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林业厅办公室文件
贵州省林业厅办公室文件
黔林办检字〔2018〕12号
省林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 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方案》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林业(绿化)局,贵安新区农林水务局,厅直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的通知》(办造字〔2018〕31号)要求,我厅制定了《贵州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贵州省林业厅办公室
2018年3月29日
贵州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方案
为了切实摸清我省松材线虫病发生危害情况,根据《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工作的通知》(办造字〔2018〕31号)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单位
以县(市、区、新区、开发区)为单位开展普查,厅直属的自然保护区和林场单独开展普查。
二、普查范围
全省范围内的所有松类林分(面积以各市州上报省林业厅第四次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为准)。
三、普查内容及统计标准
(一)寄主植物
按照《中国植物分类与代码》(GB/T 14467—1993),对松材线虫病危害的寄主植物种类进行鉴定。
(二)分布及发生危害情况
查清松材线虫病的分布地点、发生面积、病死树数量。统计标准按照《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技术规程》(GB/T23478-2009)。
疫区县(市、区、新区)2017年秋季普查的发生面积中已进行除治的需统计进入本次调查的内容。
四、普查方法
本次普查的方法、抽样数量、抽样方法、样品保存与处理、样品检验等都按照《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技术规程》
(GB/T23478-2009)、《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规程》(GB/T23476-2009)执行。
五、普查时间
2018年4月-6月。
六、质量核查
县级单位普查结束后,要及时开展自查,编写自查报告。市(州)在县级自查的基础上,抽取本辖区内不少于2个普查单位进行核查,编写核查报告。我厅将根据各地上报的普查情况和普查结果开展抽查和核查。
七、疫情确认
(一)新发县级疫情确认
新发生松材线虫病的县(市、区、新区、开发区)、厅直属的自然保护区和林场的疫情由贵州省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进行确认。
(二)新发乡镇级疫情确认
新发生松材线虫病的乡(镇、区、社区)的疫情由各市、自治州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机构进行确认。
八、普查成果上报
普查工作结束,普查单位要提交普查报告(包括基本情况、组织形式、普查时间、普查方法、普查结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和附表。
各县(市、区、新区、开发区)于5月31日前将普查结果报市(州)林业主管部门。
各市(州)林业主管部门于6月15日前将辖区内的普查结果汇总统计后以正式文件报省林业厅。
贵安新区、厅直属自然保护区和林场于5月31日前将普查结果以正式文件直接报省林业厅。
以上各单位上报材料时须同时报电子版。
联系人:邹
军 *** 邮箱gzssfz1@163.com
附件:1.贵州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小班统计表
2.贵州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集中普查汇总表
3.贵州省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表
4.贵州省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汇总表
5.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
集中普查工作的通知(办造字〔2018〕31号)
贵州省林业厅办公室
2018年4月4日印
第二篇:林业厅文件
内林资发〔2007〕303号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切实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盟市林业局,满洲里市林业局,二连浩特市林水局,各旗县林业局: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内政发
〔2007〕46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落实科
学发展观,高度认识加强林地保护管理的重要意义,要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
重要的位置,依法加强管理,实行最严格的林地保护管理制度。为全面贯彻落
实《通知》精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通知》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
《通知》贯穿了科学发展观思想,指明了我区林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方向和
目标,明确了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林地保护管理工作职责,强化了各级林业行政
主管部门林地保护管理工作职能,规范了林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突出了林地保护管理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是指导我区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对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紧紧抓
住《通知》下发的大好机遇,认真学习《通知》精神,把贯彻落实工作作为当
前加强林地保护管理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地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通知》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
保护森林资源、加强生态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营造一个社会各行业都重视
保护森林资源、依法使用林地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严格和完善征占用林地管理 实行征占用林地总量控制制度。“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建立和实行使用林
地定额管理制度,我区已编制了“十一五”期间征占用林地定额指标,经国家林业局核准下达后,将作为全区在“十一五”期间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年
度使用林地的上限控制指标,分解下达到各盟市执行。各盟市林业行政主管部
门要严格按照下达的定额指标,统筹安排,控制使用,优先用于交通、水利等
基础性和公益性建设项目,确保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需要,从严控制商业性开发项目使用林地,严格限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使用
林地。
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制度。自治区将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开展编制
旗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试点工作,并在试点基础上编制自治区、盟市、旗县三
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各类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应当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要
求,确需征占用林地的建设项目,要按照“不占或者少占林地”的法律规定,从严控制征占用规模。各级林业部门要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批准并公布的森林分
类区划界定结果,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分类管理,不得随意改变林地性质或
变更林种结构,确需变更林种的,要按规定程序报批。严禁为规避审核,随意
将公益林认定为商品林、或将林地认定为其它地类。
实行临时占用林地项目审批备案制度。各盟市、旗县要对近年来审批的临
时占用林地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占用期满的,要依法收回林地,由用地单
位负责土地复垦、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由林业部门安排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
被;临时占用期满仍需继续占用的,要依法重新办理审批手续。自2008年起,凡由盟市、旗县审批的各类工程建设临时占用林地项目(包括占用林地项目名
称、地点、地类、面积、批准时间、审批机关、占用期满时间等),都应报自治
区林业厅备案。
实行征占用林地可行性专家评审制度。对各类工程建设征占用林地项目,各盟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方面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项目
征占用林地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出具专家评审报告。专家评审内容包括:建设
项目选择是否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征占用林地规模是否合理、对项目区周边
森林资源保护措施是否得当、森林植被恢复措施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补偿措施
是否落实等。各盟市要建立征占用林地评审专家库,专家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林业调查规划和林业科研等单位熟悉政策、法律、精通林业科技的人员组成。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应由7名以上专家组成。凡上报自治区林业厅办理征占用
林地审核手续,征占用林地申请材料应附有专家评审意见。从2008年起,无专
家评审报告的征占用林地申请材料,自治区林业厅不予受理。
逾期未使用的林地要依法收回。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已审核同
意征占用林地项目使用林地全过程的监管,跟踪检查用地过程,杜绝少批多占、未批先占等非法用地行为,特别是杜绝以建设项目名义变相圈占林地行为。各
盟市、旗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对2000年以来审核审批征占用林地项目进行一
次全面清理。经依法审核审批同意使用的林地,凡满2年未使用的,要依法无
偿收回,交由原林地权利人继续使用;已造成森林资源破坏的,由用地单位限
期恢复森林植被。各盟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务于2007年年底前将清理结果报自
治区林业厅。
规范编制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应由乙级以上资质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单位要严格依照相关法
律法规和自治区林业厅制定的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编制真实规范的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要求图(包括地理位置图、总体布局图、征占用林地现
状图)、表、卡齐全,图面注记和森林资源统计表格式等要符合林业相关技术规
程的规定,确保编制质量。为确保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审核审批的征占用林地范
围施工,征占用林地现场勘测范围规定为:对涉及征占用林地项目选址地的征
占用土地情况(含林地及其他地类)要进行全面勘测,其中公路、铁路、输电
线路等线状构筑物建设项目,应自拟征占用林地边界外缘向外侧各延伸100米;
厂区、采矿等团块状建筑物、构筑物建设项目,应自拟征占用林地四周界线各
向外延伸200米;向外延伸勘测的林地等各地类应与拟征占用林地地块内各地
类作为勘测成果一并成图。凡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各
盟市、旗县林业部门一律不得受理或上报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林业
调查规划设计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或技术规程的规定,故意将林地确认为其它地
类或者将生态公益林林地确认为其它林种林地,出具虚假的使用林地可行性报
告,要依法取消该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的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资质,并
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切实做好征占用林地项目的森林植被恢复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征占用林地项目的森林植被恢复工作,确保 恢复森林面积不少于因征占用林地而减少的面积,实现林地占补平衡,林地总
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的目标。旗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编制征占用林地项目的森林植被恢复规划,集中规划落实宜林地地块,专项用于征占用林地项目恢
复森林植被用地。征占用林地项目的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要按照自治区统一制定的作业设计编制提纲编制,设计的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面积应达到被
征占用林地面积的2倍以上。森林植被恢复造林的设计和施工要高规格、高标
准、高质量,提倡乔灌草相结合、鼓励营造生态公益林。要落实抚育管护措施、管护责任单位和管护责任人,确保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恢复森林植被的地块
要建立固定标牌,明示项目名称、责任单位及责任人、面积、造林时间等内容。
盟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各旗县已经恢复森林植被的项目要严格检查验收,严
禁森林经营单位用各项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造林地块,顶替征占用林地项目的植
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面积。
四、认真维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征占用林地项目申请时,要依法严格审查拟
征占用林地补偿措施落实情况。凡占用国有林地的建设项目,应有用地单位与
国有林地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签订的补偿协议;征用集体林地的,应有集体经
济组织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多数表决
同意的意见,以及用地单位与集体经济组织法人代表签订的补偿协议;征占用
个人承包经营林地的,要有用地单位与承包经营个人签订的补偿协议。各级林
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征占用林地补偿协议落实情况的监管,督促用地
单位及时足额兑现各项补偿费用。
五、切实加强林地流转管理
严格规范林地流转程序。国有和集体林地以承包、转包、租赁、转让、拍
卖、协商、划拨、作价入股及作为合资、合作条件等形式流转使用权,应合法
依规,公开公平,规范有序。要切实加强对国有林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严防
以流转名义借机侵占国有林场经营的林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要严格履行林
地使用权流转审批、备案程序,国有林地(不含宜林地)使用权流转100公顷
以上的,由自治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不足100公顷的,由盟市林业行政
主管部门审批,并报自治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国有宜林地使用权流转由
同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集体林地使用权流转应事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 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以切实维护
好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的利益。集体林地使用权流转由该旗县林业行政主管
部门核准备案。
认真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要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林
业厅转发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内财企〔2007〕572号)要求,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国有林地
使用权流转应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评估前必须由具有甲级资质的林业调查
设计单位先进行实物量核查、并报自治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核查结果认定后,再依照有关规定评估。评估工作要严格履行评估项目立项、审核和评估结果核
准、备案程序。各级林业部门应积极鼓励和支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资产评估相关业务的培训、学习,考取注册评估师资质,培育林
业行业专业评估队伍和机构。
六、切实加强国有林场林地保护管理
维护国有林场经营范围的长期稳定。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土地是国家重要的林业生态建设基本用地,必须确保长期稳定。各盟市、旗县林业行政主管部
门要积极与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在新一轮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时,以林权证为依据,将国有林场经营管理范围内的土地,进一步明确四至界
线范围、落实到山头地块,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决不能随意改变林场性质、行
政隶属关系和经营范围;坚决防止借修编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城镇发展规划之
机,随意肢解分割国有林场甚至将国有林地划入非林业建设用地;决不允许以
招商引资等名义,不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将国有林场林地以低价甚至无偿
转让给投资方长期使用,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决不允许不按规定标准依法
兑现征占用林地各项补偿费用、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甚至不办理征占用林地
审核审批手续,随意侵占国有林地进行开发建设。
加强国有林场林地权属管理。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国有林场
林权管理工作,维护林权证的法律地位。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内的土地,属于国
家所有的,应长期由国有林场管理使用;属于集体所有、但长期以来一直由林
场造林并经营管理的,要在理顺所有者和经营者权益关系的基础上,保持长期
稳定。要进一步做好国有林场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对于个别尚未核发林权证的国有林场林地,应在2008年6月底前核发林权证。
七、进一步加强林权登记发证工作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按照《通知》和《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转发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林权登记发证管理工作的通知》(内林资函
〔2007〕96号)要求,进一步加快林权登记发证进度,切实抓好林权证核发工
作。要突出重点,着力推进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国家重点公益林的林权登记发证,积极开展宜林地确权发证工作。
八、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行为
各级林业部门要严厉打击随意侵占、毁林开垦、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擅自
转让国有林地等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要组织专门队伍,落实责任人,集中
力量,对近年来发生的各类违法征占用林地案件进行一次认真排查清理。对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
释》(法释〔2005〕15号)(下简称《解释》)自2005年12月30日施行之前发
生、已达到《解释》规定追诉标准的违法占用林地案件,如在《解释》施行时
已办结,且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的,维持原处理决定;如在《解释》
施行时尚未依法处理或正在处理的、或者是在《解释》施行之后发生的违法占
用林地案件,要严格按照《解释》的规定严肃处理。各地要选择一些情节严重、比较典型的重特大毁林案件公开曝光、挂牌督办、限期办结。对违法占用林地
案件查处不及时、重大毁林案件隐瞒不报,或对上级督办案件不认真查办的,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林业部门责任人的责任。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一日
第三篇:安徽省林业厅文件(本站推荐)
安徽省林业厅文件 安徽省人事厅文件
林人[2006]70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资格
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
各市林业局、人事局,省直有关单位:
现将《安徽省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在试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安徽省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资格
评审标准条件(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林业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皖人发[2006]3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林业工程系列特点,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 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正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
第三条 对符合本规定申报条件的人员,通过评审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 对在林业工程技术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五条 本标准条件适用于全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林业、园林及相关工程专业的研究、规划、设计、生产、加工、技术推广、咨询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离退休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第六条 已经取得非林业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审林业工程系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 基本条件
第七条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团结协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
第八条 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努力进取,有钻研和创新精神,在技术引进、改造和创新中做出一定的成绩;任期内考核或任期考核达到合格以上等次。
第四章 申报条件
第九条 学历资历条件(一)高级工程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后,取得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3、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0年,取得工程师资格满5年。
4、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5年,现在野外艰苦岗位及县城以外(不含县城)基层单位工作,取得工程师资格满5年。(二)工程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第二学士学位后,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2、获得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后,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3、获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5年,并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满5年。
(三)助理工程师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l、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取得技术员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中专学历后,取得技术员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第十条外语、计算机、继续教育、专业水平考试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并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
育证书。
(三)申报林业高级工程师资格,须参加统一组织的林业专业知识水平考试,考试成绩合格。
第五章 能力业绩条件
第十一条 高级工程师条件
申报林业高级工程师资格,除具备本规定第七、八、九、十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一)能力条件
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承担重大林业工程项目或重要技术开发与研究课题的能力,能解决生产建设、技术开发与应用中关键性技术难题,能够指导林业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科研、设计、生产技术和技术培训任务。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l、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以上1项(以奖励证书为 据,下同);或市(厅)级科学技术一等奖l项。
2、参加完成1项省级或2项市(厅)级林业重点工程、科研、技术创新(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等,下同)项目,经同行专家和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以成果鉴定书为据,下同),并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
3、主持完成1项市(厅)级以上林业重点工程、科研、技术创新项目,经同行专家和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4、主持完成1项或参加完成2项市(厅)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并通过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审定后颁布实施。
5、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以专利授权书为据)并在林业生产建设中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
6、解决林业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或在技术引进、改造、创新项目,以及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中,做出突出贡献,经同行专家和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7、科研成果被列为市级推广项目。(三)论文论著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l、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具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
2、公开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译著)1部(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不少于5万字)。
第十二条 高级工程师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评审林业高级工程师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两项条件:(一)能力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或省(部)级科学 技术三等奖2项;或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加市(厅)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或市(厅)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2、主持完成1项省(部)级或2项市(厅)级重点工程、科研、技术创新、技术推广项目,并在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上起到了主导作用,经同行专家和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3、主持完成1项或参加完成2项省(部)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并通过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审定后颁布实施。(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独立发表本专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3篇以上(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1篇以上)。(2)公开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译著)1部(独 著或合著,本人撰写不少于10万字)。
第十三条 工程师条件
申报林业工程师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三项条件:(一)能力条件
能熟练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林业生产、建设中的技术问题,有参与较大工程项目或技术开发与课题研究的能力。(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县级以上林业项目的主要参加者。
2、一、二类资源调查的主要参加者。
3、主持林业科研、生产、规划设计、技术推广等技术性较强的工作3项以上。
4、在林业技术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受到县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表彰。
(三)论文著作条件 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在《安徽林业科技》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撰写较高水平的技术报告3篇以上。
第十四条 工程师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评审林业工程师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两项条件:(一)能力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三等奖l项;或市(厅)级科学 技术一等奖1项;或市(厅)级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
2、完成1项市(厅)级重点科研、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工程项目,经同行专家和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3、主持完成1项或参加完成2项市(厅)级以上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并通过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审定后颁布实施。(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科技期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2篇以上。
2、公开出版发行本专业学术、技术著作(译著)1部(独著或合著,本人撰写不少于5万字)。第十五条助理工程师条件: 申报林业助理工程师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条外,还须具备下列二项条件:(一)能力业绩条件
基本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具有解决本单位工程、科研、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中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并取得一定的工作业绩。(二)论文著作条件
在市(厅)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撰写较高水平的技术报告1篇。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标准条件中的工作业绩和论文著作,从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后开始计算。判定是否具备条件的依据是个人提供的各类有效材料(原件或经原发件单位审核验印的复印件、复制件等)。
第十七条 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按有关规定可直接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一)林业工程师: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后取得硕士学位满1年,累计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二、)林业助理工程师: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1年见习期满;或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三)林业技术员:获得大学专科或中专学历后,1年见习期满。第十八条凡在野外艰苦岗位以及县城以外(不含县城)基层单位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时,在能力业绩和论文著作方面可适当倾斜。
第十九条 先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取得本标准条件规定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须从取得规定学历之日起,任满一个原岗位基本年限(根据本标准条件第九条执行)。
第二十条 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须被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并满一个基本任职年限。
第二十一条 原取得非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转岗从事林业工程技术工作满1年后转评林业工程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转岗前后取得专业技术资格时间合并计算满一个任职年限。
第二十二条 破格申报林业高级工程师资格的人员,由省政府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林业工程专业高评会评审。破格申报林业高级工程师、林业工程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参加面试答辩,面试答辩合格者,方可提交评委会评审。
第二十三条 受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不得申报; 任期内,考核未确定等次或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当年不得申报且任期顺延;申报材料有弄虚作假的,除取消申报人当年的申报资格外,在以后的2年内不得申报。
第二十四 条本标准条件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一)所称“学历”是指:国家承认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历。(二)所称“主持完成”是指: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参 加完成”是指:该项目成果鉴定书(主管部门鉴定认可)注明的前5名。(三)所称“科学技术奖”是指: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国林学会梁希奖(林业科学技术类)、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等同于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同一项目多次获奖,取其中一项最高奖项。
(四)所称“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是指:由国家科技期刊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具有CN(国内统一刊号)、ISSN(国际统一刊号)的学术期刊;著作须有ISBN(标准书号)。国外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参照执行。论文、著作、技术报告作者,须为本人独立撰写或为第一作者。
第二十五条 申报或破格申报正高级工程师资格,按《安徽省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执行,并报省工程系列高评会评审。
第二十六条 本标准条件由省人事厅、省林业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标准条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林人[2002]101号文件同时废止。主题词:林业 职称 标准 通知
安徽省林业厅办公室 2006年7月19日印发
第四篇: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
【发布单位】82202
【发布文号】黔府[1988]67号 【发布日期】1988-10-29 【生效日期】1988-10-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
(黔府(1988)67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贵州省推进科研
设计单位与生产企业联合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自治州、市、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
现将《贵州省推进科研设计单位与生产企业联合的暂行规定》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一九八八年??月二十九日
(此件发至县级单位)
贵州省推进科研设计单位与生产
企业联合的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推动科研、设计单位与生产企业联合,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应把提高自身的技术开发和消化吸收能力作为立足点,建立和完善技术开发机构。企业已有的技术开发机构,应从科技力量、资金、物资等方面增加投入,加强管理,切实发挥作用。
企业办科研机构实行厂长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可以承包经营、独立核算。
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和稳定科技队伍,进一步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搞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企业的科研机构和物价,应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为中心任务,在完成本企业任务的前提下,可以面向社会承接各种有偿科研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收取合理报酬。
二、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应加强中间试验基地,中间试验所得收入,暂免征所得税;生产的中试产品,符合新产品条件的,按有关规定办理减免税;其它中试产品纳税有困难的,按税收管理权限报批减免产品税、增值税和所得税。
三、鼓励和支持生产企业、企业集团、独立科研和设计单位、高等院校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合,推行经济技术承包责任制。
(一)(一)联合形式有下列几种:
1.科研、设计单位进入企业或企业集团。
2.科研、设计单位承包、租赁、领办或兼并企业。
3.企业承包、租赁、领办或兼并科研单位。
4.科研、设计单位与企业联合办厂、办所。
5.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研究所为基础,带动一些小型企业组成企业集团。
6.科研机构或科技人员联合组建面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群体的技术开发部或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7.联合组建开发研究、设计、施工、生产“一条龙”服务的技术承包公司。
8.以产品或项目为纽带,进行专项科研生产联合。
9.其它形式的联合。
(二)(二)科研、设计单位和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之间的联合,必须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协商,自主决定联合的方式和内容,有关主管部门应给予必要的支持。
(三)(三)科研生产联合组织的分配方式,分配比例,由联合各方以投入的智力、财力、人力情况商定,并订立合同共同遵守。
四、科研生产联合组织,可以申请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星火计划、中试推广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各级科技、经济管理部门在安排上述计划项目时,对科研生产联合组织申报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安排。科研生产联合组织共同开发的项目完成后,经下达项目的部门审核同意,允许从节余经费中(扣除应买而未买的设备款)提取55%作为对直接参加项目人员的奖励,其奖励不计入单位奖金总额。
各级经委、科委面向社会招标的科研项目和新产品试制任务,对科研生产联合组织投标的,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考虑。
五、科研生产联合组织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可向银行申请专项贷款,经银行审批后,优先发放贷款。
科研生产联合组织承担上质量、上品种的项目,所用贷款,在规定时间内用折旧费和新增生产能力的利润偿还贷款有困难的,可提出书面申请报告,经银行、信贷部门批准,可延期偿还。
六、科研生产联合组织开发新产品,凡列入地、州(市)以上科委、经委试制计划或鉴定认可的,按照有关规定,经省税务部门批准,从试制品销售之日起,在一定期限内减免产品税、增值税。
科研生产联合组织的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承包、技术出口等所得收入,按税收管理权限经税务部门批准,暂免征所得税和营业税;科研生产联合组织实现的利润,实行先分后税的办法,在能源、交通设施以及“老、少、边、穷”地区投资分得的利润,在五年内减半征收所得税;以分得的利润再投入上述行业和地区的,暂免征所得税。
七、科研生产联合组织开发、生产出口产品,符合条件的,经外贸部门批准,可优先给予外贸经营权。
八、独立科研和设计单位进入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经省经委、省外协办和省科委审核后,可享受以下的待遇:
(一)(一)在企业或企业集团内保持相对独立性,实行独立核算,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其原有名称、地位、待遇不变。
(二)(二)继续承担国家或部门委托的科研设计任务和行业技术管理任务,在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和企业技术开发任务的前提下,可以面向社会承担科研设计和各种技术服务。
(三)(三)继续享受原税收待遇。
(四)(四)为企业或企业集团进行研究开发,所需经费应逐步依靠企业或企业集团,从销售额中提取。原有科研事业费的独立科研单位,进入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后,其科研事业费按照国发〔1987〕8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五)(五)进入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独立科研、设计单位和原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其工资、奖金标准、福利待遇,可按企业标准执行,也可按事业单位标准执行,原则上就高不就低,但只能执行一种标准。
经同级科委、经委、外协、财政审核认定的、以科研生产联合为基础的科研先导型企业或联合若干小型企业成为科研生产型企业集团的科研单位,其优惠待遇,可参照本条规定办理。
九、新组建企业集团,如不吸收独立科研单位参加或没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不予批准。
十、科研、设计单位以及科研生产联合组织,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工商、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
十一、在省内大专院校及省外科研、设计单位、大专院校与我省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建立各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按本规定执行。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所属科研机构与地方企业联合,经省外协办、省经委、省科委、省国防科工办和省财政厅批准,享受本规定有关优惠待遇。
十二、本规定由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十三、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贵州省教育厅文件
贵州省教育厅文件
黔教高发[2006]285号
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06自然科学类科研项目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今年,省教育厅将安排220万元(其中:高等教育专项经费200万元,省财政专项20万元),用于资助高等学校开展自然科学类科学研究工作。现将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继续实行“限额申报、扶持重点、专家评议、择优资助、学校配套”的原则。
二、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承担国家、省重大项目的能力,推动高校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同时,继续鼓励和支持高校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高校学术梯队建设,今年资助的类别和范围:
(一)省中长期科技规划重大专项和重点领域培育项目(以下简称“培育项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在我省中长期科技规划的若干重大专项和重点领域范围内选题,汇聚力量在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全局发展的技术领域进行攻关,力争实现突破。
(二)重点项目:项目以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具有产业化前景,预期成果能够解决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
(三)一般项目:用于资助青年教师(40岁以下)自主选题开展科研。
三、限额申报
(一)培育项目:仅限于省重点建设高校和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申报,每校1项(“211工程”大学2项)。
(二)重点项目:仅限于本科高校申报,其中:“211工程”大学3项;省重点建设高校和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每校2项;其他本科高校每校1项。
(三)一般项目:每校3项。
四、项目申报条件
(一)必须符合《贵州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其中:培育项目申请者必须在近五年内主持完成过国家级课题,并有省级以上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试基地)等研究平台作为项目研究基础条件支撑。
(二)选题符合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需求,鼓励学科交叉和产学研联合;应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研究工作应发挥学科优势,集体攻关,突出创新和效益。
(三)申报单位必须在《项目申请书》的“学校意见”栏中承诺至少予以1:1的配套资助经费,否则不予受理项目申报。
五、申报材料:《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一式四份(一律按A4纸规格提供),申请项目一览表一式二份。同时必须报送《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期检查表(2001-2005)》一式二份,否则将不予受理该单位的申报项目。
六、所有材料(含电子版)务必于2006年10月30日前由各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报送至省教育厅高教处,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蔡志坚 联系电话、传真:5283677
附件:
1、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2、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一览表
3、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期检查表
二○○六年十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