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向共和(非常经典的历史剧,让人发人深省)
经典历史剧<<走向共和>>从各角度看那段历史
1、孙文:天下的事情不是怕不能实行,而是怕没有实行的人。……欧美强大……因为人家做到了,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2、李鸿章: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
3、李鸿章: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4、李鸿章:创建水师学堂本是醇亲王和朝廷远虑,但有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办着办这就走样了。
5、李鸿章: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6、张之洞:四书五经,开篇便是中庸,因为高明莫过中庸,那是做人做事的根基呀……儒家的精神是入世,要有理想,有抱负,要进取不解,但儒家之经典中庸,却融入了道家的精神,这又是何以然啊?是因为办事难啊,你光是一个劲的冒进,撞了南墙不回头,这死了也于事无补。所以还要有点出世的道家精神,所谓,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志存高远,却又不拘泥于眼前的小事杂事乱事,这才能以坦荡的胸怀干成大事,这才是中庸。
7、张之洞:与日本之战,可战胜而不可战败,或一时败之,战术败之,然坚持弥久,终必胜之,所谓战略胜之者也。
8、张之洞:“有些东西争了大半辈子没争到,争到手却发现,于人于己都无利。”
9、阎敬铭:话好说,事不好做。
10、伊腾博文:两个力量相等,外交是力量,两国力量悬殊,力量就是外交
11、伊藤博文:(引用梁启超的书):李鸿章大才,然何其不幸,为政于中国之地,其乃绝对专制之地,故而有才化为奴才,且举国之人才,一遇专制而化为奴才。
12、谭嗣同:坐着不干事,占着位子又有何用?
13、谭嗣同: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唤后人。
14、瞿鸿机:错了!夜太黑了,道德操守不过一丝烛光,只能照亮一个人眼前的路,顶多再拉上一个你!可是毓昌啊,咱们那点道德的烛光,挡不住人家的明枪暗箭啊!咱出的那张牌叫做整肃吏治!表面上看,正气凛然,其实迂腐呀!我昨天才想明白:咱们的太后不看重这个。老佛爷哪里在乎你贪污玩闹,可你要跟她离心离德,你死去吧!这一点呀,那么多年,咱们竟然就没看明白!可你看人家出的牌,张张都是政治牌、屁股牌— —人家玩着、闹着,搞女人,搂钱财,可人家永远政治上正确,屁股坐的永远是正确的地方。那才叫高!毓昌啊,清洁的道德牌打不过肮脏的屁股牌啊!咱们从一开始就败了!
15、瞿鸿机:在木行里用几块板箍成一个桶,看着很容易,其实很难。难就难在做时严丝合缝、用时滴水不漏啊!
16、恩铭:“官场就是战场,打仗用什么?用刀、用枪、用戟、用子弹,官场用什么?用智慧、用阴谋、用权力,从来不露面,背后捅刀子。如果你要是胆小千万别在官场上混。一旦出手,你的一招一式,一定要有章有法,要目不转睛,稳住神,屏住气,突然出手!”
17、康有为:少变而不全变,变一而不变二,所变者亦成未变。
18、袁世凯:人民?我从来没有见过什么人民。我只见过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19、袁世凯:这法律啊,从来都斗不过权力。这法呀,是有权人定的。今天定了这个法,明天呢,又定另一个法,用这个法去反对那个法。你说,这是权大还是法大啊? 20、袁世凯:背叛一个人和背叛自己的政治道德是两回事,咱们搞的是政治,跟老百姓的道德那是两码事,那些个俗人的道德观念,何足论哉。在政治圈子里,就没有个人道德,团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咱们来说,就是国家利益。
21、袁世凯:这就是政治,可以犯罪,但绝不能犯错。
22、袁世凯:没有人能不被收买,只是你的筹码还不够大。他一直正直清廉,是因为还没遇到像我袁世凯这样的庄家。
23、袁世凯:你要记住我几句话,做人做事都一样的道理,不要做一锤子买卖。只要还有能力,就要永远想着还有下一次,否则就是短视。
24、袁世凯:狮子喂饱了,也能像猫一样听话。
25、田沫:小时候我爹跟我说过,猪原本生活在山林里边,他很自由,后来贪图享受了,任凭别人把他们关在猪圈里,他以为他会很幸福,可结果却是任人宰割!
26、杨度:只有一个诚字可以聚拢人才,只有一个公字可以号召天下。
27、慈禧:水太清了,就养不活鱼;人太明白了,身边就连个伴儿也没有,活着也就太没意思了。
28、慈禧太后:“不怕做错事,不能不做事!”
29、慈禧太后:“兴一利必有一弊!” 30、慈禧太后:“吃不饱,肚子饿,吃多了就会撑着”
31、慈禧太后: 小事随他去,大事别糊涂。32明治天皇:“你们对清国的赔款有什么打算吗?” 伊藤博文:“臣觉得战争让人民受了不少苦,应该用来改善人民生活。” 明治天皇:“不,教育。” 伊藤博文:“陛下远见,但臣觉得可以用一部分来投入教育,其他的用来改善民生。” 明治天皇:“不,全部用作教育。”
第二篇:走向共和观后感
一一点点想法
花了几天时间把争议颇大的《走向共和》看完了,59集啊,除了四大名著外,我看过最长的电视剧了。看着看着就慢慢的自己也好像生活到那一段所有中国人都觉得耻辱的历史中去了。悲其之悲,喜其之喜。但是回味之时,却又有很多的感触。下面就谈几点自己的感受吧。
走向共和,是一群悲剧式的历史人物组成的一段让人深思的历史。
在这一段历史中,第一位值得评论和争议的人物恐怕就是李鸿章了。以往的教科书中,对他的评价不提大家也都知道,那会在学历史教科书时我就在想,如果他真是一个卖国贼,他还能做到那么大的官吗?如果他真的出卖主权,皇帝为什么还会让他去出卖呢?这样没道理啊。这个怀疑直的读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得到了解释,也证明了我当初的怀疑是正确的,教科书上的历史并不客观。在这一部电影中,这一点得到了很大的纠正,我个人觉得拍的很客观真实,也把李鸿章的内心真实的展示出来。李鸿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年轻之时就曾经做出“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觅封侯。”如此豪迈的诗。后面执掌北洋,直隶总督,是洋务运动的领袖。其对中国当时国情的把握不可谓不深,只是身不逢时。在电视剧里有这样一个片段,伊藤博文与五大臣之一的载泽关于自己与李鸿章对比的对话,是借用梁启超的书中语了:“伊藤不才,然何其幸哉,能驻足日本之地,此乃立宪国之地,且举国人才辈出;李鸿章大才,然何其不幸,为政于中国,此乃绝对专制之地,故而有才而化无才,且举国人才,一遇专制俱为奴才。”一言道破了李鸿章的时代悲剧。
第二位要说的人物就是慈禧太后。以往书中也说,她是如何如何的仅为自己私欲,不惜卖国,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以前我也有怀疑。作为一国之主,她就真的这样愿意让自己脸面无存,愿意让别人把自己家里的东西都拿走吗?这一电视剧也算真实反映了其痛苦的内心挣扎。一方面她让光绪维新自强,顺应时代,以保大清王朝万世不易,另一方面她又维护其权力不被剥夺。她的所有决策都在这一矛盾中挣扎而得,因此她这一世也是悲剧的。是旧时代与新时代斗争的一个缩影。
走向共和,是一群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寻找不同出路的试验史
在这一段历史中,在不同的历史人物带领下,中华民族尝试了不同的自强出路。总的来说也就三条道路吧。
第一条就是在李鸿章带领下的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通过学习西方技艺来自强。在鸦片战争之后,开明的清朝官僚在于洋人交涉的过程中,认清了西方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飞跃,使得其炮利船坚。因此期望学习西方的工艺技术。李鸿章是其中代表。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李鸿章难道真的就没有发现其他的东西值得学吗?答案是否定的,他还发现了西方制度的优越性。但是他为什么不学呢,在电视剧中,我觉得有一句话道出了他的心声: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其他的事,留给后人吧。听得我心酸,多么无奈的心声。正是因为其看到了所处的时代环境还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理智的决定先易后难,此乃大智慧。
第二条就是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历史描述就不需要我赘言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日本胜。泱泱大国居然被撮尔小国打败,其对清朝举国上下之震撼可想而知。君主立宪的潮流就形成了。康有为作为呼吁君主立宪的领袖,要求进行变法维新,其心虽好,但是后面的发展就走样了,因为他介入了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权力之争,其结果注定要失败。以国家之发展参与皇家家事之争,大不智之举。真正明白此理的李鸿章、荣禄每当遇到此事要不不发表看法,要不就躲得远远地,方为上策。只可惜康有为一介书生,不懂朝政,书生意气用事,最终换来一个流亡海外,弄了个奉衣带诏鼓吹救光绪,杀慈禧。其理想最终还是变质了。
第三条就是革命了。代表人物就是孙中山。革命未胜20年前,便立志推翻封建专制,穷其一生精力追寻共和,其信仰之坚定,天下为公之心,无出其右者。孙中山坚信,在清王朝的基石上,不可能立起共和制大厦,君主立宪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正是在这种认识下,他坚持鼓吹革命论,强调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并为之奔波。最终终于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建立了共和政体。但是其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这只能说是他在国外呆的太久了,对国内的情况不太熟悉。虽然他也说旧制度下的官僚都非常会玩政治手段,但是却没能够成功阻止。根源是当时的共和也仅仅是新瓶装旧酒,除了那些有西方教育背景的知识分子知道什么是共和、什么是民主之外,那些普通大众谁懂这些,他们关心的是谁能让其穿暖吃饱,谁能给他们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虽然他们不懂,但是却知道不能回复到帝制,这也是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后很快就走向灭亡的原因。孙中山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帝制推翻了,宣传了共和,虽然懂得不多,但是最起码知道共和比帝制好。
走向共和,还有很多其他的解读,还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地方和细节。自己写上面这些的时候还是比较激动,思绪比较乱,没有多少条理。所以很多的看法还是初步的,而且还有很多的感受是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言语来表达,只是意会。上面的文字就当做是这几天看电视剧的一点成果吧,聊以自慰,不至于说是浪费时间。
第三篇: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观後感
秦晋
此剧不仅是清末民初的回顾和历史知识的基本教育,而且还可对当今中国民众进行民主自由的教育和思想启蒙。千家万户茶余饭後坐在电视机前地跟随剧情起伏,接受语言浅显易懂的孙文三民主义,显然比阅读有关民主自由思想理论的长篇大论轻松自在得多。凡中国大陆所出的电影和电视剧,还没有一部能如此清晰、条理地通过主人公孙文本人,宣扬其一生为之奋斗和追求的民主理念,又颇为详尽地展现出了他和他的革命党人几十年不屈不挠、前赴後继推翻满清帝制创建民主共和的具体实践。剧末国父孙中山关於民主共和的一段独白,虽闻已被斩截,原貌不现,但还是让伟人以自己设计的服饰将民主共和之五权宪政娓娓道来。
我们一代的男性相信都曾有过这件中山装,但对这件服装的五个口袋的意义一定知之甚少。胸前两个贴袋和下摆处左右两个开袋,分别表示民国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考试权,内袋意味弹劾权,从而构成中华民国宪政期的五权宪法。左右袖口的六颗钮扣,分别代表了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和博爱,民族、民权、和民生。孙中山先生是否真如剧中以服装口袋宣示五权不得而知,即便是编剧的艺术加工,也可见其匠心独具。
剧中可圈可点处比比皆是,这里再举两例。例一:孙中山、宋教仁等选区巡回,有一乡绅接待,抱怨普通百姓文化水准低,民主素养低,即使有选举权也不会行使,只能让他人替代。孙中山说,童子5、6岁尚未识字,做父亲的是否因为童子不识字而不使学。乡绅答曰:正因童子不识字而使学。孙中山进而说,百姓不懂民主才应使之学习民主,个人的权利又怎能被他人替代。乡绅无言。这段对白浅显明了,用孙中山先生的循循善诱,来点拨当今中共官员拒绝让民众行使民主权利的荒谬。例二:时报记者田沫见国民党籍参议员罗文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之下无奈地屈从,就讲了个孩提时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故事:猪原本生活在山上,自由自在,被人圈养後,居食无忧,但由人宰割。人若一昧忍辱苟且,不知自身基本权利,该抗争时不抗争,被哀其不幸、被怒其不争,就何异於被圈养的猪!田沫的不自由毋宁死的思想精神,不仅是对罗文的轻视,也是对中国百姓的提醒。
剧名《走向共和》和剧中清末、民初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战欲推翻专制创建民主共和之壮举,却引出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陆中国,是真正的共和国吗?何为共和国,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版《辞海》,「共和国」的定义如下:泛指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采取这种制度的国家叫「共和国」。很显然,中国的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元首都不是由选举产生的,都不是由中国公民选举产生的。当然有人会强词夺理说,中国的党政机关和领导人,是由中国共产党党代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由他们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直接参加国家管理。这一代表就从1949年10月代表到如今
超过半个世纪,也不问「主人」是否愿意被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显然不 是共和国,却坚称「共和国」,此非指鹿为马即沐猴而冠。全剧末了一段文字说白,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创建共和的重任历史 而又必然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伟大而坚强的中国共产党人……领 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真正共和国」,是与全剧内容、与现实中国 国情最为冲突的胡言乱语,有如白壁上人为的污浊之物。但是作为本剧观 众的本人,对此段胡话的垫後深表理解:没有这段万般无奈的权宜,这部 巨片必然胎死腹中,整个剧组多年心血必然付之东流。又闻国内禁播此剧,窃以为禁得好:本来不见得人人争相一睹,可一经禁播,国人的猎奇心 态顿生,反倒要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惹恼了当局。中国老百姓有的是聪明 才智,盗版本正可大行其道,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百姓除 了用眼看、用耳听、还用头脑想,就定会分析和反思:中国怎 又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开了历史的倒车?中国有过短暂的民主。但是,国运就是那么地不济:先有袁世凯称帝,後有张勋复辟、军阀混战、日本入侵,最後,1949年中国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实现了封建王朝的全面复辟。国号改了,不叫帝国改叫人民共 和国了,再叫帝国袁世凯就是榜样;皇冠不带了,龙袍也不穿了,家天下 换成了党天下,三叩九拜不兴了,三呼万岁顶礼膜拜还是保存的。孙中山 先生要让共和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 念,可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却让共和成了一个名词,一句空话,一个形式。
第四篇:走向共和 观后感
走向共和 观后感---
此剧不仅是清末民初的回顾和历史知识的基本教育,而且还可对当今中国民众进行民主自由的教育和思想启蒙。视剧,清晰、条理地通过主人公孙文本人,宣扬其一生为之奋斗和追求的民主理念,又颇为详尽地展现出了他和他的革命党人几十年不屈不挠、前赴後继推翻满清帝制创建民主共和的具体实践。
剧末国父孙中山关於民主共和的一段独白,虽闻已被斩截,但还是让伟人以自己设计的服饰将民主共和之五权宪政娓娓道来。
我们一代相信曾有过这件中山装,但对这件服装的五个口袋的意义一定知之甚少。胸前两个贴袋和下摆处左右两个开袋,分别表示民国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考试权,内袋意味弹劾权,从而构成中华民国宪政期的五权宪法。左右袖口的六颗钮扣,分别代表了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和博爱,民族、民权、和民生。
剧名《走向共和》和剧中清末、民初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战欲推翻专制创建民主共和之壮举,却引出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陆中国,是真正的共和国吗?何为共和国?泛指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采取这种制度的国家叫共和国。很显然,中国的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元首都不是由选举产生的,都不是由中国公民选举产生的。当然有人会强词夺理说,中国的党政机关和领导人,是由中国共产党党代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由他们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直接参加国家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显然不是共和国,却坚称共和国,此非指鹿为马即沐猴而冠。
全剧末了一段文字说白,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创建共和的重任历史而又必然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伟大而坚强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真正共和国,是与全剧内容、与现实中国国情最为冲突的胡言乱语,有如白壁上人为的污浊之物。但是作为本剧观众的本人,对此段胡话的垫後深表理解:没有这段万般无奈的权宜,这部巨片必然胎死腹中,整个剧组多年心血必然付之东流。
中国有过短暂的民主。但是,国运就是那么地不济:先有袁世凯称帝,後有张勋复辟、军阀混战、日本入侵,最後,1949年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封建王朝的全面复辟。国号改了,不叫帝国改叫人民共和国了,再叫帝国袁世凯就是榜样;皇冠不带了,龙袍也不穿了,家天下换成了党天下,三叩九拜不兴了,三呼万岁顶礼膜拜还是保存的。
孙中山先生要让共和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可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却让共和成了一个名词,一句空话,一个形式。
第五篇:《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可贵的是相对去脸谱化,我看到了与历史课本里描写得不一样的前人,他们依然有很多缺点,却也有正能量的一面,慈禧原来是个知人善用、明辨事理的老太太,李鸿章是个志存高远、可惜生错时代的悲情大才,袁世凯也不再是脑海里那个圆乎乎的卑劣粗人,而是个左右逢源、有勇有谋的政客,清朝逊位他功不可没。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走向共和》的观后感,仅供参考!
《走向共和》观后感
时间到了1911年,这一次,孙文才真正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实际上早在1895年开始,孙文党人领导了广州起义开始,孙文一直南方不同的地方起义着,十皆败役。那时候,清国人的人只知道孙文是个不靠谱的孙大炮,就你那点实力,能和清政府对抗吗?(好像这样的观点,历朝历代皆有,但历史不容假设,往往就是一些偶然的时间,促成了历史跨近一大步)但是以拆拆的见解,中国历史的进步有时候不是靠一股军事力量去推翻另一股军事力量。往往实力之间,还有权谋。
实际上,一个重大的历史契机出现于1908年,那就是慈禧太后的过世。中国的进步往往出现了这样的特征,某位实权的君主活着,那就谁也别想改动,除非他自己要改。如果实权的君主崩了,那好吧,一切重新洗牌。
依今天的眼光来看,仅仅武昌起义是颠覆不了清朝的政权的,但是,各省相继宣布独立,却造成了非常非常大的声势。清朝覆灭的还有一个重大因素,是清廷内部的权力迅速向袁世凯集中。我曾经看过唐德刚先生的《袁氏当国》一书,大概不超过10个步骤,历时60多天,清王朝即土崩瓦解。
袁世凯一方面派冯国璋攻下汉口,给革命军以军事威慑,继而攻而不克,一方面,以南方军为筹码压制朝廷力量。1,要求太后下罪己诏;2,要求“奕劻”内阁总辞职,袁出任总理大臣,解散皇族内阁;3,向国库要银子,向太后皇族要银子。这下清廷没钱了,袁世凯有钱了。4,拿出退位条件,可怜巴巴的隆裕太后完全是看着不杀孤儿寡母,还有四百万两优待银子的基础上,同意,退位。
退位诏曰: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几千年皇族统治的历史,大多数时间,稳定有序。但是共和肇始,一个字:乱!但是这是一个国家走向一个现代文明国家不可不经历的阶段。英国“光荣革命”乱不乱?“法国大革命”乱不乱?相比他们,清朝演变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实际上南北议和,互相妥协的结果。
乱是有原因的,清廷退位之前后,各派的政治理念是大不一样的,杨度等人主张“君主立宪”(注意:不是君主专制,并且是实君立宪);孙文等人主张“责任内阁制”(孙文前期主张总统制,袁世凯就任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前主张责任内阁制,有人说孙文这是看人下碟子);而袁世凯主张“总统制”(大总统享有绝对权力)。但是三个派别,都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都可以找到不同的版本。(今年的几位法学学者,杨晓青之流真荒唐,无德无耻才能说出不要宪政的话)。
1912年的《临时约法》和1913年的《天坛宪草》体现了孙文党人的意志,都主张对总统权力作出限制。国民党教父宋教仁甚至在不争取总统之位的基础上,决议组成国民党的责任内阁。后被应桂馨、洪述祖刺杀于闸北火车站。刺宋一案,牵扯了当时的国务总理赵秉钧,但是赵秉钧不明不白中毒死去,案子成了悬案,最后成为双方互相攻击的口实。但是刺宋一案,却大大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国民党人放弃了法律斗争的手段,重新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想想真是民族之悲哀!
1914年,袁世凯通过国会通过《中华民国约法》,确立了总统制的政体。袁世凯终于当上了民国的政治制度下权力至高无上的大总统。但是,儿子想继位,手下想当开国的大臣,一番撺掇之下,开始了复辟帝制的道路。
1915年8月,美国宪政大师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一文,认为中国人知识程度太低﹐无研究政治之能力,只适合于君主制。袁长子袁克定和筹安会杨度等人发动议定国体,复辟帝制。1916年元旦,袁世凯登基为洪宪皇帝(“洪”来源于洪武帝朱元璋,说明不是满族人的天下,“宪”就是宪法,成为实君立宪),但是“德不配天”当年的6月6日,袁世凯尿毒症身死。段祺瑞发兵,重建共和。
最后,还原一下被央视删除的那段经典,孙文说: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可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了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自由是民众天赋的权利。可是我们只看见了当权者的自由,民众没有权利,没有自由。民国应该是博爱之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是我们只看见了民众对于当权者恐惧的爱,当权者对于民众口头上,虚伪的爱。民国更应该是法治之国,可我们看到的是行政对于立法一次次的干涉,你不听话,我收买你,你不服从,我就逮捕你,甚至暗杀你。立法成为行政蹂躏的妓女。……
民国六年,何尝不是这六十年的真实写照。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哎!《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开篇便围绕着一个非常现实的主题:找钱!钱钱钱钱,搵食艰难,揾钱不易,这已是亘古不变的难题,对于身处于经济危机大时代的我们更是感触良多。在电视剧里,缺钱已经不是个人的纠结,一个国家中,各个阶层都绞尽脑汁只为找钱。清政丅府需要钱,一方面北洋水师需要扩充军备,一方面慈禧太后要修颐和园过六十大寿,但是国家没有钱,开源节流都拿不出这个钱。为了要钱,中堂大人可以低三下四求财政上拨款,为了要钱,太后娘娘把军费装进了自己的后花园。与此同时的日本政丅府也需要钱,要钱去发展现代化事业,要钱去打造“大东亚共荣圈”。与慈禧太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治天皇,他把自己的私房钱捐给海军,皇后也把金银首饰全部捐出来,头上没有了金叉银钏只有戴樱花。清朝,缺钱的不只是朝廷,地方上发展实业、办洋务也缺钱。农民起义军造反也缺钱。在海外,孙中山准备闹革命也缺钱;在国内,康有为发起变法改革也缺钱。没有钱,地球还是要转,甚至转得超出了预算,转得时代跌宕、英雄辈出,同时也妖孽尽出。选择“钱”这样一个俗气的话题作为故事切入口,很现实很靠谱又带着一点幽默。
从清末到民国,是近代史上最混乱的年代,也是最惹人情思的年代。小时候看TVB,但凡看到这个年代的戏,我们都叫做“旗袍与洋装”时代。因为时值乱世,人才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演绎到极致,回忆过去,那些历史书中模糊不清的年代里,人最美花最艳故事最动人。
要怎么看待历史,是一个严肃却很自由的态度。拍历史剧的导演免不了要被人骂,说他扭曲历史,丑化伟人、美化汉&奸等等。但历史要怎样看才算公正呢?态度,本来就是唯心的东西,见仁见智。即使有历史书为证,那写书的人也是有自己的立场的。一个历史人物怎样评价,并不是一门科学,他是不可以被盖棺定论的,因为一百个读者眼中会有一百零一个哈姆雷特。某些人,咳咳,某些人,要我们站在现代的高度——历史制高点去看待过去,于是乎,封建士大夫极力维护已没落的王朝成了阻扰世界发展潮流的行为,于是乎,天平天国这样的愚昧流寇反而成了放抗封建专制的大英雄,这显然对处于那个时代的人物是不公平的,而且,你凭什么认为现在的观点就比过去先进?编《明史》的是明朝的敌人大清,它肯定要以情的政治立场去评价明的人,同理可证,二十四史非史也,后来人的意淫耳。所以,我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是,永远不要去相信历史书上的,当然你可以结合你找到的数据,去相信你觉得可相信的,去摈弃你不愿意相信的,加上你自己去想象,在你的脑海中构建一个你认同的人物形象,就得嘎啦。反正,过去是回不去的,即使回去了,你见着历史人物本尊,你就能了解他吗?《走向共和》的人物形象刻画,是一个巨大亮点,不同于故纸堆中看到的,以不同于以往的思维里固有的。在它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在电视台热播之际,就有人开始争议:李鸿章怎么变成了高大正面的形象,而袁世凯也近似于英雄人物。难道不可以吗?或者说,难道不是吗?
在现在的历史大片中,跨越时代的大背景并不少见,但大多数是家庭史诗,类似于一个艰苦女人在男权社会中成就自我的奋斗史啊、家族集团间的利益纠纷爱恨情仇啊等等,其中不乏佳片,如《大宅门》,连姜文、陈凯歌、张艺谋都来友情客串,当然烂片也是层出不穷,那个谁硬是把林语堂倾国倾城的一部《京华烟云》拍成了华丽丽的琼瑶式三厅戏。在这样的文化大环境中,《走向共和》的导演敢于把政治作为历史片的主题,是需要一定勇气和魄力的。在张黎导演的诸多电视剧中,不难看出他一直执着于某种政治理想,这种理想在《雍正王朝》中表现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大刀阔斧改革,在《大明王朝》中体现为文官集团与皇权、宦官的斗智斗勇,在《走向共和》中,则体现为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寻。
《走向共和》观后感
《走向共和》是一部中国历史剧,刻画的人物之多,剧情丰富,超过了我以往看过的任何一部剧,讲述了子1890年到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洋务派倒台,再到袁世凯称帝失败共和政体建立的前后二十余年的中国历史。
重点演绎了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恭亲王等一批兴办洋务派,慈禧、荣禄、庆亲王等一批守旧派贵族,以光绪、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林旭等日式维新立宪派,以孙文、黄兴、宋教仁为主的民主共和派,袁世凯、段祺瑞、徐世昌等北洋军阀代表,以及清流派瞿鸿机、翁同合等,他们先后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我想介绍几位主演
1.慈禧: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女性政治家,李莲英口中的老佛爷,光绪皇帝口中亲爸爸,李鸿章致死维护的太后,具有让袁世凯胆寒的威严。然而一个不顾百姓安危、国家安危、只知专权享受的统治者,最终只能成为人民的罪人。
2.李鸿章:本剧第一个场景就是李鸿章吃鱼,这和他的养生之道有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当时清朝最有才敢的大臣,洋务派核心领袖,天津直隶总督,北洋舰队的缔造者。剧中,李鸿章对此提起他的老师曾国藩的教诲,并说和他的老师比起来,自己还很幼稚,连明治维新时期的首相伊藤博文都很敬重李鸿章。当时的外国人都很敬重李鸿章,一个英国人还为李鸿章谢了本传记,文化巨匠梁启超为李鸿章写了传记,孙中山评价李鸿章说:自我中堂当政以来,兴利除弊,建立新政,发展洋务,百废俱兴。西洋记者莫里逊比较张之洞和李鸿章时说:同样都是洋务派,李鸿章说的少,做得多,而张之洞说得多,做得少。李鸿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强,张之洞文章写得好,做事却很失败。
3.康有为:康有为这样一个屡试不第的落魄书生,带着对社会的仇视,对英明君主的幻想,三次上万言书给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新,在内外交困急需人才之际,终于得到光绪的接见,康党得到重用。此后,康有为却没有被提拔,借助光绪的支持,他发动学生成立了强学会,一时得到了京城各界的积极响应,然而,这只是专制官僚的表演,光绪的愚昧和康有为的个人野心引发了不切实际的改革。康有为赴任之时拜见军权在握的袁世凯,暴露了他的野心,维新派剥夺了一大批满清贵族的权力和利益,慈禧容许光绪的变法前提是什么:大清是我们爱新觉罗氏的大清。而光绪不知政治人心之险恶,很快被慈溪收了权。慈禧再次垂帘听政,立刻引来守旧官僚的反攻倒算,维新派康有为逃亡海外,来不及逃走的要么被杀、要么被贬。
4.袁世凯:袁世凯很有才干,懂得变通,随机应变,就像曹操。一朝得到练新军的机会,他便利用李鸿章的旧部和余威很快稳住了北洋军,然后进行新军改造,亲自给士兵发饷,避免克扣军饷的弊病,赢得了士兵的拥护,最终站稳脚跟。广招人才,吸引了的段祺瑞等公派留学生的加入,新军军纪严整,成为袁世凯日后控制中国的主要资本。
5.孙 文:孙文是医学博士出生,自己海外的生活经历让他感到民族的危亡之感,他去拜见康有为,拜见李鸿章,大谈自己的民主革命思想,甚至鼓动李鸿章担任共和华夏的总统,孙文是一个纯粹的人,连我们的周总理都不能和他相比,李鸿章没有责骂孙文,和他吃了一顿饭就送走了他。如果没有孙文,他倾家荡产挽救中国危局,是没有任何利益诉求,整个剧的最后一集都是孙文一个人的独白,讲述他的三民主义,讲他的五权分立。讲它对中国社会的期待,他对人民的鼓舞和启蒙,用情至深,感人肺腑。
《走向共和》观后感
前段时间,作为历史白痴的我突然想补充些史料,便找文艺青年罗老师讨书单。考虑到趣味性,她列了几本史书后,还着重推荐了一部电视剧——《走向共和》。这是XX年的一部高评分影视作品,据说在央视播放了一轮后,引起的社会反响太大,被迫下线。那时候我正准备升初三,还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系中考的时候,对这部剧一点印象都没有,哈哈,一晃多年,真是岁月如梭。
我无意探究历史真相,更何况每位史学家的笔下、艺术家的镜头下都或多或少地加入自己的情感、上层的意志,难言客观,我只是想借着从前的事儿看看从前的人。《走向共和》可贵的是相对去脸谱化,我看到了与历史课本里描写得不一样的前人,他们依然有很多缺点,却也有正能量的一面,慈禧原来是个知人善用、明辨事理的老太太,李鸿章是个志存高远、可惜生错时代的悲情大才,袁世凯也不再是脑海里那个圆乎乎的卑劣粗人,而是个左右逢源、有勇有谋的政客,清朝逊位他功不可没。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也走下了神坛,他们的最大贡献在于提着脑袋,一声声地呐喊叫醒民众,开化民智。而执行力还是有文弱书生的局限性。
影片里有几个小故事,我印象蛮深的。
片段1:李鸿章从天津赶到北京见慈禧的时候,给太监总管李莲英带了瓶除脚气的西洋药膏,当时李公公一直饱受脚气之苦。李莲英喜欢钱,但他不缺钱,能带给他喜悦感的金钱阈值已经很高。礼物不在钱多钱少,难的是投其所好、称他心意。
片段2:日本天皇为了筹钱练兵买装备,昭告天下在军事赶上北洋水师之前每日只吃一餐,集全民之力誓要击败清国。而镜头切回清朝,慈禧一顿餐上了118道菜,仍嘀咕着“就这么点菜,没什么好吃的”。清政府财政紧缺之时,慈禧为贺寿花大笔银两修葺圆明园,除了贪图享乐,还考虑的是如果一国之主的生日都过得不体面,就会被他的百姓、其他国家所轻视。要面子还是要里子,从古至今都是个问题。
片段3:有个小商贩为了让户部拨60万两银子,需要搞定清流派的翁同龢。但在小商贩看来,翁老先生不贪财不好色,无处下手。庆王爷给他支招,让小商贩把翁老的书法编辑成集,赠予翁,果然有效。人都有弱点,名利名利,名在利前。
片段4:民国时期,宋教仁领导的国民党和梁启超领导的进步党,两党需争国会议员席位。在争取选民投票阶段,进步党成员认为选民大都不懂共和思想,难以沟通,而梁启超却看到,国民党如何积极地写文章登报、印发宣传手册、走访基层,用最朴实的大白话、浅显的打比方向民众宣传,效果甚好。销售的方式、话术因人而异,有时候或许不是学生太差,而是老师懂得也不够深入,无法简单明了的说清楚。
片段5:日本打败清国后,愿意以开放的姿态接受清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留学生,甚至前首相伊藤博文愿意做清国维新的顾问,是我所困惑的,难道不怕清国变强后再把日本打败吗?后来想到很多原因,政治的、经济的,但至少有一点值得肯定和学习,分享共赢的精神,不必畏惧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对手愈强也会促进自身努力变得更强。
没有人愿意成为历史的罪人,只是每个人判断的依据、考虑的角度不同,同样的出发点不同的执行力,结果也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