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蒙散文的审美境界

时间:2019-05-15 08:5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任蒙散文的审美境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任蒙散文的审美境界》。

第一篇:任蒙散文的审美境界

任蒙散文的审美境界

黄叶斌

近些年来,任蒙的文化散文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而引起文学批评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人们把他誉为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散文领域的开拓者、文学高地的殉道者、文化布道的领军者,对任蒙创作成就的类似定位,在我看来都不会与其创作实绩相差太远,至少任蒙是正在逼近那个令人仰望的高度的。我以为,他的作品所散发出的艺术感召力和感染力,正不断显示出他在审美性和思想性、文化性和启蒙性的结合方面所做的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和贡献。根据越来越多地来自理论界和读者层面的评说与首肯,可以断定任蒙已经跻身于中国散文创作的“旗手”行列之中,并且以散文大家的丰硕成果和文化风度赢得读者的称赞和效法。他的作品接连获得全国性散文大奖(如“首届全国孙犁散文奖唯一大奖”和“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并且得到很高的评价,从一个重要侧面证实了社会对任蒙散文艺术成就的认同。

这里,笔者对任蒙散文只能作一次粗略的扫描,主要从文本的思想性、诗意性和在场感的三个方面的特色进行一次大致的解读和审美猜想。

一、强烈的批判精神与深刻的哲性思辨

任蒙散文凸现的理性审视与哲学思辨,使读者在接受文化信息的过程中获取一种思想冲击波的震撼和启迪。审美主体的文化理念、文化内蕴和文化情趣,一般在文本语言的描述和情感的宣泄中自然地流露或暗示出来,并且成为散文具有审美价值和思想底蕴的重要评判标准,是文章的核心或灵魂。现代散文园地里许多被誉为“美文”的散文,在文采上的确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但在思想性上却未免显得苍白和肤浅,不能唤起读者的思索,不能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思想启迪,其审美意义自然也就要大打折扣。而任蒙在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中,越来越注重以其鲜明的人文关怀、文化担当和批判意识,注入作品的思想重量,努力为当代文学史在思想高地上增添亮色。

在对客观事物和人文景观的审视中萌生出独到的主体审美意识,再于具象和想象的联想中形成丰满的理性思考的成果,这也许是任蒙作为一位思想者的文学审美发现与实践的过程。如在《草堂朝圣》中,作者简略地对武侯祠和杜甫草堂作了某种历史对应,但对草堂的遥想却充满着敬仰之情,它“把你的心灵留在那里,让你一步步地走进它。一旦你真的能够走进它,走进伟大的诗人,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匍匐下去,那丰厚的文化内蕴和永不熄灭的力量令你的心灵颤抖不已”。同时,作者将杜甫与李白、白居易等唐代诗歌巨星进行比较,然后故设一个疑问:“在中国古代巨星闪烁的诗歌天空,为何唯有杜甫身后拥有这等规模、这等影响的纪念性建筑,享尽如此哀荣?”他以这个设问引导读者思索,大家就会被他领入一个思辨课题,即如何认识杜甫作品的文学意义与历史意义。接下来,作者在考察了“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和艺术上的成功者”的历史必然之后,终于为诗圣杜甫写下了一段足可作为其永久“墓志铭”的文字:“他以自己的全部生命,自塑了一个集知识分子的可贵良知与儒家文化精神于一体的大师形象,成为几千年间不可多得的精神象征。草堂,就是这样一座精神的圣殿!”这种理性思考几乎贯穿全文,任蒙从更深的层面为我们诠释了杜甫诗歌价值以外的精神遗产、杜甫身后的人文精神传承与现实意义等等。这肯定不是一种通常意义的游记,任蒙将学术性的考察、文学性的描述和思想性的申论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是一种大文化、大手笔、大意境的书写,因而给予读者的启示当然是深层次、多角度的。

将人文关怀融入对客观事物和历史真相的追寻中,将批判意识融入对既有定论和世俗偏见的质疑中,将哲学思辨运用于对美学对象的诘问中,是任蒙散文的思想力量和文化内蕴形成的主因。比如,尽人皆知的长城,在任蒙看来不过是一个民族的统治者垒筑的一道围墙,正如故宫是一个显示帝王安稳舒适显赫生活的院落一样。作为一道风景和一笔遗产、一座丰碑和一种象征,曾经有人以此嘲笑先人,嘲笑自己的民族。对此,作者严正地反驳:“无论怎样,长城不是一个民族的笑柄。相反,可笑的恰是把一段漫长而悲壮的历史当做笑柄的‘高论’”。在任蒙的文化散文中,他对许多千年无语的古遗址作出过类似的思辨与“正名”。其实,到了现代社会,长城的实际效用和军事价值(除了文物价值、旅游价值和史学研究价值以外)已经基本消弭,更多的是一种意义符号罢了。正是这样,处于创作状态下的任蒙,其思绪在历史的纵深处来回驰骋,在有形的“围墙”和无形的“围墙”中反复突围。

任蒙在近十多年里致力于文化散文创作,先后创作了一批历史题材的作品,对于李自成、白居易、李白、苏轼、黄庭坚、秦始皇和王昭君等诸多历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文化评判,当然不是固守既有的学术评价,而是必有自己的思考,能够从新的角度提出某种质疑、追问与反诘,其新论也就在破中而立了。因此,一些能够表现优秀散文家智慧的“格言警句”,也在他散文的字里行间随手可以拈来。有些句子读来,确能让人感受到某种阅读的温暖与满足,感受到哲性的睿智与思想的光芒,确能让人生发出仰望之情。——“历史把一个巨大悲剧的结局安排在这里,让李自成命断于一帮乡勇的手中,这是他的不幸,但对这座大山来说,却是莫大的哀荣。”(《悲壮的九宫山》)作者竟从大山的自然角度,对“荒谬的封建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荒谬”发出了一种人们不曾想到过的深切慨叹。

——“漫长的时间使腐朽化作了神奇,而我们通过神奇更透彻地看到了腐朽。”(《放映马王堆》)这是作者以其历史哲学的深邃目光,对长沙马王堆汉墓文物意义作出的一种辩证评价。

——“斜塔反次为主,并且成了一座城市的标志,是因为它的病态。它倾斜欲坠的姿势拖延得越久,便愈能创造奇迹,便愈能使人惊叹。”(《手撑斜塔》)从这种视角来反思人文景观美学价值的作品,我们能够读到多少呢?

——“事实上,在匈汉和睦中起根本作用的不是(也不可能是)公主外嫁。联姻只是一种形式,通过这种形式宣告结盟或归附和体现友好。能否实现友好,关键还在于双方政治和外交方略是否正确。”(《历史深处的昭君背影》)作者所以能够对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作出这种评判,所需要的当然不只是一种冷静与客观。

——“战胜者为了文明,而采取了极不文明的手段。战争疯狂地摧毁文明,但它却以疯狂的方式保存了这份文明。”(《走进卢浮宫》)这是作者对人类文明成果悖论的一种反证。

——“每一个王朝在它们建立的那天,就预示了它们的覆灭。„„绿林,成了封建历史无法走完的里程标记,成了封建统治无法摆脱的怪圈轮回的一种最可怕、最醒目的转折符号。”(《绿林之光》)这是作者对漫长封建时代“绿林现象”周而复始的历史规律的一种总结式的解析。

——“在君权世袭的极端专制社会体系里,所谓兼济天下,不过是虚幻的社会理想和孤独的良知表白。”(《伊河岸边的那条小径》)这是作者对具有双重人格白居易的一种悲喜剧命运的深刻揭示。

——“茫茫大漠上崛起这么一个王国,如果从具体的历史背景看,它是宋代王室重文抑武、军事上软弱导致的恶果;但如果将其置于整个封建体制的背景下,它不过是封建武装割据现象的一次寻常表现。”(《遥望远去的神秘王朝》)这是作者对西夏王国兴亡历史的一种感叹,也是作者历史观中所具的开阔视野的又一次展现。

——“那一刻,我越打量,越觉得泰山像个被层层缠裹的病夫。泰山伤痕累累地带给今天的许多古董、故事和历史痕迹,由于浸透过漫长的时光,使人们无法否认它们的文化价值。但是,无论是从自然审美的视角,还是从文化演变的视角看,泰山在其几十个世纪的所谓荣耀历史中堆积起来的不过是一处深蕴着悲剧意义的荒诞文化。”(《辨识泰山》)这是作者打破泰山头上的神圣光圈,从深刻的历史批判角度对其作出的文化解读。——“它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革命,也是一次最让人遗憾的革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导师遗言明白如话,却包含了他宏大的政治理想,让我们足足读了几十年还似懂非懂.”(《江城的辛亥秋夜》)这是作者在他为纪念辛亥百年而创作的长篇散文中,对那场伟大革命所进行的一次理性回望。

通过以上列举的实例不难看出,任蒙散文中理性思辨的张力,主要源于作者深刻的人文反思和强烈的批判意识。而批判意识的确立,不是出于对历史文化的漠视和反感,恰恰需要的是作者对丰厚的历史文化保持一种敬畏与虔诚,需要作者对历史文化具备不解的情结。正如任蒙所说:“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散文,不是为了文化普及,而是通过文学手段去引导读者对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保持敬畏之心,去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去辨识和抵制历史文化中种种反文明、反民主的消极意识,是在更深的层面上去唤起一种文化觉醒。因此,文化散文是以文学形式做的一种文化提炼、文化筛选的工作。”

二、丰富的表现手法与深厚的诗质内涵

散文诗意的营造,使读者在诗情画意般的文字海洋中遨游,能够享受到一种审美快感。

诗意眼光,也就是一种人文的视野,一种参照的角度,一种坐标的选择。任蒙早年以诗人的身份享誉文坛,且在诗歌理论方面颇有建树。因此,他的散文作品不乏以诗意眼光表现出的文化情趣与艺术韵味,写景的篇章自不待说,即使是他的历史散文,也时时在文字的空灵与飘逸中展示出一种老庄寓言的古风神韵。

任蒙散文的诗意营造大概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对客观事物对象的感性认识和情感展露,抓住其典型意象或画面的特征进行描摹、联想、想象和渲染,以写意或写实的手法表达一种臧否评价。如在《泸定桥遐思》一文中,通过对早晨的宁静、稀疏的游人、弥漫的雨雾、清凉的空气、静卧的铁索桥、湍急的河水等意象的素描,将今天的深山峡谷原生态的静美和壮观与往日的红军勇士抢占铁索桥的激战和惊险形成对比,使读者在视觉和心理上产生一种怀念与震撼的效应。又如对长江三峡的描述,以少年之旅的探索和艰难、壮年之路的沉稳和庄严来比喻三峡气势的变化,讴歌一种奋斗的执著和征服的威力:“撞击。咬噬。那浪舌不是柔软的,每撞击一次,都伴有一次坚硬的舔磨。层层坚岩无不被浪舌舔穿。”作者笔下这种浪涛的神力何尝不是一种人格的礼赞?

二是以通感、移情、象征、借代、拟人、映衬、比喻和夸张等丰富的表现手法,对审美对象进行诗意形象的描绘、诗质内涵的提炼和诗学境界的开拓。比如,同样是写白云,它在川藏高原上是“像鱼群闲游在大洋的海沟里,又像鹤群在巨大的天笼中来回漫游。白云飘累了,就一动不动地紧贴在山体上,把群山装扮成一块块黑白相间、晶莹剔透的碧玉”;而在滇西高原上是“白云在蓝蓝的天幕上悠然自在地游移变幻,做着各种图案的游戏„„它游戏够了,便扯出一片片飞絮,很随意地晾在天上,晾在远远的山峰上,把天空衬托得更蓝”;而庐山的云海生活,使作者“领略了另一个人间的静谧、飘渺、幽空和柔润”。同一种景物的描写和感受,完全依凭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转换而表达出不同的感知与情愫,是多种修辞手法运用的结果,更是作者心灵的透明和敏锐眼光的捕捉使然。

三是以主动参与和角色融汇的主体意识、以心灵与自然的对语方式、以独到的观察视角和内心体悟,为文本的诗意美感留下耐人寻味的画外音。行走在滇西高原,任蒙对那里的河流也作了细致的观察。在《永恒的石头》中,他写道:“我轻轻地走进河边,拾起一片青石,十分虔诚地敲击了两下,终于听见了那久远的声音:地未老,天未荒。接着又加重敲击了一下,那声音更加悠远而凝重:石头永恒!”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与情感交流,在细节安排上的独具匠心,难道不是一种人文情趣和美学意蕴的张扬吗?

还有,在《清晨,叩谢天一阁》一文中,文章结尾处有一段意味深长的神来之笔:作者告别之际,看见院落出口的屋檐下有一组身着长袍马褂的清末绅士和西装革履的洋人围坐于麻将桌旁的铜雕,因为三缺一,于是就“饶有兴致为几位冰冷的古人凑了个‘角’,拍了最后一张留影”。这幅画面看似一个闲笔,实际上是作者精心预设的一个阅读“陷阱”。其良苦用意和内化诗意是需要我们慢慢咀嚼消化的——面对范氏家族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文化财富、文化传奇和文化坚守,我们后人应该怎么取舍呢?

四是在文字的流畅中显示机智,在平实中蕴藏灵动,在对传统的继承中力求创新。如《昏黄午后的明祖陵》、《残阳古兵寨》、《千山夕照的旅程》、《灯山平谷》和《走进春天》、《夏天的清香》、《北欧的秋色》、《冰雪俄罗斯》等篇章,同是游记散文,作者却在题材的选择、结构的布局和意象的取舍方面各具匠心,让自己的足迹和心灵在清晨、午后、傍晚和夜色的不同地域的时光中穿行,在春夏秋冬的季节里发现自然的瑰宝。从他对标题的精心设计,就可看出作者在内心突破自我和常规的写作情致,就可看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在平凡或世俗中发现而描述诗意美的表相,与认识并揭示诗意美的内在意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是在写作表达上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散文的诗意表达,并非要刻意寻求一种文采上的彰显和妖娆,或者致力于语言躯壳的打造和装饰。任蒙散文的诗美内涵,是“将文本内的那种文采的脉动溶进并转化成了一种文本内质的独到寻求”(何炳阳论任蒙散文),是一种人格定位、审美标示以及人文胸襟的集中展示,是一种诗意想象的飘逸、诗性气质的内敛和诗化风格的展露的综合体现。这种诗意的感染和感动,应该是洞箫曲的悠扬,是月光下的浪漫,是踏青时的惬意,是炎热时的清凉,是偶然发现的惊喜;应该是一种文气的交融与文心的和弦。它需要人文精神的长期浸润与创作实践的反复修炼才可能达到这一高度。

三、鲜明的在场意识与成功的现实蓝本

作家在表达生命体验和审美判断时所展示的亲临其境的在场感,不但增强了作者与读者的情感传递和发现交流,而且使阅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种近距离对接的亲切感。

阅读任蒙的历史散文,也能给人一种强烈的“在场感”,这种“在场意识”已经形成了他的个性化表达风格,也是他的散文艺术能够俘获读者心灵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表现方式以“穿越”的感觉将我们引入古老的历史现场,为我们再现典型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读者从中受到震撼。他对历史的审视和叙述,至少不完全是站在今天的时空隔岸观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把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和感觉融入对历史对象的观察、描绘、审视、阐释、解读和思辨之中,为揭示其真相和真理的本义与意蕴发出独到的直言。

前几年,散文界有人提出一种名为“在场主义”的写作主张。如果说这种提法真能成为一个创作主张的话,那么早在这种主张问世之前,任蒙已经将这种创作思路融入他的创作实践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初,他创作的历史散文《围墙》和《放映马王堆》等篇可以证实。并且他曾经多次宣称,写文化散文,作者必须将自己置于某个古代遗址或历史现场去展开描述。他认为,从故纸堆里拎一两个典故,再加上一点自己的感言,这样的文字不具备散文的构成要素,称它们为“文史札记”可能更恰当。

“在场散文”视“在场”为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主张“面向事物本身”,强调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认为散文写作“在场”的唯一路径是介入,介入就是“去蔽”、“揭示”和“展现”。“在场散文”所主张的介入包括:对作家主体的介入,对当下现实的介入,对人类个体生存处境的介入。认为只有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介入,才能去除那些自称为真理的谎言、去除那些制度化语言、意识形态用语、公众意见对作家心灵的遮蔽、对人类个体生存处境的遮蔽、对当下现实的“真实”与“真相”的遮蔽,使散文之笔直接进入事物内部,与世界的原初经验接触,并通过本真语言呈现出来。在此意义上可以确认:“在场”就是去蔽,就是敞亮,就是本真。

看来,任蒙的散文已经为这种创作理论或主张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现实蓝本。

展现生命体验的在场意识,一直是被读者和批评家看好的散文创作的“秘诀”之一。笔者以为,任蒙散文的烛照光芒和魅力所在,是他对客观表现对象的深度开掘,是以亲近的姿态、楔入的笔力、触摸的方式、再现的手段和穿行的气势游走于字里行间,是一种历史厚重感和现实真实感的交融。

众所周知,再现是与表现相对应的一种行为或动作。表现是对原汁原味的情景或人事的复制与克隆。再现是一种还原的艺术,是一种原本意识的复苏,是一种主观感受与客观事物之间产生的共鸣和融合的产物,也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放大或缩小的语言技术。再现的媒介运用及其成功概率取决于作者的知识、见解、情商、智慧和想象力。许多散文家深谙此道,以小说的笔调和超凡的才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形象逼真感人的历史画面,如余秋雨、周涛、余光中、张承志等人。任蒙的文化散文同样如此,并且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前者。比如,他写王昭君出塞时的心情和告别的场面,对长沙马王堆汉墓女主人生前奢侈生活画面的“放映”,描写一千八百年前赤壁战场的萧杀与悲壮,以及汪伦与李白千年送别的小调和潭水、二百五十多年前乔家大院的老祖黯然离家走西口的凄凉、古罗马角斗场废墟上的杀人场景、百年前武昌首义暴动前夜意外事件的回放与复活,等等。从内容上看,这类散文的描述客体都是历史人事、山水游记和古老文化,其中包含着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山水与人文的对接。任蒙在写作中,注重以凝视的姿态挖掘深厚的文化沉淀,怀着文化寻根的责任去追问史实的真相、倾注悲悯的情怀去解读过去漫长时代的社会人生。任蒙对史实的开掘和再现,有的是对切实经历的还原,有的是间接想象的创造,其历史的真实感也就借助于这些典型“画面”的显现,生动而立体地鲜活于我们的面前。

任蒙的散文创作实践告诉我们,那些再现的场景和人物是建立在合理想象这个基础上的历史真实,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托进行的细节刻画,是与文章主题相吻合的再创造。历史现场感的营造和渲染,对于增强作品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是大有裨益的,对于满足现代人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是有很大作用的,当然它也可以给读者带来阅读愉悦。这种“在场感”,也是一种美学意义的营造,是需要艺术功力的。

第二篇:春蒙的散文

春蒙嚣劲似,

暗鹏威无穷,谁者碍阻之,再逢雪来冬。

绵绵细雨都催着大地回生,微微和风温暖着大地的绿色世界,春风春雨呼唤着沉绵的万物。朦胧中预藏着巨大的力量,蹦出硬壳的芽芽,涌出干支的绿色和出土苗禾,多么大力量,蘊藏多久的时间,那也是无法的估量力量。

春天好似温和绵绵的样子,其实它稳藏了巨大能量,一切都在改变,而且是巨大的更新,世界都更换了衣装,人们也跟随着更新面目,所以人们都在期盼着春天的到来。万物也期盼着春天的来临,新的希望和新的一轮即将开始。人们在庆贺着自己新的开始同时,也想着更新自己的尘垢。大地一天天在变,一天天在更貌新。厥强的生物,任凭艰难,挺拔出世,以新的姿态,哪怕是丑陋些,弱小些,也不干心落后于的百家争艳的时光。

春雨绵绵给大地、给生物、也给让人们加添催化剂,天逢及时雨,万物换新颜,人们也不同的形式来庆贺春天的到来,赶会、上庙人头涌动,人们也参与春天的庆贺之中。春天总给世界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人们也喜喜洋洋地投入到新世界的来临。

此时我也用上面的词句来描述春天的光辉吧!绵绵的春天,蒙蒙的春天,万物凭着自己嚣劲,发疯似地生长,开花季节也即将来临,鹏威展势,势不可挡,世界变新颜,不可逢雪冬,时机已晚耶。

花开盛世也即将到来,春的希望,收获的希望也即将到来,来吧!来吧!新的世界又是一片欣荣。

第三篇: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色彩

余秋雨散文的审美色彩

摘要:在上个世纪几十年代,上海的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散文集相继出版,这些散文集也成为了当时的热点,与众不同的游记体,让它成为别具特色的文化风格,而且其中表现出的审美意蕴也是令人惊叹的。在余秋雨的文章中体现出的精神追求和自由反思意识都让他在众多才华横溢的作家中脱颖而出,体现出自己别具匠心的审美色彩。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 审美超越 生命意识

一、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文化精神追求

在余秋雨的作品当中历史是运用较为成功的题材之一,但是他的作品内容却不仅限于历史,作品中的眼界跨越了时间的长河,让眼光在历史与现实中不断转化,致力于发现历史精神和文化的底蕴,在两者之间进行深刻的思考。余秋雨作为著名的学者型作家之一,他也非常注重思维的独立性和思维的创新型。尤其在反思历史问题上面,他更不愿意自己的思想受到传统的思维限制,而是跳跃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中发现厚重的历史内涵。在余秋雨的作品中无论是敦煌还是都江堰,观察的角度更是丰富多变,由上到下、由远及近。余秋雨乘着文笔的风帆游荡在不同的历史河流中,无拘无束;面对自然和人文,余秋雨不断的挖掘古老文化中的新生命。当然这段旅程必然是艰苦的,因为在历史中发现新生发现苍凉本身就是令人疲惫的。在余秋雨的思维里面,现在与历史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历史是形成现在的基础,现在又不断延续着历史,因此他也不断的在旅途当中寻找二者的关联和差异。他在探寻历史的同时也没有停止对于现实的思考,将二者紧密地结合,但这并不是历史事实的简单罗列,而是发现二者之间共同的精神本质,这样的审美意义也超越了金钱利益,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在蜿蜒历史长河中娓娓道来的现实写照,这也就是其中的超越意。

二、超越传统的自有反思意识

与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埋头创作的人不同,余秋雨的散文是行万里路的内心感受与情感起伏而创造出来的。他是如何观察历史的?他探访现实存在的名胜古迹。也是因为自身对于历史非常感兴趣,所以这就不断的让他走遍大好河山,在自然中体会历史,在历史的遗迹中找寻人文社会的意蕴,情感相互交错,思维相互碰撞。他将自然与历史有机的结合起来,看似繁琐复杂,不过他却如鱼得水、悠然自得。他发现了共同存在于历史和现实当中的事物,在这样的旅行中他的思维和他的世界也变得更加的开阔和自由。余秋雨并没有在这样的状态中限制自己,反而开始挖掘这些事物的深度。在一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又将历史事实放在现实的框架中进行解释,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又包含了现代意识的理智思考和深刻反思,从而塑造了现实的精神境界。在余秋雨的《十万进士》这本书当中提出,很多时候现代人对于古代科举制都是嗤之以鼻的,因为这个制度大大的限制了真正人才的产生,不过是为了满足朝廷的政治需要,而且对于这个制度的抨击也不在少数,但是余秋雨另辟蹊径,客观而冷静的勾勒出民族文化心理、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前途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科举制的面目,得出了新颖的结论。这也是激情与理智并存的美学张力表现。

三、超越自我人格的构建探索

余秋雨的人生意识非常明显,在他看来为人生的艺术才是最令他满意的。而且在《文化苦旅》中他也说明现代人的定位其实是前人的选择结果。他不断对人类进行思索,人是如何超越时间,来获得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可是这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答,人唯有不断的寻找不断的思索,这也成为人们永恒的使命。人是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在人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一定的文化,在思想与文化的激荡中成长,人们总想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找到真正的自己。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变化和博弈当中人们不光没有找到真我,反而失去了真我。为了避免自己失去真我,他常常会选择摆脱市井对于自己的束缚、逃离欲望对于自身的限制,希望在自然山水和历史中获得精神的慰藉。他鼓励人们在变化中获得真我,他也在努力的不受外界影响保持真我。在他的思想中认为健全人格才应该是拥有完美人生的基础。个体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不属于个人,中华文化属于在此生活的每一个人,所以若果想要对文化进行修整,首先就要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人格进行修整,这样也就与完美的人生健全的人格有更小的差距。

四、结语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在这样的国度当中不会缺乏才华横溢的作家,而且中国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内容丰富多元的散文大国。对于散文来说,其中的标准就是“形散神不散”,由于不会有文体和形式的限制,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尝试散文这个文体。虽然散文一直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但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散文变得非常流行和强大。其中最有名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从人文地理和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表现出了民族的素质和精神,这样优秀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人生的经历,富有饱满的生命意识,这种审美超越意识成为成就余秋雨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马慧芳.对《道士塔》两则课例的评议――从言语审美的角度看散文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15,(03).[2]李燕.匠心独运成奇章――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创新[D].南昌大学,2012.[3]张晓毓.时代的变迁与无法负重的“信”――余秋雨《信客》的文化良知[J].中学语文教学,2014,(07).

第四篇:人文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性与审美境界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人文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性与审美境界

作者:张勤敏

《一个人的遭遇》里的索科洛夫、凡尼亚都失去了家人、家园;《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失去的是双臂与右腿;而《安妮日记》中的安妮,失去的是自由和生命。

可是,在让学生了解战争对这些“小人物”的外在损伤的前提下,还可以让学生深入探讨:战争对他们的内在伤害是什么?战争不能摧毁“小人物”的又是什么?

在这种“整合式阅读”的铺垫之后,可以将平面文本阅读拓展到更加立体多元的视听领域,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几部关于战争的电影:《生于七月四日》《拯救大兵瑞恩》《集结号》《上尉的曼陀铃》《魂断蓝桥》《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但在观摩电影的途径上,可以灵活处理:可截取影片的片段,亦可让学生在家中自由观看,关键是起到一个拓展文化视野的作用,并且使其在宏大的历史题材的视听阅读中,获得一种灵魂的救赎。

再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尽可能提升高中学生的母语素养。要在对中华文化经典和精品的解读中,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同情的理解”,在与大师的对话中,培养学生的母语意识,针对现代社会中浮躁的写作现状,我认为阅读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学习借鉴优雅、优美、质朴、幽默的母语作品。例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郁达夫先生的《江南的冬景》、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不妨让学生通过饱含深情的吟哦,去体会文本中现代汉语本身的美;也可推荐学生多读一些孔孟选读、老庄选读,以及一些美学论著选读、文化名著选读、语言论著选读等等。

尽可能让学生从畏惧经典的心理中走出,开始接近辜鸿铭、张中行、季羡林、陈寅恪、傅斯年、钱钟书、陈之藩、朱光潜、宗白华、董桥、杨绛这样一些大师级的作家作品。让学生通过这种深度阅读的尝试,更深地体悟母语精神。

三、提升高中生阅读的理性和审美境界

说句实话,现在的高中生作文普遍存在浮躁文风,对于生活经验、阅读经验都很匮乏的当代高中生而言,其想象力处于无根浮游的困境。他们的习作大多伪饰而滥情,缺乏细腻、温柔、清新、纯朴的质地;他们的情感过于淡漠,缺乏对自己日常熟稔的事物的拿捏和文字的冶炼,更缺乏平和达观的悲悯情怀。因此应让学生潜下心来入情入境地读一读归有光、张岱、沈从文、巴金、周作人„„关于童话和内心,还有一类作家是不引经据典的,他们的作品出自纯净的本性,比如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是一定要建议学生看的,那是一种纯净的忧伤和欢喜,学生读过之后,心灵会在宁静中梦想和寻觅。

当然,也可尝试引领学生结合阅读积累,为其专业发展做准备。

高中生不仅在兴趣爱好上各有偏好,而且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思维的逐渐成熟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显示出不同的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就语文学习领域而言,有实用、审美、研究这三个方向。教师可以在平时的阅读交流与作文面批等过程中适当点拨,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多拓宽研习,为今后在大学里进一步发展(包括高考提前招生时的面试)打下基础。

例如一些有志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平时不妨让他们对“股票热”“外企热”“托福考试热”“学车热”这些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演讲、辩论活动,让其各抒己见,表达其远见卓识。

例如一些有意于艺术院校播音、编导等专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积累一些朗诵、表演和影评的经验,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尝试将经典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

总之,开创性地采用一些新颖而灵活的阅读呈现方式,促使学生由被动的、单纯接受式的、封闭的阅读,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多元的阅读;而不脱离文本的语言探究和充满人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文情怀的拓展延伸,会让高中生尝到阅读的甜头。

【参考文献】

[1]沈龙朱.凤凰于飞(沈从文卷)[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6.[2]吴非.前方是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8.[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8.[4]丁帆,杨九俊.语文读本(必修一)[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56.[5]聂作平.中国文学大师速读[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5:182.[6]保罗·韦伯斯特.小王子的爱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06.

第五篇:读王蒙散文有感[推荐]

读王蒙散文有感

我虽然也喜欢写些文字,但因为不是语文老师的缘故,我的时间已被本职专业占用太多。事实上这些年来我读专业以外的书籍甚少,我从前所用的文字完全是靠小学初中和高中一部分时间在语文课中得来的。尽管如此,我对于有限的文字仍然是个挑剔的人。即便是在不多的行车旅途中携带一本名著或散文诗集,我也不是都很认真地阅读。但近日来,我读了王蒙的散文竟是爱不释手。我利用了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读它,甚至在给学生上视唱练耳课时,我也把<<王蒙散文>>摆在钢琴架上,趁学生读谱的那一会和让学生听单音、音程、和弦的那会偷偷地看上一页,这感觉是多么奇妙又是多么美妙。它似乎让我又回到了绽放着青春活力的学生时代,让我又一次地回忆起在师大学习音乐专业期间,在学校后山的教师琴房的窗外,因家境不好交不足上小课的学费我在夏天冒着酷暑冬天忍着严寒偷听老师给其他学生上课时的画面。那画面不也曾带给了我无比奇妙而美妙的感觉么? 王蒙散文里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三篇题与音乐有关的文章<<音乐与我>><<行板如歌>><<在声音的世界里>>,如果不是他自己说连五线谱也不会认识,我真是会断定这样的文章绝对出自专业的资深的声乐或器乐工作者。他在文中几乎提到了世界音乐宝库里所有的最华美精致的乐曲,尤其让我惊叹的是他对于柴可夫斯基音乐的理解完全要比我深刻的多,而得到我共鸣的则是他能准确地区分和感受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大师音乐的不同风格并能享乐其中。我特别喜欢他在提到敬仰贝多芬的音乐时用了“我五体投地地喘不过气来”这十一个字,我觉得再恰当不过了。他对于音乐不仅是有着广博深沉地理解和感受,通过文字他还将音乐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作品的一部分有情有爱地表达出了。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并不是所有不认识五线谱的人都能有他这样对于音乐的感悟。有几人又能如他那样在孩提时代听到算命瞎子吹奏的孤独凄清的笛声便也难过地落泪? 给我感触颇深的是王蒙散文里用极其朴实又充满真诚的文字真实描写他所接触的不同思想性格的作家形象。文字蕴含了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在文字里作者又将自己真挚细腻的友谊无私地献给了他笔里的人物。在读他的<<我心目中的丁玲>>之前,我说来惭愧是真的一点也不知道在中国上个世纪还有这样一位声名赫赫又因其恩怨是非纷繁复杂性格思想敏感尖锐才华横溢张扬而倍受争议的女作家。在他近万字的对于丁玲的描述里我闻到了那人生的百味和夹在百味里作者对于生命的客观分析。王蒙在该文结束处这样说到:”在全国掀起张爱玲热的时候,我深深地为人们没有纪念和谈论丁玲而悲伤而不平。我愿意愚蠢地和冒昧地以一个后辈作家和曾经是丁玲忠实读者的身份,怀着对天人相隔的一个大作家的难以释怀的怀念和敬意,为丁玲长歌当哭。”短短的几句话沉沉地背负着岁月里太多的变迁与遗憾,我每次读到这儿都忍不住鼻子发酸,有时竟也哭了。而王蒙的<<难忘冯牧>><<别荒煤>><<光年千古>>不仅是表达了革命文艺道路上纯洁挚诚的同志情谊,更是呼吁人们要做象冯牧象荒煤象光年那样的革命老黄牛。这文中朴实的字是对人性美好的追求和自觉的要求。那人性的软弱悲哀丑陋罪恶呢?你可以在<<永远的雷雨>>中找到。

王蒙的散文之所以那样能扣动我的心弦是因为他用文字告诉了我他对于生活时刻都能产生情思。中天的月亮那样遥远会让他伤感,婴儿的哭声那样无助会让他伤感,初秋第一次发现躺在床上没有那么暑热也会让他伤感,甚至还有春天时燃放的鞭炮、轰轰叭叭、然后烟消声散遍地纸屑还会让他伤感。对于他所说的生活的感受如:细腻和柔软会令他饱经锉砺的灵魂觉得疏离。我也是深有同感的。心若老了,给身体穿上再漂亮的衣服,那也是表里不一。当然这并不影响文字写他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哪怕是大自然中的一滴雨一棵树一片落叶都是他向往的美的情怀美的天使和美的象征。他写那棵无花果不堪小花盆的桎梏是留给自己的思考,他写他养的猫完全是率性而为是在讴歌自由,他写每天清晨为家人磨豆浆的乐趣,他还写在大海里壮游的刺激快乐。让我最流连忘返的是弥漫在他文字上的浓浓的怀旧情结。他热情地赞美曾生活和工作过的新疆,他用文字豁达地解释艰难和苦难其实就是人生无法估价的财富。他在文字里唱着伊犁民歌,他在文字的歌声里追忆着盲人歌手,他对于那片土地的怀念细腻得哪怕是曾经过他窗前的一个醉汉的夜半歌声......所以读了王蒙的这些散文,我真的不再奇怪他虽然不认识五线谱但却能听懂和享受任何门类的音乐了。人生难觅是知音,而他的文字恰如我心灵里渴求的朋友。我再不必担心自己不好打牌不会搓麻将不懂与繁杂人世交往的形单影只了。我再不必担心有一天真的失去了歌唱离开了钢琴或者失聪了再也听不到声音会不会绝望失落没有灵魂的依靠了。

下载任蒙散文的审美境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任蒙散文的审美境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蒙优美散文(精选合集)

    还是决定将内心的想法写出来,或许此刻的我文字是唯一能表达我内心真实的东西, 即使现在心里难过,我依然强压住内心的不悦,用一种最平稳的方式说了本就想说的话。或许,谁都没有错,......

    王维山水田园诗作的审美特征及禅宗境界

    王维山水田园诗作的审美特征及禅宗境界 晚年的王维是“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对佛教的崇信日益加深。他结交了许多“禅门”中人,特别是和慧能大弟子神会的密切......

    写景散文的审美鉴赏[五篇材料]

    写景散文的审美鉴赏 摘要:“审美鉴赏”是指学生体验、欣赏、评价和表现美的能力及品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

    生活的最高境界情感散文[5篇]

    在这个转眼间便更新换代的小康社会,我们已经逐渐地走入享受型生活,但是享受就真的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已经达到最高境界了吗?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最好的生活是什么呢?我认为......

    《报任安书》的审美内涵及教学策略

    《报任安书》的审美内涵及教学策略 浙江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磐安县二中 朱昌元 黄加文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篇》说:“汉来笔札,辞气纷纭。观史迁之《报任安》、东方之《谒......

    任正非: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

    任正非: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 华商人文 2017-10-16 16:14 ▌ 公司未来的生存发展靠的是管理进步 为什么世界上出现了IBM、微软,其实体现的不仅是技术,体现的是管理。某......

    速写”——质朴的“生命形式”、无与伦比的审美境界[小编整理]

    速写”——质朴的“生命形式”、无与伦比的审美境界 陈星平·(2012、8、19) “速写”全凭手工操作,绘画其间“灵气”充盈,充满极其微妙的“随机变数”、有着只认程序、没有智商......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摘 要】文学与美学从来是不分家的,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运用美学的观点来分析,尤其是对于诗歌、散文,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赏析更是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