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专题片第五稿
传奇八秩看苍茫
长风万里谱新章
——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创建省四星级高中巡礼
【解说词】在奔腾不息的扬子江畔,在苏中平原的最南端,在飞架南北的江阴长江大桥旁,有一片神奇的沃土,她就是文教昌隆、人文荟萃的苏中明珠——靖江。在这座素有苏中小江南之美誉的小城怀抱中,有一所古老而年轻的现代化学府,她按照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的标准建设,承载着靖江人民的殷切期盼;这里,绿荫满地,这里,花香满园,她就是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镜头】①蜿蜒逶迤的扬子江 ②靖江地图、③雄伟的江阴长江大桥、④靖江市标志性景观俯瞰:工业园区、新世纪造船、马洲生态公园等⑤近现代教育剪影⑥特技推出一中学校校牌 正门特写⑦ 校园内标志性建筑
【字幕】老树春深著新花 任重道远前路长
【解说词】世事沧桑,物换星移,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走过了86年的风雨历程。
公元1926年,靖江的有识之士为了推广近代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决定在马洲书院的原址创办一所新式学堂——靖江县立初级中学,这是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的前身,也是靖江现代教育肇创的源头。
1校史室2老照片 3马洲书院从远景推至近景4马洲书院内景 【解说词】学校两移其址,三易校名,弦歌绵长,面貌日新,是靖江办学历史最久、底蕴最为深厚的一所中学。一中,因蕴藏着厚重文化积淀而古老,因散发着现代文明气息而年轻。1老照片2靖城中学旧貌视频3一中新校区视频 【解说词】学校占地总面积
188.8亩,校园建筑总面积71568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功能区布局合理,相得益彰。校园内大树成荫,奇花异石,幽径修竹,身处其间,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愉悦。
【镜头】1学校鸟瞰全景2校容校貌 绿化3依次推出 教学楼 塑胶跑道 运动场 学生公寓3雕塑、亭台、廊架近景特写4学校四季景观
【解说词】学校不仅拥有在全市乃至全省领先的理、化、生和数字化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藏书逾13万册的图书馆,还拥有多媒体交互式校园智能网、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建有校园网站、师生对话平台,集辅助教学、办公自动化、图书管理、视频点播等功能于一体的以太交换校园计算机网络,实现了学校三网(广播网、计算机网和通讯网)合一,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镜头】1学生在理、化、生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学习、实验场景2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图书馆外景远景和内景近景特写3校园电视台演播室、广播台演播室4校园网视频
【解说词】运动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游泳池、篮球场、田径场、排球场,体育课、活动课,同学们在这里挥洒汗水,强身健体,体验拼搏的快乐,感悟团结的意义。生活区分为公寓和餐厅,7幢现代化学生公寓,能容纳2200名学生寄宿,每间公寓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公寓西面的椭圆形三层建筑是师生食堂,能够同时满足全校3000余师生一日三餐的需求。为保证师生饮食的安全和质量,学校在菜肴的采购、清洗、烹饪、供应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师生满意。
【镜头】1学校运动区远景鸟瞰2依次特技推出游泳馆、篮球场、田径场、排球场3体育课教学、比赛场景3 学生公寓、餐厅外景4师生秩序井然在餐厅就餐5学生公寓内景近景、一流学习生活设施6学生在公寓内学习、休息、生活场景6食堂工作人员清洗蔬果、烹饪7校领导检查食堂卫生、食品安全
【解说词】学校现有
51个高中教学班,学生总数2546人,班均49.9人。专任教师273人,10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20名,在读研究生16名,占12.8%;特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兼职2名,泰州市名教师2人,泰州市学科带头人8人,靖江市学科带头人9人,靖江市名教师4人,中高级职称分别为103名、86名,占教师总数的69%。
【镜头】1学生上课、团体操等场景2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授课、备课、批改作业、与学生个别谈心3 身著统一制服老师队列
【解说词】作为深谙教育之道的行家,靖江市教育局副局长、一中校长张志坚提出了“德育为首、教改引路、科研兴校”的发展理念。学校积极进行校级课题的立项活动,组建了教育科研网络,形成了点面结合、全员参与的教科研新格局。一中现有省级课题3个,泰州市级课题4个,靖江市级课题5个,校级课题20多个。近三年教师在市级以上的刊物发表论文和在各级教育学会组织的论文、教案评比中获奖的有160多篇。
【镜头】1校长张志坚日常工作场景2校长张志主持召开学校领导班子教学研讨会场景3相关课题的结题会、研讨会4省、市课题的文稿实物5刊登教师论文、教案的报样、刊样6获奖证书
【解说词】“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师”。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中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本着“着眼长远建设,立足自己培养”的方针,“以老带新”,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倡导“互动、探究、高效”3T课堂模式,即互动——让课堂活力四射,探究——让课堂情趣盎然,高效——让课堂多元高效;鼓励创新,提倡教学方法在传统的精讲多练、启发多思基础上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育人才”,调动广大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敬业、务本、爱生、奉献”为师德规范,着力打造素质高、业务精,能打硬仗的教师队伍。
【镜头】1名教师教学、科研场景2新老教师结对子、传帮带场景4名教师公开课、示范课5优秀教师获奖证书、奖牌6物理组卞爱文老师、语文组刘凤梅老师公开课、示范课
【字幕】素质教育结硕果 全面培养收获多
【解说词】德育工作是学校育人的首要任务。一中从校长到每一位教师,都把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每天清晨,校长张志坚以及值周领导和教师,总是以饱满的热情站在校门口,用微笑迎接每一名学生,一年四季,风雨不断。在无声语言的感召下,学生的文明礼仪得到加强,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更加强化。
【镜头】1升国旗仪式2学生入团、入党宣示仪式3学生在鸟语花香校园晨读4学生在校园嬉戏、追逐5校长张志坚以及值周领导和教师校门迎接学生进校门6师生之间课堂互动7学生代表向老师鲜花8关爱阳光行动”、“大手拉小手”等专题活动9奥运火炬手”高琴、朱秀凤、”鞠鑫、鞠建国等先进人物视频或图片???
【解说词】一中成立了以离退休教师为主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由各工作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积极主动地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农民工家庭的孩子,倾注了更多的热情。“五分钟谈话制”,“德育导师制”等关爱行动卓有成效,成为靖江市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项目。
【镜头】1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主题活动场景2向单亲、贫困、农民工家庭的学生送温暖场景3相关教师与困难家庭学生促膝谈心
【解说词】体艺教育历来是一中办学的特色。多年来,学校在体育、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成绩骄人。在泰州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以及中学生篮球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省十六届中学生运动会,喜获二金、一银、三铜。体育教学,走出了一条提升学生体质健康之路,先后为国家、省运动队输送数十名高水平运动员,还培养出数位亚运冠军、全运会冠军,第十六届亚运会女子花剑团体冠军朱敏就是众多一中优秀学子中的杰出代表。在泰州市中学生个人艺术单项比赛中,每年都有一大批同学获奖;严铭伟同学在全国青少年艺术精英比赛中获得银奖。姚望、孙彬慧同学代表中国青少年艺术团赴俄罗斯参加中俄文化交流演出;张宏烨、乔流二同学还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宋庆龄奖学金”„„学校的艺术班已经连续办了17年,每年都为高校输送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2009届的侯胤同学取得全省艺术类考生专业第四的成绩,2011届高考,艺术班双过线人数35人。
【镜头】1体育课授课场景(学校的特色体育课)2特色艺术课授课场景3学生健身操比赛或表演3学生书法作品展示4学生绘画作品展示5泰州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以及中学生篮球比赛视频6严铭伟艺术精英比赛7姚望、孙彬慧俄罗斯参加中俄文化交流8张宏烨、乔流获奖证书或奖牌9侯胤同学视频10亚运冠朱敏视频
【解说词】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大亮点。靖江一中连续十五年暑期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学生开展清除城市牛皮癣,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长江水产资源调研,靖江城区水质调研,网络寻找环保志愿者,参加新农村建设,义务植树等活动。一中组织学生到川、赣、鲁、皖、陕、豫、琼10余省调研,撰写6万字环境调查日志;成立泰州地区首家青年环保志愿者社团——赤子之心环保社团,累计发展教师会员、社会会员共228人,学生会员5000余人;成立校园环保回收公司,开展垃圾分类回收项目;成立三毛绿色爱心基金,捐助聋哑儿童,捐建保护母亲河林地;举办环保知识大赛、义务打扫街道等各类环保宣传实践志愿服务2000余人次,提供志愿服务超过10000小时,创办靖江市首家校园环保专门刊物——《赤子之心》,六年来累计出版66期,阅读总量超过40万人次。
【镜头】1赤子之心环保社团成立仪式图片或视频2环保社团主题活动场景:清除城市牛皮癣、马洲岛湿地科技考察、水质调研、网络寻找环保志愿者、参加新农村建设、义务植树等活动3垃圾分类回收、环保宣传4环保专门刊物——《赤子之心》刊样
【解说词】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靖江一中拥有的学生社团三十个,涌现出全国知名社团“赤子之心”环保社,以及马洲文学社、摄影协会、健美操队等众多优秀社团组织。为了拓宽视野,深入生活,学校组织文学社外出采风,聘请知名作家担任辅导员,每学期社员们均有三十余篇习作在泰州及省级报刊发表,校刊《马洲风韵》已出版68期,作品集《新荷集》Ⅰ、Ⅱ已成为重要的校本教材。
【镜头】1一中学生社团活动场景:马洲文学社、摄影协会、健美操队2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视频或图片3文学社外出采风4知名作家授课5发表学生习作的报样6校刊《马洲风韵》、《新荷集》刊样
【字幕】立足课堂要效率,打造名校树品牌
【解说词】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学校注重集体备课,会集群体智慧,重视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汇报课,注重作业的“四精四必”,课堂设置问题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思考,既动口、又动手、动脑,变教师的单向信息传导为双向交互式信息交流。课堂上教师讲解少而精,课后布置作业少而精,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镜头】1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公开课2师生课堂互动
【解说词】近三年来,一中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不断创历史新高,学科竞赛捷报频传,社会声誉不断提升,众多马洲学子,从这里走向清华、人大、南大等高等学府;先后12人获得“刘国钧奖学金”;,20人获得“刘明水”奖学金;2011届高考,学校再创辉煌,本科上线人数611人,二本上线率超过百分之七十。
【镜头】1高考喜报2黄铭、覃文强等一中校友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生活的视频或图片3一中学子获奖
【解说词】学校重视课程建设,坚决贯彻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在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方案和校本教研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依据靖江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一中有重点地开发了“环境保护、靖江历史地理、靖江讲经、靖江汤包文化”等近75门校本课程,每位学生每学期自主参加1~2门校本课程的学习。学校现有1本校本教材编辑出版,27本结集成册,其中精品校本课程如环境教育、靖江讲经等被常熟、江阴、泰兴等周边县市兄弟学校借鉴、吸收。【镜头】1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2环境保护、靖江历史地理、靖江讲经、、靖江汤包文化”等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或书样
【解说词】大道容重,同心同德创名校;厚德载物,群策群力铸辉煌。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 “十五”“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实验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单位、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江苏省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
【镜头】特级依次推出各类荣誉奖牌
(张志坚校长致辞)
志行万里,不中道而辍足; 翱翔九天,将振翅以始终。绵延万里的长江千百年来浩浩荡荡奔腾不息,而江畔崭新的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一中人将与时俱进,勇立潮头,以端正的教育思想,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优美的教育环境,一流的教育质量,同心协力打造苏中名校,书写明天的辉煌!
第二篇:体育公开课报道 -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欢迎您[江苏省
体育公开课报道
尤明芬
徐昌奇
张智勋、11月29日上午在教研员夏老师的带领下,靖江四所高中部分体育教师和外市的一些体育教师来到我校进行交流指导。这次交流为教师之间也创设了一个平台,教师交流旨在陶冶师德,强化师责,锻炼师能,讲究师表,提高师效。
我校两位体育新教师分别上了一节公开课。杜松鹤老师上的是高二年级的体育课,内容为接力跑。高明老师上的是高一的体育课,内容为快速跑。课后教师们主要交流了教案和教学设计的规范格式,同时也就本次公开课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对我校体育教师在专业水平上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评课中,我校教师的体育课也受到非常高的评价,在体现个人能力的同时,也展示出体育组的团队精神,在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多次备课,磨课,研讨,最终获得丰硕的成果,给我们以后的工作也是一种指导和鞭策。团结、拼搏、高效、充满智慧。以下为当天公开课的场景: 听课人员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杜松鹤老师的课
高明老师的课
第三篇: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体育工作常规要求(修订)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制定本工作常规。
一、体育课
l、体育课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执行。
2、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体育课备课使用统一的教案纸,备课要备重点、难点,备教法、备运动负荷、备场地器材,备课提前一周,每学期教研组织一、二次备课笔记互查活动。
3、年级体育备课组长领导集体备课,协调本年级教学进度,负责与本年级体育有关的工作。
4、课前教师应充分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课上要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杜绝人为事故的发生。
5、特殊事情须变更教学内容,应征得备课组长同意,调课、停课、代课均由任课教师报教务处批准,不得私自调课、请人代课或改上其它课。
6、按照新课程教学计划,结合本校实际,统筹安排体育课的考核、“体锻标准”的测验、高中学生体质测定等。
7、体育课的考核要严格按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实施,不得随意提高、降低标准,毕业班实施“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时,要严格把好质量关,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每学期学校对毕业班人数的10%进行应测项目的检测。
8、凡考核时弄虚作假者,无故缺考者,则该项按“0”分计分,并不得补考,补考成绩及格以上按及格计分。
9、教师上课要严格对学生进行考勤,并做好记载,每学期因病、因事缺课达10课时者,出勤为0分。无故缺课达5节课且教育不改者,体育成绩为0分。lO、课上要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材,课后要组织学生放置好体育器材,人为的损坏、遗失要按价赔偿。
ll、按学校规定组织公开教学活动,记好听课笔记。
12、体育教师要按要求填写好“中学生体育情况卡片”、“体育成绩记载表”,学期结束交教研组长作资料保存。
13、教师请假获准后,应向代课的教师把课的内容、要求交代清楚后,方能离职。
二、早操、课间操
l、全体学生应参加早操、广播操。
2、除天气及场地原因无法上操外,均应坚持两操。
3、各班上操前,应在规定地点整好队伍,跑步进入上操地点。
4、体育教师应提前到场做好准备工作,不得缺席、迟到。因故不能到场,应向教研组请假。一学期两操累计缺席3次者,取消当年评先资格。
5、教师每天应检查班级早操、课间操出勤人数和锻炼质量,并向全校公布,以提高两操出勤率。
6、体育老师应自始自终按照分工,坚守工作岗位,按照三个字(静、快、齐),两个一(队伍一条线,动作一个样)的要求坚持严格管理,使两操真正达到培养良好纪律,锻炼身体的目的。
7、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在两操中的骨干作用,组织他们协助体育老师搞好管理,提高两操质量。
三、学校各项竞赛
1、两学年举行一次全校大型运动会
1、每学期举行四项小型竞赛,竞赛内容以群众性单项身体素质,班组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比赛为主。
2、每年冬季开展长跑活动,举行班级拔河、跳绳、踢毽子竞赛。
四、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l、每个达标开始,体育教研组按班级人数向各班下达“达标”任务数。
2、每个学生均应参加“国家体锻标准”相应组别的测验。
3、“达标”测验在每年的3—5月进行。
4、“达标”项目,由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结合体育课教学内容组织学生锻炼。“达标”测验结合体育课考核,按计划在课内外进行,不得把体育课上成“达标”课。
5、“达标”知识由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结合体育基础知识一并传授。每学期组织一次理论考试。
6、“体育锻炼标准”执行甘肃教育厅规定。
7、“达标”测验应坚持按标准、按规则进行,不得弄虚作假,不准任意修改标准、规则,为保证测验质量,学校将在全校测验结束后,进行校内抽查,再向市局上报。
8、“达标”成绩记载表,应填清测验成绩与分数,以便查考。“达标”工作结束后,交教研组作资料保存
五、体育特长生训练
l、体育特长生训练训练在下午第三节课后进行,时间为60分钟,每周训练4次,寒假集训lO天,暑假集训25天,每天2.5小时。
2、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前一周停止训练,让运动员复习迎考,专业考试一月,每天增加早训30分钟。
3、承担训练任务的教师,开学后l一2周内应交训练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本组情况分析,训练总要求,强练阶段划分,个性目标及实现的具体措施。
4、训练课前要写好训练简案,简案应包括:本课任务、训练内容、方法、负荷,完成训练任务的情况。
5、承担训练任务的教师,遵守劳动纪律,要做到四不: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不做与训练无关的事。因故不能上训练课,应向教研组请假,不得私下找人代训,一学期中缺席3次(无故旷训,不合请假手续的缺席、事假)作自动放弃处理。
6、训练前要做好场地器材树的准备,训练中要教育运行员爱护器材,训练结束后要安排学生收放好器材。
7、训练课上教师要专心致志、精心指导,严格训练、严格要求,高质量的完成训练任务,不搞遥控式、放羊式训练。
8、教练员要注意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发现疾病、伤痛,要督促学生及早治疗。
9、教练员要全面关心运行员,要同班主任、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教育学生勤奋锻炼,努力学习遵守纪律。
10、教练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了解新信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第四篇:第五片区(小学)2015工作总结
第五片区(小学)2015
联校教研工作总结
牵头学校:连城镇中心校
本学年第五片区(小学)联校教研工作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以打造不同模式的高效课堂为宗旨,按照“广泛参与、互评互议、以研促教、提升素质”的工作思路,扎实有序地开展活动,大力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片区教研均衡发展。
一、积极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实施“一课两备”(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两评”(自评与互评)、“两反思”(得与失)和再次复备制度。教研员参与和指导集体备课的全过程,发挥集体智慧,优化备课方式,提高备课效率。
集体备课主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以学期为单位拟定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统筹安排时间、地点、内容和主讲人(每位教师轮流担当主讲人),提前明确主讲内容,让每个教师心中有数。二是备课组长要求每位教师以单元或课时为单位提前备好课,写出教学预案,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体会诊解决。总之,教师备课做到:备深教材、备透学生、备好教法、备活过程、备全自己。
二、认真做好以“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观摩、研训交流”活动。同课同构。如何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带动区域内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怎样才能变区域内教师之间的差异为资源,实现共同成长?为此,我们开展了同课同构协作教研。同级同科目教师选择相同的教学课题和教学内容,进行集体备课,敲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流程和检测试题,形成统一的教学设计。这个过程包括:独立备课——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设计——授课、观课——集体议课。同课同构“构”出了适切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保障各班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步提高,共享教学资源,共商教学问题,发挥片区内教师的协作精神,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共同提升。
同课异构。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不同教师之间确实存在差异,如何让片区内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对文本进行多样解读,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呢?我们开展了同课异构协作教研。让几位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独立备课,然后在平行班同上一课,对比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巧妙之处,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方式、教学智慧的碰撞,产生“1+1>2”的效果,整体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其基本流程是:确定相同的教学题目——教师各自备课——授课、观课——集体议课。同课异构,每位教师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者。这样,老师们都舍得花心血备课,积极思考,竭力找出与其他教师上课的不同点。高手过 2 招,招招精彩,相互观摩和切磋,收获颇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教研的有效性。
异课同构。就是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同或相似的教学方法。经探索我们提出“自主、互助、训练、梳理”四维基本思路和模式。自主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自主学习的本质在于体现“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和“我思”意识;互助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更正、讨论、展示以及教师点拨等助学过程;训练是实现“当堂消化”、当堂完成作业的途径。“疏理”即对知识点、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学习方式方法进行疏导清理、归纳迁移。是对所教内容如何在学生身上发生转化做促进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鼓励、提倡学生创造性地把所学内容作为实践尝试,调动、提高学生“学”之后“习”的主动性。“自主、互助、训练、梳理”是最基本的教与学的行为。师生的主要动作形态是“听、说、读、写、思、练、教、评”;主要动作特质是“思维、记忆、理解、巩固、应用”。这一模式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实践证明,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异课同构活动提供的课堂“直播”,因为异彩纷呈,容易引发教师的比较,并在比较中取舍、比较中扬弃、比较中进退。活动中我们注重厘清三个问题:一是“同”在哪里,“异”在何处?通过留心对流程、方法以及学生参与、教师引导等全方位的观察,既找到相同的“镜头”,又找准、找清、找全相异的“画面”。这样做体现的是具体化的 过程。二是“同”与“异”的技巧和“战术”是什么?“异构”的教师各自在技术、技艺、方式、方略、手段和手法上哪里有相同,哪里有相异?学生参与面、参与度和参与效果怎样,尤其是支持“战术”的思想、理念和道理是什么。把“是什么”和“为什么”统一起来,知其然,又知所以然。三是求什么“同”,存什么“异”?求“同”是在不同的课例、不同的构想中找到共性、找到必然、找到规律。求“异”是鼓励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和不同教师的特长,形成不同的策略、不同的风格。
在研讨交流评议时,我们还注意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思维。一是肯定思维。主要思考的问题是:这样教学的好处是什么?合理性在哪里?积极因素是什么?这样做有利于积淀教师的教学勇气,帮助教师获得教学信心。二是质疑和否定思维。主要思考的问题是:这样教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风险有哪些?有哪些问题是我们忽略的?这样做的益处是审慎地对待教育,仔细的权衡教学,在决策和实践中尽可能的追求教育利益最大化,使教学损害最小化。三是创新发现和选择思维。着重关注“除了现有方案,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能不能以其他方式做这件事等问题。这是前两种思维的延续,是对新思路的探询和发现,具有破旧立新的创造性。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就是思维的问题,也是研讨的主题。研讨不是为了教研而教研,而是有效、管用,是为了解决学校、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解决问题需要研讨、4 需要研究。要在研究的过程中、行动中求进步,出成绩。
三、联校教研活动凸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高效”这一目标达成度较高。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应是教师“教”的高效和学生“学”的高效的完美结合。而教师“教”的高效应成为整个活动的基础,没有教师的充分引导,学生的学往往会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其中,教学的深度和宽度也不可能得到实现。更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联校教研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们教的扎实了,摆脱了以往课堂教学的“花架子”,难点内容得到了突破,讲练有机结合,激励机制能够不断灵活应用,这些都保障了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成为了真正的高效教学。
2、课改理念贯穿教学始终。
以往的课堂,教师们往往刻意地去展现新教法,显得不够自然,而今,教师在无意中将高效学习方式得到充分的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是学习的最高效的方式。在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展现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主探究成为必然;在问题的探讨、经验的交流和成果的相互订正中合作学习成为现实。
3、一些教师脱颖而出,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由于经常参加活动,提高了教师们的综合素质,使得一些教师成长很快,脱颖而出。通过联校教研活动,打破了校际壁垒,不仅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还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5 台,发挥各校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不仅让教师参与教研、投身教研,并且在浓郁的教研氛围中,大家能够享受教研!
总之,“联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也从中真正感受到了校本教研的着力点应该是: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自己。新课程背景之下,如果我们的教学研究能够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真正做到想自己的问题,做自己的工作,说自己的故事,讲自己的道理,就一定能极大地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我们相信,有了今天良好的起步,肯定有美好的明天。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第五篇:2011-2012学高级中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11-2012学高级中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体育局直接指导下,我校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全国、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局总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贯彻全教会精神,推进素质教育;内化省标高中要求,提升办学品位;实施精细管理,切实转变作风;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加强特色教育,推动全面发展”这一总体工作思路,着力抓好队伍建设、教改教研、德育教育、安全卫生、校园文化建设、后勤保障等六项重点工作。抓班子,带队伍;抓安全,保稳定;抓细节,促落实;抓管理,促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本学期,我们顺利通过了市“316”督导评估验收、市级“绿色学校”验收,被县委县政府授予高考质量先进单位,被县教育体育局授予关心老年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本学期,我校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强化队伍建设,教职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1、加强精细化管理,深化内涵发展,办学品位得到有效提升。我校积极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制度建设,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在管理中突出规范化、人性化管理理念。我们通过组织班子成员和教职工学习、研讨有关精细管理的教育模式,提高领导层管理水平及全员整体素质,培养全员精细化管理思想,使学校事业发展与每位教职工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提高了广大教职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精细管理成为了领导成员和全体教职工的共识,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班级管理等方面体现精细管理;并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层层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基本实现了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层层有目标,个个担任务,责任人人负的精细化管理局面,学校办学品位得到提升。
2、进一步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有效机制,积极搭建平台,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论,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活动,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及时制定了《出名师 育英才 创特色 上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阶段式培养模式,围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一是我校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全教会精神,学习专业知识、新课程标准要求,把握新趋势,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在暑期教师学习会上,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法规及有关制度、分组讨论、自查整改等方式,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体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二是我校积极搭建学习的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参加远程培训的教师达94人,职称培训26人,计算机模块培训12人,研究生课程学习培训2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3人,高级技工培训2人,培训人员占全体教职工人数94%;三是积极实施“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探究活动,根据我校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借鉴课改实验区“高效课堂”经验,制订了《“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及实施办法》,通过为期两个月的理论研讨、实践探究、示范引领、总结推广等四个阶段教改实验活动的开展,大多数教师基本掌握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和本质,在教学中大胆使用新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地位,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赢得了学生的支持和认可,并涌现出了一批高效课堂实验示范引领教师,目前“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活动正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实施。通过内培与外训结合,骨干与新手结对,理论与实践兼重,师德与师能并举的培养策略,我校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有了明显提高。
(二)、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质量,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升
1、细化过程管理,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的落实得到有效保证 常规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内化省标高中要求,细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重视教学基本环节的落实。
(1)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基于这一点,学校坚持每月进行一次教案检查,包组领导和教研组长共同检查,评选优秀教案,肯定其优点,予以表扬;对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要求认真改进。本学期共检查教案4次,评选出优秀教案52本。
(2)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对课堂教学的考核和检查,我们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继续实行学校班子成员包班下组和随机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不打招呼,推门听课,并在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沟通交流,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本学期,班子成员平均听课超过15节,主管领导听课在20节以上。二是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期中考试后,我们进行了教学情况问卷调查,从问卷汇总结果看,学生满意率超过90%的教师占到全体教学人员的95%以上,对满意率不高的教师,学校领导对其进行单独谈话,反馈学生意见,帮助他们尽快提高。
(3)作业检查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即统查和自查。统查由教务干事和年级组管理人员共同实施,本学期共统查作业4次;自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牵头、班干部参与,每两周组织自查一次作业。通过定期的作业检查,规范了教师的批阅情况,促使学生养成了独立完成作业,及时交作业的学习习惯。
(4)本学期,各年级进行了两次月考,巩固了学生已学知识,各科教师都能按要求认真分析月考情况,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继续加强对早读与晚自习检查与考核。教务处每天安排专人对年级组早读跟班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值日领导对早读和晚自习情况进行抽查,处理发现问题;第三节晚自习,均安排富有经验、责任心强的老师跟班,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由于措施得力,落实到位,书声琅琅的早读和安静的自习秩序一直是校园的一大亮点。
2、立足实际,加强校本教研,教研实效性明显提高
(1)、立足课堂,提高教研实效性。我们针对以往教研活动存在目标内容过大、教研专题与课堂脱节等问题,本学期初完善了教研制度,对教研组长进行了培训。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注重教研的实效性,降低教研重心,重点学习研讨高效课堂和课改实验理论,每次教研活动都提早确定有中心发言人和教研主题,先由中心发言人说重难点,论教法,谈学法,然后同教研组研讨交流,集思广益,最后确定结论,达到了共同提高目的,提高了教研实效,推动了“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2)、继续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通过开展市县级教学能手观摩示范课、高三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和教学骨干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同学科教师相互听课学习,评课交流,取长补短,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本学期开展各类听课、评课活动共10次,人均听课15节以上,全体教学人员积极撰写教研论文与教学反思,踊跃参加市县组织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成果比赛。通过开展以上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3)、注重过程分析,加强总结交流,促进教学水平再上台阶。本学期,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对月考、期中考试的试题及答卷进行了综合学科分析研讨,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并形成书面材料;教务处在学期末组织全体教学人员开展教学心得交流活动,总结方法,推广经验,展示教师平时学习反思的成果,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提高学生管理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生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我校以《中学德育大纲》和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加强德育研讨,继续秉承“先成人,后成才;学多学少必须学,学成不成不学坏;差异发展,人人进步”的成才理念,以活动为载体,搭建教育平台,展现学生才能,发挥活动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争把学生培养成明事理,会处事;懂感恩,会做人;能吃苦,会学习,全面发展的人。
本学期,我们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突出“严、细、实、新”学校德育特点,变管为理,变管为导,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实现纪律约束与自主管理相结合。致力构建文化引领、和谐平安,稳步提升,全面发展的学校德育环境,彰显特色明显、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德育特色,推进我校德育工作的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体系创新。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狠抓“学风”建设和养成教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律意识明显提高,学风大有改观。一是开学初,为切实转变学风,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和进取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我校开展了为期一月的“三风整顿”活动,着力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学习目的不明、纪律散漫、缺乏文明习惯等问题,使学风进一步得到好转;二是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我们通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和学习方方法指导主题班会等形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并在“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活动中积极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学生活学,注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在生活中,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的品性,注重细节,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
2、狠抓常规工作,管理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是切实落实班主任工作常规要求,加强班级管理。各班主任都能按要求做到早操组织本班学生跑步,操后进行简短讲话,在早读时检查学生迟到及早读纪律,晚自习前进班考勤并处理班级事务,晚自习时检查本班秩序,晚自习后对学生公寓晚休纪律进行检查;各班在开学初均制定了班级计划,建立了班务日志,班主任都能认真备好每节班会,确保了班会有主题、有记录。二是加强考核,定期通报,解决突出问题。政教处和年级组通过定期检查班务日志、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在每周一教职工例会和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会上通报检查考核结果,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指导工作方法,使我校班级管理步入良性循环。三是积极开展德育研讨交流活动,我们通过组织班主任开展德育研讨,撰写德育论文,交流管理理念,分享管理经验,提高德育管理实效,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在期末我校开展了第21届德育论文研讨交流活动。四是重视学困生转化工作,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学期政教处分别召开了两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困生帮教会,促进了学困生的转化。
3、搭建教育平台,注重活动育人,素质教育成效显著。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主题鲜明、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作为思想道德工作的重要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学会做人做事,真正达到了教育目的。本学期,我校开展了第50届田径运动会暨队列方阵比赛、迎元旦师生拔河赛,不仅调动了师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师生身体素质,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意识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有效的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修养,进一步营造良好校风、学风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全校开展了向陕西省第二届道德模范杜云飞,舍己救人英雄冯浩杰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4、落实国家惠民政策,学生资助工作有效推进。本学期我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落实学生资助工作,制定完善有关工作方案,提出了“公正、公开、透明、公平”的八字原则,通过学生本人申请,学校摸底调查、审核公示、上级批示等途径,在各班班主任的鼎力配合下,先后为637名贫困生发放了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53.6万元,为44名同学发放市级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金3.5万。同时开学初我校为100名学生减免学费7.08万元,挤出1.6万元用于学优生奖励。
(四)、抓实高三复课,提高复课效率
1、抓早动快,扶优促临。一是在2011年高考成绩揭晓后,学校召开了高三级班主任工作会,完善学优生奖励方案,并及时开展复习生招生工作,防止优质复读生源流失;二是教务处、高三年级组在抓好的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认真总结反思2011年高考当中得与失,组织高三教师深入学习研讨2011年高考大纲及高考考试说明,吃透考点内容,明确复习重、难点,结合实际制定出2012年高三复课计划,并将工作任务细化到周、落实到人,使复课工作有步骤、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扎实推进;三是提早确定苗子,在周内晚自习时间对临界学生的薄弱学科进行补差辅导,周日下午安排骨干教师对学优生进行强化训练,扶优促临工作效果明显。
2、注重信息收集,加强校际交流,准确把握高考动态。学校组织部分高三教师参加复课研讨会、学科复课观摩研讨活动等,认真搜集有效信息,学习先进经验和科学方法,扬长避短,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了复课效率。
3、挖掘非智力因素,做好心理调适。一是继续坚持领导包班下组制度,高三复课领导小组每位成员坚持每周下所包班级听一节课,经常深入所包班级与教师、学生谈心,了解教情、学情,调动了教师工作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及时召开了高三复课动员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有针对性地安排学情和教情研讨活动,从实际出发,开展分层教学,分类推进,确保了复课工作有效开展。
(五)、加强安全维稳工作,开展安全卫生教育活动,强化安全卫生措施,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
安全卫生工作是搞好各项工作的保障,是维护稳定的前提。本学期,为了搞好安全卫生工作,我们制定了全校“依法治校”工作计划,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季节性流行病及传染性疾病处理应急预案》、《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等制度,并建立了安全工作台账,全面提高了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切实保障了学校师生安全。
1、加强安全教育,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我校继续坚持每月的第一周和每周第一天分别为“安全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日”,以晨会、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12月在全校开展了“遵纪守法 珍爱生命”主题教育周活动;继续执行校级领导值日、中层值周、专职人员值日的“三饭”巡查制度,门卫及专业人员夜间安全巡逻、公寓楼24小时无缝管理,每周星期五下午放学时间政教处均安排人员在校门口巡查,确保了学生安全离校。
2、强化安全维稳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一是结合“共建平安校园”及“综治宣传月活动”集中对校外学生住宿、学校“三灶”、门店等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摸排,全面掌握师生及师生与有关社会人员间的矛盾纠纷,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逐一排查解决,并签订了各类安全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了安全责任;二是定期召开公寓管理人员、门卫人员及巡逻人员培训会,使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三是继续坚持每两周一次的校外住宿点及网吧检查,走访房东,发放《告房东书》,了解学生校外住宿情况,本学期政教处对校外住宿点及网吧共检查五次,发现了上网学生共40人次,对上网学生由班主任和家长共同教育,要求其写出书面保证,由家长及学生、班主任和年级组签字,政教处同意方可进入班级上课。以上措施的实施,维护了校园及周边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成功举行校园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逃生、自救、自护意识,提高了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10月20日下午2时,我校举行了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学校全体师生积极参与了本次演练。本次演练以地震逃生应急疏散为主。为确保本次演练能安全、有效、成功进行,成立了以校长为总指挥,其他学校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演练领导小组。政教处制订了详细的演练方案,各班主任、各科任老师分工负责整个疏散演练的应急过程。随着警报声响起,参与演练的全校师生按紧急疏散预案进行,各班学生迅速有序从各自教室撤出,由各楼层、各通道有秩序地撤离到学校操场宽阔地带。疏散过程中,参演教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班主任老师认真组织本班同学,按照学校方案中的疏散路线从教学楼内有序撤离,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师生态度严肃认真,全部师生安全撤离到指定地点,在确认参与演练师生集合完毕后,各班清点人数,报告总指挥。成功完成了本次安全应急疏散演练。
4、我校通过集会、班会、交通安全图展等渠道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并联合县交警大队、县运管站、派出所等部门集中整治周末学生回家时校门口车辆运营秩序及黑车运营问题,收到了明显效果,确保了师生乘车安全。
5、积极开展季节性流行病宣传防治工作,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成绩显著。一是继续坚持每周二、周四下午的全员卫生大扫除,每周评选表彰一次卫生先进班集体、文明灶和文明宿舍;二是加强预防宣传,搞好疾病防控。根据时令特点,政教处对各班印发了健康卫生知识宣传材料,办季节性流行疾病知识专栏两次,并对患病学生进行跟踪记录工作,并联系县疾控中心,对高一级新入学学生进行了健康素质测试;三是教育学生勤晒被褥、勤换衣服、勤洗澡、爱护公共卫生,坚持宿舍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定期对宿舍和教室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促进了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由于措施完善,责任落实到位,安全教育成效显著,师生安全意识有效提高,近年来,我校无校园安全事故发生。
(六)、加强文化建设,特色教育有效推进
学校的内涵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支撑,学校的独特个性则来源于学校的特色教育,本学期我们注重开展特色教育和校园文化主题教育,收到了初步成效。
1、特色教育有序进行。我校被确立为市教育局确定为体音美特长生招生学校后,我校抓住时机,把培养体音美人才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一大优势,积极开展体音美特色教育,把体音美特长生的培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开设有体音美课,购置体音美器材,组建了艺体特色班和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组建了学校乐队,在教学中对有体音美特长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坚持特长突出、文化并进教育方法,使学生的特长发挥与文化学习互相促进,目前艺体特色班和课外兴趣活动开展有声有色,部分高三体音美特长学生已通过了2012年艺术专业招生考试。
2、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一是以市级绿色学校创建为载体,积极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我校从环境文化建设入手,进一步开展市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整治环境卫生,对师生开展绿色教育,培养绿色文明行为习惯,有效发挥了环境育人的功能;二是课余文化活动有声有色。本学期红草莓文学社《阳光·雨露》期刊出刊两期,“我心飞扬”艺术社活动经常,以上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参加各类征文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有20多名学生在县教研室组织的古诗文默写活动中获奖;三是开展了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开展文化主题教育,倡导学生阅读积极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倡导校园文明新风,达到了净化心灵的目的。
(七)、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1、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后勤人员服务质量。定期召开后勤人员人员培训会,落实职责要求,树立为师生生活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的意识,提供日常保障,确保了学校正常运转。
2、加大投资力度,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本学期总务处进行了一系列设施维修工作,主要有修整校园道路,更换粉刷篮板,修缮自行车棚,维修更换学生灶外檐,粉刷教学楼楼道墙裙等,大大改善了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为适应艺术体育教学和实验课教学,学校出资近5万元增添了教学仪器、体音美器材、实验设施和实验药品;投资近25万元新安装的1个计算机教室和5个多媒体教室已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新建师生厕所已于12月启用。
一学期来,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上级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办学经费紧张,学校负债运行,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欠缺,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及课程改革;二是教师队伍建设、学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学校内涵式发展仍有一定空间。我们决心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把贯彻落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今后一项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围绕学校工作实际,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认真总结和反思,及时修订我校五年工作规划,把我校发展的思路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推动学校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为我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