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行政处罚中“警告”处罚适用问题的探讨

时间:2019-05-12 00:4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烟草行政处罚中“警告”处罚适用问题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烟草行政处罚中“警告”处罚适用问题的探讨》。

第一篇:烟草行政处罚中“警告”处罚适用问题的探讨

烟草行政处罚中“警告”处罚适用问题的探讨

烟草在线专稿

“警告”作为一种行政处罚的种类,在行政处罚法第八条中有明确规定。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有七种: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一、什么是警告处罚

行政警告处罚是法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它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法律规范的行为进行谴责和警示,属申诫罚。申诫罚是行政执法机关对违法当事人的名誉、荣誉、信誉或精神上的利益造成—定损害以示警诫的行政处罚。又称为声誉罚或精神罚。警告主要有口头警告和书面警告两种。其主要适用于违法情节显著轻微或未构成实际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是行政处罚种类里处罚最轻的一种行政处罚。其目的是通过对违法当事人一种精神上的惩诫,以申明其有违法行为,并使其以后不再违法,否则就要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二、烟草行政处罚的种类

烟草行政执法是众多行政执法的一类,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规和规章。

根据上述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县以上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下列五类:

(一)罚款;

(二)没收财物包括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收购的烟叶,没收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没收倒卖的烟草专卖品以及没收走私的烟草专卖品等。

(三)责令停产停业包括责令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生产烟草制品的企业关闭;责令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生产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和烟草专用机械的企业停止生产;责令无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者关闭或停止经营烟草制品批发业务;责令领有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的企业暂停经营卷烟批发业务;责令停止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制品;责令无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者停止经营烟草专卖品进出口业务或经营外国烟草制品购销业务等。

(四)取消资格。如取消拍卖烟草专卖品的资格等。

(五)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在上述的两部法律和法规的相关条文中没有发现“警告”的处罚条款。由此可以看出并不是《行政处罚法》中所涉及的所有的处罚种类都适用于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像警告、行政拘留等处罚形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就不能或者没有行使的权利。

警告处罚在烟草行政处罚中使用非常少,仅有《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51号令)第五十五条,因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应当不予受理或者不予发证,给予警告;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烟草专卖许可证。(此处警告是行政许可的一种管理行为)

三、警告处罚与不予行政处罚的区别

安徽省烟草专卖局下发的《规范烟草专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试行)》中对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作了明确的规定。当前,对违法情节轻微的行为不予处罚的做法正在成为执法实践中的一种趋向,但不予处罚的程序如何运作和规范尚处于起步阶段,它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各执法机关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并予以认真总结。一般行政执法机关本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不予行政处罚的”当事人采取批评、教育、做出保证等措施。“警告”作为一种行政处罚的种类,则不能通过上述的措施来执行。口头警告要有记录,书面警告要有规范的警告处罚文书。这两种是有本质区别的。

四、目前烟草行政执法中对“警告”处罚的误区

误区一:没有真正领会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具体处罚条款的含义,认为上位法《行政处罚法》中名列的处罚种类都可以使用;

误区二:将警告处罚最为简易案件中对当事人的处罚种类;

误区三:在日常市场管理中认为口头警告不要记录。

五、烟草专卖行政执法是否可以采用“警告”处罚?

这里个人认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使用,但不主张使用。分析如下:

1、烟草专卖法律法规中没有规定的处罚情形不能随便使用,无法律依据;

2、警告处罚一般是情节轻微、违法数量较少的情形,如果使用的话将与《规范烟草专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试行)》中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向抵触。使得烟草专卖行政机关的不能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3、可能导致一线专卖执法人员在处理一般情节轻微、违法数量少的案件时,躲开简易案件的处理的麻烦操作,导致案件处理不能体现公平、公正;

4、容易使当事人产生只要违法情节轻微,无需罚款的误区,不利于对当事人守法教育。

可能有同志会问,在刚刚颁布的《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三条中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这个条款中明明有警告的处罚,为什么不能采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2号令修改时参照了《行政处罚法》中的一些条款,体现的是立法的普遍性原则,但是我们在处理案件时还是要更充分的结合烟草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省局下发的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和指导标准来依法进行。切实做到每一起烟草行政处罚案件都有法可依。

第二篇:浅论药品监督行政处罚中简易程序的适用

浅论药品监督行政处罚中“小额”案件的程序适用

在药品监督执法实践中,执法人员常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现场发现某零售药店或医疗诊所存在违法行为,查明违法所得、货值的总值小于100元,在这种情况下,是适用简易程序还是适用一般程序进行行政处罚呢?目前执法实践中有四种做法:

1、对“小额”案件,只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就一律适用简易程序;

2、为稳妥起见,一律适用一般程序;

3、适用一般程序,但只没收物品,免予罚款的行政处罚法;

4、一般责令改正,对依法应当没收、销毁的物品责令其自行销毁,或者由药监部门销毁。

5、对初次违法,按照第4种方案处理,发现再犯,一律适用一般程序从中处罚。何种方法从法律程序和执法实践能够较好的结合呢?笔者就此问题有如下探讨。

一、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

《行政处罚法》是一部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基本程序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8号局令发布的《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将《行政处罚法》在原有的基础根据药品监督工作的实际予以细化,更具可操作性。在《行政处罚法》和《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适用行政处罚有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

1、一般程序。一般程序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时一般应遵守的手续和做法,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的基本操 作规程,包括立案、调查、决定等主要步骤,程序设定非常严谨。

2、简易程序。简易程序是一般程序的对称,是一般程序的简化,是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对事事清楚、证据确凿的轻微违法行为当场进行行政处罚的程序。

2.1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

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可以提高行政效率,节约社会管理成本,但是,简易程序使行政机关处于绝对的优势,增大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几率。《行政处罚法》对简易程序的适用有明确的条件限制,《行政处罚法》第33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可见,行政处罚适用简易程序由严格的要求,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具体为:

(1)、当场发现、当场处罚。简易程序是在当场发现违法行为后当即给予行政处罚,如果违法行为不是执法人员当场发现的,是举报投诉、上级交办等途径发现的,不能适用简易程序

(2)、情节轻微、案情简单。行政处罚简易程序仅适用于轻微违反行政法律关系的违法行为,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没有引起具体的伤害,也没有对社会造成较大的危害;二是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当场可以作出判断,不需要另外调查取证。

(3)、适用较轻微的行政处罚种类。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简易程序只能适用申诫罚(警告)和小额罚款,除此以外,不能适用于其他行政处罚种类,因此对应当处以没收非法财物、并处以罚款的 行政处罚,并不适用简易程序。

(4)、作出行政处罚应有法定的依据。一是当事人违反法定义务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应当受到行政处罚;二是法律明确规定此违法行为应承担申诫罚(警告)和小额罚款的法则,具有唯一性。

二、“小额”案件的程序适用

对“小额”案件,在前面所述的五种做法中,从行政效率和节约管理成本的角度分析,第一种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实践容易操作,但是《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中规定是“可以”而不是“一律”,并不是所有的“小额”案件都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比如像销售、使用过期失效药品的违法行为,虽然在货值比较小的时候按规定可以构成小额罚款,但因为还有其他的行政处罚种类的设定,不合简易程序的唯一法定罚则,故不能适用简易程序。第二种做法,在程序和法律的执行上没有问题,但是,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就可能面临着效率的问题,如果每一个轻微的违法行为都适用一般程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行政成本,不符合行政效率原则。笔者比较赞同第五种做法,但还有自己的一点补充,赞同的理由如下:

1、从行政处罚的目的而言,在行政处罚中,没收及销毁非法财物的目的在于消除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罚款的目的在于通过强迫违法行为人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补偿其对社会造成的损害。药监部门在遇到药品违法行为,首先应该是尽快消除违法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其次才是根据实际的社会危害程度,根据法律作出罚款的决定,第五种做法比较符合行政处罚的目的。

2、符合效率原则,节约了行政执法成本,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容易操作,把现场发现的违法行为和今后的监管联系起来,能够进行长期监管。

但是,对第五种做法,笔者有以下补充:

1、对“小额”案件,并不能仅仅根据其违法所得、罚没物品价值和罚款的金额就此来确定适用简易程序或者一般程序,因为这并不是确定适用何种程序的唯一条件。如果每一个案件都按一般程序进行行政处罚,在程序上不会存在错误之处,但是,如果把符合简易程序的违法行为也适用一般程序,这样就增加了行政成本,不符合效益原则。因此,对小额案件,应该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按照行政程序法的规定,对符合简易程序的违法行为,应该适用简易程序,节约管理成本,并且能够起到惩罚的作用。

2、在第五种做法中,对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应具体分类,如符合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当场处罚。而对情节轻微,货值较小的违法行为,但又不符合简易程序的条件,可以采取销毁违法物品、责令改正的方式来达到消除违法行为现实的存在,并按规定进行复查,再次发现,按一般程序进行处罚。

第三篇:食品药品行政处罚中相关的几个时限之一

食品药品行政处罚中相关的几个时限

我们在药品行政处罚过程中接触许多时限概念,而在实际过程中,有些人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限处理问题,从而够成我们行政行为违反了时限,即为违法,因此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就实际稽查工作中接触的一些时限,根据《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总结如下:

一、发现违法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立案:㈠、有明确的违法嫌疑人;㈡、有客观的违法事实;㈢、属于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的范围;㈣、属于本部门管辖。

二、行政机关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三、稽查对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应当在7日内做出处理决定。对查封、扣押的物品,应当在7日内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需要检验的(25日内),应当自检验报告书发出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已立案的应当填写《行政处理通知书》,送交被查封、扣押物品的当事人,查封、扣押物品期限顺延至做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撤案决定之日。

四、当事人在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后3日内可以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陈述和审辩。

五、当事人在收到听证告知后3日内提出听证要求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之日起3日内确定听证人员的组成、听证时间、地点和方式,并在举行听证会7日前,将《听证通知书》送达当事人,并于举行听证会的3日前向社会公告。

六、《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并由当事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字。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当在7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行政处罚决定书》由承办人送达被处罚单位或者个人签收,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注明收到日期并签字或者盖章。签收日期即为送达日期。

七、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就近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代送或者用“双挂号”邮寄送达,邮局回执注明的收件日期即为送达日期。

八、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依据本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以公告方式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满60日,即视为送达。

九、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在七日内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十、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在2日内将罚款缴付至指定的银行。如果不是当场缴款,当事人可以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到指的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十一、当事人对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在60日内向上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向人民法院申请行政强制执行的时限也应是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

十三、依照《药品监督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有关规定受理的案件,应当指定人员负责登记,登记应当采用专用笔记本,并妥善保管。对受理案件中属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的,经办人应当填写《举报登记表》,并在60日内将是否立案查处的情况告知举报者。

第四篇:行政处罚中的比例原则

浅析行政处罚中的比例原则

摘 要:比例原则天然的体现了其对自由裁量控制。在法律规定的处罚幅度范围内,一比例原则作为考量的基点,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相反,多比例原则的漠视,则往往会导致行政相对方随后采取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请求救济,无端增加诉讼成本消耗行政资源。本文从行政处罚中比例原则的实施意义,不足,改进等方面出发,力求行政处罚行为能更公开公正 关键词:比例原则 公平行政处罚

一、比例原则

(一)、定义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行政目标的实现可能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不利影响,则这种不利影响应该被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保持二者处于适当比例。

(二)、广义比例原则的要求:

行政机关拟实施行政行为,特别是实施对行政相对人权益不利的行政行为时,只有认定该行为达到相应行政目的或目标是必须或必要的,才能实施。行政机关拟实施行政行为,必须先进行利益衡量,只有通过利益衡量,确认实施该行为可能取得的公益大于可能损害的私益,才能实施。

(三)、比例原则的派生原则

1、适当性原则

又称为妥当性原则、妥适性原则、适合性原则,是指所采行的措施必须能够实现行政目的或至少有助于行政目的达成并且是正确的手段。也就是说,在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上,必须是适当的。这个原则是一个”目的导向”的要求。通常认为,即使只有部分有助于目的之达成,即不违反适当性原则。并且这个最低标准不是以客观结果为依据的,而是以措施作出时有权机关是否考虑到相关目的为准。在行政实践中,任何一个措施都或多或少会有助于达成目的,因此本原则实际很少起作用。这也是比例原则”三分法”受到非议的原因所在。[1]

2、必要性原则

又称为最少侵害原则、最温和方式原则、不可替代性原则。其是指在前述”适当性”原则已获肯定后,在能达成法律目的诸方式中,应选择对人民权利最小侵害的方式。换言之,已经没有任何其他能给人民造成更小侵害而又能达成目的的措施来取代该项措施了。这里实际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存在多个能够实现法律目的的行为方式,否则必要性原则将没有适用的余地;其二是在能够实现法律目的的诸方式中,选择对公民权利自由侵害最轻的一种。可见,必要性原则是从”法律后果”上来规范行政权力与其所采取的措施之间的比例关系的。

3、狭义比例原则

又称最小损害原则,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其目的和手段必须对称和相适应,行政机关不得采取超过目的所需要的过度的措

施,应尽可能使行政相对人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具体讲,要求行政主体执行职务时,面对多数可能选择之处置,应就方法与目的的关系权衡更有利者而为之。比例性原则是从”价值取向”上来规范行政权力与其所采取的措施之间的比例关系的。但其所要求的目的与手段之间关系的考量,仍需要根据具体个案来决定。也就是说,狭义的比例原则并非一种精确无误的法则。它仍是一个抽象而非具体的概念。当然,狭义的比例原则也不是毫无标准,至少有三项重要的因素需要考虑:”人性尊严不可侵犯”的基本准则;公益的重要性;手段的适合性程度[2]

二、比例原则对行政处罚的要求

(一)、行政处罚行为必须要依据法律的规定或者有法律的授权 行政处罚行为的实施要依据法律和相关行政法规,不能以执法者的意志随意进行处罚,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决杜绝执法者造法,杜绝执法者随意对法律条文的意义进行扩充和缩减。

(二)、行政处罚行为必须要以实现一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 行政执法所追求的法益不仅仅是保护公民的利益,同时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所以无论是在行政处罚执法还是在行政处罚立法时都要充分考虑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全面提升整个社会成员的利益保护力度。

(三)、行政处罚行为与要实现的行政目的之间存在客观地必然地联系[3]

行政处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但行政处罚行为保护各种合法权益的前提是要依据法律和相关情节,不能随意以法律的借口实施处罚,行政处罚行为与要实现的行政目的之间存在客观地必然地联系。

三、我国行政处罚法中比例原则的体现

(一)、行政处罚的原则和目的体现了比例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行政处罚应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设定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二)、可设定处罚种类的法规层次体现了比例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十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法规。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做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三)、行政处罚的程序体现了比例原则

任何实体的结果都是经过一定的程序达到,只有保障程序公正才能保证实体的公正,所以在立法时只有保证程序上符合比例原则,才能保证实体也符合比例原则。

行政处罚法从第三十三条:”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三十四到四十三条充分说明行政处罚程序符合比例原则

四、行政处罚法中比例原则的不足

虽然行政处罚法的许多条文体现了比例原则,但是在具体的行政处罚行为实施的过程中具体的裁量怎样符合比例原则依然是个盲点,这就导致了同一个行政处罚的条文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出现了多个不同的处罚结果。同样的行为,在一个地方收到行政机关的较轻处罚,在另一个地方却受到了较重处罚,以至于最后与行政处罚法的目标相悖,有违公平公正原则,而且许多执法单位是为追求政绩实施行政处罚行为,行为对自己有利则处罚,反之,则不予理睬,致使一部分该受处罚的行为得不到处罚,同样与公平正义相悖。再者,有很多时候对不触犯刑法的行为应该适用行政法规制的,在处理时仅仅适用行政处罚的方式对违法行为主体的惩戒。

五、行政法中应该怎样体现比例原则

(一)应该采用公平与公正作为裁量的基本出发点,不能以创收

作为考虑的出发点

在行政处罚执行过程中务必要贯彻比例原则,以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作为裁量的利益归属点,不能一味追求行政效率,而忽视行政相对人的生活保障及其他权利。

(二)应该从惩戒与教育的角度确定裁量的尺度,过轻过重都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法律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教育,所以在行政处罚中,必须考虑到行政处罚的作用不仅仅是处罚,还包括处罚之外的教育作用,实施行政处罚的终极目的应该防止行政相对人的行为超越法律的框架,而不仅仅追求以暴力的形式来对违法行为进行镇压。

(三)应该从可执行的角度,采用多种处罚方式相结合的形式,要保证所做出的处罚能取的实效。

在行政处罚中不能仅仅只依靠行政处罚法这样一部法律,也不能仅仅依靠行政处罚这样一种单一的处罚形式,要结合多种处罚方式来完善行政处罚的执行方式,从而保证行政处罚的公平公正。参考文献:

[1]张正钊、胡锦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黄学贤,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简论 [n]苏州大学学报(哲论社)。2001(1)

[3]张坤世,比例原则及其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由一个具体案件的思考,人大复印资料[n]。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2。(12)

第五篇:当前内河海事行政处罚中存在问题及践行文明执法浅析

当前内河海事行政处罚中存在问题及践行文

明执法浅析

[摘要]本文对当前内河海事行政执法机构依法对违法违章营运船舶和船员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的难点、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内河海事 行政处罚 问题 建议

内河海事行政处罚是海事行政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内河交通安全、规范内河海事行政相对人经营行为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内河海事法制建设明显加强,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出台,给内河海事执法人员在履行职责时提供了强大的执法依据。但随着社会进步和水运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水上交通管理趋于复杂化、人性化、细致化,全社会对水上交通法制建设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在内河海事行政执法实践中,现行内河海事行政处罚的弊端、矛盾和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因其对地方经济发展、水上交通事故预防和地方海事部门形象产生不良影响,如何践行文明执法行动,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1内河海事行政处罚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1法定处罚标准差异性不强,存在处罚不到位现象。在涉及罚款的内河海事行政处罚法规中,法定处罚标准笼统,针对具体不同管理对象差异性不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法律责任条款中对船舶或相对人的罚款标准有1000-1万、1-5万、2-10万元等,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标准的制订都是法学专家经过再三推敲斟酌的,是权威的、科学的。如果处罚标准再低,对于航行在大型的江河湖泊特别是黄金水道上的大型船舶来说,很难起到威慑作用。然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内河船舶,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内河营运船舶都是以小吨位为主的小型船舶,但他们也在法规的涵盖之内,因其承受能力有限,海事行政处罚很难执行到位,使执法工作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这些船舶不仅搞营运,

损害内河海事行政管理的整体利益,以罚代管,与海事行政处罚的初衷相悖,造成了为了罚款而处罚,为了吃饭而处罚的现象。

1.5证据意识淡薄,存在重处罚、轻取证现象。违法事实的确认必须依据海事执法人员调查取得的有效证据,若无有效证据或证据不完整,违法事实就无法认定,海事行政处罚也就失去了法定依据。但是,在基层海事执法实践中,有时只重处罚,而忽视了调查取证。违法当事人当时认罚,事后否定或提出异议的现象决非个别,从而致使海事执法机构在日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举证困难,容易败诉。

1.6个别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存在执法违法现象。个别执法人员没有真正树立起执法为民的思想,总是认为自己是管理者,手中握有绝对权利,把自己高高凌驾于服务对象之上,从而忘记了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导致用错权、履错职。主要表现在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办人情案、举止粗俗、态度蛮横等。试想,自己的行为都是在违法,又怎么能去执法呢?虽然只是少数,但却严重损害了海事行政法规的权威和海事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作出的海事行政处罚决定对于违法当事人的效能,也就不言而喻了。

2内河海事行政处罚所存在问题的影响

2.1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速度不同,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在相同的法规条款下,不同地域管理对象接受能力也不相同。以行政罚款处罚种类为例,有的地区或水域,由于地方经济发展快,运输船舶违反相关法规对其实施行政罚款即使是执行处罚上限,也不影响其生意兴隆;而有的地区和水域,由于地区发展滞后,航运企业常常举步维艰,运输船舶违反相关法规对其实施行政罚款哪怕执行处罚下限,都接受不了。水上交通运输大多是建材(砂石)、粮食、煤炭等大宗物资,对地方经济建设和商品流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都通过招商引资、提供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等各种办法来发展地方经济,如果在这些地区对中小吨位船舶(当地主流营运船舶)实施到位的行政处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2影响安全隐患消除。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是地方海事部门主要职能,海事行政执法的目的是实现水上交通安全、畅通、有序,而行政处罚是海事行政执法

处罚程序合法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海事行政处罚的公平合理性,在同一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案件中,用好自由裁量权,防止畸轻畸重。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要在坚持合法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管理对象履行法律义务的能力,尊重客观事实,不要作出无法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做到既合法又合理,使管理对象能够接受、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执法行为。

3.4提高海事执法人员素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教育海事执法人员始终怀有对国家法律的忠诚信仰,对船员的深厚感情,对海事事业的执着追求,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思想,本着无情执法、有情服务的宗旨,时时对管理相对人负责,逐步由对立关系变成合作关系,由执法对象直接经济利益的伤害者,变成执法对象长久合法利益的维护者。加强海事工作业务特别是海事行政处罚业务的培训教育,在查处违法违章行为和作出行政处罚时,做到文明用语在先,亮明身份在先,指明违法事实在先,权利告知在先,在工作中充满真情,在程序上规范清晰,杜绝“三乱”和不廉洁行为,让接受处罚对象心悦诚服,减少海事行政处罚工作的阻力和难度,从而提升海事执法效率和效果。

3.5深化海事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地方海事部门可实行垂直管理。虽然经多年来的努力,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初步实现了全国一盘棋格局,但是有些地区地方海事执法机构仍然受到多头管理的困扰,导致重经济利益、轻管理、多家插手现象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地方海事只有全面实行垂直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全国海事一家人,水上监管一盘棋”的管理格局。另一方面,地方海事部门应列入国家公务员管理序列。海事机构是代表国家行使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的,也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执法部门。当前,部分海事管理机构还是实质性自收自支的事业性质,而在自收自支体制下,基层海事执法单位往往是为完成任务指标、保吃饭、保运作而重收费、轻管理,或者干脆以罚代管。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水运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水上交通安全的管理,削弱了海事执法职能的发挥。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把地方海事部门列入国家公务员序列,并真正按国家《公务员法》管理。

3.6建立管理相对人信誉档案。由于一些行政执法相对人法制意识淡薄,接受处罚的自觉性不高,在明知自己有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处罚时,要么心存侥幸,要么想出各种办法和理由抵制执法人员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能拖则拖、能赖

下载烟草行政处罚中“警告”处罚适用问题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烟草行政处罚中“警告”处罚适用问题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警告处罚通知

    警 告 处 罚 通 知 2015年4月28日,因物流中心人员工作疏忽,将上广木业订购的货品发错。此次失误不仅降低了客户的信任程度,损害了公司专业化形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对销售产了不利......

    警告处罚通知范文合集

    警 告 处 罚 通 知 2017年6月12日下午,安排胡永明把儿童杯FC55-B款黄色拉到指定的仓库区域,当事人对工作极其的不负责任、粗心大意,放在了儿童杯FC55黄色位置,(2017年6月13日又......

    浅议行政处罚中应当保护的当事人合法权益

    浅论行政处罚中应当保护的当事人合法权益 强凤彬 《行政处罚法》作为一部程序法,明确了当事人在行政处罚过程中享有的合法权益。随着执法实践的不断深入,工商行政处罚过程中当......

    论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行政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论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 内容提要:一事不再罚原则作为行政处罚适用中的一项基......

    论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

    论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 内容提要:一事不再罚原则作为行政处罚适用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已为我国法学界所公认,但,何为“一事”、何为“再罚”在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很大的......

    毕业论文——浅析对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的认定

    浅析对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的认定 一、内容摘要: 违法所得,英文译为illegally-gained income,是我国独创的一个法律概念。从语义上解释,应为因违法行为所获得的利益的意思。行政......

    行政处罚中的告知程序探析论文(5篇范文)

    一、行政处罚程序中告知程序的作用及意义行政处罚程序中的告知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决定之前,根据法定的程序和方法将法律规定的各项......

    行政处罚中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如何计算

    行政处罚中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如何计算?问题涉及的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