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问题与对策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真正落实体育新课标,必须做具体分析,要考虑主、客观的诸多因素,在实施过程中,总得不到理想的效果,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师数量、素质、学校硬件设施配备、人们的体育意识以及传统习惯等,在不断的教学与探索中找到合理的应对措施办法而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问题与对策
1、前言
占有中国人口80%的农村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更是关键。农村教育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的成败。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肩负着培养21世纪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合格人才的重任。然而,现在中小学的体育教育现状的确不容乐观,急待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才能使我国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符合顺从时代的发展,符合并顺从课程改革的需要。
2、制约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
2.1学校体育设施落后或不健全,体育设施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农村学校的体育设施较落后,而且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操场进行上课,孩子们课间的活动主要是在校院里追逐打闹和跳绳。正是由于没有专门的运动场所,才会使得那仅有的体育器材也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只是在上级领导检查时才拿出来让学生见见这些所谓的体育器材。许多学校没有三大球的体育设施,就是有也很少拿出来用,球上甚至还贴着商标,长时间没打过气,都闲置放坏了。有球却不让学生们玩,使得有些孩子分不清足球、篮球、排球,真是可笑之极。
2.2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不重视,教学观念陈旧
学校领导和老师不重视体育课也是导致体育教学不能顺利完成的原因之一。农村中小学对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体育教学可有可无,有的学校虽作出了相应规定,但教师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监督及重视程度不够,使体育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能得到全面贯彻与落实。对他们来讲,体育教学就是参加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特别是绝大多数的学校仍在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
2.3体育师资匮乏,师资能力水平
许多农村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老师,他们的体育教师大都是班主任或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兼任的。教师的体育素质较低,体育知识不足。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是兼职教师体育教学常常不能很好的完成。甚至在学期末或邻近考试时,体育课被语文、数学课占用。体育课成了活动课,体育课成了语文课、数学课的“附属课”。就算有专职的体育老师,在邻近考试时,也会被这些所谓的带主课的老师要去,给学生做考试前的最后冲刺,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们失望的眼神。因此,在体育课上我们听不到孩子们呐喊的助威声,见不到孩子们运动的身影;而听到的是朗朗的读书声,看到的是埋头苦学的身影。由于兼职体育老师精力有限,体育课往往是“放羊式”的,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课上只要学生活动好,只要学生玩得高兴就行。让学生放松心情成了体育课的唯一目的。
2.4体育教学过程枯燥,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内容单调。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个别教师能力低下,教师不可能自主地选择健身效果好、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来安排教学内容,这就促使现行的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内容枯燥、过于单调,课的内容常出现机械、重复的现象,创新意识不够。
此外,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由于受到“运动技能”理念的束缚,过分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忽视对体育认知能力的培养,这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创造力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体育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然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大多重运动技能,轻学科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过多的把增进学生素质委托于陈旧体育观,对于课程改革与创新教学缺乏积极性。
3.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3.1转变教学观念
要落实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改变以“增强体质”和“技能教育”为主的传统观念,树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三维”全面发展的新观念;改变传统“三基”教学及“三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大胆创新、开拓、拓展体育教学,始终围绕着“健康第一”,围绕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来设计一堂课,即要注意他们运动技能的掌握,更要注意他们心理及社会
适应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
3.2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上级部门应对教育加大投入,除了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3.3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用于课堂教学。农村中、小学经费少不可能一下子投入大量资金短期实现高标准的场地与器材设施,只能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完善和补充,所以,农村中学教师要转变农村体育课因场地小、器材少而上不好的观念,应该着眼于现实,要针对实际情况来实施体育教学。
一方面,我们要巧用场地。我们可以通过平整校园来增加活动场地,还可以在充分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运用校外场地,带领学生到校外活动,如郊游、爬山、远走等。另一方面,我们要活用器材。一是因地制宜地自制活动器材,如检沙袋、滚铁圈等。学校经济条件差,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地自制一些活动器材。二是巧用身边现成的废弃物品,如矿泉水瓶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巧妙地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充当活动器材,这不仅弥补了我们体育器材不足的现状,又能激发起学生活动的兴趣。三是对体育器材要合理地重复利用。在教学中要让器材在教学过程中反复运用,让同一个器材在不同的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3.4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是体育教学的基础工作
在指导思想上,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在愉快的各种运动中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与心理满足。并在享受运动乐趣的过程中,全面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这一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应该不断地给学生新的、有趣的,系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兴趣。如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安排跳绳、游戏、小足球等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爱好,自找伙伴、自选内容,在教师特定的范围内进行锻炼。学生将会个个生龙活虎、尽情玩耍,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3.5配齐配强师资
学校要逐步配备具有体育专业知识的人才,力争使体育教学逐步走上专职化,规范化。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透新的课程标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学习领会课标中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目标,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学习中进行研究、反思,与班主任、家长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家校联系,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及锻炼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
4、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通过认真分析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努力加强和改进对农村中、小学体育,使小学体育教学不断迈上新台阶,只有这样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5、参考文献
[1] 陈德高.浅谈农村中学体育教育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2] 赖天德.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要注意防止虚无倾向[J] .中国学校体育,2004.2. [3] 徐小鸣.浅谈体育课上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4] 蔺永琴.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园6)[5] 陈志山.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学刊.2003,(3).[6] 管水法.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2,(2).[7] 陈琦.对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体育学刊.1998,(2)[8] 李伦娥 .一个乡村教师的困惑[N] .中国教育报2002.9. [9] 论素质教育对体育教法改革的要求.中国学校体育[J].1998.3.
.
第二篇: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曾一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我们称其为 “病症”,这些病症如不加以治疗,将会蔓延,会对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严重的影响,本课针对这些病症的临床表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出了“处方”,旨在引起大家的警醒,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顺利进行。
体育教学改革正处在新旧教育观念的碰撞时期,广大教师在理解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有些体育教学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的影响下,仅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远未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些体育教学又有些矫枉过正,为了追求“改”而改革,外表上看有改革的做法但实际上并没领会到课程标准的真谛。
病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思想与说法:
学生是上帝,要加强“学生主体性”淡化“教师主导性”。学生是上帝,教师是服务者、指导者、捧场者。
学生是超市的顾客,教师是导购员,教材就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学生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
2.否定体育课学科性质与教学价值的现象
体育课中没有运动技术教学过程或锻炼的过程 体育课中没有合理的练习密度 体育课中没有必要的运动量 体育课中没有任何体育知识传授
体育课中没有让学生体验到任何运动的乐趣 体育课中没有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 3.体育课脱离实际
体育课要用很大的场地 体育课要用过多的器材和器具 体育课前要进行复杂的场地设计和布置 体育课中要用复杂的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每节体育课都要进行探究、合作教学法 体育课的教案过于复杂和花哨 4.不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手段
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棋类、电子竞技、魔术、等非体育类的内容,在教学手段上运用了非体育的服装(八路军服装、农民服装)和道具(南瓜、白菜、扫帚),也出现了没有意义的装饰、挂图和照片等。
5.错误的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没有提出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 课程标准没有否定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接受性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体育课要有运动负荷(适宜的强度和密度)课程标准没有提倡脱离体育性质的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教师主导的结果性评价 举例说明:
病症一:表面化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构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错误地理解和不恰当地提倡“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急于体现探究性学习的形式与效果,结果出现了表面化的、形式化的研究性学习。否定了体育教学的效率和形式上的整齐划一,既失去体育教学的实质性的公平,也失去了体育教学的形式上的公平。临床表现:每节课都要用“探究学习”,一节课中利用大部分时间进行讨论、探究,有些非常浅显和简单的问题也要学生分成小组“认真研究、讨论”;而对于真正需要学生探究的教学内容却象征性的给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这样的讨论只是走形式,忽视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体育课“身体练习”的特性。
病因:并未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内涵,追求的是外在的“探究形式”。对策:
①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探究; ②学习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关课程性质与价值的阐述,正确认识研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是终身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③与学生交流意见,听取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感受,改进教学;
④做一些实验,将所谓的“探究性学习”与普通教学二者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从结果分析问题的症结,加以改进。
正确、有效地运用探究学习、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前提是: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和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灵活地运用体育教学方法。
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法的,即学生“跳几下就能够得着”,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学生思维的实际,最好能在创设问题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并不是任何问题都需要探究,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引起探究,没有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是不可能发生的,牵强的探究学习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探究呢?一般来说: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是现实的问题,而不是凭空编造的问题,要使学生在心理上造成“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进取状态,这样的问题一般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容易引发学生进行探究。
那些单纯追求探究的外在形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是需要“加强”和“提倡”的教学方式,但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更不是万能的教学方式。
病症二:貌似“自主练习”的“放羊”课
自主学习是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达到一定学习目标而采用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实践,自主学习知识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注意了学生的“自我实践”,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指导,形成了无序、放任、涣散的“放羊”现象。
临床表现:学生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有的学生活动,有的学生做看客,秩序混乱,教师成了高级观众,不去管理,也不做教学指导;不恰当地夸大非主体性的教学方式的作用,如“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不恰当地淡化了主体性的班级体育教学型式,使体育教学形式趋于松散和低效率。
病因:片面理解了“自主练习”的含义,未能将教学目标与任务贯彻教学的始终,只是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兴趣。
对策:
1.事先为学生制定较为详细、具体的任务与目标。
2.教学中加强管理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病症三:放松教学管理的“氛围宽松”
体育教学要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积极、欢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想学、乐学、学乐”。有的教学课只注意了“宽松”而放松了“管理”。
临床表现:管理放松、教学不严谨,不敢要求、不敢批评、放任自流。病因:未处理好宽松的教学环境与严格课堂管理之间的关系。对策:
①根据教学任务认真进行教学设计,采用适宜教学方法,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②加强教学管理,认真执行课堂常规;
③教学设计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病症四:一切服从学生兴趣却说“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体育教学应该追求的目标。有的教师却把“以学生为主体”片面的理解为体育课就是只满足学生的兴趣,只要学生高兴了,随便怎样都行。
临床表现:缺少技能的学习,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内容,随意的“玩”,教师是被动的、从属的,主导作用丧失殆尽。
病因:只从兴趣出发,没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从教的角度说,学生学得好坏,教师是关键;从学的角度说,学生懂得了学习的价值,自主性提高了,学得好坏,学生是关键。
对策:认清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越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细、科学、实用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表现在精炼、准确的教学语言上,只有对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有深刻的理解,深入的研究教材及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学生活跃的思维活动,积极的参与锻炼等一系列学生主体性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体现课堂中的锻练、思考、学习、掌握、发展上。
病症五:用“淡化技能教学”克服“低级重复”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低级重复”,有些教师在技术教学中采用了一带而过、蜻蜓点水的做法,试图以此来强调“打破以单纯传授运动技能的教学体系”,这种避重就轻、走走过场的现象一旦蔓延开来,就失去了体育教学的实际意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因素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无法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领域中运动技能的水平目标。
临床表现:
1.课上游戏占了绝大部分时间,技术的教学只是蜻蜓点水、走走过场; 2.一节课中总是让学生“讨论”、“探究”,技能的教学时间少得可怜; 3.课的运动负荷偏小,甚至没有运动负荷。
病因:
①未能正确认识技能教学的“载体”、与“平台”作用;
②对教材缺乏科学的分类,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将应该“仔细教”的教材混同于“粗教”或“体验”类教材。
对策:
1.科学的将教材分类,根据教材的不同性质与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合理的安排教学时数与教学方法;
2.应该对那些对学生发展作用大、趣味性强、学生喜闻乐见又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教材,加大教学比重与时数,更应有层次地、有重点地强化运动技能教学。病症六:不切实际的运用“课件”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教学也运用了“课件”进行互动式的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有些学校不具备运用“课件”的条件,教师为了追求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形式,上课时一会儿让学生在教室里看课件,一会儿又让学生到操场上练习,反复折腾,搞得一节课零零散散,时效性很差。
体育“课件”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技能,如果牵强附会的运用“课件”,就会适得其反,不如不用。
临床表现:
1.一节课中反复在操场与教室之间穿梭,时间浪费严重。
2.原本可以通过教师直观的示范动作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让学生观看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动作录像。
病因:
1.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缺乏针对性;
2.未考虑到本校的教学条件,追求的是表面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策:
1.根据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方法,根据学校条件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 2.加强教师示范的准确性,掌握好示范的时机。病症七:放弃要求的“多样评价方法”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过去的“绝对评价”、“一刀切”的评价方法会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也欠公允,已经不再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了,我们的评价方法也应由绝对评价向相对评价转变;由只重结果评价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而有的教师在评价时却放宽了要求或者说没有了要求,人人都可得高分。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没有目标、没有任何压力与动力,也不知道自己该在哪些方面提高,形成体育课技能没掌握、体能没提高,自己不需努力就可得到较好成绩的错误导向。
临床表现:
1.测试标准过低,随便比划两下就能过关;
2.多元评价时,教师并未指出学生的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
病因:片面的理解评价的意义,未能处理好评价与教学的关系。对策:
1.正确理解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要通过教学评价让学生找到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2.制定出科学的、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
3.评价时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希望,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出运动处方,让学生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并根据教师的建议通过 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
在评价时教师要特别注意:
1.结果评价是精确的评价,是评价的主体;过程评价是相对模糊的评价,是即时的评价,是评价的辅助;
2.教师是评价的第一主题,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他的评价是辅助、是参考。3.体能和运动技能是评价的主体。应占到整个评价的60-80%。还有几种倾向是需要警惕的,不能任其发展:
1.健康知识与理论过多地占用了体育课的时间,忽视了体育课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作用。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被严重削弱。3.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与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4.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比以前松散,主要反映在课堂常规松散、课的结构松散、运动负荷的要求松散、考核与评价松散。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倾向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注意,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把握住健康的发展方向,以免误入歧途。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
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析 福建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研修部 林秀春
摘要: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其所具有的教学行为和业务能力的高低是他们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及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出发,提出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培养的促进对策。即广开校际合作,合理配备师资;立足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模式改进与创新;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迎合市场经济,确立公平合理的薪酬管理机制;改善科研条件,加强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狠抓落实,建立多元、立体的师资继续教育基地。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 体育师资
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体育教育作为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承担着增进人类健康及科教兴国的重要使命。而占有全国85%的农村中小学校,其体育教育既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又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其所具有的教学行为和业务能力的高低是他们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现阶段许多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模式墨守陈规,导致许多体育课堂教学流于形式者多,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少,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从体育师资及其教学入手,培养具备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具备创新理念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按照国家统计局对乡村人口的定义,“
1、设区的市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的街道人口,2、市或县的镇所辖居委会人口。上述以外的人口被定义为乡村人口。”[王萍萍,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J],战略与管理,2001(1):87]笔者将农村界定为广大的乡(镇)和村等行政区域。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国际研讨工作报告》(1995)农村教育的涵义:为农村人口设计的学习机构中进行的教育才能被认可为属于农村教育[胡森,波斯尔思伟特,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七卷)[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60]。因此,本文所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县城以下的乡镇和村中小学的体育专职教师。
一、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及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队伍建设举步维艰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结构的合理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然而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普遍不合理,表现为职称结构总体是以中、初级职称为主,各年龄段分布不均衡,整体结构年轻化,学历起点较低,面临着补偿性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双重压力。[苏转平,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10]国家教育部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农村和薄弱地区,目的就是提高这些地区体育教育水平,促进薄弱地区人才培养”。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有了更多选择就业方向的权利和空间。工作和生活条件、人文环境更加优越、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城市,为大学生的投资收益和价值取向创造更好的条件,也成为他们就业的首要选择。而生活条件艰苦、设施简陋、待遇薄资微薪的农村难以对大学生产生吸引力,同时也是农村体育骨干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此外,骨干教师流失情况严重,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教学的质量。因此,如何建设一批结构合理的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难点。
(二)贫瘠匮乏的教学条件,落后的教学模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完善的教学设备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场地、没有器材、甚至没有任何教学设备的体育教师怎样进行体育教学,怎样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相比,农村各类学校的实际配备显然差之千里。教学条件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学方法有效改进、教学质量优化提高的重要保障。然而各级政府投入到农村中小学的资金严重短缺,有限的资金在学校上规模、求发展中只能是杯水车薪,更谈不上用这些资金投入到体育场地器材中去了。因此多数农村中小学缺乏足够的体育教学设施配备,且布局不合理。在教学条件不充足的情况下,许多素质教育要求开展的体育教学模式便付之流水。
此外,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由于受到“运动技能”理念的束缚,过分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忽视对体育认知能力的培养,体育课程目标竞技化、单一化,这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创造力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体育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然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大多重运动技能,轻学科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过多的把增进学生素质委托于陈旧体育观,对于课程改革与创新教学缺乏积极性。
(三)繁重的工作量与待遇不成正比,教师工作满意度下降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和升学率考核指标的影响,农村主管教育领导在思想上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农村的许多学校负责人和教师,在思想上对体育教师不够重视,对体育教学存在偏见,体育教师待遇不公的情况时有发生。据调查,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普遍较大,有的教师甚至常年处于工作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然而体育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在待遇上无法体现,权益得不到保障,评职、晋级、涨工资、评先进等等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尚且机会较少,与城市教师相比差距更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四)科研条件简陋,体育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自觉意识缺失
随着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落实,体育教师作为研究者日益受到基础教育界的关注。中小学体育教师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提高及自身的专业发展。但是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对科研的理解不够深入,科研意识较为淡薄,作为研究者的自觉意识缺失。表现为许多教师缺乏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指导,对科研方法和科研经验的掌握不够,缺少主动探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的、缺乏对新课程标准的积极思考、缺少对自我教学实践的反思。此外,农村学校地域闭塞、经济落后、科研条件简陋,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有限。因此体育科研氛围不浓、动力偏弱,体育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自觉意识缺失。
(五)继续教育模式单一,体制不完善阻碍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不合格者大有人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力图通过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及其专业发展水平,但是许多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内驱力不高,可持续性不够,继续教育的效果与其初衷相悖。这与不少学校的领导未能以长远眼光认识教师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思想认识和方向发生错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继续教育体制的不完善、模式的单
一、内容的陈旧、经费的严重缺乏等因素也是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成效不高的主要原因。二、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培养及教学工作的促进对策
要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及教学存在的问题,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能优质开展并良性发展,需要社会各方群聚合力,从而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全面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和网络。
(一)广开校际合作,合理配备师资
多年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师多数由初等师范学校或高师体育院校培养,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需求。地方政府可以做出适当的政策调整,加快农村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的培养。建议与免费师范定向生的政策相结合,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设立中小学体育教育方向,专门面向农村中小学,这个方向的生源主要是农村一些有体育特长,立意服务农村中小学的本地定向学生。教育学院也可开设体育进修班和体育函授班,使一些有体育特长和爱好体育的其它学科教师能接受正规的体育教育,能胜任体育教学。[苏转平,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25]同时,各级各类学校应加强对体育专业毕业生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到农村工作,并对到农村工作的优秀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对于骨干教师而言,还应采取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政策,稳定优秀师资,以保证农村体育教师队伍的质量。
此外,根据城乡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的悬殊,可以广泛开展校际之间交叉工作、交流学习的力度,吸引部分城市体育教师或专业体育人员来农村工作,更要派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到城市学校去学习经验、开扩眼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将城市中小学接受农村教师的交流情况纳入办学业绩加以考评。[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同时,对校际交流活动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的体育教师流动体制,并与提职、晋职、经济补贴和奖励挂钩。
(二)立足素质教育,推进教学模式改进与创新
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的多种教学模式方式的集合体,其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就在于它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相结合来优化教学过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深刻领会课程标准和文件精神,吸取体育和教育研究领域内的新成果和新理念。在深化自己的运动技能,熟练掌握各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同时,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环境优化”、“情感驱动”、“快乐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上级管理部门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并设立体育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专人负责”,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因场地器材设施匮乏所导致的低质量状况。同时,多渠道多途径筹集经费,尽可能利用社会给予物质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例如由政府或社会机构牵头,动员生产体育器材的企业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设施提供支持,而政府和学校则为这样的企业做一些宣传和鼓励,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此外,还应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因地制宜,结合校舍、校园建设,采用包括修旧利废、就地取材、自制器材等在内的多种途径,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设施的配置。
(四)迎合市场经济,确立公平合理的薪酬管理机制
各地、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结合农村实际,制定有效的规定和措施,才能打造一支过硬的体育教师队伍,促进农村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
首先,政府方面应积极落实国家规定的对农村教师的津贴和补助,严格执行体育教师工作津贴、服装发放等政策,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考核评价及奖惩机制。其次,各级学校要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摆正体育教师的位置,建立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价制度,在评选先进、晋级职称、津贴福利发放上都应与其它学科教师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并给予特殊贡献者(如体育校本教材的开发人员、体育器材的制作人员、学校运动队教练、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合情合理的照顾。
(五)改善科研条件,加强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体育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预示着体育教师的角色从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到建设者、开发者和研究者的转变。
首先,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贾爱萍,传统体育教学常规与体育新课程教学之辨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91]积极主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通过教学反思与质疑使课程与知识达到有机整合,在潜移默化中将创造精神和创造方法传递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主动适应者和探索者,才能把握时代脉搏,不被时代所抛弃。
其次,对于学校而言,可以通过举办体育科研为主题的体育教师培训班,聘请科研顾问等措施,促使农村体育教师把握学校体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对教学中出现的难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科研论文,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配备电脑、书籍杂志等改善科研条件,并对有突出科研成果的教师应给予破格和奖励,提高体育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六)狠抓落实,建立多元、立体的师资继续教育基地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教育教学实践的锻炼,同时也离不开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模式和教育基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领导要根据体育教师的成长规律,及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的继续教育工作。例如,加大经费投入,建立“省、市、县、乡(镇)、校”五级师资继续教育基地,规范继续教育内容,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模式。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促使体育教师系统地掌握现代体育教育学科中的精髓,树立“教学—科研—训练”一体化的新理念,形成学校教育、专业训练与健康课相适应的新的体育教育行为。
第四篇: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工作实际情况、设备维护等方面分析了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解决农村信息化推广与普及应用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农村
学校 信息化
应用
问题与对策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城乡教育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在国家大力推行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备也已陆续安装到位,各地的农村中小学也基本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班班通等信息化教学设施的普及,缩小了农村学校与城里学校的差距,为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硬件设施的建设已经达标了,但农村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和普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总的来说,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效率太低。很多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成为了摆设,沦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当前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存在的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愿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
当前农村教师结构很不合理,年龄大的教师多,低学历的教师多,他们长期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由于生活条件艰苦,信息不畅达,使教师的视野不够开阔,对新事物的接触具有延后性。很多教师仍是以前的一套教学理念,对于“班班通”等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具有抵触情绪。他们认为:我们以前不用这些设备一样能教好学生,现在能,将来也能。这些设备只能是花拳绣腿,只适合在公开课时作秀使用,对日常教学不起什么作用。在我们组织的一次学区公开课比赛中,一些参评教师就对要求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不置可否,颇有微词。议课过程中,针对上课时是否应该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展开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争论激烈。最终,大家也没有达成共识,谁也没有说服谁,大家不欢而散。
之所以会有那很多教师不愿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除了观念上的陈旧,还有教师课时负担太重,没有时间去使用。现在的农村学校已经吸收了一批大中专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他们年龄轻、学历高,懂电脑,能够熟练运用“班班通”等设备。但他们也成为了不愿使用的行列,原因就在于工作任务繁重。农村中小学教师匮乏,绝大部分教师每周的教学量都在16节以上,有的缺少教师的学校甚至采取包班制,一个教师就要承担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太重,他们每天疲于忙碌在课堂之上,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和使用课件上课。
另外,课件的制作是对教师课堂设计的直观再现,它是对教师教学构思的再加工,再创作,属于一种创造性活动。据相关调查显示:一个教师要想上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公开课,通常要花费3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准备这节课。而其中大约28小时是用来找资源、做课件。这是学者们在城市调研的数据。在网络还不畅通、获取信息相对较难的农村,要上好这样一节课需要准备的时间会更长。如果说平时经常都要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这对教学任务繁重的老师来说是无异于登天。一边是耗时耗力的课件制作、信息化教学,一边是沉重的学校工作,老师们只能无奈的选择后者。信息化教学也只能在上公开课或上级检查时使用一下,从而使很多教师产生了误解,认为信息化教学设备只是作秀的工具、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二、教师不会使用、不敢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
“班班通”等教学设备属于高科技产品,需要安装很多运行程序,还要会相应的操作方法才能使用。很多农村年龄大点的教师没有接触过这一类设备,不会操作。即使有的学校对教师进行过专门培训,但有些繁琐的操作步骤老教师很难记住,还是不会使用。还有些设备的功能设计的不够理想,也是老师不愿运用的原因。比如我们在使用电子白板时,老师在上面书写笔画断断续续,歪歪扭扭,非常麻烦,还特别难看。相比较而言,还没有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得漂亮、便捷。还有的教师因为害怕把价格昂贵的设备使用坏了,而放弃了使用的打算。
三、教师不会制作、使用课件
教师运用班班通等设备上课,往往要涉及到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虽然上级部门注意到了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但这些培训大都是在网上进行的。农村教师的条件艰苦,很多教师家庭并没有电脑,即使有电脑的家庭也不愿意花费昂贵的代价上网。学校工作的繁琐、家庭生活的负担重也使教师们很难有时间坐在电脑前系统学习,故网上培训的效果非常差。而由培训机构专门组织的集中培训,也往往因为时间短、内容多、教师不能实际操作等原因,使培训成了纸上谈兵,收效甚微。虽然很多教师也想尝试学习使用新的教学设备,但因为制作难题摆在那儿只能作罢。信息化教学设备也只能躺在那儿睡大觉,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五、信息化教学设备售后服务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维护
信息化教学设备属于高科技产品,由于质量、程序、操作不当等原因,很容易导致设备的损坏。这时,及时的售后服务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和对个人售后服务的尽善尽美的态度相比,有些设备供应企业对学校教学设备的维护就差得意太多了。很多学校的设备出现问题后,要么找不到售后服务报修电话,要么报修后长时间没有人上门维修。即使维修好了,要不了多久设备又会再次出现故障、再保修再拖延,如此往复数次之后,有的学校不胜其烦,只得停用。
不论是教师观念的落后、工作任务的繁重,还是设备的难操作、难维护等,这些都挫伤了农村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的积极性,制约了信息化教学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与普及。
我们要清醒的意识到:信息化教学是教育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趋势。农村学校教学信息化的推广与普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工程。实现农村教学信息化,提升农村地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任重而道远。面对当前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才是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结合我们在农村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要想在农村地区推广普及信息化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教师培训落到实处
教师教育技能培训有利于开阔教师视野,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在培训中,除了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更应该注重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让教师在学中练、练中学,边学边练,边练边用,学以致用。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应分三步:第一步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能够使用word、excel、ppt等软件制作简单的课件;第二步通过对教师深层次的培训,使教师能够运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视频制作软件等,制作复杂的、具有动画、影视效果的课件;第三步,使教师把课件与课堂教学完美融合,成为一体,这样才能达到培训的最终目的。培训时应注意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注重培训的效果,千万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否则就会给教师造成错觉,产生应付心里,不利于信息化教学在农村的应用推广。
二、加强引导,鼓励教师使用
配备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最终目的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它,为教学服务。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各级领导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制定考核机制,采取鼓励措施,激发教师学习、制作课件的积极性,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这些设备。
三、减轻教师负担,给教师留下发展空间
这些年以来,农村的教师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他们的工作负担重,工资低,职称晋升难,生活压力大。教师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学校、家庭两头跑,很难有时间坐下来学习、反思、总结,他们的专业成长、发展很慢也很难。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实际情况,增加农村教师编制,创造机会和条件,让教师们有时间去学习,有机会去发展,把他们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家”;同时也要对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增加补贴,留下教师的人,留住教师的心,让教师愿意扎根农村土地,奉献农村教育。
四、建立保障机制,为农村信息化教学保驾护航 在目前学校教学设备维护比较难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及时维护学校教学设备。如对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维护,教育局可安排专人负责收集信息、联系售后服务、监督维护效果、反馈维护意见。对公司售后服务效果差的,可采取一定的制裁手段。
除了及时维保养设备,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还要积极组织、合理安排,建立起各级信息化教育资源库,使教师能共享教育资源,减少教师制作课件时盲目地搜寻资料的时间,为教师提供教学便利。这也有利于提高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的积极性。
“幕课”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化教学已经势在必行。实现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提高农村教育的水平,实现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于国于民都意义重大。农村教师肩负着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好现代化教学设备,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奉献农村教育事业,是每一个农村教师必须具有的职业精神。当每一个教师都能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的明天会更美。参考文献
[1]余胜泉,刘志波,教育信息化服务——突破应用瓶颈。中国计算机报,2004(5)
[2]余胜泉,中小学校园网络应用的问题与对策。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网
第五篇: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成因及对策
摘 要: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体现在教学公平上。农村中小学较之城市中小学,在教学起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上都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公平。究其原因,既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也有教育政策方面的。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症下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以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学公平;教育公平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悬殊,城乡中小学在教学上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因此,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认识农村中小学教学公平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透视
(一)教学起点不公平
1.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学校经费匮乏,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落后。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而广大的农村遭到忽视。目前,农村学校经费普遍匮乏,一些学校连正常运转所需的办公经费也难以保证,学校陷入难以为继的危难境地,2.教师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以下几大问题:一是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农村教师受农村文化自然性、封闭性、边缘性和滞后性的内在影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对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感到“水土不服”,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二是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大多数教师学历较低,有的地区还存在许多代课教师。
(二)教学过程不公平
1.教学内容存在城市偏向,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悖离。农村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可是学校教学内容单一化,脱离农村实际。教学内容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
2.教学管理失范。一些市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过分重视“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农村学校当作“弃儿”,疏于管理。目前农村中小学内部教学管理不健全,许多学校教学工作处于“烂摊子”状态。
(三)教学结果不公平
目前,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城乡儿童在受教育的“质”和“量”上面临着明显的差距。从“量”的角度看,农村儿童较之城镇儿童在入学率、升学率、受教育年限诸方面都比城市的低。从“质”的方面来看,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教学手段简陋,儿童信息闭塞,特别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不高,导致农村儿童接受质量差的教育。
二、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原因
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条件的客观差异性,决定了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基础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以县为主”的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把农村基础教育的事权由乡级政府提升到“以县为主”,把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权收到县这一级,由这一级政府对本县的义务教育实行统筹管理,对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统筹安排。“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虽有利于县域农村教育的发展,但从实际上看,并不能切实保证农村教育的发展“以县为主”,因为我国县级财政能力与其所担负的责任不相称。因此,“以县为主”的新体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对贫困地区来说,薄弱的财政能力仍然无力保障教育的投入,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
(二)社会根源
城乡对立的二元模式,在户籍制度上划成一条鸿沟——把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原有户籍制度把人牢牢地束缚于他所在之地,对农村的束缚更甚。这样,人为地造成公民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的不公平。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经费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负担,基础教育资源按户籍分配,而且基础教育入学实行“就近原则”,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公。农村儿童只得在农村就学,接受质量较差的教育。加之社会城市化进程加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向城市,农村教育处于十分不利的竞争地位。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部分流入城市,在农村学校成长的优秀教师又流入城市。而且,城乡二元社会导致农村教学目的错位。升学是农村青年“鲤鱼跃龙门”的重要途径,受教育者被视为脱离农村艰苦环境和求得城市生活方式的唯一出路,农村青年只有发奋图强,寒窗苦读,参加考试,金榜题名,才能跳出农门,摆脱农村,走向城市。所以,升学主义教育根深蒂固,农村学校教学目的严重错位。
(三)文化根源
作为农村教学特定生态环境的农村文化,对农村教学有极其深刻的影响。第一,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是安土重迁、农恒为农、世不徙业、不思变革的自然经济状态的农耕社会,农村社会具有自然性。第二,在我国传统农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地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村落是其生活和活动的基本范围。加之我国地形的复杂,交通落后,农民几乎没有社会流动。因此,在这种闭塞的社会土壤中培植起来的农村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强的封闭性。第三,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沿袭乡土传统的农村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在地理纬度上相互隔离、时间纬度上同时并存。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族际关系、生活方式形成了城乡不同的文化特质。由于现代文化是以城市价值趋向为中心,尤其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和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下,以创新、进取、理性、开放等主要表征的城市强势文化的侵袭使农村文化日趋边缘化并处于弱势地位。第四,由于农村文化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惰性较大、变化缓慢、缺乏创新,其狭隘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使农村文化难免带有很强的落后性。农村文化的自然性、封闭性、边缘性和滞后性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学校和教师的文化建设,使农村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相应的文化困境。
(四)教育政策的偏差
造成城乡教学不公平,除了上述因素使然外,还有人为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二是课程编制和课程内容奉行“城市中心主义”,导致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有意制造与拉大城乡校际差距,造成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这些市县政府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政绩,大搞特搞“形象工程”,对“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过分投入,目前一些城镇学校建设标准过高是不争的事实,使本来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显得更加不合理,致使农村薄弱学校长期存在。
三、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学公平的基本对策
(一)均衡配置教学资源: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倾斜力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均衡配置教学资源,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力度:一要调整教育投入结构。我国义务教育是一项庞大的公共服务事业,农村义务教育占全国基础教育的绝大部分,然而,从目前我国教育投入的结构来看,整个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比例太低。因此国家应调整教育投入结构,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要重心下移,把财力更多地投到基础教育上,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在城市义务教育与农村义务教育之间,要重心外移,财力更多地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上。二要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全国逐渐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在经济欠发达和贫困地区,县级财政不足以支持庞大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开支,中央和省、地应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调整不同地区的政策,从富裕地区转移教育资源,帮助农村地区发展义务教育。三要建立规范的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弥补农村为城市教育的付出。在都市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一般都流向了城市,回农村的很少,而农村基础教育由当地乡镇或县级政府负担。可以说,城市人才资源富集和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凝聚着农村教育资源的成果,而城市没有为此支付任何教育成本,这对农村地区来说是不公平的。为减少这种不公平,城市应该向农村支付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才的部分教育成本,这符合教育成本分担的利益获得原则。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面对近一二十年来悄然兴起、不断升温的所谓“窗口学校”、“示范学校”和“重点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作理性分析,而不能作不恰当的宣传和推崇。当务之急是取消在公办学校中的所谓“重点”、“示范”的冠名。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没有必要再把眼光盯在少数“窗口”、“示范”和“重点”学校,办好每一所学校,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取消了“重点”、“示范”学校,执行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标准,农村学校在基础设施和师资配置诸方面与城市学校并无多大二致,以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调适文化冲突:改变教学观念,重建教师精神文化
农村教师自身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武装头脑,努力调适新课改中的文化冲突。一方面要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首先从“重教”向“重学”转变。新课程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重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发现真理,揭示规律,掌握知识。课堂上不能只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指标评判学生的优劣,甄别学生,评价指标应多元化。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尤其是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探究、实践、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要重建教师精神文化。建设良性的创新文化,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师追求稳妥、疏于学习的传统,给农村教师群体注入鲜活的学习动力,改变呆板机械的生活方式,建设研究型教师文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村教师参与到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科研中去。树立开放的文化心态,接受新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教学方式。
(三)加强师资建设:实行农村教师特殊制度,启动“农村教师培养国家行动计划”
针对农村教师待遇低,国家要实行农村教师特殊制度。所谓的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即在现有国家工资的基础上,对农村的从教人员实行大幅度的工资补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差别,改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针对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偏低,国家应该启动“农村教师培养国家行动计划”。具体做法有:一是建立“国家教师培养奖学金”,实施“师范毕业生支持农村教育志愿者行动计划”,吸收经济困难或者有志从教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并进入农村教师队伍行列,为农村输入优质师源。二是重点师范大学中成立农村教师培训机构,对农村教育的现状、课程设置等进行深入研究,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对优秀教师或贫困地区的教师应实行免费培训。近阶段特别要组织农村教师进行全面的新课程理论培训,使他们认真理解、理会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三是实施“城乡、东西部帮扶工程”。凡是师资力量强,办学水平高的城市学校、东部学校,都应采用“手拉手”的形式支援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的学校。这种帮扶可以采用优势学校派遣优秀教师赴农村或西部薄弱学校进行一定时间的支教,薄弱学校也可以派出教师到优势学校“拜师学艺”。这样,农村教师有专家引领,促使专业成长。
(四)回归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设置,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向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的时期,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村工作的主线,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亟需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因此,一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学校教学内容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脱离的状况,增加农村实用知识的教学内容。农村教育的教学内容应是基础性的文化知识与工业生产所需的知识、技术以及适应当地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有关知识的有机结合。二要突破课程设置的单一性,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加“劳动课”、“职业技术课”,组织学生学习与掌握以农业技术为主的各种劳动生产技能。三要确立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争取各方的支持,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五)管理就范:加强对农村教学的质量评估和监督力度
管理可以出效率,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可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人、财、物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既能减少消耗,又能增加产出。针对目前一些农村教学管理非常松散的现状,学校内部要以教学为中心,以常规为出发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可操作的各类教学规章制度,严格循章治校。同时,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管理,使之走上正规发展的路子;教研室要加大调研力度,对农村的教学工作进行深入、全面、系统地分析,微观诊断,宏观把握,提出合理的建议;督导室启动督导评估机制对之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督导评估。参考文献:
[1]肖川.更多地关注农村教育[A].瞿葆奎等编.解读中国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庞守兴.农村教育的症结与出路[A].瞿葆奎等编.解读中国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周宏.关于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新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1).
[4]肖正德.公平与均衡:加强农村薄弱初中建设的新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
[5]周洪宇.农村、农民与农村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
[6]何岸,斯孝金.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实现城乡教育公平[J].中国农业教育,2004,(6).
[7]魏俊彪.我国基础教育不公平现象析因及其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科版),2000,(5).
[8]陈占江,王悦.略论我国农村文化转型的困境和突围[J].中国农业教育,2005,(5).
[9]朱永新.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