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于精细中提升管理 在文化中润泽人生 修改
于精细中提升管理
在文化中浸润人生 ——葛大店小学推进校园精细化管理工作汇报
第一篇章:于精细中提升管理
一、做幸福的教师 教幸福的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东娇教授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校园文化 人在中央”。在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为此,我校把“人”摆在学校管理的首位和“中央”位臵,学校紧紧抓住棋类教育特色,把“走好人生每一步”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并以此作为校训激励广大师生。通过实施幸福教育,达到师生同发展、共进步!要求老师做到做幸福的教师,教幸福的学生,使学生达到“拥有幸福的童年,获得全面的发展”。
1、打造一支幸福的教师团队
沟通从心开始。2012年3月,我校率全市之先河,成立了“我是幸福教育人”教师社团,分为蜗牛登山、读旅、瑜伽、乒羽四个小社团。让老师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放松身心,增进沟通了解,提高职业幸福感。
此外,在教师生日到来时,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来临之际,学校给老师们送上节日问候与祝福。岁末年终,老师们又欢聚一堂开联欢会、包饺子、吃团圆饭,其乐融融,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无论在职,还是退休在家,我们都要让你感到浓浓的幸福感。
搭建教师成长发展的良好平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也是提升职业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每月一文、共享读书好时间、给教师赠送读本等方式加快建设学习型校园、培养学习型教师,通过实施省级课题《以棋类活动为载体的特色学校研究》培养提高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同时还加大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老师与名师零距离,亲接触,加速教师专业成长。
2、培养全面发展幸福成长的学生
以爱育人。只有感觉到爱的存在,才能感受到幸福的存在。我校60%以上的学生来自进城务工人员家庭。面对这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把德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养成教育上,提出了三个学会(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关怀)主题德育教育思想,并以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规范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
我校的“敬老周”活动,就是“三学会”中的“学会关怀”一个最好体现。这项活动已经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品牌活动,今年我们围绕敬老周开展的爱心卡设计活动,被国家、省市多家媒体纷纷报道转载。
在关注学生德育发展的同时,学校还把关爱学生摆在工作的重要位臵,做到不仅关注,更要关爱!学校专门拿出一间教室,开辟了爱心“棉花小屋”。棉花饱含着阳光、象征着温暖。放学时,没有家长接的孩子就来到“棉花小屋”里看书、写作业,还可以做做手工。学校还安排了老师每天给他们义务辅导,帮助他们答疑解惑。“诚信小货柜”更是帮助在这里的孩子们解决了学习用具的问题。同学们在这里选择需要借用的文具。命名“诚信小货柜”,也是为了从点滴细节培养孩子们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安徽卫视的安徽新闻联播还为此对我校的“棉花小屋”进行了专门的特别报道。
关爱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为了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关心到每一个孩子,学校每学期开始都会对所有在校学生进行细致地摸排了解。对于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我们都进行“一对一”帮扶,给他们提供了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让他们也感受到学校给予的浓清厚爱。同时还积极向市教育局工会争取了农民工子女奖学金。2012年,我校总共给98名同学发放了总计16800元的爱心助学奖学金。
此外,我校还结合学校象棋教育特色,积极创新学生评价方式,以“星级棋童排行”的形式,激励广大同学学好棋,做好人。
给孩子一个舞台,他就能跳出最精彩的舞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借助35项社团活动,扎实推进体艺2+1工作,大力开展普及性活动项目,重点扶植提高性项目,培养全面加特长的学生,让孩子体验成功与成长,获得全面发展,感受同样的蓝天,同样的幸福。
二、分“田”到“户”、责任包干—管好物 干好事
1、明确责任 知晓分工。学校要管理好,必须做到全员参与,发挥集体的力量。为进一步细化工作,我校首先画出了管理组织结构示意图,按照工作对接部门、下管单位、具体职责等进一步细化明确分工,实现“校长—分管校长——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及教师——学生”六级分工管理模式,并进行具体明确的分工,保证学校的事情“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
2、健全制度 保障执行。
为保障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学校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诸如班班通管理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班级公物管理制度、学校公物保修制度、教师课间巡视制度、日清日结工作制度等,从制度层面上予以了实施精细化管理最根本的保障。
3、分“田”到“户” 责任包干
我们按照处室、办公室、功能教室、班级等把学校的公物管理进行包干到户,让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田”,按照学校统一制定的公物管理制度进行包干管理。班级财物由班主任具体负责、功能室由管理员负责、办公室由室长负责、各处室由处室长负责。这样既降低了学校管理的工作难度,又更有利于管理好学校的公共财物。总务处于期初对各责任区进行固定资产登记注册、入网,给学校的公共物品都贴上固定资产的标签,然后在公告栏里进行张贴,和责任区负责人进行交接,并签订《葛大店小学公物管理协议书》,同时不定期的会同其他部门进行联合检查验收,并根据验收检查情况评选出学期“优秀管理员”,通过树立典型、学习先进,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共同管理好学校的公共财物。
4、关注细节——细微之处见功夫
现在的班级都配有班班通设备,一套设备就要两万多。班班通机柜大多时候被用来当作讲台用,有时候老师不经意间会将板擦、粉笔、湿抹布,甚至水杯等放在机柜上面,粉尘和水对电器的危害最大,为此我们又专门给机柜装配了透明塑料垫。这样做既防尘防水保护了机器设备,又不影响
使用,一举两得。
新校建好一年多来,我校成立了鼓号队和合唱团,如何保管好学生的一百多套演出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此,学校专门建设了一间音乐器材室,并打了一组漂亮实用的衣柜,将演出服在使用过后一件件的洗干净,然后把衣服都整齐地挂起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细心,所以到现在学生的演出服还保存得像新的一样。
三、QQ平台方法共享 日清日结日日提高
1、QQ平台,方法共享。
为了更好地促进管理,学校还建立了教师QQ群交流平台,大家可以在平台上共享管理经验,共商管理方法。今年秋季,我们想给校园内的苗木都挂上苗木牌。这是一件再小不过的小事了,但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事,却有着大文章。用什么材料挂呢?用钉子钉,似乎很不合适;用铁丝拴上,可时间久了就会影响苗木的生长也不合适?用尼龙绳,可又经不住日晒雨淋,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后来,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学校的QQ群里让老师们来交流、出点子,老师们在群里争相发表意见、看法,小小的QQ群里不断迸发出老师们思维的火花。最终我们选择了老师们提出的使用细钢丝弹簧来帮助挂树牌。果不其然,大家一致认可这个方法简单有效。
2、日清日结,日日提高
在落实学校精细化管理中,我们学校实行的是日清日结工作方法。从今年2月份开始,学校成立了日清工作检查组,组员由校领导成员及科任老师组成,一般达到10人左右,全方位检查当天的学校工作,并及时做好记录总结,做到当天检查次日反馈。渐渐地,校园内发生了静悄悄的变化:校园内纸屑飘飞的现象减少了,同学们随手捡起垃圾的现象增多了,课间里打闹的现象减少了,下棋读书的同学增多了,校园环境日益干净整洁,学生行为习惯一天天变好,学校各方面都朝着一个健康向上的方向积极发展。
第二篇章:在文化中浸润人生
“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环境文化因其“润物无声”,对人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于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张东娇教授有过这样一段论述:“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必须依托于学校的特色,那样的文化建设才有灵魂”,很让我们深受启发。
为此,我校紧紧抓住以棋类教育这一特色,建设富有棋类特色校园环境文化。
一、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环境文化
学校以棋类教育为特色,通过棋达到“促德 启智 明理 为乐”的目标。我们把棋特色融入到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每一个角落与细节中去。实现“立体化、全方位”。让师生在浓厚的棋环境文化氛围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得到提升和浸润。
具体来说,我们又把校园环境文化细分为廊道文化、班级文化、广场文化、角落文化、空中文化等几个大方面,让学校每一面墙壁、每一个地方都散发着文化的气息,使同学们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渗透出文化的韵味。
1、廊道文化。我们在每一层的楼梯台阶迎面上都贴有相应的教育标语,学生在每天的上下楼间都可以接受到这种无声的教育,天长日久,这些标语就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在每个楼梯入口处都进行了设计和布臵,如综合楼为休闲书吧,是供学生们课余时间阅读放松的好去处。教学楼一楼设计成象棋小屋,摆上棋桌棋凳,配上棋宣传图画,同学们可以在休息之余,围桌共弈,一决高低!为了给楼道内增加一些绿色的气息与元素,老师们买来了绿色藤条将一些钢制管件进行了装饰,花钱不多但效果却非常好!
综合楼属于五层双面楼结构,我们根据每个楼层功能室的不同也进行了精心布臵,做到层层有主题。其中二层设臵为科学长廊,以科学文化为主题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三层为弈棋长廊,以棋类教育为主题,通过棋类小故事、棋局解析等营造浓厚的棋文化氛围;四层结合学校图书室设臵为阅读长廊,通过绘本介绍、图书展示等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打造书香型校园;五层结合书法、美术、音乐、合唱、舞
蹈等功能室的设臵,布臵为艺术长廊,以营造浓厚的文艺氛围,引领学生走进艺术海洋。
2、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我校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学校每个班级都建设有“一墙一角”(一面棋文化墙、一个棋文化角),通过班级“一墙一角”的文化建设,让同学们足不出户,就同样可以接收到棋文化知识的教育。
三、广场文化。学校的运动场和一些广场,是学生们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这些地方,我们也精心进行了布臵。曲径通幽处,在绿树掩映下的运动场东南侧,我们建起了棋阵广场,摆上石棋桌和棋子,让同学们在运动之余也可以信手拈来棋子,互相博弈一番。同时在棋阵广场和运动场周围我们设臵了棋文化的宣传栏,让同学们在这一动一静之间,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象棋文化知识,感受浓厚的棋文化。
四、角落文化。校园文化应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把厕所作为角落文化的实施落脚点。为了提倡节约用水,我们在水龙头附近及时贴上了“节约用水”的温馨提示语;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我们把“向前一小步 文明一大步”、“遵守秩序不拥挤”等提示语贴在了最醒目的位臵。我们在盥洗区还设臵了衣冠镜,提醒广大师生时刻注意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形象,并贴上了“美好的一天,从微笑开始”、“我的心情真不错”等标语。正是通过这样一些细微的设计,让师生们在如厕之时也可受到文化的熏陶,在盥洗之余也能收获一份好的心情。
五、空中文化。除了做好楼道文化和班级文化,我们把校园文化的建设逐步向空中发展,开辟“空中图书馆”、“空中科学名人馆”,“空中棋院”等文化区域。在每一层走廊的上空,我们借助架设在走廊上空的桥架,悬挂了学生喜爱的绘本图书介绍、象棋名人故事、科学家的成长故事的简介栏,让学生举头之间就可以接受文化的熏陶。
2、“交互式设计”,让环境文化“活起来”,更“火起来”!
为了让学生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真正的受益者。学校还想方设法,增加文化与学生的交互性,让同学们主动去亲近校园文化,了解校园文化,让在墙壁上橱窗里的文化真正的“活”起来,更“火”起来。
为此,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文化墙与宣传栏“寻宝”活动。这是一项深受广大同学们喜欢的活动。所谓“宝”,就是答对问题的答案。学校不定期根据宣传栏上的主要内容,设计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只要答对这些问题,就算找到“宝”了,就可以参加学校举行的公开“抽奖”活动,赢取活动小礼品。学校将回答正确的同学答案放到一起进行公开摇奖,抽取20名获奖同学,并发放小礼品。这种交互式的文化设计,让校园文化“活”了起来,更在同学们之间“火”了起来。所以同学们一有空就跑到宣传栏和班级文化墙边上,细细阅读,认真地“寻宝”找答案,参加有奖问答。很多一年级的小同学放学后还拉来了家长助阵帮忙呢!无形中,同学们变被动为主动地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一年以来,伴着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深入推进和校园环境文化的打造,学校的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安徽省少先队主题教育实践基地”、“合肥市第十二届文明单位”、“合肥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合肥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合肥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合肥市课题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纷至沓来。
当然,取得这样的一些成绩,主要得益于包河区教育体育局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我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奋进,更得益于全体教师的敬业奉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包河区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葛大店小学全体师生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一步深化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全体师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受大益者,更为包河区打造安徽中心、善治包河、第一强区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合肥市葛大店小学
2012年11月
第二篇:精细在管理中落实 高效于科学中延伸
精细在管理中落实
高效于科学中延伸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导主任就是这个中心的具体负责人,身系学校教学质量的重担,背负家长和领导的双重期望,充分体现了这一工作的重要和不易。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中不断精细,在精细中认真落实,于科学中寻求高效,与高校中提升质量,路漫漫其修远,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几年来的管理经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制度精细
目标明确
精细化管理,立足于精,着眼于细,所谓“精”是指精确、精练;而“细”则是指详实确切。我们在制定教学工作制度时,应该做到细而不繁,精而准确。围绕教学工作的“备、上、思、考、结”等方面详细精准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种制度。
确立集体备课制度,建设一课两上同课异构的模式,建立撰写教后记和反思的奖励制度,组织高信度的月考制度,鼓励教师深入总结归纳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制度健全且容易操作,既减轻了教导处的工作量,又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学工作充满动力与活力。
明确的目标,可以引导我们不走弯路,或者少走弯路。我们与开学初制定班级目标,教师教学目标,学生成长目标。要求各任课教师在学校、教导处、班级的目标下,根据教学实际写出教学工作计划。计划要求详细精确,便于实施。以计划为引导,以目标为方向。一日耕耘,一日收获。累经验,积跬步,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向着质量稳步提高的目标前行。
二、深入一线
跟进落实
精细的制度是教学管理的基础,但只有在精细的跟进与落实中,我们才能求得实效。作为一名教导主任,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走出去听、静下来读、坐下来研、潜下心写”深入一线,跟进落实,在管理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走出去听:就是深入课堂听课。每个科目有其不同的特点;每个教师有其不同的方法;一课两上时教师有何进步;同课异构中每个教师有何优点及不足。与比较中增长知识,在评课时因势利导。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逐步让自己成为行家里手,从而使自己立威于能。
静下心读:就是于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来读书。教导主任的工作繁忙又琐碎,我们总是忙于检查督促,很少有时间来读书。但作为一名管理者,一名教育者,就一定要静下心来读。先进的管理经验,优秀的教育论文,前沿的教育理念,都是我们的养料。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想说:“胸有诗书教有方”从书籍中寻找智慧,用智慧管理教学,从而使我们立威于智。
坐下来研:就是与大家一起搞好研究。与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一起每周召开一次教研会。研究高效课堂的模式、研究成绩提高的方案、研究中考复习的策略、研究学困生转化等。总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进行研究,并在大家的努力下共同解决。从实际出发,立足一线,深入研究,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改进工作方法。我始终认为教导主任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中师生的需要就是我努力的方向。确立服务教学的管理意识,立足服务教学的管理才能使我们立威于德。
潜下心写:虽然我的文笔不好,但是必要的工作心得还是要写的。记录自己工作的痕迹,积累自己以往的经验,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潜下心写一篇总结,潜下心写一段自己的管理故事,潜下心写一则自己的管理反思,都能让自己明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扬长避短,增益前所不能,争取在来年有所改进,有所提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不断反思中让自己清醒,一颗清醒的头脑一定能干出成绩,这便让我们立威于绩。
听、读、研、写是我们深入一线跟进落实的具体方法,因为深入才能掌握制度落实的是否详实,及时发现师生的亮点特长,充分肯定大家的进步和努力,在亲近师生中跟进教学,在动态管理中评价教学。近水楼台先得月,进一线者先知情,闭门造车终将脱离实际,深入一线才能取得实效。
三、科学创新
寻求高效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学的生命线就是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口碑,是学校存在与立足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学管理的高效,那么怎样才能在高效的管理中提高教学质量呢?我有两点思考:
(一)以人为本是高效的基石
一所学校的管理最重要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因而要特别重视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导人、以人为本。做到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在思想上观念上“平等待人”,在制度决策上“目中有人”。努力营造和谐平等充满人情味的管理。
教导主任不是发号施令者,而是服务师生者,因而更应该尊重每一位教师,诚恳听取大家的意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用真诚的态度倾听真诚的声音。在学科分配,年级组合,班级搭配上多与大家商讨,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扬长避短,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促进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我们的教学工作除了备课节次、作业次数、上课节数、听课记录等有形的管理之外,更应当重视很多无形的管理。教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单纯依靠条条框框的限定,显然不能算作高效的管理方法。我们应该调动那些为无形的因素,如:良好的团队精神、高尚的职业荣誉感、勤恳的敬业精神、充沛的工作激情、进取的工作态度等等。将有形的管理内化为无形的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尊重师生,以人为本,才能使我们的管理更为科学更加高效。
(二)创新为魂是高效的途径
科学就是生产力,创新就是生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各项事业的管理都在顺应时代的要求,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学校教学管理自然也需要努力创新。在创新中寻求高效,于高校中提高质量。
在学校教学管理创新中,教导主任的首要任务是就是搭建创新的平台。在制定各种管理制度时,邀请教师每人拟定一份,然后公开投票,得票最多者将受到奖励,而其拟定的制度就是我们以后执行的制度。积极鼓励各位教师参与教学管理,转换教师的角色。要让教师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者。在学校教学管理创新中,自然也离不开课堂教学的创新,我们应该过开展教研、赛教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鼓励有创新的教师上好一节公开课。因为我们地处偏远岭区我们更应该好“请进来、带出去”活动。听名师讲课,学先进经验,寻求学校发展之路。同时,我们还将利用本校资源积极培养名师,采取一一结对的方法,采取“老带青、新带旧”的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的创新。
学校教学管理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汗水才能领悟一二。教导主任的管理工作是这门学问中较为复杂的章节,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立足实际,深入研究。树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中心”这一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于管理中精细落实,在科学中寻求高效。
第三篇:在管理中创佳绩,在精细中增效益
在管理中创佳绩,在精细中增效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围绕单位当前“降本增效、扭亏增盈的生动实践,亮思想、谈认识、摆做法、讲业绩、比贡献”的思想下,“战高温夺高产创佳绩,努力夺取降本增效、扭亏增盈攻坚战的新胜利”的当前目标下。今天我为各位演讲的题目是--在管理中创佳绩,在精细中增效益
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来是件非常小的事,但它的长期效应却使一个帝国或存或亡。同样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是大的方面影响了我们的成功,而是小的方面决定了我们的失败,如同机器不能正常运转往往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螺丝而影响的。
我们企业是拥有120年历史的XX企业,拥有(客套话)的企业、文化,拥有(客套话)的领导班子、拥有(客套话)的中坚力量、拥有(客套话)的员工。是一个的团队。我们拥有(客套话)
前辈们的光荣传统。这是我们的标尺,给我们一个度的衡量。我们将继续继承与发扬这(客套话)的精神。这是我们的传家宝。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在(公司主流产品)产品同质化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生存下去,要比别人做的优秀,只有在细节上
下功夫,把小事做好,在细节上创新,企业才能健康发展。就拿我们(什么产品的生产)来说吧,如今除有(同类及竞争对手)竞争加剧外,还有诸如(同类企业)等公司抢占市场的压力。市场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把业务做大做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产品生产上、工艺上下工夫更要在服务上做好点点滴滴,既然要“在管理中创佳绩,在精细中增效益:更多的还是要在管理的细节上下功夫。
首先在思想导向方面, 积极传导和灌输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 一种文化, 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涵盖企业管理的所有内容, 管理的办法是要进行逐项的精细、量化, 同时, 精细化管理的推进要通过系统设计、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过程。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传导和灌输就要培育广大员工一个新的思维方式, 一种新的企业文化, 一项新的模式, 将目标任务量化考核到细微之处, 将工作措施逐项细化分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 从而提高执行力。为此, 是否能创造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宣讲和实施, 促进员工真正理解精细化管理的精髓, 在经营管理全过程中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一是利用(什么)时间学习规章制度,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大家畅所欲言,锻炼了突破旧式思维的能力和技巧, 养成具有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的习惯, 提高洞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大家的业务合规理念,树立了服务于公司全程全行的意识,创新工作方法, 最终提升执行力。二是向先进学习。让业务综合能力强的员工现身说法, 以先进典型带动全行良好的学习风气。
在完善内控监管方面, 筑牢风险防范防线。
从多个层面入手, 防范操作风险,切实加强各类人员、各个职能部门对业务操作、业务检查和监督执行的力度。强化操作层的工作责任心, 切实提高综合业务技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规范操作流程, 增强员工的岗位意识与合规操作意识,牢固树立“合规操作是岗位工作第一要义”的理念;不断创新业务技能培训方式。根据员工业务素质及需求的不同, 开展了个性化、形式多样的业务技能培训和措施。
(需要点企业管理类的活动情况)
讲到这里我认为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一种文化。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精细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企业要做强,需要有效运用文化精华、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只有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才能在企业成功发展中
充分运用。它的精髓就在于: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它的精密也在于: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会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一个企业在确立了建设“精细管理工程”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性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实施“精细管理工程”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精细”的境界就是将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最好地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讲,精细管理工程具有把企业引向成功的功能和可能。
精细管理也是是整个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企业要做强,需要有效运用文化精华、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它的精髓就在于: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它的精密也在于: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
作为一名基层员工,我深刻的感受到这种精细化管理所带来的改变,无论从人员的精神面貌还是思想行为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让我们不断的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而我们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公司的大跨越。因此,我要说大礼不辞小让,精细化管理中必创佳绩,精细化管理中必增效益
第四篇:浅谈党支部在“精细管理”中发挥作用(模版)
浅谈党支部在“精细管理”中如何发挥作用
精细管理是相对于常规管理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理念。
目前,现代企业对精细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简单地认识,“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精细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路局直管站段后,提出了“用心经营、精细管理”的口号,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要求。精细管理在铁路安全生产管理中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效应。重细节、重基础、重过程、“抓小放大”等等,已经成为强基达标、规范管理的内在要求,推动了安全生产的稳步发展。随着基层车间(站)党支部在安全生产中的前沿阵地作用越来越凸现,如何在铁路企业”精细化”管理中,摆脱传统思想束缚,大胆实施创新,寻求新的突破,适应新体制的要求,加强党支部建设,筑牢安全屏障,提高党组织保安全的能力,是我们全体党务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对此,我从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以下是我一些不成熟的观点:
一、基层党支部工作的现状。这几年,铁路大规模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与形势任务的发展相比,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局限和不足逐渐地表现出来。一方面,我们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以粗放型、经验型管理为主,还比较缺乏令人耳目一新、愉快接受的管理方式。针对思想越来越活跃的职工,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也都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比较偏重于基础,偏重于外在的形式,偏重于台帐检查,缺乏对对象和成效的检验,务虚的成分多,量化落实、考核的内容少,导致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不能准确细分把握。
二、如何创新思想,解决好观念问题。一是直属站党委管理层的观念问题。特别是在基层站段,管理层制定的规划、意见等等,没有必要再让支部研究如何落实,而是明确地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干、不应该怎么干。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精细管理必然是一个纸面上的东西。二是车间(站)党支部执行层的观念问题。执行层能不能准确的领会、精确地贯彻上级的要求,能不能不打折扣。在工作中能不能真正负起责任,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也是对党支部工作现状,以及我们观念和态度,极大的检验和挑战。
三、全面提升党支部书记的专业素质。党支部书记是支部工作的领头羊、排头兵,其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支部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以及党支部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因此快速提升党支部书记能力、建立一支“复合型”党支部书记队伍迫在眉睫。一是要落实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机制。在走上党支部书记岗位前的干部,必须有相应的组织工作经历,熟悉组织工作程序和要求,并经过党组织必要的考察。二是要落实党支部书记综合培训机制。努力使支部书记整体素质达到“长、宽、高”,“长”就是要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管理、生产经营上有所专长; “宽”就是要视野开阔,知识面宽;“高”就是思想境界高、综合素质高。在培训的内容上,坚持政治理论、党建业务和经济常识、专业技术知识并举,使党支部书记的知识得到扩容。同时配发以党建工作、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技术业务、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资料,以系统培训,业余自学,等各种方式,快速提高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提高党支部书记融入中心开展工作的质量。三是要落实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对高素质、能力强、政治过硬、业绩突出的优秀党支部书记,要坚决提拔使用。同时对能力较差、作风不实、软弱涣散、工作开展不力的党支部书记,要坚决给以调整、撤换。从而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的用人机制。
四、以人为本带好党员队伍,发挥连动作用。党支部要
在思想上对党员关爱、在业务上对党员帮促、在生活上对党员关心。让全体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我们的党员队伍时刻听党话、跟党走,在任何关键时刻均能够拉的出,带的动。只有党员队伍稳定了,先锋模范作用突出了,党支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动身边的职工群众一道,共同“三先四声”、“严把八关”,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真正提高党组织保安全的能力。
五、不断提高党内活动的成效。一是要着重解决好党
支部活动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问题。党内开展的各种活动首先是内容必须紧扣安全生产实际,形式必须符合内容需要。不能只注重形式,甚至是一时的轰动效应,而脱离了内容的实际要求,从而使花费很大精力开展的活动收效甚微。二是要着重解决活动载体与安全生产任务相统一的问题。不同的安全生产任务,决定不同的党内活动形式和载体。不能只凭活动设计者的想象组织开展党内活动。三是克服党内活动过多疲软的问题。党组织不开展有效的活动,就丧失了生命力。但是活动过于频繁,交叉重叠,又很容易引起党员职工的厌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按照新形势、新要求,赋予党内活动以新内容、新内涵,这样活动的创新才会收到实效。
第五篇:“润泽”于悄悄中----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润泽”于悄悄中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在《静悄悄的革命》中,佐藤学先生提出要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构建以“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登山式”的课程,实施以“应对”为中心的教学,开展“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性学习,营造“相互倾听的教室”。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源于佐藤学先生对“学习”一词有深刻的认识。仔细拜读后,发现日本的教师和我们很相似。它其中提到的虚假的主体性,悬在半空的主体性„„深有同感。他所倡导的润泽的教室正是我们现在在努力的目标,它里面提到的一些教师的惯用语在我身上也能找到。不同的是他们反思研究后的成果,我们远不可及。
在学校里,教师也应该边从事教育边相互学习,甚至教育行政人员、家长和市民也要学习和提高。在学校中,必须要有相互的目标,教师间要形成一种合力或凝聚力,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教师间在相互探讨,相互学习中促进大家的共同成长。我觉得这既是知识经济的要求,更是终身教育的要求。如果一个教师总是沉迷于以往的教学中,对以前的辉煌成就感到很自得,对于新课改的课程目标不加以学习,研讨,那么,她的知识水准、专业水平就会停滞不前,那么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就无从谈起,她的课堂教学也必然是那种灌输式、程序化的、刻板的教学模式。
我们说,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是教学的四大要素,在当今社会之中,我国教育界反复强调,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课堂教学多一些互动,多一些精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果真如此吗?其实有些课上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从表面上看是达到了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其实,那只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虚假的主体性,不过是走过场的教学上的形式主义。在一些观摩课中,以往,学生在学习中总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满堂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因此,合作、探究互动的学习方式唱得如此之响,学生果真在学习中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体性吗?有些老师认为,发挥学生主体性就是要少讲,由此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泛泛而读,冠仪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手段想法设法追求学生的活动,在旁人看来,课堂上弄得热闹非凡,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而不顾教学的实效。那么,教师的“活动”又到哪里去了呢?,因此,本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基础都有差异,教师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式教学,教师的讲要有的放矢,该扶的就扶,该放的就放,力图达到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而不是表面现象的教学上的走过场,不是给一个学生,而是给一群学生上课。在教学中,要提倡一种新的学习观,把教学作为一种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过程。
回想我们的课堂,常常埋怨孩子们不接应,不愿回答。阅读《静悄悄的革命》,似乎让我找到的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倾听。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因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重要行为。而学生能倾听源于教师的倾听。《静悄悄的革命》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像这样的精辟之言让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是啊,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呢?特别是我们年轻的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想着自己该说些什么话,该怎样把学生引到自己要走的路上来,该开展哪个活动,对学生的发言没有耐心听。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的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这个提示,让我意识到: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
学生虽需要鼓励,但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许多时候,我们急于完成“教教课本”的任务,将时间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担心学生会走向自己没有预设的那一条路上,于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发言,心安理得地做一个骄傲的传授者。当然,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说到最终还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改变,就如《静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师所说:“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的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也像他所说:“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也不再觉得痛苦了。”等到我们有了小林老师的那种切身体会时,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是异彩纷呈的课堂,我们的教室一定是“润泽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