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津市编办以实名制为抓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河津市编办以实名制为抓手加强机构编制管理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河津市编办以实名制为抓手,夯实基础,抓住关键,强化措施,全面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迈进。
一是健全制度。完善审核制度,严格审核把关,对各单位上报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人员增减等情况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实行机构编制年检制度,对全市机关单位进行年度检验,并对发生机构编制和人员变动的单位,督促其尽快办理相关手续,确保信息及时更新。
二是完善机制。加强跨部门协作,完善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配合协调机制;加强内部联动,综合股、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及时反馈机构编制变动、使用情况,监督股及时反馈督查和相关部门的整改情况,以此形成机构编制系统各职能股、局同轴运转,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三是创新方式。坚持电话督办、文件制发、业务培训等常规方式,推进机构编制工作有序开展;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利用机构编制门户网站、工作QQ群、微信群等传播载体,强力推行“网上宣传、网上监督、远程指导”的实名制日常管理新模式,力促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河津市编办 王卓 供稿 2015年09月01日
第二篇:河津市编办“三个注重”加强机构编制档案管理
河津市编办“三个注重”加强机构编制档案管理
为加强机构编制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近年来,河津市编办坚持把档案管理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三项举措注重提升机构编制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推进该市机构编制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一是注重历史沿革文件归档整理。针对纳入全市机构编制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历史沿革文件,采取了细致地分类归档整理。全面系统地汇总了各部门、各单位建制以来的历史调整文件,按照时间顺序、部门、事业单位制定目录索引,建立机构编制档案电子管理台帐。尤其是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纸质机构编制文件档案,采取拍照、电子扫描等方式予以复制保护,并上传存入专用电脑,实行纸质和电子双向归档,充分发挥档案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为日常查阅档案工作提供便利。
二是注重日常机构编制档案利用。通过对机构编制档案的汇总、分类、整理,按照“统一规范、长期有效”的原则,对所有档案进行统一装订和归档,使档案材料达到“材料齐全、内容完整、版式统一、编号统一”的要求,全面掌握了各部门、各单位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实有人数、人员结构等数据信息,逐步完善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人员电子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增强了机构编制管理系统的建设,确保了机构编制档案应用的便捷性、高效化,为编制部门日常管理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数据和快捷查询方式。
三是注重完善文件材料归档制度。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了《档案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归档文件的整理及档案信息化技术等业务知识进行重点强化,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对机构编制部门重点工作、重要活动档案的收集管理,全面规范专业档案工作,重视有关机构编制变化的照片、影像资料等特殊载体的收集保管,确保机构编制档案应归尽归。充分利用档案管理OA系统,对机构编制部门发文进行归档整理,并搭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完善了档案管理制度。
河津市编办 王卓 供稿
2015年5月25日
第三篇: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
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
保证我校基本建设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湖北师范学院纪 委监察处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基本建设速度加快,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投资急剧增长,如今的高校已不再是一片“净土”,在很多领域存在腐败易发的土壤和条件,因而有些高校在楼房建起的同时,一些干部却倒下了。高校的涉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围绕高校的发展,有效的预防腐败,作为高校纪检监察部门不能不思考这个问题。全面履行纪检监察的职能,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是我们纪检监察工作者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学校党委根据新形势下高校反腐倡廉的新情况、新特点,明确重点、狠抓难点,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党风廉
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我校基本建设起步较晚,2003年,在黄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将学校周边的青山湖公园、博物馆、华新水泥厂的采石场、电厂事故灰塘等土地规划给我校作为学校发展建设用地。使我校由过去占地230亩的狭小办学空间扩展到现在的2002亩。从2004年开始,学校大规模的校园建设才正式起步,到2008年底,保证1.5万在校学生教学,生活,活动场所的第一期校园建设规划基本完成。五年时间,共完成各类校舍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20栋,学生食堂2个,教学用房7栋(含全国第八届艺术节场馆演义大楼)以及青山湖公园和华新采石场划转及购置后的市政,道路,绿化工程,基本建设总投资近6个亿。短短五年时间,我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过去破旧狭小的校园发展到
现在拥有青山绿水的美丽校园。
由于我校校园建设起步晚,建材价格正处于高位;银行贷款利率高且对高校贷款开始紧缩;建筑物要么在湖边,要么在山上和山边,桩基构建,山石开采,道路修建等等,都使建设难度增加和建设成本加大。为了保证我校基本建设快速、顺利、健康有序的完成,我校采取了超常规的建设步伐,同时监察审计全程参与,确保了建设速度和质量,和兄弟院校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在此,我只是把我们近几年围绕基本建设所做的工作向各位同仁作简要汇报,以求指导。我们主要从教育着手,从制度着眼,从监督着力,全方位地规范学校各级领导干
部的从政行为,为学校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从教育着手,筑牢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
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廉洁自律的教育坚持常抓不懈。一是常规教育,三头并进(即心头、案头、手头)。新任职的副处级以上干部,都要接受一次任前廉政谈话,声声入耳,敲响廉政的警钟,将廉洁自律规定记“心头”;都会收到一张廉政卡片,“高等院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摆在“案头”,字字入眼,时刻提醒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手头”都要收到一本校纪委编制的《湖北师范院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手册》,经常学习,条条入脑。二是主题教育,突出特色。从2004年开始,充分利用五月份反腐倡廉宣教月活动载体,根据国家和学校的实际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到目前已开展了七个主题教育。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利用广播、网络、宣传栏,上党课,举办报告会,开展廉政知识竞赛,唱廉政歌曲,到监狱召开警示教育现场会等各种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主题教育。先后请学校党政一把手讲党课,请省高校纪工委领导结合省高校领导腐败实例作高校反腐倡廉形势报告,请市纪委、市检察院领导根据职务犯罪的实例作预防职务犯罪报告,劳教人员结合自身的犯罪事实讲沦为罪犯的过程及教训,使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心灵受到洗礼和震撼。三是警示教育,持之以恒。校纪委网站专门开辟了警示教育栏目,要求各党总支要将收看警示教育片作为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纪委每年都要以纪检监察简讯的形式将各级纪委的重要精神和法律、法规的最新动态、典型案例,学校有关部门好的内控制度等予以刊发,供各党总支学习借鉴。同时还组织了全校“一月一案”警示教育片观看活动和收看《荆楚廉政》的教育活动,为使警示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我们对“一月一案”警示教育采取借阅制,将警示教育栏目和《荆楚廉政》栏目收看情况纳入年终党风廉政建设检查内容,实行查阅制和书面汇报制。除此之外,我们还配合教务部门,工会等单位,坚持每年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和评比表彰活动,树立典型,榜样引路。以上活动除学校副处以上干部参加外,有些活动扩大到人、财、物等重点部门尤其是与基建有关的科级干部。通过以上各种教育活
动,使我们领导干部在工作上,在生活中,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廉政教育渗透于学校管理,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营造廉洁治校、廉洁从政、廉洁治学的和谐校园氛围,从思想上解决领导
干部不愿腐败的问题。
二、从制度着眼,筑牢不能腐败的防线
反腐倡廉,制度是核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反腐倡廉,干部是重点。针对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学校坚持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在学校领导层面,2005年,党委印发了《中共湖北师范学院委员会关于落实党委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责任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对党委书记和党委成员的责任进行了具体规定;在职能部门层面,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职责书》,一级抓一级。学校坚持每年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与考核,使责任制落到实处。在工作中,学校进一步完善了“三重一大” 制度,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人任免、重大建设项目,大额资金使用,必须提交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对校园基本建设工作,党委书记还代表党委在全校中层干部会上公开承诺“三不”规定,即不介绍工程,不打招呼,不干预工程
招投标。
预防腐败,制度要先行。我校2002年就实行了教材图书采购招投标制度。2004年新学期伊始,学校校园基本建设总体规划通过论证,学校及时印发了《湖北师范学院基建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湖北师范学院维修工程招标投标实施细则》等文件。对招标原则,人员组成,招标内容和程序都作了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学校迅速成立了分管后勤副校长为组长,纪委监察、审计、工会、基建、国有资产、后管、党政办、财务处等多个部门参加的15人招标委员会,同时还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的委托审计招标领导小组。校纪委、审计及时跟进,印发了《湖北师范学院关于基建、维修及物质采购的若干纪律规定》和《关于学院基本建设工程跟踪审计的若干规定》,一方面,提出了加强对基建、维修及物质采购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工作纪律,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提出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了责任主体,使责任追究落到实处。文件严格规定使用学校资金在10万元以上的基建工程,3万以上的维修工程和一次性购物在10万元
以上各类设备,图书,教材及各类大宗物质,均要实行公开招标。还明文规定不准领导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子女,亲属在校内承包工程。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程建设招标的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另一方面,提出了加强具体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跟踪审计,对合同及谈判、隐蔽工程及验收,材料价格询价与定价、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工程变更及费用支付、工程竣工及验收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一改过去竣工结算审计方式,实施全过程(事前、事中、事后)跟踪审计,跟踪审计的队伍由招标领导小组确定,业务上由校审计处指导,跟踪审计工作人员行为接受校方监督,审计费用直接与审减费用挂钩,确保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在一
定程度上赌塞了腐败滋生的漏洞。
在工作层面上,基建处负责招标和工程项目管理。对投标和中标的建设单位分别实施黑名单制和廉政承诺制,即施工队伍在别的单位有违纪反映或在投标过程中校纪委收到举报,一票否决,不允许参加竞标;中标的施工队伍在与学校签订合同时还要签订一份廉政承诺书,保证不得向我校领导干部和有关工作人员行贿或有碍公务的宴请和高消费娱乐活动。为了使之落到实处,纪委还实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在校建设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我校人、财、物等重要岗位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听取施工单位履行廉政承诺的具体措施及对我校管理干部和工作人员在项目管理上的建议或意见,共同推进工程进度,共同预
防腐败发生。
在工程款和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上严格坚持“会签制”,即工程款项的支付都必须遵循项目负责人、基建处分管处长、基建处长签字,审计处长签字等程序,财务处处长签字再报分管基建的校领导及分管财务的校领导签字,使经费支出领
域腐败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我们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从而构筑起领导干部和相
关工作人员不能腐败的防线。
三、从监督着力,筑牢不敢腐败的工作机制
反腐倡廉,监督是关键。腐败总是和干部以及干部手中的权力联系在一起。失去监督的权力,必须产生腐败。学校始终明确干部是重点。学校党委书记代表党委一班人在每年全校纪检监察工作会上多次向广大干部教职工承诺在学校基
建、物质采购、教材招投标过程中不介绍、不打招呼、不干预,并欢迎和接受全校教职工的监督,为学校基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新提拔的干部,学校都要进行廉政谈话,包括科级干部的配备,都要书面征询纪委意见,并在学校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全校师生员工的监督。每年纪委都要检查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申报,礼品礼金登记制度执行情况以及重要时段违反规定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每年年终,在全面检查与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基础上,按照校领导“盯人,盯钱,盯物”的要求,对人、财、物重要管理岗位的干部推行公开述职述廉工作,我们组织人、财、物重要管理部门负责人年终向由校领导参加、教代会代表,中层干部代表,教授代表等组成的考评人员汇报一年的工作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考评结果以“纪检监察简讯”的形式予以通报并记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干部廉政谈话,提醒谈话和任职调整,提拔的重要依据。一方面,使这些重要岗位的干部的从政行为置于广大教职工的监督之下;另一方面,也使广大教职工对这些处于“风口浪
尖”的干部予以理解和支持。
在校园基本建设的监督方面,我们更是全方位的介入,做到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在纪检监察只有两名干部的情况下,面临建设任务繁重的压力,无论寒暑假,还是法定假日,主动全面介入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一方面,保证程序到位,操作规范;另一方面,也为建设一线工作的干部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在队伍的考察上,注重队伍的实力,严把资质关;在招投标中,坚持公开、透明、公正原则,竞标单位和评标结果都要在校务公开栏公示,严把程序关;在合同谈判中,坚持基建,纪委,审计三方参与,严把价格关;在工程变更,主材选定,工程竣工验收中,坚持招标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严把质量关;在资金拨付与工程进度款支付中,加强审计力度,严把资金安全关。以此加强对基本建设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督,从监督方面解决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不敢腐败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切的感到,高校纪检监察尽管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但只要我们坚持切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我们的工作就会收到广大教
职工认可。我们的体会是:
其一,教育要紧。职务犯罪心理特征多表现为私欲恶性膨胀、侥幸心理作怪、攀比心理作祟,多为“一念之差”,所以我们要反复对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廉政勤政教育,尤其是警示教育,多敲警钟,组织干部到监狱,到看守所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让他们时刻提高警觉,想一想腐败犯罪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从
而防微杜渐。
其二,制度要全。基建、招生、物质采购等领域成为高校职务犯罪的高发区,往往和制度不全或缺失有关。所以制度要及时跟进,横要到边,纵要到底,斜要到角,尽量堵塞制度上的漏洞。纪委监察把重点放在制度执行力的监督检查上,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使相关部门主动承担起反腐倡廉的职责,从而
落实“一岗双责”的政治任务。
第四篇:以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为抓手
以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为抓手 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在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理论与实践座谈会上的演讲
李亚民
(2011年5月5日)
我国现有税收征管体制成型于传统计划经济时代或市场经济初期,其核心内容是属地管理,比较适应当时企业经营规模较小、跨区域经营较少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应运而生,总部控制、跨区域经营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甚至遍布全球。税收集中度日趋提高,属地管理与企业集团化运作的矛盾日趋突出。以属地征管为核心的传统税收征管模式在复杂的大型企业集团组织机构模式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何适应大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但是,受现有层级制的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以及立法程序的制约,要改变现有的征管模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逐步过渡。为此,总局肖局长指出,要将税源管理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合理分配,为我们优化税收征管体系指明了方向。总局提出税源管理和征收管理相分离,解决了长期困扰大企业税收征管的难题,澄清了长期以来我们对属地管理的片面理解。可以说,将税源管理与征收管理分开,是我们税收征管方式的一次革命。
如何落实总局领导指示,让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这些大型企业的构成。一类是大型国有企业,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其分支机构受控于总部,其分支机构执行税收政策的状况取决于总部的税收安排。二类是非国有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上市公司,除受控于总部之外,任何一项违法行为都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都会影响到其股票价格的涨跌,违法成本极高。这二类企业总部从主观上都不愿意或不敢违反税收政策,从客观上都能控制下属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所以,紧紧抓住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就是抓住了税源管理的源头。那么如何抓住这个源头呢?其基本思路就是要依靠企业自律、依靠总部控制其分支机构。其核心工作就是帮助大企业建立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税务风险的过滤与处理体系,实现在税务风险出现端倪时“立即能发现,发现即处理”的效果,对大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有裨益。
从税务机构来讲,建立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与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是一致的,二者并不矛盾。税收征管综合系统的全面运行,已将企业的涉税信息高度集中于总局和省市两级,依靠信息化手段实施税收监控已成为强化征管的有效途径。通过总局、省市税务端的税源监控分析,不断发现大企业的涉税风险,及时提醒企业总部整改,完善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实现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与税务机关积极有效管理的结合,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从而降低税收成本、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降低税收执法风险,建立和谐的征纳关系,不断提高税企双方的税法遵从度。
在切实有效地促进大企业进行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建设方面,河北省国税局抓了以下几项主要工作。首先,发挥省局对大企业的监控指导功能。将传统的征收管理分解为税源管理和征收管理,在不改变属地征收管理的基础上,将税源管理权限上收,充分发挥总局、省局的优势和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在税收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税收数据的高度集中,加强税收征管。其次,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强大企业税收工作是我们优化税收管理体系的具体实践,需要重新配臵征管资源。在工作中,我们河北省国税局把省、市局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定位为对大企业税收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大企业税收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分解,做到全省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的一盘棋。其三,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将优势征管资源向大企业倾斜,省市局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行政管理和税源管理双重职能转变。
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税企双方加强沟通互动,在认识上达成一致,在心理上相互信任,在措施上相互协调,在技术上相互支撑,共同努力防范税务风险,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省国税局组织召开“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税企座谈会 3月31日上午,省国税局在阳光大厦三楼国际会议厅召开了以“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为主题的税企座谈会,税企双方齐聚一堂,就如何更好地落实税收政策、优化纳税服务、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省局领导李亚民、高莉、韩月朝、耿金跃、史育红、李兆昌、边振明出席会议,省局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各市局副局长及办公室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石化分公司等15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企业代表们分别介绍了企业当前的经营、发展和纳税状况,并就国税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在认真听取了企业代表的发言后,省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亚民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多年来,全省广大纳税人尤其是作为行业龙头和经济发展支柱的大企业坚持依法纳税,积极支持和配合国税工作,为税收增长和征纳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李亚民希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为国家缴纳更多的税收,并在引领全社会形成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风气中争做楷模、发挥标杆作用。
李亚民强调,国税机关有责任、有义务为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尽心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要充分发挥省局税源横向管理的职能,进一步加强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帮助企业做大作强,要分层级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和高层对话,及时解决大企业合理的涉税诉求;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坚决不收过头税,做到应减尽减、应免尽免、应抵尽抵、应退尽退,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助推企业转型升级;要坚持依法治税,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坚决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要进一步优化办税流程,提高办税效率,减轻纳税人负担,降低纳税成本,努力满足纳税人的合理需求,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
李亚民表示,国税部门将对企业代表们提出的合理诉求和良好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对符合政策且能够解决的问题,尽快予以解决;对诉求合理但政策不明确的,将积极向上级反映,尽早予以答复。省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高莉主持座谈会并讲话。她希望,征纳双方通过座谈进一步畅通交流沟通的渠道,完善良好的工作联系机制,齐心协力共建和谐的税收环境,为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石化分公司、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炼化分公司、张家口卷烟厂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河北白沙烟草有限责任公司、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秦皇岛中油石化有限公司、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酿酒分公司共15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石家庄高新区国税局借力规范投诉处理提高纳税服务质量
做好纳税服务投诉处理工作,是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是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和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的重要举措。为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该局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区局实际,制定了《纳税服务投诉处理工作制度》,并开辟了投诉电话、投诉意见箱和办税服务厅值班长受理投诉等多个受理渠道,从制度层面对征管查各部门转变服务理念、增强责任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进行了规范。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二〇〇九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2009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处室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扎实有效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将2009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2009年,全省国税系统认真学习贯彻《条例》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加大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力度。副局长高莉同志对开展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加强了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为了进一步抓好《条例》的贯彻执行,各级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制度,基本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分管局长主抓、办公室组织落实、各职能部门专人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有效地保证了《条例》的贯彻落实。
(二)突出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各级国税机关在公开内容上,重点公开以下事项: 1.机构职能类。公开内部机构设臵、职能分工、岗位职责及权限等情况;2.政策法规类。现行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国家政策规定;3.规划计划类。税收工作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工作目标及完成情况;4.业务工作类。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情况;5.其他应公开事项。
(三)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活动的载体和形式。在充分发挥各级国税局门户网站的信息平台作用的基础上,丰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并建立和畅通链接,保证及时发布信息。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广泛开展专题报道、在线咨询及视频访谈、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政府信息公开活动。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我局各级国税机关均在网站上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布《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
(一)通过门户网站,我局2009共主动公开各类信息6444条。其中政策法规183条,重要新闻83条,征管制度9条,办税指南41条,税务稽查11条,税收统计1条,队伍建设17条,人事管理28条,注税管理16条,政府采购28条,非许可审批7条,其他6020条。
(二)我局网站开设了纳税人之家和12366热线栏目,向纳税人详细介绍了办税指南、在线咨询、在线访谈、税务救济、税收公告、税法解读、税收公告等子栏目,为纳税人提供了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受到了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好评。2009年,共答复纳税人各类提问4800余人次。
(三)我局网站开设了在线访谈、局长信箱、网上调查等栏目,架起了国税机关和纳税人、国税系统上下级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线访谈栏目就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邀请局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讲解;局长信箱栏目就纳税人和国税干部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处理,全年共处理各类信件240余封。同时,网上调查集中对近期国税工作、网站建设等情况,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了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对省、市政府政府信息平台的维护。根据省、市政府的有关要求,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将我省国税系统的工作动态、税收政策、重要行政权力公开内容(属于向社会公开的内容),采取完全公开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发布。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省国税机关将任务进行分解,指定专人负责对政府信息平台进行信息报送、审核,确保了信息发布工作的顺利进行。2009年,我局在河北省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发布信息1740篇。各市国税局也在当地政府信息平台发布信息1000余篇。2009,我局被河北省政府评为“政府信息公开先进单位”。
(五)开展国税网站税收宣传。一是在省国税局内网和互联网站开设“税收宣传月活动”专栏,并组织开展“领导网上在线访谈”、人民网企业所得税知识有奖竞赛等活动。二是各级国税机关加快推进网上申报、网上审批和网上咨询和电子政务,及时准确地传递政府信息,让广大纳税人及时掌握税务部门的工作动态、政策措施,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对服务标准、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征管流程,涉税审批、违章处罚、税收政策法规和办税流程实行全面公开,从而做到明明白白公开办税信息,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
(六)全省区、县(市)国税机关利用办税服务厅开展政府信息公开。认真执行总局办税“八公开”等制度,在办税服务厅实行“阳光办税”。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公告栏板、示意图以及发放纳税资料、办税指南、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公开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公开税收政策法规、公开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公开税务违法违章处罚标准、公开受理纳税人投诉部门和监督举报电话、公开违法规定的责任追究等有关内容,并结合税收征管业务重组、梳理岗位职责,绘制征管工作流程图,并在办税服务厅进行公开,方便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同时,公开张贴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照片姓名职务、工作纪律等内容,要求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着装佩戴服务证上岗,使用文明用语,禁用忌语,依法文明征税,方便纳税人办税和监督。特别是对纳税人最为关心的定额调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行政收费标准、税收处罚、欠税等更是做到了即时公告,使纳税人很方便获得国税的政府信息,为公众提供了优质服务
(七)我局各级国税机关及时将政府信息公开的纸制资料及电子文本,移交到相关档案馆、图书馆,以方便公众查阅。
三、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2009,我局通过信函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一例。我局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要求,按规定时限进行了答复。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09,我局各级国税机关未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任何政府信息公开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09年,我局各级国税机关未发生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六、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1.指导、督促各地市国税局开展好政府信息工作方面还有些薄弱。2.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的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二)改进措施
1.督促检查,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率。我局将进一步严肃纪律,对本局和各地市国税局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虚心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进一步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省市国税机关统筹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县(区)级国税机关的积极性,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活动向基层延伸,不断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覆盖面。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
“便民、惠民、利民”服务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为企业解难题、为群众送服务”活动,加强全省国税系统干部作风建设,积极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做贡献,省局特制定以下“便民、惠民、利民”服务实施办法。
一、强化十项便民服务
从切实方便纳税人办税出发,规范和强化十项便民服务。
1、一窗通办服务。将办税服务厅一窗单功能的业务受理窗口,变为一窗多功能的业务受理窗口,即纳税人可在任一业务受理窗口,办理综合服务、申报纳税、发票管理(除发票代开)等涉税事项。
2、首问首办服务。对纳税人前来咨询和办理的事项,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在第一时间受理,全力、高效地办好,并及时向当事人反馈;不属于职责范围的,积极主动地帮助联系、搞好衔接,为当事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3、预约服务。根据纳税人需求,在征纳双方约定的时间内,为纳税人办理相关涉税事项。
4、延时服务。对于已到下班时间,而纳税人尚未办理完毕的涉税事项,办税人员应继续延长工作时间,直至为纳税人办结后方可下班。
5、限时服务。对于依法可以即时办结的涉税事项,办税人员经审核,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即时办理。对于不能即时办结的涉税事项,要在规定时限内办结。
6、提醒服务。在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或履行税收法律责任之前,通过电话、短信、公告等方式,提醒纳税人及时办理涉税事项,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人的差错或损失。
7、绿色通道服务。建立绿色办税通道,为A级信用企业、大企业及残疾人、孕妇等行动不便者优先办理涉税事项;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使纳税人咨询、举报和投诉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满意的回复。
8、网上办税服务。加快“网上办税厅”建设,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实现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领购等的网上办理。
9、同城通办服务。探索试行“同城通办”业务,纳税人在同一城区内,可不受经营地点和主管国税机关的限制,自主选择就近的任一国税办税服务厅,办理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申报以外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普通发票发售、纳税咨询等涉税事项。
10、自助办税服务。积极推广自助办税终端系统(ARM机),使纳税人可以自助办理IC卡报税、增值税进项发票认证等涉税事项。
二、实施三大税收惠民举措
从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最大效应出发,认真落实三大惠民举措:
1、深入研究政策。及时组织全体国税人员学习最新税收优惠政策,学懂弄通政策的基本内容、适用范围和主要变化;透过税收看经济,研究结构性减税政策对地方经济、财政和纳税人的影响,定期开展经济税收预测分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纳税人决策提供参考;建立税收政策调研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汇总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调整税收政策的建议,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2、广泛宣传政策。将办税服务厅作为税收政策宣传主阵地,利用咨询服务台、电子触摸屏、政务公开栏等,随时公布税收政策法规;发挥国税网站作用,完善税收法规库、咨询问题库和纳税指南库,定期发布纳税咨询热点、难点问题;拓展“12366”纳税服务热线功能,实行人工坐席和“专家咨询”,为纳税人解疑释惑;利用阳光访谈、个别辅导、税收志愿者服务、送税法下乡入户、税收政策报告会、印放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使广大企业了解、熟悉和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3、认真落实政策。当前,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增值税转型改革、提高商品出口退税率、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等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简政放权,在坚持规范执法的前提下,简化调查、审核、上报、审批的程序和手续,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加强对落实优惠政策情况的检查,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全面落实到位;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进行跟踪问效,及时解决优惠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最大效应,促进企业发展。
三、建立健全十项利民体制机制
从营造利于企业发展的税收环境出发,建立健全十项利民体制机制:
1、纳税服务体制。将纳税服务摆上突出位臵,健全纳税服务组织,充实服务人员,明确服务职责,加强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着力打造河北国税的服务品牌,提升纳税遵从度和纳税人满意度。
2、公开办税机制。按照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捷的原则,公开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办税程序、税务检查、税务行政收费项目、税收法律救济、涉税认定结果等应公开的事项,自觉接受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增强税收工作的透明度。
3、协调联动机制。健全计统、征收、管理、服务、税政、法规、稽查等业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协调会议,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涉及的税收问题,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合力。
4、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机制。与地税部门一起定期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将所有纳税人均纳入评定范围,在严格考评的基础上,对信用等级高的纳税人在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上尽量提供更多方便,对信用等级低的纳税人实行严格监管。
5、稽查控制机制。采取分级分类检查、国地税联合检查等形式,减少到企业的检查次数。在一个纳税内,对同一企业的检查一般不超过一次(举报、专用发票协查除外);凡第二次到企业进行检查的,需报省稽查局批准。
6、承诺践诺机制。就依法治税、首问首办、公开办税、廉洁自律等十个方面,公开向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做出承诺;通过加强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做到有诺必践,切实履行承诺。
7、权益保障机制。畅通信访和投诉举报渠道,定期开展纳税服务需求分析,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受理和按时办结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审查,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8、执法监督机制。省局设立督察内审处,建立执法检查、执法监察、巡视检查、内部审计联动机制,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着力解决好企业和纳税人反映的突出问题。
9、行政问责机制。建立纳税服务考核机制和纳税人对服务质量的评议机制,认真执行省局机关干部行政问责暂行办法,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或损害纳税人合法利益的行为,予以行政问责,追究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10、作风保证机制。坚持以良好的作风,保证措施落实,推进工作开展,促进企业发展,为实现我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目标保驾护航。严格执行省纪委“十个严禁”和省局“五项禁令”,监察、巡视、绩效管理等部门分赴各地进行明察暗访,对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
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的通知
各市国家税务局、省局机关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引导全省国税系统各级干部以良好的作风做好国税工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按照省委《关于开展为企业解难题、为群众送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河北省国税局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决定,在全省国税系统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简称“三个服务”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三个服务”活动的重大意义
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载体,是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为企业服务,主要是通过为纳税人送政策、解难题、送服务,促进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渡难关、增效益、上水平。为基层服务,就是通过为基层国税机关改善办公条件,优化办税环境,为基层更好地服务纳税人提供保障。为群众送服务,主要是通过征求意见,民意调查,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促进群众心平气顺、社会和谐稳定。要通过开展“三个服务”活动,实现服务内容丰富,服务载体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质量优化,使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深化,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为民办实事、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措施进一步得到落实,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开展“三个服务”活动,对于抓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实现保发展、保稳定、保民生的目标;对于圆满完成国税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国税事业跨越发展;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各级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于巩固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推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并取得扎实成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国税机关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好这一活动。
二、全力推进“三个服务”活动扎实开展
开展“三个服务”活动,要紧紧围绕国税工作的实际,立足于企业渡难关、保增长,基层促规范、求提升,群众盼发展、求和谐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搞好服务。
(一)开展“送政策、送服务、促发展、惠民生”活动。结合第18个税法宣传月活动,举办“阳光访谈”、政策咨询、税收政策宣讲报告会,开展“千组进万企”活动,畅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绿色通道”。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社会媒体,积极做好有关政策宣传工作,加强对纳税人的辅导培训,使纳税人及时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跟踪了解新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切实发挥税收政策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二)认真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增值税全面转型政策、降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政策、提高矿产品增值税进项抵扣比例政策、降低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臵税税率政策以及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税收在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强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管理,加强所得税与增值税、增值税与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的联动管理,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增强税收优惠政策协同效应。加大出口退(免)税政策宣传力度,支持外贸出口企业健康发展。
(三)实施“服务窗口亮起来工程”。进一步更新纳税服务理念,拓展纳税服务广度和深度,努力在服务系统化上取得新突破,创河北国税服务品牌。拓展“12366”服务热线功能,落实“专家”咨询制度。完善税收法规库、咨询问题库和纳税指南库,定期发布纳税咨询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推行“一窗通办”,探索试行“同城通办”。加快“网上办税厅”建设,实现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等业务的网上办理。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完成税款缴纳事项。
(四)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合并涉税审批环节,尽量将审批权限向基层、向服务窗口转移,解决纳税人办事多头跑的问题。进一步简并报表资料,清理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时报送的涉税资料,规范纳税人财务会计报表报送,充分依托现有各类征管软件,整合数据资源,实行一次采集、集中存储、信息共享、综合使用,减少数据重复采录、报表重复报送。
(五)做好重点企业和联系户的帮扶工作。各级领导要深入到重点企业和联系户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切实做到调查研究到一线,掌握实情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工作落实到一线,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六)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各级要想基层之所虑,急基层之所难,谋基层之所求,切实增强为基层服务的意识。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意见,了解基层的困难,真心为基层办好事办实事。要从人、财、物方面加大对基层的倾斜力度,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困难,要不断改善基层的交通条件,继续做好为基层税务分局配备工作用车工作,加大解决基层税务分局的危房和办公租房的力度,不断改善基层的工作、生活条件。
(七)为群众送服务送温暖。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坚持开展与群众谈心活动,聆听群众的反映和呼声,了解群众的心愿和企盼,带着感情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群众做好税收工作。
(八)开展民意调查活动。4月底之前,以市、县局为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进行民主恳谈等形式,开展一次题为“我为干部作风建设献一策”的民意调查。调查对象为纳税人,基层干部群众,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县国税局要对征集到的问题建议进行认真梳理,经市局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汇总后报省局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
三、切实加强“三个服务”活动的组织领导
(一)明确工作责任。各级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要把开展好“三个服务”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及时作出安排部署。省局、市局、县局活动办公室要抓好组织实施。
(二)强化督导检查。省局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公室将把“三个服务”活动列入督导内容,严格工作标准,加强督促检查。各级活动办公室要定期调度情况,搞好工作指导,注意总结交流经验,推动“三个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务求取得实效。
(三)搞好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三个服务”活动的特色做法、典型事例和实际效果,为活动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 “送政策,送服务,促发展,惠民生”
活动的通知
各市国家税务局、省局各直属单位、省局机关各单位:
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优化纳税服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省局决定,今年4月份在全系统开展“送政策,送服务,促发展,惠民生”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的重要意义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企业经营困难。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出了增值税转型、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车购税部分减半征收等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这些政策含金量很高,对减轻企业负担,刺激经济发展作用重大。各级国税机关要牢固树立从经济到税收的理念,主动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即使收入再紧、压力再大,也绝不能打一丝折扣。
开展这次活动,就是要通过广泛宣传、深入辅导,使广大企业了解、熟悉和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克服经营困难,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同时,促使各级国税机关和广大税务干部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政策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抓好政策落实,优化纳税服务,形成更加和谐的征纳关系,树立良好的国税形象。
二、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举行启动仪式。4月初,省局在保定市举行税收宣传月暨“送政策,送服务,促发展,惠民生”活动启动仪式,对开展好这次活动进行宣传动员。
(二)举办“阳光访谈”。4月初,省局与河北电视台联合推出“阳光访谈”专题节目。届时,省局领导和有关处室负责人将围绕结构性减税政策、纳税服务等话题,与主持人进行对话交流,并现场解答观众提问。
(三)编发优惠政策宣传手册。4月中旬前,省局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全面梳理,编辑成册,分发各市。
(四)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各市局要选择人员密集的地方,设臵两处咨询点,上街开展税收政策宣传咨询活动。
(五)举办税收政策宣讲报告会。省局要选拔精通税收政策的人员,组成税收政策宣讲团,分头到各市进行公开宣讲。要通过新闻媒体、税务网站、短信平台等,将宣讲报告会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广泛告知,发动纳税人和各界群众积极参加。
(六)开展“千组进万企”活动。各县(市)区局要根据各企业的特点和适用税收政策的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地成立若干帮扶小组,深入企业,面对面地进行优惠政策宣传辅导,帮助企业解决在用好政策、日常办税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广泛听取纳税人意见,查找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权限之内的,积极研究解决;权限之外的,及时向上级反馈。
三、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组织。各级国税机关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服务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要周密组织安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动员,扎实开展工作。
(二)转变作风,严肃纪律。要将这次活动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严肃纪律,严格要求。国税干部下企业帮扶时,严禁接受企业的宴请和礼品;活动的所有费用一律由国税机关承担,绝不能给企业增加额外负担。要加强对执行政策和纪律情况的检查监督,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和违反工作纪律的,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三)强化督查,务求实效。要将这次活动列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活动开展和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活动期间,各市局要通过信息简报,及时向省局反馈活动开展情况。活动结束后,各市局要写出总结,于5月15日前上报省局。省局将通报活动开展情况,对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落实不力的通报批评。
第五篇:以全员积分制为抓手 提升基层工作执行力
以全员积分制为抓手 提升基层工作执行力
工作执行力,简单来说就是把理念、思路、战略、决策、规划和部署付诸实施的能力,目标管理考核是当前国税机关提高执行力建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但它所反映的仅仅是各个单位工作的绩效情况,工作任务、指标和压力不能同步分解落实到个人,缺少具体到岗到人的有效驱动激励机制。近年来,***县国税局以推行积分制管理为切入点,实行全员积分、分类考核、跟踪问效、综合奖惩等措施,对提高工作执行力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当前国税机关执行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队伍老化。当前,***县基层国税机关干部平均年龄在43岁左右,每年新近公务员数量十分有限,新老衔接出现断层,加之现代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需要。
二是部分同志工作热情不高。个别同志受社会上不良影响严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把权力、地位、名利看得重,把群众利益看得淡,干事缺热情,创业没激情。
三是个别同志作风飘浮,自由散漫。听不进群众意见,看不到群众困难;形式主义严重,调查实情不深入,研究问题不透彻,习惯于以文件代替落实,把发文当成工作的终结。把部门利益凌驾于全局之上,部门之间协调性差,推诿扯皮,各行其是,甚至相互拆台,导致工作执行力下降。
四是制度建设存在滞后现象。很多国税单位都在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但是存在着考核不能具体到个人,奖惩不能落实到个人的弊端,很多辛苦工作的同志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合理制定三层积分制管理办法 为了解决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实施积分制管理办法,把管理考核分层、分岗、分类,具体到单位的每个人。综合考虑个人岗位实际,通过明确具体要求,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包括领导班子、中层正职、一般同志在内的三层积分管理体系。
一是落实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强化领导班子考核。我们认真执行落实《基层局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实施办法》,年初专门召开党组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对上级局重点工作进行合理分工,建立起了班长抓大局,每位副职分管重点工作的格局。认真编制《领导干部工作任务说明书》,如实填报《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评价表》。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与分管工作直接挂钩负责,组织相关科室单位制定重点工作分解落实措施和阶段性工作目标,制定相关考核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注重强化领导班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规定班子成员每年发表一篇科研文章,每月定期带领相关科室深入企业和基层开展学习调研。
二是实施工作考评,严格中层正职考核。中层干部是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传递功能。我们结合干部队伍管理现状制定了《中层干部积分制考核办法》,侧重于从工作纪律、政治学习、重点工作进展、执行力情况、廉政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为便于将上述几项工作开展积分落实,我局主要通过个人绩效考核(40%)、单位目标考核(40%)、综合评价(20%)三方面进行考核,满分设置为100分。个人绩效主要侧重于个人的政治业务学习、重点工作、执行力建设、廉洁自律四个方面,单位目标考核以单位整体工作进展情况为主要依据,综合评价由县考核委以重点工作完成进度情况和日常考核情况为主要依据,按照优秀(90—100)、较好(80—90)、一般(60—80)、差(60分以下)四个档次打分。
三是分岗分类,开展全员积分考核。首先根据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对一般同志进行合理种类划分,基本划分为:机关行政类、稽查类、大厅类、管理员类四大类,标准分均设为100分。县局在统筹调度、综合把握的前提下,下放管理考核自主权限,由各单位根据单位实际和分岗分类情况,制定实施各具特色、内容规范、标准细化、操作性强的积分制考核办法,确定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行政管理类主要从工作纪律、工作完成情况、廉政方面进行考核;管理员类重点从所得税核定户、案例上报数、预警户数和纳税评估税款额等方面进行加扣分;大厅类在基本工作基础上,侧重以纳税人的评(30分)为主要考评内容;稽查类重点从稽查入库税款和稽查案例上提高了加分指标,以检查组为基本考核单位,明确了主辅查加分比例,主查按100%计分,辅查按80%计分,从基础工作、廉政纪律方面加大扣分标准。
三、强化制度保障,确保积分制有效运行
一是强化工作讲评会制度。围绕积分制管理办法的推行和运用,每季召开一次工作讲评会,统筹调度积分制管理开展情况。会上,各单位负责人如实汇报本单位积分制整体运行情况和单位个人成绩排序,对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研究讨论。县考评委根据重点工作完成进度情况和日常考核情况对中层正职评分,实现对中层正职的积分考核,对连续两次排名后三名的提出诫勉。
二是开展季度性复审复查。每季度由考评委、监察室、考核办人员组成检查小组,对全局积分制管理办法的运行情况进行复审复查。重点对积分制管理办法内容和标准进行审查,对相关成绩计算和排序资料进行核对。同时,将复审复查内容进行适度延伸,对征管资料整改落实、岗位风险控制、廉政建设等情况开展检查,确保检查的质量和效果。
三是推行成绩排序公开制度。对所有人员的积分成绩排序进行公开,确保积分制管理办法的公开、公正和透明,由考核办具体负责成绩的归并和整理,对一般同志进行每月排序公示,对中层正职进行每季排序公示。同时,考核办每周开展一次工作纪律检查,每月汇总上报检查情况,作为工作纪律的评分依据。监察室每月上报廉政检查和廉政谈话情况,作为廉洁自律的评分依据。人事教育科每月开展政治学习情况检查,作为政治学习的评分依据。
四、积分制管理办法对提高执行力的有益探索
一是积分制管理在考核内容上实现了合理性。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是推行积分制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这主要体现在:工作要求通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实现,并有时间限制;考核指标是具体的、量化的、不论是与过去比,与预期比,与特定参照物比,都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不能量化的,尽可能的细化具体;考核内容是在县局的统一调度下,各单位自行制定的,说服力强,操作性强。同时,有效避免了考核中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现象的发生。
二是积分制管理在方式上体现了时效性。积分制管理考核的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坚持实行对一般同志考核按月份考核公示,对中层季考正职按季度考核公示的制度。一方面便于各单位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考核从发起到结果确定再到公示,前后衔接,程序规范,公开透明,接受全局干部的监督,考核结果更公平公正。同时,不断提高计算机考核的比重,减少人工考核的比重,最大可能的减少人为因素,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
三是积分制管理在结果运用上树立了导向性。根据积分制考核结果,严格落实对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奖惩,将每月积分结果计算得出的最终积分做为年终得分,按70%的比例直接与公务员考核、评先树优、奖金发放挂钩,对排名后五十名的同志和后五名的单位直接取消评优资格。同时,将每年的积分考核结果记入政绩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真正体现注重工作实绩的用人导向。
四是积分制管理成为干部队伍管理的有力工具。积分制管理的运行有效的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充分调动了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体现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公平原则,对同志们的考核实现了由感性的人为考核到理性的综合能力评价的转变。同时,由于标准统一,内容规范,有效的解决了中层不敢抓不敢管的问题,积分制管理成为中层干部带队伍、抓工作的有力工具,可以树立起工作凭实效重业绩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