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时间:2019-05-12 12:1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第一篇: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A.氧化物:CO2、NO、SO2、H2O B.碱:NaOH、KOH、Ba(OH)

2、Na2CO3 C.铵盐:NH4Cl、NH4NO3、(NH4)2SO4、NH3·H2O D.碱性氧化物:Na2O、CaO、Mn2O7、Al2O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

3.2006年2月17日,新加坡卫生暑公布,新加坡近期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激增。去年5月以来,当地主要医院收治的19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中,18名曾使用博士伦公司生产的多功能隐形眼镜护理药水。多功能隐形眼镜护理药水的主要成分是双氧水(H2O2),下列有关双氧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C.每个H2O2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每个H2O2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4.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不同,它是()

A、食物腐烂 B、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固氮 C、干冰升华 D、农药中毒 5.下列关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一定会发光发热 B、一定有气体生成或改变颜色 C、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6.在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荔枝酿酒 B.酸雨侵蚀建筑物

C.空气液化制取氮气 D.生石灰遇水成为熟石灰 7.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白色的硫酸硐粉末久置于空气中变成蓝色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③胶体的电泳

④十水合碳酸钠的风化

⑤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导电

⑥给装有氯化铵的试管加热,管口又有白色晶体产生

⑦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A.只有②③⑥

B.只有①③⑦ C.只有③⑦

D.只有③⑤⑦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净水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风化、石油分馏和碘的升华都是物理变化

D.为除去蛋白质溶液中少量的NaCl,可以将其放入半透膜袋中并置于蒸馏水中浸泡的方法

9.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馏、干馏、裂化都是化学变化 B.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是合成高分子

C.硫酸铜、醋酸、二氧化硫都是电解质 D.盐酸、漂白粉、铝热剂都是混合物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第二篇: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物质颜色全面总结

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 本站投稿专用信箱:ks5u@163.com,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

物质颜色全面总结

1、黄色:AgI、Ag3PO4、P4(黄磷)、溴水(黄→橙)、FeS2、Al2S3、甲基橙在弱酸

性、中性或碱性环境中;某些蛋白质加浓硝酸;

黄色淡蓝色:S、Na2O2、TNT、PCl5、AgBr、浓HNO3(混有NO2)、浓HCl(混有

Fe3+)、硝基苯(溶有NO2);

灰黄色:Mg3N2;

棕黄色:FeCl3溶液、碘水(深黄→褐)。

2、黑色——CuS、Ag2S、Cu2S、PbS、HgS(黑色或红色)、FeS、FeO、Fe3O4、MnO2、CuO、Ag2O、I2(紫黑)、Si(灰黑)、C、Ag、KMnO4固体(紫黑)、石油。

.3、绿色——CuCl2溶液、Cu2(OH)2CO3、FeSO4 7H2O(绿矾)、F2(淡黄绿色)、Cl2(黄绿

色)、氯水(淡黄绿色)

4、红色——Cu2O、Cu、甲基橙在酸性环境中、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环境中、酚酞在碱性环

境中、品红溶液、Fe(SCN)

3、Br2(深棕红)、红磷(暗红)、Br2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苯酚被空气氧化(粉红)。

5、棕色——固体FeCl3、固体CuCl2、NO2(红棕)、Fe2O3(红棕)。

6、紫色——KMnO4溶液、I2的四氯化碳溶液。

7、灰色——As、Sn、Fe3C。

8、褐色——碘酒、2Fe2O3.3H2O、溴苯(溶有Br2)、Fe(OH)3(红褐)。

9、蓝色——CuSO4.5H2O、Cu(OH)

2、淀粉雨碘、紫色石蕊试液加碱、Cu2+的稀溶液。此外,还应特殊掌握SO3是无色的固体,纯H3PO4在常温时是无色的晶体。

共1页 第1页

第三篇: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教材分析】

该节课在学生复习巩固初中所学物质的分离方法基础之上,再学习另外两种分离方法——萃取和分液及层析,并总结出这两种分离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且用事实说明它们也是进行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重点是:掌握分离物质的原理和方法;难点是:蒸馏、萃取分液的原理和方法; 【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蒸馏和分馏、萃取和分液、过滤、层析分离物质等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 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主要以物质的状态以 及化学、物理分离方法两条主线串联知识主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从实验事实分析上升到理论认识的思维方法和过程,进一步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够 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能主动进行交流。【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分离物质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物质分离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分离与提纯过程的最简设计方案。【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教室设备、铁架台(带铁圈)、分液漏斗、烧杯、锥形瓶、碘水、四氯化碳、红墨水、粉笔、培养皿和蒸馏水。

【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过程会发现问题,无论是复习初过的过滤、结晶等还是本节课学习的蒸馏、萃取分液和层析,都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全班同学通过交流讨论,进一步对自己习得的知识进行反思,整理和探究,接着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兴趣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本节课采取如下方式进行教学: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先演示实验——教师点评、强调重点细节问题——学生交流、合作动手实验。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化学研究,工业生产中经常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如石油的分馏(录像投影)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学习了解,知道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都经常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从中体会用实验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的重要性。

教师讲解]:用最通俗的例子解释提纯和分离:如果一个苹果有很小的一部分坏掉了,我们只用把烂掉的用小刀切掉就可以吃了,我们把苹果“提纯”了;现在蓝色笔和红色笔都在一起混合,有一小组只要蓝色笔,另外一小组只用红色笔,我们就要把他们“分离”开来。

设计意图]:用最通俗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分离和提纯的概念.教师提问]:我们在初中化学中也学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法,可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请同学们回忆,你了解哪些分离,提纯的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举出过滤,结晶,蒸发等多种分离的实验方法。

教师提问复习]: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什么样的混合物能够用过滤方法来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结晶方法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相互交流。知道过滤使用于分离难溶固体和液体组成的混合物,结晶适用于分离溶解度不同的物质,蒸馏适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物质等。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混合物的分离就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的不同性质为原理的.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混合物的性质与分离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总结]:不同的分离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根据不同混合物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进行分离。

教师引导]:请学生自己经过讨论和研究完成教材第16页的“交流与讨论”,具体回答上面问题

投影]:问题一:分离氯化钠固体和泥沙(过滤实验装置图)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过滤:适用于分离难溶固体与液体组成的混合物 过渡]:现在有一张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表,同学们就设计出 问题二:“从硝酸钾固体和氯化钾固体混合物中提取硝酸钾”(结晶)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实际应用的处理能力并让学生感悟化学与生活的密切性.学生设计,评价] 教师总结]:

分析讲述]:观察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可得出,硝酸钾在温度高时溶解度很大,在温度低时溶解度较小,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幅度不大,可以用这个特征用结晶的方法来提取硝酸钾。

步骤:(1)取适量水加热到90℃左右,加入固体混合物,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

(2)将所得溶液静置,冷却,降低温度到30℃左右,析出晶体。(3)过滤得到晶体。

教师补充]: 结晶:适用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的混合物

设计意图]:导入一种新的提纯方法---蒸馏.教师组装蒸馏装置边演示边讲解原理]:

(蒸馏)(蒸馏装置图)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蒸馏和分馏:适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 提出问题]:怎样把碘水中碘和水分离开呢?

教师演示]:

演示过程中说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25mL碘水,再加入10mL的四氯化碳溶液。四氯化碳是一种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不与水混溶,且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学生回答观看实验的体会] 教师总结]:通过比较,可见这种分离方法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分离方法是不同的。根据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四氯化碳不与水混溶,在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后,碘水中的碘就溶解在四氯化碳中而分层,上层水层,下层含有碘的四氯化碳层。这种分离方法叫萃取。(萃取过程图片)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四氯化碳层,得到碘的四氯化碳溶液,这过程叫分液。若让四氯化碳挥发掉就可得到碘单质。

过渡]:萃取和分液是适用于分离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的混合物。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分离混合物呢?大家就着手完成一实验

实验]:每小组取一根粉笔,在粉笔根约1cm用红墨水点一大圆点做试样,在培养皿中装少量水,(注:粉笔上的墨水点不能浸入水中)静止片刻,观察粉笔上的颜色。

学生实验,发言实验体会] 教师总结]:实验发现粉笔上不同层的颜色不同,说明墨水是混合物,含有不同颜料,且上下层的颜料不同,这样可以把不同的颜料分离开,这种方法叫层析,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性能的不同将混合物分离的。若有类似性质的混合物,我们就可以用此种方法把它们分离开。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事实来掌握萃取和层析.小结与应用] 小结]:我们已经学习了5种分离提纯的方法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投影]:五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及适用范围:

过滤:适用于分离难溶固体与液体组成的混合物

结晶:适用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的混合物 蒸馏(或分馏):适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

萃取和分液:适用于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层析:适用于混合物中各组分被吸附性能不同的混合物。

实际应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成的产品往往混有多种杂质,这就需要我们将上述这些方法综合运用,有时还要用加入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再加以分离,才能解决问题。我们以17页“粗盐提纯”例子来说明。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现在请同学们设计出以下实验的分离方案:

已知氢氧化镁难溶于水,硫酸钡既不溶于酸又不溶于水,碳酸钡可溶于盐酸不溶于水。现有主要含有硫酸钠、氯化镁和泥沙等杂质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由粗食盐提纯氯化钠。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总结]: 投影]:步骤:

1.将粗盐溶解于水,过滤,除去泥沙。2.向所得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3.再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4.过滤除去沉淀物。

5.在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至溶液显中性。6.蒸发、结晶,得到精制的氯化钠晶体。让学生评价总结本实验]:

本实验中要涉及到二种分离方法,过滤和结晶,并且在分离过程中要加入物质进行反应。

第四篇: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文档: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3节-晶体结构与性质

www.xiexiebang.com

晶体结构与性质

考纲定位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4.了解晶体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晶胞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6.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7.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关系。

考点1|

晶体与晶胞

[基础知识整合]

1.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

晶体

非晶体

结构特征

结构微粒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结构微粒

无序排列

性质

特征

自范性

熔点

固定

不固定

异同表现

各向异性

无各向异性

二者区

别方法

间接方法

看是否有固定的熔点

科学方法

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2)获得晶体的途径

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2.晶胞

(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

①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②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3)一般形状为平行六面体。

(4)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

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是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

①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

②非长方体:如三棱柱

[应用体验]

下列是几种常见的晶胞结构,填写晶胞中含有的粒子数。

A.NaCl(含________个Na+,________个Cl-)

B.干冰(含________个CO2)

C.CaF2(含________个Ca2+,________个F-)

D.金刚石(含________个C)

E.体心立方(含________个原子)

F.面心立方(含________个原子)

[提示] A.4 4B.4 C.4 8D.8 E.2 F.4

[考点多维探究]

角度1 晶体的概念及其性质

1.如图是某固体的微观结构示意图,请认真观察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95812296】

A.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会自动形成有规则几何外形的晶体

B.Ⅰ形成的固体物理性质有各向异性

C.Ⅱ形成的固体一定有固定的熔、沸点

D.二者的X-射线图谱是相同的B [Ⅰ会自动形成规则几何外形的晶体,具有各向异性,X-射线图谱有明锐的谱线。Ⅱ不会形成晶体。]

2.(2014·全国卷Ⅰ节选)准晶体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 晶体是内部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而非晶体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无规律地排列,因此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的方法进行区分,晶体能使X­射线发生衍射,而非晶体、准晶体则不能。

[答案] X­射线衍射

角度2 晶胞中粒子数及其晶体化学式的判断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晶体的晶胞:

试写出:(1)甲晶体化学式(X为阳离子)为________。

(2)乙晶体中A、B、C三种微粒的个数比是________。

(3)丙晶体中每个D周围结合E的个数是________。

(4)乙晶体中每个A周围结合B的个数为________。

[答案](1)X2Y(2)1∶3∶1(3)8(4)12

4.右图是由Q、R、G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高温超导体的晶胞结构,其中R为+2价,G为-2价,则Q的化合价为________。

[解析] R:8×+1=2

G:8×+8×+4×+2=8

Q:8×+2=4

R、G、Q的个数之比为1∶4∶2,则其化学式为RQ2G4。

由于R为+2价,G为-2价,所以Q为+3价。

[答案] +3

5.某晶体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这种晶体中A、B、C三种粒子数之比是()

A.3∶9∶4

B.1∶4∶2

C.2∶9∶4

D.3∶8∶4

B [A粒子数为6×=;B粒子数为6×+3×=2;C粒子数为1;故A、B、C粒子数之比为1∶4∶2。]

6.Cu元素与H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单元如下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 Cu个数:12×+2×+3=6,H个数:6×+4=6。

[答案] CuH

7.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每层内每个六边形含有________个碳原子,________个C—C键。

[解析] C个数:6×=2,C—C键数:6×=3。

[答案] 2 3

1.晶胞是从晶体中“截取”出来具有代表性的“平行六面体”,但不一定是最小的“平行六面体”。

2.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微粒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不同形状的晶胞,应先分析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被几个晶胞所共有,如六棱柱晶胞中,顶点、侧棱、底面上的棱、面心依次被6、3、4、2个晶胞所共有。

角度3 利用晶胞结构进行晶体密度的有关计算

8.(2016·全国丙卷节选)GaAs的熔点为1

238

℃,密度为ρ

g·cm-3,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Ga与As以________键键合。Ga和As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Gag·mol-1和MAs

g·mol-1,原子半径分别为rGa

pm和rAs

p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则GaAs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__。

[解析] GaAs的熔点为1

238

℃,其熔点较高,据此推知GaAs为原子晶体,Ga与As原子之间以共价键键合。分析GaAs的晶胞结构,4个Ga原子处于晶胞体内,8个As原子处于晶胞的顶点、6个As原子处于晶胞的面心,结合“均摊法”计算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Ga原子,含有As原子个数为8×1/8+6×1/2=4(个),Ga和As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Ga

pm=rGa×10-10cm,rAs

pm=rAs×10-10cm,则原子的总体积为V原子=4×π×[(rGa×10-10cm)3+(rAs×10-10cm)3]=×10-30(r+r)cm3。又知Ga和As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Ga

g·mol-1和MAs

g·mol-1,晶胞的密度为ρ

g·cm-3,则晶胞的体积为V晶胞=4(MGa+MAs)/ρNA

cm3,故GaAs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

×100%=×100%=

×100%。

[答案] 原子晶体 共价

×100%

9.(2016·全国甲卷节选)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1)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________。

(2)若合金的密度为d

g·cm-3,晶胞参数a=________nm。

[解析](1)由晶胞结构图可知,Ni原子处于立方晶胞的顶点,Cu原子处于立方晶胞的面心,根据均摊法,每个晶胞中含有Cu原子的个数为6×=3,含有Ni原子的个数为8×=1,故晶胞中Cu原子与Ni原子的数量比为3∶1。

(2)根据m=ρV可得,1

mol晶胞的质量为(64×3+59)g=a3×d

g·cm-3×NA,则a=cm=×107

nm。

[答案](1)3∶1(2)×107

或×107

10.(2014·海南高考节选)金刚石晶胞含有________个碳原子。若碳原子半径为r,金刚石晶胞的边长为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则r=________a,列式表示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结果)。

[解析] 金刚石晶胞中各个顶点、面上和体内的原子数目依次为8、6、4,然后依据晶胞计算确定在晶体中碳原子数目,碳原子数目为n=8×1/8+6×1/2+4=8;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可以确定,体对角线四分之一处的原子与顶点上的原子紧贴,因此有·(a)=2r,则r=a;然后可以确定原子的占有率为(8×πr3)/a3=。

[答案] 8  =

11.(2015·全国卷Ⅱ节选)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晶胞参数a=0.566

nm,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晶胞中A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列式计算晶体F的密度(g·cm-3)________。(已知A为O元素,B为Na元素)

[解析] O2-半径大于Na+半径,由F的晶胞结构可知,大球代表O2-,小球代表Na+,每个晶胞中含有O2-个数为8×1/8+6×1/2=4,含有Na+个数为8,故O2-、Na+离子个数之比为4∶8=1∶2,从而推知F的化学式为Na2O。由晶胞结构可知,每个O原子周围有8个Na原子,故O原子的配位数为8。晶胞参数a=0.566

nm=0.566×10-7cm,则晶胞的体积为(0.566×10-7cm)3,从而可知晶体F的密度为

≈2.27

g·cm-3。

[答案] Na2O 8

≈2.27

g·cm-3

晶体结构的相关计算

(1)晶胞计算公式(立方晶胞)

a3ρNA=nM(a:棱长,ρ:密度,NA: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n:1

mol晶胞所含基本粒子或特定组合的物质的量,M:组成的摩尔质量)。

(2)金属晶体中体心立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中的几组公式(设棱长为a)

①面对角线长=a。

②体对角线长=a。

③体心立方堆积4r=a(r为原子半径)。

④面心立方堆积4r=a(r为原子半径)。

(3)空间利用率=。

考点2|

常见晶体模型的微观结构分析

[基础知识整合]

1.原子晶体——金刚石与SiO2

(1)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另外4个C形成共价键,碳原子采取sp3杂化,C—C键之间的夹角是109°28′,最小的环是6元环。含有1

mol

C的金刚石中,形成的共价键有

mol。每个晶胞含有8个C原子。

(2)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成键,每个O原子与2个硅原子成键,最小的环是12元环,在“硅氧”四面体中,处于中心的是硅原子。1

mol

SiO2晶体中含Si—O键数目为4NA,在SiO2晶体中Si、O原子均采取sp3杂化。

2.分子晶体——干冰和冰

(1)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O2分子有12个,属于分子密堆积。晶胞中含有4个CO2分子。同类晶体还有晶体I2、晶体O2等。

(2)冰的结构模型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连接,含1

mol

H2O的冰中,最多可形成2

mol氢键。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含有8个H2O。

3.金属晶体

(1)“电子气理论”要点

该理论把金属键描述为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

(2)金属键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与电子气间的静电作用。

(3)金属晶体的常见堆积

结构型式

常见金属

配位数

晶胞

面心立方

最密堆积

(铜型)

Cu、Ag、Au

体心立方

堆积

Na、K、Fe

六方最密

堆积

(镁型)

Mg、Zn、Ti

简单立方

堆积

Po

说明:六方最密堆积是按ABABAB……的方式堆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是按ABCABCABC……的方式堆积。

4.离子晶体

(1)NaCl型:在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6个Na+,配位数为6。每个晶胞含4个Na+和4个Cl-。

(2)CsCl型:在晶体中,每个Cl-吸引8个Cs+,每个Cs+吸引8个Cl-,配位数为8。

(3)CaF2型:在晶体中,F-的配位数为4,Ca2+的配位数为8,晶胞中含4个Ca2+,含8个F-。

5.石墨晶体——混合型晶体

(1)石墨层状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是范德华力。

(2)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拥有的碳原子个数是2,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sp2。

(3)每层中存在σ键和π键,还有金属键,(4)C—C的键长比金刚石的C—C键长短,熔点比金刚石的高。

(5)能导电。

[应用体验]

1.在金刚石晶体中最小碳环含有________个C原子;每个C原子被________个最小碳环共用。

(2)在干冰中粒子间作用力有________。

(3)含1

mol

H2O的冰中形成氢键的数目为________。

(4)在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有________个距离最近且相等的Na+,每个Na+周围有________个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l-,在空间构成的构型为________。

(5)在CaF2晶体中,每个Ca2+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F-有________个,在空间构成的构型为________;每个F-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a2+有________个,在空间构成的构型为________。

[提示](1)6 12(2)共价键、范德华力(3)2NA(4)12 6 正八面体形(5)8 正方体形 4 正四面体形

[考点多维探究]

角度 晶体的结构分析

1.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呈立方体结构,晶体中氧的化合价部分为0,部分为-2。如图所示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个晶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95812297】

A.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2,每个晶胞含有4个K+和4个O

B.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8个O,每个O周围有8个K+

C.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8个

D.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6个

A [B项,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6个O,每个O周围有6个K+。C、D项,晶体中每个K+周围最近的K+有12个。]

2.(2016·全国乙卷节选)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下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C为。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给图示可知,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答案]

3.(2015·全国卷Ⅰ节选)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1)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________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________个C原子。

(2)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________个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________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

[解析](1)由石墨烯的结构可知,每个C原子连接3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的C原子数为×6=2。

(2)由金刚石的结构可知,每个C可参与形成4条C—C键,其中任意两条边(共价键)可以构成2个六元环。根据组合知识可知四条边(共价键)任选其中两条有6组,6×2=12。因此每个C原子连接12个六元环。六元环中C原子采取sp3杂化,为空间六边形结构,最多有4个C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答案](1)3 2(2)12 4

立方体中粒子周围粒子的个数判断

考点3|

四种晶体的性质与判断

[基础知识整合]

1.四种晶体类型比较

类型

比较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

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构成粒子

分子

原子

金属阳离子

和自由电子

阴、阳离子

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

共价键

金属键

离子键

硬度

较小

很大

有的很大,有的很小

较大

熔、沸点

较低

很高

有的很高,有的很低

较高

溶解性

相似相溶

难溶于任

何溶剂

常见溶

剂难溶

大多易溶

于水等极

性溶剂

导电、传热性

一般不导

电,溶于水

后有的导电

一般不具有

导电性

电和热的良

导体

晶体不导电,水溶液或熔

融态导电

2.晶格能

(1)定义

气态离子形成1

mol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单位kJ/mol,通常取正值。

(2)大小及与其他量的关系

①晶格能是最能反映离子晶体稳定性的数据。

②在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则晶格能越大。

③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就越稳定,而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应用体验]

1.在下列物质中:NaCl、NaOH、Na2S、H2O2、Na2S2、(NH4)2S、CO2、CCl4、C2H2、SiO2、SiC、晶体硅、金刚石。

(1)其中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

(3)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

(4)其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

(5)其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原子晶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中属于分子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NaCl、Na2S(2)NaOH、(NH4)2S

(3)(NH4)2S(4)Na2S2(5)SiO2、SiC(6)H2O2、CO2、CCl4、C2H2

2.比较下列晶格能大小

(1)NaCl________KCl

(2)CaF2________MgO

(3)Na2S________Na2O

(4)CaO________KCl

[提示](1)>(2)<(3)<(4)>

[考点多维探究]

角度1 晶体类型判断

1.(1)(2015·全国卷Ⅰ)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的熔点为253

K,沸点为376

K,其固体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

(2)(2015·全国卷Ⅱ)O和Na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3)(2013·福建高考)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

4NH3+3F2NF3+3NH4F

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原子晶体

D.金属晶体

[答案](1)分子(2)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3)abd

2.(2017·揭阳模拟)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有关的判断错误的是()

Na2O

Na

AlF3

AlCl3

Al2O3

BCl3

CO2

SiO2

920

97.8

291

190

073

-107

-57

723

A.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

B.在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

B [A项,金属晶体也含有金属阳离子;B项,BCl3不属于8电子结构;C项,CO2为分子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D项,Na为金属晶体,熔点比分子晶体AlCl3的低。]

三角度判断晶体类型

(1)依据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力判断

①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离子键。

②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

③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微粒间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

④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金属键。

(2)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

①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2等)、强碱(NaOH、KOH等)和绝大多数的盐类是离子晶体。

②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硅等)、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是分子晶体。

③常见的单质类原子晶体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常见的化合物类原子晶体有碳化硅、二氧化硅等。

④金属单质是金属晶体。

(3)根据各类晶体的特征性质判断

一般来说,低熔、沸点的化合物属于分子晶体;熔、沸点较高,且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晶体;熔、沸点很高,不导电,不溶于一般溶剂的物质属于原子晶体;能导电、传热、具有延展性的晶体为金属晶体。

角度2 晶体的主要性质(熔、沸点、硬度等)

3.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的是()

A.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

B.HF、HCl、HBr、HI的熔、沸点顺序为HF>HI>HBr>HCl

C.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D.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C [A项、B项中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关,含有氢键时会出现反常现象,与分子内共价键无关。D项离子晶体内存在的是离子键。]

4.(2015·浙江高考改编)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

A.第一电离能:O>N

B.水溶性:CH3CH2OH>CH3CH2OCH2CH3

C.沸点:HCl>HF

D.晶格能:NaCl>MgO

E.硬度:MgO>CaO>BaO

F.熔点:NaF>MgF2>AlF3

G.沸点:H2O>HF>NH3

H.熔点: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I.熔点:二氧化硅>NaCl>I2>冰

[答案] BEGI

5.(1)冰的熔点远高于干冰,除因为H2O是极性分子、CO2是非极性分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F的熔点________(填“>”“=”或“<”)BF的熔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熔点________(填“>”或“<”)N2的熔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H4、SiH4、GeH4的熔、沸点依次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SiO2比CO2熔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2O分子间形成氢键

(2)> 两者均为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的电荷数均为1,但后者的离子半径较大,离子键较弱,因此其熔点较低

(3)> CO为极性分子而N2为非极性分子,CO分子间作用力较大

(4)增大 三种物质均为分子晶体,结构与组成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5)SiO2为原子晶体而CO2为分子晶体

熔、沸点的比较方法

(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

(2)同种类型晶体,晶体内粒子间的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①离子晶体: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晶格能越大,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MgCl2,NaCl>CsCl。

②原子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③分子晶体

a.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如H2O>H2Te>H2Se>H2S。

b.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SnH4>GeH4>SiH4>CH4。

c.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CO>N2,CH3OH>CH3CH3。

d.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如CH3—CH2—CH2—CH2—CH3>

CHCH3CH3CH2CH3>CCH3CH3CH3CH3。

④金属晶体:一般来说,金属阳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Na

[课堂小结·反馈达标1+1]      全新理念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1.一组判断,展示高考易误点

(1)只要有规则外形的固体就是晶体。()

(2)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中分别只有分子间作用力和离子键。()

(3)冰的晶胞结构与金刚石的晶胞结构相似。()

(4)在晶体中只要有金属阳离子一定有阴离子。()

(5)干冰、晶体O2和晶体I2的晶胞结构相似,均属于分子密堆积。()

(6)金属晶体的熔点可能高于分子晶体也可能低于分子晶体。()

(7)AlCl3不是离子晶体的事实是熔化时不导电。()

(8)在石墨晶体中有共价键、金属键和范德华力,故石墨晶体为混合型晶体。

()

(9)石墨与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均采用sp3杂化。()

(10)离子晶体中离子间距越小,带的电荷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

()

(11)AB型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相同。()

(12)石墨晶体中碳碳键长比金刚石中碳碳键长短,故石墨熔点比金刚石的高。()

[答案](1)×(2)×(3)√(4)×(5)√(6)√(7)√(8)√(9)×(10)√(11)√(12)√

2.一题串知,覆盖高考考什么

(1)(2016·全国乙卷)①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晶体类型为________。

GeCl4

GeBr4

GeI4

熔点/℃

-49.5

146

沸点/℃

83.1

186

约400

[考查晶体类型判断和性质]

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Ge单晶的晶胞参数a=565.76

pm,其密度为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考查晶体密度计算]

(2)(2014·全国卷Ⅰ)①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________个铜原子。[考查晶胞结构粒子数的计算]

②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

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列式表示Al单质的密度________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考查晶胞粒子配位数和密度有关计算]

(3)(2013·全国卷Ⅱ)A、B和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A、B、D分别为F、K、Ni元素)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D的配位数为________;

[考查晶体结构与组成]

②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cm-3。[考查晶体密度计算]

[解析](1)①由锗卤化物的熔沸点由Cl到I呈增大的趋势且它们的熔沸点较低,可判断它们均为分子晶体,而相同类型的分子晶体,其熔沸点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因为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大,熔沸点就越高。

②每个晶胞中含有锗原子8×1/8+6×1/2+4=8(个),每个晶胞的质量为,晶胞的体积为(565.76×10-10cm)3,所以晶胞的密度为。

(2)①Cu2O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一个Cu2O晶胞含有氧原子个数为4+×6+×8=8,那么该晶胞中含有铜原子个数为16。

②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则晶胞中Al原子的配位数为12。每个晶胞中含有Al原子个数为8×+6×=4个,晶胞参数a=0.405

nm=0.405×10-7

cm,晶胞的体积为(0.405×10-7

cm)3,因此晶胞的密度可表示为g·cm-3。

(3)①在该化合物中F原子位于棱、面心以及体内,故F原子个数为×16+×4+2=8个,K原子位于棱和体内,故K原子个数为×8+2=4个,Ni原子位于8个顶点上和体内,故Ni原子个数为×8+1=2个,K、Ni、F原子的个数比为4∶2∶8=2∶1∶4,所以化学式为K2NiF4;由图示可看出在每个Ni原子的周围有6个F原子,故配位数为6;

②结合解析①,根据密度公式可知ρ==

g·cm-3≈3.4

g·cm-3。

[答案](1)①GeCl4、GeBr4、GeI4的熔、沸点依次增高。原因是该类晶体为分子晶体,分子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 分子晶体

②×107

(2)①16 ②12

(3)①K2NiF4 6

②≈3.4

第五篇:高三数学下学期复习教学计划 - 福建省顺昌第一中学网络

高三数学下学期复习教学计划

顺昌一中叶 觐尧

一、考情分析

1.考试范围:人教版数学必修1、2、3、4、5;选修2-

1、2-

2、2-3。

2.高考数学试题特点:(1)注重对“三基”的考查,贴近课本;(2)注重学科内容的联系与综合;(3)注重考查数学思想方法,考查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4)试题注重能力立意,以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能力;(5)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设计了应用性、探索性的问题,(6)试题体现层次性,梯度安排合理,坚持多角度多层次考查。有效地检测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学情分析

本届学生在高

一、高二阶段思想认识不到位,学习抓得不紧,尤其课时不足,只重进度不重效果,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掌握不好,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不足。并且,学生的“知识回生”太快,有明显优势的学生较少,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不强.还有不少数学是“缺门”的优生。

三、指导思想

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抓数学的通性通法,即教材与课程目标中要求我们把握的数学对象的基本性质,处理数学问题基本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以不变应万变,使数学学科的复习更加高效优质。

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教材》,既要关心《课程标准》中调整的内容及变化的要求,又要重视今年数学不同版本《考试说明》的比较。结合上一年的新课改区高考数学评价报告,对《课程标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探求命题的变化规律。

四、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

1、“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把握通性通法.重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重要的定义、定理不但要掌握结论,还要掌握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高考试题将课本知识作了综合性处理,即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因此复习时,不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掌握,还要注意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注意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联系,挖掘课本内容的深刻内涵,编制和构建高中数学知识网络体系。不但重视概念和结论以及方法的要点,还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领悟每一个定理公式结论的来龙去脉,掌握它的使用条件以及推演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可能达到的效果,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以达到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的高度。

2、以“错”纠错,查漏补缺。让学生收集平时做作业的错误,以便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看一看,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注重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及时归纳,触类旁通。

3、严格训练,规范作答.要求学生平时做题做到:想明白、说清楚、算准确,即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密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

4、精心准备,讲评到位.在讲解例题或讲评试卷时,通常从以下四个方面讲解:

①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

③本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

④学生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属于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原因?然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调整复习策略,使复习更有重点、有针对性。

5、周密计划,合理安排。

第一轮复习,使学生“双基”过关;

第二轮复习,疏通数学思想、方法,追踪热点。

第三轮复习,进行热身训练。

下载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