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高中化学必修导学案的比较分析
关于高中化学必修导学案的比较分
析
关于高中化学必修l导学案的比较分析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汤亚兰
【摘要】目前,导学案教学法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随机抽取几套导学案进行比较,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导学案教学法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深入理解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因此,它不仅是课标和教材的重要体现,也是高中化学教
师展开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本文仔细比较、分析了几套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应用的导学案,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几条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可以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供借鉴。
一、导学案教学法与“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概述
在对导学案进行定义之前,需要对学案的定义进行界定。有人认为学案就是案例、学习工具或者方案,其实学案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需求、认知以及思维模式的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而设计的教学指导性材料。导学案教学法主要强调的是对学案的“导学”功能,其定义有多种,但笔者认为所谓导学案,即是在相关的教育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依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或者能力水平,于授课之前,将课程的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等进行相关融合和设计,从
而指引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汲取和建构,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主要有“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三种。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又分为必修1和必修2,本文主要针对“苏教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展开。必修1在高中化学中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如果学生将必修1课程学好的话,将会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非常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引入“导学案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现状
本文通过对当前使用的几套“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导学案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和分析,发现它们在导学案的编写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笔者将这些共性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首先,部分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由于对导学案中的栏目功能不熟悉等问
题使得他们在编写的时候出现一定的随意性,甚至出现导学案中栏目名称与内容不符的现象,如下导学案的截图:
可以看出,栏目的名称是交流讨论,学习内容为氯水的实验,如果仔细看,实验内容却属于探究性质,且在实验后没有交流讨论的问题,说明教师对栏目的功能并不明确,以至于内容与名称出现错位的现象。
其次,编写导学案时,对内容的选择不科学,尤其对化学学习方法的引导比较缺乏,甚至其中的体验性学习活动过少都是较普遍的现象。同时,由于不同学校对导学案具体知识点的选择有所差异,也存在着对部分知识点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过规定要求,以至于出现相应的偏差。
最后,虽然大多数导学案都考虑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但它们对后两者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甚至一些导学案在对知识与技能的设定上明显超出了课程
标准与教材的目标要求,不利于实际教学的运用。
三、优化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编写建议
面对当前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编写现状,本文建议学校和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加强教师对导学案的选择能力。在导学案的编写工作中,教师要面对诸如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和习题等多个方面的选择,而如何进行有效选择使得选择的各方面恰如好处,是每个教师都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也即需加强教师对导学案的选择能力。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不断的用知识武装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量使知识更加形象化,贴近实际生活。在选择导学案内容时,要充分结合当前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度,避免过度拔高要求;其次,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由于导学案突出的是一个“导”字,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尽量使得学习方法贯穿于课程的
各个环节,比如,在课后环节设置“预习指导”等,从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最后,在习题的设计上,能注重为考核某些技能技巧而人为设置情境,避免导致习题与学生的体验相差过远的现象。从习题的功能看,应选择知识、方法、能力统一的习题。在习题中融入科学方法,关注学生通过习题的解答形成科学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引导”功能。由于导学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和习题案,在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要注重其对学生的引导功能,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实践。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重要的是解决学生“是否想自主学习、是否能自主学习和是否会自动学习”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由选择,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交流、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对认
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学习活动结束后自我评价,并随时做出相应地调整,给学生提供发现个性和发展个性的机会。学生自主学习化学,还具有学科特色,实验仍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强调高中化学必修1的教育功能。由于课程标准是学校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同样,导学案的编写也不能离开这个依据而独立存在。在新课程标准中,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因此,导学案的编写同样要以此为参考依据,不能偏移过大。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十分熟悉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的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归纳出所学的教学目标,再结合不同水平层次学生学习难易程度,进行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导学案的“学习目标”栏目也可用“学习任务”栏目代替,因为学习目标虽然能够目标
导学,但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如对学习任务的关注,学习任务的给出可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综上所述,导学案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教师在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特点,对导学案中内容和方法进行仔细选择,从而取得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海霞.高中化学应用“导学案”教学的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2]白静珠.学案导学下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3]任俞玲.基于高中化学“三大主题”的学案编制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4]党晓鸽.高中化学教学中“学案”
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5]胡协强.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中各栏目的分析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编辑:易继斌)
第二篇:高中化学导学案设计浅析
如何使教学更有成效,是教育界永恒的课题,人们进行了很多尝试,希望寻求寓教于乐的快乐教学方式。如何以人为本,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呢?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学案导学是当前研究热点,其特点是:在教育目标上,注重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形式上,坚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力求让学生轻松主动地学习,在探索过程中去开发智力和个性;在教学关系上,希望优化教育方式,改善教师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案导学将教与学统一起来,更人性化,更符合当前课改的需要。
一、学案导学的实施——自主探究,分层导学
学案导学分三个阶段——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探究学习、课后分层练习,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在学生课前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批改学案预习导学部分,及时汇总,以便在课上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在课堂上,教师把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对于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再作点拨,事半功倍。
1、不同年级课程,不同学案板块设置
学生不同阶段,智力和基础不同,学案板块设置上也有所侧重,从而使学案导学层次分明,构建起化学教学的金字塔。(1)高一学案
高一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学案板块设置上更强调基础教学,学案比较细化,更注重知识的生成。学案板块一般分为【学习目标】、【知识牵引】、【预习导引】、【问题探究——共同练】、【实践感悟——自己练】、【提高训练——试着做】等板块。(2)高二学案
高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所提高,学案更注重知识的梳理、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归纳,板块设计上强调体系的逻辑性。学案板块一般分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再回首】、【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一展身手】,其中选修班和必修班选择授课的内容有所不同。(3)高三学案
高三选修班的学案,以复习学案为主,主要是专题复习,更注重知识的对比迁移,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除了知识归纳梳理外,更多的是例题和习题的筛选。学案板块一般分为【考纲要求】、【要点回顾】、【例题精讲】、【名题导思】、【头脑体操】、【跟踪练习】等。(4)竞赛辅导班学案
参加竞赛辅导的同学一般对化学比较感兴趣,而且学有余力,竞赛辅导学案也应运而生。竞赛辅导没有固定教材,综合性比较强,学案可以集百家所长,创造适合学生读本的辅导资料。根据具体情况,学案的板块设置比较灵活多样,一般分为【学习目标】、【知识精要】、【例题选讲】、【巩固提高】等。
2、不同课型课程,不同学案导学
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方法不同,选用的学案也有所不同。(1)新授课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启发教学
新授课注重知识的生成,学案设计要有启发性,提出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①概念课学案导学——及时辨析概念,配套练习巩固
概念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课学案导学的核心理念是探究概念的生成和辨析应用,去烦就简,抓住关键词教学。
如,在《离子反应(第一课时)》的学案导学中,通过HCl与NaOH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引入,用实验探究,从现象到本质,解释反应的实质,从而引出离子反应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然后,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概念;接着,通过学生讨论研究化学魔术“清水变牛奶、牛奶变清水”的方案设计,并当堂请学生上台进行此魔术表演,深化学生对离子反应条件的认识,并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再通过学生自我剖析“清水变牛奶、牛奶变清水”魔术奥秘,探讨得出离子反应的实质;然后,通过一组思考讨论,“氨水和醋酸能否发生反应?为什么?”、“向NaCl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什么现象;在AgCl悬浊液中滴加NaBr溶液,又有什么现象;如果向NaCl、KI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AgNO3溶液,试推测可能的现象,并予以解释”,由此将学生对概念的思考理解推向更深层次,探究得出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向着某些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减小的程度越大越好,这样,通过思考、探究,对概念的理解就更完整、丰满了;最后,通过分析归纳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并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概念辨析是整节课的主线,利用学案探究,贯穿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方法,不断开发学生思维,用实验、魔术、讨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概念教学课变得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好。
教无定法,概念课学案导学也是因课而异,每位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概念,学案的编排设计和导学教学都还需要不断研究。
②性质课学案导学——引导实验探究,梳理逻辑层次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其性质教学至关重要。学案设计时,要抓住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层层问题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研究中得出结论。
以《氯气性质(第一课时)》的学案为例,课前,引导学生有目的预习,在【知识牵引】板块,回顾、总结已有的相关的元素性质知识,如非金属单质的化学通性、氧气性质,激活学生记忆库,从而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类比和迁移;在【预习导引】板块,提出一些通过学生自学,可以在书本上发现的知识,如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让学生在自学中归纳总结、体验自我学习的成就感„„这样,学生的枪都有目的地磨亮了。
上课时,充分借助学案,将课堂实验探究条理化、系统化,在【问题探究——共同练】板块,向学生展现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从结构探究到Cl2在铁中燃烧、与H2反应、与有色布条作用、被碱液吸收的性质实验研究,再从实验归纳总结Cl2性质,最后拓展研究推测氯水中分别滴入Na2CO3、AgNO3、NaOH溶液的现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使学生的逻辑思维紧跟课堂节奏,从一个探究到下一个探究,一直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利用学案启发思维的同时,学生可以将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等直接记录在学案相应要点、关键词空白的位置上,一边上课一边完成学案,节省笔记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也为课后整理、复习提供方便。
课后,学生自我检测【实践感悟——自己练】、【提高训练——试着做】板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层选择巩固练习,使教学更人性化,人人有饭吃,学有余力的还可以跳一跳去摘苹果。
性质教学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借助学案,可以理清教学思路,将实验关键处空缺,让学生填写,这样,学生可以边上课,边将实验现象、结论记录在学案相应的地方,节省记录笔记的时间,提高效率,同时,有助于学生上课集中精神,课下复习再现上课画面也有了很好的积淀。
③理论课学案导学——设计问题探究,结合媒体教学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课的学习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理论教学往往枯燥无味。怎么利用学案,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思维呢?
以《共价键(第一课时)》学案为例,进行共价键理论教学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首先通过多媒体动画、图片,调动和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的状态,通过H、Cl原子的微观粒子的作用力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共价键的实质,从而真正突破共价键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然后通过学案【预习导引】对比离子键的形成,让学生尝试解决共价键形成问题,产生认知冲突;并在【问题探究——共同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如何形成稳定结构?”,再进一步提出假设“是否也形成离子键?”,并设计实验“液态HCl能否导电?”验证假设的正确性,科学实验发现“液态HCl不能导电”,再提出假设“共用电子”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最后让学生在【研究体会】中畅谈、交流学习体会,学会自己小结、归纳,教师再给予学生鼓励和及时评价,帮助他们逐步完善。实践证明,这样的学案导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让学生自发地去体验知识学习的乐趣,并寻找收获,效果良好。
学案导学提供的只是一种教学的理念和思路,而不是教学的全部。在教学中,引入现代教学媒体技术,同时发挥学案设计问题、提供自主探讨依据和场所的纸质优势,可使学案导学形象生动,并留下成长的脚印和痕迹,有据可查。(2)复习课学案导学——加强知识梳理,对比总结规律
复习课注重知识的体系和相互关系,学案更多采用章节知识网络、表格形式对比巩固知识。
以《卤族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学案为例,在【复习目标】中,让学生明确复习的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程度:
1、掌握卤素单质的分子结构,初步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规律。
2、归纳整理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其相似性和递变性。
3、建立卤素及其化合物转变规律的知识网络。
4、梳理卤素的用途,学会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和应用。
在【方法点拨】中,提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的一般方法:
1、学会用结构的观点认识化学,剖析化学事实,用结构理论指导元素化学学习,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2、把握卤素性质的知识框架,掌握其递变性和相似性,从氯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推知其他卤族元素的性质。这些方法是知道复习的龙头,也是贯穿整个教学的精髓。
对比是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将各种事物加以比较,确定各种事物之间异同点、探寻事物之间内在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是认识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之一。在【知识梳理】中,大量运用表格对比分析卤素原子、离子结构、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适当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然后以氯为代表给出知识网络,让学生自主梳理氯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使得知识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最后是知识的应用,解决制备、用途、保存、检验等实际问题。一族元素的知识就有血有肉地丰富、完善、鲜活起来了。
最后的板块是【实践感悟】,精选一些配套的综合习题,让学生学有所用,通过适当练习及时巩固,并体验学习后成功的乐趣。攻克了这一堡垒,学生对这一章内容的掌握也八九不离十了。
复习课,是为了让知识更系统、更有条理,并能进行规律的推演,上升到理论高度,并更好地指导实践。知识网络归纳和配套习题的选择都非常重要,对教师编写学案和教学要求都比较高。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案引导学生复习,让学生自主归纳、练习,教师要完全放手、相信学生,教师从旁指导,对学生复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指点即可。
(3)习题课学案导学——专题方法指导,及时精练巩固
采用学案导学,弥补了教材编写的大众化,使学生明确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思路,预习到位,上课有目的地听课,笔记记录少而精,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课后整理笔记有依据、练习有选择性,也为以后复习积累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如:《化学平衡图像分析》专题练习的学案导学,【预习导引】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并用v-t图像表示;然后过渡到【学法指导】,使学生明了该类习题的解题步骤,如分析纵横坐标及曲线表示的意义、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与纵横坐标的关系、分析特殊点(起点、拐点、终点)及其含义,以及解题的技巧,如“有两个以上变量时,分别讨论两个变量的关系,此时确定其他量为恒量”、“先出现平台则先到达平衡,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越先达到平衡”,再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举学案上两个不同类型的例子进行【典型例题精讲】,然后让学生小试牛刀,当堂板演【变式训练】,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这样,利用学案,省去了板书抄题的时间,也节省了学生做笔记抄题的时间,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劲头儿更足了。
习题课学案主要集中在专题训练上,有针对性地集中教学一类典型例题,归纳学习方法,并变式训练、实践巩固,在节省抄题时间上很占优势。
当然,学案是教师编写,教师在编写学案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而不是完全“放羊”,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有效讨论和交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不是贪图热闹、流于形式。
二、学案导学的创新——因材施教,学案的再创作实践
教案即学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熔为一体,这就是教学一体化、自主学习的学案导学的精髓。更重要的是,学案导学,融合了现代资源共享的优势,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1、共享资源,学案导学的优化性
学案的编写,集中了整个备课组甚至整个教研组的智慧,是精品中的精品。一个新的学案诞生,需要主备人经验的积累、精力的奉献和激情的投入,备课组讨论修改学案时,往往伴随着集体智慧火花的闪现和冲撞,而各年级资源共享的经验积累更是为学案的精品化奠定了基石。可以说,每一个学案,都凝聚着所有化学老师的心血。在不断完善、实践、再修改的过程中,学案逐步丰满、优化,更具科学性和人性化。
2、因材施教,学案导学的分班化
不同班级学习情况有差异,学案有异有同,更符合学生实际。
如:奉贤中学每个年级有一个实验班,学生基础较好,其他班为平行班,那么使用学案时基础部分大家可使用相同学案,但实验班在知识的难度和深度、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所以在学案处理上需要求同存异,要么教师自我调解,要么另起炉灶单独编写学案。
高二分科以后,化学选修班和必修班的学生使用学案的要求也是有差异的,学案编写尽量切合学生实际,不好高骛远。
即使一个教师教学的平行班,各班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还要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对个人主备、集体修改的学案进行二度创作,润色、调整,使过渡更自然,教学更符合本班实际。
3、分层教育,学案导学的拓展性
学案导学中,包含一个很重要的理念,人性化分层教育。
学案中,体现了课程标准最基本的要求,但也有针对性地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有一份思考的空间。课堂探讨学习的【拓展探究】和课后【提高训练】板块是他们另一方快乐的学习天地,这样信手拈来的加深,慢慢积累,学生的思维训练将大大加强,避免了学生盲目看课外书的弊端。
引子
新课程实施到今天,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更加科学的实施教学,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为此学校还专门提出了关于“教学重心前置”模式的探讨。此文就是其中一篇关于导学案编制的文章。
高中化学“导学案”编制与实施策略研究
━━“教学重心前置”模式探讨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的本色是天真、积极、向上和好学的,学生有权将自己的生命本色展现出来,有权自主的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我们的课堂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我们的课堂不但要把自主还给学生,还要引领学生释放生命的本色和光芒。
“杜郎口模式”的教学重心前置是让学生先学,带着学习中的疑问进入课堂,然后教师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以提高,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这些都是基于学生的预习为前提的,那么学生预习什么?怎样预习?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也是导学案的编写问题。如果没有导学案,就不能很好的实现有效的预习,学生知识获得自主学习能力、方法、习惯的养成无从谈起,课堂上展示与交流就无法得以实现。“导学案”的作用是实现先学后教、课堂互动的教学载体。“导学案”的编制
1.1 “导学案”的编写指导思想
制定合理的学习提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知识内容进行预习,引导学生根据提示阅读教材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导学案”能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1.2“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①主体性原则:“导学案”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使用的主体,设计的思路紧紧围绕着“学生怎样学的”,让学生在做中学。“导学案”不同于教学案,它要求老师要转换角度,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知识储备等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习方案,使之真正成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载体。在制定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实际,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原则、以教材为主线的灵活性原则、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性原则。
②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既要有学习内容的指导,又要有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其导学性。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对比法、观察法、阅读法等等,可以让学生自行总结出来,也可在“导学案”上给予必要的前置性提示,另一种是学生平时普遍采用的学习方法,如: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用学案预习等,一般是以老师在学案上提示为主。
③探究性原则:把知识点加工成具有可探究性的问题点、能力点、思维发散点,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是高效学习的重要措施,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对问题的充分探究下,教师进行点拨提升,让学生从设计的问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问题的解决,转化成学生能力的养成。
④层次性原则:按学生的认识规律把难易不一的教材内容梳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知识、能力的跨度太大、太小,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能力的发展。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认真分析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然后进行适当的重组整合,编写时做必要的提示,铺设跳板,作有关的知识回顾或知识链接,同时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导学案的设计尽可能建立一个知识的感知(了解)——深化(理解)——运用(巩固)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
1.3“导学案”的基本格式:
①编号 课题 课型 执笔 使用时间(常规要求)②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③学具准备和学法指导
④预习导学(“导学案”的主体部分)⑤效果自测 ⑥总结、反思 ⑦延伸拓展
1.4“导学案”编制的几个注意点:
①“学习目标”的表述语言要简明浅显,可操作性强。导学案的最终对象是学生,表述语言太模糊、深奥,学生不容易读懂。譬如说:“通过„„使学生掌握„„”;“通过„„发展学生的„„能力”;“通过„„增强爱国主义热情”,“通过„„渗透学科素养或科学素养”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教师教的目标,要转变为可操作性强的表述方式。尽可能使用“记住”、“会运用”、“默写”、“背诵”等有明确指向的学习要求。编制时要求教师语言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②“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导学案中可根据学习过程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的栏目。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解题方法、解题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知识拓展等)。
③对于知识拓展与拔高训练要回归学科本位,突出学科特点,形成学科能力。如化学学科,只有把化学问题放在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去启发思考,使化学学习真正与社会、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学好化学,用好化学。
④“导学案”要体现“建构性”和“开放性”。对于易错、易混、易漏的内容可设立陷阱,故意让学生产生失误,有了惨痛的教训记忆会深刻,学生也能在尝试错误中建构知识。个别问题要有挑战性、开放性,答案并不唯一,有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容易引发认知冲突。
⑤“导学案”要体现“激励性”、“灵活性”、“多样性”。通过“导学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了他们参与课堂、自我展示的动力和活力。对于知识学习部分,有选择地根据题目难度的不同鼓励学生自己去完成知识的讲授和解释,在这期间教师一定要不惜赞美之辞,及时鼓励表扬,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步步接近和达到学习目标。如多一些激励的话语:试试你的身手,你能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导学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多样性,不应是呆板僵化的,可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的年龄段,经常交换模块、版块的设计格式,力求形式活泼、丰富新颖,使学生经常感到新奇、有兴趣,也要适时征求学生的意见,以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导学案”的实施
2.1导学案实施流程
2.1.1
读:引入课题,阅读文本
学生在阅读“导学案”以后,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的,知晓学习的重点、学习的主要方法。同时通读教材、文本,了解本节课的大致内容。“导学案”要引导学生“读什么?”和“怎么读?”。2.1.2思:围绕目标,自主探索;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依据“导学案”的问题引导顺序,自行解决“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整理,完成“答疑卡”,便于与同学、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
“读”与“思”环节要在课前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教师做好方法的指导,收集答疑卡,查阅部分“导学案”,做到及时了解学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案的及时调整,也就是“二次备课”。
2.1.3议:小组讨论,精彩展示;
课堂上,在学生充分“读”“思”“论”之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展示预习的成果。对导学案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小组议论”“代表阐述”“小组辩论”等形式交流讨论。在“议”中学生分享经验、碰撞问题、聚焦疑点,达到重点的强化和疑点的突破,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导学案。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议”的而建构知识。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2.1.4练:解疑纠偏,练习巩固;
“练”也就是作业的前置。围绕课堂目标的达成,精选例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通过说、写、讲、读、对话、表演等形式进行展示。另外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学生在展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和借鉴,对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在此环节中,通过点拨、追问、启发、质疑、评价等形式,促进全班同学的共同达标。教师要做到使用“导学案”而不囿于“导学案”。
2.1.5论:小结评价,反思提高;
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的学习,基本达成了学习目标,但需要一个系统地巩固和强化,需要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需要一个由具体到一般的规律性的归纳,需要一个由文本到情感的升华,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先让学生谈学习体会、学习心得,谈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再由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进行重点归纳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以加深印象。
2.2 “导学案”实施的几个注意点
①教师要做好“导学案”的使用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及其它教具辅助教学,要适时、适度、高效。要很好地处理“学案”与“多媒体”的关系。如:导学案中出现的内容多媒体就没有必要再展示了,这样就会出现资源的浪费,同时浪费太多的时间,除非是特别重要的、需要引起学生特别注意的内容,或是方法指导中的重点内容;取而代之是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台,多线程地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解题思路,使课堂节奏变得紧凑、气氛更加活跃。
②学生课堂上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放有收:充分发挥课本的范例示范作用,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讲解,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但对于练习中的规范性、格式性要求要强调到位。同时除了注意开拓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
③学生在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每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每周对于疑难问题要重现、回顾;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导学案”实践的反思
3.1 “导学案”的使用产生了诸多的积极意义
使用“导学案”,学生在学习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知道怎么学、学什么,减少了学习活动中的很多无效环节,提高了学习效益;让老师们在备课时少了很多无效劳动,提高了备课的针对性;课堂上学生知道讲什么、怎么讲,课堂成为学生尽情发挥,张扬个性的舞台。
3.2 现阶段“导学案”使用存在不足 学生、教师心理准备不足,还不能完全放开,不能较好地融入角色;学生手头可供阅读的文本不足,获取知识途径单调;“导学案”实施制度化程度不够,容易导致变相地增加学生的负担。
高中化学知识点多,难度大,课时量少,有大量的例题习题需要处理,还有许多课本上没有的规律方法需要补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困扰很多化学教师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改变过去教师讲结论和答案,学生被动地听、被动接受的局面,而是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杜郎口教学模式中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预习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因此,这种预习不是简单地看一遍课本,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而导学案就是学生的预习提纲,导学案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计划和任务。“导学案”的编制
1.1 “导学案”的编写指导思想
制定合理的学习提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知识内容进行预习,引导学生根据提示阅读教材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导学案”能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有助于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1.2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
第三篇:1.2.2离子反应 导学案-「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2课时 离子反应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事实,认识离子反应的实质,感受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通过分析离子反应的条件,感受反应分类,认识证据推理的过程。
3.通过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的掌握,形成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模型认知。
4.通过离子共存的分析,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进一步理解离子反应。
课堂探究
主题
学习探究过程
提升素养
知识回顾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盐酸与氧化铜反应:。
2.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3.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4.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
5.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6.硝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7.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1)酸、碱、盐的共性:
(2)这些反应从类别上有哪些共同点?
一、离子方程式
课本P16【实验1-3】
向盛有2mL
Na2SO4稀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
mL
BaCl2稀溶液,观察现象,并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1-1]观察现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现象?
[问题1-2]Na2SO4稀溶液与BaCl2稀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
[问题1-3]两份溶液混合后微粒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宏观现象:。
(2)微观实质:。
(3)离子反应的实质:。
主题
学习探究过程
提升素养
一、离子方程式
一、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1)定义:。
(2)发生的环境:。
2.离子方程式
定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实验1-3】中的反应为例)
(1)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单质、水及氧化物等仍写成化学式
(3)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4)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4.物质拆分成离子时的注意事项:
①强酸、强碱和大部分可溶性盐可拆成离子形式
a.强酸:
b.强碱:
c.大部分可溶性盐 盐全溶SO42-除 以外,其余全溶Cl-除 以外,其余全溶CO32-只溶K+、Na+、NH4+
②特殊情况
Ca(OH)2是微溶物作反应物澄清石灰水: 石灰乳: 作生成物:
[例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1.盐酸与氧化铜反应:。
2.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3.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4.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
5.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6.硝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7.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5.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问题1-4]观察反应2、4的离子方程式,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1-5]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6.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问题1-6]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是什么?
现象:。
实质:。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模型:。
(5)分类因需而定,无固定依据。
(6)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7)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离子反应的意义和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主题
学习探究过程
提升素养
二、离子共存
二、离子共存
[问题2-1]溶液中离子的来源是什么?。
[问题2-2]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哪种类型的反应?。
[问题2-3]离子不共存会生成什么物质?
宏观上:。
实质:。
1.判断离子共存的条件:。
2.判断离子共存的隐含条件:
(1)无色溶液——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存在。
Fe3+:棕黄色 Fe2+:浅绿色 Cu2+:蓝色 MnO4-:紫色
(2)酸性溶液、石蕊溶液变红、与金属反应产生气体——有较多H+——看阴离子:。
(3)碱性溶液、石蕊溶液变蓝、酚酞溶液变红——有较多OH-——先看阳离子:;再看阴离子:。
[例2]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CO32-、H+
B.Fe3+、K+、Cl-、OH-
C.K+、NH4+、H+、SO42-
D.Ba2+、Cu2+、NO3-、SO42-
[例3]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无色且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3+、K+、NO3-、Cl-
B.Ba2+、K+、Cl-、OH-
C.H+、Mg2+、HCO3-、SO42-
D.Na+、K+、MnO4-、NO3-
(1)建立判定离子共存的思维模型。
(2)理解离子不共存的实质。
小结
1.结合本课时内容请对反应进行分类。
2.学习本节课,对你以后的化学学习有何帮助?
核心素养专练
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Mg2+、Cl-、OH-
B.H+、Ca2+、CO32-、NO3-
C.Cu2+、K+、SO42-、NO3-
D.Na+、HCO3-、H+、Ca2+
2.下列离子在无色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Cu2+、K+、Cl-
B.K+、OH-、Cl-
C.Na+、K+、SO42-
D.Na+、NO3-、CO32-
3.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Na+、Cl-、OH-、Al3+
B.NH4+、Mg2+、NO3-、Cl-
C.K+、MnO4-、Na+、SO42-
D.SO32-、K+、H+、Cl-
4.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Fe3+、K+、Cl-、OH-
B.K+、Na+、SO42-、NO3-
C.K+、HCO3-、Cl-、CO32-
D.H+、Na+、Cl-、OH-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H++OH-H2O
B.锌片与稀盐酸反应:Zn+2H+Zn2++H2↑
C.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42-+OH-+Ba2+BaSO4↓+H2O
D.过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O2+2OH-CO32-+H2O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2CO3和醋酸反应:2H++CO32-H2O+CO2↑
B.Ba(OH)2和CuSO4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C.稀盐酸和NH3·H2O反应:H++OH-H2O
D.CaCO3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H2O+CO2↑+Ca2+
参考答案
课堂探究
[知识回顾]
1.2HCl+CuOCuCl2+H2O
2.HCl+KOHKCl+H2O
3.HCl+NaHCO3NaCl+H2O+CO2↑
4.2NaOH+H2SO4Na2SO4+2H2O
5.H2SO4+Ba(OH)2BaSO4↓+2H2O
6.2HNO3+Na2CO32NaNO3+H2O+CO2↑
7.CO2+Ca(OH)2CaCO3↓+H2O
[提升素养](1)都能电离出阴、阳离子(2)都是复分解反应
一、离子方程式
[问题1-1]有白色沉淀生成[问题1-2]Na+、SO42-、Ba2+、Cl-、H2O分子
[问题1-3]SO42-与Ba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
1.(1)溶液中的某些离子之间的反应
(2)水溶液中
2.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称为离子方程式
3.(1)BaCl2+Na2SO4BaSO4↓+2NaCl
(2)Ba2++2Cl-+2Na++SO42-BaSO4↓+2Na++2Cl-
(3)Ba2++SO42-BaSO4↓
4.①a.HCl、H2SO4、HNO3、HBr、HI、HClO4
b.KOH、NaOH、Ba(OH)2
c.大部分
可溶性盐钾、钠、铵、硝酸盐全溶SO42-除Ba2+(Ca2+、Ag+微溶)以外,其余 全溶Cl-除Ag+以外,其余全溶CO32-只溶K+、Na+、NH4+
②Ca(OH)2是微溶物作反应物澄清石灰水:拆成离子 形式石灰乳:不拆成离子形式作生成物:不拆成离子形式
[例1]
1.2H++CuOCu2++H2O
2.H++OH-H2O
3.H++HCO3-H2O+CO2↑
4.H++OH-H2O
5.2H++SO42-+2OH-+Ba2+2H2O+BaSO4↓
6.2H++CO32-H2O+CO2↑
7.CO2+Ca2++2OH-H2O+CaCO3↓
[问题1-4]H++OH-H2O不仅可以表示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问题1-5]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问题1-6]现象:只要具备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者生成水这些条件之一就行
实质:向着某种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提升素养](1)有白色沉淀生成(2)SO42-与Ba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3)向着某种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4)写、拆、删、查(5)①拆分不合理;②离子方程式未配平;③不符合客观事实;④未注意反应物间的量的关系;⑤漏写或错用“↑”“↓”等
二、离子共存
[问题2-1]酸、碱、盐等电解质电离
[问题2-2]复分解反应
[问题2-3]
宏观上:沉淀、气体或者水
实质:向着某种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生成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物质
1.是否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者生成水
2.(2)只有强酸对应的阴离子能共存
(3)只有强碱的阳离子能共存 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共存
[例2]C
[例3]B
[评价反馈]
1.D 2.D
3.(1)CO32-、SO42-(2)CO32-、OH-(3)Cu2+、Ag+、Mg2+、H+(4)OH-、CO32-(5)CO32-、SO42-、OH-、Cl-
核心素养专练
1.C 2.C 3.B 4.B 5.B 6.D
第四篇:高中化学 离子反应学案 苏教版必修1
离子反应
【学习目标】
1.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学会书写常见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2.理解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课堂导学】
一、课本导读
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如NaCl、NaOH等(写出电离方程式)2).弱电解质:。如NH3·H2O、CH3COOH等(写出电离方程式)。
3).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2、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2).实质: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3).离子方程式: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二、课堂探究
下列反应是否属于离子反应,若是,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氯气有毒,多余氯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2.工业上提取碘的一个重要操作是:往海带浸泡液中通入氯气
三、课堂笔记
第五篇:关于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
关于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
关于高中化学导学案的编写和运用
文/钟显云
摘 要:随着新的教育体制的创新改革,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知识内容的传授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创新性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已经从传授者逐渐地转变为了引导者,是学生的顾问、意见交换者。所以,教师应该用更多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对新教育的理念进行体会和研究。而在化学教学中,学案导学通过引导的方式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模式转换为新的模式。将学生的能力与知识相互统一,它让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从接受知识的
方向向探索知识的方向转变。教师也不再对学生进行灌输性的教学,而是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方法,体会到能力对学习的重要性,这样也更符合目前新课标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化学;导学案;教学模式
化学导学案在高中化学这一复杂难懂的学科中引导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它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案。高中化学中,知识内容复杂深奥,而且实践性很强,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只有在教学中将导学案很好的编写和运用,才能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上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化学教学的编写和运用进行了一次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
一、编写导学案需注意的问题及措施
1.将导学作为学案编写的主要目的
在课堂中,学案的作用是在课程中帮助学生学习。所以编写学案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化学知识都比较琐碎,所以在化学学案的编制中,应该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来作为导学的主要手段,将问题中相关的零碎知识串联起来,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所以工作人员在设计化学学案的时候,学案中提到的问题应该源自书本,在书本基础知识的铺垫下,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化和拓展,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思维。提出的问题,要在符合学生当前知识水平的前提下,留出悬念,通过这种悬念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心理,这也是学案与一
般参考书所存在的不同之处,也是学案的一大优势。
2.合理设计问题难度
目前的高中化学难度相对要大一些,所涉及的范围也非常的广。编制人员在对高中化学学案进行编制的时候,切记不要编入过于深奥的问题,如果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理解范围,不仅对学生自主研究的积极性有所影响,也会降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效率。在编写过程中,编写人员应该以课本中的知识作为大纲,设计问题时避免跨度太大。
例如,在原子核外围的电子这一课题中,可以设计这种问题:(1)电子的环形运动与地球围绕太阳的环形运动有何区别。(2)在钠外围的电子分布为什么呈2、8、1排列,2、7、2排列或者是2、9排列的方式会产生什么结果。(3)电子围绕运动类似于生活中的哪种物
体。
通过这种有选择性或联系性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学到了问题的解决思路,还加深了对要点知识的体会了解。
3.学案要有启发性
导学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在编制人员编写导学案时应该尽量倾向于有利于学生探索的方向编写,简单来说就是要具有启发性。
例如,在乙醇这一专题中,可以将酒的发明编写到学案中,像杜康与酒、怒掷茅台振国威等典故都是很好的启发学生兴趣的案例。
在问题设计方面,应该将引导理念融入编写过程中,使学案能够充分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动,培养学生的思维
模式,使之在以后的探索中可以熟练运用。
二、导学案在高中化学中的运用
1.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教师所讲的知识并不理解,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使得整个课堂没有节奏感。而导学案就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在课前让学生进行一次大体的了解,做好学生的预习工作。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前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的,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思路。这样在课堂中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教师的意思,紧跟课堂节奏,使学习效率增倍。
2.课堂中的使用
课本的内容一般都较为容易,无法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而导学案恰
好可以起到这一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学案中所涉及的难点和学案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讲解,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进行不同难度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并能够及时的巩固。
3.明确学案运用中的作用
随着化学导学案的增多,有些教师对导学案产生了误解,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地使用教学案而忽略了课本上的知识学习。课本中的知识是整个知识的基础,只有将基础知识运用熟练后,才能对更高难度的问题进行探索。而教学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教师应该以课本内容为主,学案内容为辅,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体系性的综合教学。
目前教师逐渐对导学学案引起了重视,这也使导学案成为人们研究的热
点。导学案通过引导和训练的方式,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和能力联系起来,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同时也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起到巩固的作用。导学案在高中化学这种高难度的学科中起到了梳理作用,将繁多的琐碎知识点联系在了一起,使学习的内容更加全面,也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的课堂生活轻松愉快。所以,只有结合目前的学习情况对导学案进行合理的编写,并加以运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实现现代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