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偏僻农村小学师资问题的研究(5篇)

时间:2019-05-12 11:5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偏僻农村小学师资问题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偏僻农村小学师资问题的研究》。

第一篇:关于偏僻农村小学师资问题的研究

关于偏僻农村小学师资问题的研究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农村贫困的根源在于教育的贫困。振兴教育的希望就在于教师。教师在农村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偏僻农村小学师资依然存在着严峻问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农村小学师资,作用,现状,对策

教育是振兴民族经济的关键所在,而教师是振兴教育的关键,因此,只有在搞清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目前偏僻农村小学师资存在的问题,才能恰当的采取合理有效地措施,解决这些现状,使教师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提高 教育教学的质量,使教育得到振兴。

一、教师的作用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被赋予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程的研制者,教学的组织者,教育的研究者和文化的创造者的角色,在教育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面,主要表现在:

(一)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才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而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上课主动积极,学习兴趣被激发,个性得到张扬,能力有所发展,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融会贯通,才算教育教学取得了好的质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一位优秀的教师才能将学生各方面潜能发掘出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影响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心理的了解程度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一位合格的教师只有具备了完善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才能对学生心理进行深刻剖析,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采取适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和措施,来完成教学。反之,对学生心理了解程度差,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教学难以完成。

(三)影响着学生的优秀率和升学率

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起初就像一张白纸,是老师使这些白纸变成了有各种各样色彩的图案,教师就是绘制这些图案的绘画者,想让这些白纸绘成什么图案主要看绘画的人。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主要靠教师的引导,会教的老师会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而提高学生优秀率和升学率。

(四)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最关键的人力因素就是教师,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各项专业技能,具有新课改的意识,大力倡导新课改,积极配合,在教育教学中按照新课改的标准和要求实施教学,才能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和推动新课程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正因为教师对教育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目前偏僻农村小学师资的现状不容忽视,只有了解了现状,知道了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问题,改善偏僻农村小学的教育。

二、目前偏僻农村小学师资的现状

(一)教师年龄老龄化严重

由于近年来生源急剧减少,出现了裁编和村校合并的现象,导致编制紧,张老师奇缺;另一方面,农村小学老师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艰苦。这样使得现在的从来没有吃过苦的高校师范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从教,而原本在农村的一些年轻教师为了改变贫困的生活状况不愿留在农村,而是想方设法往城镇等工资待遇高的地方调。这样,就形成了农村小学长期没有朝气、有思想的年轻教师补充,在农村任教的都是有着“大伯大妈和爷爷奶奶”年龄的教师们,缺乏生机,没有活力,年龄老龄化严重。

(二)教师整体素质低,专业素养急待提高

由于在农村基层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由过去的民办教师就地转正的,很多还是代课教师,许多教师没有进行过正规的教育教学培训,基础较差,还有一些教师一边教学一边种田,没有把全部精力花在教学上,有的甚至把教学当成副业,把干农活当成主业。这些老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质低下,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好教学技能与较高教学水平的名师,妨碍教学水平的提高。(三)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低,生活质量差

农村学校由于规模小,配套设施不齐全,多数学校没有食堂,没有工友,生活条件非常简陋,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单调;另外,上农村小学老师的职称也很低,而且,农村小学老师的妻子或丈夫大多是农民。这样,他们的工资不但低,而且结束了课堂的教学回到家中还要做繁琐的家务或干农活,生存压力很大,很难让这些教师体会到教育的幸福和快乐。

(四)师资配备不合理

农村小学由于教师比较缺乏,一个教师代多门课的现象普遍,但这些教师并不是这些课的专业人员。另外,有很多课,比如:计算机课,科学课等学科由于缺乏专业的任职教师而无法开设,虽然农村小学的课程表上把这些课罗列其中,但往往都会被语文课、数学课所取代,更没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教师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超。

(五)教师的教育理念亟待更新

由于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课堂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准备都合格,教案基本完整,工作积极性高,敬业精神强,但真正有教改意识的,能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师却很少。教师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的探究时间极少或根本没有,甚至有的教师完全是照本宣科,一些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仍停留在过去,根本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他们的教育理念亟待更新与提高。

以上就是偏僻农村小学师资存在的较普遍的现象,了解了偏僻农村小学师资的现状,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

三、解决当前偏僻农村小学师资现状的建议

针对以上所提及的偏僻农村小学师资的现状,提出下面几条建议

(一)制定适合农村教育实际的编制标准

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改善编制过紧的现象,保证偏僻农村小学有足够的老师来进行教育教学,以及让年轻优秀的高校师范毕业生能到农村小学来从教,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改善农村小学师资队伍缺乏活力和生机的现象。

(二)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建立校本研训机制,调动教师教学教研的热情,加强学校内部的师资的培养;其次,邀请名家教师或是城镇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对农村教师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进行培训,传授经验,完善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再次,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以素质教育武装教师头脑,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另外,加强对教师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教学能力的培养,使每个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进行教学,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完善奖评制度

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低,为了维持生计,小学教师才会种田和干其他副业,而不把全部精力放在教学上,只有教师的工资水平提高了,才能使教师的生活质量提高,改善生活困难的现状,从而在生活上有了保障,免除了教师教学的后顾之忧,而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工资水平提高了也能吸引高校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从教,同时,也会让那些优秀的教师打消往城镇调动的念头,留住了人才。另外,也要努力完善奖评制度,对取得较好业绩的教师要给予言语表扬或物质奖励,这样,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对工作充满热情,每天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争取再创辉煌业绩。

(四)加大对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偏僻农村小学办学条件艰苦,很多教学设施都不完善,有很多教师即便有高涨的工作热情,但在这样简陋的教学设施中也很难大展拳脚,实施自己预定的教学方案,达到预定教学目标,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当地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加大对农村小学办学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小学的各项教育教学配套设施,吸引有创新思想的人才来加入农村小学的师资队伍,积极配合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促进教学的更好完成,改善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

(五)采取有效措施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地方教育部门应想方设法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新的教育信息,让偏僻农村小学教师可以不断接触新事物,了解新信息,改变传统的、陈旧的教育理念,了解当前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满足社会需求,改变教学方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标准的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此外,通过提供新的教育信息还可以使教师了解城镇的教育模式和基本情况,能使教师本对地区的有关实际情况作深入分析,调整教学方案,开发有本地区特色、符合学生各方面发展规律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学的差距。

在了解了目前偏僻农村小学师资现状的前提下,才能制定出适合解决偏僻农村师资现状的方案,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关键最基础的一环,只有根基打好了,才能是学生后来的学习更扎实、更牢固,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决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对偏僻农村小学师资的问题不容忽视。师资问题解决了,农村的教育才会搞好,教育好了那么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指日可待,农村富裕了,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整体经济水平也会跟着迈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偏僻农村小学师资的现状急需解决。[1]李文龙.农村小学的师资现状及建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3(07)[2]徐矩.切实加强现代师资[J].江南论坛.1997(04)[3]安晓静.解决农村贫困的政策思考[J].农村教育.2009(4)[4]胡伶.农村小学师资现状问题及其建议[J].贵州教育.2003(07)[5]刘善平.当前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http://blog.zzjyw.cn.2009 [6]陈苏.农村小学师资问题及对策思考[J].http://www.xiexiebang.com.2008

第二篇: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普安县雪浦乡红星小学 张方中

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师在教育发展中更是处于优先发展的主体地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才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质量,教育差距实际上就是教师差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素质之所系,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必须首先重视教师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必须首先开发教师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首先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一、农村小学教师人才资源基本现状。

1、教师年龄老化,工作负担繁重。

农村小学有不少教师是从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他们年龄老化,工作精力减弱。特别是农村村级小学教师紧缺,一名教师包一个班级教学的情况很多,教师课节多,兼带学科多。另外,农村小学学生家长外出务工较多,学生缺乏家庭教育,行为习惯较差,教育担子全压在教师身上,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繁重,教学质量不能保障。

2、教育观念陈旧,效率事倍功半。

老教师虽工作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但陈旧的教育理念在他们身上根深蒂固,接受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较慢,他们的教育观念、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顺应新课标要求,虽然接触了一些新课标理念,但转化率低,课堂教学穿着课标的新鞋子,走着应试的老路子,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学习被动,效率事倍功半。

3、师资力量匮乏,课改步履维艰。

教师少、年龄大且专业不对口,是农村小学特别是村级小学师资力量贫乏的主要表现,学校只有非常有限的语文、数学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应开齐开全课程,但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是村级小学教学教研的盲区,这些学科没有专业的教师很难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年龄大、人数少、专业缺直接制约着村级小学新课改的步伐。

4、教师培训缺位,素质提高堪忧。

(1)自我研修受限制。村级小学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的限制,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缺少图书,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非常有限,教师自修自研受到极大的限制。(2)校本培训缺师资。村级小学教师数量不足,再加上年龄大知识老化,很难找到担任校本培训的师资对象,缺乏专业引领,校本培训落空,教师没有学习,没有研讨,专业能力不能得到提升。(3)教师培训缺经费。村级小学学生少,公用经费非常有限,学校除 了正常的办公开支以外,所剩无几,教师培训经费难以保障,外出专项学习培训或者教学交流研讨很少选派村级学校教师。

5、班子建设缺岗,教学管理艰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因此,办好教育,关健是加强领导班子和教职工这两支队伍建设。村级小学一般机构设置极少,领导职数也很少配备,往往是一名负责人既当校长又当主任还要当班主任、当几个学科的任教教师,工作负担及其繁重,制约了学校整体发展。

6、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的要求过高。

家庭工作压力大,精神生活单调,教师心理负担过重。目前,社会新用媒体多偏向于保护学生和家长的权益,而忽视了维护学校和教师合法权益,致使学校和教师各类事故纠纷中处于弱势地位,升学考试压力大,经济收入与实际支付反差等都给教师心理带来沉重负担,学校工作节奏快、紧张、又缺少娱乐设施,教师整天“办公室——教室——家”三点一线,精神生活单调,其身心普遍感到疲软。

二、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举措。

(一)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学校应推行以师为本的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物质上和精神上为教师提供保障,关注每一个教师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为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平台;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师德是为师之本,学校充分发挥党支部和行政职能作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地方关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有关规定。开展“树师风、扬师德、铸师魂、练师能、正能量”的活动,积极引导教师确立良好职业道德,塑造良好的师表形象,树立“德高、敬业、爱生、博学”的教风;弘扬“以人为本,以德载道,以情优教,以法治校”的校风;二是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学校坚持在“政治上引导,业务上扶助,生活上关心”的工作原则,激励教师在“立志、敬业、建功”上下功夫。如:实施“名师工程”,推荐评选州、县级“优秀教师”或“名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优质课竞赛活动等,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成熟的进程。三是重视校本培训工作,不断给教师“充电”。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确立新理念,走进新课程,构建新课堂。

(二)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师资队伍人才机制。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农村小学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大胆探索,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大力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工程”,激发教师内在动力,优化教师群体结构,提高教师专业和业务素质。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研究,揭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和基本特征,建立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

第一、深入做好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更新工作,增强教师的内在动力。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全体教师进行转变更新观念系统培训。

第二、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努力选就一批德才兼备,深负众望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和管理人才。

第三、加速青年教师培养,增加后备力量。采取“传帮带”,实施“导师制”,通过开展听课、评课、教科研等活动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其升华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空间平台。

第四、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充分调动各层次教师积极性,带动集体进步,在教师配置上要优化,使教师群体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更加合理。

第五、做好教师流动引进工作,优化教师群体结构,积极引进优秀管理人才,专业人才,激活教师潜能,凡引进优秀人才,学校给予相对较好的待遇,招聘青年教师要全面科学地规划,扩大引进地域范围,克服近亲繁殖弊端。

2、大力实施和推进“质量工程”,搞好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和业务发展。改革课堂教学,转变育人观念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教师转型的三个目标,即在教育思想上,由“应试型”教师转向“育人型”教师,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由“单一型”教师转向“多能型”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由“经验型”教师转向“科研型”教师。

第一、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在职教师除按要求做好规定的本专业教学工作外,还应承担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开设选修课,指导学生参加综合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

第二、实施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评价,促使教师追求理想教学境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长。

第三、采取综合改革措施,使全校教师教学水平有明显提升,形成群体教学风格。

第四、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质量,以集体发展促个体发展。

3、大力实施和推进“动力工程”,提高教师个体和群体综合能力素质,使多数教师成为研究型、反思型、学者型教师,教育科研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起着导向和推进作用,教师科研能力水平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第一、深化教育科研,推广课题研究,要以课程研究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带动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的迅速提升。学校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专著。

第二、加强和扩大对外交流,推进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教师校本培训内容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提高教学基本理论水平,教学水平为主要内容。骨干教师培训以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理论修养为主要内容。

第三、搞好现代教育技术和外语培训,为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充电。

4、大力实施和推进“核心工程”,促进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形成教师群体良好精神面貌。教师具有正确的道德观、教育观,教师群体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也是教师可持续发展,教师群体优化的核心因素。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内在素质,它既是教师的人格特征,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凝聚而成的品质。

第一、发展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正确导航。

第二、进一步优化班主任队伍,建立班主任工作考核机制,客观、公正、公平地评价班级工作,促进形成一支有活力、有能力、有效力、有凝聚力的班主任队伍,加强对各班主任培养,争取更多有思想、有智慧、有感情、有能力的青年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中来。

(三)改善教师资源配置。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长期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中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不少县市的城镇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中中级岗位达到60%以上,而农村村级小学仅为20%—25%之间,高级岗位几乎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了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他们迫切希望得到合理解决。国家应合理配置各学科教师,为农村小学配齐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教师,逐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篇:浅谈农村学校师资现状及问题

浅谈农村学校师资现状及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兴,则学校兴;教师强,则学校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有效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乡镇、农村教育,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困难。所以,进一步加强乡镇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乡镇师资水平,对于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有更重要的意义。从当前来看,农村学校在师资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落实困难

一方面,教师待遇低且工资发放没有得到及时落实。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月工资在1000元至1500元之间。,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所占的比例很少,与同一地区城镇学校工资差距在几百元,甚至超过千元不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岗位津贴、职务补贴、考核奖等福利待遇长期得不到落实。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差,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这是农村优秀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相对城市中学校一应俱全的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等,多数农村学校上述现代化教学设施匮乏,一些课程,如音乐、美术等所必须的教学设备器材亦非常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水平。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很少有外出进修、培训或开展教学交流活动的机会,有些学校甚至封锁培训消息,教师的专业成长缺乏必要的引领和指导。

二、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并且专业水平低

整个国家的教师队伍目前已进入老龄期,大部分都到了退休、退养年龄。而且因地方财力有限,一些农村学校长期缺编或有编不补。使学校长期未注入新鲜血液。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学段越低,学校越偏远,老龄化程度越高。另外,近年来,农村中小学在校生数量急剧减少,学校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归并为寄宿式教学点或地方中心校,导致农村学校超编和城镇学校缺编,村小、教学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乡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又人满为患。随之出现了农村学校年轻优秀教师不断流入城镇学校,致使农村教师老龄化现象加剧。教师老龄化严重,不少农村小学中青年教师断层严重,青黄不接。教师队伍老龄化之后,紧接着另一个问题凸显了出来,那就是教师第一学历普遍较低,正规师范类院校毕业教师少。他们多是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的后学历,真正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还达不到专科或本科水平,含金量不高,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培训。虽然近年来高等师范院校的扩招以及面向社会的选招,乡镇师资队伍从数量上得到相应的充实;但这些选招的高学历年轻教师在农村教育的整体师资力量中占据着极少数,暂不能解决教师老龄化这一严重的问题。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推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抓手,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证。针对当前农村师资所存在问题,笔者觉得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师资结构

一方面,改善教师年龄结构。通过加强农村教师编制管理,解决农村教师队伍老化问题。目前教师编制大多按师生比为准,一个地区内城市、乡镇、农村学校相同。但是城乡学校差异大的矛盾要求我们在核定编制时,不能以一个标准衡量,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通过选派大量师范毕业生到学校,保证这些地区教师编制的基本需求,另外,还要通过采取限期与脱离学校的办法,坚决清理在编不在岗的人员和年龄较大的不合格教师。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进行学历补偿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农村现实条件的限制,农村教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大量学历不合格教师,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给予经济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学校也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优先安排学历不合格教师进行学历教育,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合格。

(二)投入经费,解决物质问题

一方面实行政策倾斜。没有优先发展、政策倾斜,就无法快速缩小城乡教师差距,解决农村教师待遇低、教学水平差、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比如任教农村工资待遇大幅高于城市,任职满5年以上优先调职晋级等等)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另一方面在不改变编制单位情况下有计划地组织城市优秀教师定期(比如2年)到农村支教,并把支教情况与教师晋级晋升和工资待遇调整挂钩,支教期间给予一定生活补贴和工资奖励。另一方面增加经费投入。将教师工资和各种津贴、补贴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城乡教师同工同酬,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和教师培训经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配齐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保证每一所学校都是合格学校;提高公用经费标准,拓展经费来源渠道,保障开齐开全课程所需经费等。

(三)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坚持把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作为评价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校长考核的重要依据。“腹有诗书气自华”。既要确立远大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时刻铭记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既要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不断练好内功,又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鼓励和支持农村教师通过在职学习或研修,提高学历层次,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区县(自治县)和学校要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推进教师全员培训。5年内对每名农村教师培训不少于360学时,其中区县及以上层次的集中培训不少于80学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市级骨干教师、学科教学名师等名师队伍建设应向农村教师倾斜,形成合理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梯队。深入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和市级培训计划。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为农村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条件。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培训促应用,促进农村教师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城镇优质学校要与农村学校建立相对稳定的帮扶关系,实现以城带乡、对口帮扶全覆盖,加强学区教研和帮带指导,促进城乡教师共同成长。

除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要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培养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具体应做到如下几点:(1)对教师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了解国外教育动态,使教师明白教育事业对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和学生今后人生道路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爱校、爱生、敬业的热情。(2)邀请先模名师作报告,以他们的思想认识、先进事迹、人格魅力感染教师,为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3)扎扎实实开展师德师风评议工作。要设计简要明了、易于操作的师德师风评议表,通过教师自评,学生、家长评议、学校综合评定,对教师师德师风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增强教师爱岗敬业,依法执教的自觉性。

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严峻形势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完全改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时期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仍是整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我们应当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完善农村教师管理制度,提高其地位和待遇,以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

第四篇: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研究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研究

山东省薛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277000 李彬

[摘要] 加大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工作重视力度,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促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的发展。坚持系统思考、整体改革的思想,尝试着把行政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等有机地融入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工作中,初步构建起了管理、培训、教研、科研、教改“一体化”的新课程师资培训模式,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信息技术师资 培训模式研究 [引言] 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两个重点”、“六个工程”再加“六项保证措施”的构想,重点之一就是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增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教师是关键。然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非常匮乏,很多教师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农村中小学地区重硬件配备,轻软件建设和师资培训,计算机硬件的利用率和使用率不高,不重视师资培训,计算机教育质量和效益不高;培训机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及培训网络不健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信息技术的师资不足和教师不太了解中小学学科教学情况,也是制约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的因素;培训内容不适应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需求。极大地制约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加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势在必行。

通过三年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的有效路子,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加强管理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模式的根本保证。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制定一系列培训计划、方案、决定。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从师资培训的内容设置、形式采用、评价办法和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工作走上了科学规范的运行轨道。

针对性培训。根据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设计培训专题。组织薛城教师进修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深入农村学校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对教师自学研修过程中的读书笔记、反思札记、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等环节都严格管理,提高了教师自学研修的实效。选派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采取城乡联合、强强联合、强弱联合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通过抓联合培训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的均衡发展。

科学的管理。通过培训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和研究中提高了教育专业化水平,提高了教学创新能力、教研科研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和网络学习能力。建立考核评估标准体系,组建评委会,从态度、能力和效果等方面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科学评价,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师资培训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分层培训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模式的有效途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中,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分别要求,科学设计师资培训的课程内容,构筑师资培训的基本框架。在自学研修上,设计“规定性”、“限定性”、“自定性”三类课程,通过团队学习和自我研修两手抓,提高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素质,增强了培训实效。给教师提供自学教材,让教师自主选择发展目标,帮助教师制订学习计划,指导教师自主选择研修内容,通过自评、互评、导评、审评等对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充分调动了每一位教师自学研修的积极性。

(三)强化教研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模式的重要措施。加强教学研究,可以架起课程理念和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提炼和传播,有效地提高教师改革教学实践的能力。为此,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中通过采取反思教学、案例评析、教学诊断和互动研讨等教研形式,促进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反思教学。我们积极开展反思教学,在建立组织上采取互动反思模式,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按年级划分成若干小组,明确分工,制定行为规则和活动规划。坚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原则,采取多种评价方式,考评每一个小组和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培训效果,从而引导教师提高了反思教学实践的能力。

案例评析。精选典型案例,组织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门学习,由薛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专家进行剖析。结合教学实际提出问题供教师讨论,最后做出深刻点评;通过案例解读、课件演示、角色转换、情景模拟等方法,激发信息技术教师参与案例学习讨论的热情;让优秀教师“现身说法”,追述和反思自己的典型教学事件,在讲述中进行自我剖析和自我角色定位,由专家点评,共同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与困惑。

教学诊断。培训中,薛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深入农村中小学学校开展公开课、探索课、研究课、尝试课等观摩活动,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临床诊断,指导教师完善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组织薛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教学诊断与评议,和学校领导、业务骨干一起分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帮助教师总结和提炼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互动研讨。按照“集体听课、分组讨论、会议交流、专家分析、总结评估”的形式组织互动研讨活动,提高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实战性研讨、对话式主题研究和定向性质疑辩论,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通过组织教师对课例进行深层次剖析,研讨课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技术运用,既挖掘了个体潜能,又整合了群体智慧,使信息技术教师明确了现阶段新课程教学的重点和应注意的突出问题。

(四)深化科研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模式的科学支撑。教育科研既是推动农村中小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促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首先对校本科研正确定位,根据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可行的培训目标,促使教师自己制定教育教学和科研目标,通过目标实现增强了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通过邀请魏书生等教育专家讲座和互动研讨等,对教师的研究和学习进行了个别指导;通过学科带头人的辅导报告、示范课以及教研组的学术论文报告会、教研例会等,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教师互换、走出去、请进来等校际间的交流,实现了教师教学经验的共享。

组织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中,指导教师按照“明确问题、制定计划、付诸行动、批判反思”的基本步骤开展行动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引导教师撰写专业日志、反思札记和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课程档案袋等形式,反思教学实践,找出问题,及时改进;教师定期总结教学工作,撰写经验体会,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矫治措施,提升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

(五)改革评价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模式的重大举措。改革评价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的关键环节。改革教学工作评价办法,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档案袋评定,促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提高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科学开发教师教学档案袋。我们设计的档案袋评定包括教师备课、说课、授课、听评课、执讲优质课和教学业绩等方面的内容;大力落实教师教学档案袋评定工作。结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让广大教师在教学档案记录中既能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又能激发了教师个体好学上进的愿望;搞好教师教学档案袋信息的采集和评议。进修学校对农村中小学学校建立的教师教学档案袋及其评定工作负责检查、验收,调动了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积极性。

(六)深化教改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模式的重要目的。积极探索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鼓励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观摩比赛活动。坚持系统思考的思想推进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与教学整合,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教学改革实施新课程方案,促使教师依据课程计划选择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科学有效的课堂运行机制,积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真正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从而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积极开展观摩比赛活动,引导教师探究教学规律,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技能。

江泽民同志指出:“广大农村人口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小康和现代化的大问题。”农村中小学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着许多不足,改进这些不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加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师资培训,才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上不断创新,才会为农村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的一代新人。

第五篇: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独立学院的创办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它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现有师资队伍的现状和特点,提高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水平,有助于更好的发挥独立学院的作用。

关键词: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独立学院的发展非常迅速。截至到2008年3月1日,共有独立学院318所。这些独立学院目前拥有学生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也不断扩大,但是新增教师的质量参差不齐。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将是独立学院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一、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现状及特点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对教师一般都实行聘任制,公开招聘,经审查和面试通过后,由校长签署聘任合同。师资主要有四部分:兼课教师、在读研究生和待分配大学生、离退休教师和本学校专职教师,他们各有其特点。基于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人员组成情况来看,独立学院师资队伍有以下特点:

(一)师资队伍的总量基数少,增长快

独立学院的办学历史较短,一般建校都在6年以内,基本上都处在初创期。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基本上是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而兼职教师则是独立学院教学工作的主体。在开办之初都是依托校本部的师资来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但是随着他们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社会认可度增加,单纯依靠校本部的师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办学的需要,独立学院本体招聘的教师越来越多,师资队伍的总量增长迅速过快。

(二)青年教师队伍所占比例较大,两极分化严重

独立学院现有的专职教师以聘用刚毕业优秀本科毕业生为主,他们的年龄一般在25岁左右;另一部分由年龄稍大的退休教师组成。由于国家机关、学校及企事业单位都实行离退休制度,一般情况下。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便要从原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被独立学院返聘回来发挥“余热”。因此,从表面上看,独立学院教师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但是真正35岁的教师很少,出现年龄上的断层,中间力量的骨干教师偏少。

(三)整体素质尚不尽如人意

1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和职称偏低

学历层次偏低:目前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相对比较紧张,大部分来自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其中大部分是引进优秀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而且前两年主要以引进优秀的本科生为主。

职称偏低:低职称的教师多,高职称的教师少;而且高低职称的分布不均匀,传统专业的教师人数多且职称高,新设置专业的教师人数少且职称低。

2教学经验比较缺乏

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占了很大比例,但他们的教学经验相对比较薄弱。一方面是由于独立学院工作的青年教师多数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基本上没有教学方面的经验积累;另一方面,很大一批独立学院青年教师都直接从高校走进高校,虽然他们的角色从学生转变成教师,但由于专业实践和教学两方面的经验均缺乏,故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就事论事的现象。

3科研能力比较薄弱

青年教师刚刚到独立学院参加工作,那么为了做好教学环节工作,根本无暇顾及科研,造成科研工作量倒扣的情况;而有些青年教师已经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却不知从何下手,由此也导致科研工作情况欠佳。

(四)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很大

1、政策方面因素

独立学院对教师实行选择优录用的聘任制。对那些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准高、责任心强、教学认真、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在聘任期满后,学校继续聘任。而对一些责任心差、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或严重违反校规的教师,学校则对其解雇或期满后不再续聘。

2、教师自身的因素

如原单位工作量的增大、教师身体状况不佳等原因,也会引起教师变动。另有部分年轻教职工本身并不想就职于独立学院,但迫于毕业时的就业压力,不得不暂时在独立学院就业,他们只是把学院当做个人积累工作经历和谋求进一步发展的跳板,一旦时机成熟,就跳槽到自己理想的去处。

3、兼职教师存在雇佣思想

独立学院的师资成分比较复杂,思想也各种各样。由于独立学院教师在职称评定、子女入学、福利待遇等方面无法和公办高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导致现有专职教师队伍稳定性差。很多教师存在着雇佣思想,而不是把自己摆在一个建设者的主人翁位置,更关注个人的利益。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的错位,使得学校难以留住教师。

二、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独立学院师资薄弱成为学校发展的“阿喀硫斯之踵”。加强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调动众多专、兼职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师德崇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保证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聘任的制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创新教师管理体制。首先,实行“四四制”,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即2/4 的教师由独立学院自己招聘,负责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1/4的教师来自申请高校,负责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1/4的教师由独立学院外聘“双师型”教师,负责实践课和专业课中的实践课的教学,由他们分工共同完成独立学院的教学。其次,创新管理制度,规范激励机制。

2营造良好的环境,防止师资流失

要保证独立学院教学稳定有序的进行,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必须规范教师理。在这方面独立学院可以制定一些具体的管理制度,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此外,还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如对优秀教师高额奖励,对有培养前途的教师送到高校去学习深造等,激励教师成长。

3调整师资结构,培养青年教师骨干

独立学院在新增教师时,应坚持数量扩张与质量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拓宽教师来源渠道。独立学院不仅需要引进一批熟悉前沿科学、掌握先进理论的教授和学者,更需要配备一大批既有较高学术素养又有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培养青年教师骨干:

(一)基本教学技能的培训:独立学院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一般都不是教育专业的学生,因此有必要进行基本教学技能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包括如何写教学日历、怎样备课并写好教案、如何实施好课堂教学等。通过这种基础性的规范培训,可以缩短青年教师的适应期,规范年轻教师的教学工作使其尽快走上讲台。

(二)利用母体优势培养青年教师:母体高校应作为独立学院的师资培训基地,将独立学院师资的培养、培训纳入母体高校的师资培养计划,为独立学院培养、培训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4提高学院教师地位和待遇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从法规和政策层面上给予独立学院(以及民办高校)自聘专任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同样的地位。其次,独立学院自身也应从长计,在发展壮大自有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和水平上多下功夫。学院应努力营造“政策引人、感情留人、事业稳人”的人才成长环境,进而形成人为我用,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陆为群,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发展之路【 j 】江苏高教,2006(1):69-71

[2]何朝阳,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改革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59-62。

下载关于偏僻农村小学师资问题的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偏僻农村小学师资问题的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农村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影响着国家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模式以及速度,而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农村小......

    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oc概要

    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曾春香李德新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2期 [摘要]农村教师对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目前农村师资队伍建......

    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多管齐下做好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班级:44444 姓名:55555 学号:46545646 多管齐下做好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农村问题研究[精选五篇]

    关于改善农村民生问题的几点思考 ——农民素质与农村社会发展 改善农村民生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意义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进人发展......

    农村村务公开问题研究

    农村村务公开问题研究 村务公开是推行村级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的基础,在基层群众自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农村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有利于......

    农村留守问题研究

    关注留守家庭深化“平安家庭”创建 漳州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日益增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

    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冯 芳 胡铁贵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摘 要】2010 年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

    关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定稿)

    关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初 稿) (2012年7月4日) 【摘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三个系统,即直接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