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英语老师的自述
《一个英语老师的自述》读书报告
首先,我了解了一下本文作者刘润清教授的生平,他读研究生期间,师从了许国璋、王佐良先生。许国璋、王佐良都是中国外语界极其著名的学者。许国璋教授倾其一生心血在我国外语教育和与语言研究事业上,王佐良教授在英国文学、语言学和文学翻译上都作出了很大的成就。刘润清在这些教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在科研道路上前进,有了自己对教学,科研的认识,也取得了自己出色的成就。于是接下来,我怀着敬畏的心情,仔细阅读了这篇文章。
本文他以一个英语老师的角色,给读者娓娓道来不同学习阶段学习研究的建议和忠告。
关于本科教学,有四点,我感受颇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点,在他本科教学期间,他每天花大量时间备课,培养了两个好习惯——查字典和查英语语法书。关于查字典,他这么描述到,“正是这段时间,我养成了多用字典的好习惯,而且常常被优质的编纂所打动。有时候,我无意中被其他词的词义和用法所吸引,在一个词上不知不觉地花上好长时间,记下很多与备课无关的词语搭配,并且乐在其中,很有满足感。”我看到这个地方,很感动。我高中的时候,学习英语也特别喜欢查字典,经常在查字典上花费好长时间,因为字典,我喜欢上了英语。但现在的我,自从手机里下载了查单词的软件,就很少碰我的牛津高阶词典了,有点自责。因为手机软件远没有那本厚厚的词典专业。
第二点,刘教授说了四个字,“教学相长”,我也特别喜欢。因为他带的班级学生英语基础不错,所以他在认真备课的期间,自己的英语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在大四期间,也有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我负责过小学生的英语教学,也负责过初中生的英语教学。我给小学生上课的那段时间,基本上没有得到什么锻炼和进步,因为教学内容简单,我根本无需备课。但给初中生上课时候,我提前把自己的语法知识整理了一下,列出大的框架,然后细化到各个分支,并且一些语法知识点间建立联系。在教学的同时,把自己的英语也复习巩固了一番。从教学的实践中,也体会到知识能够被活用,才真正属于自己的。
第三点,本文提到北外教学的优良传统——上课的同时,给学生介绍一点与课文有关的历史的、社会的、百科的、文学的知识背景,让学生的理解不停于表面。在我眼里,有魅力的老师是那些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老师们。这一点,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尤其是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
第四点,由于社会的大背景及市场需求,培养英语复合型人才越来越成为热门。培养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在学好英语的前提下,熟悉另一门专业,如商务英语就是很好的结合了英语专业和商务专业。俗话说,大而不精。所以我觉得,像这种复合型专业的学生要比纯英语专业的学生花上多一倍的时间,才能算合格。刘教授在文中给出的一点建议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道理,“不管在专业倾向上花多少时间,都不应以牺牲英语水平为代价”。
接下来,刘教授讲了他硕士生教学的经历。这个部分我反复研读,因为我刚刚踏入研究生生涯,脑袋里有很多的问号,我期待在这篇文章中能得到解答或指引。不负所望,我大致了解硕士生要做好哪些事了。
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正确的阅读。创造性思维从素质教育开始,国家就鼓励学生能够拥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它也算是时代的一大主题。创造性思维在写论文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一篇论文没有一项自己的发现,那就算是白写。一味地翻译,借用别人的研究成果,算是写论文最忌讳的事情了。
本科时,就从老师那里得知,研究生要从大量的阅读开始。所以怎么读,读什么至关重要。刘润清教授关于阅读,给了两点建议——静下心读书和读关于一门学科的至少三本书。他解释得很中肯,却能说到我的心坎里。我会一步一步按照他的步骤慢慢由浅入深,从仰视到俯视。在读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读不懂的地方,那就意味着我们和所要达到的水平有差距,那些不懂的部分就是我们需要花时间去学习的。有很多时候,还需要查阅其他的相关书籍来帮助我们理解。这就有点“以书找书”的意思了。还有,读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读一本书要有始有终。
读刘润清教授的这篇文章,就好像自己正坐在他的课堂听课一样,受益良多。他的写作风格简单易读,重点都一一罗列清楚,整篇文章思路清晰,让人读的同时享受,也学到了很多道理和学习方法。但是,我觉得还存在一点不足。因为刘教授主要研究语言学,所以举的好多例子都是从语言学家的角度出发,这对于其他方向的研究生来说帮助不大。以上就是我对这篇文章的一些感触和理解。
第二篇:一个英语老师的心得体会
一个英语老师的教育的心得
大家好,我是一名英文辅导老师,来我们这里辅导的学生各式各样,这里有一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不对的地方希望能相互交流,一起进步。
首先,来说一下家长。什么样的家长会让孩子上辅导班呢?或者说重视孩子的教育呢?来我们这里大部分的家长,我分为两种。一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道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越是受教育程度高,对孩子的学习越重视,让孩子接受辅导的越早。另外一种是有较好经济基础的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愿意为孩子付出。
其次,说一下学生。小学及初中的孩子,目前还不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一般都是家长让孩子干什么孩子就干什么,家长给孩子什么孩子就学什么。孩子上辅导班,大部分孩子想的是老师让我去的、父母让我去的、我们班其他的同学在哪个辅导学校。而家长考虑的则是,这个辅导学校环境好不好,老师负不负责,花了钱能否让我家孩子成绩得到提高呢?从来没有静下心来,跟孩子沟通一下,跟学校老师沟通一下,选择一条适合您家孩子自己的路。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你想过孩子是怎么想的吗?辅导学校真的能帮助您孩子吗?孩子的天性是玩,寓教于乐,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热爱学习,而不是一味的灌输,一味的约束。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千万别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好多家长,给孩子换了各式各样的辅导班,最后钱花了不少,孩子的成绩反而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什么?因为孩子刚刚跟老师磨合完,而家长又急于的见到成绩,认为这个辅导学校比那个辅导学校好,那个辅导老师比这个辅导老师出名等等,换来换去,最后家长和孩子一起受罪。
再次,说一下什么时间选择什么类的英文辅导学校。
因为小学升初中在应试考试中没有英语考试这一项,所以导致好多家长不重视孩子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总是抱有等到了初中再说的思维模式。其实是您是不了解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小学一到六年级的单词总量是800个左右,而到了初一需要记住1100个左右单词,初二需要记住大约1100个单词,初三需要记住600个上下单词。中考是从3000个单词中选1600多个进行考试。通过这个数据,您会看到,您的孩子在初中阶段英语单词学习的量是有多大,为什么不在他还在小学或者初
一、初二阶段,早早的打下好的英语基础呢?这样在孩子初中阶段就可以更好的把时间放在语文和数学的学习中去了,您说我说的对与不对?
随着现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教育模式的出现,不但扰乱了现在的教育秩序,也耽误了好多孩子的学习时间。好多家长不信任学校老师,辅导学校,这种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好多学校还是好的。那么如何选择英语辅导学校呢?
如果我问您,汉语学习难不难?您会怎么回答?如果我问您,英语学习难不难呢?您又会怎么回答?我再举个例子,汉语学习我们从小学的拼音开始aoeiuü,小学我们学汉字,组词,造句,初中我们学习语法主谓宾,定状补。英语从ABCD 26个字母开始学习,然后单词,句型,到最后的语法。套路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我们在英语成绩提高不了呢?归根结底还是英语单词量达不到量。人们总说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单词量的积累到了,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完形填空做起来都可以达到结合上下文通晓全篇的效果,您说我说的对吗?
所以我认为在小学、初
一、初二的时候学习英语,重点放在英语单词的学习和积累上。等上了高中在学习英语单词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单词在语法中、生活中的应用上。这样,即使您学英语不是很好,将来上了大学,也能有一个很好的单词量积累,便于以后英语的运用。如需联系和讨论请加微信xiximi1987。本人致力于发展家乡的英语教学事业。
第三篇:一个优秀教师的自述
一个优秀教师的自述
我叫潘一,1994年参加工作,二十岁走上三尺讲台,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带着百倍的热情认真工作,力争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老师,所以每一节课都做了认真的准备。上《爬山虎的脚》一课,自己就亲自去采集爬山虎的样本;上《背影》一课,就挤时间和父亲在一起去感受父爱;上《春》一课,就走进自然,感受春的美好等等。所以,那时候虽然教学经验不足,却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交心,也得到了学生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带了几届学生之后,对于课文知识点、教学方法等都熟知于心。这样在上课时就习以为常了,再也没有了新鲜感,甚至有些迷惘,不知该如何去上语文课了。就像一个老中医说的:“开始当医生时,自己认为无病不知;可是治了几年病之后,感觉自己对病是狗屁不通了;现在才感觉对病是略知一二。”自己就是带着这种迷惘求索着、专研着。现在才感觉对语文教学是略知一二。语文并不是一般人所说,学与不学,教与不教一个样,语文的学习也是有章可循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把语文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章可循,触类旁通,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上语文课的实用性,最终让他们真正知道语文课很有趣,并且简单易行。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有所专攻,不断求索,不断创造出语文教学的好方法。
教师的一生就是奉献与清苦相伴,这也让教师得到了一种闲静与恬适,也就有时间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不断的创造着自身的崇高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的路还很漫长,我将坚定走好,不留遗憾。
第四篇:一个阳光少年的自述
这就是我——一个阳光少年
我叫郑强,是惠丰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这么多年,在老师的精心教导和培育下,在父母的关心和鼓励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深得老师喜爱。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我的体育成绩和我的学习成绩一样,经常可以在学校运动会上看到我矫健的身姿,曾多次获得市体育比赛奖,为我们学校争得荣誉。我在学校担任升旗手,这是我非常荣幸,每个星期一看着鲜艳的代表中国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心中就会涌起自豪感。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成长经历和人生体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我喜爱学习,善于思考,刻苦钻研,学习上让我变得更加阳光,开心,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受到教诲和洗礼,让我的心灵得到陶冶。我的各门功课都很好,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其实刚上小学时,我并不怎么样,每次到校门口都抱着妈妈嚎啕大哭,老师绞尽脑汁,也止不了我的哭声,最终,还是妈妈和老师连拉带拽才把我弄进教室。因为我打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让老师的脑袋变得越来越大,之后,学校便让我退学,上一年幼儿园大班后再来上小学一年级。一年后,我成长了不少,比以前好多了,不再每天上学时大哭。从那时起,我学习也变得刻苦起来,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到了四年级,我这把学习上的“利刃”也渐露锋芒。现在,面临升初中考试,我的学习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利用一切课余时间看书,早晨,早早的起床,坚持早读;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哪怕答不对也毫不气馁;晚上,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时为了钻研一道难题坚持到深夜。我还常常挤时间看各种课外书籍,增加阅读量,拓宽视野。现在,我正紧张地为升初中考试做准备。
二、锻炼身体,坚持不懈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保障,没有健康的身体怎么能好好地学习呢?因此,我每天早晨6点起床开始30分钟跑步;夜幕降临时我又和弟弟一起坚持半个小时的跑步.久而久之,我跑得快,耐性好,也很少生病。多次运动会上,我参加了200米、800米、1500米的跑步比赛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们学校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奖牌。
三、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在学校,在班级,我担任了多种职务,在提高自己学习成绩的同时,我尽职尽责,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我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传授给他们,帮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慢慢地,我们成为了知心朋友,并且把自己的心是倾诉给对方,我们在互相交流中指出对方的不对,让其改正,取得共同进步。我和班里的同学称兄道弟,关系密切,这是我们班就像一条铁链,坚固而连心。这个世界上有了伙伴才有成功,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对伙伴的信任最为重要,如果你没有这种信任,你将注定要失败,要给这个团队拖后腿。这条铁链给了我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力量,也让我明白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道理——伙伴给我带来快乐和成功。
四、再接再厉,永不骄傲
我知道,能有如今的我,与老师的栽培以及兄弟们的帮助,还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分不开的。今后,我将再接再厉,永不骄傲。在学习上,继续努力,勇往直前,放学回家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做爸爸妈妈的“小皇帝”,要做无所畏惧的“骑士”。和兄弟们一起努力,不怕艰辛,一起携手共进,为班级为学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将来,我要以现在百倍、千倍的努力,刻苦学习,回报老师,父母对我的关爱。我要由一只稚嫩的雏鹰变成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尽自己所有的能力、心血帮助人们!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祖国!
第五篇:一个职称申报者的自述
一个职称申报者的自述
我原来是一名中学教师,在一所子弟学校干了十六年,主要教语文,也教过政治、历史,1988年评为中学一级教师。1993年调进一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主要教中学语文教学法,也教过现代汉语、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甚至普通话什么的。中学一级教师原本相当于高校里的讲师;但是因为系列不同,高校不承认中学的职称,但允许直接申报同级的职称,所以我又于1995年以一篇论文《也谈“从……到……”结构》申报并顺利通过了讲师职称评审。五年之后的2000年,我开始申报副高职称,但是申报了三次,到2002年才通过评审,搞到副教授职称。
申报高校职称有一些规定条件,可称为硬件,比如课时数量、课程门数、科研成果、职称外语、获奖状况、班主任经历之类。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科研成果,也就是所谓论文和专著。在我们这里,由讲师申报副教授,除了需要五年讲师经历、通过职称英语考试之外,至少需要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五篇;那时还没有规定要核心期刊论文。
2000年4月,我参加了职称外语考试,报名费是多少,忘了;7月,得到了职称外语考试成绩合格证,可以管三年。
5月,交报名费30元,我申报了副高职称,评审费是多少,也忘了。7月,提交了评审材料。其中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五篇论文是:《不相连的复指句结构分析》《短语成分和句子成分》《“取独说”质疑》《试说“否则”前后的结构关系》《“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解读》。我把《不相连的复指句结构分析》作为所谓代表作。另有六篇发表在内部发行的省级教育报上的论文:《试论语文知识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例谈课文训练重点的分解》《叙述描写,各尽其妙——〈同志的信任〉教学摭谈》《数据的运用和概念的限制——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初探》《再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简论回环式结构》。但据说,内刊文章无论多少,只能算一篇。
2001年1月,评审结果公布,我名落孙山。虽然不愉快,我倒也没有什么不服气,因为比起通过评审的其他教师来,我在高校任教的时间只有七年,论文只是刚够数量,而论文的质量我自觉也并不高。努力学习,以待来年吧,我鼓励自己。
2001年5月,交报名费30元,我又申报了副高职称,评审费多少,还是忘了。6月,提交了评审材料。在去年的基础上,我增加了一篇论文《也谈“句读之不知”的结构关系》,同时花版面费200元,把《数据的运用和概念的限制——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初探》变成了一本公开出版的论文集中的论文。代表作似乎是应该换的,但我也没有用新发表的论文,而是用了原来就有的《“取独说”质疑》。
11月,评审结果下来,我依然榜上无名。我很不愉快了;也很不服气,因为有硬件和我相当的同事通过了评审,而我知道,他们软件好,有关系。我甚至写了一封信,想要寄给省高评委。大意是说,希望高评委的职称评审,不能只有一个投票表决人数,还应当提出具体的评审意见,并告知没能通过评审的教师,以便他们改进。同时,对职称评审中的人情关系,我表示理解,但提出,硬件在有人情关系的申报者之上或相当的,高评委们应该考虑通过,才比较公平。但是夫人警告我说:除非你不想评副教授了,否则就不要做这样的蠢事!虽然学校里也有认真教书,却根本不在乎所谓职称的教师,然而我却没有他们那样洒脱。正如学校一位老教授所说,在高校教书,连个教授也没有评上,是很没有面子的。何况,评上教授,实在是名利双收的大好事啊。权衡再三,我终于没有勇气把这封信寄出去,而是把它愤怒地撕掉了,因为我还想再试一次,而我的职称外语成绩合格证也还可以再管一年。
2002年的职称评审增加了新的要求,申报者要参加WTO知识考试和计算机技术考试。幸而WTO知识考试就像每年的政治学习考试一样,不过是在期末做一份试卷,并且有专家事先做好了答案,只要照抄一遍就行了。而计算机技术考试,五十岁以上的申报者只要参加考试,及格不及格都没有关系。于是6月,我到人事局报名考试计算机技术,在十三个考试科目中选考三科,每科50元,共交费150元。在买来计算机,亲密接触三天之后,8月1日,我参加了职称计算机技术考试;自然只能胡乱摆弄一番。10月,缴费10元,拿到了计算机技术考试成绩通知单:Windows98操作系统37.5分,97Word文字处理27.5分,Excel电子表格32.5分。虽然没有一科及格,我却很惊喜,居然会有这样的成绩:计算机虽然神奇到不可思议,然而计算机使用技术却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
6月,交报名费30元,我第三次申报了副高职称。10月,提供评审材料,交职称评审费460元。这一次,我又增加了两篇论文,《〈“友邦惊诧”论〉的反驳方式》和《试论“反之”句》,并且把后一篇作为代表作,虽然它也是花了640元版面费才发表在一本近似于论文集的高校学报上的。
事不过三。因为是最后一次,我决心找朋友帮忙了。幸而还有一位这样的好朋友。
10月28日,朋友打来电话,约周四去省城会见高评委的专家,我很不愿意去,对朋友说:不一定要去吧,做这样的勾当,见了面大家岂不都很尴尬;需要什么礼品或钱财,你为我带去就行了,你们是老同学,应该很随便的。朋友却说:那怎么行呢?其实人家也不是要你什么东西;不过就像是乡下人进城看亲戚,手里总得拿点什么东西才像话噻。
于是10月31日中午,我和朋友,还有一位去年同我一样没有通过评审,今年又再度申报副高的同事一道去省城。我们在汽车站包了一辆桑塔纳轿车,价160元;中午一时许出发,下午三点过便到了省城。幸好同事有亲戚在省城,弄了一辆小车来接我们。于是到处找酒店,找过几处,不甚满意,最后终于定在一家好像名为“好日子”的酒店里。包房180元,宽敞优雅,有山有水,饭食500元,茅台王子酒两瓶,精品香烟,都是同事的亲戚支付和准备的。
五时许,朋友的一位同学、某高校的一位教师先到了。介绍认识之后,朋友坐同事的亲戚的小车去请他的另外的同学。我们则和朋友的这位同学很热情地交谈;他很理解我们,说有的教师三番五次未能评上,评审费都花了不少,高评委们也不好老是不让人家通过。不久,朋友的另外四位同学,曾经参加过高评委职称评审工作的,另一高校的教师们,也先后被请来了。于是大家团坐,共进晚餐。我们自然频频敬酒,再三致意;各位高评委也都答应,如果今年能够进入高评委,自然会尽力帮忙。
朋友事先就曾告诫我们,不要提去年职称评审的事。但是,席间,一位评审教师却提到去年他所审读的一篇代表作,说他几乎没有提出什么批评意见,都是肯定性的评价,不知道高评委们为什么没有让人家通过。而他所说的这篇代表作,正是我的《“取独说”质疑》。我自然也只好若无其事,并不说明他所审读的文章就是我的,而心里却非常愤慨。
大约两个小时,大家酒足饭饱,又略坐闲聊了一回,于是依依惜别。同事的亲戚先开车送后来的四位教师回家,回来后我们又一道送先来的那位教师回家。送到他家的楼下,我和同事各自送上两瓶茅台酒;他拒绝了一回,奈何盛意难却,也就只好收下了。随后同事的亲戚再送我们到火车站,我们又包了一辆桑塔纳,于深夜十二时许回到家里。谢天谢地,总算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不料好事多磨。12月4日,朋友打来电话,说高评委们今日进场进行评审,他的前一位朋友今年未能进入评委,而某高校某教师及另一高校某教师今年新进入评委,是他的朋友所不熟识的;问我是否认识,或者是否有朋友认识这两位新评委。我其实再没有什么关系可以利用,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甚至也不想再料理此事了;但朋友如此热诚,如此费心,我也不好一口回绝,于是答应试试看。我打电话问了一下一位留在省城某高校工作而未任教职的同学,但他并不认识这两位新评委。但是第二天,我突然接到夫人的在省城社会主义学院供职的一位学生的丈夫打来的电话,说他已托某高校的某长向那位某教师致意了,请我们放心;原来夫人昨天已经打电话给她的学生的丈夫,试探着请他帮忙了,而他的学生的丈夫因为工作的关系,与省城里的某些上层人士又颇有一些往来。我于是赶紧将此情况告诉了我那真诚可敬的朋友。
12月7日,朋友来电话告诉我,我和同事的副教授职称已经通过了评审。不久,省教育厅的正式通知也发下来了。我终于搞到了副高职称。
2003年4月25日,学校发布了职称聘任文件,我和同事正式成为副教授。按照惯例——现在这惯例已经取消了,我们在老城“酸婆婆”酒家设宴三桌,请同事们共进晚餐,庆贺我们的职称评聘获得成功。费用约700元,我主动承担了,以抵同事在省城“好日子”之所费。
取得副教授职称五年,不需要考试职称外语,只要再撰写十篇论文,其中有核心期刊论文三篇,在我们这里,就有资格申报正高职称了。八年过去了。为了完成所谓科研任务,论文我倒是又做了十多篇,但是其中只有一篇核心期刊。而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似乎也不是太难,只要舍得花钱。然而要不要再搞核心期刊,要不要再搞正教授呢?回想当初搞副教授的经历,我决定放弃,而宁可做一只吃不到葡萄的酸狐狸。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