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聊城市2012年重点抓好七项农机化工作
聊城市2012年重点抓好七项农机化工作
日期:2012-02-24
[ 大 中 小 ]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聊城市农业产业振兴“三年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全市农机化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着重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加快推进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创建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全面提升农机化水平,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切实抓好省、市《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各级农机部门将以贯彻落实省、市《意见》精神为契机,根据省、市《意见》提出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谋划好2012年农机化工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贯彻落实方案,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各县(市、区)农机部门要尽快出台本地农机化发展意见。
二是认真做好农机补贴资金的争取和落实。各级农机部门继续把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和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作为补贴重点,大力发展性能优良、技术适用和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在实施过程中,各级农机部门要层层签订承诺书,层层落实责任。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严肃纪律,加强监管,切实保障农机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手中。
三是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在进一步提升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继续把玉米机收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认真筛选推广适用性强、技术含量高、受农民欢迎的机型,最大限度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促进机械总量增长。同时各级要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电视电台、报刊、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推广。
四是努力实现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化新突破。全市要围绕花生、棉花、大蒜、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按照谁有条件谁就先行一步、哪里种植面积大,哪里就要率先突破的原则。市局将按照市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聊政发[2011]79号)的要求,结合全省农机创新示范工程,创建1-2个高规格的农机化科技示范园区。各县(市、区)要明确各自主攻方向,分别建立1-2个农机化科技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农机科技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是大力推广发展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土地深松机械化。要把这两项技术作为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民和农机手,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广泛组织召开示范会、推广会,搞好抗干旱、抗倒伏和测产对比,提高广大农民对其优越性的认知度,以先进理念引导农民和农机手,以实际效果吸引农民和农机手;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注重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实施工作的具体指导,促进规范实施,不断提高实施质量和效果。要大力推进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加快推广发展小麦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土地深松、免耕播种两个“一条龙”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同时,要进一步把土地深松作为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重要环节,扩大土地深松作业补贴面积,加大各项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组合应用力度,实现各项技术的有机融合和协调推进。
六是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强化指导服务,实行增加数量和规范化建设并举,不断加快和提高农机合作社发展速度和建设质量。同时,要不断探索创新农机服务模式与机制,在大力开展跨区作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合同订单作业、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系列化套餐服务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新的实现形式。要努力拓展农机服务新领域,把农机服务延伸至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扩大农机社会化服务范围,把农机服务做成农村服务业的重要内容。
七是依法提高农机监管水平。严格按照《农机化促进法》、《农机安全监管条例》和《山东省农机管理条例》、《山东省农机化促进条例》等农机化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农机“三率”水平。不断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活动,突出抓好“三夏”、“三秋”等重点时段、重大节日、重点领域的农机安全监管,严防各类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继续保持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孟繁凯)
第二篇:浅谈如何抓好江淮丘陵地区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如何抓好江淮丘陵地区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作者:孟丽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2期
摘 要:安徽省定远县地处江淮丘陵地区。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必须坚持立足县情,扬长避短,确立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机技术体系;必须坚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推广农机技术的重要意义。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强宣传造势,强化演示效果;必须坚持典型引路,示范推动,加速农机实用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必须坚持完善网络,强化服务,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农机保障。要强化服务网络建设,强化农机技术培训,强化农机具售后服务。
近几年来,安徽省定远县农机推广站坚持以服务农民为宗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大农机技术的推广力度,致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截止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26.8万千瓦,比上年增加3.8万千瓦,各类拖拉机12.92万台,比上年增加808台,联合收割机5112台,比上年增长650台,水稻插秧机401台,比上年增加210台,新增秸秆还田机15台,新增施肥播种机8台,玉米收获机26台,配套农机具25.66万台套,农机配套比达1:1.3,农机化综合水平达76%。推广机耕面积达到155万亩,机收面积达到162万亩,机条播面积达到66万亩,深耕、旋耕、精量播种、化肥深施、机械抛秧等新技术有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县情,适应生产,方便农民的、具有江淮丘陵特色的农机技术推广的新路。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立足县情,扬长避短,确立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机技术体系
定远县是典型的江淮丘陵地区,地形复杂,87%的面积为高岗丘陵地形,圩区、平原面积很少,给农机技术的推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加之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每户只有10~20亩田,而且田块小,零星分散,也不利于农机技术的推广。在新的形势面前,局领导班子和推广站班子认真吃透县情、农情,分析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充分认识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深刻含义,一致认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化,农村生产力的提高,离不开机械化,农民是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更离不开机械化,随着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一部分农民必将从事农业转向二三产业,转向城镇北和城市化,农机推广工作关键是要立足县情,选准路子,扬长避短,确立适合一家一户、经济实用、便于操作、效果显著的农机新技术。于是我们组织了以县技术推广站为主各部门配合的农机推广调查组,深入农机开展调查研究,征求基层的意见,征求农民的意见,从我县的实际出发,进一步理清了农机推广的思路,确立了“以小型为主,兼顾大中型,加速进入千家万户;以耕、播、收技术推广为重点,兼顾高、精、新技术推广,加速提高劳动生产力;以服务为保障,兼采取行政推动,加速提高农民的农机技术水平”的指导思想。思路定出路,由于我们确立了一个符合县情、符合农情的发展思路,农机技术的推广从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推广农机技术的重要意义
在推广农机技术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广农机技术不仅是农机部门的事情,也是党委政府的事情,更是农民本身的事情,没有党委、政府的支持,没有广大农民认识的提高,农机技术的推广难以取得很好成效。为此,我们把宣传造势工作作为推广农机技术的开路先锋。
1.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
把我们的想法和思路主动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陈述利弊得失,表明态度决心,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由于我们的分析透彻,思路明确,措施有力,得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在会上要求各地做好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并专门发文,使我们的部门行为变成党委、政府的行为,加大了推广的力度。
2.加强宣传声势
我们每年在春播、夏收、秋种季节都在县城和乡镇悬挂过街宣传横幅,组织宣传车进行流动宣传,设立咨询台进行咨询。仅今年,我们共悬挂横幅50多条;流动宣传1千多公里、30多个乡镇;发放咨询材料30000多份,咨询人数近万人,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引导作用。
3.强化演示效能
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也是农机技术推广的主体,不使他们亲眼所见,切身感受到使用农机具的好处,就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们每年都在栽种季节组织新机具、新技术到各乡镇进行现场演示,几年来组织76场次的演示会,演示了小型联合收割机、行走式喷灌机、深松机、条播机、插秧机、抛秧机、化肥深施器等20多种农机实用新技术,有2万多基层干群现场观看了演示,使广大农民切实感到了农机技术的好处,进一步引发农民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为农机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典型引路,示范推动,加速农机实用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农机技术能不能大面积推广,关键看推广的力度,推广的力度又看农民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看我们能不能树立出有说服力、有效益的典型来。因此,我们一直把树立典型作为推广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始终抓住不放。几年来,在各种新技术的推广上树立出几个典型,通过典型引路,推动农机技术的迅速推广。针对定远县地形高低不平、田块小而分散的特点,在收的技术上,重点推广联合收获技术,不仅收得快,还可以帮助无机户收割,有利可图,农民非常易于接受。从1996年开始我们大面积推广,利用“三夏”、“三秋”等农业生产关键季节,在全县各乡镇分别召开收割现场会,引起了农民的极大关注,深受农民的欢迎。从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以2000台的速度递增,机收率由1996年的34%猛增到目前的99%,大大加快了收割进度,减轻了劳动强度。在栽的技术上,重点推广小型插秧机,特别是97年重点推广了机械软盘抛秧机。我县常年栽水稻100多万亩,栽插任务较重,为此,我们不惜投入,购买了抛秧机
和步式插秧机,适时到乡镇开展示范活动,深受农民的欢迎。在节水技术上,针对定远县缺水干
旱的县情,引进行走式多功能喷灌机,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多次召开节水灌溉现场会。显著的节水性能,赢得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纷纷询问喷灌机的产地,价格和功能,表示要购买应用。县委、县政府对这项技术也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是解决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抽水的重要途径,是发展节水灌溉的有效路子,要尽快大范围推广。在合理密植上,针对我县小麦播种过密的习惯,我们又大力推广小麦播技术,实行精量播种,科学播种。从1996年以来,召开了在不同类型的五行、七行、旱地、稻板田机条播等现场会,使此项增产增效的新技术被广大干部群众认识。近几年来,由于我们推广了一系列经济实用、价格适中的农机技术,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30%以上,农业生产效益提高10%以上,农民增收因素中农机贡献率达到30%左右,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四、完善网络,强化服务,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农机保障
在加快农机技术推广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民为宗旨,既注重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效益,做好有偿服务,优质服务中加速发展,在发展中完善服务,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强化服务网络建设
按照“完善县级,提高乡级,发展村级”的原则,县农机推广站的建设,做到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为了提高县站农机人员的素质,去年,选派农机人员到大专院校学习农机新技术,增强农机技术推广的能力,使县站成为全县农机技术推广的龙头中心。强化乡镇农机推广站建设。近几年来,不断地充实调整乡镇农机站人员,落实了编制,充实了人员,使全县所有乡镇农机站有编制、有站房、有人员、有阵地,成为农机技术推广的骨干队伍。逐步建立村级农机技术人员队伍,为了使农机技术的迅速大面积推广,把农机技术的触角深到村级,正在着手为每个村培养一名农机技术人员,使农机培训、推广、维修尽量不出村,方便农民,方便生产。通过几年来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已建立起一支人数较多、素质较高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初步形成了以县站为中心,以乡镇站为骨干,以村农机员为网点的三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2.强化农机技术培训
每年春节过后,我们都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县培训到乡镇,乡镇培训到户,96年以来共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40多场次,直接培训农民1万多人次,同时发放了18万本农机技术资料。
3.强化农机具售后服务
农民最怕的是农机具坏了无法修,针对农民维修的实际困难,我们不仅要求乡镇农机站要设立维修部,帮助农民维修服务队深入农村,及时帮助农民修理农机具,保证农民生产的需要,96年以为,共组织了18支维修队免费为农民修理农机具4.5万台(套),为农民节约了40多万元维修费,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
第三篇:农机化工作
浅谈农机工作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这几天的深入调研,我对加快农机化建设有以下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和使用现代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实行农机补贴以来,在补贴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我县农民购买、使用农机具的热情逐年高涨,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全县农机化装备水平。出现了以下喜人的场面;
(一)补贴政策推动,农机发展迅猛。
从2005年开始,我市已连续5年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实行补贴,购机补贴项目资金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60万元,今年增加到800万元。前5年累计安排到位的农机购机补贴资金已达到1700余万元,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96075千瓦,47097台,平均每公顷耕地拥有农机动力3.05千瓦。共有大中型拖拉机6660千瓦,150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19007千瓦,2467台;水田耕整机72388千瓦,16168台套;排灌机机械98894千瓦,15542台
(二)替代效益凸现,农机作用明显。
1、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劳动力转移快速。近年,水稻全程机械化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各乡镇相继出现了女插秧机手。
2、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这种民间服务组织整合农机资源、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这些农机服
务组织活跃于田间地头,形成了农户生产经营离不开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服务既得到了农户的认可,又是新技术的使用者、传播者,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二、存在问题
1、宣传不足,制约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
2农机人员的专业知识的不足。
3、乡镇农机站人员少,工作分管头绪较多,不能专心从事农机工作,使农机业务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建议与对策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强力实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为此,我们要抢时奋力,强力推进,加快全县农机化发展进程。
一、高度重视。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实施农业机械化作业,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耕作效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加大政策宣传,让农民了解国家的强农惠政策。让农民知道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让农机部门成为农民的强有力的家,让农业机械成为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项目支农资金,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在保证农机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加快农机具的更新换代,努力提升全县农机化整体装备水平。
二、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县、乡农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着力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技术人才。通过针对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批有实际操作的专业人员,培养技术精,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技能学习、技术培训、岗前教育、岗位练兵等方式,提高农机工作者承担农机科学管理、科研、推广等项目的能力。让在职的农机人不光是知道,还要会动手操作,一带十,十传百,大力实施“农机大户培训工程”,在继续办好拖拉机和收割机驾驶人员培训班的同时,分步骤开展工程机械维修培训班,提高农机大户经营服务能力和增收后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协会、合作社、经纪人等中介服务组织,形成以县为中心、乡镇为骨干、村为基本、专业户为补充的农机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要鼓励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经营服务组织,重点组织农机服务队进行有序的跨区作业服务,建立和完善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制度,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推广服务中心,逐步实施农机服务热线和农机服务网站、农机连锁经营、农机示范场以及农机作业和承包跨区作业等推广模式,为农民增收创造平台。
三、制定激励措施。拨出专项经费,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农机工作带头人和科技骨干,造就一大批在基层农机工作上大有作为之人。建立并完善既符合事业特点,又能激励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内部分配机制,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在农业主战场建功立业。对做出成绩的实行奖励。
四、建好基层站所。县级政府应分期分批安排武装好乡镇农机站,既能让基层农机人员有安身之处,让他们安下身来,静下心来,服务好本辖区的农机化工作,又能为农民机手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通
过营造农机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让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才兴,事业兴,实现我市农机化工作的新飞跃。
第四篇: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确定七项重点
2011年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重点抓好七项工作近日召开的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明确了2011年着重抓好的七项工作:
一是大力推动城乡充分就业。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发展的优先目标,努力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实现就业稳定增长。年内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
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为契机,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等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全市新农保试点参保率力争达到80%以上。
三是统筹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紧紧围绕实施国家战略需要,全面落实人才工作政策,做到开发现有资源与引进急需人才并重,统筹推进各类公务员、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海外智力引进工作。
四是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岗位管理、公开招聘和评价考核制度,加强人事考试工作,完成军转安置任务。
五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点健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工资指导线为依据、以工资集体协商为决定形式,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企业工资调控体系,促进职工工资与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同步增长。
六是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强化对企业用工的指导服 1
务,完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落实劳动合同管理,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机关事业单位临时用工管理。完成市、县两级仲裁组织实体化建设,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和机制建设,提高调解仲裁工作水平。加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违法行为。
七是扎实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建立统一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多层次、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便民服务体系。
第五篇:聊城市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聊城市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为进一步促进农机化科学发展,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我与有关同志一起到东昌府区道口铺、湖西办事处,深入村户,通过走访座谈,深入分析全市农机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下步发展对策与建议与基层进行了深入探讨。现汇报如下:
一、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市农机化一直保持了强盛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十五”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对农机化的投入大幅增加,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即快又好的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已成为农民手中最值钱、最直接和首选的生产致富工具,为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农机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8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985万千瓦,农机总值达36.3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4.9%。全市各类拖拉机达6563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19429台,增长11.1%,高出全省平均增长水平6个百分点。小麦联合收割机达8140台,增长10.5%,玉米联合收获机达1333台,增长60.1%。小麦免耕播种机达1039台,翻了一番。各类设施农业机械及农副产品加工机也取得较大进展,其中田园管理机达2209台,电动卷帘机达3377台。
(二)农机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小麦生产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2008年全市小麦收获机械化水平达98%以上,全市636万亩小麦收获仅用了7天时间,小麦耕播机械化水平均达到95%以上。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全市玉米机播、机收和秸秆还田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9%、20%和70%,分别提高5个、8个和7个百分点,实现小麦保护性耕作面积41.8万亩,连续两年在全省位列第一,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
(三)农机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近几年,国家和地方相继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山东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农机管理部门对农业机械的管理职能,省市政府也确定了农机部门的执法主体资格和行政许可事项。我市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农机法律法规,大力开展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农机安全集中整治和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全市共核(换)发拖拉机、收割机号牌5137 付,新办驾驶证2372个,检验车辆21940台,全市未发生大的农机事故,保障了安全生产。
(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近几年,各级农机部门重点抓好基层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户发展。通过发展壮大各种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把松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走向市场,实现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农机服务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较好地起到了科学配置农机资源,促进共同利用,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2008年底,全市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达
60处,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人员达561名。农机户达38.03万个,农机从业人员达42.56万人,其中农机专业户11972个,拥有农机总值20万元以上的农机专业户521个,50万元以上的农机专业户29个。2008年农机经营收入达12.5亿元。同时不断加强完善农机推广、教育培训、农机维修、农田作业、信息服务等服务网络,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逐步增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断提高。尤其自1997年开始三夏小麦机收以及近几年开展的三秋玉米收获、机播、机耕、机械还田跨区作业,为农民开辟了一条重要的增收渠道。2008年三夏,全市共派出小麦联合收获机1850台,完成作业面积96万亩,为全市农民增收4800多万元。三秋期间,全市共组织200余台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机械赴淄博、济南等市进行作业,为机手增收300多万元。我市自97年开始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以来,已累计为农民增收6亿元。
(五)农机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近几年,中央和省财政对农机化的投入逐年增加。2009年,我市争取中央和省农机补贴资金达5460万元,掀起农民发展农机化的新高潮,预计可带动农民投入资金1.6亿元。据统计,自2004年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以来,全市已争取落实各级农机补贴资金达8950万元,带动农民投入资金2.6亿元,农机补贴效应放大了3倍多,共发展各类大型高效机械6000多台套。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机化发展不平衡。在农机装备发展方面存在着“四多四少”的不平衡现状,即: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种植业机械多,农村其他各业机械少;传统作业机械多,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少的;在不同作物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如目前我市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还很低,玉米收获目前基本上还是人工作业,已成为我市农机化发展的瓶径。另外,经济作物如蔬菜、花生、薯类等机械化水平也很低,不适应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二是对农机化的投入仍显不足。其一农机补贴规模难以满足农民需求。近几年,国家农机补贴力度不断加大,特别今年全国增加农机补贴资金达到130亿,但仍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实际需求。仅从我市的农机购置补贴实际来看,去年能够享受农机补贴的农户仅占报名数的十分之一。其二市区县政府缺乏明确具体的农机投入管理机制,地方财政农机投入严重不足。其三作为农机投资主体的农民自我积累能力弱,农机产品价位较高,农机作业季节性强、投资回收期长、利润低,制约了农民对农机的高性能机械的投入。
三是基层农机管理推广组织不健全。乡镇农机管理推广组织是农机系统为“三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农机管理执法、推广服务等行政性、公益性的工作任务,是搞好农机工作的关键,但就目前情况看,全市约有1/4的乡镇已无场所、无资产、无专职人员。由于乡镇农机人员工资归乡镇发放,人员受乡镇政府支配,不少乡镇名为农机站人员,但却常年围绕乡镇政府中心开展工作,使农机推广、管理服务工作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
四是农机安全生产隐患严重。由于目前农机经营的主体是农民个人,大量的机械分散在千家万户,而基层农机管理组织又比较薄弱,给农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而且有的地方政府对农机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把农机依法管理视同“三乱”加以限制,使正常的管理工作难以开展。由于农机执法被限定在田间场院、乡间道路和作业现场,农机人员只能进村入户抓源头管理,管理难度很大。目前全市约有1/3的机手没有办证,年检率不足1/4,机手安全意识淡薄,无证驾驶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严重隐患。
五是农机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全市农机服务组织很少,而且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很低,运作不规范,绝大多数农机户分散经营,参与市场的意识不高,能力薄弱,农机的利用率不足,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农机的经营效益。
六是农机与农艺不相适应。农民受传统的种植习惯影响较深,农作物的种植品种,规格不统一,相邻地块不能同时连续收割,尤其是地块零散,经营规模小,直接影响了大型机具作业,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三、下步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对农机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农机化的重视支持力度,切实把发展农机化置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考虑,置于发展现代化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素来对待,真正将农机化摆上应有的位置,列入重要工作议程,各级有关部门要关心农机化、支持农机化,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农业机械一次性投资较大,回收期较长,多数农民想买而经济实力不足,国家和各级政府应给予政策扶持。对我市来说,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农机补贴项目,及时落实配套资金。同时,市县财政要逐年增加农机专项补贴资金和项目管理推广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在资金的投放上,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机具,严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进一步优化农机发展结构。牢固树立“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按照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着力抓好新农村建设急需,农民群众要求迫切的机械化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市要在巩固和提高小麦全过程机械化的基础上,重点突破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大力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秸杆综合利用等节本增效技术,积极推进花生、薯类、设施农业等经济作物机械化,对大型高效农机发展给予重点扶持,示范引导农机化健康发展。力争到“十一五”末,全市玉米收获机械化达到70%,适宜地块实现保护性耕作,全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
(四)依法加强农机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对农机的有效管理和宏观指导。
一是加强乡镇农机管理推广站建设。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要求,乡镇农机站是“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最近,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合理配置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将人、财、物划规县农机部门管理,以便使其真正履行农机管理、推广、服务的职责。
二是依法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农机部门负责农用拖拉机的登记、检验和核发牌证等安全监督管理职能。职能法定,责任重大。各级政府要重视农机安全工作,将安全管理主要指标纳入政府考核内容,今年市安委已将农机安全指标列入考核内容,建议各县市政府也要将其列入考核乡镇的重要工作目标,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农机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抓好乡村道路的检查和进村入户源头管理,纠正查处违章行为,加强队伍建设,严格依法行政,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三是抓好农机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农机与工商、质检部门要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和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是进一步抓好农民农机技术培训工作。通过送教下乡,集中分散相结合等形式,努力提高农机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使其真正成为懂技术、善经营、能致富的农机科技带头人,更好地为农机化发展服务。
(五)加快新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实践证明,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是连接农机作业市场与农机户的重要纽带和中介要素,在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和规模效益,增强机手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优化农机技术、人才和装备资源等要素,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家已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我们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抓好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加大投入,规范运作,强化指导,创新机制,抓好典型的总结与推广,推动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快速健康发展。
(六)积极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坚持农村基本土地制度的前提下,推动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积极引导农民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成方连种植,统一耕地管理,统一种植规格,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械作业等几个统一,以解决大机器与小地块的矛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业效率,推动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