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困境及应对措施
目录
一、摘要„„„„„„„„„„„„„„„„„„„„„„2
二、关键词„„„„„„„„„„„„„„„„„„„„„2
三、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2
1、地理教育举步维艰,学科教研地位尴尬„„„„„2
2、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主导作用难以发挥„„„„„3
3、地理教学模式单调,学生缺乏学习活力„„„„„3
4、学校地理教具较少,正常活动无法开展„„„„„3
5、部分学校重视不足,地理教师待遇不公„„„„„3
6、学生家长不够重视,改变认识任重道远„„„„„4
四、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的措施„„„„„„„„„4
1、落实地理教育政策,完善目标管理制度„„„„„4
2、推进素质教育进程,落实教育教学制度„„„„„5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尽快完成角色转变„„„„„5
4、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建立合理评价体系„„„„„6
五、参考文献„„„„„„„„„„„„„„„„„„„„7
谈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困境及应对措施
摘要
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目前面临诸多困境,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在地理学科不参加中考的影响下,地理在整个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专业师资少、业务水平低、经费投入少、教学评价不合理等。针对目前现状,必须改变认识,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评价体系,引导和规范农村初中地理教育。
关键词
地理教育 农村初中 困境 对策
新课标提出“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发展。但当前农村地理教学面临诸多困难,新课标创新精神和育人目标的达成存在诸多障碍。要让农村地理教学走出禁锢,真正发挥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能力,应在全面分析农村地理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就教育相关政府部门分析
1、相关政府部门对地理重视不够,致使地理教育举步维艰,学科教研地位尴尬。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初中地理是不纳入中考学科的,这无疑把地理教育推向了学科教育的边缘,造成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都对地理学科漠不关心,在农村地区更是举步维艰。地理课往往被学生当成了睡觉课,学校不闻不问,老师穷于应对,学生置之不理,场面尴尬异常。确实让地理老师心理失去平衡,纷纷改教其他学科,这进一步削弱了地理学科的地位。
农村初中一般都成立了各科教研组,便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地理学科却 2 没有专门的教研组,而是隶属于政史教研组,而且在政史教研组日常教研活动中,一般都不安排地理教研活动。主管部门也极少搞地理教研活动,地理老师只能关起门来教书,地理课堂失去活力,学生学习失去兴趣,教师论文失去评选资格。教师敷衍塞责,课堂死气沉沉,专业地理老师的地位尴尬。
2、相关政府部门对地理教育投资不够,地理教师待遇不公。
当前,国家和地方对农村地区的教育重视度依然不足,特别是对农村地理教育支持力度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乡村初中基本没有地理教学所需的教学挂图、地球仪等基本教学工具,其它教学设备更无从谈起,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地理学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二是地理教师缺少交流平台;教师在岗期间进行业务进修、教学交流、观摩学习对于农村中学地理老师来说是一种奢侈。地方教育部门主办的教研活动往往仅局限在城区学校,边远地区的老师很少有机会参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较高规格定点的业务学习因要花费数额不少的差旅费而被校方束之高阁。因此,原本很正常的学术交流、业务培训就成了农村地理教师难圆的梦,纷纷成了井底之蛙。这种状况使之无法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造成城乡地理教学质量差异悬殊。
地理近多年来不是中考科目,许多学校领导只是为了完成义务教育而开设地理课。地理课在学校课时量中比重较低,地理的1节课只能算0.8课时,同样要准备1节课,可是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报酬,大大的打击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领导们在排课时,总是把地理排到下午的第1节和第2节,地理老师每天可谓是倍受饥饿和困倦的煎熬。地理考试的结果也是无人过问。
(二)就师资力量分析
1、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主导作用难以发挥。
现今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鱼目混珠、杂而不精。主要表现:一是专业地理教师总量不够,不能满足地理教育需求;据笔者统计,在我县七八年级共40个班级的学校,专业地理老师也就2人,乡镇学校基本没有专业地理老师。二是兼职地理教师专业知识薄弱,甚至根本不懂地理专业;存在以下种种情况:(1)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数学的、政治的、生物的等,甚至有的学校连搞事务的同志也来兼教两节地理课。(2)更换频繁,有的学校一年更换一个地理教师,个别学校一学期更换一个。(3)兼职地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地理基础知识。这些老师根本就不懂地理知识,要让他们传授更多地理知识给学生简直是强人所难。更何况大多学历偏低、年龄老化。三是挤占“挪用”地理课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学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
2、地理教学模式单调,以灌输型为主。社会不关心,学校不重视,老师不积极,学生不主动,导致地理老师上课刻板单调。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板上绘图用图讲解,甚至不备课的现象广泛存在。上课照本宣读,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不符合初中生年龄段学习的要求,湮灭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3、学校地理教具较少,正常活动无法开展。
学校在地理学科投资较少,有的农村学校连最基本的教学挂图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地球仪,运行仪,地理园之类的了,曾出现了地理老师带着篮球走进教室的尴尬局面。这必将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和高中地理教育严重脱轨。在农村教育经费比较吃紧的情况下,为地理这样被严重边缘化了的学科争取点经费是相当困难的。地理教育经费的紧张已经严重制约了地理学科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上课只能讲活动,而不是做活动,本来很有趣的地理活动课变得枯燥乏味,不要说学生,老师对自己的课都不满意,但苦于无奈,每年在订购教具的时候地理仍是无人问津。长此以往,地理课只能在学生当中被视为副科,既然学校都不重视,学生又怎能重视起来呢?
(三)就学生方面分析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学习活力。
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学生也就不重视地理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也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麻木不仁。
2、学生家长不够重视,改变认识任重道远。
地理在近年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副科,这些在学生的脑海里已经成为定式,无论老师怎样强调,怎样引导,都很难改变,寄希望于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但调查结果显示:85%的家长对学生地理科目从不过问,10%的偶尔过问,只有5%的家长对此还比较重视,无论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家长首先关心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然后就是政史。这种位置,就决定了他们对孩子学习地理将有怎样的引导,没有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地理老师又有多大的能耐去改变学生的认识,促使他们去认真的学习地理呢?
二、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的措施
地理课是初中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它对增进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爱国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我们必须重视农村地区的地 4 理教育工作,大力改变农村地区的地理教育现状,为培养具有环境观、资源观、全球意识的新时代公民努力。
(一)对于相关政府部门
1、应该完善地理教育政策,真正体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教育主管部门要与时俱进,提高地理教育的认识,重视农村地理教育的发展。在地理师资上要尽量向农村倾斜,不断的为农村地理教学倾注新的力量。加大对农村地区地理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真正实施基础素质教育;教育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教育教学法律法规的要求,降低各学科难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实实施素质教育。二是切实落实学科教育公平;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观念,同等对待各科教学。国家要改革考试制度,不将学科分成三六九等,或者整合课程大纲,对学科教学进行切实可行改革措施,切实重视地理教学。三是努力改变绩效评价方式;把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和所谓名校区别开来,“因材施评”。降低教学成绩比重,加大“育人”权重。四是确实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为农村地理教学增加投入,增添基本教学工具和设备,有条件的地区要添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逐渐缩小城乡差别。五是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只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才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六是大力重视地理学科教学;鼓励专业教师担任地理教学工作,在进修学习、业务培训、晋升职称、奖金分配等方面,给予地理教师同等待遇和机会,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条件合适的地区要制定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让教师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地理科学发展状况及成果,使教师接收新知识、新信息,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尤其向农村地区倾斜,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师资培训和培养力度。七是积极建立城镇交流机制;鼓励城市骨干教师到基础薄弱学校任教或兼职,制定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建立城镇中学教师定期到农村初中支教服务或农村教师到城市初中学习交流制度。八是继续鼓励农村支教计划;提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进行支教活动,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担任教师,并在考研、考公务员上给予政策优惠。九是积极推动校园安全立法;要鼓励农村地区的学校和教师在做好安全工作的情况下,开展有针对性的地理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加大地理教育的投资力度,培养更多的专业型地理教师。
一是学校领导要改变意识,更新观念,用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教育,平等对待地理教育,真正重视地理教学。二是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完善目标管理,给老师一个宽松的环境,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提高地理教师的地位,充分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三是严格按教学大纲开课,开足地理课程。四是学校教导处、教研处除不定期检查,严格把关,坚决杜绝代课、占课现象。五是鼓励地理教师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如投影、幻灯、录像和多媒体等,尤其是多媒 5 体教学,多鼓励地理教师做课件,这样做即可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增加对地理的感性认识。六是改进教学方法,在平时教学中,能开展双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大力鼓励地理教师因地制宜发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提高教学时效,优化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七是加大教育教研力度,挖掘自身潜力,通过观摩课、评优课、说课、论文评比等活动,大力开展业务练兵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高。
3、提高地理教师的待遇,完善地理教具的配备工作。
4、改变传统评价方式,建立合理评价体系。
要想地理学科在农村学校正常的发展,必须要合理公平地对待这门学科,给它应有的地位。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快地理学科与相关科目的整合,逐渐加大地理学科渗透到其他学科的力度,并在中考分数值上有所反映。二是干脆将地理纳入中考科目,但命制地理试题应遵循新课标精神,处理好三种关系: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利于初中地理教育和高中地理教学;有利于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三是学校应消除学科歧视,消除主、副科之分,公平对待每一们学科。四是老师 “教”与学生“学”要并重考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五是处理好考试和评价的关系。地理学科也可像中考“政史”那样,“全开卷”式进行,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的真实地理水平,引起教师注意地图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平时要注重提高读图能力,这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地理学习评价试题的特点应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华山、海南等地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题。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然初中地理学习评价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地理教与学的双方“互动”面,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大面积提高。
(二)就师资力量而言
1、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一个合格的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就得在平时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可通过网络交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高素质的地理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厚的其它学科综合知识,注重地理学科和国内国外的形势发展,关注前缘科学。例如在讲非洲政治地图的变化,长江的开发,黄河的治 6 理时,光从地理角度去讲,显得苍白无力,必须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动态来讲。因此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同时,要提倡、鼓励地理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水平。而作为地理教师自身而言,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广泛涉猎网络资源,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技能,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地理学科发展的动态,这样才能具有娴熟的业务技能和驾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能力。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应该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转变育人观念,在平时教学中,要备教材、备教法、目标要明确、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更注重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设计教案。在具体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脚踏实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切不可好高骛远,机械灌输和填鸭式喂学生,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力,在时间上向学生倾斜,鼓励学生质疑和争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2、努力学习新课改,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3、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技能,丰富地理课堂。
(三)就学生方面分析
1、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2、不断培养自己的地理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
3、学生家长应意识到地理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学好地理。
综上所述,改变我国农村地理教育现状需要靠国家、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农村地区地理教育工作者更要齐心协力,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学科特色,创新性地搞好学科教学工作,努力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为培养新型创新性人才而做出地理教学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滕春惠 倪刚,《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初探》(中学地理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5 【2】《地理课程标准》
第二篇: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深化阶段,对于农村的教育国家尤其比较重视,在农村的初中教学当中,地理教育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学习意义。从当前我国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的情况来看,还有诸多层面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对面临的困境积极应对。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农村初中地理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及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探究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的优化策略,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操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困境
中图分类号:G6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039-01
引言
初中的教育教学中,冷热不均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在农村初中的地理教育课程当中,对学科的重视度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这些不仅是在思想认识上有着体现,同时在教师资源的配置上也有着重要的体现。针对农村初中地理教育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加强其理论研究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1.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的困境体现及成因分析
1.1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的困境体现
从当前我国农村初中的地理教育现状来看,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对地理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把精力放在一些主要的科目上,例如语文、数学等,由于地理所占的分值不高,对地理课程长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教学的投入上也不够。在农村尤其是在落后的农村,人们在受教育的程度上都相对不高,对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地理间的关系认识不多,所以也就在重视度上得不到提升[1]。
其次,在初中地理的师资配置上存在着较大问题,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对城市比较落后,在师资力量上更不能相提并论,师资队伍在规模上和整体的素质上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大部分地理老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比较匮乏,一些青年教师在其他课程上进行任教,甚至年龄大的将要退休的老师也被安排在地理课的教学上,而当前的学生思想多元化,这些年纪大的老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就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效果也欠佳。
再次,初中地理学科在中考科目的设置没有合理化的呈现,这就对地理教育起到了制约作用,造成部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误导,认为地理分值对中考不起决定性作用,为能够追求升学率,地理课程的学习形同虚设草草而过,更没有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加以重视。这些问题均源于中考制度设计不合理,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的整体发展。
1.2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困境成因分析
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的困境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在于教育投入的不充分以及地理教育资源的匮乏,农村地区的初中地理教育的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城市相比较仍有很大的差距。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对农村的基层教育资源的供应就受到了影响,有限的经费在农村的学校使用过程中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状况。还有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不均衡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
此外,农村地理课程改革缺乏相应的配套支持体系,农村初中实施地理课程的条件不充分,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对新课程模式有着抵触等等,这些方面对农村初中地理教育都会形成很大的障碍。
2.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的优化策略实施
第一,对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的优化要能够从多方面进行实施,首先要能够在观念上进行积极的转变。地理是自然学科当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在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和地理课程的学习之间的关系也愈来愈紧密,所以要能够在农村初中的地理课程学习上得以强化,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学校老师和领导以及学生等都要能够对地理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对农村初中地理的教师队伍要能够加强培训,将其整体的素质进行提升,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来源比较复杂化,而地理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比较缺乏。要能将这些层面的问题积极的解决,确保地理教师的编制不能够被其他教师岗位以及编制人员所占用。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在职称的评定一级奖金分配这些激励措施上要能够合理化的实施,避免教师思想上的不稳定。
第三,对中考的科学设置要能够合理化,将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积极培养,把素质教育要能够全面推进。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地理课程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在情境设置作用下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3]。
例如:在学习到气候内容的时候,可将学生课前网上搜集的全国各地美食、服饰、动、植物等制作成PPT展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如生活在南方的人们爱吃米饭,而北方人却偏爱各类面食?我国川、湘、黔等地方的人们为何喜欢吃辣椒?我国西北地区的人民头上总是戴着纱巾?……这些由平时随处可见的生活现象而产生的问题,将会充分激起学生的热情,课堂讨论的气氛也会变得很热烈,学生的上课情绪也将高涨起来,对相关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要能够对农村初中的学校在地理教学层面能够保障,鼓励地理教研的开展,这也是支持地理教师专业学习的一种措施。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主要就是要能够对教学的条件积极的改善,对地理教学加强保障。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将教学设备要能具备,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地方教育投入,视具体情况增加幻灯机、投影仪、电脑乃至互联网等新型教学媒体,提供包括地理学科在内的各学科教学使用。同时也要能够对地理教师的学习以及教学研究工作鼓励支持,通过一些奖金的设置能来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结语
总而言之,处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农村的初中地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还比较严峻,所以对此要能够进行积极的分析应对,多样化措施的实施以及全方位的考虑。只要能够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能够充分认识,并付诸实践和努力,就能够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市彭水县郁山中学)
参考文献:
[1]王丽华.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学科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4(S4)
[2]孙芳芳.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4(12)
[3]严云辉.乡镇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分析[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02)
第三篇:农村电子商务建议及应对措施
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第15小组 薛华 徐炜 谢元哲 贺靖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农村网民人数已近2亿。
另一份数据则显示,中国目前行政村数量超过68万个,农村人口为9.4亿,而真正长期居住在农村的数量为7.5亿。阿里研究院此前发布的《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报告(2014)》也预测,到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将有望增长到4600亿元,将成为网购市场的新增长点。在过去三年,农村网购消费占比同样不断提升,以淘宝网购数据为例,淘宝农村消费占比已从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提升到了2014年第一季度的9.11%。
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问题
1、城市和农村两类人群在电商服务的使用行为上存在不少相似之处对于这两个群体来说,他们最常使用的电商都是淘宝和天猫;最喜欢买的品类都是电子产品、家电、服饰等;在网购过程中最在意的依次均为价格、品质、售后、物流等。
2、农村物流网络不发达、配送成本高,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度较大。国家统计局去年9月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有高达六成的农村居民认为快递收件不方便。除中国邮政外,顺丰、“四通一达”等主要快递企业的营业网点大多只建到县城。
3、农民的电商消费理念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由于农村居民电脑拥有率不高,信息化程度较低,造成广大农民触网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农民已习惯于当面交易和去实体店购买模式,对网络购物比较陌生,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感,普遍存在不会触网或触网不便等现象。此外,农村电商人才匮乏也严重制约了农村商务的发展。
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应对措施
2016年我国农村电商消费市场将突破4600亿元。农村电商的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去年,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出通知,在河北、黑龙江等8个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首先要加大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训,培养农民的电商消费意识。
其次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逐步培养农民的电商消费意识,将更多优质优价的商品引入农村,让广大农民享受到电商消费的便利,扩大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同时,要在资金上进一步扶持,提升农民发展电商的积极性。
最后,完善农村电商的服务体系。建议给予电商企业减免税等政策上的扶持。同时,在仓储中心建设、冷链运输和投递配送信息化等物流体系建设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第四篇: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单位 宁县清华初中 作者 方忠忠
地理学课科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代替的,而作为地理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地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加强对学生课堂参与习惯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存在很多局限性
一、农村师生素质与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一、专职教师较少,农村大部分地理教师是兼职教师,教师素质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地理素质教学的进行。由于长期受学科的偏见的影响,从事地理学科学习的教师很少。从广大农村(包括县城)中学的地理教师资源来看,真正获得地理学科毕业的教师不多,全县还达不到25%,很多学校和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就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而这些教师本身又缺少专业的知识,对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是照本宣科,有的教师就是把课文给学生阅读一遍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有的教师为了应试教学,就直接叫学生在书本上将往年出现考试的地方勾画一 下,叫学生下去多背诵,或者进行题海战术的训练。这种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创新。
第二、教师的思想观念还与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由于受传统教学和学校对教师评价制度的影响,很多的教师并没有把新“课标”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放在主要的工作精力上来。关心的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注意到对自己的新教学要求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第三、在教学资源上看,很多教师手头的资料也就是那本唯一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就成为了给学生一杯水而自己也只有一杯多点的水的状况,谈不上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甚至自己必需有一条小溪或大河的能力。
第四,学生的素质与要求存在着最大的差距。农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要想建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不太成熟。因为我们很多的学生基础很差,自我学习的觉悟不够,对知识的追求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很多学生的知识来源,从目前来说,往往是靠课本和老师的教学。
第五、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深入,教师理念和技能的培训还有待加强。教师是新教材的实施者,教师观念的是否转变,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教师没有对新教材的教育思想进行学习和体会,那么新教材就仍然处于老教法之中。只有我们认真地对新教材的学习,深入地领会到教材的思想,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习的学上来,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再通过对自身的培训和学习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身的专业素质,然后进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觉悟,付出行动,这样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才有待于取得成功。可是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农村的教师很多都是兼职的教师,他们本身的专业知识还不够,对于专业的通知培训和学习还不到位,在理念上很多的教师还没有转变,虽然新的课程改革都实施了几年,但我们农村还正处于实验之中,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他人成功的经验自己没有得到鉴赏,因而同样处于实验的过程之中,现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一步。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探讨别人的成功经验,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校和当地的实际,以学生为发展对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参与社会实践和生活的能力为目的。使教学能适应新形式下的要求。
二、推进地理素质教育的方法
1、开展创新教育系列活动
课外开展创新教育系列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能加强与各有关学科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可开展主题演讲赛,如“地球的未来”、“假如我登上了火星”、“假如地球上没有海洋”等;可举办如“我了解的南极”;可开展地理学具小制作比赛;可举办地理学创新思维小论文比赛。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仅是一种教育原则,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种策略。人的智力、遗传素质和脑的活动方式,是有差异的,研究表明IQ与创新能力并不相关,智力一般的人,也可能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非常的聪明的人,他的创新能力可能非常一般。地理科学既要求善于形象的空间思维,也要求善于理性的抽象思维,因材施教式的创新教育,既可培养“种子选手”,以点带面,又可让各层次的人都能发展,推动创新教育的深入和普及。
3、改革地理考试评价体系
现行的考试制度,某种程度上束缚着创新意识的培养,我想不管考试形式如何,都要有利于激励学生创新,比如,能否在现有的单纯静态理论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动态的口试和地理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还可增设地理创新能力的附加分,以奖励在各项活动或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因为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科学的、前瞻的。现代的教育,是以培养和塑造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
4、建立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一个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师生不再是上下级关系,老师的话不全是真理,教师和学生应有一种平等友好的交流氛围。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才能在松弛、甚至是玩乐的环境下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想法会被老师接受,老师正用一种欣赏的目光注视着他们。
三、农村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备课虽能体现备问题进行教学,但教案太简略,实用性不强;大多有学案,但学案和教案不能结合使用,二者存在互相代替现象;教师备课的目标意识差,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少,以至教学的目标达成度低
2、课堂教学讲多练少,讲不出知识联系,不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教学不是建立在学生学习基础的教,教学缺少针对性,多媒体运用少,课 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有些新课改教师对教学要求把握不到位,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不能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学生的知识仅仅限于教材;不能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现象进行引导,教师教学过分依赖教参及网上教案
3、有的学校教研活动形式化,教师听本学科课较少,教师手中的教学资料少,学科刊物不足;教师的理论学习抄写大理论多,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少;地理学科不提倡课外作业,有的作业只为检查。
(二)几点建议
1、将教学常规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把常规的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强化集体备课,形式多样化,地理学科因人数少,我们提倡集体备课听课化,上课前通过相互听课、修改达到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初中教师提倡以题代讲,以题代练,备课就是进行针对复习内容进行综合性设计;新课改教师就是备知识点,针对知识备补充材料,备学生讨论的方式方法,学校检查人员也要改变只盖章,不检查教案质量的作法。
2、多开展地理学科类活动。地理教师少,在一所学校,专职地理教师一般一二个,20%的学校没有专职。研究氛围不浓。希望县、乡(镇)多关心地理教学,多关心地理教师,多组织相应活动,为地理教师提供研究交流平台。希望组织包括教学竞赛、教学研讨以及动手类的手抄报、自制教具、学具等竞技性活动。
3、多给地理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地理教师科班出身的少,半路“出家”的多(科班出身的基本被高中拔走了),学习的任务特别大,加之一个地理教师一般要任4----6班的教学(有的还兼有其它学科教学),教学的任务 也很重,特别希望能有学习机会。
4、加速农村学校地理教学资源配置。如教学挂图、地球仪、地理教学模型、多媒体等,应随着新课程的教材的逐步定型有计划地配置,以保证日常地理教学必需。
5、呼吁各级各方面重视地理教学。地理学科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还没有根本好转的今天,不重视地理教学,甚至歧视地理学科的现象在有的地方还是存在的。这也是地理教师不稳定,地理教学难于有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一。
总之,在新课改推进的今天,新课程的推进与开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地理教学工作着应认清自己肩上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和探索,在教学中抓素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抓好教育常规工作。知识是金子,能力是点金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释: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地理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卜勇祯,2005,6 3《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张建华,2007,11,《甘肃日报》 4《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形成》,赵生珍。
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
宁县清华初中方 忠
忠
第五篇: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
新课标 地理教养 学科公平自主学习赏识世界 创新思维
内容摘要:
新课标提出“使学生具有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学素养”的目标,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普通初中地理教育如何顺应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一名农村普通初中地理教师,面对农村地理教学的现状,浅谈我的一些看法。
正文:
地理,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气质,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可以让学生获取高质量的思想品格、辨别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他们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赏识世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一名农村普通初中地理教师,面对农村地理教学的现状,我深感农村普通初中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
(一)缺乏对初中地理科目的重视
地理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课程,却得不到领导、老师、学生足够的重视。
在农村学校,地理学科仍被视为副科,没有专门的教研组,而是隶属政史教研组,而且,在政史教研组的日常教研活动中,一般都不安排地理教研活动,地理老师只能关起门来教书,致使地理课堂失去活力,学生学习失去兴趣。
(二)缺少高素质的专职地理教师
很多农村初中学校连一个地理专业的老师都没有,地理科目只好由其他非地理专业的教师分担。一般是找几个不够课时的老师“一人搭上一个班”兼课,或是找几个行政领导把整个年级的地理课“瓜分”,或是找个年纪大的老师把整个年级“吞”了。
总之,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基本专业素质偏低,师资的严重不足,严重的制约了农村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对新的教学要求重视不够,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很多教师并没有把 “新课标”提出的的新教学要求放到主要的工作精力上来,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仍采用了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
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多数教师仍靠一支粉笔,一本书来进行地理教学,不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
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忽视了教与学的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灵活性,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湮灭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四)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不高
一方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认为地理是“副科”的观念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农村学生的家长及周围人群的文化素质较低,对学生的学习不太重视,能给学生提供的学习帮助也少;再者,农村学生的素质与城镇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些都使得初中地理教学面临极大困境。
在农村,很多学生基础差,见识少,生活空间狭窄,知识储备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自我学习的能力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仅仅把地理当作“背记”的课程。
在农村,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有较大的困难。学生的旧观念、旧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的不足,影响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程度,制约了地理教育改革的进程。
二、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育现状的措施
(一)完善地理教育政策,体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是国家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要想地理教育在农村学校正常发展,必须要消除学科歧视,合理公平地对待这门学科。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直至学校领导要明确地理教育的目标,明确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明确地理教育也能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使地理学科走出“副科”的地位。
要转变观念,努力改变绩效评价方式,加大“育人”权重,加快地理学科与相关科目的整合,加大地理学科的渗透力度,切实落实学科教育公平,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地理教师的待遇,培养更多更专业的地理教师
大力培养更多合格的初中地理教师,使进入地理课堂的任课教师都成为专职教师。对现任地理教师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如:加强继续教育,给地理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机会。
制定相关教学制度,完善目标管理,给老师一个宽松的环境,平等对待每一位教师,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地理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从而充分调动地理教师的积极性。
(三)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一批观念新、业务精、能思考、善创新的教师。
一个合格的教师,要适应地理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地理教师不仅要掌握地理专业的各门基础课程,熟悉本学科的全部教材,还要随时掌握地理学科发展动态,提高业务技能以及驾驭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能力。
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转变育人观念,彻底摆脱旧的教学模式,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学的形式也应不拘泥于单纯的讲授。教师的教学,关键是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努力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例如,在学习《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时,让同学们从地理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及洋流等方面,自主分析、判断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在时间上向学生倾斜,鼓励学生质疑和争议,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地理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四)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也是获取知识的巨大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地理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教学中,要脚踏实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可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带学生亲临大自然,帮助学生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地认识地理事物,让地理知识看得见、摸得着,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有用、有趣。
例如,在学习五种地形形态时,可带学生到户外,一边现场辨别,一边让学生了解各种地形形态的土地利用类型,让学生讨论当地土地利用的优势,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地理新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的一面,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手脑并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学习,农村的广阔领域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机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五)加强其他学科的教育改革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各学科的教育都只注重成绩而忽视了学习能力的培养。
考核方式的单一性,题海战术的流毒,使得很多人去研究如何解题、如何得高分,却不了解学科本身,没有养成应该养成的学科素养,这其中的遗憾不是“浪费”一词所能言表。
填鸭式教育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创造力,更养成了思维的惰性。学生没有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不能举一而反
三、触类而旁通。
学习精力只专注于主科,学习内容仅限于教材,学习时间仅限于课堂,教学方式仅限于讲授,学习没有广度,学生视野不开阔,思维方式单一。
古人云:有容乃大。如上种种,没有广度、没有厚度、没有前瞻性的基础教育,使得后续教育举步维艰,培养创新型新人才何其之难。
总之,学科之间是有联系的,初中地理教育的改革是无法孤立的,改革必须深入而全面,一好百好,青春少年那是样样红,祖国的明天才能充满希望。
三、结语
社会不关心,学校不重视,老师不积极,学生不主动,基础教育不给力,是制约我国农村地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原因,要改变我国农村地理教育现状,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广大农村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齐心协力,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农村初中,实现培养新型创新性人才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袁孝亭,王向东《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会昌等《态度教育论的理论模式与实验探索》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
3、王鉴《学习方式的变革:从知识重心到学生本位》
《当代教育论坛》,2003
4、郝贵生《论学习方式的现代化》
天津师大学报,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