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冀教版五下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l、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化,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単的图形旋转90°。教学重难点:
重点: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方向旋转90°。
教学准备: 多煤体课件、相关情境图、圆形钟表。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
1、情境导入
出示图片: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等。问: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现象?(生回答:旋转)师:旋转有什么样的特性呢?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旋转”。
2、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3、出示学习目标
这节果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 我能理解旋转的特性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単的图形90°。师: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自学,你们有信心达到目标吗?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完成信心目标,请看学习指导。
二、学习指导(一)
认真看课本第8页的内容,重点观察水龙头旋转的变化,思考:
1、喷水龙头的旋转有什么规律?钟表的表针转动又有什么规律?
2、什么叫顺时针旋转?什么叫逆时针旋转?
3、找出例5中上面的图形和下面的图形是怎样变化的?(独学一一交流一一対论一一一汇报)预设时间:3分钟
三、自研共探(一)
1、看一看(自研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互相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观察小组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组给予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
师:下一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已的小组增光添彩。(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始予补充,在各组展示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知识小结:
旋转方向和表针旋转的方向一致的旋转叫“顺时针旋转”;和表针旋转的方向相反的旋转叫“逆时针旋转”。
四、学情展示
(一)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2、3题。要求:
1、先独立完成、然后互相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小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预演展示。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由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予评价平价。
五、学习指导(二)
认真看课本第11页的例6,重点看画图的过程,思考:
1、观察三角形绕点A旋转前后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2、怎样画旋转后的图形?
3、画图时应注意旋转的哪三个要点?
4、旋转的特性是什么?(独学一交流一讨论一汇报)预设时间:5分钟
六、自研共探(二)
1、看一看(自研探究)生认真地看书自研,分析并解决白学指导中的问题,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
2、议一议(合作交流)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先互相交流,再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时巡视,观察小组交流情況,对合作太好的小组给子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组及组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汇报展示)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展示的精彩,能为自己的小组増光添彩,(学生汇报时有不是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及时给子补充,在各组
展示后,其他小组给评价。)
4、知识小结
物体在旋转过程中,大小、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方向发生了变化。
画旋转图形的三要素:(1)找旋转点(2)(2)确定旋转方向(3)(3)确实旋转角度
七、学情展示(二):课本第11页练一练的第1、2题。要求:
1、先独立完成、然后互相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对方,待对方完成后小声讨论。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出,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预演展示。
4、汇报讲解,补充评价。
学法指导:选出一个小组做讲解展示,讲解时可以组内补充,也可其它组补充或质疑,展示后,其它组或教师给予评价。
八、归纳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你认为自己今天学的怎么样?或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九、巩固提升
1、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1)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运是()现象。(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3)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2、画出三角形AOB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板书设计:
图形的旋转
简单图形旋转90°的画法:(1)找准旋转点;
(2)确定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
(3)根据确定的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确定与原图形相对应的各对应点;(4)顺次连接各对应点。
教学反思:
第二篇:数学冀教版五下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读统计图,分析、比较统计图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折线统计图在描述和交流数据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说出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通过旧知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了解某地2012年每月平均气温,并制作成了直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
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互相欣赏。
2.请同学们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教师随着学生的叙述用多媒体制作出条形统计图。
生回答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如果不用直条来表示(隐去纸条剩下点)把各个点用线顺次连接起来(多媒体连点)就成了另一种统计图。
4.揭题这幅统计图就叫单式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会它的作用
1.让生讨论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师指出:折线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什么?横格、竖格各起什么作用?
3.这个地区2012的月平均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哪两个月间平均气温升得最快?哪两个月间平均气温降得最快?
三、读折线统计图
1.让学生读课本84页某条河流8月1日至8月6日每天下午2时的汛情公告和水位变化统计图。
2.交流读图得到的信息,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3.回答书中的4个问题。
4.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到的问题。
四、练一练
1.先让学生读统计图,然后,交流1、2两个问题。2.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第三篇:【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比例尺第4课时比例尺三
第六单元 比例尺
第4课时 比例尺(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按给定的比例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根据给出的比例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求实际距离的简单问题。
3、感受比例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自主解決问题的积极体验。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线段比例尺。教学难点: 能根据给出的比例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求实际距离的简単问题。教学准备: 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比例尺1:2000000表示()。改成线段比例尺是()。
(二)把物体放大4倍后画在图纸上,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三)把实际距离缩小1000倍画在地图上,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师:利用比例尺,可以解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就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二、讲授新知
1、出示地图,让学生读例题。师:从这个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 师:说一说题中提供了明白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
请一个学生上黑板上来板演,并讲讲解题思路。师:刚才这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了解题方法,我来考考大家,看大家听懂了没有。师:为什么要把6000000厘米化成千米数? 师:为什么要用60×24?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 生:我用方程解。
师:同学们能想到用方程解,非常好,那怎么设未知数,怎么列方程呢? 让学生在下面试着计算,不会时看看书。
3、请一个学生说说他是怎么用方程解的。师:为什么要用24:x=1:6000000?这根据的是什么? 师:那这个方程又是怎么解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师:算出来的结果是144000000,单位是厘米还是千米?(厘米)师:所以在最后还要把厘米化成千米。
(二)试一试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根据比例尺来求实际距离,我们来看看老师手上的这幅地图,从这幅地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课件出示例4。
2、师生共同测量并完成计算。
3、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师:根据这幅地图,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4、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三、巩固练习
(一)“练一练”第1题,学生看题。师:从这个题目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再交流、讨论。
(二)“练一练”第2题,学生读题,思考,教室巡视、指导。
(三)“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自己测量并计算,然后交流。
教学反思:
上完课之后的最大的感受是教学机智还不够灵活,在这节课上教师试图安排两个内容: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球图上距离。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的问题,再说一说解決问题的依据,把这类问题进行巩固强化。
第四篇:冀教版数学第三册第一单元试卷
第一单元姓名:
1、要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的长度单位。
2、1米=()分米=()厘米()长度约是1米
3、把1m50cm3m6dm70cm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你的一拃长大约()你的一步大约长()
你的臂距长大约()你的脚掌长大约()
5、画一条比6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画一条比6厘米多3厘米的线段。
6、画一个有一条边是3厘米的三角形
7、小林的身高是14分米,妈妈比小林高30厘米,爸爸身高是18分米
(1)妈妈的身高是多少分米?
(2)爸爸比妈妈高多少分米?
8、小华家离学校有60米,他上学走了30米后忘记带彩笔,就跑回家去了彩笔上学校,这次他一共走了多少米?
9、18分米-40厘米=23分米+30厘米=1米85厘米-160厘米=
174厘米=()米()分米()厘米
1米-50厘米=()分米=()厘米2米-5分米=()分米 =()厘米
2米-4分米=()分米 =()厘米2米40厘米=()厘米=()分米
120厘米=()米()厘米185厘米-1米50厘米=
1米里面有()个1厘米,有()个1分米
10、把6厘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3段,每段长()厘米。
11、直尺上,从刻度0到4厘米是()厘米,从刻度2到7厘米是()厘米,从刻度4到10厘米是()厘米。
第五篇:牛津小学英语6B第一单元(第4课时)教案
小学牛津英语6B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
6B.Unit 1 D部分Listen and write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形容词以及比较级的使用。
2掌握四会单词tall ,light ,young ,old ,heavy 3掌握三会单词twin ,minute ,centimeter, child ,cute, also, chat.4 能听得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Whose bag is heavier ,yours or mine ?I’m as tall as you.SuYang
is younger than Su Hai.5能正确使用本单元的四会句型 Who is taller than David ? Gao Shan is.Whose bag is heavier,yours or mine? Yours is.三、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理解、掌握四会单词和句型。
2能够听懂D部分的会话,完成该部分的句子。
四、课前准备
1准备录音机和本课D部分的磁带。
2准备D部分句型填空的投影片。
3课前写好本课的课题6B.Unit 1 D部分Listen and write
五、教学过程:
A听本课的歌曲《I wish I was taller》 BFree talk.师生交流
T: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Ss: Good morning, T:
Nice to see you again.Ss: Nice to see you, too.T:
What day is it today? Ss: It’s Monday.T: Who is taller than David ? T: Whose bag is heavier,yours or mine? C
Revision复习
看A部分投影片,师生问答,讨论会话。2
让学生复述A部分第一段。
学生到台前表演会话。
请学生运用所学的举行根据实际情况来表演。5
游戏:接龙默单词,形容词以及比较级 D Presentation and drill新授和操练
出示D 部分图片,先请学生就图片自己讨论。运用本单元的句型学生互相问答
听本课会话录音,让学生理解D部分会话。3
根据刚才的录音,教师提问,学生试着回答会话的内容。4 再次让学生听会话录音,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会话。
打开书,让学生独立完成10页的填空,同时请六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填空的内容。学生完成后集体进行校对。集体朗读板书句型。
E
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练习和巩固
仿造D部分的内容,请4位同学到前面请学生讨论。2
游戏活动:猜人游戏。运用所学的句型。
听本课歌曲录音,教师讲解,让学生试着学唱一遍。六
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四会单词各一行,每行各抄写单词四遍。2
准备自己家的照片分组讨论。
教学后记:D部分,又要求学生写的部分,而且在听懂的基础上,写出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分析之后,学生了解意思,也能写出来。关键点就是首先要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