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城镇供水事业发展形势与展望
论城镇供水事业发展形势与展望
当前发展形势与特点
(1)城镇供水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家经济建设、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无法替代的物质基础,是各级政府重点扶植和优先发展的先行产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供水事业发展更为迅速,已进入”大发展、大提高”的阶段。
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广大乡镇供水事业的发展。据统计到1999年底止,全国17341个建制镇已有14552个镇建有水厂13828座,其日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3298.11万m3。供水人口9332.34万人。同时广大村镇供水也得到蓬勃发展,全国村镇用水人口达32296万人。全国城乡用水人口已达到65508.3万人,其供水普及率已达到52.3%,比10年前提高了27.3%(发达国家的供水普及率均在90%以上),但是在水质和工艺设施、管网建设上,还有较大差距。
(2)供水行业主管部门坚持了改革开放政策,使全国供水事业发生了很大变革,正在改变历时30年的计划经济的束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多年来,国家已基本上健全了供水事业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逐步走向了依法管理的轨道。供水企业逐步改变了传统的国家与企业行政隶属关系,开始摆脱”政企不分”的束缚,实行政府产权管理部门向企业颁发国有资产授权占用证书,以投资收益取代全 面干预、建立企业法人制度,通过改制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正确处理好产权、经营权、人事权、分配权等关系,确立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有的中小供水企业已实行股份制,实现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存,以产权为纽带把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形成一体,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政府扶植政策的支持下,把国有资产通过公正评估,控股投入企业资产,同时实行职工持股制,逐步扩大职工股,解决企业扩大再生产资金。并相应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为企业走向自我发展道路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中外合资建水厂和发行股票上市建水厂,甚至有的建制镇还有私人出资办水厂的事例。
供水行业要走向自我发展道路,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管理机制,规范水价制度是供水改革发展的关键。中国水协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进行近10年的调查研究,起草了《城市供水水价管理办法》,已于1999年由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这将是保障供水企业改革走向自我发展道路政策的重要措施。但这项工作,还处在试点阶段。
(3)供水事业要”大发展、大提高”,必须依靠科技兴企。建设部于1993年12月公布《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以来,各地以实现《规划》为目标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订了相应的规划和措施。在工程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努力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净水工艺、采用先进 设备、仪表、材料,以提高供水水质和安全可靠性,达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国家为提高供水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从80年代初就开始利用国外政府贷款建设城市供水工程,十几年来已建成数百项城市供水工程,借以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供水技术,为我国供水事业的设计、施工安装以及设备仪表、材料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广大科技人员结合国情开发和合理使用了回转式管、折板式絮凝池,斜管、斜板沉淀池,加速和脉冲澄清池,无阀、双阀移动罩虹吸滤池及PAM、PAC等混凝剂,为现有设施的挖潜改造、提高水质、降低造价及减少用地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生物预处理、臭氧活性炭及高锰酸钾氧化以及超滤、微滤膜设备等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又为微污染控制、提高水质提供了手段。在此期间,大力推广自动控制技术在净水处理、管网运行管理、企业营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确保了供水节能降耗、减少人员的目的。目前我国大中型水厂,平均处理1万m3的水,只需1名管理人员。这对降低供水成本是很有益处的。
国家为抓好供水水质,建立了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并委托中国城镇供水协会组织进行了38个大城市水质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得到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建立了国家级监测站。同时各省(市区)相应地建立了一批地区性水 3 质检测网,使全国已基本形成城镇供水水质科学检测和管理交流的网络,可以大大提高城镇供水水质的安全可靠性。
供水事业要技术进步,提高我国供水设备、仪表、材料的生产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十几年前引进的设备仪表,正面临着配件短缺的困境,如再引进配件,其价格相当昂贵或者已不生产,有后顾之忧。
(4)供水事业发展的同时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近几十年来,通过各方面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已取得可喜成果。健全了城镇节水法规和制度,制订了《中国城市节约用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各行业用水定额;节水设备的技术改造与创新等等,对推动城市节水,起了积极作用。据统计从1983年至1997年,全国主要城市累计节水242.45亿m3,尤其近十年来每年平均节水20多亿m3,相当于为这些城市少建了600多万m3/d的供水能力的水厂。另外全国城市工业用水平均重复利用率从1983年的18%提高到1996年的60.69%。这对缓解城市供需矛盾,保障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节省城市建设维护资金,促进环境保护都有重要作用。
供水事业发展展望
(1)我国城镇供水事业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供水的供求矛盾。但是要稳定地保障向城镇供应质优、量足、压够的用水。从总体而言,其基础是很不稳固的。第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加剧了水源危机;第二,城市管网建设上还很薄弱,管网材质差,城镇近40万km管道,有1/3是超过了使用年限,急需更新改造;第三,全国广大乡镇和村镇的供水普及率低,而且大多数水质不符合标准。故城镇供水事业今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治理水污染,确保城市供水资源。在管理上强化节约用水,实行计划用水管理;采取阶梯式水价制度,以经济杠杆作用促进节约用水。
今后城镇供水工程建设重点在小城镇和城市管网建设上。当前小城镇供水能力不足、设备简陋、技术管理力量不足,从而水质不符合国家标准。建议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把小城镇供水工作作为投资重点。小城镇发展了就可带动广大村镇发展,也可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被接纳在小城镇,可减轻大中城市人口剧增的负担。发展小城镇供水设施,可以采取区域供水方式,把几十个村镇,组合在一起开发供水工程,也可以股份制的形式建设一批跨区域的广域供水工程。各地政府采取扶植政策,鼓励有经济实力的大中城市供水企业到我国的西部城镇和本地小村镇开发供水事业。各科研单位也可以科研成果和设计技术来入股开发,积极参加这一发展创举。这样即可克服资金不足、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经济物质力量欠缺等困难,如果这个设想能实现,就可逐步促进小城镇供水事业发展,可缩小我国供水事业与国际上的差距。
(2)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政策,以改革求发展。坚决贯彻《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之成为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要实现此目标,最主要的是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政企分开;二是合理的水价政策。建议政府应抓宏观上和法规上的大事,主要做好城镇供水规划,以指导企业按规划发展;对供水水质、水量、水压进行监督;对供水价格进行审批和监督,对城市水资源、能源、土地等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予以有偿调配和保障;对国有资产进行增值保值的监督管理,指导和监督企业对国家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而企业应在政府授权经营下,以企业法人身份,建立法人财产制度,搞好经营管理,遵守法规,通过改制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正确处理好产权、经营权、人事权、分配权等关系。逐步改变目前存在着的投资是政府行为,价格背离价值,造成政策性亏损,由政府补贴的状态。改变目前政企不分,职责不明的现象,避免企业躺在政府身上,将城市供水不足、水质不好的主要责任推到政府头上,同时由于投资是国家的,在基本建设上也产生了很大的浪费和漏洞。
水价是供水行业迈向市场经济,走向自我发展的关键政策。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企 业难于保值增值,更不可能以业主身份开展金融信贷建设供水工程或者在提高水质、安全运行、节能降耗等方面的投资改造。国际上有句名言:”水价便宜害身体”。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建设者没有一定的利润率保障,是不能够经营好这个企业的,只有具备合理的投入与产出,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况且据统计人们生活用水费用的支出还不足于社会家庭总收入的0.5%,所以大多数人宁愿多花点水钱,保障饮水卫生所需的必要投入,而避免喝上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而影响身体健康。
(3)振兴供水科技事业。要发展我国供水事业,必须大力发展供水科技事业。当前科技兴业应首先发挥两个积极性,即发挥供水企业和科研设计院所的积极性。供水企业要兴旺,必须在科技上下大力气,科学技术上去了,才能达到水质优,运行安全可靠和节能降耗,这条经验已在全国供水企业中达成共识。但是由于科技立项体系不顺以及各地供水企业各自为战,势单力薄,难于发挥人力、物力上潜在力量。另一方面科研设计院所,虽然具有高层次人才,高精尖的科学试验场地和大量的国内外参考资料,可供科研人员借鉴,但由于遇到投资和生产实践场地等困难,甚至结合生产进行研究项目也有困难,使其潜力也未能完全发挥出来。如果有关部门能将上述两方面力量组织起来,以提高水质,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降低漏耗、降低药耗和减少人员 为主攻方向进行通力合作,将各路科技力量组成集约化的松散型联合体,具体讲就是科研设计单位与城市供水企业组成联营股份企业,把供水生产急需解决的科研项目和今后长远发展项目,有计划地有步骤地组织研究,既使科研人员的才智有用武之地,也使供水企业能得到科研成果,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的弊端,使科研成果能尽快转变成生产力,各地供水企业也能迅速得到实惠。这将使我国的供水事业具有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
科技发展还要抓好科技发展规划。建设部公布的《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在以往促进了供水事业发展,但由于供水事业科技发展迅速,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修订,必须组织全行业继续做好供水科技规划工作,为在一定时期内提出行业科技进步发展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4)大力扶植我国民族水工业。抓好水工业设备厂商工作,是供水行业技术进步的先决物质条件。一个好的设计和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厂家,也不可能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建议当前应抓好城镇供水管网设备、仪表、材料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调查研究、评审、推荐等工作,把优质过关的产品,完整配套地推荐给供水企业;再把用户意见反馈给厂家。认真做好用户和厂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工作。使我国供水所需的设备、仪表、材料,逐步走向国产化。在工程建设和改造中确定两点原则:一是在工程建 设和改造中,建设主管部门要树立凡是质量过关的优质产品应优先采用;二是采购中要认真做好招投标工作,各企业成立采购决策审议机构,经过审议合格者才采购,避免各种不正当手段将一些不合格的劣质产品应用到工程上来。(5)继续贯彻”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大力开展节约用水。以往城镇靠行政强制性的措施,实行计划用水,今后应向科学技术进步方向发展,促进城镇节约用水,大力鼓励采用节水型生产工艺及先进设备。贯彻建设部公布的《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向科技进步要水,真正实现城镇需水量的一半要从节约用水工作来解决。必须尽快推广实行节水型水价政策,定额供水,超定额要加价收费等经济措施。以经济杠杆作用来促使全社会节约用水。这些措施在某些程度上将使今后城镇用水朝更加科学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二篇:城镇供水事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路
城镇供水事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路
摘要:本文以城镇供水企业为例,从企业核心--水产品的市场特性入手,分析了城镇供水企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战略,针对供水企业发展的瓶劲,即水价机制、市场竞争、发展资金、管理体制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根据供水企业科学发展面临的困惑,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城镇供水企业 特征 发展困惑 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指导城市供水企业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自来水是城市形成的必要基础,是城市发展的“血液”,是建设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商贸科技发达、生活富裕的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条件。城市供水现代化的程度,常常决定着城市的文明程度,有了水,才有优美、整洁的市容,才有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供水企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但是,在经营中供水企业如何摆脱过去计划经济一些发展模式的制约,更好的与市场经济接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成为当前急需解决好的新课题,本文即以常山县自来水公司为例,进行探讨分析。
1.供水企业特征
要了解、经营或者研究一个企业,就应当从该企业的产品开始分析。供水企业核心产品为自来水,其它附属业务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作为一种商品,自来水和一般商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自来水的市场特性与一般商品相比又有所不同。
1.1水的市场特性
1.1.1公益性:自来水的公益性表现在它能够方便居民生活,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工业企业生产,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
1.1.2.地域局限性:
水资源一般不能像森林和矿产资源那样可以远距离运输,这就决定了自来水只能在固定的供水网络范围内销售,不同供水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供求双方很难自由选择。因此,自来水一般是在某个特定城市范围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市场,它很难在更大的区域内形成统一的市场。这使得自来水只能在当地开发,并在输水工程覆盖的范围内使用和消耗。
1.1.3不可替代性: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和其它资源,如石油、矿产等不同,自来水没有可供选择的替代性产品。而且在一个供水区域内只能建立有限数量的供水工程。
由于水产品的特性,长期以来供水行业形成了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与发展战略。
1.2.供水企业的体制特征:
长期以来,由于供水企业在城市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社会性、公益性的特殊地位,形成比较独特的制度安排。虽然在法律上能够做到产权明晰,但在经济运行上无法做到责任明晰。企业财产属国家所有,经营者由政府任命考核,企业基本工资按照政府所定标准发放,经营效益侧重社会效益,供水企业具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的特征,供水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很深的特殊依赖关系。一方面供水企业在供水资源、建设投资、地方政策、水价调整等诸多方面对政府有极大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对供水企业除了正常的安全优质供水要求外,还有对供水企业投资建设方面有一定要求。
1.3.供水企业的发展战略特征
在发展战略上,由于城市供水涉及国计民生,管理体制上形成多头管水,涉及管理部门多,没有统一的协调机构,合力难形成,尚未形成统一的供水一体化机制,其建设和投资大都由政府主导和安排;而企业的经营则依赖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企业的经营目标乃至具体经营计划以政府行政机关的指导为主;企业的规模完全取决于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供水企业科学发展面临的困惑
2.1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水资源意识不强。
水价是影响供水企业水费收入的直接因素,水价形成机制是影响供水企业效益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近几年来,电费、材料费、人工费、水资源费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而供水价格受行业性质的影响,水价的形成与市场经济规律的适应性不强。现行水价为1.10元,特种行业也仅为1.40元,与其它相邻城市比,水价偏低,特别是对水源有严重污染的特种行业,水价更是明显偏低,水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合理体现,不利于水资源的科学合理使用。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水价调整不到位,仅靠水费收入自然就难于满足供水企业正常运营和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保障供水企业的再发展。
2.2管网建设无序竞争,供水企业处于被动局面。
供水管网是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与居民的健康关系密切,有其严格的建设标准与监管。但一些工程实行市场运作后,施工方在最低价中标后,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常常采用劣质管材,不按标准施工的办法,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益的目的。工程投入使用后,暴露出管网易漏损,维护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而此时施工方又不再承担任何管理的责任。一方面群众用水成本变高,正常用水得不到保障,用水积极性大受影响,另一方面为从保障群众利益出发,往往由供水企业出面进行后继管理,由于工程建设偏离建设标准,供水企业不得不加大成本以维护管网正常运行,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2.3固定资产投入大,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建设、改造大量的配套供水管网,这就需要大量的配套建设资金。以09年常山县管网建设为例,为改善投资环境,保障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用水,投资300万元建设新都供水第二通道,投资250万元用于城区主干管紫港至文峰路供水管道建设;投资250万元用于紫港大桥至赵家坪跨桥主干管工程建设,工程总建设资金800万元,虽然由政府给予了贷款担保,但对于供水企业来说仍是不小的压力。同时水质新国标的出台,对供水水质要求的提高也是必然的,供水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对设备、净水工艺进行改造、提升。投资从何而来?负债经营、巨额投资压力使得供水企业无所适从,更谈不上发展问题。
2.4法制化管理难度大,企业维权困难
目前供水管理方面可供参考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国务院出台的《城市供水条例》和浙江省《浙江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随着供水事业的飞速发展,作为指导和规范城市供水管理工作的行政法规,通过多年执行已滞后于供用水管理实际,而且与国家最新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使供水企业的法制化管理难度加大,供水企业在处理违章用水方面执法力度不够,办法不多。常常遭遇供水管网被野蛮施工挖断,修复后不能得维护费用的补偿,同时部分用户拖欠水费不能及时得到回收尴尬情况。而且维权过程中争议较大,不能有效依法管理。
2.5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综合统筹
长期以来,供水企业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生产经营、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科技进步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差距。供水企业自身追求的内在动力不足、科学规范管理能力不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总量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人才使用机制不完善,人员的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还有待改进。这些体制机制问题的存在,增加了管理综合协调的难度,不能很好地形成工作合力,影响了整体效能的有效发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供水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3.促进供水企业科学发展的思考
3.1.理顺管理机制、服务城市发展
理顺体制、明晰责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供水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必由之路。供水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实际上表现在没有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没有完善的地方政策,没有简便易行的操作程序等方面。如果这些问题逐步解决,供水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也将逐步减弱。政府对供水企业的管理,应将现行的模式逐步转变为资产管理、法律法规、行业管理、城市规划、经济调控、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方式来指导进行,对企业进行资产授权经营,按照《公司法》改革供水企业,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要求,将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明确国有资本出资人和经营者责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模式。使供水企业更好地担负起为城市服务的重任。
3.2调整水价机制,合理使用水资源
为了进一步规范城市供水价格,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制定了《城市供水管理办法》,提出“制定城市供水价格应遵循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并规定了“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应当是净资产利润率8%-10%”。供水企业应总结水价管理经验与问题。理顺水价成本、费用 构成、利润水平及水价构成,建立和完善供水成本核算体系与定额标准,确保供水企业可以收回合理的运营成本和投资成本,促进供水事业的有序发展。同时水价改革应健全各项配套措施,完善相关节水措施。在调查的基础上,明确水价改革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做好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如推进阶梯式水价;针对不同城市特点,实行季节性水价;考虑居民和企业承受能力,确保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用水等。同时应完善相关节水措施,如城市市政、园林、绿化、消防等公共设施用水应实行计量计价制度;鼓励工业、市政、环境、绿化等行业使用回用水等。
3.3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的利益
加大稽查力度,成立接受政府和企业双重领导的,具有执法职能的稽查大队。对内稽查吃、拿、卡、要、贪污,挪用水费等违章和不履行职责的现象,对外履行执法职能,稽查违章用水、在管网上乱接乱建、用户窃水行为,保护企业的利益。严格实施供用水合同制度,对违约用户收缴违约金,对欠费用户收缴滞纳金,对欠费用户及时停水,对拒不交纳水费的用户通过诉讼解决。加强大口径水表的跟踪管理,同时强化水表抄收和追收工作,探索多种收费方式,以大户欠费催缴为重点,提高水费回收率。充分利用法律手段,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处理,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收费工作顺利进行。
3.4降低供水成本,以管理求效益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益。成本是影响利润的直接因素。近几年来,因一些政策性因素及自然因素,供水企业经营成本逐年增加。对此,我们应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强化基础管理,控制成本增长,提高经济效益。
3.4.1.推行目标责任制。确定可控总目标,然后采取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基层单位、班组或个人。执行“日结算、旬分析、月总结”制度,并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对成本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实行奖惩制度。
3.4.2狠抓节能降耗。大力推行技术革新,积极开展设备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频率。公司调度应引入计算机技术,科学统一调度,做到经济、迅速、及时。
3.4.3.降低管网漏失率。供水企业应抓好水表计量、管网及附属设施管理和规范用水管理等工作环节。首先全面推行以表计量,杜绝估表现象。其次加强管网及附属设施的管理,定期巡视、维修,及时处理问题。运用先进仪器,清查管网暗漏,消除供水漏失隐患。
3.5.注重创新,促进企业新发展
3.5.1注重服务创新,树立企业形象
把“管理加服务”调整为“以服务促管理,通过服务实现管理。”树立“诚信立业、热情服务”的思想,完善咨询、报装、收费一条龙服务,积极开展党员进社区联络点服务,推行“一户一表”上门服务、做好维修服务,推行水质三级服务,加强“供水热线”服务,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用户中建立良好企业形象,为企业稳步发展打好基础。
3.5.2注重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力
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如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调整水泵和电机搭配、使用变频调速设备,建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更新供水调度系统,更新管网检漏巡视设备等,提高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工作效率,节能降耗,以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发展效率。
城市供水是城市场公用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必须以科学发展的思路,把握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市场开放与政府监管的相互兼容、企业效率与优质服务的彼此兼容。优化外部发展环境,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第三篇: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与展望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形势与展望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形势
信息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普适性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特别是互联网的实时互动性带来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交易方式,极大拓展了人们的交易途径和贸易范围,推动形成了人类全新的商务模式。
(一)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新动力
进入21世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正在步入泛在、智能、集成的新阶段,从计算技术到网络技术,再到软件技术和感知技术,正在经历一系列创新和变革,将为电子商务发展带来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撑。第一,计算技术向计算密集和数据密集方向发展,驱动能力计算和容量计算同步提升。第二,网络技术向宽带、无线、智能方向发展。第三,软件向开源化、智能化、高可信和服务化加速发展。第四,感知和识别技术向智能化方向演进。
(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交易用户数量逐年上升。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电子商务仍然显示了巨大的发展优势和市场潜力。
首先,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电子商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促进个人和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性措施,包括税收优惠、就业扶持等。完善管理体制、规范行业运行,为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其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更趋优化。自2008年末至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各行业都受到冲击,但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网络经济却是经济寒冬中的暖流。为应对危机,电子商务行业进行了相应调整。部分外贸型B2B企业转向内贸,注重国内需求拉动的消费。B2C和C2C网商也不断完善配套服务,电子支付工具不断改善。
再次,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民的更加成熟拓展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网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加速提升。据CNNIC统计,截止到2009年6月,我国网购用户为8788万,同比增加2459万人,年增幅达38.9%。网络购物的使用与网民网络使用年限密切相关,随着网民数量的提升和网民网龄的增加,电子商务的使用率和交易额必然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电子商务在面临上述机遇的同时,互联网的商务运用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巨大挑战。用户仍然对物流、售后等环节满意度低,网络安全亟待加强,信任体系急需完善。表现在:第一,缺乏统一的物流配送市场。第二,电子商务交易缺乏全面的法律规范。第三,网络诚信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总体上看,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之中,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农户小生产和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
第一,从供应方看,农业生产经营以分散的小农户为主。
第二,从需求方看,农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由数量的增长转变为对质量、口味、营养、安全的追求。目前农村的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的粗放式生产方式无法满足城市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造成了严重的供需矛盾。
第三,从中介方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的流通方式不能有效满足市场流通需求。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子商务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够改善农产品流通状况,促进农产品贸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首先,电子商务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其次,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便利和拉动消费。
再次,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利于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特征
从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践看,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呈现三个层次的特点:
一是初级层次。主要是为农产品交易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如一些企业建立的农产品网上黄页,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大型农业集团建立的超大现代农业网。小企业或是个体农户则依托各类农产品信息网发布信息。
二是中级层次。一些网站不仅提供农产品的供求信息,还提供了网上竞标、网上竞拍、委托买卖等在线交易形式,交易会员可以直接在网上与自己需要的运输公司洽谈,但尚未实现交易资金的网上支付。资金的支付还是依靠传统的邮局或银行实现。
三是高级层次。高级层次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仅实现农产品电子商情的网上发布和农产品在线交易,还实现了交易货款的网上支付, 是完全意义上的电子商务。
三、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探索成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必须首先准确把握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农产品电子商务呈现出四个发展趋势:个性化趋势、专业化趋势、区域化趋势以及移动化趋势。
(二)探索成功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在今天这样竞争激烈的复杂市场环境下,经营好一个企业非常辛苦,而经营像农产品电子商务这样的新兴业务更是需要“大胆摸索,小心过河”。实践证明,选择正确的运营模式,是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我们认为,企业运营模式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适应农产品的特点。必须围绕农产品的季节性、区域性特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开展业务布局。
第二,要准确定位目标人群。比如先定位城市有消费能力的高端群体,再逐步向中等收入群体扩展,先从团购做起,再逐步向高度个性化扩展,循序渐进,走稳健发展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农信公司推出的“菜管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索,既大胆,又稳健。
第三,要提供高效的物流输送。向客户提供新鲜的农产品,是对电子商务物流的基本要求,也是重大的挑战。要认真选择农产品来源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手段,根据物流辐射范围,确定市场区域,精心做好标准化的包装,确保点对点及时送达。
第四,要形成深度的产业链合作。稳定高效的供应链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成功的重要保障。要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建立企业间的协作配套机制,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密切配合、高效运转。经营不同产品的专业网站之间也可以建立互相协作的战略联盟,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第五,要争取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还是一个新兴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各地政府应加强部门间的相互协调,积极制定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电子支付和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本文根据陈伟在首届上海农产品电子商务及物流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确认。编者注)
第四篇:四川茶业形势与展望
四川茶业形势与展望
茶叶是四川的主要特产之一,传统出口创汇产品,四川也是全国主产茶区之一,茶业经济是我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盆周茶区和丘陵茶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一、四川茶业发展现状
全省现有产茶县120多个,重点产茶县30多个。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区、盆地丘陵区和坝区,面积分别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69%、25.7%和5.3%,产量分别占47%、46%和7%。据业务统计,至2004年,全省茶园总面积为13.98万公顷,茶叶总产量为8.6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2.9万吨,占33.72%,茶叶总产值12.01亿元。并呈显出以下发展特点:
(一)稳定发展,持续增产增收
近几年,川茶面积增幅较大,产量、产值都逐年增长。1999—2004年六年间,全省茶园面积增加了72.72%,年均增长14.5%,达到13.98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西部第二位,投产茶园面积8.73万公顷;茶叶总产量增加了87.78%,年均增长17.55%,达到8.6万吨,居全国第六位;名优茶产量增加了116.67%,年均增长19.44%;茶叶总产值增加了98.36%,年均增长19.67%,其中名优茶产值增加了115.38%,年均增长23.07%。
(二)良种繁育推广,明显加快
各级政府及茶农对茶树良种重要性的认识显著提高,自觉推广和应用无性系茶树良种。通过建设名山、峨眉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2000年至2004年全省无性系茶苗达到近30亿株,近五年全省共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4.0万公顷,达到5.0万公顷,使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由14%上升到40.1%。
(三)产品质量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
通过大力推广良种及无公害生产技术、机制名优茶技术等系列重大技术,茶叶质量得以不断提高,产品结构得以不断优化。全省拥有名优茶加工机械7500余台套,名优茶机制率达到65%以上,名优茶比重由1998年的23.44%提高到2004年的33.72%,名优茶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比重从29.4%提高到46.63%。
(四)茶叶安全生产意识,明显增强
到2004年底,全省有60多家茶叶企业的产品获得了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5.4万公顷茶园通过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全省有23家企业的43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全省有25家企业的1330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认证。2002年至2004年,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连续三年抽查检测,我省包括绿茶、花茶、边茶等在内的茶叶产品,无公害茶叶产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五)产业化经营,有新进展
竹叶青、绿昌茗、叙府、龙都、仙芝竹尖、茗山茶业等一批龙头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竹叶青茶叶公司,通过实施“竹叶青”名牌战略,走产业化之路,“竹叶青”品牌已成为中国茶叶十大名牌之一。森林茶业、林湖茶业、瑞云茶业、佛泉茶业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看好茶叶产业,不断加盟,成为川茶产业化发展的生力军。2004年,全省销售额5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家,1千万元以上的有10家。
(六)茶叶出口,快速恢复性增长
随着我省茶叶龙头企业的壮大、茶叶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我省绿茶出口迎来了未有的大好形势,实现快速恢复性增长。据海关统计,2004年全省茶叶出口创汇118.6万美元,较上年增长1.63倍;据对竹叶青、绿昌茗、茗山茶业等茶叶企业和宜宾、乐山、雅安等主产茶区的不完全业务统计,全省出口茶叶(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约6000吨。
二、春茶生产情况与今年茶叶生产形势
据最近调查了解和统计分析,今年全省茶叶生产开局良好,春茶生产实现了产量增加、购销两旺、农民增收的喜人局面,茶叶生产总体态势看好。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茶区开园推迟
由于今年季节推迟,加之春季气候低温、多雨、日照较少,川西、川南、川东北各茶区开园较晚,较往年推迟10-15天,川南茶区新茶上市由二月上旬推迟到二月中下旬。随着这部分新茶园的逐步投产,(二)名优茶产量增加
近几年来,各地按照茶叶优势区划,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茶叶产业化经营、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等一系列工程,进行品种结构调整,选择生态好、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设基地,大力推广选用优质早生无性系良种,如名山131、福鼎大白、福选9号、乌牛早、平阳特早等优良品种,茶园基地建设发展迅速。全省茶园面积由2000年的121.6万亩增加到2004年的209.7万亩,四年增加80多万亩,投产茶园面积也由90万亩增加到131万亩,增加41万亩。今年虽然受气候影响,单产略有下降,但投产茶园面积较上年新增加9万亩,春茶总产量达到4.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0.3万吨,增产7.1%,其中,今年春茶名优茶产量达到3.2万吨,增加0.3万吨,增产10.3%,呈现了名优茶快速增长的势头。
(三)名优茶整体质量提高
各地农业部门连续开展了以机制名优茶技术为重点的培训、示范、推广、应用,茶叶企业抓住名优茶市场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投入,更新改造设备,推进了名优茶机制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机制名优茶的发展。目前,全省拥有各类名优茶加工机械8000余台(套),名优茶机制率达到了70%以上,川西茶区达到了85%以上。一些企业通过探索,引进、改造了名优茶加工设备,如乐山的竹叶青公司从日本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名优茶分选、整形、提香成套设备,仙芝竹尖、叙府、绿昌茗、花秋、佛泉、茗山茶业等企业设计装备了名优茶加工流水线作业设备,使名优茶质量较往年明显提高。
(四)购销两旺,农民增收
由于川茶在全国开园较早,质量高,并形成了批量生产,2月中下旬开始,省外各路客商即云集我省各主产区采购,源源不断发往省外市场。据调查,生产的各类名优茶约有60%销往省外。茶叶鲜叶价格稳中有升,维持在较高价格水平的时间长,标准独芽鲜叶价格每公斤较上年提高5-8元。全省春茶总产值达
8.7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增长20.83%,其中春茶名优茶总产值达到7.0亿元, 增加1.4增长23.33%。茶农通过销售鲜叶,获得了较好收益,实现了增产增收。
由于投产茶园面积增加、价格上升,预计2005年全省茶叶总产量可达到9.0万吨,比上年增产0.4万吨,增产4.65%;茶叶总产值可达到14.0亿元, 比上年增加2.0亿元,增长16.67%,全面实现增产增收。
三、今年抓的几项主要工作:
(一)创建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围绕省政府提出的资源性产品出口,变资源优势为商品、经济优势,2005年,四川省农业厅启动了创建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计划,即围绕具有出口创汇能力的茶叶龙头企业,选择生态好、管理规范、安全生产水平较高的茶区,建设30万亩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为增加产品出口、提高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做好基础工作。把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为产品档次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产业化链条延长,农民收入增加的示范窗口。
(二)继续抓好无性系良种、机制名优茶、标准化生产等技术的培训、示范、推广。
(三)继续抓好联系、服务基地、龙头企业。
(四)继续抓好茶叶地方标准的制订。
但是,我省茶业的发展仍存在着不少困难、问题和差距,例如,茶农科技素质低,经营管理水平低,经营规模小,加工龙头企业实力不强,知名品牌少,直接出口量小,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投入严重不足等。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我省茶业的地域生态、生产规模、品种品质、加工技术等优势,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采取如下对策措施:一是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要按照最适生态原则,适度调整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优势产业带,实行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二是培育竞争主体,促进产业化经营。要培育、扶持市场竞争主体,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实现我省茶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三是完善质量标准、质量监测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要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要围绕提高茶业的科技含量,重点要继续抓好良繁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广名优茶机制技术和机采、机剪、机耕技术,加大培训、示范力度,通过对广大生产者、经营者特别茶农的不断培训、示范,全面提高川茶产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五是加快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产业的市场体系。要在优势产业带的集中产区规划建设产地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帮助茶叶企业开拓销区市场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体系网络,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增强先进营销理念,提高营销水平。六是扩大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茶是我国的“国饮”,国内对茶叶的消费潜力巨大。近年来,全国绿茶出口实现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为四川绿茶出口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要发挥川茶原料量大质优、价廉物美的优势,大量生产符合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需求的高中低档优质绿茶。到2010年,力争川茶出口量占到全省茶叶总产量的30%左右。七是大力弘扬茶文化,为我省茶业的新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充分开发、利用四川茶文化资源,开展富有特色的茶文化活动,促进茶消费,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八是加大领导和投入力度,保障茶业经济发展。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是茶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其中,各级财政的引导性投入至关重要。为此,茶区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茶业发展,并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积极争取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要争取把茶业纳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就业的整体战略进行规划部署,列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的范畴来抓,及时研究解决茶业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四、几点建议:
(一)应尽快修改、完善、发布《全国优势茶叶产区区划》,并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实施。
(二)争取培训、示范、推广经费投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
(三)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联系、服务力度,推进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发展。如为龙头企业创立《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创造便利等。
第五篇: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势和展望
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势和展望(上)2008/4/28/09:07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 俞琚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具有庞大的企业数量、相当强的制造能力、规格品种基本齐全的重要制造产业,几十年来,提供了数百万台各类施工机械,在我国宏伟的建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和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大规模技术引进,到20世纪80年代广泛的合资合作,我们在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中提高和壮大了自己。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融入世界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世界上几乎所有工程机械著名企业都进入了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工程机械大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也开始在世界工程机械市场上崭露头角,尤其近几年,出口增长很快,已经成为拉动全行业快速增长的火车头。
2006年,我国向19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50.12亿美元的工程机械产品,比2005年增长70.5%,首次实现了10.8亿美元的顺差;外贸依存度已上升到23%。2007年上半年,全行业销售和出口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对8个主要机种的抽样统计,产品销售收入比2006年同期增长35%;产品销量增长26%。2007年上半年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0.4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46.8%;其中出口36.9亿美元,同比增长67.3%,贸易顺差13.3亿美元。与此同时,行业中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对于开发国际市场的积极性高涨,用参展宣传、项目投标、寻求代理、建点设厂、兼并收购等各种方式向海外扩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2007年4月德国慕尼黑的展览会上,中国有107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达1.3158万平方米,创造了中国企业境外参展的记录,生动的反映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军海外的迫切心情。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即由基本上面对国内市场转向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真正开始了参与国际竞争。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将面对国际贸易规则、标准和地方法规、技术壁垒、关税、反倾销、代理服务、市场趋势、产品质量、配件供应等诸多问题,企业必须花更多的精力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更多的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尤其要关注我们的竞争对手的情况,学习和借鉴它们的发展经验,学习是为了将来能赶上和超过它们,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应当承认,在这方面,国外的大公司做的要比我们好的多。
下面介绍一下国际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情况。
一、国际工程机械市场的格局,虽有发展,但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北美、西欧、中国和日本四大市场仍占据着7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是,一批新兴的工程机械市场发展很快,如俄罗斯、印度、中东、南美洲、中亚、东南亚等,尤其是俄罗斯和印度两个大国,经济增长较快,工程机械需求量大,市场潜力不可忽视。
目前,世界各地区工程机械市场的份额大致如下:西欧———19%;北美———38%;日本———5%;中国———10%;其他———28%
二、世界工程机械市场的总规模,由于统计的范围、口径不完全统一,数据差距较大。综合最新的资料,至2006年应该有1550亿美元到1600亿美元的总销售规模。其中:
△铲土运输机械(包括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铲运机、自卸卡车、叉装机等)———
446亿美元;
△挖掘机(包括大、小挖)———309亿美元△工业车辆(包括叉车、堆垛车、运搬车等)———270亿美元;
△工程起重机(包括越野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67亿美元;
△压实、路面机械(包括压路机、摊铺机等)———52亿美元;
△混凝土机械(包括混凝土泵、泵车、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45亿美元;
△专用零配件———300亿美元;
△其他(包括桩工机械、凿岩机械、道路养护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约80亿美元。
三、全球工程机械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西欧和中国四个地区,占有全球80%以上的生产份额。其他还有韩国、俄罗斯、东欧地区、印度和巴西有少量生产。全球有一定规模的工程机械生产企业有在2000家左右,其中比较著名的有100家左右。经过多年的竞争、兼并和重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形成了十余家大型跨国公司,它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潮流。
2006年全球范围的工程机械行业增长较快,其中起重机、矿山机械、高空作业平台等增幅更为突出;另外,公司普遍利润率比较高,平均都在10%左右,好的达到了18%,在这方面,国内企业有较大差距。
四、2006年,全球工程机械主要机种的销售量为180万台左右,其中包括工业车辆(内燃、电动叉车及仓储车辆)82.4万台。比上年增长了11%;增长较快的机种有两头忙(10%);大型挖掘机(21%);小型挖掘机(14%);工业车辆(11.7%)和移动式起重机(27%)等。
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势和展望(中)2008/5/20/17:38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 俞琚
相关链接: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势和展望(上)
下面介绍一下世界主要地区工程机械发展情况:
1.欧洲工程机械市场欧洲是工程机械主要生产地区和市场,这里面西欧占有绝大多数份额,但东欧地区近年来增速较快,市场潜力较大。
欧洲经济近年来保持平稳小幅增长的态势,2000年是欧洲历史上GDP增幅最高的年份,增长了3.9%;2006年也是经济发展较好的一年,其中德国、爱尔兰和中东欧情况更好一些。这些都对工程机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06年欧盟各国工程机械销售增长7%,生产量增长..7%;单从生产而言,西欧占有96%的份额,东欧仅占4%,但东欧增速较快。
欧洲工程机械总产值,在2002年为165亿欧元,至2006年增长为260亿欧元,五年中增长了58%;2007年约增长5.8%左右,达到275亿欧元。
2006年欧洲各国工程机械的营业额:德国75亿欧元(占29%);意大利55亿欧元(占21%);英国36亿欧元(占14%);法国26亿欧元(占10%);瑞典21亿欧元(占8%);芬兰16亿欧元(占6%);其他国家31亿欧元(占12%)。
按产品划分的营业额情况如下:铲运机械164亿欧元(占63%);混凝土设备34亿欧元(占13%);破碎筛分设备29亿欧元(占11%);路面机械26亿欧元(占10%);塔式起重机10亿欧元(占4%)。
根据欧洲建筑设备委员会(CECE)提供的资料,2007年欧洲工程机械销量约增长10%;预计2008年将增长5%。
另外,近些年欧洲工程机械租赁市场发展很快,2006年已发展有..4万家租赁企业,设有2.1万个仓库,总营业额达215亿欧元。其中,英、德、法、意、西班牙占有81%的份额。
2.北美工程机械市场北美地区是世界工程机械最大的生产地和市场,拥有大小工程机械制造企业500余家,其中有多家全球著名的大企业。美国工程机械的发展首先缘于其巨大的经济总量。据介绍,美国的工程建设总量每年大致在1.165万亿美元到1.19万亿美元之间,所以能保证数百亿美元的工程机械销售市场。
北美工程机械的销售,近几年呈稳定上升,2002年到2006年期间,北美地区16类主要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情况见(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自卸卡车、平地机、叉装机、两头忙、摊铺机等)。
此外,北美工程机械租赁市场也很发达,2006年全地区共有租赁门市部3412个,租赁设备的价值达906100万美元。
近年来,美国次级贷款市场出现问题,房市下挫,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将产生一定影响,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我们将充分关注并拭目以待。
3.日本工程机械市场日本是世界上工程机械第二大生产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高速发展,到80年代末,日本工程机械产量增长了12倍,销售额达到190亿美元左右;90年代以后,受经济衰退的影响,产量逐年下降,到2001年降到谷底,2002年开始回升,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势和展望(下)
一、对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和市场的总结
1.2002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呈现稳定发展的态势,在经济发展,特别是工程建设事业发展的推动下,传统市场稳定增长,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多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盈利丰厚,扩张的欲望强烈。
2.从机种发展看,大型机械中挖掘机仍旧占有第一的地位,销售额和增长速度都名列前茅;但相比之下,小型多用途机械的发展则更快,这主要归功于发达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接近完成,大量的市政、维修、养护、园林工作拉动小型多用途机市场升温;另外,和目前倡导的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等政策措施也有一定的关系。
3.从营销方式看,工程机械租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营销手段,大约占到销售额的50%以上,出现了一大批颇具实力的租赁公司。租赁业的发达,也带动了二手机市场和拍卖市场的发展。工程机械营销和使用方式的改变,对于降低施工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资源是有积极意义的。
4.在全球范围的工程机械销量较大增长的情况下,预计产品库存和关键零部件短缺就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正如所谓“木桶理论”中的一块短木板,制约了行业更快发展。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全行业的关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应该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向这个方向,最终实现动态的平衡。
5.在可预见的将来,工程机械行业及市场发展的前景是比较乐观的,这是目前业内相当一致的看法。
二、对行业相关从业人员的建议
1.对于工程机械这样一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复杂机械产品来说,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做到高水平,必须是在互相借鉴,交流、学习中共同提高。国际上各大公司合资兼并重组,在资金、技术、品牌上互相融合相当普遍,有些产品已经说不清是哪个国家的产品了。从市场来看,国际市场容量大,总体相对稳定;我国的企业,一定不能仅仅把国际市场当成国内市场的补充,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重视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让我们的企业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摆正位置,端正心态。我国工程机械虽然发展很快,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但还远远谈不上是工程机械强国。表现在我们的开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多数企业的经营效益低下;产品的档次质量不高;缺乏世界品牌等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已经搞了200年,工程机械也搞了100年,我们必须承认在技术积累、营销理念、质量管理、经济实力等方面与先进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既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应该沾沾自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迎头赶上,只有我们的产品在世界工程机械主流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有一批世界范围的用户认可的名牌产品的时候,我们才能称自己是工程机械强国。
3.要千方百计地掌握工程机械核心制造技术。目前我国中高端工程机械的关键配套件,主要是高压大流量的液压泵、阀和马达,高端的传动部件和发动机等,基本上依靠进口,不但价格高,供货还不能保证,成为制约我国发展工程机械中高端产品以及扩大出口的瓶颈,所以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应当承认,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能够轻易做到的,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解决资金、技术、人才三大要素。建议有实力的企业,包括主机企业和配套企业,更多地关注和投入;建议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人才或直接到国外办厂生产;建议多方呼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支持。相信只要重视,坚持不懈的努力,真正掌握工程机械核心技术的日子就不会太远了。
4.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和非关税壁垒问题。目前,我国出口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以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引进技术或合资产品升级改造而来的,多少带有原产品的痕迹。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对知识产权和专利申报不够重视,还存在一些照抄照搬现象,所以在出口量不断扩大的时候,容易引起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纠纷。另外随着出口竞争的加剧,企业间压价竞争的现象已经出现,本来我们的价格就不高,超低价销售不但使国内企业效益损失巨大,而且极易引发反倾销诉讼,耗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应对,得不偿失。应该说,重视知识产权和维护正常出口秩序是全行业的责任,也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素质。
5.关键还是要提高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我们不能满足于用二、三流的产品占领欠发达地区市场,或满足于所谓“高性价比”的质次价低产品栖身非主流市场。要打造稳定的国际市场,必须有一流或准一流的产品,必须提高在开发创新、节能环保、知识产权、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成本投入,杜绝不正常的超低成本,形成企业的稳定良性发展;要转变观念,克服新产品急于投入市场的做法,重视投产前的试验验证;加强售后跟踪服务,发现问题,认真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