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村民中心为载体,通过优质服务促进农村和谐
以“村民中心”为载体
通过优质服务 促进农村和谐
丰润区沙流河镇党委、政府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丰润区沙流河镇共有23个村,10922户,35423口人。去年以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以“村民中心”为载体,创新服务机制,为农民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生产生活服务,帮助农民提高增收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和谐,受到了农民欢迎。
下面把我们的做法和体会向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如下:
一、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因村制宜搞建设
“村民中心”是在创建文明生态村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通过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我们深刻感到,搞好“村民中心”建设,是镇村干部实现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指导型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为此,我们集中精力,梯次推进“村民中心”建设,一是学习先进村。我镇沙流河村党委将服务村民的理念贯穿各项工作始终,凝心聚力,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被评为“全国文明村”。我们把该村经验在全镇推广。二是树立样板村。我镇广家店村、皇亲庄村分别是2003年和2005年镇里确定的文明生态村,他们分别投资20万元和45万元,建起了高标准办公用房,建起活动广场,镇党委以这两个村为样板,帮助村里制定服务制度,完善服务内容,落实了服务措施,向村民开展农业科技、教育文体、卫生防疫、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劳动保障、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农经管理、服务业发展等10项服务,并召开了现场会。1
三是确定试点村。我们根据各村实际,确定了10个基础比较好的村作为试点村先行一步,按照“一个标识、一个章程、一个阵地、一套制度、一支队伍、一套服务项目、一位骨干、一套机制”的标准,搞好“村民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使之能够良性运转,为村民提供全面、系统、经常性的服务。四是统筹薄弱村。在抓好试点村基础上,我们本着“先服务、后提高”的原则,不搞“一刀切”,围绕村民需求,开展各项服务,逐步完善提高。目前,我镇23个“村民中心”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带动指导下,服务人员全部到位,服务内容全面覆盖。
二、健全网络,创新机制,上下联动抓运转
我们感到,要想通过全方位、多领域的服务让村民受益,仅靠村两委干部力量是不够的,为此,我们建立了从镇到村的服务网络,狠抓政府公共服务、村级组织服务、村民自我服务的衔接与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共建合力。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新农办”)。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切入点,依托镇机关职能部门,与村民中心服务内容相对应,组建了农业科技、教育文体等10个服务指导中心。“新农办”负责搞好村民中心运行的组织、协调工作,开通全天24小时服务热线,对服务情况实行月汇报、季论坛、半年初评和年终总评制度,总结经验,促进落实。各服务指导中心对外做出服务承诺,公开服务电话,除按时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外,凡是群众咨询的服务事项及时给予满意答复。明确一名包村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与各服务指导中心结合,随时帮助村民搞好各项服务工作。各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民中心主任,并明确一名两委干部做为联络员,具体抓好村民中心运行工作。建立村民自我服务组织,根据村民生产生活需求,各村组建奶牛、林果、蔬菜、猪鸡养殖、文
化体育、社会事业等农民协会,各协会骨干人员担任志愿服务负责人,与镇服务指导中心、“村民中心”共同组织开展联合式的特色活动。我们本着在建设中完善,在服务中提高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工作指导、教育培训、督导检查和考核奖惩等长效机制,确保“村民中心”规范高效运转。
三、围绕需求,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搞服务
在为民服务过程中,我们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与群众需求相结合,提高服务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各服务指导中心根据农村时令季节性强的特点,兼顾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围绕村民需求变化的实际,在不同时期、不同村户安排个性服务内容。采取广播、骨干培训、印发资料、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按照各村的发展实际,开展不同内容的农民培训工作。我镇皇亲庄村村民建沼气池的积极性较高,镇里就把区新能源办公室的人员请来给村民讲课,使村民掌握沼气的使用方法,全村建起165座沼气池,在这村的带动下,全镇现已建起沼气池近10000立方米。二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支持一村一品建设。在尊重群众意愿,紧贴村民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村户生产条件和优势,结合各“村民中心”确定重点服务项目,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形成了奶牛养殖、蔬菜种植、林果生产、黑白铁加工等多个强村产业。我镇安家坨村是奶牛养殖特色村,镇农业科技服务指导中心和“村民中心”一起,接受村民科技知识咨询,向村民开展秸秆青储、疫病防治、鲜奶销售等专业服务,调动了村民奶牛养殖的积极性,奶牛存栏345头,达到了户均一头。三是与提高“村民中心”自我服务能力相结合,努力变“输血”为“造血”。“新农办”定期组织“村民中心”负责人和骨干人员进行专门集中培训。各服务指导中心对口邀请区以上有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进村入户,向“村民中心”服务人员传授服务技能,增强自我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与
现代服务方式相结合,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开通了“沙流河镇网站”,及时发布农产品需求、劳动力转移、农资市场行情、疫病防治等实用信息。同时,我们与丰润网通分公司联合实施了农村网络信息服务工程,为各“村民中心”配备了电脑,机关各服务指导中心形成局域网络,并与各“村民中心”之间实现了电脑联网,有条件的村还安装了全省文化信息共享设施,促进了信息交流,实现了便捷服务。
实践证明,“村民中心”是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承接点,是农村干部服务农民的着力点,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结合点,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产生了强烈的凝聚人心、加快发展、推进和谐的效应。
一是切实增强了农村干部的服务意识。各村干部充分利用上级政策为村民生产生活创造有利条件。铁匠庄村在镇政府帮助下,实施了1275亩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增加耕地135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薛家屯村两委班子组织村民集资、等筹集资金80多万元,把村内街道修通水泥路,深受村民欢迎。二是促进了农业增效、村民增收。镇、村利用“村民中心”这一服务平台,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举办村民实用技术、外出务工等培训班,提高了村民科技素质,调动了村民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建成沙流河、潘庄子等13个特色村、专业村,2006年为500名农村剩余劳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全镇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三是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皇亲庄、广家店、张家庄等有条件的“村民中心”,修建了活动小广场,安装了文体器材,设立了文体活动室,村民可以随时到中心锻炼、娱乐、休闲,开展文体活动,满足了村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四是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
“村民中心”利用电教设施组织村民收看法制教育专题片,各村义务宣传员利用广播向村民宣传典型案例和政策法规,教育村民遵纪守法,农村矛盾纠纷明显减少,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五是推进了农村民主化进程。各村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干群恳谈会”和“民主议政日”等制度,不定期召开村务通报会、听证会,与村民商量涉及村民直接利益的各项事情,听取村民意见,使村两委的决策更加民主化,密切了干群关系。村民中心逐步建成了村民的服务中心、学习中心、政务中心和活动中心。
以上是我镇“村民中心”建设的做法和体会,按照新形势的发展需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我们将再接再厉,务实创新,把“村民中心”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促进农村文明建设
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 促进农村文明建设
××市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以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真抓实干,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动了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全市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文明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实施“双百万十”工程,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营造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氛围,开创了我市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一、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基本做法和体会
(一)上下联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1.实施“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薄弱点。它不仅影响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提高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结合我市农村实际和特点,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即创建100个文明单位、100个生态文明村、10000个文明户、10条文明示范街活动。在农村则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作为载体,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领导挂点,深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委的领导下,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制订创建百个生态文明村活动方案,确定在三县一市以及郊区力争在3年内创建100个生态平衡、环境良好、秩序良好的生态文明村,使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连片发展的新格局,使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为了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成立××市创造生态文明村领导小组,由市副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点,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制订和落实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具体措施,解决了具体问题,确保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市长×××多次到×县×××镇×××调研,与镇领导和村民一道研究建设方案,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副书记×××深入到×××市×××镇大和村,与村民一道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规划问题,并现场拍板解决一些困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与×××县文镇新村挂点,帮助村解决建设生态文明村急需的部分资金和水泥等问题。副市长×××则与×××村五组挂点,协调各部门大力扶持该村搞好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时,市文明委多次组织召开县、镇文明办主任会议,了解情况,做好协调工作,并在×××市和×××县召开创建生态文明村现场交流会,交流情况,推广经验,使我市的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得到全面推开。
3.三级联动,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市、县和镇三级联动机制。爱卫、卫生、水电、土地、建设、规划、教育、环保、能源、林业、农业等部门做到明确分工,挂点定村,明确目标和任务,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同时,各部门领导带队进村入户,抓规划、抓项目落实等,有力调动各方参与共建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各部门按照各自的特点,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及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如×××县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耕地占用税等税费,金融部门实施贷款建房优惠政策等。在资金方面,市、县镇三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也给予支持,×××县政府拨款5万元,县建设局拨款2万元,县各单位支持资金15万元,镇政府支持3万元,市建设局支持水泥130吨,扶持挂村建设生态文明村。规划、环保、农业、卫生、水电等部门单位也通力合作,帮助创建村做好规划、生活环境卫生治理和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等工作。据统计,目前,市、县、镇三级各部门支持资金 万元,水泥 吨等物资支持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村,农村精神文明带来新变化
从去年4月开始,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全面启动至今,全市已初步建成 个生态文明村,新铺水泥路 米,新建沼气池 座,新建卫生厕所 座。基本上达到了创建标准。在生态文明村中基本实现道路水泥化,饮水洁净化,能源沼气化,村内环境绿化美化,村风民风文明化,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1.以道路硬化,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加大创建力度。在创建活动中,开始时,村民对建成生态文明村信心不足,往往看不到好处,因此创建热情不高。我们抓住了这一情况,以实施村道硬化和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先抓示范村,以带动其他村的创建活动。在各级领导的挂点定村和各级部门支持下,×××县挂村、×××县×镇良村,×××市台村、×××县连村、郊区新村5组等10多个村作为创建示范村。由各县(市)、区、镇领导组织人员到示范村,深入了解,观农家厕,闻猪栏“味”,踏泥泞路,体农家难。面对面倾听农~见。帮助农民做好规划,筹建创建项目,落实具体任务,解决资金、用地、技术以及政策优惠等问题。×××县挂村修建了一条主干村道宽8米,巷道4米宽,长880米的水泥路。×××县江镇良村修建了一条长2.3公里的主干水泥道路,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建成沼气池45座。郊区新村修建了一条长近3公里,宽10多米的水泥路,家家户户出门就能踏上水泥路,其中5组村民家家用上沼气。在示范村的带动下,各村也纷纷加快了创建力度,×××县江镇在良村的带动下,也掀起了修建水泥村道和沼气池的热潮,权村、大山村、大水村修建了水泥路,大洲村修建了一条环洲水泥路,建成了11个水泥码头,同时,修建沼气池,煮饭、冲凉用上了沼气。据镇政府统计,全镇各村共修建水泥路32公里,建沼气池2780多座。目前,在我市各县(市)区的家村正掀起了创建生态文明村新一轮热潮,从原来确定创建100个生态文明村增加到105个目标。已建成的生态文明村村道和巷道基本上修建或铺设了水泥路面,家家户户建起了沼气池和打水井,饮上洁净的井水或山泉水,实现了水、电、路三通。配合改厕,新建住房在村内修建了排水系统,改变了过去卫生赃、乱、臭的现象。许多村建成了文化活动室、球场、村头花园。电视电话进村入户。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各村根据各自的特点,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有的村以发展水果种植为主,有的以发展养殖为主,充分利用沼渣沼液发展生态农业致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使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可喜的变化,村民的文明程度有较大的提高。
2.农村面貌新变化。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给农村带来了可喜的新变化。一是村容村貌发生新变化。在创建前,在村内看到的是赃、乱,牛粪猪粪鸡屎遍地,污水随处流,闻到的是猪栏和厕所的臭味。创建后,道路宽阔洁净,村内绿树成荫,果树飘香,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三层五层错落有致。村中公园有凉亭小息,并建有单杠、秋千等健身场所,有些村建成了水泥篮球。在村民家中,家家户户用上沼气炉和沼气热水器,既节约能源又干净卫生。如×××市容镇和村,呈现在人们面前是一座漂亮的山庄,内有游泳池、篮球场、冲浪池、花园和鱼池等。×××县良村,村头建起了一座标准的篮球场,村中周围荔枝树花蕊飘香,一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一座座沼气池整齐建在村边,同时建成了完整的排水系统。村中建起2-5层不等的新房,外墙装饰漂亮的墙砖,家中打制水井和抽水管道,屋内建有卫生系统,沼气炉和沼气热水器。村容村貌发生根本的变化。二是村风民风出现可喜变化。在创建生态文明村前,由于缺乏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赌博现象时有出现,封建迷信思想较为严重,建庙搞迷信活动大有市场。创建生态文明村后,制订村规民约,经常进行法制教育,法制观念和意识有较大的提高,村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良村以前民风骠旱,赌博、偷窃、迷信活动常有出现。创建后,赌博、偷窃现象没有了,甚至喝酒时行拳的现象也少了。村民办白事时,也没有大操大办,更不会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关心集体,相互帮助在村中已蔚然成风。良村郑组长,以人工1000多元把几个困难村民请来种植蘑菇,使他们既学到种植技术又增加了收入。许多村成立篮球队,与邻村举行比赛,在节日期间参加县、镇举办的各种体育比赛。三是思想观念发生可喜变化。在创建活动中,村民得到实惠,使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已悄悄地发生变化,尤其是改变了过去的小农经济的意识,逐步树立起开放的意识和市场经济的意识,村民文明意识也得到提高,增强了村民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力。如在修建村道时,需占用到的屋地或房屋,村民能以集体利益为重,自动拆除,也不需要补偿。修建集体项目全部由村民义务投工,在资金方面,大家踊跃集资,有些困难村民,较富裕的村民主动借款。在修建沼气池中,能互相帮助,共同修建。村民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认识,着重发展绿色食品,利用沼液沼渣作为肥料种植蔬菜、瓜果,建立生态农业。×××县良村发展蘑菇种植和荔枝种植,同时发挥靠近圩镇优势,大力栽种绿色蔬菜,目前已发挥效益,一些单位、酒店已专程到村内定购蔬菜,而且价格比其他蔬菜高出2-3角钱,去年17户种植的蘑菇每户收入达4000-5000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江镇大山头村和郊区新村等则发展种桑养蚕业。生态文明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增加了收入,农民对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热情更加高涨,村与村之间出现了你追我赶的争创热潮。如×××镇二叉、三叉两村,提出了各自的创建招数,大摆创建“擂台”。四是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了,干部自觉深入农村基层,察民情、体~,解民忧,真真正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农民也自觉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三提五统”自觉上交,过去“天下第一难事”的计生工作好做了,村民自觉执行计生政策,结扎率达100%,超生现象也没有了,个别村民自愿只生一个小孩。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城乡互动,促进全市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
一是大力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互动发展的局面。在开展“双百万十”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中,通过×××日报、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情况进行大力的广泛的宣传报道,各县(市)、镇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宣传创建活动的典型。同时召开创建活动经验座谈会,组织人员到农村参观学习,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城镇单位和居民在感受到农村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的热情,深受鼓舞,也加大了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的活动,投入资金建设文化娱乐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如×××花园小区,经常组织住户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文艺比赛等,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二是城市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中,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也出钱出物或从技术上为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出力。有些单位送书送技术,为农民送上精神食粮,有些单位送去水泥,厕所瓷盘等物资。在全市文明单位中开展“工农手拉手,文明单位助农友”活动,文明单位积极从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有些单位与农村结成对子开展共建活动,出现了军民共建、村镇共建、城村共建等创建形式。
(三)一点体会
1.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突破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能事半功倍。在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中,首先确立了真真正正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利益的创建新思路。因此,从修路、改水、改厕、建沼气池等作为创建突破口,使农民能得到实惠,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深得农民欢迎,农民对创建活动热情高涨。因此,以为农民办实事好事的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适应了当前梧州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适应了农民渴望文明,追求新生活水平需要;适应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极具生命力。农民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甚至能牺牲个人的一些利益,自筹资金,积极义务投工,毫无怨言。
2.政府重视,积极引导,把创建活动变为群众性活动。在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中,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市领导挂点定村,带队深入农村调研,解决困难。并把创建任务具体分解、量化和落实到有关部门、单位,实行目标责任制。从政策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同时,做好分类指导,积极引导农民身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如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和制订创建方案和规划,通过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使创建活动变成群众性的活动,发挥村民自身的积极性,把政府的要求,变为农民的愿望和自觉行动。目前,需要更积极的引导,在农村中全面铺开,扩大创建范围,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
3.依靠农民,发挥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农民是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的主体,因此,只有依靠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自身积极性和作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推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第三篇: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 促进农村文明建设
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 促进农村文明建设
××市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以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真抓实干,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动了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全市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文明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实施“双百万十”工程,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营造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氛围,开创了我市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一、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基本做法和体会
(一)上下联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1.实施“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薄弱点。它不仅影响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提高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结合我市农村实际和特点,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即创建100个文明单位、100个生态文明村、10000个文明户、10条文明示范街活动。在农村则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作为载体,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领导挂点,深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委的领导下,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制订创建百个生态文明村活动方案,确定在三县一市以及郊区力争在3年内创建100个生态平衡、环境良好、秩序良好的生态文明村,使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连片发展的新格局,使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为了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成立××市创造生态文明村领导小组,由市副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点,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制订和落实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具体措施,解决了具体问题,确保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市长×××多次到×县×××镇×××调研,与镇领导和村民一道研究建设方案,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副书记×××深入到×××市×××镇大和村,与村民一道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规划问题,并现场拍板解决一些困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与×××县文镇新村挂点,帮助村解决建设生态文明村急需的部分资金和水泥等问题。副市长×××则与×××村五组挂点,协调各部门大力扶持该村搞好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时,市文明委多次组织召开县、镇文明办主任会议,了解情况,做好协调工作,并在×××市和×××县召开创建生态文明村现场交流会,交流情况,推广经验,使我市的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得到全面推开。
3.三级联动,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市、县和镇三级联动机制。爱卫、卫生、水电、土地、建设、规划、教育、环保、能源、林业、农业等部门做到明确分工,挂点定村,明确目标和任务,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同时,各部门领导带队进村入户,抓规划、抓项目落实等,有力调动各方参与共建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各部门按照各自的特点,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及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如×××县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耕地占用税等税费,金融部门实施贷款建房优惠政策等。在资金方面,市、县镇三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也给予支持,×××县政府拨款5万元,县建设局拨款2万元,县各单位支持资金15万元,镇政府支持3万元,市建设局支持水泥130吨,扶持挂村建设生态文明村。规划、环保、农业、卫生、水电等部门单位也通力合作,帮助创建村做好规划、生活环境卫生治理和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等工作。据统计,目前,市、县、镇三级各部门支持资金 万元,水泥 吨等物资支持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村,农村精神文明带来新变化
从去年4月开始,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全面启动至今,全市已初步建成 个生态文明村,新铺水泥路 米,新建沼气池 座,新建卫生厕所 座。基本上达到了创建标准。在生态文明村中基本实现道路水泥化,饮水洁净化,能源沼气化,村内环境绿化美化,村风民风文明化,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1.以道路硬化,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加大创建力度。在创建活动中,开始时,村民对建成生态文明村信心不足,往往看不到好处,因此创建热情不高。我们抓住了这一情况,以实施村道硬化和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先抓示范村,以带动其他村的创建活动。在各级领导的挂点定村和各级部门支持下,×××县挂村、×××县×镇良村,×××市台村、×××县连村、郊区新村5组等10多个村作为创建示范村。由各县(市)、区、镇领导组织人员到示范村,深入了解,观农家厕,闻猪栏“味”,踏泥泞路,体农家难。面对面倾听农民意见。帮助农民做好规划,筹建创建项目,落实具体任务,解决资金、用地、技术以及政策优惠等问题。×××县挂村修建了一条主干村道宽8米,巷道4米宽,长880米的水泥路。×××县江镇良村修建了一条长2.3公里的主干水泥道路,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建成沼气池45座。郊区新村修建了一条长
第四篇:以活动为载体 创建和谐校园
以活动为载体 创建和谐校园
——沙尖子学校少先大队大队辅导员王希庆 沙尖子学校2009度被年被为国家级“教育系统和谐校园先进单位”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在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中,沙尖子学校少先大队积极配合学校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了“校园、家园、花园、艺园、乐园”为一体的艺术化建设,为创建“和谐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科学严格管理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证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学年工作计划,学校制定了《关于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实施意见》,少先大队根据实施意见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有序运行;使各项创建工作计划得到落实;首先坚持每日检查制度、每日“零”报告制度、每周一次小结、每月一次普查等检查制度,保障了校园平安和谐。
2、加强宣传,营造“创建”氛围
抓好创建工作,是推进创建工作的前提。在开展宣传活动过程中,少先大队主要采取了“三条宣传途径”。
(1)将创建相关政策、法规通过班队会组织专题学习、聘请领导和专家作辅导讲座、认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教育安全法规、创建的相关规定等法律法规,提高每个少先队员的创建意识。
(2)通过校内各种媒体。办好各中队的宣传阵地,为创建大造声势。一是将创建的相关文件和宣传资料上传到校园网,以便师生学习和查阅;二是在学校橱窗上开辟专栏,及时报道开展创建工作的相关情况;三是校门口悬挂、张贴创建宣传标语;四是少先大队、中队办黑板报;为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3)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少先大队组织队员参加社会活动,使队员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同时也为创建工作营造舆论。组织参观戒毒图片展,在全校范围内发起“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签名仪式,动员队员参加了相关部门主办的预防校园伤害、交通安全教育、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等社会宣传活动。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使队员受到了丰富的教育。
3、有重点地开展灵活多样的系列教育活动,使队员喜闻乐见,强化了教育效果。
一是依托主渠道开展学科教育系列活动。我们坚持将法制、安全、品德、文明行为、和谐意识等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寓之于教,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按规定开设法制、安全及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还通过思想政治课、少先队主题活动、班会主题活动等对队员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文明知识、和谐意识的传授;在各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里涵盖的各方面教育因子,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
行全方位的培养。通过课堂主渠道教育系列活动的开展,确保了创建知识的系统传授。
二是依托班队会开展常规教育系列活动。班队会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我们坚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会队活动,把学生吸引到班队会组织周围。在加强班团队会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以下教育活动:一是主题班会系列活动。将有关平安、文明、和谐教育融入班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班会上受到熏陶;二是自我管理系列活动。少先队、成立了“队员监督岗”,进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平安、文明、和谐的情况予以监督检查;三是影视教育系列活动。坚持组织队员观看影视片。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增强了队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文明意识、感恩意识。四是读书征文系列活动。举办“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演讲比赛,五是知识竞赛系列活动。举办《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校园安全常识知识竞赛。
三是依托各种教育日教育周教育月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三月份的文明礼貌月,三月份最后一周星期一的安全教育日。6月26日的禁毒日、9月份的尊师月与民族精神教育月、9月20日的公民道德建设日、建党节、国庆节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4、积极营造和谐育人机制。确立“以人为本”,育人环境、育人目标、育人过程体现和谐。同时,铸就和谐的校
园人际关系:充分发挥每名队员的聪明才智,建立团结和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爱、以诚意善待他人的优秀集体。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时时处处都体现出亲切、信任、友好和鼓励,使队员处处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5、“纸文化”和“石文化”建设又是一潭活水,他是擎起少先队员们生活、休憩的坚实的双臂,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文化底蕴。
首先学校在充分考察地区的资源优势之后,少先大队动员全校广大队员亲自动手,采掘各种奇形异石千余块,冲洗、誉字,摆放在各室和走廊的窗台上,以苔藓为底,又加标签,明示采集人和呵护人的姓名,让人驻足而立之时,反思其咎,明理向上。开展“以石载道,以石育人”活动,无声的美育课堂,劳动课堂,思想教育课堂,在各中队开展起来,让广大队员在实践与观赏中,同化进步与热爱,异化困难与不足。
低处有石景,高处不胜收。
剪纸艺术和折纸艺术都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本着“教育从娃娃做起”的原则,剪纸与折纸教学已植根与沙尖子学教育这片沃土之中,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完善,在教师的指导下,“妙手折出花锦绣,巧剪裁出幸福年”等剪纸作品数不胜数,每个队员受到熏陶。
如今,学校的绿化、美化、硬化、香化,在这里都能让
你看到:“绿色掩映,花团锦簇,香飘园庭”。硬化路面伸展到花草树木的深处,真是路断意连。
总之,在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开展以来,少先队工作为构建和谐、安全、稳定的校园起到了桥梁作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为创建“和谐校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以党支部为载体,促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推荐)
以党支部为载体促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
——对大连鑫连服装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透析
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并潜行于企业各个制度和细节中,成为了维系企业存在的灵魂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在这个“理念制胜”的特殊时代里,如何构建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文化,已然成为了企业界和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发展,改革的深度进一步加深,开放的广度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向世人彰显其瑰丽的色彩。中国的企业也在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而不断做大做强。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踏上世界舞台的过程中,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质的新型企业文化则成为了无数商界精英乃至学术娇子穷尽一生的事业和志愿。我国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质企业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谓是百花齐放,但是,在一味迷恋传统、经典的企业文化模式而陷入发展停滞的尴尬境地之后,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正渐渐的浮现于企业界和学术界的研究视野。随着我国经济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发展,非公企业成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非公企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正逐渐为广大的企业和政府所首肯,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就是在非公企业建立党支部,并以之为载体,紧密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以党的建设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促进非公企业发展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对这种新型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具体实践方面,大连鑫连服装有限公司具体经验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借鉴。
大连鑫连服装有限公司前身为旅顺金龙服装厂,始建于2000年3
1月,在企业的员工中下岗失业人员占全公司员工总数的70%,在这样的组织环境中建设一流的企业文化可谓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作为大连鑫连服装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爱莲开始了对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2002年11月,中共大连市旅顺口区光荣街道工作委员会在李爱莲的大连鑫连服装有限公司建立了党支部,并选举李爱莲同志为大连鑫连服装有限公司党支部支部书记,自此在这个只有6名党员的党支部里,开始了新型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的探索。岁月如梭,白马过隙,昔日的小公司已然成为了地方的规模企业,回顾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离不开李爱莲同志的辛勤耕耘,离不开全企业员工的通力合作,也离不开维系企业存在和推动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而大连鑫连服装有限公司构建企业文化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党支部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载体支撑。该党支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积极作用则主要表现在构建企业核心价值、协调企业组织矛盾、提升组织成员凝聚力等三个方面:
一、以党员为依托,以党支部为载体,以党建为契机,构建企业核心价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指出,代表中国最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是我们进行党建伟大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基层把党组织建设成为符合先进文化的桥头堡,是党员更加符合最先进文化发展要求,则成为了我们党加强基层建设的重要任务。大连鑫连服装有限公司有效的把握住了这一契机,适时的在企业内部建立党支部,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带动企业文化建设,以“拼搏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为核心,从两方面着手,以党员为依托,以党支部为载体,紧抓党建契机,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一方面抓制度规范,强化党员先锋意识。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先后制定一些管理制度,保证党员过上健全的组织生活,尤其是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学习,每位党员都能写心得体会,写党性分析材料,做到人人在组织之中,时时在教育之中,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全体党员深有启发,在工作中,也起到了党员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抓思想教育,增强员工的职业道德观念。在实际生产中,非常注重党员的形象,如果发现个别党员在私营企业中发挥模范作用这一问题感到茫然时,党支部就及时找谈话,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和教育他们要正确认识和摆正好私营企业党员发挥模范作用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不能把发挥作用仅仅看作是为老板挣钱,而更应看到为企业创造财富,多纳税同样是为国家做贡献,从而使党员的思想和企业的发展保持了一致。在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党员发挥其在先进文化上的带动作用,以党员为依托不断加强企业核心价值的向心力,为协调企业组织矛盾,提升组织成员凝聚力奠定基础。
二、以党员为核心,以党支部为媒介,以党建为手段,协调企业组织矛盾。
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与劳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结合服装行业的特点,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工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实施。工资牵连到每个员工切身的利益,非公企业的员工努力工作的目的就是在付出劳动报酬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劳动收益,这也是维系企业与员工之间契约的基础,因此劳资管理则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为了调动员工投入生产的积极性,党支部围绕员工最关心的薪金支付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先后组织讨论、研究,广泛征求企业员工的意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了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计件工资制度,一是对生产班长以上的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根据担当工作的职务和岗位实行了平均工资系数的工资制,把管理人员的利益和一线工人的利益紧紧地捆在一起,促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自觉地、积极地、努力地完成本员工作的同时,还帮助公司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二是对一线员工实行计件质量工资制,做到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充
分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做到了每生产一个产品的价格都公开透明,让广大员工对其工作收益心中有数。这些年来,由于大连鑫连服装有限公司党支部长时期坚持价格公开的民主管理,接受员工的监督,并得到了广大员工的信任,所以在帐目上有了透明度,也给了员工一个“明白”。这样已来,积极地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发挥了党员在广大员工中的先锋带头作用,不惜辛苦,从无怨言地努力工作,同时取得了公司和个人的双丰收。
三、以党员为支撑,以党支部为平台,以党建为保障,提升组织成员凝聚力。
一个企业是否有凝聚力、战斗力,是衡量企业文化的重要标准,也是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任务。党支部在选拔干部的问题上,采取德才兼备的原则,在具备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企业荣辱观的意识,勇于奉献、肯于吃苦、敢于负责、愿意助人的高尚品德,在工作中,确实能体现先头兵的作用。全体党员都能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起到先锋堡垒作用。由于街道工委在培养和选拔干部的问题上很好的坚持住了相关的原则,选拔了出色的人才但当企业的党支部书记,因此新建立的党支部受到了企业广大员工的拥护,所以,党支部的建设开启了良好的开端,并在企业发展多过程中营造了互相合作、互相促进,在工作中充分体现了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不甘落后,在具有挑战性的生产突击中,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有的甚至带病坚持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真正为企业锻造出了一支能打胜仗、生龙活虎,既有凝聚力、又有战斗力的坚强团队。由于公司大部分是下岗女工,党组织非常理解下岗员工的难处,力所能及地想着员工的利益,千方百计让员工的收入比下岗前挣的多,并保证每月准时支付工资。每逢年节,增加员工的节日福利,多使员工们享受一些福利待遇,让下岗员工找到家的感觉。无论哪位员工生病了,党支部都能买些东西去探望,对40、50员工过生日,公司都能给买
一份生日蛋糕,写上“辛苦了,祝生日快乐”表达公司对员工们的感情,公司党支部在实践中,真正让员工们体会到:非公企业的主人还是工人,是员工们的辛勤劳动,才换来了企业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明确指出,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公司上下一条心,形成了团结、友爱、和谐的新局面,公司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关怀下,正在健康茁壮成长,在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环境下,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大连鑫连服装有限公司以党支部为载体,促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模式是一种对企业文化发展的一种创新,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将党的思想、文化适时的与企业的发展相融合,既有利于企业在宏观政策上得到一定的支持,更有利于使企业与党同呼吸、共命运,使企业在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使广大的人民群众获得更多改革开放成果的机会,这不仅是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更是对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创新,对我国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具有积极而又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