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村“草根文化”助推农村社会管理

时间:2019-05-12 12:55: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山村“草根文化”助推农村社会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山村“草根文化”助推农村社会管理》。

第一篇:金山村“草根文化”助推农村社会管理

“草根文化”助推农村社会管理

——从“金山模式”看如何摒除农村不和谐音符

霞美镇,始建于99年7月,位处南安、泉州两城结合部,是南安市的“东大门”,区域面积57.04平方公里,省道308线纵贯全境,道路四通八达。全镇下辖16个行政村(其中4个老区村,一个少数民族村),常住人口6.7万人,海外桥亲5万多人。

尽管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但凭借着优良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这几年,霞美镇抢先开发城镇新区,深度拓展各组团空间,开启现代化工贸新镇的崛起之路,镇情村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先后有数十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落地。“十一.五”末,全镇各项经济指标在总量、增速上均跻身全市前列,呈现出增幅大、发展快、效益好等特点。2012年,全镇工商税收将力争达到3.103亿元,规模企业增至68家,工业产值突破70亿元。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主旋律。随着镇域经济迅猛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关系镇计民生的社会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针对这一现象,我镇一方面注重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寻求和尝试“文化反哺民生”的新途径。为此,从2006年开始,我镇即以金山村为试点,在全市率先推崇“草根文化”理念,充分融合地缘、文缘、史缘、人缘四大元素,从打造文化精品到促进移风易俗,从乡风文明到解决民生问题,以文化为支撑,创建农村社区管理新模式。

金山村,这个总人口不足2300人、村域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村庄,短短几年间,广泛汲取闽南地区农家特色文化,结合时代精神和不同社会群体,打造了“六种文化”形式,即:

1、演绎口头文化,传播文明新风尚。召集一批有知识、懂文艺又热心的退休老干部,广泛采撷农村素材,通过童谣、歇后语、顺口溜、三句半、歌仔调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了五百多首脍炙人口的“打嘴鼓”,并搬上舞台,走上街头,写进教材,导入课堂,广泛传唱新农村建设的新风新事。这种易学易唱又妙趣横生的农家谣,既填补了闽南语传唱教材的空白,也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就连垂髫孩童也能信口捻来,吟上几句。

2、发展街巷文化,开拓群众新视野。将村头巷尾、墙头过道变身为文化阵地,于2006年始创了泉州市首个村级“文化长廊”。或甄选阶段性要事,或针对村里大事小情,或由群众自行点题,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时讯知识,每周一版,时时翻新。为解决经费不足问题,指导该村创新民俗活动收入运用方式,将回收的祠堂香火钱用作日常支出。文化长廊,既为农民朋友打开了一个获取新知、了解村情的窗口,也构筑了一道绚丽多彩的文化风景,在引导健康、向上、和谐社会风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延伸教育文化,开辟校外新天地。为弥补学校教育模式的不足,于2007年创办了青少年假日学校,校内还开辟了农家博物室、农耕园、科技实践基地、少年读书室、心理辅导室等功能设施。办校过程中,我们大力倡导“大手牵小手、一起向前走”的理念,召集“五老”、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老师等对象,组建关爱团,帮助边缘少年解决失学、失业、失足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从而将文化服务成功导入青少年教育中,实现了农村文化功能的一次跃升。

4、弘扬农耕文化,展现传统新姿态。为传承弘扬不忘本、不怕苦的传统美德,先后指导创建金山村史馆、农家博物室,以图文并茂形式,生动再现村情史况的演变历程,尤其是农家博物室,是泉州迄今为止第一个“农家博物室”,典藏了300多件农 2 耕劳作器具,每一件均取材于地道“农家”,室内藏品最早可追溯至清朝初期。至今,农家博物室已接待各地参观团896批次,累计人数达10.3万人次。

5、净化民俗文化,倡导生活新方式。为进一步激发农村工作的内在活力,我们将发展文化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摒弃陋习,推陈出新,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废旧立新,对学堂、祠堂、庙堂进行重点改造和利用,推行新村规民约,坚决废除佛生日、普渡等大操大办活动,将民俗旧习直接转变为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节”、“慈善日”。二是改革旧俗,成立红白喜事服务队,实行一条龙服务,对男女青年订、结婚或孩子满月等旧风俗一律去冗就简,村中丧事一律由服务队统一操办,大大方便村民,又杜绝操办浪费陋习,节省下的资金均用作村中文化建设基金。三是创新载体,跳出活动做文化,打破传统促文化,积极弘扬传统民间艺术,适时开展一些形式新、受众广、反响好的文化活动。如元宵节,汇聚民间民艺队伍及群众组织,举行文艺踩街暨灯会活动;端午节,召集武警官兵、外来工青年举办“粽子文化节”;重阳节,组织老年人“五球”竞技活动;国庆节,邀请各村广场舞蹈队交流舞技。今年元宵节,我们还以农民“自办、自演、自娱、自乐”方式,隆重举办了首届金山农民文化节,吸引了3600多名农民朋友参加及26家媒体竞相报道。通过一系列举措,防范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6、打造民生文化,打开管理新思路。我们重视开发利用乡贤资源,全面发挥各界乡贤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聚合各方力量造福乡民。通过拢乡贤之财、集众人之力,今年4月我们成功创办了“金山村敬老养生馆”,这在全省甚至全国尚属重力之举,既为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服务,又为老年人创设健身、娱乐、休闲设施。来这里报膳的老人,70周岁以上每月只需缴纳95元,3 80周岁以上50元,90周岁以上则全免,不足费用由乡贤们集资解决。目前,全村60周岁以上的140多位老人中自主或由子女代为报名的已有近百人,妇孺、老少自愿来当“义工”者39人。养生馆是一个关于如何办好“文化民心工程”的大胆尝试,也是文化建设迈向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一个转型举措,得民心聚民力,前景广阔,意义深远。

“金山模式”是我镇农村文化建设中不断探索、总结出的一个独具开创性且成效显著的成功经验。面对当前农村工作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金山模式无疑是一个农村社会管理的有益实践和参考,对于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其最直接且显而易见的变化:六年来,没有发生一例打架斗殴或赌博等违法乱纪行为,没有一例上访事件,没有一个辍学生。

1、花小钱一样可以办大文化。要善于整合本地优质资源,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掘、培育和增强地方特色优势,在人文历史、文化活动、民居风貌等一个或多个方面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内涵深厚、韵味独特的农村文化。金山村整合撤并闲置旧校舍建农家学堂,进而提升建设为假日学校,利用街巷空地设文化长廊,运用闽南俗语宣传先进文化,改民俗活动为公益活动、自办农民文化节等做法,就是有效利用了本地可用资源。从学堂选址到启用老教师、老干部资源,从旧“三堂”改造开支补给到依靠乡贤办起养生堂,从小打小闹的乡村文化到拥有40多个共建单位的大众文化,金山的“文化之路”,聚合各界力量,也贯穿了社会化、大众化、市场化理念。

2、以人为本的文化才能真正惠及民生。“金山模式”的核心是扎根群众的“草根文化”,是源于民众又惠及民生的百姓文化。多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既着眼于农村的实际,将文化置于大众生活中,寓教育于文化,摒弃简单的或灌输式的说教,4 以群众乐于接受、易于消化的方式诠释文化内涵,同时也注重文化的应用性,围绕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群众主体的精神需求,创办青少年假日学校、开设敬老养生馆,着力打造“文化民生”工程,让群众共享文化成果,在润物细无声中形成一种价值取向的“暗示”,从而增强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针对农村宗教文化根深蒂固问题,秉着匡正民风民俗,因势利导,将佛事、祭祀等活动转变为“爱心慈善日”,既有效约束了封建迷信活动蔓延的负面影响,又传播了济世利人、行善积德的和谐思想,营造了健康文明、扶贫济困、关怀友爱的社会氛围,慈善活动所得全部用于村中公益,使文化有效反哺民生。

3、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要加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选配好文化协管员,发现、培养一批有较高文化素质,有一定文艺专长,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农村文化人才,特别是要注重发挥好基层文化干部、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及乡土文化人才作用。我们正是挖掘培育了以吴金斗为代表的一批乡土文化人才、民间文化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处理文化发展与农村信俗、村民旧习等方面关系上的独特优势,支持鼓励文化人才依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紧密结合现代优秀文化成果,创新群众文化活动载体,组织开展内容健康、格调清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才能有效强化主流文化、管理宗教文化、培育民俗文化、引导休闲文化,大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篇: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农村社会管理是整个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管理在整个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创农村社会管理新局面,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我将结合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严翅君教授的讲课内容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健全基层党建,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所依靠的最基本、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是抓基层、打基础,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在工作中要强化社区成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工作目标公开承诺制度,将社区成员工作目标和当月重点工作进行公开承诺,实行动态管理,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的力量保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面广、量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领导的因素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

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紧紧把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才能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工作中,要注重对“两委”干部教育和培养,使每一位同志都能成为新时期党的政策宣传员、党建工作的组织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员。

三、立足社区发展,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这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保障。因此,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思路,让居民尽快富起来,让集体经济强起来,让居民家园美起来,让社会和谐起来,打牢村级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

四、着力改善民生,寻找农村社会管理的着力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就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在建设集体公益性事业时,要做到不损害群众一点利益。建立健全好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制度,使全村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让全乡百姓不仅强烈地感受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感到党风正、民风淳、村风好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

五、强化监督机制,提升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健全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科学

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效果,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重点是落实好财务和村务公开定期检查制度,做到村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全方位公开,真正做到事情让村民知晓、决策让村民参与、干部让村民监督。二是落实村民的决策权,不断规范村务决策机制。为确保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地融为一体,村“两委”对村级重大事务要经过党委提议、两委讨论、乡镇审查、村民表决、公开公示和具体实施六个步骤,杜绝暗箱操作,使村务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民主。

六、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制约农村社会管理的难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越来越频繁,农村面临的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如因征地、拆迁、宅基地及婚姻纠纷等引发的矛盾急增,各类信访频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承担的任务更繁重,面对的矛盾更尖锐,经受的挑战和考验在增多。化解农村社会管理中的这些矛盾和风险,关键是要完善基层群众工作制度,形成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七、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农村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促进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激发村级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构建新时期农村和谐社会的思想保障。利用社区活动场所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丰富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北新集社区居委会

陈家吉

第三篇: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一名基层干部的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建言

湖北省兴山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

过去,社会管理的中心在城市,而当前,社会矛盾较多地集中在农村。农民增收难、农民土地权益被侵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突出、农村社会治安日益复杂等问题,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由此显得异常迫切与重要。农村社会管理的状况如何,面临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如何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圆满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年多来,我立足本镇实际工作,全面了解全镇10村情况,并挂驻一个高山烟叶村-龙门河村。此外,利用党校学习、乡镇交流等机会深入我县多个乡镇和行政村实地考察,现就调研所获略谈山区县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问题及思考。

兴山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现状

(一)创新“两会两评”模式

我县现有96个村(社区、居委会),每个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般为4至5人,需要面对600至2000余名群众,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但部分村存在挑“双岗”未履“双责”的现象,加上党员干部老化,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组织无财力,难于服务群众。面临这种窟境,我县立足山区县情分片连户自治,创新建立“两会两评”模式,好事联办、困难联帮、治安联防、文化连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一方平安。“党支部+关怀理事会”和“村委会+户联理事会”的成立,整合了留守人力资源,健全了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和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加快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南对河村的快速发展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两会两评”机制,是教育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是群众监督党员、干部、理事的好手段,更是增强党员、干部、理事履行职责动力、持续力、活力的好手段。

(二)以“产业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农业人口13.6万人,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如南阳镇两河村,古夫咸水村,水月寺镇梅坪村,榛子乡育林村,高桥乡双堰村等,他们自我发展能力差,且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生产生活条件急需改善。面对建设资金不足、发展相对滞后,而待建地区多的困境,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榛子乡共种植烤烟16000余亩、南阳镇共种植烤烟4000余亩,多年来和平村、龙门河村坚持将烟叶、蔬菜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被确定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当地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基本实现了水、路、渠、电、网的“组组通”,成了改善农村环境的“金钥匙”,带动了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2010年全县已投资2860万元,完成全县8个乡镇130.1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投资2270万元,解决了8个乡镇85个村5.86万人的饮水安全;新增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使全县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6.44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三)推进“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逐年提高。2010年落实义务教育新机制保障资金1014万元(中央637万元,省级315万元、县172万元),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5%。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100所,全县农村参合人数131760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9.61%,基本建成农村卫生

1医疗体系。社会保障体系逐年完善,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600余个,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9万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参保人数达5.9万人次。

(四)拓宽村民自治渠道

近年来,我县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完善县行政服务中心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各乡镇实际,分类稳步推进,合理设置服务机构,于去年底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全部建成运行。在村便民服务室的运行机制上,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将服务向群众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延伸,组建生产发展服务组、证照代办服务组、生活帮扶服务组、民事调解服务组等4个服务组。在村便民服务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协调下,整合关怀理事会和互联责任区的力量,由4个服务组及时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务,做到“只要群众有需求,服务室就能提供服务”。到目前,全县乡村便民服务机构为群众办理各类审批事项、代办各类证照和提供各类服务共16500多项,便民服务平台的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山区县农村社会管理中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培育力度不够

调研发现,我县很多地方的建设陷入依靠资金推动发展的“路径依赖”:重物质资本投入,轻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建设的力气花的大,对文化生活的力气花的小。忽略了农村社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因素——人。一是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技能人才匮乏。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壳化现象严重,农村成为老人、妇女与儿童的留守地,大龄男光棍现象普遍,导致农村社会问题更加复杂,这些新问题也已成为引起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二是农村地区的社会组织程度越来越低,作为生活地点的吸引力越来越差,与城市相比发展速度不言而喻;三是农村文化生活“贫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惠及面低,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多内容少,农家书屋建得多看得少,农民培训多实用少,民间协会多作用小。

(二)农村社会管理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健全

一是传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关系的发展需求;二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带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力量强弱不均;三是农村社会管理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部分地区的村委会60%以上的日常工作是为境内的建设项目和工矿企业服务。

(三)农村社会综治联动不力,防范措施不完善

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社会综治工作总体上落实较好,但是一些工作制度坚持不够,突出表现在农村普法教育宣传不够,村级综治维稳服务室作用发挥不好,由于部分村缺乏法律明白人,多数矛盾要靠司法所和乡镇综治部门调解,台帐登记和跟踪回访制度落实不够,导致部分矛盾容易复发,农民法制意识不强,不能正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由于乡镇派出所警力有限,加上农村外出务工青年人员增多,大龄男女比例失调,导致治安联防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给农村社会治安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短板”问题突出

目前我县城乡二元分割分治局面尚未完全打破,各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难平衡、难协调,农村与城镇之间差距依然存在、各镇村之间差距亦不可避免。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有所进展,但与其他县市的快速发展相比、与城市的社会建设相比、与农民的意愿和农村的需要相比,公共服务不足的“短板”问题更加突出。少数村卫生室“门庭若市”,多数却“门可罗雀”;部分农村土地征用领域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导致涉及农村土地问题的上访有明显上升趋势;部分农村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渠道不拓宽,村民反映“村里办不了,要到乡镇或者县里办事不方便,来回要折腾一两天”。

山区县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对策

从“如何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怎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怎么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三个关注点着手:

(一)全面落实社会责任,强化公众参与意识

一是村级党的组织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领导社会管理工作,提高协调各方、总揽全局的能力。切实落实责任制、严格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二是要以转变干部作风为契机,树立“服务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减少对下的各种创建达标、评比考核的任务部署,有效改善农村社会管理。三是要依靠公众参与,提高村民自治的能力,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以“新型农民”培育为重点,提高群众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对村民思想道德、法制意识、农业技术、职业教育等培训,合理界定村民自治与政府行政工作的范围、职责,让村民自治组织从“准行政组织”中脱离开来,赋予村民自治组织更多的自治与动力。

(二)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以“七个体系”建设为依托,大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一是强化农村社会矛盾的调处,全力维护农村社会治安。通过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三是建立或明确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整合新农保、新农合、农村社会低保等机构职能,建立相对统一的管理机构,完善相关功能,进行统一管理。四是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生产安全感和生活安全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

(三)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护航”农村社会管理

经济发展,尤其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可以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重要支撑。为“护航”农村社会管理,一是要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兴办公益事业的渠道,加快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二是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鼓励工业发展。走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新路。三是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在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了一大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体系,作用发挥不充分,应在此基础上成立完善的组织管理协会,建立同政府沟通的渠道以及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等。除了发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功能外,要充分发挥新经济组织的社会组织与管理等社会功能;要积极发展像红白事理事会、文化协会、村治调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等新社会性群众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四)大力发展村级公共事业,营造农村社会和谐氛围

村级公共事业既是村民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体现,也是维护农村安定的基础。各级政府,包括村级组织要想方设法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这也是村民享受社会福利的体现。一是要不断探索改善农村水、电、路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办法新举措,从而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要提供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医疗卫生等便民公共服务,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改善农村文化设施;三是要注重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要加强信仰、价值观、是非观、利益观的教育,各级党组织以及村民自治组织要加以引导与教育。

总之,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言:“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要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力。全面推进社会建设,让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

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兴山完全有能力走在全国山区县前列,为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山区特点、兴山特色的社会建设体系而不懈探索。(文:彭筠 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

第四篇: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深入推进“四个全覆盖”

土岗乡政府

近年来,我乡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农村经合组织和维稳组织为基础,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在全乡农村推行了‚四个全覆盖‛(即:基层党组织、基层民主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村维稳组织全覆盖),把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稳定、群众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融为一体,打造了一张覆盖整个农村和广大农民的管理服务网络,较好地解决了村级党组织作用弱化,村民自治虚化、农民致富难、农村稳定难等问题,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从组织设置、方式方法等方面已经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人群变化和党员流动的需要,职能不断弱化,作用难以发挥。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顺应市场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新特点,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按照‚群众走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跟到哪里‛的原则,把党支部和党小组分别建到基层民主组织和综治维稳组织当中去,建到各种经济组织、产业链条当中去,建到园区、社区当中去,把所有党员都纳入到组织体系中去,让其带领群众一起抓稳定、闯市场、搞生产,解决好让农民组织起来和由谁来组织的问题,改变了过去农村党组织抓具体工作手段单

一、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状况,实现了农村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由直接决策到出谋划策、由直接指挥到引导服务、由直接领办到搭建平台的转变,提高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与此同时,结合‚创先争优‛和‚把党的旗帜亮出来‛活动,在全乡农村党员家庭户中实行了‚党员家庭‛挂牌,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去年以来,在全乡农村创建二类党支部5个,党小组41个。形成了覆盖各个领域、行业的基层党组织网络,使党的领导又有了新领域,党的活动又有了新阵地,党员发挥作用也有了新平台,党员的身影又活跃在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

二、加强基层民主组织建设

村民自治实行以来,由于自身运行机制不健全,往往只停留在选村干部上,‚村民自治‛在一些地方异化为‚村官自治‛,农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形成了‚半截子‛民主。着眼于保障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我们积极搭建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村级治理架构。通过民主选举村民代表,在村委会的基础上设立村代会,作为经常性议事决策机构,真正把村委会的职能做‚实‛,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作为监督机构。同时,大力推行‚三议一行一监督‛工作机制,理顺了村党支部、村代会、村委会和监督委员会之间的关系,真正建立起‚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策、村委会执行、监督委员会监督‛的村级治理新架构,这样就使村民自治的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党的领导和村民当家作主实现了有机融合。村级民主组织的建立,让群众真正成为了‚当家人‛,村里的重大事务都由村民和代表来决定,人是大家选的,事是大家定的,钱是大家管的,过程是大家看着的,群众情绪得到了理顺,干部行为得到了规范,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三、加强农村经合组织建设

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使农民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站稳脚跟、发家致富,怎样带领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最根本的就是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我们认为,这个‚桥‛和‚船‛就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工作中,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围绕特色产业,我们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地大力培育各类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同时,为鼓励经合组织发展,我们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对相关人员开展了多方面的培训活动。目前,全乡已建立各类经济合作组织20个。通过这些经合组织,把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一头牵农户,一头联市场,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产业化‚链条‛,为农民开通了‚致富路‛,架起了‚致富桥‛,老百姓形象地把农村经合组织称之为‚致富的摇钱树‛。

四、加强农村维稳组织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各类集体组织职能的弱化,农民之间邻里关系淡漠,矛盾纠纷不断。此外,由于农村治安缺乏有效管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频发,农村治安问题一度比较突出。为真正实现农村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立足于‚让农民自己帮自己、自己管自己,有事大家管、有情况大家帮‛,我们在农村探索推行了‚3+1‛维稳模式。所谓‚3‛,是在村一级建综治工作站,设‚一干两员‛,即:综治专干、治安隐患信息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专抓农村社会稳定和安全;在过去生产队或现居住片区的基础上,建综治小区,管40到60户农户;综治小区再往下,每10户设一综治小组,由一名威信较高的村民牵头负责。所谓‚1‛,是在各村设立治安巡防队,实行专职巡防队与每家每户轮流值守相结合,在全村开展治安巡逻防范。目前,全县农村普遍建起了‚站、区、组、队‛组织。通过建立‚3+1‛维稳组织,划小了农村社会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小区长、小组长通过‚老乡亲‛、‚老面子‛做工作,好多事不用村里和乡里,第一时间就在群众当中把矛盾化解了,筑起了农村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大大减轻了乡、村两级工作压力,较好的维护了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为切实提升‚四个加强‛的整体工作水平,调动激发干部群众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采取五项措施,强力推进‚四个加强‛纵深开展。一是整合机构推进。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常委县长、宣传部长、县委办主任为副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并吸收县委办、组织部、政法委、农工部等1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相关部门15名同志负责具体工作。同时,各乡镇也分别对口成立‚四个全覆盖‛领导机构,全县上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领导网络体系。

二是明责分包推进。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村、千名干部下基层等措施,让所有县级干部和85个科局都下乡驻村实施对口帮扶,解决实际问题,指导村级‚四个全覆盖‛工作开展。

三是强化培训推进。在全县范围内分战线、分层次地多批次开展不同方式、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在抓思想认识提高的基础上,重点培训乡村两级干部,特别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四个全覆盖‛操作实务。去年以来,培训乡镇干部487名,‚两委‛班子3000余人次。

四是典型示范推进。在普遍推进、不留死角的基础上,把培树典型作为促进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典型示范,使基层和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尺,进而带动整体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是抓‚亮点村‛,今年三干会上,我们对20个网络健全、制度完善、发展规范的先进村大张旗鼓予以了表彰,授予‚2010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四个覆盖’工作示范村‛荣誉称号,目前又确定了50个县级示范村;另一方面是树‚亮点人‛,在全县开展了‚十佳百优‛评比表彰活动(‚十佳‛即: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代会主席,十佳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十佳经合组织领办人;‚百优‛即:百名优秀村民代表,百名优秀党小组长,百名优秀综治小区长、小组长),在各个层面都为群众树立起标杆和样板。

五是督促检查推进。统一制作配发了‚四个全覆盖‛工作流程图表和匾牌,研究制定了推进‚四个全覆盖‛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并由综合协调办公室和两办督察部门联合办公,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法,督促乡、村真正按照‚四个全覆盖‛工作流程去执行和落实。

总体看,通过推行‚四个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较好地调动了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村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以及对农村社会的可控性。但由于时间短、经验少,虽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轮训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的好经验,进一步巩固已有成果,把‚四个加强‛抓深、抓细、抓实,确保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

第五篇: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北阁村任职的半年多时间内,我积极和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在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创造农村工作新机遇同时,对我村的各项社会事业正确定位,紧扣重点,谋求农村工作的新突破,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模式。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素质。根据上级《关于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收看学习庆祝建党90周年专题节目的通知》,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我村两委班子积极宣传认真安排部署,号召全村党员收看学习。我作为站点负责人,在收看过程中确保远程教育网络的线路通畅运行,为党员干部的收看学习提供保障。收看之后结合收看内容组织党员干部上党课,通过集思广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

二、推行两会两议,促进村务公开。针对我村的各项重大社会事业,两委班子始终坚持“两会两议两公开一监测”的村务运作模式,召开会议同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共同商议,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村务公开。

三、强化服务意识,构建和谐村风。我村始终围绕关注民生,在两室门前挂出“有困难找支部”的标语和村干部的联系方式,设立群众活动室做到和村民及时有效地沟通,切实帮助村民排忧解难,同时每一位村干部都要深入群众,有针对性地分片管理,倾听民意,抓好信访工作,实行“三变”:变堵为疏、变上访为下访、变日常管理为全程服务。

四、新建农家书屋,丰富农闲生活。农家书屋的建成,得到了我村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充分发挥了服务群众的作用。作为管理员,我每逢农闲时间,都会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政治法律、农业生产等各类知识,同时在村内张贴书屋开放公告,公布开放时间和电话,便于村民借书阅览。农家书屋的建成在丰富村民农闲生活的同时,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增长了知识,为广大农民科学种养、创业致富提供了有效保障。

下载金山村“草根文化”助推农村社会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山村“草根文化”助推农村社会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大大精神,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作为我国社会一种新生事物,迅速而广泛......

    充分发挥政协优势 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充分发挥政协优势 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和政府应对我国进入矛盾多发期、社会风险活跃期的现实而做出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重大部署。人民政协作为中国......

    关于农村家庭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对《农村家庭文化的调查》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研地点:调查对象:农村家庭 调查主题:农村家庭文化 调查人员: 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每个人的成长也都伴随着家庭文化的发......

    关于农村家庭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对《农村家庭文化的调查》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研地点: 调查对象:农村家庭 调查主题:农村家庭文化 调查人员: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每个人的成长也都伴随着家庭 文化的发......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_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巷道乡党委书记 张作忠 巷道乡地处城郊,全乡共有25个行政村, 157个村民小组,6832户,26110人,耕地面积47812亩,人均1.8亩。全乡形成温室蔬菜、......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1

    深入学习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要坚持“三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新形势下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

    农村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农村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2015年,我村政法综治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镇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平安建设总体部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会管理创新为突......

    农村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为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社会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乡组织开展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调研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当前农村社会管理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