识现代化新型岗位士官教育的定位,解决当前士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更好更快地推进士官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 现今军队院校士官教育的现状
1.教育理念滞后
当前士官教育的定位,与时代需求以及对士官素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士官教育就是一种以职业为基础的教育的认识上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及时、合理地提升。任职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学历教育,它是一种必须以培养驾驭未来战争所需的实用型高层次人才为目的,以适应战场复杂环境、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评价指标的特色教育。
2.在教育环境的构建和开放性上存在认识偏差
当前军队院校的士官教育,开发步伐迟缓。(1)重视“硬环境”忽视“软环境”。目前,一些院校对校园外观环境的构建较为重视,忽视了对人文环境、和谐环境及增强“内功”的构建。(2)重视管理忽视教学。只是重视管理层面,而忽视了管理与教学的内在联系,使管理和教学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3)对既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对图书馆、现代教育资源只注重“有”,不注重“用”。(4)实践性教学场地严重不足,赴部队实习效率低下,影响了实践性教学的正常开展。
3.教学核心认识不够
认为士官教育简单,层次低,不需要花太多工夫,导致院校教学、建设与管理失衡,严重制约其发展,转型没有明确的思路。院校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去研究与探讨士官教育转型的方法、步骤与措施,思路模糊不清,导致士官教育转型步伐缓慢。
4.培训模式单一
士官队伍年龄结构的多元、技术要求的日趋复杂、任职岗位的多样选择等特殊性,决定了士官培养模式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但当前的士官培训模式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过于单一,与未来战争对士官一专多能而又有创新能力的需求不相适应。
5.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每门专业都有相对科学、规范的课程设置,但从目前情况看,士官培训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受传统模式的制约,很难适应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满足部队岗位任职需求。(1)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比例严重失调,难以体现出专业技术教育的特点。(2)课程开设多而杂,导致学员学习没有集中的针对性和方向指向性。(3)课程设置创新力度不够,课程设置沿用传统的较多,现代前沿领域的应用较少。
二 提高士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军事技术发展 1.转变教育理念
在教育理念上,实现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观念转变。士官教育是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军官教育相比较,具有更强的岗位指向性,军事职业教育特色更为典型,可以说我军的任职教育本质就是职业教育,主要是指为了使培养对象具备从事某种军事工作岗位能力而进行的专门教育。所以,我们必须从教学观念上尽快实现从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重在定向的装备岗位士官操作维修实践能力的培养。2.加快教材体系建设
现今院校为士官教育编写的教材的整体水平不高,仍存在照搬照抄参考教材的现象,没有充分考虑士官教育对象的特点,制约了士官教学质量。士官教育的教材,应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学历水平,在编写上,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基础知识,并且按照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和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要求,编写出科学实用的教材,实现教材体系建设的滚动式发展。
3.建立健全任职教育评估机制
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士官教育作为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岗位任职教育,其培养目标的重心应放在对士官的操作、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因此,对于士官教育的评估,应该从笔试、操作技能达标测试、情感评价三方面进行,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相对全面、完整的评估整体。
三 现代教育技术在士官教育创新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运用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应用到士官教育这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现代教育技术对士官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1.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解决了目前士官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比如士官学员文化基础较差与课程内容相对较深之间的矛盾,学制较短与科目内容相对较多的矛盾,设备较少与学员实用操作技能相对要求较高的矛盾等等。投影片、录像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营造出教与学的愉悦气氛,有助于培养学员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士官人才。
2.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教育模式
学员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主动获取已经从课堂和书本拓展到由现代技术所产生的远程网络,虚拟现实交互式人工环境等等。通过这些高技术的演练到实物操作,对性。从“以教员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为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员为主导的新型教育观念,在研究“学”上下工夫,变学员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其能力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有助于士官成长
现代教育技术创新了教学内容,不仅为士官学员将来的岗位任职奠定基础,而且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埋下伏笔。通过高新技术将新的学习理念、学习精神、学习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提高士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即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实际进行学习的能力,做到所学即所用;提高他们创新学习的能力,致力于使他们尝试前沿技术。
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仅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军事技术的军官人才,同时更需要一大批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武器装备的士官人才。尊重士官人才独特的成才要求和规律,按需培养,高质培养,以部队军事斗争准备和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为牵引,着眼于部队需要和士官第一任职需要,使他们能经受各方面的考验,担负起当先锋、打头阵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熊云江.着眼部队需求 科学设置训练机构士官的培训内容.[Z]昌业廷等.多样化军事行动与武装力量建设研究[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第二篇:浅析军队院校士官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摘 要】目前部队士官任职岗位人才短缺,士官教育发展缓慢,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士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从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质量、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教育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推进士官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士官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创新发展
用兵之法,教戒为先,教育训练始终是军队战斗力生成和增长的最主要途径。新的士官制度已经实行,建设一支高素质士官人才队伍的战略工程任重道远,必须充分认识士官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准确地认识现代化新型岗位士官教育的定位,解决当前士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更好更快地推进士官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 现今军队院校士官教育的现状
1.教育理念滞后
当前士官教育的定位,与时代需求以及对士官素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在士官教育就是一种以职业为基础的教育的认识上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及时、合理地提升。任职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学历教育,它是一种必须以培养驾驭未来战争所需的实用型高层次人才为目的,以适应战场复杂环境、判断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评价指标的特色教育。
2.在教育环境的构建和开放性上存在认识偏差
当前军队院校的士官教育,开发步伐迟缓。(1)重视“硬环境”忽视“软环境”。目前,一些院校对校园外观环境的构建较为重视,忽视了对人文环境、和谐环境及增强“内功”的构建。(2)重视管理忽视教学。只是重视管理层面,而忽视了管理与教学的内在联系,使管理和教学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3)对既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对图书馆、现代教育资源只注重“有”,不注重“用”。(4)实践性教学场地严重不足,赴部队实习效率低下,影响了实践性教学的正常开展。
3.教学核心认识不够
认为士官教育简单,层次低,不需要花太多工夫,导致院校教学、建设与管理失衡,严重制约其发展,转型没有明确的思路。院校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去研究与探讨士官教育转型的方法、步骤与措施,思路模糊不清,导致士官教育转型步伐缓慢。
4.培训模式单一
士官队伍年龄结构的多元、技术要求的日趋复杂、任职岗位的多样选择等特殊性,决定了士官培养模式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但当前的士官培训模式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过于单一,与未来战争对士官一专多能而又有创新能力的需求不相适应。
5.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每门专业都有相对科学、规范的课程设置,但从目前情况看,士官培训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受传统模式的制约,很难适应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满足部队岗位任职需求。(1)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比例严重失调,难以体现出专业技术教育的特点。(2)课程开设多而杂,导致学员学习没有集中的针对性和方向指向性。(3)课程设置创新力度不够,课程设置沿用传统的较多,现代前沿领域的应用较少。
二 提高士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军事技术发展
1.转变教育理念
在教育理念上,实现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观念转变。士官教育是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军官教育相比较,具有更强的岗位指向性,军事职业教育特色更为典型,可以说我军的任职教育本质就是职业教育,主要是指为了使培养对象具备从事某种军事工作岗位能力而进行的专门教育。所以,我们必须从教学观念上尽快实现从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重在定向的装备岗位士官操作维修实践能力的培养。2.加快教材体系建设
现今院校为士官教育编写的教材的整体水平不高,仍存在照搬照抄参考教材的现象,没有充分考虑士官教育对象的特点,制约了士官教学质量。士官教育的教材,应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学历水平,在编写上,有针对性地增加一些基础知识,并且按照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和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要求,编写出科学实用的教材,实现教材体系建设的滚动式发展。
3.建立健全任职教育评估机制
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士官教育作为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岗位任职教育,其培养目标的重心应放在对士官的操作、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因此,对于士官教育的评估,应该从笔试、操作技能达标测试、情感评价三方面进行,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相对全面、完整的评估整体。
三 现代教育技术在士官教育创新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及运用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应用到士官教育这个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现代教育技术对士官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1.提高学习效率,改善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解决了目前士官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比如士官学员文化基础较差与课程内容相对较深之间的矛盾,学制较短与科目内容相对较多的矛盾,设备较少与学员实用操作技能相对要求较高的矛盾等等。投影片、录像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营造出教与学的愉悦气氛,有助于培养学员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士官人才。
2.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教育模式
学员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主动获取已经从课堂和书本拓展到由现代技术所产生的远程网络,虚拟现实交互式人工环境等等。通过这些高技术的演练到实物操作,对性。从“以教员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为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员为主导的新型教育观念,在研究“学”上下工夫,变学员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其能力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有助于士官成长
现代教育技术创新了教学内容,不仅为士官学员将来的岗位任职奠定基础,而且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埋下伏笔。通过高新技术将新的学习理念、学习精神、学习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提高士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即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实际进行学习的能力,做到所学即所用;提高他们创新学习的能力,致力于使他们尝试前沿技术。
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仅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军事技术的军官人才,同时更需要一大批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武器装备的士官人才。尊重士官人才独特的成才要求和规律,按需培养,高质培养,以部队军事斗争准备和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为牵引,着眼于部队需要和士官第一任职需要,使他们能经受各方面的考验,担负起当先锋、打头阵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熊云江.着眼部队需求 科学设置训练机构士官的培训内容.[Z]昌业廷等.多样化军事行动与武装力量建设研究[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35~36
第三篇:基层教育发展现状
在这个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解决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将成为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教育部新颁布实施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列入头一项工作,提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19号),坚决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可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将是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宁夏启动第二轮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使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两会”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殷切关注,“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不仅使农村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感到了党的温暖,就连在中国西部偏远山区从教的笔者也开始了对农村教育发展之路的探索。
一.对低年级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都知道,一个学生如果上好了一年级,就等于上好了学。可是,乡村的孩子,八亿农民的孩子,为什么就会偏偏得不到那决定自己命运的那“成功的一半”呢?在这里,我们不必说乡村孩子的社会教育没有城里的孩子好,也不必说乡村孩子的家庭教育没有城里的孩子好,更不必说乡村孩子连一年的学前教育都上不上,而城里孩子却能上上三年的幼儿园教育,单就一年级的教育来说,乡村的教育也是问题多多,令人担忧。
由于师资、教室有限,一年级班里的学生过多,难以实现小班教学,往往只好让六七十个学生挤在一个班里上课。虽然早已告别了三四个人挤一张桌子的时代,但一个小教室要容纳那么多学生上课,光桌椅的拥挤,就让人感到难受,还谈什么在课堂上搞活动呢?这对于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上学无疑是一种受罪;对教师来说,他们往往会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叹息声中不知不觉地没有给我们的下一代献上优质教育。再加上乡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生活习惯、文化水平上的悬殊过大,没有城里上过幼儿园的学生那样整齐划一。在一个班里,往往有八九岁乃至十几岁的一年级学生不说,就班里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水平上的差异,也会给教育教学工作增加不少难度。由于乡村的家庭文化差异过大,有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不让去上的,有孩子刚到学龄就教会数千字的,有到了学龄连前后左右南北上下都分不清的。对于这样鱼龙混杂的一班一年级学生,如领导不重视,教师也把它没有办法。久而久之,在乡村的学校里便形成了“放羊式”的教一年级的习惯,出现了实际在校上一年级的学生多,而考核评估表上的学生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以往对一所学校的考核评估过分注重升学班级的成绩,根本就不理会低年级的学习情况。因此,对农村低年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已成为农村教育的突出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二.对教育资源配置利用的合理性不够。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教育的不断发展,解决目前农村中小学规模小、效益低下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整布局结构,已经成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头等大事。因为过去的布局结构不但不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了,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顺利而高效的实施,造成了如下不良影响:
班级过小严重的浪费了本来就很短缺的教育资源。在乡村中小学里,往往是年级越高,班里的学生越少。据2005/12《宁夏教育》的“刊中报”载:截至2004年底,全区仍有教学点609个,最多的县达175个;全区农村小学25人以下班额就达5878个,占农村小学班级数的41.3%;个别县校均学生只有119人;25人以下的班额初中有69个,高中有17个。可是,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小班,与学生数足额的班级一样,既占教室,又占教师,既要校园规模、校舍气派、设备档次等教育硬件跟上,又要教师和校长的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先进性、学校的文化资质等软件跟上。这无疑大大加重了国家办好农村义务教育的负担,严重地影响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长足发展。
试想,学校的学生数少了,上面分配的教师自然也就少了。班里的学生少了,班级却是同样的多,一个年级也不能少。班级多,或者说年级多了,开设的科目也就多了,需要的教师自然也就增多了。可是,在以学生数定编制的人事制度之下,拥有大量小班的学校里,教师的人数骤减。然而,新课程实施后,各年级开设的课程是有增无减。这就造成了一些课程因学校无法调配专门的教师去上,只能由在岗的其他教师去兼任,使教师跨课头教学的现象剧增,一个教师教5—7门课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还会出现文科教师教理科,理科教师教文科,音盲教音乐,色盲教美术的怪事。使教师的教学负担过重,影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不说,还会越发地拉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的差距。
农村学校优秀师生的大量流失,是原本就落后、发展缓慢的学校教育越发雪上加霜,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倒退的现象。宁夏启动了第二轮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实施以学校建设拉动城镇建设,以学生进城带动农民进城策略(见2005/11《宁夏教育》)这更加剧了农村的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大量的向城里流动,从客观上造成了农村教育质量的大幅下滑。在这样的政策鼓励下,稍微有条件的师生都向城里涌去了,而留在乡下师生会因在竞争中没有取胜的可能性而丧失信心,出现熬日子、混日子的现象。
平行班的缺失,使得农村的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失去了进行比较的参照物,失去了互相竞争的对手,失去了互相切磋的良师益友。在年复一年的没有比较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们只能孤芳自赏和自我发展。教学效益只能进行跨学科、跨年级地比较、鉴别、评估。这极不公平,也不科学。如若在这方面引不起教育教学管理者的重视,就很难遏制住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急剧下滑趋势。
三.教育管理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不够。教育发展的主阵地在学校里。学校的管理者都在追求学校的发展,都为了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但学校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成果上。因此,学校发展从来都是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 结果,直接以学校发展为目标是难以实现学校发展的。学校发展的中心应当是学生发展,但教师在学校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要实现学生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素质和敬业精神。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便成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发展是实现学校发展最主要的途径。可是,长期以来,教师的发展被管理者忽略了,被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给掩盖了,被虚伪的师道尊严给蒙蔽了,被人们普遍的漠视或遗忘了。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学校作为学生发展的场所是天经地义的,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主导者”,他们应该“闻道在先,业有专攻”,应该早就是“学高之师,身正之范”了,教师一边工作一边发展,似乎没有必要了。这一观念直接导致一些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一成不变的教学活动”。由于缺乏对岗位成才的认识,缺乏专业发展的意识,他们参加教学改革和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效能的动力不足,专业水平提高缓慢,面对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更多的是无动于衷。教师成才动力不足,学校管理滞后,已经成了阻碍课改与教改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管理策略上,过分注重监管控制。管理者对学校发展中的一切独断专行,善于也乐于做人事监管者和严密的监控者。他们拥有资源的控制权,习惯于用静态的目标来看守动态的发展变化着的教师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轻易不敢主动发展,开拓创新,只能在管理者的密切监视下唯命是从,做一个忠实的执行者就行了,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去。甚至还会出现个别管理者借学校管理之名,对所管辖的教师感情用事,私事公办,弄得广大教师人人自危,难以静下心来去自我发展和教书育人。
在管理过程中,多以学生成绩论英雄。把原本复杂多变的、动态发展变化中的教育教学活动,用简单的、静态的和短视的分数成绩来衡量,来给教师排队。使效能评估的目的不仅偏重了最后阶段的考试成绩,忽略了教学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漠视或忘记了评估的改进功能。长此以往,同事之间养成了明争暗斗的不良习惯,难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真诚地合作共进。在资源运用上,过分强调标准化、一律化。常常被上级文件、条例、规章制度所控制,对资源的利用,特别是资源的特殊用途,过分注重循例申请,等待特批。这就造成了教职工对闲置资源宁可不用,也绝不愿“违章”开发利用的不良习惯。这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大家都怕开发利用闲置资源的手续纷繁复杂,恐怕好心办成了坏事,怕失败了没法交待,就干脆放弃了开发利用资源的念头。渐渐养成了甘愿做执行上级指定任务的听令者,循规蹈矩,与领导始终保持高度的一致,以赢得领导的欢心,不思进取的不良习惯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不到位,使教育陷入了“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这一点,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严重。教育行政管理者既不愿考察研究当地教育布局和事业发展的“规划”问题,也不愿做学校的各项工作——诸如输送信息、参加培训和学术研讨以及配备人、财、物等方面的“服务”者,却善于借助“监督”学校办学方向、执行政策法规、考评教育质量与效益的名誉,施行人事调配权,借“协调”教育及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之名,上谄下渎,沽名钓誉。似乎成了管理就是开会传达文件,管事专为应付检查和批评训人,管人只会罚款远调。
第四篇:基层教育发展现状
中国网 滨海高新讯 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利军3月28日带领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考察天津市民办教育发展情况。苟利军一行先后来到红桥区求真小学和位于北辰区的天津民族中专,实地了解两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课程专业设置、实习实训设施、后勤服务保障和德育工作情况,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听取了北辰区、红桥区有关负责同志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进展情况和两所民办学校的办学思路和举措,协调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共同研究推动我市民办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苟利军对红桥区求真小学和天津民族中专办学治校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苟利军强调指出,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对于进一步增强教育发展活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天津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形成多元办学主体、多种办学力量、多样办学形式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进入教育领域,鼓励一切热心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投资教育、兴办教育,营造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发展民办教育的成功经验,在职称评定、业务培训、项目申报、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多方面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要把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摆在首要位置,找准定位,凸显特色,办出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共同提升天津教育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五篇:幼儿健康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
幼儿健康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个人人赞同的共识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一些不得不问的问题健康教育的研究却如此缺乏且实践中随意性极大理论价值与实践强烈的反差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中的定义30年后的1978年阿拉图宣言中得以确立从无病——完善从身体——身心从个体——群体知识愿望和态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认知、情感和行为——消除减轻危险因素——促进健康诺贝尔奖获得者、动力定型例如幼儿排尿习惯的养成万一的遭遇幼儿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幼儿的健康知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以及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社会适应教育一个分离焦虑的孩子一个门口哭泣的孩子冬季、实习、户外活动给老师谈话、卫生间、惊恐包办代替汶川地震美国教师节送花进餐习惯的培养——红萝卜的故事保健医生万金油其他教师有主人翁地位却不够重视健康教育。1健康促进是一种综合策略2健康促进更为宏观3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会融合为一个学科领域成为健康教育及促进领域。教育政策服务关爱教师对幼儿的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平等做到平等教师要转变角色——父母替代关系伙伴合作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