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本思想[★]

时间:2019-05-15 08:4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本思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本思想》。

第一篇: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在他对君权的产生及维护的认识上,体现在他对君民关系的认识上,体现在他对战争应否发动及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的认识上。可以说,孟子的言论无处不体现着对百姓的关注,时刻不想着民意的不可忽视。孟子的民本思想在古今思想史上是一个里程碑。

生在战国中期的孟子,面对武力争霸的君候与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面对百家争鸣、处士横议的社会,以其为民请命的情怀、睿智精深的哲思和伟岸不屈的大丈夫气概,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思想学说和施政主张,鲜明地体现了民本思想特色。其民本思想,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一、对君权的产生及维护的认识上

正因为孟子头脑中有着极强烈的民本思想,因而他对君权产生的原因及其存在的意义有自己独特的认识。首先,他引《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越厥志?”(《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引《书》上的这段话,意在说明君主是上天造降的一个工具,是用来帮助上天治理百姓、教化人民的;在天面前,包括君主在内人人平等,谁也不能恣意妄为。

在说明君权天授的同时,孟子更强调“民归”,他引《书》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来告诫统治者:“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孟子·离娄上》)。君主要使民众拥护支持自己,就必须注重得民心,他以尧舜的故事为例说明这一点。“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者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候朝观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民归”决定“天与”,表面上是“天与”,实际上是“民归”,是人民的意愿,决定着谁当天子。“天与”似乎是个幌子,“民归”才是合法性的标准。有时候孟子连“天”的幌子都不打,直截了当地主张天子和国君的权力是臣民们给予的:“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这是说,君王的地位和权力不是绝对的,如果他有大的过错而又屡谏不听,臣民则可以撤换他,而另立新君,为己做事。

二、对君民关系的认识上

(一)社会分工

孟子在与农家许行的辩论中,反对君民共耕的贤君观,而肯定社会分工的意义。他说:“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你被称为“君”,他被称为“民”,统治者统治天下,劳动人民从事生产,这只不过是社会分工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其实二者本来就是平等的。

(二)相互尊重

正是因为君臣民只是社会分工不同的平等观念,所以他主张君臣民要互相尊重。他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臣子对于国君不是一味的“忠”,而是随国君对待臣子的态度而变化的:国君尊重臣子,视之为亲信知己,则臣子也会对君上尽心尽力;国君把臣子看得如同草芥,那么臣子就会把国君看得跟寇仇一般。简言之,国君尊重臣子,臣子才会尊重国君。他引成覵对齐景公说的话:“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君王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我们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为什么怕他呢?你我人格平等,理应相互尊重。

(三)各尽其责

孟子强调统治者必须尽应尽的义务,他说:“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孟子·离娄上》)分配给你的职务是做君主,那么你就要做好君主职内的事情,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否则,便“已之”“弃之”。“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显然,孟子用类比的方式,意在引导齐宣王自己说出“把国家治理好是君王应尽的职责”的话,否则百姓就要“已之”“弃之”。

(四)与民同乐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作为老百姓的君长,理应与百姓同乐,否则便是错误的。如果君长以老百姓的欢乐为欢乐,那么老百姓也以他的欢乐为欢乐;君长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以他的忧愁为忧愁。简言之,君长要与百姓同忧乐。

(五)民贵君轻

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应该说自古有之。如《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战国时期的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东汉时期的王符说:“国以民为基。”但这些说法,是从封建政权的维护与巩固的角度来看待人民的地位和作用的,君为主体,民为次。而孟子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开天辟地的思想创新,它把当时人所共识的“君贵民轻”思想一下子翻了一个个,还事理于事实,从而让人们重新反思:天下到底谁最重?“民贵君轻”说是孟子王道的核心,君臣关系的基石,是孟子民本主义最为集中的体现。

三、对战争应否发动及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的认识上

如果战争对人民有利,可以救民于水火之中,便可以“诛其君而吊其民”(《孟子·梁惠王下》)。他认为武王伐纣不过是“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正是这句话,让明太祖朱元璋大为恼火,“这老儿要是活到今天,朕非杀了他不可”,还撤去了孟子在孔庙配享的资格,将之赶出孔庙,并下诏谁敢谏说以大不敬论。让君王恼怒,说明这种说法对君王统治不利,而这样则正好反映了人民的呼声,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如果君王在位,不行仁政,不为百姓谋利益,而只是一味残暴,视民为尘芥粪土,那么人民发起战争推翻这残暴的君王,只不过是诛杀了一个“独夫”而已,因此时他已不配称为“君”了。

孟子还说:“《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夷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傒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孟子·梁惠王下》)这是说,如果一个君王发动的战争对人民有利,是替百姓诛杀其残暴的君王,拯民于水火之中,那么百姓就会像在大旱之年盼望下雨一样地盼望这个君王带领的军队早日打过来,并且挑着热腾腾的米饭、带着保温的水壶来迎接他的军队的到来;如果这个君王先去打其他地方,则这里的百姓就会埋怨:为什么不先打到我们这儿来?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孟子并不一味地反对战争,如果这场战争是诛杀残暴的君王,是为民除害、拯民于水火之中,那他是肯定这样的战争的。但是,他反对为了诸侯争霸而实行的富国强兵,认为那是助纣为虐:“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孟子·告子下》)如果你的君王已经不走正路,不追求仁爱,而你却仍要替他打硬仗,帮他开疆拓土、残害百姓,这与辅助桀那样的暴君又有什么区别?孟子还愤怒地指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他认为发动这样战争的人是吃人的野兽,罪不容诛:“此所为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离娄上》)

不仅如此,孟子同时还看到人民在战争中的作用,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是战争胜负的关键。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

总之,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在他对君权的产生及维护的认识上,体现在他对君民关系的认识上,体现在他对战争应否发动及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的认识上。可以说,孟子的言论无处不体现着对百姓的关注,时刻想着民意的不可忽视。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百姓比国君更为高贵,一切由人民说了算,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最为集中的体现,是辟地开天的思想创新。所以说,孟子的民本思想在古今思想史上是一个里程碑!

编辑:一凡

第二篇:牢固树立民本思想

在干部任命时常常听到这样的表态发言:感谢组织的培养,感谢领导的信任,感谢同志们的支持。说者诚心,听者舒心。这句话从表面上看非常全面,但分析起来,与“三个代表”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比较起来,就显现出了不足、差距,甚至是错误的一面。

长期以来,由于在如何评价和衡量干部的政绩、如何用政绩来对待和使用干部这些问题上存在模糊乃至错误的认识,影响了一些干部正确政绩观的树立。总觉着职位是上级给的,权力是领导赋予的,要提职升级就必须经常向上级组织靠拢,向上级领导靠拢,眼睛要向上看,做事要适合上边的心思。对组织,只说好听的话,只讲做成功的事,树政绩;对领导,吹吹拍拍,请客送礼,联络感情,拉近关系;对工作,好大喜功、“拉长、吹大、垫高”,摆成绩;对同事,你好、他好、我也好,不讲原则,只求大家说我好;对群众,能瞒就瞒,能推就推,能糊弄就糊弄,不愿“耽误”工夫。当然,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如上所说的干部一定是少数,但做过这样表态发言的干部一定是多数。感谢组织,感谢领导,感谢同志,想到的都感谢到了,为什么独独没有想到最应该感谢的人民呢。表态,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在任职表态时都想不起“人民”,那么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还有多少时间想起人民呢。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民群众推动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人民群众既是改造自然的主体力量,也是改造社会的主体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就是顺应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根本规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把党的宗旨确定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作为一名干部,只能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

中国共产党执政8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但一些干部却不能正确面对这些,只记着自己的努力却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功绩,脱离群众的思想滋生,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出现,群众观点的淡化和缺失在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身上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告诫全党同志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区委组织部组织开展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振奋精神谋发展”专题教育活动的目的也是如此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一名干部来说,人民是水,我们是船;人民是根,我们是叶;人民是大地,我们是沙粒;人民是本,我们是末。作为一名干部,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大的错误是忘记群众。任何时候,在我们心中都要充满船对水的崇拜、叶对根的情义、沙对大地的依恋,把人民的利益记在心里,挂在嘴上,体现在行动中。

第三篇:树立民本思想,践行群众路线

树立民本思想,践行群众路线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政治的指导思想是儒家的政治哲学,而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执政者不同,民本思想的内涵也不同,甚至有着本质的区别。学习借鉴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对于当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现代价值。对于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内涵与渊源,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和提升税务工作水平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题词:民本思想 群众路线 税务工作

《尚书》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历史的经验一次又一次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文景之治、仁宣盛世,中国历史上真正为人民着想的君主都迎来了属于他们的华夏辉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执政为民理念是当代的新民本思想,是民本位在当代的真实回归。它在‚扬弃‛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系统的运用到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了与时俱进、一脉相承的‚民本‛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期,李大钊同志便在《平民主义》一文中勾画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初步设想。他说:‚纯正的‘平民主义’就是把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完全打破;使人民全体都是为社会国家作有益工作的人;不须用政治机关以统治人身,政治机关只是为全体人民而由全体人民执行的事务管理的工具。‛

随后, 毛泽东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本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任何自身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他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应该拥有绝对、最高的权力,其他一切权力都是从中派生出来,并为之服务的,力求建立一套政治和法律制度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实践证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根本原因所在。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思想,提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民本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要把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看作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他说:‚哪有贫困的社会主义,贫困的共产主义‛,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反复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邓小平同志这一富民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初步实现了小康,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江泽民同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一脉相承,提出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本观,创造性地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列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他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并一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 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的利益为最高标准。‛江泽民同志总结历史经验要求全党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2 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正确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绝不能以权谋私;要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绝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要坚持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绝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人民同甘共苦,坚决反对挥霍浪费,贪图享受。正是在江泽民同志的这一执政理念的指引下,党和国家不仅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站稳了脚跟,而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均在复杂的环境中打开了新的大好局面。

胡锦涛在深刻总结我党长期执政和领导经济建设的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形成了具有‚以人为本‛鲜明特征的崭新的民本观。他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他告诫干部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广大干部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关心农民群众、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近代中国能够从风雨飘摇中的一叶扁舟走向今天的泱泱大国与我党始终贯彻群众路线密不可分,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讲话中总书记也再一次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当前,践行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八项规定,集中解决‚四风‛ 问题,必须从思想根源抓起,只有坚定民本思想这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才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灯塔,理想信念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是一个政党精神的旗臶。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灯塔,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力量,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动力之源。有了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就有了不竭的精神支柱,就能够始终对党充满忠诚、对人民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责任,满腔热情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不懈奋斗。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就是靠理想信念起家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就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中国初步胜利的结果。

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历史。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遭遇了成立后的第一次重大挫折,面临着被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联合消灭的危险。据党的六大所作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就达31万人,其中共产党员达2.6万人。全国党员人数从近6万人减少到1万多人,党内思想极其混乱,革命运动走向低潮。一些人对革命的前途丧失了信心,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怀疑‚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一些人彷徨、颓废甚至叛变革命。在这种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怀着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肩负起拯救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不仅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高举起武装斗争的旗臶,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4 星之火,解决了革命的前途命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而且深入开展农村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并逐渐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新的高潮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正当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国民党蒋介石加紧了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多次‚围剿‛,1933年下半年至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受重大损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6万人被迫开始长征,中国共产党遭遇到成立以来的第二次重大挫折。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并没有使共产党人的信念动摇,而是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信念,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以遵义会议为转折点,在党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通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扭转过去的被动局面,成功应对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苏东剧变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在党内和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社会主义失败论和共产主义渺茫论等论调,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党科学观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不移地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正如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们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这就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思想认识问题,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

90多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始终 伴随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各种突发事件也时有发生。从大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一穷二白起家、火红的建设年代到改革开放,从长江特大洪水、非典肆虐到汶川特大地震……每当国家和人民处于命运攸关的危险时刻,在国家民族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正是靠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心中有人民,共产党人才经受住了各种艰难困苦考验,在危急时刻总有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光明。这就是一个信仰之河,流淌不断,绵延不绝。

对民本思想的坚定不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一大法宝,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是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坚定民本思想的总思路,为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

首先,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这是我们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提高战斗力,坚定民本思想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信仰是思想的强大支柱,信念是力量的根基源泉。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为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为此,要坚持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地坚持‚两个巩固‛,增强‚三个自信‛,为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而奋斗。

其次,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这是我们能够坚定民本思想的实质所在。党性教育与理想信念紧密相联,党性教育说到底是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6 党性强,理想信念必然坚定。当前要紧密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把遵守政治纪律作为党性教育的重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自觉遵守党章,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办事,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不断在实践中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再次,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这是共产党人坚定民本思想的基本政治操守和品质,也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现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往往是从道德品行上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只有把人做好,做官才能不出道德品质问题。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也是不可能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当前针对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党员干部道德水准比较低下的突出问题,要把道德建设摆在干部队伍建设更加突出的位臵来抓,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愧为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才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压倒,才能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夺取工作的新胜利。

作为政府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地税系统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在当前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中更要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用实际工作践行对党和国家的承诺,贯彻群众路线‚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同志曾明确指出:‚群众路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税务系统和税收工作中,就是要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不 断提高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大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树立民本思想,践行群众路线,要求我们:

一要服务纳税人、促进征纳和谐。税收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税务部门只有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更好地为广大纳税人服务,不断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努力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才能促进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自觉履行纳税义务。这就要求税务部门更加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党的群众路线这一重要的方法论,找准税收征管、纳税服务与纳税人利益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当好纳税人的改革员、宣传员、执法员、服务员、进一步提升服务理念,拓展服务空间。

二要服务基层、做到固本强基。近百万税务大军70%以上身处基层,是税收政策法规的具体实施者,是税收收入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也是联系税户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更是全部税收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上级税务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为基层减负担、添活力、办实事、搭平台,服务基层既是对基层税务干部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是为税收事业固本强基,增添持续发展的生机活力。

三要服务大局、提升职能展位。税务机关必须主动提升站位,突出强调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从税收角度敏锐观察和真实反映经济运行情况,提供科学有用的分析数据。突出强调抓好组织收入工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可靠的财力保证。突出强调发挥税收调控作用,自觉运用好税收政策工具,发挥好调控作用,服务和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突出强调营造良好税收环境,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加强税收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涉税违法行为,促进形成统一开放、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

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如履薄冰,如8 临深渊‛的自觉,因为只有保持这样的危机意识,才能在内心牢固树立民本思想,才能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八项规定‛,才能在整风中深入根除‚四风‛顽疾,才能在为民中用心谋事、用情做事、用力成事,树立起务实清廉的工作理念,将‚唱功‛转化为‚做功‛,将中央的政策又快又好落实到每个群众的身上,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切实让群众满意,让民心凝聚,确保践行群众路线取得成效。

第四篇:浅析孟子的民本思想

浅析孟子的民本思想

关沙沙 09级思政 200902010044

摘要:孟子是我国古代民本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不但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奉劝统治者施行仁政,还形成了一套关于如何实行“民本”的系统主张,将先秦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孟子重视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使其学说具备了一定的民权思想因素。作为两周时期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深刻思考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孟子、儒家学说、民本思想、经济

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儒家大师,在先秦儒学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影响、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心理、美学、民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陶冶情操、崇尚人格、尊老慈幼、安定家庭、协调社会、治国安邦、顺应自然、天人和谐等多种功能和影响,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现代生活中,孟子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他已经认识到了,在国家 的实际治理 中,百姓是尤 为重要的力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恒久稳固,长治久安,首先要“得民心”,“合民意”,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对于人民的需要要满足他们,给予他们充分的生产资料,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可见孟 子“民贵君轻 ”的含义是,民是社会 和国家的根基 .万万不可动摇。对统治者而言,取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是最为重要 的事情。那么统治者究竟 应该怎样做才能处理好与百姓的关系从而得到民众的支持呢?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经济上要富民、惠民

在孟子 以前,孔子就 主张在经济上 惠民。他说 :“养民也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民之所 利而利之。孔子认 为君主治理国家首先应该富民、惠民给人民好处,就着人民能得利益之处而使他们得利。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富强。孟子继 承了孔子 的富民、惠民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民之产”。是 故 明君 制 民之 产,必使 仰足 以事 父母 .俯足 以蓄妻子,乐岁终 身饱,凶年免 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就是说,英 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一定 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 ;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然后再 去引导他们走上 向善 的道路,老百姓就会很容易听从乐。“制民之产”是使百姓拥有固定的产业,即“恒产 ”。有了“恒产”百姓就不会颠沛流离,犯上作乱了。所以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惟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 而刑之,是 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 .如果 没有固定 的产业收入 .也就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 和行为准则。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再加以处罚,这就等于陷害。所以说,英明仁德 的君 主应 该首先使人们有固定的产业收入,这样百姓就 会有“恒心”.就可以安居乐业,发展生产了。

二、政治上要宽民、爱民

孔子 曾说:“道之 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为政》)“政”是指法制、禁令。“刑”是指刑罚。政和刑都是强制性 的规范,只能制约民众 的外在行为,不能养成内在的羞 耻心、价值观。人们虽然不违背规范,但那只是 为了规避惩罚,他们并不认为违背规范是 可耻的。“道之 以德”是通过为政者 道德人格 的魅力与其德行 的感召 .兴起民众为仁 向善的心志.在内在心志 的驱动下,自觉自愿 .自动 自发地效法为政者的价 值选 择和行为方式。在这里,孔子将道德和刑罚、政令作 了对比,他发现道德的社会效果更好。很显然,他反对统治者对百姓实行严刑峻法,认 为统治者应该选择道德 .对百姓进行“内心统治”。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上述主张,同样反对虐政。“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 国削。”(《孟子·离娄上》)他劝说统治者 不要残害百姓,如果暴虐百姓太厉 害,就 会身死 国亡,不太厉害,也会身危 国削。孟子反对连株,提出“罪人不孥”。他说 :“昔者文王之治歧也 .耕者儿一,仕 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孟子·梁惠王下》)这是说,从前周文王在治理歧周的时候,对农民的税率是九分抽一 :对做 官的人给以世代承袭的俸 禄;在关卡和市场上,只稽查,不征税 :任何人到湖泊捕鱼,不加禁止。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对于犯罪的人,刑罚只及于他本人,不牵连到他的妻室儿女。

在孟子看来,英明的君主应该对百姓施行 “仁政”.应该宽民、爱民,应该 “与民同乐”。《孟子》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 鼓之 声,管簧之音,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日:“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今 王田猎 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 .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 田猎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 见,兄弟妻子 离散。”此 无他 .不与 民 同乐 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 闻王钟鼓之 声,管箭之音,举欣欣然有喜 色而相告 日:“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 以能鼓 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 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 色而相告 日:“吾王庶 几无疾病与.何 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在这里举 了欣赏音乐和打猎 两个例子,试 图告诫梁惠王不要将自己的快乐强加在人民的痛苦之上。作为统治者,应尽 力去关心人民的疾苦 .努力施行“仁政 ”,使人 民的基本生 活得到保障,要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与民同乐”。

三、思想上要教民、化民

孟子说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 ;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 民心。”(《孟子·尽心上》)他认为好的政治措 施不 如好 的教育更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善政 只能使人 民敬畏,善教才能使人民喜爱。为了得到 民心,必 须实行好的教育。因此,孟子主张要在“富民”的基础上,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也。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梁惠王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段日序,周日庠 ;学则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 ·滕文公上》)

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学,国学也。孟子认为教育 民众不仅要有国学,更重要的是应该大力兴办“庠”、“校”、“序”等乡学。兴办学校 的目的是为了对百姓施 以人伦教育.让百姓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道德关系,以及相关的各种礼仪和行为准则。同时,这也是孟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他说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 文公 上》)父子之间有骨 肉之亲,君臣之 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统治者教民、化民的目的就是要教导人 民如何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了解这五种关系中内含的各种礼仪规范。“明人伦”的具体要求是让百姓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认为,人们在劳动之余,在家做孝顺父母、敬重兄 长的子弟,出门则是忠于君主的臣民。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的社会**,而且百姓也愿“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就能够“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 ·梁惠王上》)意忠心耿耿地为君主效力。“人人 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在孟子看来,每个人 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圣贤施教,当各因其材。教育百 姓的方法归纳 为五种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 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教也。”(《孟子·尽心上》)就是说道德教育中,有像及时 的雨水一 样滋润万物的,有成全 品德 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惑 的,还有 以自己的善行来正己正人的,这 五种便是君子教育的方法。通过道德教育 .孟子试图将道德规范根治于人 民的内心之 中。这样,民心就会归服,人民就会认同并且 自觉服从统治者的统治。

孟子是我国古代民本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不但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奉劝统治者施行仁政,还形成了一套关于如何实行“民本”的系统主张,将先秦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孟子重视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使其学说具备了一定的民权思想因素。孟子的民本思想本质上还属于专制主义的王权思想,但其中确实包含了丰富的普适价值,尤其是“人民主体性”的提出在当时是极具进步意义的。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应该给予客观的评价。孟子民本思想中的体现的政治理性和政治智慧,是古代思想家留下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建设和谐社会而服务。

作为两周时期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深刻思考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孟子的民本思想,从人类的终极关怀出发,在急功近利的封建时代固然是一种“理想主义”,而这也正体现了人类价值理性的优先性和崇高性。孟子不是立足于如何发展经济而不顾人民死活,也不是某人或其集团的利益,而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人民的幸福与安乐。这对于我们认真反省自己的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

[1]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4. [2]萨孟武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2008年.

第五篇:从庆历新政看范仲淹的民本思想

从庆历新政看范仲淹的民本思想

王晓梅

2012级历史师范一班 ***

摘要: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一生为官清廉,政平讼理,孜孜为民。在当政期间,他不但兴农桑、办学堂、育人才,而且其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本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民效力,为国奋斗,成为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庆历新政的实施到后来虽然失败了,但确实能从看出,范仲淹所提出的每一项措施,都是为民思考,为民谋利,以百姓的利益为根本。在当今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民本思想更是应该值得倡导。

关键词:范仲淹、庆历新政、民本思想 庆历新政:

公元十世纪到十三世纪是唐朝中期至辽、宋、夏、金、蒙元的社会转型时期。仁宗朝庆历三年(1043)九月,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根据仁宗的要求,草拟了十项符合时代需要的革新纲领,这便是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奏疏,揭开了“庆历新政”的序幕。

范仲淹在这一奏疏中指出:“历代之政久皆有弊,弊而不救,祸乱必生。”“我 国 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制度,日削月侵,官塞于下,民困于外,夷 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根据古代经典《易经》关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理论,结合当时国家的形势,他认为必须进行“更张” ,以便润去制有立,纲纪 再振”,而达到“宗社灵长,天下蒙福”的目标。他所陈十事是:

(一)“明黝涉”。即改变文官三年一迁和武官五年一迁的磨勘法。由主管机构负责在官员任满后“明具校定考绩”,“结 罪闻奏”。官员中有“大功大善”或“高才异行”者可破格升迁,“事状狠 滥”或老病愚昧者另作处理。

(二)“抑侥幸”。重定贵族和高、中级官员子弟依靠“恩荫”做官的办法,禁止为子弟申请馆阁的职事藉以革除滥赏和减省冗员。

(三)“精贡举”。即改革专以辞赋和墨的旧制,着重策论和经旨;先取履行,后取艺业,藉以“正教化之本,育卿士之才”。

(四)是“择官长”。严格选差各路转运使、提点邢狱和各州、县的长官,废“循例差除”制,改为逐级推荐 ,用以“正纲纪,去疾苦,救生 民”。

(五)是“均公田”。地方官依照差遣等级给足“职 田”,使之丰足,藉以“责其廉节”,防止贪赃枉法。

(六)是厚农桑”。每年二月各地开河渠,修筑堤堰和破塘,“以救水早,丰稼稿,强国力”。

(七)是“修武 备”。依照唐代府兵制,京师召募卫士五万人,使之“三时务农”,用以捍卫朝廷。以后逐渐推广到各地。

(八)是“减摇 役”。裁并州县建置,减少职役轮人数,使部分农民回乡务农,做到“人自耕作,可期富庶”。

(九)是“覃恩信”。朝 廷赦书宣布的恩典,三司和各地官衙必须执行,前朝的欠负,一律免除。

(十)是“重命令”。改变朝令夕改的旧习,慎重立法,执法必严。以上的奏疏中,其变革核心主要围绕两个方面来展开,即经济生产和官僚队伍建设。但总体的来说,不管是那个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的是范仲淹的民本思想,这一系列的改革,都是为了国家稳定富足,为了百姓的生活得到安定。

民本思想:

范仲淹长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儒家传统治国思想了然于胸。他入仕后,便把致君泽民当成了第一要务。在《范仲淹全集》中多次出现“邦本”一词,如“仁及天下,邦本不摇”、“天下无恩,则邦本不固”、“民惟邦本,不可侵扰”、“厚民力,邦本之道也”、“固邦本者、在乎举县令”,等等。“邦本”一词,频繁地在范仲淹笔下出现,表明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范仲淹认为,要兴利除弊,施惠于民,首先必须从县令做起,因为县令是基层官吏,任何惠民政策的实施,都和县令密切相关。其次是郡守,因为郡守是县令的上司,如果县令愿施行惠民政策,郡守从中作梗,“本固邦宁”的政策仍然是一句空话。因此,他才说出“固邦本者,在乎举县令、择郡守,以救民之弊也”。就是说,如果县令、郡守都有一颗尽职尽责的赤子之心,一切困难、一切阻力都将迎刃而解。

范仲淹认为,“善政之要,惟在养民,养民之政,必先务农,农政既修,则衣食足”。因此,首先要抓好农业生产,要“顺其时,与物咸冝”, 按照农作物的特性,因时因地,合乎时宜,使农民乐于接受,发挥其努力生产的积极性。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范仲淹所到之处都颇加重视。1022年, 他担任“监泰州西溪盐仓”小官时,发现“郡有古堰,亘百有五十里,厥废旷久,秋涛为患”,就力排干扰,进行修复,民受其利,为后人称为“范公堤”。1034年,公守苏州,发现“姑苏四郊畧平,西南之泽尤大,谓之太湖,积雨之时,湖溢而江壅,横没诸邑, 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势”,于是组织力量疏通五河,排除积水,使苏州成为沃野千里的粮仓。1041年,公知庆州,发现“郡以处高,艰于井饮,公至乃以地势迹之,命匠氏直城之西北,凿及甘泉,凢百余井,人无一金之费,日用以足”。他参观晋祠时,发现晋祠泉既能养鱼,又能养花,更可溉稻灌田,立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之颇感 兴趣,写了一首《晋祠泉》诗加以表彰,“神哉叔虞庙,观者增 恭虔,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我来动所思, 致主愧前贤,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希望以之为榜样,加以推广,免受“旱年”的威胁。

减轻农民负担,是落实民本思想的重要措施。范仲淹认为,“下者上之本,本固则邦宁,今务于取下,乃伤其本矣,危之道也 ”。根据当时“贫弱之民,困于赋敛,岁伐桑枣鬻而为薪,劝课之方有名无实”的情况看,已经出现严重的后果,“故粟帛常贵,府库日虚,此而不谋将何以济?”他认为,如果再不减轻农民的负担,就没有办法渡过难关了。

他还认为,赈救灾荒是政府官员应当经常留意的大事,要“抚之育之,以简以爱,优优其政,洽于民心”。他请求皇帝下“诏天下州县长吏,访问民间孤独不能存活者,特行赈恤”。

庆历新政的实施到后来虽然失败了,但确实能从看出,范仲淹所提出的每一项措施,都是为民思考,为民谋利,以百姓的利益为根本。在当今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民本思想更是应该值得倡导。

参考资料:

1、《范仲淹评传》,方健著

2、《范仲淹传》,诸葛忆兵著

3、《新兴的官僚地主阶级的首次全面改革尝试——北宋范仲淹“庆历新政”》,《学术月刊》1990年第02期

4、《简论范仲淹的民本思想》,《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03期

5、《长戴尧舜主,尽做羲皇民——范仲淹民本思想实践》,《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03期

下载民本思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本思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民本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内涵并大致了解这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进步性和它的局限性。 二、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今、苟、胜、就、刑、衣、王、诸、盍、几、者......

    《论民本》教案

    《论民本》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今、苟、胜、就、刑、衣、王、诸、盍、几、者、莫、虽等)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 2、学习本文......

    浅析孟子民本思想对现实的意义[精选五篇]

    浅析孟子民本思想 对现实的意义 摘 要:民本思想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已有之,到孟子把民本思想发展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他在“民本”理念的诸多方面直接沿袭了孔子......

    民本拆迁 和谐拆迁 科学拆迁

    民本拆迁 和谐拆迁 科学拆迁 ——南洲新区骨干路网征地拆迁纪实株洲县作为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体三极”城市格局构想中的重要一极,南洲新区骨干路网承载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着力项目拉动 突出民生民本

    着力项目拉动突出民生民本 今年以来,四川省长宁县认真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工作要求,通过项目拉动、转型升级、城乡统筹、民生改善等方式,着力推动产业转型、......

    2010学年民本中学教务工作总结

    2010学年民本中学教务工作总结本学期,教务处继续依据“精细管理,有效教学”的办学思路,紧紧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有效课堂”达标与提升、规范教学常规管理这三个中心工......

    端正执法思想,树立民本理念(最终版)

    端正执法思想,树立民本理念思想和理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思考与总结,也是人们前进和努力方向性的意识形态。每一个组织、每一个系统都应有自己相应的指导理念,执法同样如......

    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到群众路线

    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到群众路线 摘要: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群众路线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革命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