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教育开展情况汇报
黔江区特殊教育学校 职业教育开展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学生107人,其中听障学生46人,智障学生61人。现有教学班13个,其中培智班级6个(一年级至六年级各一个班),听障班级4个,(三年级,六、七、八、九年级各一个班)。学生年龄在8岁至21岁之间,年龄差距大。现有教师30人,特教专业毕业的17人。
二、职业教育开展情况
(一)实施对象:听障高年级学生
(二)实施目的
通过对聋生的的职业教育,提高聋生的全面素质,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使广大聋生的生活由封闭转向开放,不断增强学生外出实训中交际能力和社会交流能力。通过学习,聋生能掌握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有立身之本,从而矫正他们因残疾带来的自卑心理。通过积极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让聋生逐渐树立自强、自爱、自信、自立的信心,努力做到残而不废,残而有为。
(三)工作内容 1.培育两支队伍
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依靠专、兼职两支队伍。为此,学校先派教师外出学习各项各专业的技术。使他们成为“双师型”人才,成为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坚力量。同时,聘请校外的专业人员来校执教,作为兼职教师,力求职教队伍在稳定中不断扩大。
2.寻求社会培训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聋哑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们需要融入社会的职业技能,学校通过聋哑学生和社会力量办学或者劳动就业部门以及技校的学生联谊,开展一些手把手的操作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一些简单易行的技术。
3.实行职业技能分块
根据聋生的特点和我区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的要求,把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分成两大模块,一块是基本生活技能教育,一块是专业职业技能教育。前者包括生活自理和初步家政教育,后者包括串珠教学、丝网花制作、美容美发、缝纫技术等教育。专业的设置实行动态变化,即根据学校需要和学校办学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模块设置,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4.加强教材建设
目前没有现成的聋校职教教材和实训指导书,我们采取借用、选编等方法,逐步完善,然后在外聘兼职教师的帮助下,再编写职教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5.建立实训基地
校内:建成实训专用教室及场所3个:美容美发室;串珠、丝网花制作室;陶艺制作室。专供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教学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校外:在黔江区哑哥发屋、鹏达实业有限公司、佳兰美容美发建立实习基地,供我校即将毕业的聋生实习、见习。6.运用远程教育平台和多媒体教学培训学生
远程教育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平台,它有很多聋生喜闻乐见的视频职教节目供学生学习。我们还通过播放影碟和下载的视频节目对学生进行职业和劳动技能培训,用以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职业教学的兴趣,使他们更为直观的感受知识。
(四)成果 1.学生就业情况
从我校毕业的学生通过学习美容美发,现有5人在黔江或重庆的理发店就业(简福军、龚锦燕、龚曼、程敏、任建美、秦秋红、杨美玉),夏凤鸣在澳特尔服饰就业,还担任了车间小组长,5人在富士康电子公司重庆分公司就业(陈坤、祁志进、张力、熊健、张晓彪),其余毕业学生和家里人一起在外工厂务工较多。
2.学生作品及销售
通过课程学习,手工作品数量较多,串珠,丝网花成品质量好,数量多。销售主要以定期义卖为主。至2012开设手工课以来,由学校组织进行过3次义卖,在大众广场、小广场、步行街等人流密集的地方,由教师、学生和志愿者一起,定价售卖,效果良好;其次,重庆生活频道演员到校参观,购买多件手工作品,再通过他的影响力,朋友圈网上卖出较多作品。今年,我校和武警支队联谊,在他们的帮助下正在筹建开网店,计划通过网店售卖学生作品。陶艺课程因本期刚开设课程,作品较少。
第二篇:职业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职业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职业教育调研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县xx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54年,原为xx第三中学,1983年改办职业中学,名为“xx县xx畜牧职业学校”。1985年被原达县地区教委确定为市级重点职业中学,命名为“xx县xx职业中学”,1993年被原xx省教委确定为首批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命名为“xx省xxxx职业高级中学”。1999年与xx县职中、xx农校合并为“xx县职业中专学校”。2002年3月与xx师范学校、宣师二附小合并为“xx省xx职业中专学校”,成为“xx分校”。2009年12月经xx省教育厅批复,与原xx县xx初级中学合并设立为“xx县xx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有两个校区,初中部设在原初级中学,职成部设在原xx分校,两部相距约1.5公里。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xx人,在校学生近xx人(不含顶岗实习学生)。其中,中职在校生xx余人,初中生xx余人,附设幼儿班约xx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人。
学校固定资产xx余万元,设备资产总计xx万余元。占地面积xx平方米(其中职成部xx平方米),建筑面积x平方米(其中职成部xx平方米)。
职成部目前开设有7个专业,采用两种办学模式。
7个专业:农学(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会计、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应用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
两种模式:一是“2+1”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文化和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第三年到签约单位带薪顶岗实习,实习期满即可就业;二是“三年一贯制”,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后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或各高校单招考试,考不上理想大学的学生,学校负责推荐到签约单位就业。
二、设立新校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
设立新校三年来,在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关怀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1.2010年末,顺利地通过了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评估验收。
2.2012年新建的初中部学生食堂(xx㎡,xx万元,设备采购约xx万元),本学期已正式投入使用。
3.畜牧兽医专业获得中央财政支持,xx万元设备设施目前已采购到位,正在进行安装调试。4.教育教学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①初中教育:2010年被教育局授予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进步奖;2012年被教育局表彰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②中职教育:2010,被教育局表彰为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每年对口高职考试本科和专科上线率均位列全市前茅,2012年xx人参考,本科上线xx人,专科上线xx人,本、专科上线率达83.8%。5.创建了县级文明单位(2012),被教育局党组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被共青团县委评选为红旗团委(2010),安全工作连续三年获奖并被被教育局命名为“和谐校园”(2010)和“星级平安学校”(2012)。体育教育工作(2010、2011)、后勤服务工作(2010)、教研工作(2011)、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竞赛(2010、2012)、中小学生艺术节(2012)、中小学生优秀艺术人才大赛(2012)、科技创新大赛(201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工作(2011)等项目,累计获得县(或市)级表彰达20余次。
三、办学优势与特色
周所周知,xx职校是一所新生的却又有着悠久职教历史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说它“悠久”,是因为它有着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改革开放后全县最先改办职业教育、首批获得“省级重点职业中学”殊荣的学校;说它“新生”,是因为它于2010年初才从县职业中专校分离出来,与原xx初级中学合并而被重新命名。30年来,学校走过了“1983年职教起步——1985年创‘市重’——1993年创‘省重’——1999年并入县职中——2005年创‘国重’——2010年初从头起步——2010年末再创‘市重’”的曲折经历。这些年来,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xx职校人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困境中求发展,负重前行,积淀了厚重的职教文化底蕴。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国际小母牛基金会官员威尔·琼斯和xx等国内外专家、领导先后到校视察,高度评价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人民日报》、《xx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xx日报》、xx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成绩,并将学校誉为“加快发展畜牧业的一个典型”、“西南农村职教的一面旗帜”和“巴山职教之花”。
1.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 学校改办职业教育伊始就明确了办学方向:立足农村,面向市场,为社会培养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确立了以畜牧兽医专业为龙头,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应用、财经、电子等一批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专业。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农村、服务农村、致富农民”的办学宗旨,凭着鲜明的职教特色,经受住了教育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考验,赢得了生存和发展,赢得了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结合地方实情,多形式服务“三农”。一是大力培训“星火带头人”,二是广泛建立科技服务网点,三是积极组织学生“科技赶场”,四是帮扶科技示范村(户)。1998年以来,学校先后在xx镇xx村和xx镇xx村开展了对口帮扶试点工作。学校畜牧兽医专业师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义务为这两个村规划设计奶牛圈舍、指导饲养、传授技术、义务出诊、防疫治病,进行猪、牛的人工授精和饲料配制。弹xx村和xx村目前养奶牛xx余头,年产值xx余万元,仅此一项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全村人均收入在xx元以上,xx年主产值达xx万元,人均收入达xx多元,成为远近有名的“小康示范村”。学校已累计培养了xx余名中职毕业生,中短期专业技术培训人员xx余名。其中,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毕业生约xx余人,短期培训约xx人,使全县畜牧技术人才比例由xx年的万分之四上升到现在的万分之三
十六、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xx%,成为全省畜牧业十强县、全国百强县。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7.6%,畜产品交易额占农产品集市贸易的25%以上,农民现金收入中出售畜禽产品占60%以上,托起了xx农业经济的半边天。
据不完全统计,已毕业的学生中,有xx人成为了xx市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其中副处级以上的xx人,乡镇正科xx人,副科xx人),xx人成为企事业单位领导和技术骨干、xx人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奖励。在xx市各县(市、区)畜牧系统和xx牧场、xx乳业公司直接安置就业的xx人,担任乡(镇)畜牧站站长的xx人,其中成为畜牧系统业务骨干的有xx人,xx牧场技术开发人才的有xx人、xx乳业公司部门经理和技术骨干有xx人。他们已成为带动一批、影响一片、致富一方、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领头雁”。
1985年5月,《人民日报》以《xx县畜牧业发展快》为题报道了我校为xx县畜牧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并配发评论员《xx》。1987年4月,《教育导报》以《xx》为题,报道了我校在农村畜牧业方面做出的成绩。2006年4月,《xx教育》以《农村职中应服务“三农”》为题,报道了我校在地方新农村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于1986年被原xx地区教委确认为市级重点骨干专业,2005年10月,被xx省教育厅确认为省重点骨干示范专业。
2006年12月,学校申报的科研课题《xx》被xx市政府评为三等奖,被中国教育教学研究协会评为“国合杯”一等奖。2009年12月,学校申报的科研课题《xx》获xx省政府三等奖。2.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充分彰显职教特色
(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资金紧缺问题。学校与深圳市xx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出资xx余万元建立两个服装实作室和两个电子通讯实作室。签定详细周密的校企合作协议,采用“定单培养”、“联合办学”等模式把企业的资源引入到学校里,这样不仅减轻学校的就业压力,同时也减少学校的开支。
(2)边学边教,激发师生共同学习的兴趣。学校与xx菌业有限公司、xx乳业有限公司及学校附近乡镇种养植专业户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根据教学需要和企业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把学生安排到企业,由理论或实训教师带队进行现场教学、现场管理、现场模拟、现场动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工作的性质,了解工厂的工作制度。
(3)办校进厂(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学校与xx、xx牧场、xx菌业有限公司、xx乳业有限公司、xx养猪场等企业长期合作,把实践教学作为重点,通过操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边实践边学习,学生把自己的精力释放出来。通过实验、实训、工厂教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等方式,学生把自己学到的部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4)融入企业,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通过和企业的交往、沟通,学习到社会上的各种交往礼仪,体验工厂的生活,感受工厂的环境,磨练意志,锻炼谋生本领,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养成吃苦耐劳、敬业等优良作风,从而使自己在以后的就业中找到合适的工作。
3.重塑自信,励志成才,为高职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就业和升学两条腿走路,是xx职校的办学模式。学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适用技术型人才的同时,也为相当一部分志存高远、立志走读书成才之路的学生搭建了发展平台,为高职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xx年为例,学校xx人参加高考,本科上线xx人,专科上线xx人,其中对口单招考试就有xx人被各大专院校提前录取。重塑学生自信心,激励学生进步和成才,是xx职校培养学生的成功经验。主要做法有:
(1)重塑学生的自信心。广泛建立学生与教师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全面掌握学生及家庭的基本信息;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努力搭建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出台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进步和成才。(2)多措并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专业引导,牢固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聘请本校的优秀毕业生返校作“个人成长经历”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企业、厂场、园区,展望学生所学专业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的美好前景;调整课程设置,降低教学难度。(3)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4)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四、主要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基础能力薄弱,硬件设施亟待改善
自1999年与县职中合并之后,10多年来,我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几近停滞。目前,我校亟待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有:
(1)立项修建初中部办公综合楼和职成部办公楼,以化解超级大班和改善办公条件。初中部教学楼共18间教室,8间小办公室。新校建立后,为便于管理,原职高的初中生全部迁往初中部,造成了教学和办公用房空前紧张,原来的图书室、阅览室、音乐、美术和多媒体等功能室均被挤占。职成部一直就没有独立的办公楼,几个处室、几个专业组挤在一间屋里办公,且分布零乱,极不规范。
(2)改造及新建学生宿舍。初中部现在的学生宿舍是原xx厂于1970年修建的职工宿舍,现经加固改造后仍在使用;职成部的学生宿舍,按标准最多只能容纳xx人,还需修建一幢学生宿舍楼。(3)改建职成部学生食堂。职成部现有两个学生食堂,但功能间不齐全,设备陈旧老化,且餐厅面积不足,不能容纳现有学生在厅内用餐。
(4)绿化美化校园。职成部上操场增设了一个供学生休闲、学习的小广场,因资金紧张而没有进行绿化,影响学校整体形象。初中部校园绿化面积严重不足,运动场边坡也急需治理。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2.师资力量薄弱,紧缺双师型教师
学校在编教职工仅xx人,其中有xx人离职读研,xx人被其他单位借调或借用,xx人因患精神病常年病休,实际在编在岗教职工只有xx人。加上xx名特岗教师,借用了xx名他校教师,临聘了xx名代课代工人员,才勉强维持运转。中职语数外及建筑、农学、服装等专业教师紧缺,亟待补充。再加上学校条件差,而对引进教师的条件要求又过高,导致优秀教师难以引进,专业教师难以留住。3.区位优势差,交通不便,生源范围狭小,招生难度大
学校地处xx县的北大门xx镇,距县城57公里,与xx市xx镇接壤。学校虽与210国道和xx铁路xx站相邻,但随着xx二线和xx高速的建成通车,xx镇的交通运输能力反而严重下降。一是取消了下行慢车在xx站的停靠,二是xx至xx的过路班车班次减少了一半,三是除国道外与附近各乡镇没有直达班车。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生源。近些年来,如果没有春招政策和xx、xx片区学校的鼎力支持,是很难完成招生任务的。
五、几点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2.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打造职教集团。
3.加快重点专业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4.强化统筹,整合职教资源,做优xx的职业教育。
xx县xx职业技术学校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第三篇:职业教育办学汇报材料
西乡县职业技术高中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近年来,省委政府、教育厅,市县政府、教育局一直以来对西乡职业教育发展给予了长期的关注、支持和厚爱,借此机会,我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学校近年来的办学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西乡县职业技术高中创建于1983年,位于城西三里河,距县城三公里,覆盖人口41万,占地面积100亩,开办有秦巴茶艺、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铁路运输、空中乘务、新能源应用等九大类专业。其中,秦巴茶艺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6%,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稳定率达85%,近两年就业学生月收入均达4000元以上,近5届毕业生中已经有8人成功创办了个体企业,有4人成长为大型公司的中层领导,学校对外培训部年培训人数达4000人以上。
近年来,学校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累计争取中省市县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新建了公寓楼、茶艺楼、运动场,装饰装修了校园文化广场,专业实训设备不断更新;成功与北京通航、江苏连通教育达成合作办学协议;各类竞赛硕果累累,2016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我校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
第四篇: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视察汇报
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视察汇报
9月14日,在市政协委员联络组在联络组组长、县政协主席率领下,对我县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视察,市政协委员、县人大副主任吴昌亮,市政协委员、县政府副县长等参加视察。视察组分组对县城部分幼儿园和乡、乡中心幼儿园进行了实地察看,听取了县教育局关于我县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的汇报,随后展开热烈的座谈讨论。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教育内涵发展工作,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把重点转向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针对学前教育出台了《关于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新建民办幼儿园补助办法》等文件,从统筹规划、完善体制、提升素质、提高质量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并且从今年起开展学前教育示范(达标)乡镇评估,将结果纳入县委对乡镇目标责任考核加分项目。对职业教育也从政策上逐步加大扶持力度,今年拟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将有力地促进我县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硬件设施明显优化改善。随着“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工程”的全面推进,加大对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学前教育方面,城区投入2000多万元新建了实验幼儿园,乡镇投入500多万元改造了一批附属园,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硬件设施。职业教育方面,职业高中2016年整体搬迁到原中学,学校占地面积由原来的3亩增加到36亩,并投入150万元新建了机电实训大楼和旅游实训基地,硬件条件跃上了新的台阶。
(四)学校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学前教育方面,实施幼儿园办园准入制度,开展办园水平评估考核,不断规范幼儿园管理;配备专职学前教育教研员,加强对幼儿园教育实验和科研的管理指导,提高学前保教工作水平。职业教育方面,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加强德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校园安全、日常管理等工作,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学前教育方面
2、布点缺乏全面规划。对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在城乡的选点、设置处于放任状态,导致布点不均衡。如一些新开发的商品房小区,因政府在规划中没预留土地,投资人要么租赁简陋的民房,要么舍近求远办学,给幼儿上学带来不方便。
3、部分园区隐患较多。主要是民办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由于办园条件简陋,在安全、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一是幼儿园房屋自身安全问题。许多幼儿园租用民房或老房,房屋结构不符合办园标准,如乡中心幼儿园是原乡老卫生院,房子老旧,安全性差。二是活动场地问题,一些幼儿园没有户外活动场所,简单地在道路上用栅栏围一块地就当活动场所,不但造成行人不方便,更有可能带来安全问题。三是卫生得不到保障。许多幼儿在园入厕、饮水、盥洗等基本卫生条件都得不到保障,孩子们在这里基本上只是被简单的“看管着”。四是治安安全难预防。县城公立幼儿园已配备保安人员,但乡镇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多数没有配备保安,安全防范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4、优质师资难以招到。由于受“逢进必考”门槛限制,新教师必须全部通过招考才能可能被录用,而与此同时,其它一些地方对优秀教师可不用招考,能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录用,这就造成一些名校毕业的优秀教师直接被“截流”。如近三年我县招聘的42名幼儿教师中,只有1人是幼儿师范毕业,5人是杭州幼儿师范毕业。总之,具有一定名气的高校毕业教师、优秀教师明显过少。
5、教育研究力度不大。从幼儿园方面看,部分幼儿园既没有教育目标也没有教育规划,基本上是用“保姆式”、“看管式”的方法经营幼儿园,部分幼儿园则倾向“小学化”。从家长方面看,多数家长看重孩子在幼儿园的识字和运算能力,较少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创造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等素质方面的培养。从教育主管部门看,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仍然投入偏低,学前教育研究不深,幼儿素质教育推进困难。
(二)职业教育方面
1、学校硬件不能达标。一是校园面积过小。现学校占地面积只有30多亩,而按省二级职业学校老标准,校园面积要达60亩以上,按新标准人均要占地37平方米;二是实训设备短缺。现学校只有钳工设备能基本满足要求,其它的设施设备均不能满足实训需要,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2、专业教师极为匮乏。现学校教师多数从其他义务教育学校调入,难以适应技能型人才的培训要求。目前,63名专任教师中,专业教师只有30人,且真正科班出身的只有6人,完全不能满足技能教育需要。
3、配套资金难以落实。一是欠发达骨干学校建设、省示范专业、省示范基地建设资金县财政没有按照省里政策规定给予1:1配套;二是“双证制”工作经费没有列入县财政预算;三是缺乏奖励经费,造成企业来学校提供实训机会的积极性不高。
4、涉农专业无法开班。我县茶叶等农业产业发展迅猛,开设茶叶等涉农专业的呼声也较高,但由于家长观念没有转变,学生兴趣不浓等原因,造成学校连续两年开设的茶叶类专业因生源不足而无法开班,不能更好地发挥职业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针对性强的服务作用。
三、几点对策建议
(一)学前教育
1、转变观念,形成发展共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学前教育学校建设”,再次强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学前教育纳入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把学前教育入园率等指标列入乡镇目标考核,在全县形成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好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2、理清思路,明确发展责任
一是城镇建设部门要把城区配套幼儿园列入小区建设规划,达到一定规模的小区要公建配套幼儿园。二是教育、安监、消防、卫生等部门要加大对城区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监管力度,根据各自职能对幼儿园进行检查,督促整改存在问题,并实行优胜劣汰制度,促进民办幼儿园不断提高档次。三是乡镇政府要全面承担起乡镇中心幼儿园正常运行与发展的职责,制订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尽快实现一乡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的目标,逐步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根据人口规划积极发展村级幼儿园,方便农村幼儿就近入园。
3、理顺关系,增强发展活力
一要理顺学校附属幼儿园的关系,建议把学校附属幼儿园明确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办性质幼儿园,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主办学校作进行业务指导,享受公办幼儿园的相关扶持政策和待遇。二是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学前教育研究,广泛收集幼教发展新信息、新动态,引导办园者主动探索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教研带科研,科研促教研的良性循环。
4、增强师资,提高发展质量
一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招聘幼儿教师。针对幼儿教师专业性,全部采用考试方法难以招聘到名校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的现状,要适当降低优秀人才选聘的门槛。如对优秀人才、急需人才可以开启“绿色通道”,允许人事和教育部门直接通过考核办法选聘。二要增加编制,提高专业幼师比例。要逐步增加县实验幼儿园、县中心幼儿园、学校附属幼儿园以及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正式幼儿教师编制,以增加公办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三要加强对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成立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县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制定幼师轮训计划,在一定时间里对幼儿师资进行轮训。同时,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到先进地区进行观摩学习,以开阔视野,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
(二)职业教育方面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一是配套资金的落实,要严格落实上级财政扶持、奖励补助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二是加大教育设备设施资金投入,加快购置教学设施设备,以解决职业高中实训条件差、实训不到位问题;三是建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每年安排30%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和提取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建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
2、加强职教队伍建设。一是在人员编制核定范围内,根据职业高中专业设置情况,鼓励学校根据需要到企业选聘人才到学校当教师;二是定期不定期安排职业高中教师到企业实习,以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对教师职称评定方面对职业高中给予适度的关心。
3、加快职教教学研究。一是安排专门编制,在职业高中成立职教研究中心,加强对我县职业高中教学发展的理论研究;二是成立由县长或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整合各方资源,建立起县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定期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4、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强对各个相关部门的协调,把各部门的培训指标统一到职业高中培训中心,并整合组织、人事、农业、林业等培训资金,发挥资金效益,提高培训质量和资源利用率。
5、加快学校硬件建设。一是可否将县体育运动场与职业高中共享;二是把职业高中以北,运动场以南地块征用给职业高中,使职业高中达到省二级标准。
第五篇: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攻坚克难,打造三湘职业名校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永州市工商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永州市零陵区唯一的一所公办全日制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首批“湖南省示范性职业学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是永州职教学会牵头学校、永州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基地和永州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基地,是永州职业教育的窗口学校,是永州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2009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通过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验收,学校荣获零陵区综治和创卫双项先进,2015年被评为湖南省资助研究先进单位,“机械装备加工与制造”专业群立项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项目建设。2016年,学校作为全市唯一一所中职学校获“永州名校”称号。
学校占地265亩,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达7000多万元。现有在岗教师383人,其中聘请教师70人,专任教师300人,专业教师222人,双师型教师151人。本科学历316人,研究生学历32人,教师结构合理,师生比为1:13.75。学校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23人,技师或高级技师34人。
学校开设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工艺美术、汽车制造与检修、模具设计与制造等13个专业。有注册班级92个(在校班级80个,顶岗
实习班级12个),注册学生5310人。
学校现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2个,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2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1个。建有服装、电子、数控、模具、汽修、机械加工、财会模拟、计算机实训中心等51个实训室。开办了名臣制衣有限公司、永邦电子有限公司两个校办企业。省社会劳动保障厅在学校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省商务厅将学校定为外派劳务培训基地。
多年来学校坚持“两手抓”的办学方向,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办学规模日趋扩大,办学品质稳步提升。现将学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政府高度重视,多方保障加大投入
零陵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职业教育放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组织上、制度上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成立机构,为学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副市长、零陵区委书记严兴德同志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区长唐烨同志担任零陵区职教中心主任。区委书记和区长每年都带领四大家领导以及区编办、教育局、人社局、国土局、住建委、发改委、工业园区等政府职能部门来学校现场办公,解决学校在基础能力建设、经费投入、招生就业、教师编制、校企合作、专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区委区政府以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为牵头单位,组建了零陵区职教中心管委会,明确了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职责,统筹全区职业教育资源和经费,明确区人社局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区农业局组织的“阳光培训”等技能培训均由我校承担。2008年零陵区职教中心立项为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二)多措并举,为学校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一是为保障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区委区政府逐步调整了高中阶段学校布局,先后将永州九中、永州十一中和永州五中改为全日制初中学校,原有的六所普通高中压缩到三所。(永州一中被升格为市管学校)
二是制定并颁布了《零陵区建设教育强区规划纲要(2011-2015)》、《永州市零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2011-2015)》、《零陵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提出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健全发展机制,制定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突出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在全区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职业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议教会议,研究解决职业教育中的问题。
三是区职教中心和区教育局每年制定高中阶段招生方案和奖励政策,确保普职正常分流。我校2013年招收新生1893人,2014年1693人,2015年1894人。
四是重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学校学生规模不断提升,重新调整学校教师编制数,编制数由原来的310人增加到408人;通过人才引进方式,让学校到企业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给予学校政策,让学校优先到区内所撤高中学校分流文化课教师和公开向社会招考专业教师;由学校自主向社会公开聘请专业教师,每年为学校解决聘请教师工资。
(三)保障投入,为学校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2013年至2015年,为加强学校发展建设,零陵区委区政府投入共计2500多万元。
一是零陵区区本级城市教育附加费30%比例用于职业教育,2013年、2014年、2015年拨付资金分别为3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
二是地方教育费附加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拨付56.1708万元、100万元、100万元用于职业教育。上述经费共计256.1708万元,没有用于人员经费支出。
三是区财政按区域人口人均一元的标准,预算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2013年、2014年、2015年我区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每年63万元共计189万元,已足额预算并拨给了学校。
四是2013年至2015年新增一般转移支付资金有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每年用于职业教育 20 万元。财政一般预算单独安排职业学校专项基建经费,并做到了专款专用。其中2013年安排了250万元、2014年安排了300万元、2015年安排了100万元,合计安排职业学校专项基建经费650万元。
五是我区按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基本工资总额的1.5%计算,区财政足额预算了该项师资培训经费,2013年(全区)
204万元、2014年(全区)275.4万元、2015年(全区)274.9万元。该项经费全区中小学、职业学校统一预算,统一管理和使用。
六是2013年零陵区职业教育的专项建设项目为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以全省第四名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验收,计划安排配套经费40万元,实际拨付到位43.8292万元。
七是国家和省定的其它职业教育投入政策得到了落实。区财政每年安排基础能力建设专项经费,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为16.7万元、21万元、20万元。
学校公用经费的5%以上用于教师培训,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为32万元、36.6万元、33.7万元用于学校教师培训。
二、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2013年7月学校顺利实现“东部西迁”后,结束了长达18年的一校两址,隔河而治的办学历史。目前学校占地265亩,建筑面积达到7万多平方米。2013至2015年,学校共计投入5000多万元加强硬件建设。2013年投资800万元建设一栋7200㎡集模具、数控、机械加工、电子、服装于一体的实训大楼;投资504.85万元建设一栋3900㎡的师生食堂;投资754.6万元征地50亩,建设400米的塑胶标准田径场;投资947万建设面积7000㎡的女生公寓;投资1420万元建成面积为10080㎡的综合楼。2014年投
资550万元建设一栋5804㎡的教师公租房,投资200余万元改善学校基础设施,进行校园绿化、美化、亮化,规划校园交通。2015年投资140万元整修木楼,投资20余万元对科技楼与木楼间的空地进行绿化,投入现金200余万元,加上以土地折算资金投入的方式与区房产局共建学生公寓一栋,建筑面积达8900㎡。投入100万元升级1000M主干和100M到桌面的校园网,连接到所有科室、教室、寝室,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二是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学校通过与当地企业以“责权共担”股份制形式共同创办了“飞凌科技有限公司”、“永邦电器有限公司”、“名臣制衣有限公司”,引入企业的实际运行环境,对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2013年至2015年,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了数控加工和计算机两个校内生产实训基地,数控加工有了自己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数控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立项为“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学校积极与永州市经济开发区和零陵工业园区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要求。
三、对接地方产业,构建职教特色专业群
学校专业设置紧紧对接地方产业,改传统的“供给驱动”为“需求驱动”,围绕“稳规模,抓管理,提质量,树品牌”的建设目标,加强校企合作,实施专业群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
(一)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吻合
学校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三联一主体”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努力实现政、企、校三方联动。为适应永州重点承接汽车及零部件、矿产加工、电子信息等经济产业发展的要求,将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汽车制造与检修四个学校优势专业整合,建成“机械装备加工制造专业群”;将服装设计与工艺、工艺美术与新增设的平面设计专业整合,建成“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群”;将原有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和电子商务专业整合,建成“电子信息专业群”,学校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得到优化。与24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设了“长丰汽车班”、“富仕康班”、“鸿准模具”、“鑫城锰业班”、“三甲电子班”、“名臣制衣班”等55个以企业为主体的定向班,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和标准、共建教师队伍、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帮助学生就业,为企业输送技术人才。到目前为止,合作企业共投入设备2030万元,学校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5个,建立校外教师培训基地32个。
学校电子技术应用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数控技术应用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和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为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机械装备加工制造专业群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现代艺术设计专业群为“市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
(二)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接轨
学校根据企业生产流程,实行“模块式”教学,始终坚
持“理实一体化”,做到“教中学、学中做、教学一体、学做合一”。
一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依据专业之间的逻辑联系、专业之间的共享程度、产业跨界趋势,按照“专业群整体设计,分专业制定”的原则,以“适应产业链岗位需求,专业之间共享”为主体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更加适合多样化需求。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对企业的适应能力,2011年由区政府牵头,企业与学校合作创办了校办企业“名臣制衣有限公司”和“永邦电子有限公司”,积极引进建华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产品加工,数控、模具、服装、电子等专业教学实现了“学校与工厂一体,学生与员工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我们组织专业教师讨论,邀请企业参与和指导,精减和细化专业课程,加强了基于工作岗位任务、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平面设计与胶印技术》、《汽车零部件的数控加工》等20余门专业核心课程。学校各专业群建设了2门以上群共享优质核心课程,群内每个专业建设了3门以上本专业特色优质核心课程。学校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市级精品课程6门。编写了《使用数控车床对零件的加工》等52本校本教材,正式出版《平面设计案例教程》、《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等教材10本,建立了20门核心课程试题库,制作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近300GB专业教学视频。
三是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学校采取“师徒制”的教学方式和“一课一得”的理念,加强技能培训;合作企业参与对学生技能水平评价考核,不断促进技能教学水平;开展校内技能比武,营造“学技术、用技术、比技术”的校园氛围,积极选拔学生参加市、省、国家级技能大赛,以获奖师生为榜样,突出“榜样效应”;邀请企业精英到学校讲课,了解前沿知识,新兴工业技能,做到精准对接市场。
学校着力强化专业群建设后,投入不断加大,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大大提高。近三年,学生获技能大赛国家三等奖4个,省一等奖10个,二等奖45个,三等奖52个。学生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获全国一等奖10人,二等奖56人,三等奖20人。市级技能抽查,合格率为100%,优秀率90%以上。
四、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优质教学团队
学校高度重视优化师资队伍,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学校现有省级专业带头人9人,市级专业带头人5人,零陵区骨干教师25人,校级名师培养对象达76人。
(一)积极引进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学校学生规模不断提升,重新调整了学校教师编制数。同时采取直接调入、人才引进、公开选拔、社会招聘等方式充实和优化师资队伍,不断为学校教师队伍注入新的血液。学校招考专业教师30人,调入文化课教师26人,人才引进专业教师6
人,进一步充实和优化了师资结构。
(二)强化教育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注重加强教职员工的政治学习和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制定了《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师德师风标准》、《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教师作风建设“十三不准”的补充规定》。
二是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学校制订了教师进修计划、继续教育计划和教师业务培训制度。严格落实培训经费,完善进修奖励机制。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有计划安排教师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参加社会实践,175名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和下企业锻炼,专业教师“三年一轮训”基本完成,奖励教师参加行业证书培训和考试。
三是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学校共计开发校本教材52本,其中《新编电视原理与实践教程》、《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实训指导》、《Coreldraw X6平面设计案例教程》、《数控铣实训教程》、《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电子技能与实训项目教程》、《数控加工技术》、《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10本教材公开出版发行,并入选“十二五”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
近三年来,教师参加各类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1个,省二等奖7个,省三等奖2个。学校开展了《中职模具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问题的研究》、《基于校企合作下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等5个省级课题研究;教师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285篇,在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国家一等奖4篇,省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市一等奖29篇,二等奖17篇,三等奖2篇。
四是坚持“五培工程”。学校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名师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兼职教师培养”五大培养工程,努力培养专业教师。目前,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学校现有“平面设计、自动控制、数控加工”等9个名师工作室,先后投入100多万元为名师工作室配备现代办公和专业仪器设备,保障教学名师办公和科研。
五是建立兼职教师库。学校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聘请59名专业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工作。在评优评先等方面兼职教师与在编教师一视同仁,对特别优秀者学校打报告要求上级部门给予他们入编,从而激化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五、搭建就业平台,强化信息跟踪服务
近几年来,我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100%,对口就业率达95.6%,就业稳定率达91.7%,毕业生月平均工资为3864元/月,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带来了良好社会反响。
一是搭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平台。学校积极搭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平台,成立由企业、学校和行业协会三方组成的专门机构,保障学生进入本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校、企业和学生签订中职学生顶岗实习三方协议,根据企业
实际和特点,详细规定培养计划、实习报酬、责任权利等内容。把本地企业能提供的岗位和学校培养的技能人才都放到平台上,校企双方通过平台及时把握人才供需情况,为学生进入企业就业提供信息服务。
二是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指导学生掌握自荐技巧,面试技巧和求职礼仪。举办模拟招聘会,锻炼学生求职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应聘能力。
三是积极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演讲。每年9月,学校邀请优秀毕业生为在校学生介绍学习、求职和工作的经验,鼓励在校学生明确目标,努力学习,认清自我,规划职业生涯,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和准备。
四是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学校要求招生就业办每年考察20家知名企业,积极与大中型企业创办定向班,学校现有定向班55个,定向学生达3265人,较2010年定向学生数上升26.3%。
五是做好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学校专门制定了《定向就业质量奖励实施方案》,每年5—6月份,学生进入定向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由班主任带队并进行管理,时间为3—6个月,直至学生正式上岗工作。学校招生就业办定期去企业走访,了解就业学生状况,及时帮助解决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一些矛盾,做好就业学生稳定工作。
六、学校特色管理,创建三湘中职名校
(一)实施“一心教育”,加强德育教育
一是一心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每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对年轻的班主任和经验不足、管理欠佳的班主任实行“精准帮扶”。二是一心发挥学生组织和社团作用,将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设校园文化走廊,通过校刊、职教通讯、校园广播、电子屏幕、网站、微信等工具全方位构建学生养成教育平台。三是一心开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审美”五会教育,2007年学校《五会教育,放飞理想》被评为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创新案例,其经验在全省推广。
(二)实施“两开工程”,提升办学品位
一是开放办学,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广开大门,积极引进大型企业参与学校专业教学改革,课程设计、教学评价,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我校发展实际的开放的特色办学模式。二是开发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形体美、语音纯、礼仪佳、技能强”的主线目标,将专业特点、职业定向、伦理道德等内容紧密结合,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大胆引进合作的企业的优秀文化,创建“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校园文化氛围。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行动中,表现出相同的风格,要求教师在不同的教学中体现出相似的气质。学校管理整齐划一,校园安全和谐。
(三)实施“三位一体”,强化教育教学
坚持“宽平台、活模块、强技能”三位并举,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宽平台,就是为全区职校师生搭建一个良好的
发展平台。重视提高与培训,拔高学历层次,积极到企业跟班学习,开展多边教学活动。大力开展校园活动,注重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活模块,就是教师仔细分析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将学生必学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四个模块:专业模块、基础模块、实习模块、社会实践模块,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强技能,就是要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利用模块式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突出“专-熟-精”。多年来,学校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手抓技能教学,一手抓对口高考,成效显著。
(四)实施“四个拓展”,稳定学校规模
一是向上拓展,努力建设好两所以上“中高职衔接”项目,提升学生学历层次,为学生终身服务发展;二是向下拓展,大力开展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和零陵区工业园职工上岗培训;三是向内拓展,落实有关招生政策保证学校每年共招收新生1800人以上;四是向外拓展,继续抓好校企联合,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引进企业文化、资金、设备。
(五)实施“5S”管理模式,践行平民教育理念 一是引进企业,用企业化的管理标准,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造就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二是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进行体能训练和内务管理,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是充分发挥学生会,校警、团委会及文学社等组织的作用
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利用每周一升国旗评选“每周一星”,树立榜样。四是学校推行“人人有其才,人人能成才” 的平民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人人心中有,个个教中用”,尊重学生人格,开展赏识教育,挖掘学生闪光点,勤表扬,巧批评。每年寒假学校开展“百名教师家访”活动,加强了家校联系,以“不让一个学生流失”为宗旨,切实抓好学校学生巩固率。
七、学校下一步工作设想
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学校主要围绕三项任务开展下一步工作。
一是对接地方产业,提升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学校时刻关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在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永州经济开发区和零陵工业园区的带动下,进一步深入工业园区企业进行调研,不断改进专业教学,继续加强与永州经济开发区和零陵工业园区企业联系和合作,积极服务零陵古城建设,为企业培养和培训员工。
二是调整专业方向,着力学校内涵发展建设。对照《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和近几年来零部件加工制造、艺术设计、电子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产业发展强劲势头,学校优化专业结构,将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和“提高专业集中化”为原则,专业方向向智能化生产调整,重视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对产业升级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日益加剧的新动态。
三是优化办学环境,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为满足广大学子的求学需求,适应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上教育厅推行的“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要求,推动学校稳步发展,学校拟用7000万元将紧邻学校的胡家村搬迁,再征地50余亩,将该区域建成“永州职教培训中心”,引进行业企业共同办学,共同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办学规模稳定在6000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蓬勃发展的中职教育改革,我们将抢抓机遇,结合实际,立足今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学校各项工作,谱写永州职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