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营子镇第四小学2014年名师工程工作总结
“名师工程”工作总结
新 营 子 镇 第 四 小 学
新营子镇第四小学2014年“名师工程”工作总结
课堂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主阵地,课堂蕴涵着生命的资源,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乐园。著名特级教师顾泠沅老师认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教育教学艺术深厚与否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名师成长的核心要素。另外,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通过谈话、教研指导、示范课、听评课等形式积极帮带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通过一年的努力,我校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名师工程”工作圆满完成,现将本年度“名师工程”工程作如下总结:
一、建立学校评审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抓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评审小组。在开学初,根据中心校的“名师工程”实施方案制定出了符合我校实际的活动方案,定出了教案、作业、教学常规、教学成绩等项目的评分标准,还对课堂教学等级达标活动的时间做了比较详细的安排。
二、积极动员,按要求申报
根据实施方案,校长和教导主任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做动员,让符合条件的老师积极报名。老师们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愿望,比较合理地报了各自的课堂达标等级。根据申报的各类课的比例,积极组织各科教师申报,申报完之后,教导处又把县乡教育部门制定的教案撰写、作业批阅、课堂常规等项目的要求给大家宣读了一下,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照要求去做。
三、评选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学校组织的评审小组,在4、5、6月份对申报优秀课的教师进行了听课、作业检查、教案检查等项目的考察。学校领导及教师只是在申报优秀课的教师上指定课时去旁听,不参与任何打分、评选活动。评审小组在听完课以及检查完教案、作业后,对所有参评老师进行了意见的反馈,最后对申报优秀课的教师名单、成绩进行了公示,整个过程是公开、公平、公正的。
四、优秀课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
参加优秀课评选教师的指定课上得非常精彩,尽管学科不同,教材各异,但是各具特色,课堂上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感交流。这些老师的课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给听课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到了示范作用。所有听课教师听完课后,积极进行评课活动,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真正实现理念的刷新,行为的改变。
五、多方面鼓励、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为保证“名师工程”顺利实行,我校在确保名师培养经费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入,每年都能确保名师人选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保证他们到上级学校进行培训、学习,支持名师人选的研修和自学,并经常组织名师讲座,还通过评课、上示范课等形式发挥名师人选的辐射作用,学校还支持名师人选指导年轻教师,支持他们参加送教活动,确保名师人选在教学一线承担相应的课时。学校还把名师推荐到教育局成立了学科工作室,建立了名师工作室,支持他们的科研活动。学校能及时总结名师人选的教学特色,并及时对他们的成绩进行宣传报道。
六、进行新课程理念的研修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
七、未来展望
本学期我校在完成“名师工程”工作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下学期,我们将继续做好优秀课评审工作,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对老教师的促进。狠抓学习习惯的培养,进一步深入课题研究,做好结题工作,把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加强培优补差,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新营子镇第四小学 二零一五年一月
第二篇:新营子镇第一小学勤工俭学报告
新营子镇第一小学勤工俭学汇报
新营子镇第一小学是一所完全寄宿制学校,于2007年8月由十七所完全小学合并而成。全校共有21个教学班,现有在校生644人,在岗教职工110人。
学校多年来致力于勤工俭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育人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严格按“建好一片基地、办好一个食堂、支助一批困难学生,发展勤工俭学,改善办学条件”的工作思路,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基本上做到了建好一个基地(既是蔬菜基地,又是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体现两个职能(既解决了寄宿制学生吃菜难、吃菜贵的问题,又让学生能够通过基地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动手能力),搞好三个结合(即与增强自我造血能力相结合,与劳动实践教育相结合,与美化绿化相结合),收到四个效益(即育人、助学、帮教、惠农效益)。
根据我校拥有大面积勤工俭学基地的实际情况,从2007年开始采取种养结合、长短结合,多形式开展勤工俭学。通过努力,我们目前投资了8000元建起了豆腐房;投资了17000元对校园内的荒废土地进行了开发,现有种植基地30亩。投资了40000元兴建了2座蔬菜大棚;投资了30000元兴建了养猪场,迈出了“以产养教,产教结合”的第一步。几年来,在市勤工办、县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在后勤员工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勤工俭学收入突破10万元,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地资金保障,增强了学
校自身的造血功能。
一、“养猪场”成效显著、基地建设彰显活力
1、发展养殖业是我们近年来的尝试。学校为科学、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筹措资金建养猪场一处,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引进优良品种育肥猪,通过学校科学管理,饲养员敬业品质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了养殖场的科技含量,经济效益显著。头一年猪肉产量突破1万斤;到目前为止,猪肉年产量已达到3万多斤。每年出栏生猪80余头,解决了在校师生的肉食供应,让师生们吃上放心肉。
2、基地建设不断加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近几年来,我校充分利用现有园田和校园空地。先后建起了蔬菜基地、大田基地、苗木基地。学校现有蔬菜基地3亩,选派一名责任心强、种植技术过硬的教师对园田实施管理,严格落实了学校的种植计划。学校组织劳动班整地、播种、间苗、施肥、浇水,学校领导身先士卒,班主任、课任教师分工负责,在这3亩园田中种植黄瓜、青椒、芹菜、园菜、茄子、豆角等,为学校食堂开源节流,节省资金1万余元。大田基地10亩,种植大量的苜蓿、玉米、豆类等,这为养猪提供了条件。苗木基地8亩,学校累计投入资金3万余元种植了2万苗山桃树,现长势良好,预计后年春季可获利10万元。基地建设既减轻了学生生活负担,又为学校绿化、美化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3、本着创收与提高学生饮食质量、增强学生体质的原则。学校投入一定资金兴建了豆腐坊,派专人外出培训学习,做豆腐、磨豆浆,让师生吃上放心豆腐。不但满足了学校的需求,而且走向了市场,学校不仅从经济上受益,而且诚信经营,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4、注重环境育人与勤工俭学的互补。在保持学校和谐美的前提下,扩建花坛式园田3亩。选用优良品种种植了玉头、大葱等,为师生提供了无污染的蔬菜,校园里分不清是花园还是菜园,即美化了校园环境,又增加了学校收入,仅此一项,为学校减少花苗支出0.7万元,增收0.5万元。
二、育人与创收并举,“绿色希望工程”深得民心
1、我校勤工俭学工作,不仅增加了学校收入,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救助了家境贫困的学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控制了辍学率。几年来,我校用于救助贫困生的勤工俭学经费达四万多元,200多名学生得到了有效地救助,学生辍学率为0%。
2、开展勤工俭学工作,是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贫困地区办教育的必要条件,更是教育与经济结合的有效形式。我校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磨炼了他们的毅力,使他们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父母的劳累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这样的潜移默化胜过千百遍地说教.3、广大师生通过直接参与勤工俭学活动,特别是养猪、种树、种菜等实践活动,学校的许多问题都能自己解决,师生的肉食、蔬菜等都能自给。这样,就改变了学校完全依赖政府的被动状况,师生的劳动观念和自立、自强的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回顾过去,我校勤工俭学现状来之不易,得益于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历支持;展望未来,服务全体学生,探索勤工俭学新途径,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坚持走以种殖业为基本、以养殖业为龙头,带动其他项目共同发展的道路,争取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不断取得更大丰收。
新营子镇第一小学
2011年9月1日
第三篇:新营子镇第三小学对口支教工作计划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对口支教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落实县教育局有关支教文件和会议精神,我校与托县双河二小结队互助共进,致力于课堂教学、教学管理、教学科研、师资建设等多领域开展合作,从而有效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教师技能的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不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搭借支教快车,实现我校整体教育水平步入快车道。
二、合作方式与内容
(一)、合作方式
我校将加强与托县双河二小的联系,定期派出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到托县双河二小跟班学习,抓住每次托县双河二小派员指导的机会组织全体同志参加培训、学习、研讨、交流;开通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内接受托县双河二小办学、思想、理念和课改信息,努力把支教每一项工作落在实处。
(二)、合作内容
1、教材分析、备课策略指导、课堂模式探究
2、合作备课共同上课
3、课题合作研究
4、对口交流、教师培训、校本指导、教研互动
5、主题教育教学沙龙
6、教育教学管理交流研讨
7、主题活动合作策划
三、支教时间
2011年9月——2012年7月
四、工作目标
1、通过支教努力实现我校成为全县具有示范意义的农村学校。
2、探索形成较为健全有效的学校教学、教科研管理体系。
3、努力培养一批教学骨干、教学管理人员。
4、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在普及与提高两个层面上取得显著进展。
5、建构起一个稳定开放的教学、科研与教师培训的平台与运行机制。
6、努力使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风格。
五、工作要点
1、协助支教学校开展办学历史与现状调研,围绕课堂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教科研水平、教师培养管理、办学目标定位等要点,共同确定学校发展总体目标,形成建设性发展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2、通过调查研究,了解评估学校社区文化的特点与优势,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加以推进。
3、梳理评估学校现有的教学管理,共同开展建构与完善工作。
4、建立学科教学对口建设机制,集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学习、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于一体,展开有计划的研究,重点抓好语文、数学、英语与美术。
5、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专项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6、合作培养2——5名在地区有影响的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
7、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学科或学科科学管理方面的讲座。
8、每学期至少派5名教师开展评课、上课系列活动。
9、协作做好每学期支持、辅导多名教师上好教学研究课。
10、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教学沙龙活动,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
11、协同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和实施培训工作
12、协同做好教师进行教学论文撰写工作。
13、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14、开展学生专题活动。
15、安排好对口学校教师及管理人员来校工作。
16、及时沟通传递学校教改科研资讯。
17、参加对口学校大型教学科研活动。
18、两校开展对口班级学生“手拉手”活动。
六、工作保障
1、学校成立支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计划。(附后)
2、学校建立相关制度措施,对具体人员落实相关责任、目标、任务,加强考评,确保支教工作有效开展。
3、建立两校工作远程交流机制,力争做到即时沟通的多渠道、多元化合作。
灌南县堆沟港镇小学支教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潘树东
副组长:宋雅明 朱井新 魏明
成员:蔡红英 郑建国 陈永运 潘如将 沈海林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对口支教工作计划
“对口支教”对于促进教育的均衡化,提高我校教育质量,加强城乡的交流与合作将起巨大地推动作用。根据县教育局有关支教文件和会议精神,我校与托县双河二小结为“对口支教”学校,为切实做好“对口支教”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宗旨
认真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有关支教文件和会议精神,本着“重实效、促双赢”的原则,通过活动使结对双方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师资建设、教育教学、科研特色等各个方面进行交流互学,共同提高,促进区域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时间
“对口支教”时间为三年:2011年——2014年。
三、措施
1、制订计划。上半年,双方学校领导进行互访、交流,研究制订“对口支教”计划。以后每年初进行修订完善,建立长效机制。
2、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在9月1日前,落实好支教老师的宿舍,并进行装修,做到电通、水通;安排专人购置支教老师的床上、洗漱、办公等用品,满足支教老师的生活、学习、办公的需要,让支教老师感到“新家”的温馨。支教老师就餐原则上在学校食堂,每天由值班领导陪支教老师吃工作餐。
3、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对口支教”的根本任务和核心工作,必须全力做好。
(1)、提高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经常召开中层以上领导会议,请支教老师作讲座,介绍本单位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请支教老师参加单位的每周例会,听取支教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安排支教老师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让支教老师参与学校的管理,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每学期安排一名年轻的中层干部到托县双河二小挂职锻炼,服从对方学校安排,参与学校管理,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教学指导和实践反思等活动,及时反馈管理信息;每学期组织一次领导考察活动,不断学习支教单位的新的教育管理理念。“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的素质提高了,有了新的教育理念,那么,学校管理工作、教育水平才会越上新台阶。
(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托县双河二小是一所县级名校,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水平、研究能力都很高,我们要抓住机遇,以此次“对口支教”为契机,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不辜负上级领导的希望,不辜负支教单位的希望。
第一,调查情况。从10份起,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支教老师和校级领导深入班级听课,走进学生,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发问卷调查,全面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情况,并及时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恰如其分地评价,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的教育活动。
第二,加强培训。针对调查阶段所掌握的情况,支教老师有针对性地举行教学、教研、集体备课、兴趣小组等讲座和培训活动,举行学课公开课,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根据需求,我校拟请托县双河二小每年为我们举行一次针对性较强的专题培训。
第三,两地老师互动。邀请托县双河二小各学科的优秀老师来我校传经送宝,举行相关学课的教学示范课,让老师在自己的学校感受名师的教学风采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另外,每学期选派2-3教学骨干到托县双河二小挂职锻炼,做班主任,承担教学任务,零距离感受、体验支教学校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浓厚的研究氛围。开展教师结对活动,日常通过QQ、Email、手机、电话等工具进行教学交流。
4、搞好其他活动。
落实好对口帮困。托县双河二小每年将对我校的10位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子女进行扶持。我们要公正、公开选定受资助的学生,让支教单位的爱心资助落实到实处。另外,争取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对口帮助”和联谊活动,扩大“对口支教”的范围。
此外,要积极争取托县双河二小其他支援项目,不断优化办学条件。
5、考核。支教老师以接受新营子镇第三小学管理为主。要遵守我校的规章制度,尽心尽职完成支教工作。对敷衍失职,不按时完成任务,并造成恶劣影响现象的立即通告原单位,并终止其支教活动。
出勤(基础分:100分):
(1)、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每违反一次扣1分;
(2)、有事要请假,无故旷工,每违反一次扣10分;教育教学(基础分:200分);
(3)、每天撰写教育教学随笔;
(4)、每周听课2节;
(5)、每周家访(或者电话)两次;
(6)、每天批改联系班学生作业5本;
(7)、每周座谈学生和教师各5名和1名;
(8)、每周参与指导一次教学研究或者教育科研活动;
(9)、每学期与2教师和5名后进生建立“帮扶对子”;
(10)、每月出联系班相关学科测试卷1份;(3至10条每增加一次加1分)
(11)、每周上研究课(示范课、公开课)或者作讲座(报告)一次,每增加一次加5分;(12)、参与1个兴趣小组活动,在校、片、县、市、省、国家级获奖分别加2、5、10、20、30、50分;
(13)、把支教信息或者心得体会、论文等发表在校、片、县、市、省、国家级媒体上分别加2、5、10、20、30、50分;
(14)、如引进招商引资项目,按照托县政府奖励办法执行;每月将支教老师得分情况向其所在单位汇报一次。
5、领导
根据教育局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成立新营子镇第三小学“对口支教”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支教活动的规划、组织、实施、考核等工作,名单如下:
组 长:张新成
副组长:张俊智 王海霞
成 员:邬永霞 马志芳 郭先在 柳昱
总之,我们要把“对口支教”列入正常的议事中去,以此为契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新思维,很抓落实,努力提高领导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而努力奋斗。
2011.9
对口支教工作计划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
2011.9
第四篇:新营子镇第三小学双高普九自查报告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双高普九”
自查报告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8875平方米,建筑面积4958平方米,现有19个教学班,822名学生,教职工43人。我校始终以改革为突破口,以德、以法治校,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现将我校实施“双高普九”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领导小组
组长:张新成副组长:张俊智
组员:王海霞马志芳邬永霞郭先在柳昱
二、“双高普九”各项主要措施指标完成情况:
1、普及程度:
(1)入学率:我校适龄儿童已经全部入学,入学率100%。
(2)辍学率100%,按时毕业率100%。
(3)学校建有档案室,文字资料齐全。
2、师资队伍:
(1)在教师任用上采用资格任用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
(2)师德水平:
我校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在测评中100%的学生对教师的工作表现满意。
(3)学历提高比例:
教师达标率100%,计算机合格率100%。
(4)教学能力:
我校认真落实《呼市教育局教学常规要求》,专任教师胜任率达100%。
3、教育经费:
(1)生均教育经费保障了学校的正常教育开支。
(2)教师工资能确保按月足额发放。
4、办学条件:
(1)教育设施:
我校生均占地面积6.03平方米,生均图书25.17册。远程教学录像带150多盘,有30G左右的学校资料库,基本满足了课堂教学的需求。
5、素质教育:
(1)落实了新课改。
(2)转变了教学方式。
(3)建立了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德育工作显著提高。
(4)我校通过开展课外和校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使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
(5)我校注重了德育的实效性,拓宽了德育渠道,学校有良好的校风、校纪。
(6)我校把安全工作放在了各项工作的首位,有严格的安全工
作管理制度,几年来,学校从无安全事故发生。
三、实施“双高普九”的主要做法:
1、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
2、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障体制。
3、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双高”责任。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1、教育经费不足。
2、常规教学仪器(特别是音、体、美器材)不足。
3、现有计算机数量太少,不能满足需求。
4、面对困难,我们积极主动地多方面筹措经费,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增加教育设施和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把我校“双高普九”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第五篇:新营子镇第三小学2010-2011第二学期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新营子镇第三小学2010-2011第二学期
师德建设工作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我们新营子镇第三小学领导十分重视党员和全体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始终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因为只有加强了这项工作,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才会提高,学校的素质教育才会深化。一年来,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为进一步树立新形式下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我校在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我校师德工作的思路,从宏观可以概括为:以营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求上进的教师人文环境氛围为目标;以法制学习教育和组织教职工开展活动为依托;以制度管理、科学评估、重在激励为手段,形成良好的教师队伍,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形象。具体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 制度保障
学校成立师德工作领导机构由校长担任组长,具体工作由德育组长负责。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新营子镇第三小学师德建设工作计划》《新营子镇第三小学师德考核办法》,将师德考核与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挂钩。建立了师德专门档案,每学年末由师德考核小组对全体教师进行考评。
二、活动开展
1、组织学习
做到计划落实,内容落实,决不搞形式主义。每学期开学,学校工会都拟订“师德学习计划”,每次学习内容都落实到具体人头。由主讲人根据计划去准备内容,拟订主讲提纲,一般由德育组长和校长承担。本学年组织教职工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并联系实际进行宣讲,把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师德师风建设与深化素质教育、民族兴衰的高度来认识、来探讨。
2、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强化师德师风教育
活动是很好的育人途径。通过活动前的宣传发动,活动中的启发引导,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0月,学校在全体教师中组织了“怎样做一名师德优秀的教师”活动。11月,我校又进行了“学法、懂法、守法”的宣传活动。只有坚持不懈的组织教师学习、活动,师德师风建设才会有保障。
3、加强过程管理与监控,真正使制度条例通过教师的行为表现出来。
通过学习和活动的开展,制度的约束,我校教师在师德师风上有了进展。为了巩固这一成果,及时发现问题,真正地、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校开了家长会,还拟定了《学生家长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广,有学校办学条件、教育改革成果,有教师上课、批改作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方面等等,学生家长全部参加评价。通过此项调查,全体教师深深感到:自己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必须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
4、学校重视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队伍整体风貌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很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及师德师风水平提高的很快,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
三、新营子镇第三小学长远计划:
1、继续学习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加强学习,集中学习各种师德文件材料,并继续完善学习笔记,组织全体教师把学历理论和指导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提升为学生、为家长、为社会的服务意识。
2、榜样引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结合观看师德光盘、爱国影片以及利用身边的师德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等手段来鼓励、激发、引导全体教师,重视师德修养,提高人格魅力。
3、从一点一滴做起
我们将继续注重平时工作中的一言一行,注重小事,管理亦如此,从点滴抓起,细致工作,注重平时的积累。
4、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努力使师德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使师德工作有法可依,并执法必严。
总之,我们通过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深深体会到:只有制度完善、加强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保证师德建设有成效。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师德水平。我们深知,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任重而道远。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形式下,逐步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