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项社团为载体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实践探索

时间:2019-05-12 12:0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专项社团为载体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实践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专项社团为载体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实践探索》。

第一篇:以专项社团为载体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实践探索

以专项社团为载体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实践探索

[摘 要]:社团活动在各大高校中都非常常见,组织有序的社团不仅能够培养与发挥学生的某些兴趣爱好,还能够借助这些专项社团载体很好的促进学生对于某些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本文将从多方面具体谈谈以专项社团为载体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专项社团 载体 专业技能 提升

一、社团活动对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性

1.社团活动为课堂教学提供实践平台

在常规的高校教学活动中,课堂是知识讲授与专业技能传授的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会对于各类新鲜知识展开学习与领会,然而,对于很多教学内容的掌握,尤其是那些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这必须有好的平台让学生不断对其加以利用实践,社团活动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通过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学生们能够充分将课堂内的教学内容在这个学生们喜爱的平台上加以实践,不仅如此,社团这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体内也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社团内成员能够对于专业技能展开习练与切磋,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程度,从其他社员身上也能够看出自己在技能掌握上的不足,这对于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2.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创新

社团通常是由学生组织运营的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发展对象的学生团体,在这个团体内聚集的都是对于某项活动或专业技能充满热忱的同龄人。以跆拳道社团为例,通常社团内的社员都是跆拳道的爱好者与习练者,社团将大家组织到一起,共同对这项专业技能展开研习与探究。正是因为社团内成员对于这些专业技能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之社团内汇聚的成员大家彼此的性格、特长、思维模式都有所差异,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下正好促进了彼此思维的交流与碰撞,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理念产生,这个过程会很有效的推进专业技能的不断创新。

3.社团活动深化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

虽说社团是一个由学生组织的专业技能活动群体,但是在很多高校中我们都能够看见,社团内不乏对于某项专业技能掌握程度非常高的学生,这些所谓“高手”对于深化社团内其他成员的专业技能掌握程度是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的。以围棋社团为例,社团内的活动很大程度是社员展开的棋艺竞技,在和其他社员切磋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于自身的专业技能展开训练,通过平时的交流探讨大家也会共同对于这项技能展开研讨,这些过程都能够很好的深化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

4.社团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术水平

学生加入到某个社团除了出于对于某项专业技能的热爱,同时,也是期望能够在社团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与专业水平,社团平台也确实能够很好的发挥这个作用。专业技能的提升需要不断的有效习练,在社团内社员间会经常就某项专业技能展开技术层面的研讨以及进行实战训练,这些过程都能够不断深化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日积月累,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必然会得到有效提升。

二、社团活动在专业技能提升中面临的困境

1.社团平台的技能培养功能的覆盖面较窄

大部分社团活动都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起来的,活动时间也大多集中于晚上或者周末,总体而言活动时间是较为局限的。而且很多成员由于有课要上或者有其它私人事情很可能会放弃部分社团活动,这让本来就不多的参与到社团活动来的机会变得更少,这也直接导致社团载体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覆盖面上很窄的现状。很多社团组织的成立初衷都是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前提下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群体汇聚到一起,社团活动首先已经让位于学生们平时正常的生活学习,如果在有限的活动时间内社员仍然无法保证参与,那么透过社团平台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目的将会更难实现。

2.社团平台缺乏专业技能的理论研究与沉淀

社团活动大多是由学生组织起来的,在平时的活动中也多以技能习练过程为主,真正对于某项专业技能展开理论层面的研究是非常少的,大部分学生也不具备这样的水平与认知,这也就直接导致社团平台缺乏专业技能的理论研究与沉淀。对于任何一项专业技能而言,既要通过有效的实践来加深对于技能的熟练与掌握程度,然而,必要的理论学习与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任何专业技能的根基所在。在很多学生社团中我们都会看到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根基不牢固的状况,这些都是由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缺乏所致。

3.专业指导教师较为缺乏

在大部分社团内都很难看到教师的参与,社团载体多是由学生自愿自发组织起来的学生组织群体,专业指导教师是十分缺乏的,这也是现今专项社团载体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社团活动中适当加入专业指导教师的参与其实是很有必要的,教师既能够对于社团组织的展开模式提供专业意见,也能够对于某项专业技能从技术层面给予学生指导与点拨,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程度是有很直接的帮助的。

三、以社团为载体开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新路径

1.让社团的专业性活动与教学实践充分结合想要让社团载体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上更好的发挥其功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社团的专业性活动与教学实践实现充分的结合。教学实践能够让学生对于专业技能有充分的理解与认识,能够从理论层面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习得与掌握过程打好根基。社团的专业性活动则能够对这些理论进行验证,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展开对于理论知识的体会与应用,这对于加深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有很好的功效的。此外,很有必要提升社团平台的技能培养功能的覆盖面,校方应当对于学生的各类社团活动给予更多的支持,无论是时间分配上还是精力的投入上都应当让社团活动有一定程度的保障,这样才能够让社团载体真正起到积极的作用。

2.激发社团科研建设理论研究力量

激发社团科研建设理论研究力量是很有必要的,理论研究与沉淀的缺乏对于社团的发展与壮大是一个很直接的阻碍,从这方面做出改善对于提升社团的综合水平是很有帮助的。以吉他社团的活动过程为例,很多高校中吉他社团都是非常受学生喜爱与追捧的,然而经过仔细考察后不难发现,社团活动中大部分是学生间的交流习练过程,整个社团内十分缺乏对于理论知识的研究力量。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社团在组织日常活动时应当将理论研习作为一项活动内容,可以定期选定相关主题,组织社团内成员对于某项专业知识展开理论层面的研习与探究。这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也有很好的功效。

3.完善学生社团专业导师制

学生社团内专业指导教师的缺乏在各大社团内都十分常见,这也是社团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想要让这个问题得以改善,很有必要完善学生社团专业导师制。社团组织者可以定期邀请校内专业教师或者校外的相关专业人士来给社团内成员授课,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们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展开学生与专业教师的交流,能够帮助社员解答自己留存的一些问题,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与知识结构,进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

结 语:专项社团在很多高校内都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与追捧,在社团组织内学生们不仅能够让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发挥利用,还能深化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想要以社团为载体开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新路径,很有必要从社团的运营模式中做出改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专业社团载体为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服务。

2012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子课题 课题编号:DIA110281021

参考文献:

[1].李玉娇;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J];华章;2011年18期.[2].高富贵;北京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个案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8期.[3].张美玲;发挥高校体育社团功能 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第二篇: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提升学生人文素养1

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中华文化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等都是传统的经典文化名著,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严谨的道德规范,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也是学校教育用之不竭的财富。在学生心灵纯真、年龄幼小的时候熟读经典文化,不光能涵养品德、规范行为,还可以提高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众多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形式中,南丹县芒场镇中心小学尤其注重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推动学生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一、探索经典诵读与学生素养培养相结合的途径

(一)宣传发动,营造浓郁的诵读氛围

1、宣传保障。良好的育人环境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采用家校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发动,一方面组织语文老师搜集整理部分经典中华古诗文作为诵读重点篇目;另一方面利用家长会、给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读经活动意义、要求,介绍读经的方法,鼓励家长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2、教材保障。“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是芒场镇中心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最为明确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学校领导在学校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了“琴棋书画进课堂,经典诵读要加强”的工作思路,立志把芒场镇中心小学建成真正的书香校园,国学乐园。学校课题组以区总课题组汇编的“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资料”作为全校经典诵读教材,并将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论语》经典文化诵读作为富有芒场镇中心小学特色的课程列入午间读书时间课程表,使经典诵读活动由室外进入课堂,也使《弟子规》等经典名篇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3、时间保障。每天早上读10 分钟,中午读30 分钟,放学回家后,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5 分钟。保证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由读经 领导小组进行监督执行情况。

4、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读经领导小组,教务处主抓,负责督促检查落实,由班主任负责班级读经管理,语文老师做好亲子读经活动的指导工作,形成全体语文老师具体负责,全体学生参与,家长积极配合的立体管理网络。

(二)创设有效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通过不同形式的浏览、初读、熟读、背诵,建立一个诵读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我品味、自我理解经典诗文的奥秘,通过多次的感悟,完成由情感到内化的迁移,逐渐把从经典中悟到的“忠、信、礼、义、廉、耻”等人文素养在实践中体现。

2、开辟“每周一荐”,每天诵读。在黑板的一角每日抄录一首诗或名人名言,让学生到校后每天诵读,早晨、午间读上几遍,课间空闲时还能随时吟诵一遍。

3、家校结合,熟读成诵。每天中午读书时间由老师进行新授,每次两页(根据内容的难易确定)。利用每日中午的预备铃后的5 分钟,由小老师领读。离校前集体复习一遍。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5 分钟。每月一次班会课进行交流反馈,评比诵读情况。

4、竞赛活动,激发热情。各班每月利用一节班会课,举办“读经典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吟诵竞赛,一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二来可提高学生的兴趣。擂台赛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句,可以是诗句接龙,可以是你问我答,也可以是各种游戏等。

5、借助广播,配乐美读。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中,由负责播音的学生按节律朗读的要求,配乐示范诵读、领读一定数量的古诗,不但培养学生节律美读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6、文化“午餐”,伙伴互助。每周二、四中午12:30 分,由五、六年级学生组成读经志愿者队伍,到低年级进行伙伴互助式读经活动,大手牵小手的形式既增加低年级学生读经的兴趣,又使高年级学生重温经典。

7、学科结合,巧妙渗透。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文教学的拓展学习,美 术教学中结合古诗文进行诗配画、画配诗的创作实践,音乐教学中古诗文的配乐吟唱或舞蹈学习,信息技术教学中辅导学生编辑电脑古诗文小报等。为了不给孩子增添额外负担,我们要求一年级《三字经》教学与拼音教学结合;二年级《弟子规》教学与社会品德课结合;三年级的《论语》与语文成语积累教学结合;四、五、六年级与语文教学中的古诗积累相结合。

(三)借助学校资源,拓展诵读经典渠道

1、利用学校的橱窗,展示学生优秀的日记。用好板报,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读书方法、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展示“书香学生”读书事迹和图片。

2、拓展图书来源,建立班级图书角。学校继续开放图书室,各班级可以安排学生随时到图书室借阅图书。还可教育学生充分利用好零花钱自购一些图书,同时为了使有限的图书发挥最大的效益,定期在班级内进行图书交流,有时也与同年级的其他班级进行交换。

3、深入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开展“四个一”活动,即至少读一本名著;写一篇读书笔记;举行一次知识竞赛;举办一次作文大赛。定期举办阅读节活动,开展“向你推荐一本书”、“读书交流评论会”、“读后感展评”等活动。学期末组织评选学校“读书之星”。

4、建立学生“读书摘抄本”。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学校每学期开展两次学生“读书摘抄本”展示评比活动。

5、开展“经典书籍进入家庭”的活动。以儿童古诗文诵读活动为切入点,将经典诵读工程带入学生的家庭中,与学校开展的“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相结合。开展“亲子读经故事比赛”、“亲子读经绘画比赛”、“亲子读经书法比赛”等活动,以促进读经活动的持续开展。

二、提供展示的舞台,品味收获的甘甜

1、学校提出了“每块墙壁会说话”的教育思想,实施墙壁育人的教育方法。“内容自己找,板面自己办,解说自己来”,教室墙壁由学生承包,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自我设计,自主发展,也使学生的首创精神和个性得以彰显。学生把喜爱的诗人及经典诗作通过手抄报、画配诗的形式展示出来,互相交流,相互促进。

2、结合自主小舞台,举办经典朗诵比赛。比赛中,选手们精神振奋、饱含激情地诵读着,抑扬顿挫,字正腔圆。他们甜美而清新、空旷而深远、含蓄而深厚的朗诵,把诗文的音韵之美、情势之美、意境之美充分地展现出来。

3、按照计划,举办读经故事会,读经书法比赛,亲子读经配画比赛以及四五六年级古诗知识竞赛。

4、学期结束,开展征集教师读经指导方案,亲子读经感悟,评选读经积极分子以及优秀班级等活动。

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讲,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是培育民族精神的德育工程,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人才培育工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工程,是团结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工程。对学校来说,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有利于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有利于学校形成独特的竞争力。对家庭来说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有利于家庭美德的养成,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对学生来说,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有利于学会做一个讲道德的人,有利于增强自己的记忆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有利于增长自己的智慧。由此可见,无论从社会、从学校、从家庭、从学生来说,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都是必要的、有益的。阅读经典,让我们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思想道德的升华。它使师生们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提升了人文素养。

芒场镇中心小学

龙桂青

第三篇: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

力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者拟结合亲身教育实践,在总结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开展学科竞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 学科竞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创新实践能力 探索实践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竞赛概述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由教育主管部门、省级及以上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以及学校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组织开展,一般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中文基础和外语基础,具有较高中外文化交流素质,能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外事、外贸等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文人才。根据专业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划分为三类:中文专业类竞赛、外语类竞赛和综合类竞赛。在专业类竞赛下又可细分为三类:专业基本素养类,即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基本素养紧密结合的比赛,如征文、演讲、辩论等;专业实践技能类,即与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紧密结合的比赛,如教师模拟大赛、专业实践展评大赛等;专业才艺类,即与培养具有一定中华才艺基础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比赛,如戏剧竞演等比赛。而综合类竞赛主要指学术类比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如挑战杯系列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二、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创新实践能力一般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实践能力。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平台,不但是理论知识转换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锻炼和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专业实践力,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起着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学科竞赛不同于课堂讲授,更多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钻研,创造性解决系列难题。当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面对同台竞技的激烈比拼时,更能激发他们刻苦钻研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锻炼和养成学生创新思维。

系列学科竞赛,尤其是参与综合类创新创业类学术竞赛,学生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需要多维度地提炼所学,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将知识能力转换为具体的实践成果。在历经多次高水平竞赛沉淀积累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显著提高。

(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高水平学科竞赛的参赛作品一般多是以学生团队形式共同完成的。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需要团队成员通力配合,为同一目标努力。这就需要他们具有较好的团队意识,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和相互包容,合理分工,产生最优的团队效益,通力合作,取得最佳成绩。整个备赛过程,是团队成员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对学生团队意识一次很好的培养。

(四)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演练。

学科竞赛的比赛内容一般高于课堂要求,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需要学生将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运用于解决具体的实际专业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竞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和实战演练,把专业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提能力。

(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学科竞赛所营造的竞争氛围,特别是到省市级以上竞赛与各高校优秀学生的交流比拼,参赛学生通过冲刺备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不断磨砺自身意志品质,不断超越自己,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与路径

(一)当前竞赛组织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明显实效。但在组织学科竞赛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面不够广泛;第二,学生在竞赛参与过程中,参赛指导还需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第三,竞赛培育载体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第四,竞赛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五,竞赛师资建设需更进一步推动。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路径探索。

根据学科竞赛组织存在的问题,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六年来我们主要着力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1.完善竞赛相关机制建设,构建系列激励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文化引领”与“制度引领”激励机制。“文化引领”,广泛利用新媒体平台、校友交流分享会、家校互动等举措,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不断扩大学生参与比例,深植竞赛文化。“制度引领”,完善相关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的规章制度;专门设立“学术创新奖”称号,对参与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个人和团队予以表彰;对指导学科竞赛取得突出成绩的老师予以表彰。第二,建立科研中心理论保障机制。专门成立相应的院系竞赛科创中心,以院系学科竞赛师资建设、学科竞赛理论研究、学生实训平台建设和学生生涯导航为工作核心,保障竞赛组织的有力推进。

2.着力专?I竞赛体系建设,构建与专业特点紧密结合的学科竞赛体系。

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层级多类别的学科竞赛体系。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竞赛为顶层设计,构建多层级竞赛体系;以专业特点为依据,组织不同类别的竞赛,尤其注重精心组织系列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目前院系层面已形成专业实践展评大赛、对外汉语教师模拟选拔赛、汉语菁英中文综合技能大赛、成语英雄、诗词大会、辩论赛、创新创业论坛、创新计划大赛等十余项常态开展的品牌竞赛。

3.着力竞赛培育载体建设,构建三类实训实践平台。

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理念为指导,构建以专业实训实验室、专业实习基地和专业学生社团为基础平台的学科竞赛培育体系,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凝练升级。目前,专业实训室2个,中介语语料库分析实验室和基于多语种优势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实训实践实验室,在建实验室5个;实习基地方23个,其中国内实习实践基地13个,海外实习实践基地10个;专业学生社团6个,有戏剧社、文学社、汉服社、方言社、京昆社、汉语国际教育协会等社团。三类实践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实训机会。

4.加强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参赛提供师资保障。

在师资上,着力加强院系学科竞赛导师团建设,将学科竞赛师资建设纳入院系师资发展规划。以专兼结合的形式,选聘在学科竞赛方面有突出成绩的老师担任导师,选派优秀老师参加竞赛指导相关培训。一对一为参赛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保障教师竞赛指导工作量认定。

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主要经验探索

(一)将CDIO理念融入创新??践能力培养。

CDIO教育理念是近年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强调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研究。这种“做中学”理念下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其能力目标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创新型实践人才的素质要求存在相当高的契合性。基于CDIO教育核心理念,我们在培养学生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二)着力实现对学生个性化指导。

实施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坚持一对一精细化开展工作,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成才。根据学生特点,一对一为参赛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精心辅导学生;学生竞赛中心生涯咨询室一对一接待来访学生。坚持一对一指导学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实践教学内外结合模式。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确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融入创新思维训练;在实践教学平台的打造中,注重加强海外实习基地建设;在课外活动开展中,注重依托学校外语特色,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月”、“游走的世界交流会”等活动,实现“课内课外结合、国内国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外结合模式。

五、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主要成效

六年来,实践证明我们构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竞赛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尤其是高水平专业竞赛获奖和创新创业类成果丰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其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积极投身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专业就业对口率提升。最后,得益于竞赛体系培养良好创新思维和突出创新能力,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选择多元化特征明显,自主创业成果丰硕。

六、结语

学科竞赛成绩是评价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志,学科竞赛对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更广泛参与各层次的学科竞赛,让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的磨砺与锻炼,不但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植校园学术氛围和浓厚学风,为拔尖人才突出创造有利条件,更有助于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锋,张世英,李彬.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2]王蕾,张巧英.基于学科竞赛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3]游敏惠,朱方彬,邓安平.类型学视野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分级分类模式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本文系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年学生工作精品项目“文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241’模式探索―基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视角”(项目编号:fdy201606)研究成果。

第四篇: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综合作业的研究

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综合作业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的综合作业”是教师根据学生社团活动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生活实际精心设计的。是以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主动参与、独立操作、积极探索为主要特征,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作业形式。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基于当前“减负提质”的思考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当前各个学校都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但“减负”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的要求和降低教学质量,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减,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素质却不能减。“减负”之后,就意味着学生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但学生的这些闲暇时间怎么合理安排,怎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发展,怎么才能做到减负不减质,这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我们教师应该寻找一种载体来改变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拓宽作业的时空,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我们认为这种载体就是活动。2.基于新课程对综合学习的要求

课程的综合化或综合课程,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指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作出了下列规定:“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正适应了这一课程改革的需求,因为社团的组织和活动都是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有效地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求。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社团日益成为学校中具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3.基于综合作业实施现状的调查

综合作业以它灵活的方式、丰富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爱好与技能的广阔舞台。学校通过综合作业这个平台,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但理想与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老师们都觉得综合作业很难布置,很难操作。所以在学生的家庭作业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还是传统的读读、背背、写写的作业。为此我们对本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了“关于综合作业”的问卷调查,以下是对部分内容的统计结果: 表1-1 对教师调查结果的统计 教师布置综合作业 的情况

比例(%)

综合作业的形式(多项选择)

比例(%)

综合作业实施最困难的(多项选择)

比例(%)

全部是传统作业

7.34

制作手抄报

73.62

作业过程难以监控

68.41

偶尔布置综合作业

78.77

查阅资料

96.74

完成作业费时

23.67

经常布置综合作业

13.89

调查访问

11.36

作业反馈评价困难

51.33

实验探究

8.43

作业过程需要帮助学生不能独立完成

77.86

讲述故事

86.72

表1-2 对学生调查结果的统计 喜欢的 作业形式

比例(%)

完成综合 作业的难度

比例(%)

完成综合作业 是否需要协助

比例(%)

完成综合作业的负担

比例(%)

传统作业

29.55

非常困难

10.69

非常需要

15.78

很重

8.15

综合作业

71.45

一般

75.82

一般不需要

64.47

比较重

26.34

较为轻松

13.49

自己能独立完成 19.75

一般

51.23

较为轻松

9.39

从学生的调查情况看,学生普遍都喜欢综合作业,也不觉得作业负担重,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从教师的调查情况看,我们觉得综合作业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1)部分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整天还是围着学生的分数转,认为综合作业中的很多内容都不是考试的范围,学生做这些作业就是浪费时间。

(2)综合作业形式单一。除了搜集资料、讲述故事、制作手抄报、小卡片等,其他的形式几乎没有。

(3)综合作业评价方式落后。很多教师对综合作业采取的评价方式,也跟传统作业一样,所以就觉得很难操作。(4)综合作业的实施缺少载体。综合实践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没有统一的教材,老师们在上这门课程时随意性很大,有内容就上,没内容就不上。学校也缺乏有效的检查措施。正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这个载体的缺失,所以对综合作业的设计就不能像学科作业一样形成一个系列、一个整体。基于上述的思考,我们认为学生社团活动恰好能为综合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提供载体,如文学社团指导学生开展读报、剪报活动,制作学生卡片等操作型作业;科技信息社团指导学生制作标本活动,预测气象活动等探究性作业;农科技社团指导学生植物的种植活动、小动物的饲养活动、花卉生长的观察等实践性作业;艺术社团指导学生开展示乐器演奏,歌曲演唱等表演性作业,这些社团活动延伸性作业的开展,能帮助学生走进诸多的兴趣领域。因此,我们决定开展“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的综合作业”的研究,推动作业的整体改革,促进“减负增效”,提升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

二、课题研究的基础

1.学生社团活动的蓬勃发展

学生社团的产生、发展在欧洲的12世纪时,由于师生的施教与求学日益需要某种形式的保护,遂仿照手艺人行会的方式组成教师行会(facultas)和学生同乡会(nation)。随后,在这些团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学生的组织——社团。

我国的学生社团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04年成立的抗俄铁血会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学生社团之一,当时,协会成员以集会、演讲、办报等形式进行宣传。20世纪初到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学校社团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

在新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新中国学生社团发展的春天也到来了。一方面,大学社团仍旧在学校社团中起着主力的作用,大学社团逐渐由政治朝着多元、多兴趣方向发展,文体类、休闲类、知识类、论辩类、艺术类等方面的社团大量涌现,如北大的山鹰社、自行车协会,北师大的白鸽协会、教育学社,浙江大学的黑白剧社、飞来峰文学社等在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中小学社团在素质教育的呼喊声中大步向前。如上海闵行区古美学校开发欢乐社团活动课程,欢乐社团涉及棋社、文学社、柯南社、杰迷社等等,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以充实课余生活,陶冶合群德性,提倡服务合作,增进办事能力。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开展京剧社团、手工社团、自然社团、时装表演社团等社团活动。台湾省宜兰县竹林国小,开展自主社团活动,倡导让学生人人有社团。

这些学校的社团活动为我校的社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价值,目前,我校已开展了30多个学生社团,深受学生、家长喜欢,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各校开展的社团活动都是重在社团项目的设置及社团活动的操作模式,仅仅是为活动而活动。而对于学生社团活动延伸性效应的研究却是一个空白。因此,我们除了组建合理的社团组织、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之外,将把“社团活动”与“综合作业的设计”结合起来,重点探究“如何围绕社团活动开展综合作业的设计与操作”,进一步完善社团活动的机制,以取得更好的效果。2.我县作业改革研究颇有成效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老师都已意识到作业布置比较随意、类型单

一、总量过多、难度过大、机械重复、批改讲评不良等问题,一定程度地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制约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因此许多一线教师都已经对作业布置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我们县教科所张志伟老师负责的《小学作业改革的实践研究》荣获教育部二等奖。他在研究中指出:“作业内容从单科向跨学科综合发展,作业形式要突破纯粹的书面作业形式,大大增加实践性作业。因此,作业与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在范畴上将更为接近,并在作业中更多地体现研究性学习思想。”因此,他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作业新体系构建”,提出分析作业的八方面视角。它们是:(1)作业的功能;(2)作业的设计思路;(3)蕴于作业中的学习机制;(4)作业的取材;(5)作业过程的时间性;(6)作业的选择性;(7)作业的形式;(8)作业主体的变化。根据这八方面的内容,一线老师们在教学改革中创造了大量鲜活的新型作业案例,如语文想象性作业、合作探究作业、跨学科作业、数学生活作业、“超市”作业、自编作业、延时作业、实践性闲暇作业等等,这些作业改革的探索较好地丰富了作业的功能、形式和作业过程的管理,更为准确地把握了作业活动中的学习机制,并在作业设计与运用等方面努力体现学生真正的主体地位,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也为我们社团活动的综合作业提供了借鉴。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学生社团活动项目的设置 由于学生兴趣发展广泛多样,小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异彩纷呈,我们将学生社团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与学科相结合的社团。将学科知识的学习融入社团活动中,给予它活动的因子,让学生在轻松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寓学于乐,将有助于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如:“数学极峰挑战小社团”、“星星英语社”、“金嗓子话剧社”、“故事大王社”、“小作家社”、“小书虫俱乐部”等。

2.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的社团。科技类的社团包括两类,一是农技类:利用农村学校的优势,开展以农村实践劳动为主题的社团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并在集体劳作中发挥团队精神,互相协作,感受集体劳动的乐趣。农技类的社团有“百花园社团”、“百菜园社团”、“百果园社团”、“饲养小组”等。二是科学类,有“动手动脑小实验社”、“网上冲浪社”、“变废为宝社”、“气象观察社”及“电脑绘画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的,最终使学生形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兴趣。

3.与艺术特色相结合的社团。主要有合唱、健美操、儿童舞、鼓号、腰鼓、儿童画、摄影、书法、剪纸、泥塑等社团。通过不同类型的社团组织进行不同艺术的活动,发展他们独特的艺术体验,培养他们热衷的兴趣爱好,让每个儿童都学有所长。

4.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社团。包括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围棋、田径等,以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5.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社团。如“绣纺小屋”“千千情结”“快乐蜘蛛社”等,让学生从中学会编、织、钩、绣等民间工艺,从中悟出中华民族聪明、勤劳的优良品质,让民间艺术在我们学生的手中得到传承,让民族精神能根植于我们学生的心中。

6.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社团。如:利用节假日与敬老院老人一起生活,陪陪老人,与老人聊聊天,解解闷,帮助他们打扫卫生为敬老院送爱心送温暖的“爱心服务社”等,如宣传保护环境,共创绿色家园的“绿野环保社”,让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的“流动花朵俱乐部”等等。通过活动培养他们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生存的能力及良好的意志力。

(二)综合作业设计的特点

1.多样化。一是作业内容是多样化的,作业应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多样化的活动中去;二是作业的呈现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既可以用日记或作文等文字材料;也可以是照片、图表、音频,视频等音图材料;还可以是可知可感的实物、动作等。

2.开放性。综合作业设计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目标具有开放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经历活动的过程与方法,而且更高层次的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获得生成。3.实践性。学生社团活动具有实践性,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其实践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因此,作业设计强调学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不断参与,不断搜集,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

(三)综合作业设计的类型

根据我校社团设置的项目,我们设想开展以下6个方面的实践性作业的探索:

1.调查实践类。主要指老师组织社团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用自己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到的资料,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作业的呈现方式是调查报告。

2.动手操作类。是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提升思考,获得发展。作业呈现的方式是社团学生的各种作品,如绣品、音频(视频)作品、图表、照片、活动日记等。3.问题探究类。是社团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探究内容,运用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饲养社团”的学生饲养蚕宝宝,通过观察探究它的生长周期;“动手动脑小实验社”鼓励学生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探究的小发明、小实验等。作业呈现的方式是实物或观察日记等。

4.技能训练类。主要是体育、艺术类社团在每次社团活动时,布置学生带训练的作业,以提高学生的体艺技能。如“篮球社团”要求学生练运球,舞蹈社团要求学生练压腿等基本功,以增长技能。作业呈现的方式是各种技能的展示。

5.欣赏表演类。把社团活动作业以节目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文学社团的课本剧作业,舞蹈社团的舞蹈节目,声乐社团的组唱、合唱节目,英语社团的儿童剧表演,军鼓、腰鼓社团的大型表演等,可以通过社团节或其他传统节日进行表演。作业呈现方式就是节目展示。6.应用服务类。主要指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以及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灵活合理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进入社区参与公益服务活动。如“爱心服务社”的送温暖活动、“绿野环保社”的清洁家园行动等。作业呈现的方式以活动照片或活动体会。

(四)综合作业的操作模式

综合作业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我们认为有以下四种作业操作模式:

1.操作示范式。因综合作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一般采用操作示范的策略。即要求教师先对作业任务进行讲解与示范,在讲解示范基础上,再由学生进行尝试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尝试情况,再作进一步的讲解示范。如此反复,直至学生掌握技能。

2.竞争合作式。指在辅导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运用竞争活动的手段,利用适宜的条件,使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或与同伴进行协作,克服困难,完成作业,促进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双重发展的一种作业活动模式。这种活动模式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的发展。3.自主探究式。就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困难,自己调整完成的方式,从而达到顺利完成作业任务的目的。这一作业方式对学生主动性要求较高,难度也较大。在良好作业习惯尚未养成时,应有足够时间,在教师的控制下,来训练这种作业方式,并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4.双向互动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双向互动,辅导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的双向互动,可以是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相互监督的,也可以是相互合作的。这种模式使学生在各层面的双向互动中激发兴趣,主动参与,体验成功。

(五)综合作业的具体实施 1.作业的布置

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综合作业一般都是以“任务”来布置,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活动准备性作业。很多社团活动需要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做好安排, 使其活动前的实践作业能直接为社团活动开展服务。(2)随堂操作性作业。指活动中的实验和动手操作。通过活动中教师的讲解、引导以及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在动手过程中的领悟, 获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从而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毅力。

(3)课后延伸性作业。一般在社团活动结束之后立即进行布置, 教师可以根据社团内容和学生实际安排巩固应用性的综合作业和扩展延伸性的综合作业。2.作业的完成方式

从时间上来说,可以是一个周,一个月,也可以是一个学期,根据探究问题的内容、难度、发展而定;从实践主体来说,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小组合作,可以社团为单位开展,也可以是师生合作,甚至邀请家长、社会人士参加。因此社团活动作业可以分为: ①独立型:学生可以针对布置的综合性作业独立完成。②伙伴型:当在单独完成综合性作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觉得自己无法独自完成时,让学生寻找伙伴来共同完成。

③亲子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完成综合性作业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向家长寻求帮助,也可以与其一起完成,不仅保证了作业的实效性,还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家长和孩子间的情感,并让学生体会到完成作业的乐趣。

④师生型:师生共同参与作业的完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3.作业的评价与反馈(1)作业过程的评价

以社团为载体的综合作业与其他学科的作业不一样,它完成的周期比较长,一般至少需要一周,甚至更长,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学评价与反馈。对于作业过程的评价与反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随机抽查。由学校或辅导师对学生的社团活动作业进行抽查,对抽查情况进行评定,并对抽查的学生以谈话交流的方式进行反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作业的完成过程进行监督和反馈,保证实践性作业的高质和高效。

二是跟踪调查。完成实践性作业只是表面,而能否做到落实则是问题的根本。在学生作业的过程中,通过了解家长,了解同学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各种实践活动的持续情况,对学生活动的可持续性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实践性活动的可持续性。

三是家长监督。社团活动的综合作业因完成周期长,学生往往不能坚持,可以请家长配合,填写社团作业记录卡,监督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2)作业结果的评价 一是择优评比。每个社团选出做的比较好的几份实践性作业上交教务处,由教务处进行评比,同时对优秀作业进行通报和展评,同时,定期评出星级实践性作业,并在升国旗时进行颁奖,让同学们认识到实践性作业的重要性,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

二是集中展示。每学期举办一次社团节,主要是展示学生的社团活动作业,展示的作业分静态和动态。静态展示的作业可制作展板,张贴学生的作品、图片、活动资料等,放在醒目的位置,供学生、家长观看;动态展示的作业以舞台表演为主。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成果

鉴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准备在本校开展“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性作业的研究”,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达到一定的目标,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一)预期目标

1.通过综合作业的研究,探索出一套综合作业的设计方法、运行模式及评价机制,丰富作业改革的理论成果,推动我校课业的整体改革,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形成办学特色。2.通过综合作业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

3.通过综合作业的研究,实现学生兴趣与个性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实践活动技能,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劳动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预期成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形成下列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性作业的研究》 2.相关论文

《小学综合作业设计例谈》

《基于活动:新课程视域下作业改革的新走向》 《让学生在综合作业的舞台上“快乐舞蹈”》 《关于综合作业评价的思考》

《让实践性作业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蓝天》 《谈综合作业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综合实践性作业设计案例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研究初步定为两年,主要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9—2010.12):

1.组建研究组织机构,统一思想认识,对本课题研究形成思路;

2.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3.完善学校社团的组建规范及活动制度;

4.讨论、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第二阶段(2011.1—2012.9): 1.各社团按任务分头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设计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作业; 2.积累资料,形成社团活动作业操作的基本模式; 3.探索综合实践性作业的评价方式; 4.总结汇报实验成果,撰写研究论文。第三阶段(2012.10—2012.12):

1.组织研究成员在本课题研究调查分析基础上,全面汇总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成果报告; 2.评选优秀研究论文和调查分析报告、实验报告,对课题研究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 3.做好项目成果鉴定的有关准备,并接受鉴定。

六、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王晓华

成 员:张春燕 王煜哲 潘小燕 潘杭喜 王永丽 应柳燕

具体分工如下:

(1)社团活动及综合作业的整体设计、实施协调和领导(负责人:王晓华)(2)综合作业的设计、运行机制的研究(负责人:张春燕 王煜哲)

(3)综合作业不同模式的实施途径、操作方法的研究(负责人:王永丽 潘小燕)(4)综合作业评价的研究(负责人:应柳燕 潘杭喜)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学校现已成立了“飞翔田径社团”、“红舞鞋社团”等32个社团,每个社团都有指定负责人和指导师,每周五下午作为固定的活动时间,前期已经积累了一些社团活动的经验,也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台州晚报》、《仙居电视台》等媒体也对我校的社团活动进行了报道。县教育局在师资配备、学校硬件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对本课题给予大力支持。2.课题负责人王晓华是浙江省优秀教师,从事小学教学十多年,有一定的教科研实践经验。他负责的省课题《边贫地区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共进策略的研究》获浙江省第六届优秀成果评比二等奖。

3.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都曾主持过县级或以上课题的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经验。学校教师对社团活动具有较高的自信心,认为自己能胜任相关社团的辅导工作。

4.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我们开展了“社团活动学生情况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我校中、高年级学生对社团建设兴致很高,兴趣浓厚,态度积极,渴望发展兴趣爱好和锻炼自身能力,他们希望社团是一个民主、温暖的立体场,希望能有充分的自主权来对社团进行自主管理。这些对我们项目开展是极其有利的。主要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桂琴 《新课程作业设计的五大坐标》,《教师新概念》,2005年 3.张志伟、吴在君《小学综合作业的特点及其设计》,《上海教育科研》2004.5 4.罗志康

学生社团——学生通向成功的桥梁》,《教书育人》2010.3 5.陈建忠《开展学生科学社团活动的意义与策略》,《科学课》2009.7 6.张 治《学生社团课程化的实践探索》,《新课程》,2008.4

第五篇:以儿童绘本为载体,促进学生快乐学习

傅雅琴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美术的内容和现象有基本的了解;二是对美术的创作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三是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仅指的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由于我国美术教学条件尚不健全、师资素质较低、场地设备缺乏等问题的限制,小学美术教育还很薄弱,主要强调美术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巧的掌握;在课堂形式上也多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和吸收美术知识。而儿童绘本以其独有的的魅力和利用空间,给小学的美术教学带来了鲜活的生机。那么,如何以儿童绘本为载体,促进学生在绘本欣赏创作中将美术素养与之有机融合,获得愉快的学习经历呢?

一、从绘本中寻找生活素材,唤醒强烈的美术兴趣 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绘本不等于“有画的书”,它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以及画面和主题的连贯性。在绘本里,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但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而是图书的生命。很多经典的儿童绘本甚至是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却能带给儿童美轮美奂的视觉享受和艺术美感,强烈地吸引孩子甚至成人的注意力,从而流传至今。因为它们解放了孩子的头脑,使他们敢想;解放了孩子的眼睛,使他们会观察;解放了孩子的嘴巴,使他们多说;解放了孩子的双手,使他们会画会创作。绘本的这种“解放”与“半小时课堂”理念是相通的,都是还课堂于学生,确保每节课上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因此,绘本是“半小时课堂”理念实践的最好的物质载体。

绘本用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或描绘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如《我家有个坏好宝宝》;或反映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如《天才大笨猫》;或抒发细腻的情感活动,如《我好害怕》;或普及科学知识,如《神奇校车》。总之,都是一些异于常理、新颖奇特而有趣的故事内容,使小学生能够感知生命的乐趣,解读无法言说的生离死别,激起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安东尼·布朗创作的绘本《我爸爸》,以孩子的视角、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我爸爸”的种种生活现象,充满童趣,很能引起共鸣;维吉尼亚·李·伯顿创作的绘本《小房子》,讲述站在山顶看风景的小房子眼中的四季风景和世界变化,精致的画风激发了读者对田园的向往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伯宁罕创作的绘本《外公》,通过生活细节表达外孙女与外公的亲密感情,用空沙发表现死亡这一沉重而隐喻的话题(见图一)。

(图一《外公》)是最好的老师,绘本中的各种形象就是培养小学生美术兴趣的根源所在。美术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喜欢绘本的教学契机,运用绘本中的美术语言,唤起学生的美术兴趣,从而将美术根植于儿童幼小的心灵,引导他们主动去发现、体验、欣赏和感悟美,并在看故事、听故事、画故事中跟进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从绘本中学习基础知识,了解多样的美术技法

美术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各种类型。绘本作为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也因借助不同的媒介,有水彩拓印画(如《小黑鱼》)、剪纸画(如《老鼠嫁女儿》)、手印画(如《好饿的小蛇》)、撕贴画(如《荡秋千》)、等多种表现技法。小学生可以通过接触不同版本或内容的绘本,学习美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多样的美术技巧。同时,美术老师再加以系统的介绍,使小学生形成完整的美术欣赏创作理念。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见图二),(图二《母鸡萝丝去散步》)全书只有非常简短的八句话,线条和色块的排列组合是该绘本最出彩的地方,线和面是造型的基本元素,构成孩子理解绘画的基本元素;狐狸身上简单重复的黑色三角形和如刺绣般的条纹以及灵活华丽的身段非常令人着迷;柔和艳丽的黄色调如温暖的阳光,桔黄、橄榄绿和朱红和谐地统一在其中,美不胜收。

具体到美术创作理论中,色调、透视、留白、构图等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美术老师可以借助绘本,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绘画知识和技巧形象化,进一步提升儿童的美术素养。例如,美术画面的色调既可以表现环境,也可以表现时间和心情,这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难题,在儿童绘本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绘本《黎明》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只是靠天光水色的微妙变化,通过色彩的渐变,就表现了黎明的全过程。而在绘本《十四只老鼠赏月》中,用色调表示月亮升起后的光线变化,如图三所示:

(图三《十四只老鼠赏月》)不识字的幼儿也能从画中欣赏到纯净又充满幻想的美。再比如绘本中大量留白的现象,为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具有无中生有和无中胜有的效果。在绘本《月下看猫头鹰》的留白(见图四)中能读出雪晕,在《苏赫的白马》的留白中能读到大草原苍茫悠远的意境,在《我最讨厌你》的留白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绘本的留白去理解国画中的黑白意境,就更容易了。美术老师可以将课堂时间一半用做讲解美术知识,另一半留给学生去理解、消化和感悟,这样就达到了“半小时课堂”的教学策略。

总之,对于小学生应该具有的美术素养,要求也比较简单。首先要有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其次能够掌握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再次能够具有良好的品德、坚强的意志、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最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下载以专项社团为载体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实践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专项社团为载体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实践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党支部为载体,促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推荐)

    以党支部为载体促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对大连鑫连服装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透析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并潜行于企业各个制度和细节中,成为了维系企业存在的灵魂和......

    以古诗词为载体,培养学生想象力

    以古诗词为载体,培养学生想象力 新纪元广元外国语学校小学刘映华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

    如何提升以项目为载体的企业文化影响力

    如何提升以项目为载体的企业文化影响力作者:边小晶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中国的企业中,企业文化一直不被重视。但在现代企业四大要素中,资本是船,品牌是帆,人才是本,文化是魂。企业文......

    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劳动竞赛为载体

    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劳动竞赛为载体本文属于天天期刊网本文来源于:天天期刊网转载请注明本文仅供学术参考,严谨转载,否则后果自负本文引用《企业家天地》内容提要:天山矿业公司工......

    以古诗词诵读为载体,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以古诗词诵读为载体,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盐城市幼儿园陈莉萍 目前,经典诵读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开展,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现行教育实施有益的......

    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促进农村文明建设

    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 促进农村文明建设××市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以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兴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贾利华项目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具体的投资承载体,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缰绳......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精选)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朱咸影 论文摘要:“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大学生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