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半工半读”体制下中职教师校本培训内容设计与操作
“半工半读”体制下中职教师校本培训内容设计与操作
当前,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现代化建设的竞争实际上是教育工作者的竞争,而教育的竞争实际上是师资的竞争。中职学校的竞争,很大一方面也是师资力量的竞争,因此建设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而在职教师的培训又是重中之重。
一、中职教师校本培训的必要性
1.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决定校本培训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承担着实施高中阶段文化基础教育和培养职业能力的任务,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教师也分为文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文化基础课教学应加强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并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实习和综合实习)的教学则应向学生传授从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应:(1)心理健康并具有良好的师德。(2)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并能将这些思想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3)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包含教学设计能力、分析学习能力、阐明学习目标能力、制定教学策略能力、选择教学媒体能力及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能力。(4)能够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具备危机处理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5)具有专业技术专长、团队工作技能、现场工作经验和创造性能力等等。
因此,校本培训显得尤为必要,只有通过对教师的校本培训来逐步提高教师素质。
2.目前教师培养模式,决定校本培训的必要性
目前,就福州市而言,大部分教师主要来源于各级师范院校,专业教师来源较为复杂,但多为非师范类毕业生。在1995年前有福州幼儿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幼儿教育教师)、福州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小学教师)、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培养中学初级教师)、福建师范大学(主要培养中学高级教师或大中专院校教师)。就上述院校而言,他们培养的专业也多以文化科为主,缺乏中职专业师资的培训。1995年后福州市教师培养模式向综合院校主导型转换,教师由综合大学培养,学生毕业后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既可当教师,也可谋取其他职业。但这种模式培养的教师只有书本上的教育理论,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当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后,很多就显得茫然不知所措,人际交往、学生管理、教学设计已经焦头烂额,更不用说专业技术专长和创造性了。太多的失败常常使他们没有了成就感和专业发展的兴趣,而错过他们最佳的培训培养期。
目前,中职学校文化课与专业课教师人数比呈7:3 ,加上实训指导教师数,专业教师人数呈增加的趋势,迫切需要教师岗位成长。
3.校本培训的特点,决定校本培训的必要性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与行业专家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活动来培训全体教师(含职工)的一种全员性继续教育形式。
校本培训具有如下特点:⑴长期连续性。校本培训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受训场所,可进行比较持续而长久的培训,甚至可以从参加工作直到退休。⑵实践性。校本培训的前提是教师没有脱离工作岗位,将培训工作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能及时学以致用。⑶灵活性。根据实际条件灵活机动安排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并针对学校自身特点和每位教师的个体特点安排,做到继续教育个性化。⑷经济性。校本培训免除了教师脱产培训的差旅费、学习费,所用的导师、专家均为身边有经验的一线教师,减轻了教师和学校的负担,具有现实意义。
二、中职学校在职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与操作
1.校本培训之团队建设
学校的团队建设意味着有效的知识管理,顺畅和持续的知识流动或知识交换。教师们集合到一起分享知识,在团队中学习,既能获得有形的知识,又容易获得更多的无形知识。通过团队的建设,教师们能更好地与其他同事分享经验和想法,得到其他教师的建议,积极试验并不断实践和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
目前团队建设培训的操作模式有项目教学法的拓展训练、美式辩论法的小组讨论等。下面重点谈谈以团队为基础的行动导向教学的培训。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模拟给出具体教学项目,采用现场实习模式,设计教学备课的整个过程。通过这种练习学会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的分析,这种分析使个人的特点、工作态度,甚至教学应激能力等都清楚地表现出来。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各自制作教学方案(行动),由本小组提出质疑、给出解决方案,而后进行模拟教学。模拟完毕之后,由评委和“学生”、观摩人员等采用美式辩论法(行动)进行小组讨论,将讨论结果展示在测试人面前,也可以让被测试人先进行总结,然后让他参与讨论,大家对其测试过程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难点,讨论总结出更好的解决方案,然后再由评委评分,决定哪些方面还要加强培训、哪些经验值得积累,可以“上战场”或是要进行下一轮模拟测试。在整个课堂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团队成员通过角色扮演法(行动导向教学)模拟教学角色,在最终面对学生前准备充分,游刃有余,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2.校本培训之教学能力培养(这是指为从事教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所进行的培训,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方面的内容)
(1)师徒结对子模式。主要由学校一线优秀教师与青年(新)教师结对子,利用学校工作的真实情景,一步一步安排新教师尝试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然后马上检查学习成效,并给予进一步指导,让新教师通过实际教学工作来锻炼和不断进步。
(2)专家讲座模式。教育专家,优秀教师来校讲学,学校教师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主要特点:传授内容多,可以全校大面积开展;费用较低;对培训环境要求不高;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培训师的作用。
(3)学科教研模式。组织同一教学内容或同一学科教师交流,互相切磋教育经验,共同研讨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法,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组织教师听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等来学习教学技能、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之间互相听课,然后再进行交流、研讨等来提高教学效果。
(4)组织专门的研讨会、交流会、教学沙龙,应用现代信息手段开设专题博客,提供教师交流的平台。
上述培训模式充分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
3.校本培训之专业培训
半工半读体制下要求职业教学的专业教师能根据某一职业活动领域的要求,整合传统学科中的相关内容(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专业课和实习课)形成一个个学习领域,让学生进行整体学习。专业教师们力图解决:教材同生产紧密结合;广泛参与企业,通过实习实践,明确企业的岗位、任务和能力的要求,进而参与指导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过程。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师培训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让教师学会以主持人或引导人的身份创设有助于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轻松愉快、充满民主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境中,教师通过反复练习,进而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经济活动要求的行为方式、智力活动方式和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发展。
(1)工读交替模式(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经验,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强化职教师资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师实践性。这种模式针对性、职业性较强,注重实践教育,在教师愉快的学习活动中学会,有利于培养专业技术强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人才,但依然存在对教师的教育技能培养不够、师范性不强的弱点。
(2)企业讲师到校开设讲座
根据中职学校教师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在企业内部找某一方面的专家或权威来做临时讲师。这种做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保证企业内部权威或专家认真对待课程,花足够的时间精力,有足够的内动力去准备并实施这一工作;第二,企业专家、权威在教材准备、教学工具、测试表格、案例选择、授课技巧方面都应在培训前与学校沟通,成为既了解企业又了解学校实际情况的内行。
学校一般从企业聘请有实战经验的员工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量身定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企业员工可以给教师带来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新方法,互动性强、训练强度高、技能提升快,目前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欢迎。
(3)参加企业内部的培训课程
企业一般不愿意学校老师参与企业内部的培训课程。这其中要做大量的沟通、交流工作,让学校看到企业的热情、让企业看到学校的真诚,互利互惠,使企业与学校达成共识。这样,当企业开展培训时,每次也留1-2个指标给学校老师参与培训,使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互相交融,年青(新)老师能充分感受到这种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设想
当前我国正大规模、快速地进行中职教师人才的培养。在培养上沿袭传统高校的培养方式,社会参与程度低,与社会、企业联系不足,对中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训练和教学技能培训不足,培训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略弱。希望校企合作培训模式能有一定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在培养内容与模式上突出职教师资的特点,提高职业教育师资的素质和水平。另外,目前职业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因此心理学培训也将成为日后培训的一大方面。■
(责任编辑:林文瑞)
第二篇:教师校本培训有哪些内容
教师校本培训有哪些内容?
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可以根据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专长创造能力的要求,以改革传统的课堂灌输式传授知识的陈旧方法入手,采用教师培训与攻克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难点相结合的培训内容。以此谋求各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并建设起一支能够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健全人格,具有扎实科学文化基础,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强的有特色的师资队伍。
校本培训有五种类型:
一是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培训; 二是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培训; 三是区域民俗文化、历史遗产的培训; 四是学科事业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 五是优秀教学研究、案例研究的培训。
培训课程建构有五大模块:
(1)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2)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名家教学风格(3)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4)现代教育技术
(5)学科最新的基本理论及教改信息。
校本培训的方式有:
1.优秀教师与新教师结成师徒
2.举办短期培训班
3.校际之间的观摩与交流
4.反思性教学
5.课题带动法
6.组织教师研究教材
7.远程教育
目前情况下,尽管全国各地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师“在课改不同阶段有不同需求”但是,各学校之间仍有许多共性问题,以解决这些共性问题为主、有针对性地解决个性问题,是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基本策略,也是安排“以校为本”活动内容的基本原则。
一般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主体内容可以这样安排:
1.新理念讨论与新课程反思 2.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
3.教学实施具体技术、方法的研究 4.教学反思研究
第三篇: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与思考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与思考
导读:目前,我国中职教师培训主要依靠国家、省、市级的培训,远远满足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跟不上企业生产技术快速更新要求。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水平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其中,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以长沙市高新技术工程学校为例,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此促进中职学校教师素质的良性成长。【关键词】:校本培训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一、中职教师培训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常重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接受培训的途径多种多样,基本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职教师资培训体系。这种培训体系以校外集中培训为主要形式,我们不妨称之为传统培训方式。这种传统培训方式对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职业教育也顺应了社会需求,迈向了面向市场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课程设置因需动态调整,专业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新时期。
目前,我国中职教师培训主要依靠国家、省、市级的培训,远远满足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培训的内容、形式跟不上企 业快速更新要求。例如:2011年12月,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长沙地区4所中职学校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培训的情况做一统计,见下表:
在调查中,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的教师占学校教师总数的比例偏低,说明仅仅依靠国家、省市级培训是难以达到全员培训的要求;参加了培训的教师超过一半的人数对技能培训现状不满意,当问到对目前的培训现状不满意的原因时,“没有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棘手问题和培训流于形式”比例高达30.3%.另外,培训质量与效果难以满足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需求;培训的内容不能与企业的实际很好的耦合。这说明传统的职教师资培训方式无法完全满足当下中职教师师资建设的需要,教师专业水平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满足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由学校自主开展针对性强的校本培训,结合教师的自主学习,是克服当前国家、省、市级教师培训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目前校本培训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有效的 开发。特别是中职学校教师专业教师缺编,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只重视完成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培训只依赖国家、省市级的培训,忽略校本培训现象。
站在新起点,面临新形势,开展校本培训是转变教师观念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何开展好校本培训,促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
二、国外先进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师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开展得相对较早,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我国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德国:师资培养“双元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性首先表现在有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培训场所上,学习与工作、学校培训和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这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素质结构的双元性,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核心目标。在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中,教师去企业实习进修是一项重要内容,这样就能让教师及时把企业中的最新信息带到教学中去。同时职教教师也会利用其长期工作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理论上的系统指导。
丹麦:教师源自专业技术人员。目前,丹麦以发展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为主,主要机构是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对职教师资的基本要求是:完成了第三级职业教育、具备了专业技能 并拥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丹麦职教师资培训采取附加培训方式,即在专业技能经验的基础上,补充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合格的职教师资。丹麦教育部要求新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在指定培训机构进行全日制的脱产学习,课程内容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课程结束并通过考核后将取得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凭此资格可以上岗执教。
美国:有教师发展学校为教师校本培训提供了多种形式,如建立教师在职培训小组,设计和实施教师在职培训计划。大学派遣联络教师为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活动服务,大学与中小学校合作为教师开设校本课程。定期在中小学校举办讨论会和教师在职培训交流会,并安排专家咨询,为教师提供教学问题的信息和解决途径。建立导师制度,让专家帮助中小学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和制定进修计划。建立与多所专业发展学校相联系的校际中心等等。
反观国外职业教育,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没有得到政府的足够的重视;还没有形成政府、企业、学校相结合有效运行的模式;还没有脱离以前的旧模式,还在教室里徘徊,与企业脱节;还不能够做到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有的培训力度不大,覆盖面小等问题。
我国中职学校教师校本培训,要把国外先进经验和国情结合起来,发挥自己现有的优势和成绩,依靠政府部门,与企业联合,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实践
我校是依托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建的一所工科类职业学校。面向高新区输送中等技术人才,数控、机械、电子是对口高新区企业需求设置的主打专业。由于教学效果好、就业有保障,我校近四年招生人数不断攀升,但是现有教师队伍人数和水平越来越难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以数控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例,师生比例情况如下:
显而易见,按照国家规定的师生比尚有差距,实习实训指导老师更是缺编严重,跟不上教学的需要。
在职的专业教师中,存在着理论知识强,指导实习实训经验不足、动手操作能力欠缺、对企业生产情况不了解及需要的技术人才要求把握不准等问题。新引进的年轻教师,不但同样存在上述问题,而且教学、班级管理经验上也十分缺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教师整体缺编严重,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每天忙于教育教学事务,少有时间进行总结和反思,同时也未能及时的对新知识、新方法进行探讨,教学水平提高速度缓慢。因此,建立一支专业齐全、数量充足、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精良的职 业教师队伍成为我校发展的当务之急。仅仅依靠国家、省、市级培训无法满足当下的需要,由学校自主开展针对性强的校本培训,结合教师的自主学习,是克服当前国家、省、市级教师培训不足的有效途径。
针对上述情况,我校根据学校发展及专业课程设置的需要,同时着眼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教育发展的长远需要,分阶段分层次确定了不同形式的校本培训。主要包括:1)教师职业道德培训。2)教师基本功培训。3)现代教育教育理论培训。4)信息技术应用培训。5)青年教师培训。6)班主任培训。7)教师学历提升培训。8)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9)校本教材开发培训。10)骨干教师培训。
我校的校本培训侧重发挥企业在教学中的作用,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既能够上好理论课又能够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型”教师。
1、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利用寒暑假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要求每个专业教师一年内在企业实践时间不的少于30天。
2、学校专业特色强的专业如:数控、机械、电子实现企业“7S”管理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对接。
3、外聘企业专家来校讲座、外聘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来校指导、送专业教师去企业实践等。
4、根据专业教学需要,邀请企业专家、技术能手参与开发校本教材。突出教师实践能力,上好实践课。
5、根据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校本培训机制:奖励机制、考核机制、学习机制、培训机制。对在各项活动取得优异成绩教师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要在教师的考核中给予相应的加分,在考核评优或晋级时,校本专家、教研组长和有教研成果的教师优先。
6、重点培养专业骨干教师。聘企业专家或职业教研员对这些教师跟踪指导、重点培养,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学科带头人。
由于教师培训工作到位,教育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一,我校学生在长沙市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比赛中,连续三年名列前茅。其二,学生就业形势也出现良好态势,就业率高,基本实现对口就业。例如我校2010年数控、机械、电子专业毕业生650人,其中已630人走向工作岗位,11人升入高等院校深造,毕业生就业率98.6%,其中对口就业571人,对口就业率为89.1%,学生全部推荐在长沙本地就业,服务本地经济发展。学生就业的主要单位有:数控机械加工专业主要为中联重科、金岭机床、华能自控、长缆附件、长沙比亚迪汽车、金鸿管业、泰嘉新材料、广汽菲亚特汽车等单位;电子电器专业主要为威胜仪表集团、科瑞特电子、中电四十八所、仁盈电子、南车电器、日立电器等单位。
四、有关中职教师校本培训的思考与对策 我校在校本培训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效。比如送教师下企业学习,把企业的培训中心通过合作的形式搬进学校等等,为我校专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还是存在这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根据我校的校本培训经验以及资料分析,在校本培训中应该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更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观念,提高其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彻底摒弃和更新精英化教育下的传统教师观念,把中职教师视野引向当代社会经济、行业企业的发展与需求,推动教师健康的发展和职教课程改革。在教师培训学习方面应逐步建立完善诸如经费保障、弹性时间、奖勤罚懒等措施以激励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教师的培训落到实处,使教师切实感受到参加培训所带来的益处,从而带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
2.强化培训的实效性,多样性。
培训的内容要针对解决新时期教育教学中的棘手问题,跟进时代的步伐并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培训的形式要多样,譬如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多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专家现场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培训、教学、研究相结合,真正满足教师培训和学习的需求。
3.建立完善的教师的培训体系、培养计划并且形成制度。通过专业前沿培训、学校集中培训、教师自我培训等多条途径进行,学校从实际出发,给予教师培训的充分的时间、空间和地点,并给予物质上的资助,并且完善教师培训的评价体系,使 得培训能够满足学校和广大教师的需要。让培训惠及教师,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无法满足当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可行、有效的制度,确保培训及时有效多方位的开展。
4.聘请精选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担任授课教师。
在调查中发现,中职学校的教师期望最理想的培训导师或授课教师是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授课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训效果,所以应聘用既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具有较强操作能力,又熟悉中职教育特点,常年在中等职业学校任教的经验丰富的一线名师来确定培训内容,设计培训项目,组织教学,通过名师的言传身教,围绕教师应如何成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合格教师,如何以自己的言行为榜样,通过完善自身道德人格和行为,把科学和知识、体验和理想、真理和追求、积极健康的思想传授给教师。使得教师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对教师养成良好的品质、高尚的道德风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确保培训质量。
5.拓宽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途径
当前仅仅依靠现有的培训途径很难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因此应拓宽培训渠道,寻找更多的培训途径,例如“顶岗实习”对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有较好帮助;“校内工厂”的教学模式对部分教师有帮助;“科研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等,为教师成长服务。
我们要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发挥学校这块教育阵地,因校制宜、向内挖潜,灵活开展培训工作,为企业提供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校本培训丰富了教师继续教育资源,成为特别是职教师资培养最经济、最实惠、最有效的培训途径。
参考文献:
[1]任登中编。校本培训研究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代蕊华主编。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培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04 [3]许伟等。校本培训创新青年教师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01 [4]周峰主编。现代教育理论校本培训指导手册[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2 [5]唐智彬,石伟平。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校企联合支持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2):13 [6]张红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2008(8)
[7] 杜琳 程玉桃。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与其培训调查研究[EB/OL].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2-01-27 09:34:00 ] [8]李永生。国内外教师校本培训研究与实践的综述[ 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6): 59.
第四篇:校本教研与教师培训制度
校本教研与教师培训制度
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对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与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校本教研培训是一种以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和教师实际、以促进教师提高和学生发展为目的的研究和培训,旨在提升教研质量,提高教师素质。开创学校科学、有效地教研长效机制,为了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要加强校本教研的领导和管理,校长是校本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更是参与者。校长应当身体力行,为人表率,做研究者、引领者,促进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健康发展。
2、完善学习制度,落实学习效果。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要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教学论,积极建构学习型的组织,在学习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鼓励教师自订业务刊物,认真研读,定期交流,把学习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用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鼓舞教师。
3、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闪光点,寻找不足,引领教师坚持写反思笔记,做到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深思,在反思中促进教师批评自我。
4、加强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团结互助,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教学交流和问题研究,通过参与式培训,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每学期组织同年级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三次以上,进一步加强同一班各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督促教师互相听课,共同制定学生发展方案。
5、要积极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创造条件,展示教师课堂教学的新成果,积极推行公开课申报制度。
6、建立良性的教师学习机制,积极参加县进修学校组织的教师进修学习。
7、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建立课堂开放日、课堂开放周,让家长走进学校,加强学校、教师、家长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8、加强专业引领,促进教师发展,要聘请教研员举行指导或通识培训,更新教师理念,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
9、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档案,制定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引导教师在课堂上下功夫,在改革上求突破,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学生发展上求实效。
10、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对教师进行分类指导,让新教师上汇报课、学科带头人上专题研究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优质课,充分发挥优秀课例的示范、引领作用。
11、积极开展“三课活动”和课堂教学录相,帮助教师强素质、改不足,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12、强化课研兴教意识,开展以校为本的问题研究,教师要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以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焦点问题为抓手,认真开展行动研究,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13、认真参加人事局和教育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与学习,要潜心研究,提高学习的实效性,真正提高的知识、理论储备,使其为自己教育教学服务。
14、教师要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再提高的学习,及时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趋完善。
15、加强教育科研成果展示,每学期进行优秀论文、个案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评选活动,对发表、获奖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并将其装订成册。
15、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开展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动我校课堂教学的整体推进。
16、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17、重点开展好“六个一”活动。
龙布中心小学
2008.9
第五篇:校本教研与教师培训制度
校本教研与教师培训制度
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对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与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校本教研培训是一种以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和教师实际、以促进教师提高和学生发展为目的的研究和培训,旨在提升教研质量,提高教师素质。开创学校科学、有效地教研长效机制,为了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要加强校本教研的领导和管理,校长是校本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更是参与者。校长应当身体力行,为人表率,做研究者、引领者,促进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健康发展。
2、完善学习制度,落实学习效果。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要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教学论,积极建构学习型的组织,在学习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鼓励教师自订业务刊物,认真研读,定期交流,把学习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用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鼓舞教师。
3、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闪光点,寻找不足,引领教师坚持写反思笔记,做到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深思,在反思中促进教师批评自我。
4、加强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团结互助,教研组每月进行一次教学交流和问题研究,通过参与式培训,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每学期组织同年级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三次以上,进一步加强同一班各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督促教师互相听课,共同制定学生发展方案。
5、要积极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创造条件,展示教师课堂教学的新成果,积极推行公开课申报制度。
6、建立良性的教师学习机制,积极参加县进修学校组织的教师进修学习。
7、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建立课堂开放日、课堂开放周,让家长走进学校,加强学校、教师、家长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8、加强专业引领,促进教师发展,要聘请教研员举行指导或通识培训,更新教师理念,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
9、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师发展档案,制定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引导教师在课堂上下功夫,在改革上求突破,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学生发展上求实效。
10、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对教师进行分类指导,让新教师上汇报课、学科带头人上专题研究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优质课,充分发挥优秀课例的示范、引领作用。
11、积极开展“三课活动”和课堂教学录相,帮助教师强素质、改不足,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12、强化课研兴教意识,开展以校为本的问题研究,教师要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以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焦点问题为抓手,认真开展行动研究,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13、认真参加人事局和教育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与学习,要潜心研究,提高学习的实效性,真正提高的知识、理论储备,使其为自己教育教学服务。
14、教师要积极参加信息技术再提高的学习,及时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趋完善。
14、加强教育科研成果展示,每学期进行优秀论文、个案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评选活动,对发表、获奖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并将其装订成册。
15、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开展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动我校课堂教学的整体推进。
16、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17、重点开展好“六个一”活动。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与市县相关的文件精神,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
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要负总责,科研、教务部门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教坛新秀献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已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四、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科研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各负责一个研究课题或子课题,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务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科室、教务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组织课题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科研沙龙,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务处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
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③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好师徒结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④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⑤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
⑥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教务处和教科室一年一定,原则上设组长1人。
3、教研组长由教务处和教科室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务处和教科室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教研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全组每月组织两次教师开展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⑤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每学年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3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科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认真填好《课程改革课题研究记载册》。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开3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
⑥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
⑦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四)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或者上“移植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必须完成以下常规工作:
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
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③每两周至少参加一次全校性或教研组、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并认真完成相关任务。
④每两周至少写1个教学反思。
⑤每学期至少写1篇课堂教学叙事案例。
⑥每学期至少上1—2节研究课(教龄10年以下的老师)或指导1—2节研究课(教龄10
年或10年以上的老师)。
⑦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教学案例或经验总结。
⑧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并有听课和评课记录。
⑨自觉自学相关教学研究理论与教学案例。
五、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务处或教科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务处或教科室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六、校本教研奖惩办法
1、每学期根据优秀、达标教研组,优秀、达标课题组评比实施细则开展评比活动,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2、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3、属于校本培训范畴的活动,按实际学时给予计算继续教育学分,报主管部门登录。
4、每学期进行教师教研教改个人考核,对校本教研工作漠不关心、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不得参与考核,更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