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区教师交流方案
大学区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为不断实现教师资源科学配置,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动教师合理流动,推进大学区教育的均衡发展,根据市、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学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满意率为宗旨,通过科学、有序流动,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实现“学校人”向“学区人”的转变,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基本原则
开展教师交流工作要遵循“统筹兼顾,政策引导,公开平等,优化发展、稳定高效”的原则。
三、交流的范围和形式。
交流对象为本学区内所有教师(含副校长及中层干部)。
(一)教师交流
本学区四所学校中,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下,(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不宜交流的除外)都要分批进行异校交流。
教师交流分为人事关系不动的交流和人事关系变动的交流。
1、人事关系不动的交流形式有帮扶支援、协作共享、跨校兼课、影子培训、团队教研、名师引领、网络共通,时限上分为一周、一月、一学期、一年几种,同时还兼有一日送教或名师授课观摩等形式。
2、人事关系变动的交流由教育局组织在大学区内进行转任交流和跨校聘任,原则上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交流。交流教师的人事、工资关系随本人一并转入交流学校。
(二)中层干部及教辅人员交流
大学区内四所学校的副校长及中层干部及教辅人员,也要结合实际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四、工作步骤
9月:学区内各学校召开教师交流工作动员大会,向全体教师宣传有关政策,提高教师对教师交流工作的认识,公布本校所在的大学区内各学校交流的指标。
10月:各学校对本校报名交流的教师进行资格审核,根据报名情况,确定交流的教师、中层干部及教辅人员名单,填写《教师交流登记表》。开始进行短期交流。计划交流教师20人次。
11月:由学区长负责主持研究本学区教师交流考核方案。进行中层干部交流,计划交流4人次。12月:大学区集中讨论、完善教师交流方案。
1月: 对本学期交流教师进行考核。总结本学期教师短期交流工作。3月—6月:开展教师跨校任课交流。时限分为一周、一个月、一学期集中。计划交流30人次。
4月: 中层干部交流。计划交流4人次。5月:名师引领巡讲。计划进行8人次。
4月--6月:每月开展团队教研活动。计划参与人数达到150人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车辆小学大学区教师交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区内教师交流工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二)强化评估、约束机制。将教师交流的情况列为评优评先和教师职务晋升、聘用的条件之一,列为学校领导干部考核项目。
对符合交流条件,按规定被学校列为指定性交流的教师,不服从交流安排的,一律按待聘处理。
教师交流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我们大学区一定从实际出发,从促进学区内师资均衡配置出发,以人为本,调动教师积极性,从而使教师交流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真正达到促进学区内教育均衡发展,强化学校内涵式、特色发展的目的。
第二篇:学区教师交流调配实施办法
发放学区教师交流调配实施办法
为促进我学区教师有序、合理、规范地流动,优化师资均衡配置和教师队伍结构,规范教师调配工作,促进我镇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教师法》以及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学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交流调配原则
坚持相对稳定、合理流动、科学均衡、资源共享的原则,合理配置各学校师资,促进教师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优质学校向偏远薄弱学校合理流动,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二、交流调配条件
1、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交流调配。
2、不能胜任现有岗位工作,需交流调整的教师。
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需进行交流调配。
(1)(学期)考核位列学校后三名的教师;
(2)所任课程在学区质量检测中成绩排列同年级同科目后三名的教师;
(3)出现“三乱”行为(乱办班、乱补课、乱推销教辅资料)的教师;
(4)出现学生安全事故且负有主要责任的教师;
(5)因违反学区、学校相关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教师。
三、选派教师支教的规定
1.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都有义务到薄弱学校开展支教工作。
2、(学期)考核位列学校后三名的教师到偏远学校支教。
13、所任课程在学区质量检测中成绩排列同年级同科目后三名的教师到偏远学校支教;
4、支教期限为一年。支教期间支教人员人事关系不变,绩效考核在支教学校进行。
5、凡本人申请到薄弱学校任教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优秀教师,在考核时直接确定为优秀。
6、因考核及考试成绩排名靠后而支教的教师在支教期间工作认真,所任课程成绩有明显提高的,支教期满后返回原学校;所任课程考试成绩排在同年级同科目前三名的在考核时直接确定为优秀。支教期间工作消极怠慢,所任课程成绩停滞不前或明显下滑者继续在支教学校支教。
四、交流调配纪律
1.交流调配的教职工必须按规定的时限到新单位报到,逾期不报到者,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相应的纪律处分。
2.选派支教任教而不服从组织安排,拒绝承担支教任务的教师,视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纪律处分并调离原学校。
第三篇:2010教师交流方案
2010-2011学
教师交流工作方案
新密市大隗镇第一初级中学
2010年9月
2010-2011学教师交流工作方案
为了配合教体局做好教师交流工作,切实加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全市教育事业全面、优质、均衡、公平发展。根据新密市教体局《关于2010-2011学年城乡教师交流工作的实施方案》,特制定我校教师交流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向兄弟学校选派优秀教师资源,优化他们的教师队伍,促进专业发展;积极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镇教学教研质量上档升位。
二、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陈中华
副组长:刘晓军张朝霞
成员:章成刚刘晓芬卢会霞陈东霞徐青坡
三、交流学校:
大隗镇二初中
四、交流形式及内容
(一)挂职锻炼 本学年我校采用自我推荐,单位确定的方式选派教导副主任张建华老师到二初中挂职锻炼,负责二初中交流教师的管理、服务,服从二初中学校的领导,认真完成二初中安排的工作。
(二)对口交流 根据市局及中心校安排我校派出3名教学经验丰富、事业心强的骨干教师章成刚、孟玲玲、刘松亮老师到二初中支教,交流时间为一年。每学年按照交流学校工作安排,要认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上好示范课、指导课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三)送课活动 本学年我学校将根据教师教研活动评比情况,选派各教研组的优秀教师到二初中送课,开展教研活动。语文组的有王会娟、孟灵晓、王晓丽,数学组的有杨志辉、张建伟、孙伟丽,英语组的卢会霞、王宏彬、赵晓丽,理化生组的吕智锋、杨晓霞,社会组的孟巧凤、王会芳、王曼曼。作为骨干教师的杨志辉、吕智锋要上示范课、指导课或开办讲座。
(四)结对指导。我校将选派优秀骨干教师王会娟和卢会霞老师与二初中相同学科的教师结成对子,通过听课、说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等方式进行结对指导。
四、实施步骤
1、制定《2010-211学教师交流工作方案》。(2010年9月)
2、确定去二初中交流的教干及教师名单,并签定《教师交流协议书》。(2010年9月)
3、安排挂职教干、交流教师到二初中交流。(2010年10月)
4、选派教师到二初中上示范课。(2010年11月)
5、选派教师到二初中上示范课。(2010年12月)
6、选派教师到二初中上示范课(2010年1月)
7、举办教学艺术讲座。(2010年2月)
8、选派教师到二初中上示范课。(2011年3月)
9、选派教师到二初中上示范课。(2011年4月)
10、选派教师到二初中上示范课。(2011年5月)
11、选派教师到二初中上示范课。(2011年6月)
12、完成交流教干及教师总结鉴定工作。(2011年7月)
六、管理措施
(一)凡参与教师交流且达到要求的教师,由教导处登记并存入本人档案,在同等条件下,可作为晋职、评优的依据。
(二)凡符合交流规定不服从交流安排的教师以及交流后未认真履行职责的,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称,当年考核为“不称职”。
第四篇:龙亢镇学区教师交流工作总结
龙亢镇学区教师交流工作总结
龙亢镇学区管委会
2012-2013学
龙亢镇学区教师交流工作总结
自2012年9月份以来,龙亢镇学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对我镇开展了教师交流活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持了偏远学校、薄弱学校的快速发展,并圆满完成了教师交流工作任务,现就交流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落实支教的组织工作。
学区积极行动,认真落实支教筹备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支教工作责任制,做到支教工作领导、教师、经费“三落实”;在选派教师人选工作中,坚决按照在选派人员时重点做到“两侧重”:即侧重学校重点学科,侧重骨干教师从事支教工作。
二、加强领导,突出对支教工作的管理。
交流的目的显而易见,是通过输送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重点是教师)到乡下学校一段时间,为乡下学校传递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技能。我们以为:交流工作开展得如何,人是决定性因素。同样,交流教师的工作的开展情况好坏,就直接决定了交流工作完成的情况的好坏。因此,加强对交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加强对交流教师的工作态度,思想管理就显得很关键也很重要。对教师的管理我们主要采用两套的管理途径:一是委托交流学校对交流教师进行直接管理,对交流教师进行思想疏导、工作指导。其次,学校领导班子也对交流教师不定期地进行走访、慰问。主要是利用一些节假日
等特定的时机,深入受援学校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解决困难。几年来我校先后利用教师节、中秋节、元旦等时间安排领导多次到受援学校慰问教师,为他们带去生活的必需品,询问工作进展情况,了解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着力加以解决。
三、开展活动,拓展支教活动的新途径。
我校坚持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送课下乡活动。每次的活动都要提前一周从人员遴选、课件准备、学校把关等几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在活动中坚持按照紧跟学科教学进度,确保送课下乡工作送教法、送教态、送教学新理念、送教学新技能。认真组织评课活动,真正将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摆出来供大家讨论,达成共识。送课下乡活动的开展不仅密切了两校间教学业务的合作往来,还为加强两校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的教研交流,实现资源互相,共同提高,提供了发展平台。
总之,开展交流活动三,交流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树立交流教师是形象、是模范、是榜样。我们的教师坚持执行坐班制,我们的交流教师保持了积极工作的态度不动摇,认真的工作精神不变色。他们用自己默默无闻的奉献深深地感动着学校的每一位同仁。同时也赢得了学校广大教师的尊重,赢得了友谊。
第五篇:交流教师考核方案
岚县中小学交流支教教师考核办法(试行)
为加强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工作的规范管理和考核,提高支教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根据《岚县推行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支教工作的意见》,经研究,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内容及分值
1、教育教学工作满意度测评(10分)
(1)校级领导满意度测评(5分)。
(2)同年段(相近学段)教师、所教学生满意度测评(5分)。
对每位交流支教教师进行满意度测评,取参加测评人员平均分。以上两项测评得满意的各5分、基本满意的各4分、不满意的不得分。接收交流支教人员的学校对交流支教人员的民主测评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2、出勤和工作量考核(30分)
(1)达到所在学校平均工作量得10分;不达所在学校平均工作量,依照交流支教人员实际工作量所占份额(实际承担工作量与学校平均工作量之比×10)量分。
(2)全年满勤和年内请假不超过(含)五个工作日得20分;全年请假在六至十个工作日得15分;连续请假超过两周但未满四周或累计请假未超过四周计10分;年内累计请假超过一个月不得分(经县教育局批准的特殊情况除外)。
3、常规教学考核(20分)
交流支教人员精细化完成常规教学各个环节得20分;教案、作业批改、自习辅导等常规教学环节,在学校或上级督查检查中,不论何种常规教学环节,凡有一次认定为不符合学校规定和常规教学要求则扣除1分,直至20分完全扣除。
4、教学质量考核(30分)
教学质量测评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档。优得30分,良得24分,合格得18分,不合格不得分。
测评依据为学年末统考成绩,由支教人员所在学校与县教研室核实无误后评定量分。
优:科均分、及格率、优生率指标均高于同类校同年级(本中心同年级同科目)平均线。
良:科均分、及格率、优生率指标有一项高于同类校同年级(本中心同年级同科目)平均线的。
合格:科均分不低于同类校同年级(本中心同年级同科目)均分5-8分、及格率、优生率不低于同类校同年级(本中心同年级同科目)平均线15%。
不合格:成绩严重低于同类校同年级(本中心同年级同科目)或在原有基础上呈现明显退步的。
5、带动指导工作(10分)
(1)每学期执教4次校级及以上公开课得6分。(2)与所在支教学校教师结对帮扶,做好相互听课、评课、研课工作,每周至少1次,有听课、评课、研课笔记或相关记录,得4分。
以上两项考核由具体实施考核学校根据平时考核客观公正量分。
二、考核办法和时间
1、考核办法。考核工作由交流支教人员所在学校具体负责实施,教育体育科技局监督。交流支教人员所在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涉及学校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成立考核领导组,真实有效地做好平时考核和集中考核,确保考核结果公平、公正、客观。
2、考核时间。除“教学质量考核”项目外其它项目在学校放暑假(每年7月份上旬)前完成。“教学质量考核”在学年末统考成绩计算完毕后由所在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与教研室联系核定,据本办法规定要求评定量分。
3、每年7月底8月初,考核结果加盖公章后上报教育体育科技局局人事股备案。
三、考核等级与结果运用
1、考核等级。考核等级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9分为良好、60—74.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2、有下列情形之一,为不合格等级。⑴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的; ⑵教学质量测评为不合格的;
⑶每学事假累计达30天以上(经县教育局批准的特殊情况除外)或旷职达一周以上者。
3、考核结果的运用。
⑴考核为优秀等级者,优先评选模范教师。⑵根据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交流支教工作特点,把交流支教任期考核与考核相统一,即交流支教任职考核结果作为考核结果运用。任期考核为合格等次以上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竟聘上岗和评聘高一级职务。
⑶考核为不合格等次者,评聘分离,取消因交流支教而聘用的高一级技术职务,并继续留在支教所在学校支教一年。连续两个考核为不合格等次者,依照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办法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四、严肃考核纪律 对交流支教工作的考核,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对在考核中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具体实施考核学校取消评先资格并在当千分制考核中直接扣除一定分值;第一责任人当年的考核结论为“不合格”。
五、本办法未尽事宜由岚县教育局负责解释
岚县教育体育科技局
二O一三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