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散文作品中的童年视角与审美追求

时间:2019-05-13 07:5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少儿散文作品中的童年视角与审美追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少儿散文作品中的童年视角与审美追求》。

第一篇:少儿散文作品中的童年视角与审美追求

少儿散文作品中的童年视角与审美追求

少儿散文的诞生,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后儿童文学现代建立的产物,“经过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洗礼与现代儿童文学先驱者的拓展,大致在 20世纪 20—30 年代,我国儿童文学的文体已初具现代规模,这主要有儿童小说、艺术童话(含寓言)、儿童诗、儿童散文、儿童科学文艺、儿童影剧文学等。经过半个多世纪数代儿童文学作家精心培育,这些文体现在已相当成熟,相当完善”。

少儿散文在诞生之初,即有冰心《寄小读者》这样的奠基之作,为少儿散文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少儿散文从成人散文借鉴而来,具有散文的一般特征,同时因为其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少儿散文又表现出与成人散文相区别的特点。

其中,少儿散文创作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是站在“童年之我的角度”的创作。其创作的题材来源:一方面是作家通过记忆和回忆,调动自己童年时的生活经历、体验和经验,提炼出自己童年生活中可以与今天的孩子发生联系的东西;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幼儿、儿童和少年的观察,了解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世界。在创作表现上,作家在创作心理上最大程度地复归到自己的童年状态,直接以童年的“我”作为表达的主体,以此为出发点,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感受和认识,以此来达到与少儿的精神联系与对话。

表面上看来,以少儿的“我”的眼睛看外部世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稚拙性,但实际上早已经过了少儿散文作家主体的精心选择、加工,此时童年的“我”己不再是,也不可能是单纯的、过去童年的“我”,而是过去童年之“我”与现在成人之“我” 的叠加与融合,意在更好地接近少儿的生活,与他们发生联系,并通过童年之“我”对所写之事的有意选择、加工,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因此作者要切身体验少儿的思想、感情、语言及行为方式,选择从“童年之我的角度”出发,经过与作者自身的个性和情感的交融,创造出既具少儿情趣,又和作者个性、情愫息息相通的艺术境界来。

采用“童年之我的角度”进行少儿散文创作,在与少儿发生审美联系时,主要以抒情为主,从而实现对美的追求。

一、追求美所应具备的条件

(一)内在气质与外部自然环境

少儿散文作家在天性上多近于少儿,如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先生所言:“童年经验与文学创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作为艺术家的作家是最具有童心的人。法国着名作家都德说:‘诗人就是还能够用儿童的眼光去看的人。’童年经验虽然是稚气的甚至是可笑的,可又往往包容最深厚、最丰富的人生真味。从一定意义上说,童年经验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一种人生最初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不带世俗之态,未被成见所污染,是情感的自由表现。”

而当作家们有针对性、有意识地为少儿创作散文时,作家们会更加发扬少儿的气质,所以,在进行少儿散文创作时,为了更好地和孩子接近,有的作家善于捕捉情绪、意象,喜欢用抒情的笔调将之表达出来,作家郭风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 《郭风儿童文学文集·孙悟空在我们村里·序》中谈到自己的创作时说:“三十年代末期,我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包括为孩子们写作)以来,这数十年中间,实际上都是在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乃至扬弃自己的漫长的过程。或者,简约地说,在整个文学生活历程中,我逐渐明白自己的文学气质。„„我逐渐明白自己较于能够从客观世界捕捉某种情绪、童趣,而不是善于抓情节;我逐渐明白自己较易于捕捉世界的善良部分、真纯部分;较能理解儿童;甚至喜欢把世界某些事物注入儿童趣味和幻想等等。”

而另一位深受郭风影响的少儿散文作家吴然则在《儿童文学札记·我和儿童散文诗》中说:“但是,最初使我深为感动,给我直接影响的是郭风。这也许和阅历、和当时所处环境有关系吧。总之,郭风的作品无疑使我找到了与自己相和谐的文体,无疑使我坚定了为之努力的决心。我终于学着写了些儿童散文和散文诗,试着用孩子的眼光欣赏生活中的美,用孩子的心灵感受生活中的美„„”以上两位少儿散文作家创作的切身之谈,道出了选择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追求美的条件之一———个人气质。

同时,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追求美的少儿散文作家们拥有一笔宝贵的财富,即童年或成年时生活过的自然环境优美,正是家乡那如诗如画的环境赋予了作家们无穷的艺术灵感。

江苏少儿散文作家陈益笔下的“江南美景”经常出现在他的文中。他在《十八双鞋·我是湖中一滴水(代后记)》中说:“我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作品中时常出现的‘荇村’、‘菱镇’,和环拥着它们的一片片湖水,是很美的,至今仍吸引着许多画家从几百里外赶来写生。江南水乡的特异的风情,足以构成作品的典型环境。我试图用饱蘸感情的笔墨,选取饶有情趣的细节,写出在美好的环境中的更美好的人的心灵。我希望我的作品能使有过类似生活的读者感到亲切,没有这种生活的读者也感到新鲜,对这片土地有所了解;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使今天的少年朋友,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也许,这就是我甘愿在儿童散文的崖坡上不断攀援的缘由吧? ”

老作家郭风的少儿散文创作,很大一部分是以闽南乡村为表现对象的,在谈到他的创作时,他说:“这些短小散文主要描写山区的动物、植物的生活故事;其中也包括写些童年的回忆,比如坐船到农村亲戚家里去时,看见一只翠鸟搭在船头的印象„„稍稍用一点抒情笔调,构思时想给孩子们描绘一点画意。”

因此,在郭风的少儿散文中,我们随处可见到闽南乡村的 “露珠”、“星星”、“萤火虫”、“雪白的长腿鹭鸶”、“温顺的耕牛”、“鲜菇”、“榕树”、“鲫鱼”、“小鸟”等。这些情趣盎然的闽南乡村大自然景观,经过作家的精心创作,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

云南少儿散文作家吴然的少儿散文创作,则表现出云南的自然美景。他在《儿童文学札记·我和儿童散文诗》中说:“我出生在有名的‘云腿之乡’宣威。可是这地方贫寒。我们那个小山村的贫寒,恐怕还是难以想象的。但贫寒并不意味着没有美。我们的小山村是美丽的。„„是的,我在家乡生活的时间不长。但是,那短短的童年的岁月,对我来说是无比的珍贵; 家乡给予我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显得丰厚。„„或许正是对乡土怀着一种缱绻之情,对童年怀着美好温柔的记忆吧,我的创作,多取材于家乡的景物,多取材于童年的生活。”故乡自然美景对成长期的作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已经内化成为了他们的审美气质,因此,故乡的自然美景就成为了追求美的作家的创作条件之一。

(二)对小读者美的教育的自觉追求

少儿散文作家在面对小读者创作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家以童年之“我”的角度去捕捉、发现、提炼生活中的美,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美而美,更在于以这种美来对小读者进行美的教育,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因为在给少儿的多种养份中,除了童话、小说等自身具备的艺术功能给儿童的滋养外,少儿散文也应带给他们独特的东西———即抒情散文中的美的教育,它以内在的抒情美来潜移默化地陶冶孩子的性情。

儿童文学作家任大霖说:“儿童散文的魅力,还在于它所创造出来的意境。散文和诗一样,必须有意境:情景交融、物我交融的优美的意境。没有意境的散文不是上乘的散文。作为儿童散文,这种意境还应当使儿童喜爱,有儿童的情趣。”

吴然在《儿童文学札记·我和儿童散文诗》中说:“我在《歌溪·后记》中说:‘我想在儿童散文中注入诗的意境和旋律。我想写得富有儿童情趣,写得有色彩和富于音乐感,我想用一种纯真的童心去写作。我还想写得美一点,力求把美化为形象; 力求把诗情融合在养育我的芬芳土地上,融合在我们的校园里,融合在孩子们以及他们的生活中,让小读者用心灵去感受。”同时他又在《儿童文学札记·儿童散文断想》 中指出:“强调对孩子们进行美的教育,这无疑是对的。但是,美是多方面的,不能只有柔美、弱美一路。儿童散文也可以写得具有阳刚美的气质,厚实一些,丰满一些,有一定的力度和深度。„„就是说,在同一个读者群中,其审美志趣不会是单一的,而只能是多样化的。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考虑把儿童散文写得具有较丰富的审美层次,让各个不同的小读者在同一篇作品中能得到不同程度的艺术享受。”

二、追求美的艺术实现方法

(一)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色彩、声音和动感

以童年之“我”的角度写作,除了凸显出作家主体的语言风格外,还特别注意到符合小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接受心理。因为采用童年之“我”的角度后,更多地面向少儿,所以,一方面要照顾他们的语言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提升他们的语言水平。这种语言可以直接从少儿那里学来,为此,作家经常到学校去,到幼儿园去,到小读者中间去,熟悉、了解他们,向他们学习语言,从幼儿和儿童的嘴上,采取他们自己说的、当然也是他们的确能懂的话,经过艺术加工,写到作品中。还可以间接地向幼儿和儿童学习语言,这主要是靠读书,一是读他们自己写的东西,一是读少儿散文作家的作品。因为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掌握词语数量的不同,以及言语表达能力的不同,幼儿和儿童的语言也就有着明显的差异。少儿散文作家在向幼儿和儿童学习语言时,最大的注意力正是捕捉他们语言上的差异,从而写出既有作家自己的语言风采,又不失幼儿和儿童语言特点的作品。

作家在向幼儿和儿童学习语言的时候,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有经验的、负责任的作家,他们向幼儿和儿童学习语言,并不是蹲下来完全向他们看齐,故作天真地一味学娃娃腔。我们知道,幼儿和儿童正处于学习语言阶段,少儿散文对他们负有语言教育任务,对他们学习语言起着示范作用。因此,针对幼儿和儿童读者创作的少儿散文,它的语言首先应该规范、准确和简洁,在此基础上再追求形象、生动。

具体在创作中,作家应根据幼儿和儿童的审美接受能力来创作。因此,少儿散文创作的语言应表现为:

1.因为篇幅较短小,所以语言应精炼,多用动词、叠词、色彩词、象声词,共同构成一种比较活泼、富有动感的简短句子。如夏辇生的幼儿散文《项链》对大海的描写,“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作家将大海充分形象化、拟人化,通过颜色、声音等描写,让幼儿读者在欣赏中直接生动地接受大海的形象。

2.运用排比、反复的句式,形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可对幼儿、儿童读者的审美接受心理形成强化作用。

如吴然在《一碗水》中定位为儿童散文的《学校旁边的一条河》,写童年的“我”生活中的“苍山十八溪”,一群小孩在里边抓鱼、捞贝壳、游泳„„全文重复四次用到“苍山十八溪的水,流到洱海里。西洱河,你流着洱海的水,你从我们学校旁边流过。”“苍山十八溪的水,流到洱海里。西洱河,你流着洱海的水。你美丽,你快乐,你从我们学校旁边流过。”最后结尾又强调“我越发的喜欢你了,西洱河!你从我们学校旁边流过,你流着洱海的水,你流着传说,你流着光亮,你流着快乐„„” 作家就是在这浓烈的抒情和回环往复中,强化着小读者的审美接受心理,勾起他们对童年的深情回望。

(二)以抒情、描写为主,辅以比喻、拟人

在创作中,主要以描写和抒情为主,同时辅以比喻、拟人。这主要与表现对象有关,多描写优美的自然景物,对待景物多用精雕细刻的描写,同时使景物带上强烈的“我”的色彩。还与作家的创作气质有关,即善于捕捉美的瞬间与感觉,故行文结构上多以强烈的情感组织全篇,抒情色彩浓烈。

1.多用抒情与描写

运用抒情与描写,旨在通过精细入微的笔触,生动鲜明地描绘客观自然景致,为小读者提供出一幅美的画面,让其在想象的世界中审美。

吴然的《鸟树》通过童年之“我”的眼睛,写“我们村前有棵大榕树”。作者这样描绘大榕树:“圆弧形的树冠,绿光闪闪,投下很大一片树荫。„„整个树冠一片雪白,颤颤悠悠地摇晃起来。”

描绘鸟儿:“有羽毛鲜艳,体形很小的太阳鸟;有戴着花冠,穿着花裙子的布谷鸟;还有周身黑的发亮,嘴角淡黄的八哥„„他们嘈杂一片地唱着,吵闹着„„一群一群的鹭鸶从霞光里飞来了。„„它们盘旋着,声音尖细地叫噪着,落在树梢上。”作者以“童年之我的角度”来写,生动活泼地描绘了大树和小鸟。在一个孩子的眼中,树也似乎带上了生命。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的工笔画,带给小读者美的享受。

而在吴然的《歌溪》中,作者对歌溪进行更加细致入微的描绘,“有一段,它的水是银亮的,闪着光,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溅起一蓬一蓬亮晶晶的水花”。作者用“一蓬一蓬”非常形象传神地描绘出水花溅起时的形态。在一个孩子的眼中,歌溪是有生命的,“歌溪的这一段像一个活泼的孩子,它的歌充满了欢乐。慢慢地,歌溪变得文静起来”。同时歌溪也给童年之“我”带来了极大的欢乐,“我们”在歌溪中游泳、打水仗,这些有趣的经历一定会勾起现在儿童的共鸣或向往。

张歧的《俺们家门前的海》则是纯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自己对大海的挚爱来行文。作者选取了童年之“我”的角度,并把“我”改为富于地方色彩的“俺”,更显出几分童趣。在“俺”的眼里,“俺们家门前的海,像一面锃光明亮的大玻璃镜,映着天,天变蓝了,映着云,云变蓝了,映着鸟,鸟变蓝了。真有趣呀,仰头看天变成一个倒过来的大海,那云,就是翻滚奔涌的波流,那鸟,就是结群回游的鱼„„”。写海的脸,是易变的脸,因而“我喜欢海。喜欢有着丰富感情的海”。海又像是牧场,“牧场上见到的是轻轻荡漾的玻璃浮漂;波面下是一条条吊绳,牵引着数不尽的蛮珍海错:楔子形的贴贝、芭蕉扇状的扇贝、耳朵模样的盘大鲍、天鹅蛋般的蛤蝌„„”。海又像是一幅画,“画面有动有静,颜色有浓有淡”。

2.多运用比喻、拟人

一方面当作家以“童年之我”的眼光去打量自然和世界时,万物必然带上生命。因为幼儿、儿童的审美心理本身就是充满诗意的,在他们的眼中(特别是幼儿),万物皆有灵,万物因而皆有生命; 另一方面是作家在抒情时主体感受发生变异,在作家的主观情思下,所描写之物发生了变化,带上了“我”之色彩。

作家吴珹的《豆花庄的小家乡伙伴》就是一篇情趣盎然的妙文。在童年之“我”的眼中,“豆花庄”就是“虫虫们的家乡”,这里的一切都仿佛是人的世界,你看“这里,有豆叶卷成的小屋,像竹楼一样迎风透光的小屋。晚上,从小屋的窗口里,可以望见天上的银河,和银河西岸的牛郎、织女„„”“这里,地上有许多洞洞,有的浅,有的深,都是很荫凉、很安全的地下室,有的地下室还连在一起,成了地下城市”。而“豆花庄的小家伙们,就在这里居住、生活,就在这里劳动唱歌„„豆花庄附近,还有一片青纱帐,那是虫虫们的大森林,他们也常常到那里去打猎和游玩”。小家伙们还唱歌,“这里,看不见音乐厅和剧场,他们好像都是在自己的小院里歌唱,在自己小院的葡萄架下歌唱。小螳螂、小蜻蜓、蜜蜂、彩蝶,都来听;草儿、花儿和豆棵棵们,也都在听”。童年的“我”还在这奇妙的豆花庄看到忠于职守的小家伙“小蜘蛛”、勤劳的“小蚂蚁”、默默耕耘的“小蚯蚓”。

三、余论

在“童年之我的角度”的创作视角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和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作家多以抒情为主要表现方式,较好地承载起针对幼儿和儿童的审美工作。但是,也应该注意到,以“童年之我的角度”抒情或叙事,虽然照顾了幼儿、儿童读者的需要,但因为表述主体由“成人之我”置换为“童年之我”,容易导致少儿散文艺术的抒情个性和议论特点的弱化,而过分地强调照顾幼儿和儿童的接受能力则容易导致幼儿散文的故事化。因此,儿童文学家朱效文认为:“儿童文学对于‘儿童视角’的强调(尽管这种强调是合理的),客观上造成了儿童散文(包括少年散文)作家在纪实的散文创作中勉为其难地隐蔽‘真我’,这是少年儿童散文无法取得充分发展的原因之一。而以‘成人视角’出现,以成人与儿童少年的精神对话为形式的散文,如能堂而皇之进入儿童文学的殿堂,为儿童文学所接受,取得儿童散文(少年散文)的‘户籍’,那么少年儿童散文的未来将会有广阔的天地。”

作家在采用“成人之我的角度”进行少儿散文创作时,不必像“童年之我的角度”那样作角度的变换,而直接以现在的成人的“我”回顾过去、关注现在、展望未来,表达出“我”对世界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感受,同时找到与少年读者的契合点,在审美中充分地实现与小读者情感的交流及精神的对话。

首要的是应该真诚地表达“我”。散文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即为“有我”,通过“我”这个独立大写的个体来体验、感受世界,抒发出自我的真情,传达出自我的认识。韦苇认为“新时期的儿童散文和成人散文一起,在否定和背叛六十年代初形成的散文模式中回归到真诚。新时期的儿童散文呼唤理解和尊重,呼唤友爱和善良,呼唤高尚的精神情操,也呼唤童真和童趣。新时期儿童散文发展史其实是不断洗涮矫饰、弃绝‘花招’,把真诚立为儿童散文第一要素的历史,是愈来愈懂得从真善美中去求取自身价值的历史”。

少儿散文作家在摒弃矫情与虚假后,作家的“自我”应特别突出。作家在通过“自我”的角度来看待生命、自然、人生、社会时,真切地表达自我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是与少年读者发生联系的,因此,作家才能真诚平等地与小读者进行情感的交流、思想的对话,从而达到双方的共鸣。因为“作为一种写实的非常重感情的文体,散文自有感染小读者的许多长处,比如‘真’就是它的长处之一。所谓散文的‘真’,应该包括真实的内容、真挚的感情、真切的描写、真诚的文字等等吧?着名散文家李广田说过:‘要写好,第一须先得真。’这话虽然是针对成人散文而言,但对儿童散文无疑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如陈丹燕的《中国少女》就真实地叙述着作者对生命、对生活的体验与认识。作者陪同一个美国中学生访华团到母校参加晚会,看到“母校的红色围墙”,即勾起了作者的回忆:在观看表演时,作者看到了“班主任”,此刻作者没有虚伪地去赞美什么,而是真实地感到:“我的胃又不舒服、不断蠕动。”接着,作者回忆起了往事,少女时代的“我”爱唱歌,渴望着美、渴望着理解,然而班主任却说她们小资情调非常严重,唱歌像野猫叫似的,让“我”一想起来就恶心。全文由作者眼前看到的景物、人物和由此联想起的往事交织在一起,一方面叙写现在的少女的天性未被压抑,能够健康地成长,“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跳。”而另一方面“我”的少女时代却被压抑着天性,“我在这学校度过了整个少女时代,压抑而且绵绵不断地在没歌没舞和想歌想舞里煎熬。”作者以今昔两代少女的遭遇为切入点,让新时期的少女们体味到“个性”和“自由”的意味,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文革”的深沉反思与对新时期少女的美好祝福。

所以,当少儿散文作家面对幼儿、儿童层次的读者时,除了以“童年之我的角度”来创作外,还应该补充从“成人之我的角度”来创作,以补充和丰满少儿散文创作世界。

参考文献:

[1]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M].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0:449.

[2]童庆炳.维纳斯的腰带 ———创作美学[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261.

[3]郭风.回忆和想法[A].叶圣陶,等.我和儿童文学[C].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0:226.

[4]任大霖.散文的魅力[A].浦漫汀.散文十家[C].郑州:海燕出版社,1990:132.

[5]朱效文.纯真年代·序[A].殷健灵,着.纯真年代[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8.[6]韦苇.弃绝 “花招 ”真情在 ———十年儿童散文述评[N].文艺报,1989-09-16(06).[7]吴然.儿童文学札记·儿童散文漫笔[M].昆明:云南少儿出版社,1990.免费论文 学术堂论文网(http://)

第二篇:周作人与周树人散文作品比较

周作人散文作品

周作人的散文艺术之所以难以企及,就在于他做到了平淡,平淡是散文艺术的极境。当然并不是说越是平淡越是好,要在平淡之中有神韵,或是以平淡之语言明不平淡之志;或是以平淡之言明不公等等不一而足。

周作人的大部分散文都是貌似平淡,其内在的思想感情却实是忧愤抑郁,即使是他后期被林语堂讥为“专抄古书,越抄越冷”的抄书体文章,也不能摆脱郁愤的底子,如果仅仅是把这些文章看作知识性小品,那就太遗憾了。举个例子,比如《看云集》中的《草木虫鱼小引》,名为“草木虫鱼”,应该是很闲适平淡的了,可仔细一看却不是,几乎通篇都是在说反话,讥讽当时的言论没有自由。最后一句“万一讲草木虫鱼还有不行的时候,那么这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讲讲天气嘛”,愈是刻意宽解愈显出其无可宽解,貌似平淡实则沉痛,正是周作人惯有的笔法。有些人不熟悉周作人,往往把这些反话当正话读。周树人散文作品

相比于周作人之散文,鲁迅的风格则更加凌厉。郁达夫先生曾经这样评价两兄弟作品的差别“鲁迅的文体简练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与此相反,周作人的文体,又来得舒徐自在,信笔所至,初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对,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两人文章里的幽默味,也各有不同的色彩:鲁迅的辛辣干脆,全近讽刺,周作人的是湛然和蔼,出诸反语。”确实如此,便如《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笔锋辛辣的讽刺着旧社会人民的愚昧。或许这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鲁迅便是意识到仅靠技术的崛起是救不了中国的才弃医从文,对他散文的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篇:568试论作品与时代审美精神(定稿)

试论作品与时代审美精神——以电影海报艺术为例

摘要:近年来,随着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电影艺术作品迅速增多,无论在数量、品质上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作为电影宣传的重要载体,电影海报成为了一种与电影产业、时代审美密切相关的平面艺术形式。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人们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人们对电影海报艺术的审美也随着时代发展及科技进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审美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类对自我及外在的认知。本文以电影海报艺术为例,从结构、技术及主题等方面阐述作品与时代审美精神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作品;时代;审美精神;电影

一、电影海报艺术编排与时代审美精神

时代审美精神体现的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表现,将文化艺术囊括入精神范畴,影响社会审美精神的有知识、道德、法律、风俗习惯、信仰等各个层面,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电影海报艺术的版式变化更加丰富,将电影文化相关的不同要素灵活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形式多样的电影海报艺术。

最初的电影海报设计是简单的图形、文字的组合,在我国电影发展初期,电影海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小城之春》、《喜迎春》等海报,将影片的名称放在海报中心位置,并通过对称、协调的构图,达到解说电影主题的目的。到了四五十年代,电影主角的明星效应日趋凸显,在海报中电影主角被放置在显著的位置,以引起人们对电影的关注,如《东港谍影》、《十月的风云》等,以肖像画的形式呈现电影要素。

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人们对图像语言的审美需求更加鲜明,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设计成为传达电影信息,突出电影主题的重要媒介,一些电影海报采用别致、新颖的图形来引发人们的关注,电影海报艺术编排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不断深化,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图像、文字、空间层次、形态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电影海报艺术的富于变化与创意,既是电影艺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也反映了时代审美精神对自我的不断超越。电影海报艺术编排在立足电影本身主题,结合时代审美精神要求,永远处于调整与更新之中,使电影海报艺术获得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如在电影艺术诞生初期,其承担地主要功能就是表现,而电影海报艺术结构也多采取简单的图形、文字搭配的编排,通过顺时、单一的表现,让观众了解电影的名称及内容,随着时代审美精神要求逐渐提升,电影海报艺术呈现的结构方式更趋多样,如对字体的扭曲、夸张、变形,通过多样化的表现,形成绚丽、丰富的视觉效果,以灵活、生动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为观众带来视觉震撼的同时,也深化了人们对电影艺术的印象。

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海报中,在一片黑色的人物背景中,小女孩的红色衣服显得独特鲜明,这种生动的对比,既深入地反映了电影的主题,也以艺术化的形式引起人们对电影的好奇,人们对电影海报艺术的审美从满足好奇心开始,电影海报多元化的设计方式,使电影艺术的场景、道具、演员、服装、剧本等系统性地呈现到海报艺术中,增强了电影海报艺术内涵,符合时代的审美需求,这样的电影海报艺术作品深深地吸引了观众们,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艺术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时代审美精神的日趋丰富,电影海报艺术的结构更加多样、灵活,如电影海报《盗梦空间》中就以交织对比的结构呈现出一个错综复杂而又引人入胜的奇特世界,给观众留下与众不同的想象空间。

二、电影海报技术与时代审美精神

时代审美精神的变化是电影艺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电影海报艺术作品又是时代审美精神的具体呈现载体,时代审美精神的变化,要求电影海报艺术创作不断改进技术,在电影海报艺术作品的创作手法上不断探索,形成更具艺术表现力,更加贴合时代审美精神的艺术。

绘画、摄影、电脑制作等,是电影海报艺术发展历程中不同的表现方式,根据时代审美精神变化及电影海报篇幅大小不同,电影海报设计的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最初电影海报是直接截取电影中的某一个剧照,这种的设计方法虽然直接、简单,但是并不能全面、深入地展现电影主题及内容,也会让画面单调乏味,随后,剧情及连环画式的电影海报出现,这种海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视觉审美要求,促进人们观影的动力,但是并未能充分体现电影艺术的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摄影技术的进步,电影海报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更趋多样,这些电影海报紧密结合电影艺术发展,将电影与社会生活中的审美精神联系起来,为满足人们审美精神生活的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电脑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运用逐渐增多,电影海报的设计技术有了更加广阔的展现空间,如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海报设计中,将少年、虎、大海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奇幻、神秘的画面,在丰富海报视觉语言的同时,也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奇特的视觉世界。

在信息网络发达的新媒体时代,人们对电影海报创作技术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对电影艺术作品的审美精神更具个性化,电影海报的设计形式更趋创意,不仅给观众别具特色的审美体验,也为时代审美精神的实践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电影作品风格与时代审美精神

电影海报艺术包含的内涵是深邃而广阔的,无论是动漫、科幻、动作等各种类型的电影海报,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展现与时代审美精神相关的主题。从某种角度而言,电影是与政治、历史密切相关的艺术,而这正是影响时代审美精神的重要因素,因此,电影海报艺术作品的主题内涵既体现了时代审美精神,同时也促进了时代审美精神的变化。如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出现了大批反映革命历史及现实题材的电影作品,这些电影作品从不同角度对革命历史进行了记录、描述。在这些海报艺术设计上,通常采取了严肃、庄重的风格,在多元文化密切交融的时代背景下,电影引入的元素更加丰富,也展现的主题更趋深入,如对人性、未来、人生等等的探讨,这些不同题材的电影,海报的设计风格也密切契合当代社会人们生活与审美实际,满足了不同精神需求的观众对电影作品的要去,如有的观众将电影作为娱乐的方式,更愿意选择商业化的电影,在电影海报艺术设计上也趋于幽默、生动,有的观众将电影作为一种欣赏的艺术,在电影观赏时会更倾向于文艺、剧情类电影,在电影海报艺术设计上,则偏向于文艺、自然的风格,如在电影《可可西里》的海报中,在背景上以宏观、辽阔的可可西里为主,主人公大多采取剪影的形式,而文字上也与藏语形式结合,这样的海报艺术形式,既与电影主题紧密关联,也能够给观众带来深刻的视觉感官体验。随着电影艺术模式多样,电影海报艺术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带给人们前有未有的精神审美体验,为新时代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价值。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电影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作为电影艺术发展的组成部分,电影海报艺术也逐渐发挥了更加多元的功能,电影海报艺术作品的编排、技术及风格,与时代审美精神关系密切。时代审美精神的变革,驱动着电影海报艺术朝更加多样、先进的方向进步。而在电影海报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不仅多角度地展现了时代审美精神,反映了时代审美精神的特色,也充分满足了时代审美精神需求,为增强人们审美体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电影海报艺术作为电影作品的宣传方式,既是一种传播的媒介,也作为人们思想艺术化的表现手段,既承担着反映时代审美精神的重任,在新的时代里,肩负着改变、促进审美精神的使命。从艺术领域的视角来看,电影海报艺术在新的时代下功能性更加显著,在电影产业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电影海报的编排结构,变革电影海报艺术的技术,深化电影海报艺术的主题内涵,既是电影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电影艺术推动时代审美精神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尹鸿,曹书乐,影视传播研究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陈旭光,郭涛,张蔚等,影视受众心理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郭小平等译,艺术心理学新论[M],商务印书馆,1994

第四篇:鲁迅作品中的童年分析

大人读鲁迅的黑暗,孩子读鲁迅的童年

——鲁迅散文中的童年世界

从小就开始学习鲁迅的文章,这个本名为周树人的严肃先生似乎是一直陪着我们长大的。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语文课本一直都会有他和他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或怪物。甚至到了大学,他和他的作品还是避不可免的出现在文学生的课本中,甚至是许多毕业论文研究讨论的对象。

对于鲁迅的作品,很多人说是非常的犀利尖锐,具有对现实强烈的讽刺批判的感情。我们所知道的是他的著名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这些作品反映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也反映了他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思想轨迹,同时也是记录他自己的心理路程,对以前美好生活的追忆。

而我在这里单单想讨论的是鲁迅作品世界中的,童年。

自幼最先接触鲁迅先生,是因为一篇《三味书屋》的课文,虽然这篇文章不是鲁迅写的,但是从文章里,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幼时鲁迅的童年,那个大文豪开始握笔的时候。

语文课本收录鲁迅关于童年的作品有《少年闰土》,《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还有《故乡》等。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逐渐成长,有血有肉,天真幼稚,完完全全一个寻常的小孩子。

不懂所谓的阶级观念,没有半点乡里人的架子,和乡下的小伙伴们开玩笑打闹疯玩,喜欢和自己一样的同龄人闰土,也憧憬过很美好的鸟羽毛花贝壳之类的小玩意儿。

小时候读语文书偏爱读鲁迅的课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班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这一段描写极其生动,拟人比喻手法用的很好。我读到用手指按住蜈蚣的脊梁时,心不由自主的想,鲁迅真是勇敢。

其实不是鲁迅勇敢,而是调皮的孩子都会这样玩闹,只是被明亮教室困住的我们,不敢去尝试,也无法去尝试。

“赤练蛇”的典故吓了我很久,一个读书人被一个美女模样的人叫了名字,结果美女是美女蛇,夜晚要来吃人。还好有老和尚救了书生,打死了美女蛇。

这个故事吓到了鲁迅,也吓到了我。

接下来在鲁迅童年中陆续登场的有念到好文章便会微笑拗过头的老先生,有从乡下来的长工的孩子闰土,还有鲁迅又讨厌又喜欢的保姆阿长„„这些人从他的世界里走过,或深或浅,从此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鲁迅的童年是快乐的,至少他向我们展示的便是快乐幸福的。

他讨厌背书讨厌打手板,可以因为阿长“谋害”了他的隐鼠而讨厌,也可以因为她买来自己期待已久的山海经而又重新喜欢他,在夜晚时和小伙伴们去偷吃毛豆,因为要去五猖会而兴奋得狂跳,因为一个可以一起玩的很好的小伙伴的离开而闷闷不乐几天,他向往好玩的乡村,心里一个劲儿的想着抓鸟捕猹的夜晚,他也会欺负自己不喜欢的小孩子,有着孩子的顽劣天性。

这是鲁迅,也是我们自己。

从他的童年里,我看到了我自己。

最好的作者,是要读者读着死物一般的书,而产生活水一般的思想,产生共鸣。

鲁迅作品中便是这样子,带读者回到他的童年,他的百草园他的三味书屋,他的精神世界。

与《野草》《呐喊》等作品集相比,《朝花夕拾》是很温馨的。

老师说,一个人失恋的时候最想做什么?回忆相恋时候的温柔。

对,当鲁迅面对黑暗的社会,他决定要拿起笔投入反对白色恐怖的战斗中,他便知道他世界便是义无反顾的黑暗。

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渴望。

并不是鲁迅中年生活不如意,他有结婚,有自己的家庭,有事业有孩子。他也有平平常常的幸福,然而他此时的苦难忧愁似乎多过他小小的快乐,于是他把自己不多得的快乐全部加在了他的童年生活上,使得他的童年变得过分美好,他或许是想回归最初的生活,无忧无虑。

然而鲁迅回不到过去的时光,也就无法重新拥有光明而平稳的生活。他寄情于他的童年,他倾力打造他过去的世界,让一切都变得美好。

这种美好是与鲁迅众多文章中的黑暗是截然相反的,甚至有种坚决背弃的意思。

读鲁迅的《记刘和珍君》,读《呐喊自叙》读《祝福》读《狂人日记》读他的很多作品,会心情沉闷低落甚至觉得自己也开始有点愤世嫉俗的样子时,你是绝对不会想象到他作品下的童年,如清水般透彻。

说到童年,不得不提另外一位描写童年的大文豪,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这个同样被誉为阶级斗士的作家,笔下的童年是怎样的。

有一段关于两个舅舅因争家产而在外祖父家打架的描写,“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伸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似的响:“叫你们全给我讨饭去!”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样儿了,说:“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得耳根子清静,分吧!”“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发光。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耳朵。”

第一次读高尔基《童年》这本书,是在语文课本的《名著导读》里,这篇像是自传体的小说给我一种除了人物名字混乱外,也给出了里面生活混乱社会混乱什么都混乱的感觉。

它展现的是沙皇统治下人民艰难的生活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与剥削。虽然它也表达了对自由与权利的追求和向往,对个别人性的赞美和追求。

但恕我直言,高尔基的童年不会放在小学课本里,而是放在中学课本,等我们接触到高尔基的童年世界时,我们的童年已经在鲁迅先生的陪伴下慢慢度过。

没有人会在刚刚懂事时需要启蒙时看到如此纠结的文章,也许,鲁迅的童年才是适合天真活泼而又淘气的我们。

会有人说,也许是高尔基的童年过得比鲁迅痛苦和艰难。

那让我们回顾一下鲁迅的童年。1889年,鲁迅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当时是鸦片战争后四十年,帝国主义对中国不断进行侵略,清政府昏庸无能,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社会矛盾加剧,秩序混乱。家道中落,父亲生病。鲁迅童年也未必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欢乐。

就算高尔基的童年是诸多苦难,鲁迅也未必是非常快乐幸福的长大的,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人的歧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父亲最后因庸医的延误而过早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很深的刺激。

很庆幸,这些苦难只是鲁迅作品中的童年世界里的一笔带过。

鲁迅和高尔基都被称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士,都是享誉世界的大文豪,他们作品的风格有相像的地方,同样将笔当做战斗的武器,同样决绝得锋利。

高尔基把自己的苦难摊开让众人看,鲁迅却乐衷于分享自己的童趣。这就是为什么高尔基和鲁迅的照片不苟言笑,严肃得十分相像,而我却从鲁迅照片脸上看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暖的原因。

鲁迅给孩子们留下了一个美好的童年。

正如童话作家们给孩子们盖的梦幻宫殿,可以是水晶黄金珠宝玛瑙宝石建造,一切王子公主女巫的故事都围绕其发生。也像好多作家把所有动物拟成人,上演一个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最终代表光明正义打败坏蛋的情景剧那样,鲁迅也给孩子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留下一片干净的山水村土,孩子们田间奔跑时的欢声笑语,古老的赤练蛇故事,长着各种花草的百草园,月下吃瓜的猹,摇橹拨动水花的声音,放飞的风筝,奇怪的新年风俗„„

一切一切回归最初,回归童真。

是纪念自己的童年,也是身在黑暗时所打造的精神世界,但鲁迅想不到的是,在工业文明的今天,他的童年成了许多被困在水泥建筑中长大的孩子所好奇而向往的。

感叹鲁迅不泯的童心,和他笔下的纯真世界。

大人读鲁迅的黑暗,而孩子读鲁迅的童年。

27号13级中文系新闻班陈宁

第五篇:鲁迅作品儿童视角的切入与叙述

鲁迅作品儿童视角的切入与叙述

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鲁迅作品就开始进入语文课本。此后,几乎各套语文课本都选入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其中涉及的作品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阿长与<山海经>》《故乡》《孔乙己》等,这些作品多采用儿童作为叙述者,展现儿童视野里的世态人情,因此,以儿童视角为切入点来考察鲁迅作品,对我们的教学实践不无裨益。

一、儿童视觉的介入与旁观

这里的儿童视角是指以儿童或者成人转换而成的儿童作为叙述者,以儿童的口吻客观的呈现儿童的印象和感觉,做出符合儿童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审美评价。从第一篇小说《怀旧》起,鲁迅自始至终对儿童怀有一种持久的关注,‚他的胸中燃着少年之火,精神上,他是一个孩子‛,其不少经典作品都是以儿童视角来展开叙述和思考的。

1.诗意的童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成人的沧桑口吻开头,一提起承载着许多记忆和温馨的儿时乐园,叙事者顿时转换为翻砖扒墙的顽童,看‚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雪地捕鸟,一个人迹罕至的荒园竟是一方妙趣横生的乐土,甚至蜈蚣和美女蛇也并不十分可怕可憎。‚记忆中的一切都罩上了一层诗意的光芒,使逝去的一切在无知儿童的眼睛过滤中恍恍惚惚多层美感,在这层美感的烛照下,三味书屋也从封建礼教的象征中解放出来,附丽了特有的情趣‛;溜出去折腊梅,寻蝉蜕,喂蚂蚁,‚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描绣像,都饶有兴趣;先生是和蔼而博学的,即便他不知道‚怪哉‛,而那拗头诵读的形象,已经成了我们记忆中不逝的风景。

《社戏》展现的是一群儿童月明之夜的浪漫之旅。作为旁观者的‚我‛在京看戏的郁闷经历被删去,课文是以一个十一二岁少年的身份来开始这次精神还乡的。小说写到和小伙伴们撑船去赵庄看戏时,叙述者动用了他所有的感觉器官,用诗意盎然的文字,写月夜里四处弥漫的豆麦水草的清香,朦胧的月光下婉转悠扬的笛声,渺如仙境的野外戏台远景,儿童们偷豆、煮豆的欢快场面,字里行间仿佛朦胧着江南水乡的暖暖夜气,欢腾着双喜阿发们的晏晏言笑。这里儿童叙述视角的选择,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叙述策略,更多的是内心情感表达与怀旧情绪流淌的需要。

和上述两篇作品不同,《故乡》中的童年视角只是出现在一段补叙性文字中。‚我‛到家后母亲提起闰土,这时,一切美好的回忆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闰土守护着一望无际的瓜地。从闰土那里,‚我‛听到了许多新鲜有趣的事儿:雪地里装弶捕鸟,夏日海边拾贝壳,月亮下守瓜刺猹,潮汐来时看跳鱼儿。作者以充满浓郁诗意的笔触,细腻地忆写了‚我‛和

闰土童年时的友谊和欢乐。此时,叙述者已由一个忧郁的返乡者悄然变为十多岁的富家子,叙述语言也转为轻快欢畅,冲淡了现实中的故乡给人的压抑和感伤,而童年回忆中的美丽故乡,深蓝的天空中金黄圆月下的飘渺乐土,正是返乡者苦苦寻觅的治疗成人世界病痛的诗意家园。

2.亲情的温度

在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叙述者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对长妈妈进行了刻画,语气诙谐而富有情趣,但感情又不失深沉庄重。‚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就叫她阿长‛,我实在不大佩服她‛••••••稚气可爱的孩子的口气给人一种亲切感。‚切切察察‛的神态,‚大‛字的睡相,吃福橘的紧张,‚长毛‛的故事等,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而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许多‚规矩‛‚道理‛‚烦琐之至‛‚非常麻烦‛,这些抱怨显得率真而幽默,隐藏着浓浓的爱意。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的长妈妈‚哥儿‛一声高喊,‚三哼经‛的误读,做成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愚鲁中见真率,粗犷处显细心,这种发自天性的淳朴无私的爱,至今读来仍觉情真意切,暖人肺腑。

《风筝》似乎是关于文化原罪的诘问和救赎可能的思考,其中以儿童视角展开的叙述仅限于毁风筝一节,但兄长在‚精神的虐杀‛后的补过之举,兄弟的全然忘却,仍能让我们触摸到‚春日的温和‛与亲情的温度。

3.旁观者的冷眼

当然,叙事人并不总是事件的介入者,《孔乙己》的叙述者就被设置成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酒保,他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冷漠地述说着孔乙己的生存际遇,见证着被看者的可笑与可悲。

以小伙计‚我‛的视角叙述显示了高超的叙事策略。小伙计的活动舞台在咸亨酒店,因此,孔乙己不会营生,偷书被打,腿折身亡,这些极为重大的事件只作为暗线处理,通过酒客们漫不经心的闲谈侧面交代。而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活动成了叙事明线,他站着喝酒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在旁观者的冷眼中被聚焦,引来掌柜和酒客们的哄笑与嘲弄。在小伙计的儿童视角里,‚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人们提起他,仅仅因为粉板上记载着他‚还欠十九个钱‛。鲁镇的酒店成了世态炎凉的陈列厨,旁观者的冷眼成了人性的显微镜,入木三分地揭示出了‚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二、作品逃避现实都市的诗意家园

不管儿童叙事人是作为事件的介入者还是旁观者,以儿童视角构筑的回忆性文本终究无法拒绝成年经验的入侵。儿童视角的采纳并不意味着对现实世界的远离,成人作者借助儿童的视角,实现了对成人世界的拷问。

自早年‚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后,鲁迅便开始了在南京、日本、北京、厦门、广州、上海等地的辛苦辗转,不断变换的都市环境赋予作家鲁迅‚旁观者‛气质和‚漂泊

者‛心态,‚过客‛与‚弃儿‛的苦闷和孤独成为他凝重的心里内涵,这种生活在别处的都市体验构成了鲁迅许多作品的阴郁底色。即使面对寓居了十四年的北京,他也感觉‚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在北京生活的人们,如其有灵魂,他们的灵魂恐怕未有不染遍了灰色罢‛。在《社戏》的前半部分,作者借成年叙事人之口渲染都市生活的疲惫、厌烦甚至恐惧:长凳让人‚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狭窄拥挤的生存空间、喧嚣噪乱的环境气氛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使人觉得‚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希望从拥挤的街市中解脱,从喧闹的人群中逃离,这使作者从未真正融入现实的都市生活,而是远远地站在都市的边缘,以隔岸遥望的姿态向诗意乡村观望,向童年经验回眸。

在城市与乡村的对视中,乡村成了作家的情感依归和精神家园。‚在中国文学叙述中,对乡村的诗意想象使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家园’意义,一个延续了上千年的乌托邦,陶渊明和王维们的灵魂,就栖息在乡村。‛当回忆穿越漫长的时间之河回到遥远的童年时,以儿童视觉构建的乡村拼图绽放出诗意的光芒。童年叙事中的乡村图景并非现实故乡的实指,它只是回忆编织的诗意存在,是逃避现实都市的乡村乌托邦。‚回忆故乡的已不存在的事物,是比明明存在,而只有自己不能接近的事物较为舒适,也更能自慰的‛,童眸中的诗意乡村能使作者‚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慰人‚无端的悲哀‛,暂时成为作者心灵栖息的草庐

和对抗城市文明的解毒剂。

三、教学上的感悟和启示

运用叙事学的视角理论来考察鲁迅作品中构建的乡村图景,对我们的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是:有利于拉近学生和鲁迅的距离,还原一个立体的、全面的人间鲁迅,消解鲁迅在学生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脸谱化形象,让学生通过温暖的乡村去认识冷峻鲁迅不为我们所熟悉的一面。

1.童年回忆,见证鲁迅的率真和温情

鲁迅作品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因此,如何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出发,拉近学生和鲁迅的距离,让学生亲近鲁迅,阅读鲁迅,是我们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个冷峻的鲁迅也许令人心存敬畏,而一个率真的、温情的鲁迅会让人愿意亲近。从儿童视角解读鲁迅作品,品味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文字,走近一方寄托深远的风雨故园,触摸都市游子的内心情愫,学生或许暂时还难以理解其中复杂的人生况味,但对故乡的脉脉温情,文学的纯粹与人性的温暖,已经深入人心。学生感受到鲁迅的亲和力后,再去了解鲁迅的时代、鲁迅的身世,去阅读鲁迅忧愤深广的作品,这样就能形成一种梯度阅读的良性循环。

2.去脸谱化,还原一个立体的鲁迅

在鲁迅作品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

构有限,加上鲁迅作品自身意蕴丰富、艰涩难懂,造成了学生对鲁迅的误读,甚至不读。在老师们抽象的政治说教和机械的阶级分析中,鲁迅被简单地脸谱化为一个笔如刀剑的战士,一个横眉怒目的好斗者。

事实上,鲁迅不仅是高声呐喊的斗士,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比如说他小时候顽皮,上课搞小动作,在课堂上偷偷地描摹图画;他生活小资,好吃小吃,还抽烟,更爱看电影,尤其是30年代的好莱坞大片;他还喜欢坐汽车兜风,这可是当时的高消费;他甚至像普通的父母一样,溺爱儿子海婴。鲁迅就是这么一个率性至情的人,如果我们在文本教学之外,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一点关于鲁迅的相关材料,还原一个立体的、率真的鲁迅,学生也许就不再畏惧鲁迅先生,不再抗拒阅读先生的作品了。

3.多维解读,品味鲁迅作品主题的丰富内涵

语文教学大纲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解读。鲁迅的作品往往意蕴丰富,角度单一的解读活动难以涵盖其深刻内涵,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学生的收获一定会大的多。

对《风筝》主题的处理颇具代表性:‚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还为教师提供了一篇《‹风筝›思想内容面面观》的资料,告诉教师可以从儿童教育,自我解剖,亲情等角度去理解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这

种多元化解读打破了过去单一的批判揭露型主题概括模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判断的思维习惯和自由讨论的学习风气。

鲁迅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对鲁迅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教师的讲解只是一座桥梁,目的是能使学生认真地品读鲁迅作品,以自己的眼光去鉴别,以自己的经验去审视,以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以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从而得到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评价。

下载少儿散文作品中的童年视角与审美追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少儿散文作品中的童年视角与审美追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摘 要】文学与美学从来是不分家的,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运用美学的观点来分析,尤其是对于诗歌、散文,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赏析更是必不......

    流行歌曲中的语文与审美(5篇模版)

    流行歌曲中的语文与审美(校本课程第四讲)上传: 熊金辉 2013.02 (三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让流行歌曲为写作所用 时下,中学生对流行歌曲有着如痴如醉的狂热,流行歌曲成为校园文......

    平凡人的困苦与追求现代散文

    无论出生在什么困苦的家庭,无论生活在什么艰难的环境,都不必埋怨。在困苦与艰难的努力中走向富足,生活,才回味无穷。现在,我多么充实而富足、温暖而幸福,但是,如果我写不出来,有谁能......

    结合作品分析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

    结合优秀的美术作品分析,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 主要摘要; 丑是与美对立的范畴。在现实生活中,丑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它常引起人们的心理抗拒和情感排斥,从而被排除于审美视野......

    古代诗词中的意境与审美文化

    古代诗词中的意境与审美文化 上次看了一个访谈类节目,听他们讲到了有关中国古人的一些休闲娱乐方式,乐舞百戏、博弈娱乐、体育娱乐和民俗娱乐等等。中国古人在精神生活方面有......

    第4讲 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现代文阅读第四讲 概括作品主题,作者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 重点提示 1.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2.掌握“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相......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渗透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渗透 摘自:《星韵网》 把美育引入学校教育,以陶冶情操为目的,培养青少年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优美的感情,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

    《试论叙事学中的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

    文学院专业选修课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西方叙事文学研究 班级: 姓名: 学号: 论文题目:《试论叙事学中的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 试论叙事学中的全知视角与有限视角 【摘要】:叙述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