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有效作业的设计与研究总结
《小学生有效作业的设计与研究》课题总结
中年级语文组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情况,理论学习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现将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探索出了作业设计的一些有效策略与方法
(一)设计作业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
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标,目标正确,才会少走弯路。众所周知,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它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认为,设计作业内容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而且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且题目的针对性要强。
(二)作业设计的内容体现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
重视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生动形象的趣味性练习之中。这样就 “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作业的内容就想跃跃欲试,如此一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
2.实践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我们认为,语文作业设计还应强调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形成能力。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眼、口、手、脑并用,知、情、意、行统一,让学生在作业中有效地提升了能力,陶冶了情操。
3.开放性原则
语文是一门最具开放性的学科。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立足于课本,着眼于课外,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开放性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4.综合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设计作业时,我们一方面要注意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此外还应体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淡化学科间的界限。
(三)作业设计的形式丰富多样
传统教学中,常是老师布置作业学生独自去完成,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且他们做作业时,无交流可言,还缺乏情趣,长此以往,学生不由自主地将作业看成是一种负担,并逐渐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其实,每个学生都有极强的创造欲和表现欲。要想让他们在生活中享受做作业的乐趣,首先我们教师自己要做个教学的有心人,精心设计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一种亲近感,进而增强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不到一年的尝试与探究中,我们在以下方面做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作业评价讲求策略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不仅能激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因此,教师在讲评作业时,要善于发现并欣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讲究评价策略,激发和升华学生的作业兴趣。
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改变了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作业原来对好多学生来说是一件无奈甚至是可怕的事情,但课题实施后,不少学生由消极被动地完成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完成。正如有位同学在完成作业后的感想中写道:“以前一想到作业就会有无名的烦恼涌上心头,因为那些 “大块头”作业,如果要完成,就需要很长时间,而且觉得那些作业也没什么意思;不完成作业呢,又会受到父母的训斥和老师的批评。现在可好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作业。更新鲜的是,有时我们在快乐地做着游戏,等游戏结束了,老师却告知我们刚刚完成了一项作业,尽兴的我们居然一点儿也不知道。”学生从内心喜欢这种变化,积极性极其高涨。
2.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好地悦纳自我。3.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多方面的素质
作业设计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课题实施过程中,很多学生能主动地查阅相关资料,深入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生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不仅有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有关音乐、美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特别在自出自做这类自主性作业的设计中,学生不仅要出好题,还要学会自己设计排版、总体规划等等,因而增强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另外,因为要进行讲评和交流,又大大增强了归纳、概括和相互之间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我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由于本组教师对于课题研究的整体能力与素质不是很高,理论素养相对较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第二篇:有效作业设计与批改研究开题报告
《有效作业设计与批改研究》
灵武市第二中学:孙鑫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实施课改过程中,我曾经就学生的作业作过调查:在化学课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要求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有5%的学生有逃作业的现象,有10%的学生甚至更多的学生有抄袭作业的现象,有5%的学生希望老师不要布置作业。
随着课改进一步深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观念正在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各种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探究式阅读活动模式。但遗憾的是,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在平时教学中却没有被广大教师高度重视。“随意的作业”、“低效作业”形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成了学生的负担,甚至使部分学生因为作业完不成,而被老师训斥、批评,学生做作业,完全服从于老师,学生没有发言权,只有执行、完成的责任。这不仅违背了作业的本意,也挫伤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化学这门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渐渐失去了热情与兴趣,也使化学教学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以上现象,显然与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1)保护学生的实际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目的
(2)促进学生学生方式的转变,为学生提供一种开放的学习氛围。目的(3)探讨有效作业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4)为教师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探究合作方式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3、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教授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在我国,“学业负担过重” 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曾多次下发关于“减负”的文件,但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学生家庭作业量大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学者对家庭作业讨论和研究较多的也是关于作业量过大问题。但西方学者对家庭作业问题的研究是全方位、多视角的,其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观点是值得关注和借鉴的,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对家庭作业问题进行再认识与审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1、课题界定
“作业”是指学生在课后教学的有机组成。“有效性”是指确实起到效果并得到更好的作用。“有效作业设计与批改研究性”是指调查初中作业的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
2、课题支撑性理论
(1)、切实做好“有效作业设计与批改研究”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同时对学生来说,好的化学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收获是有益的补充,从而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
(2)、切实做好化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积极地学习化学知识的好习惯。
(3)、切实做好化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有利于使学生积极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技能,更好的与他人搞好团结协作关系。
作业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教学中若能有效的利用和发挥作业的功效,不仅能获得准确的、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还会增进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交流,这些无疑都会对化学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1、目标
(1)化学作业要以人为本,要向思维、生活、个性开放,要情趣结合,使学生对作业愿做、乐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化学作业设计要联系生活。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多实践,在与生活实际的接触中开发智慧、提升认识、增长能力。可开发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让化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3)化学作业应体现分层性、多样性、反思性要学以致用的实效性(4)化学作业应体现合作探究。新课标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合作与探究。化学作业设计也应与这种学习方式相匹配,探究性作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加强化学作业信息量的反馈。(6)校正措施得力
(1)自我批改
(2)分组批改
(3)当面批改
2.内容
(1)有效性作业的设计与批改(课堂、课外作业)。(2)有效性作业的策略。
(3)有效性作业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展现。(4)作业的适量与适时。
(5)作业的评价。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的对象
灵武二中初三部分班级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在初三年级设置实验班(初三1、3、5、7、9、11班)和对照班(初三2、4、6、8、10、12班),实验班的课堂作业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作业布置与实验班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对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实验效果,其它班级教师根据实验方案尝试教学实践以获得重要参考意见。2.研究方法:(1)调查法:通过调查在做作业上学生学习的表现(如主动参与做作业的情况, 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化学用语的书写是否规范。)(2)行动研究法:强调对课题的反思与研究,发现、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定改进计划。
(3)经验总结法:积极做课题的理论、实践的经验总结,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双翼齐飞。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划分: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 查阅文献,收集国内作业布置研究资料,分析论证。(朱秀琴)
②调查灵武二中学生做化学作业现状。(朱秀琴)2.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2月)
① 工作落实。(孙鑫)
② 进入课堂,通过看、询问课等多种形式研究典型案例。(所有课题组成员)
③邀请同行会诊,引领解决实验中作业的有效设计研究及小结阶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有效性作业教学(聂丽玲、马红艳)
④作业的有效批改研究及阶段小结(李文斌、马儒学)⑤课题大事记、研究记录(孙鑫)
⑥实施的策略。
第一、加强校本教研。建议学校在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路子。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训练为主线。教师要在学生的求知积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为学生释疑解惑,引导启智。教师要在校本教研中探讨课堂的有效生成,研究什么是学生做不到的,什么是学生感兴趣的,什么是学生可以接受的达成过程,依靠学校团队的力量和地方教研员的帮助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坚持面对现实、有所作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信每人可以学好、个个可以成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第二、加强教学工作常规管理, 用制度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对教学常规工作要严,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为了既减轻学生负担,又不减质量,布置作业中遵循下列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目的要明确,每项作业都有明确的意图,为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训练服务。
(2)作业的份量要适当。学校应强制规定平均每天学生化在每门课作业上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教师如果超量布置作业,学生可以拒绝做并向学校举报。教师有违如规定
增加学生负担的,被视为教学事故,发现就要受罚。
(3)作业要实行分层设计与布置。学生素质参次不齐,如作业一刀切,肯定加重学生负担,不利于全体学生的提高。在作业布置中应分层次,使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难度不同、类型各异的作业。作业可分为A、B、C三个层次。大多数学生选择B类,这类作业难度适中。A类应该是完成B类基础上的拔高,要求明显高于课程标准的难度要求。C类作业面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如果学有余力,选择B类作业的鼓励做A类作业,选择C类作业同学鼓励做B类作业。这种划分决不是简单的数量多少的区别,而是难度及题型的分层。这样,学生作业就有了层次,既确保巩固了课堂知识,又能使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作业类型,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功意识。灵活开放的级别要求能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让基础不同的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三、注重作业的开放性,促进学生创新思考(1)强一题多解练习(2)强规律总结练习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应该是课程动态的生长性的延伸,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对作业的认识,我们应该突破以往的框架,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发展状况,构建各种各样新的作业形式。如果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在作业设计上多花一番心思,那必然会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3.总结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月)
① 收集、整理课题材料。
② 撰写总课题结题及论文。
五、预期成果
1.《有效作业设计与批改研究》的结题报告—孙鑫
2.主题研究论文(总结心得)--聂丽玲、马红艳、李文斌、朱秀琴、马儒学。3.资料汇编《有效作业设计与批改研究》的课题计划、参加课题研究调查问卷、课例、案例集,以及经验总结--聂丽玲、马红艳、李文斌、朱秀琴、马儒学。
第三篇:小学生作业分层设计实验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生作业分层设计的实验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临湘市一小课题组
分层作业设计是指教师在设计、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条件情况,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作业,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分层作业的设计,顺应小学教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潮流,充分调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一、课题界定与理论依据 课题界定:
1、小学作业的开发包括:随堂作业、课堂作业、预习作业、复习作业、家庭作业、检测作业
2、分层作业:我们要面对现实,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学的知识内容等,为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哪怕是先分两层,在分层的基础上让作业的形式更多样化,使孩子喜欢作业。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作业、练习设计的有效形式,探索作业、练习检查与批改的有效方式 旨在提高作业训练的有效性,提高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理论依据:
1.政策法规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标准。2.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帮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包括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等。3.本实验依据现代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新课程理念,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有效教学理论,人的多元智力理论,知识的有序原理,陶行知生活教育原理及新课程作业的价值观,提出如下假设:只要坚持自主性、知识性、智能性、趣味性、实践性、整合性等基本原则,就能使不同基础、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的个体,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变无效为有效,在愉悦的过程中完成作业,实现教学目标。体验,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具体做法及研究体会 1.调查摸底,做好分层准备。
(1)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设计一份学生作业问卷调查表,并将调查表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现状。
(2)课题组组长收集该课题涉及到的理论书籍,并组织教师学习,做好业务学习笔记。
(3)教师收集资料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去,增强好奇心与兴趣感;克服他们对作业的厌倦、畏难心理。
2.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多样性作业。
应试教育的观念应该摒弃,但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练习不能丢弃,有关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还是需要一定的练习作保障。具体操作时可将作业分为“必做作业”、“选做作业”、“自主作业”三个层次。
“必做作业”一般为基础题,主要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般每个同学都基本能够完成,所以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完成。“选做作业”是指老师布置的几组题目中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题目来做。
“自主作业”是指不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根据学习的情况则是课堂相关知识的拓展延伸题或创新题,每个同学可视自己的学习基础量力而为,自主选择是否完成或者完成多少。学生完成这类作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选择,不再感到单调枯燥,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
3.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多层次作业。
(1)作业量分层。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必不可少,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于教师结合教材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2)作业难度分层。针对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请学生自由选择,并根据他们的自身水平,确定为基础、提高、拓展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提高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拓展目标。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学习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课程学习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对于成绩好的同学可以是“堂堂清”,即每一堂课在课堂内完成就可以了,不需要做课外作业;对于中等成绩不能进行“堂堂清”的学生就进行“天天清”、“周周清”。即每天布置一次作业完成当天学习的知识点的巩固。对于学习非常困难的学生就在课后老师单独辅导后再做天天清。这部分同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而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又有各个方面,对于这部分人不但要给他们做好辅导而更多的是为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也能体验到学习中成功的喜悦。
(4)批改作业分层。
①优等生作业批改评定。优等生能力较强,可采取让他们相互交换作业,用“等级+评语”的模式对对方的作业情况进行评定,鼓励他们找出最简捷的解题思路,探讨不同解法,激发其竞争意识;还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题,让其独立完成后,交由教师批改,教师当面就其解题思路,探究过程,解题结果给予“太棒了”“有无捷径”等评定,最大限度的开发这批学生的潜能。
②一般学生作业批改评定。这些学生的作业由教师课后亲自批改,针对不同的错误原因,用符号或评语加以提示或鼓励。例如对单纯的计算错误可将有问题处圈出,加以“?”提示;对于解题思路出错的,还应写上简洁的提示语如“注意隐含条件”“找准单位1”等;对有进步的作业,加上“有进步”“今天书写真棒”等评语。学生会在你的评定中发现问题,认识不足,更期待着问题独立解决后教师进一步的肯定和赞赏,每一次作业都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③学困生作业批改评定。学困生是班级特殊群体,他们学习能力较差,自卑感强,这类学生的作业提倡面批。一方面便于教师更好的帮助指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照顾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他们作业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热情鼓励“今天又进步了”“细心些,你准行”“书写再认真些,就更完美了”这些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和关爱,让他们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三、成效及困惑
成效:“作业分层设计”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改革了多年来“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法,也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支持。这种设计方法允许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样做减轻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调动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信心,减少了学生抄袭其他同学作业的现象,同时,使得师生关系更融洽,学困生得到老师的帮助更多了,老师的作业批语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竞争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加强。
通过半年来的课题研究,教师的相关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他们深刻体会到作业的重要性,紧紧围绕“有效”布置与批改课堂作业,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初步形成。
困惑:
1、分层作业最大的困难不在于如何组织分层作业,而在于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因为不同层次学生所完成的作业是不一样的,最终的考核又是统一的,这就给评价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评价的体系我们还有待于科学完善。
2、分层作业设计,能激发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自主性,但也在有些学生心理造成“我是困难生,你是优等生”的思维定势,慢慢会造成惰性,失去竞争意识。
3、分层作业对于教师的备课量、批改强度、分层辅导等的要求也就越高,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如何能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措施来缓解教师过重的压力。
4、学校对课题研究及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课题的评估机制中在发挥其激励和导向上还不够突出,有待进一步改进。
第四篇:初三化学有效作业的研究
对初三化学有效作业的研究
冯金红 摆文新 克拉玛依第五中学 电话:*** 作业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5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由此可见,作业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作业的教学好比纸上谈兵,讲得带劲,听着有趣,用起来却茫然。但当人们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时候,对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改革并不十分重视。就我了解,目前,我们的初中化学作业还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课堂作业被忽略了、变味了
“课堂作业”顾名思义应该在课堂上完成,并得以反馈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的化学课堂:有的教师根本不布置课堂作业;有的教师为了应付检查定期补课堂作业;有的教师则课堂布置让学生课外做,课堂作业成了课外作业;还有的教师虽然让学生课上完成,但不能当堂反馈。这不仅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剥夺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1.认为课时紧张,课堂上没时间做作业。确实如此,自从使用新教材以来,原来的初三化学教材由一本变成两本,并且还增加了活动探究的内容,教学任务重了。另外,自提出“减负”后,周六、周日不补课了,晚自习没了,课时少了,几乎是原来的一半。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灌输新课程的理念,不能忽视实验,这已经让教师感到很困难了,哪里还顾得上做课堂作业。2.认为教师课堂上的讲授时间与教学效果成正比例,教师讲得多一些,学生就学得多一些,考试成绩就好一些。3.认为尽早把书教完,早开始复习效果好,把课堂作业的时间用于赶进度。
时间短了,教学任务就不能完成吗?教学进度就赶不上了吗?关键在于我们要提高效率,有部分内容可以进行浓缩概要,有部分内容可放在作业中去体现,有部分内容可以进行整合„„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越牢固吗?就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充其量只能使学生“懂”,而达不到“会”。也就是说,教师讲了,不等于学生会了。而且教师不讲,也不等于学生不会。平时课堂作业不做,赶进度,留到复习时做吗?当然是及时完成效果更好。
二、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的数量不太适合学生 每位初三化学教师都会认识到一个事实:学生不做作业,考试成绩肯定不好,毕竟化学是理科,而且学生刚开始学。并且在同一班内,如果其他学科作业多,学生必然无暇复习我这一科,长此以往,学生该科的成绩必然下降。因此,化学教师也不甘示弱,争着布置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进入总复习阶段,不少化学教师为了提高复习效果,盲目的搞“题海”战术。对此,有的学生疲于应付,有的学生既不堪负重,又不敢违命,于是抄袭作业就诞生了。为此,有的化学教师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干脆不布置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
学生因家庭作业过多,作业时间过长,已经严重影响休息,甚至导致近视、神经衰弱等健康问题。要求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大量的作业面前也成了一个口号。于是,“减负”成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减负并不是简单的减少作业的数量,并不是作业的量越少越好,并不是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的。
三、作业的难度不太适合学生
自实行绩效以来,大多数教师的工作好像更繁忙了,无暇顾及作业的难度,布置作业时总是一刀切,结果常常出现“全对”或“几乎全不对”的现象。像这样“全对”的作业学生没有必要做,“几乎全不对”的作业学生做了有效性也几乎为零。长期下去,会导致优生更优、差生更差,“学困生”将越来越多。另外,近几年来,由于学生择校的现象愈演愈烈,农村大量的优质生源流入城区的所谓的好学校。结果,所谓的好学校的一些化学教师由于教的都是好学生,也为了中考成绩好,优秀率高,不屑去布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题,片面追求难题,导致很多学生基础题一错再错,又不引起大部分学生的重视,最终在中考中丢分。而农村学校的一些化学教师由于教的大部分都是中下等生,图省事,对难题根本不布置,遇到了甚至不讲,结果中考时试卷一旦偏难,就全军覆没。
四、作业的类型太单一
作业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在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习惯。作业应作为继续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巩固已经学习的东西,要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之一。
这样看来,目前的化学作业形式也就存在着一些问题。从作业内容来看,重书面作业,轻口头作业、实践作业;从作业的时间上来看,有短期作业,无长期性专题作业;从作业承担者角度来看,强调个人作业,忽略小组合作作业和全班作业;从作业兴趣性来看,过多传统的单一性作业,缺少趣味性、多样化的作业。
五、作业的批改不够科学
教师批改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和学生无声的对话。批改作业能使教师了解到学生学习情况,指导进一步教学;同时批改作业也能使学生了解自身学习上的不足和教师对自己的希望、要求。而目前初中化学作业的批改却存在以下问题:
1.批改作业不认真。有的只写个日期;有的把作业批改的任务推给课代表或组长;甚至有些化学教师都不批改。对此,有的化学教师解释说:“除了备课、上课,还要自己准备实验,工作担子太重了,没时间和精力改作业。”我认为不管怎样,教师不认真改作业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不尊重。
2.批改时间不及时。不少化学教师总把批改作业的事压到最后,能拖则拖,不能让学生及时知道知识反馈的结果。结果学生不能及时的体验成功或失败,做作业的激情就下降了,其效果自然也就下来了。
3.批改方式单一。目前,大多数化学教师采用“全收全改”的方式,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对已讲授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备好下面的课。于是化学教师除了备课、上课外,就是成天批改作业,工作量大,长期下去,身体健康都成问题。
4.批改质量不高。有些化学教师,所谓的“全批全改”,也只是蜻蜓点水,简单处理,如判断一下对错、打个等第等。没有尝试写一些评语,让作业批改成为师生书面交流的平台,成为师生说悄悄话的地方。
5.未进行二次批改。对学生订正的作业不进行二次批改,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能保证订正的效果,形成问题遗留。
6.批改成绩不记录。批改作业结束,教师不及时总结记录成绩,做好作业档案,这会使教师丢失今后备课、上课、辅导的宝贵资料,又不能促进和鼓励学生正确对待化学作业的完成。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是“激发兴趣,尊重和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作业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初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有效化学作业与之配合。新课标下的有效化学作业应是开放的,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使有效化学作业生活化、实践化、创新化,让化学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有效的化学作业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提高化学作业的有效性很值得研究。
参考了诸多优秀教师的丰富经验,我们初三化学组教师共同讨论制定了以下研究方案:
一.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1、作业形式多样化
2、作业难度层次化 二.初中化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三、初中化学作业评价反馈的有效性
1、抓住评价反馈的时效性
2、实现评价反馈的多元化
3、撰写评价记录,促进共同发展
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现将第一阶段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1、作业形式多样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因此作业也要变得多样化。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发现千篇一律的作业不利于学生学习,所以,除了布置常规作业外本人采取多样化的尝试。(1)口头作业: 本人借鉴文科常用的“复述课文”的口头作业形式,设计一些课前几分钟完成的作业。如“口头复述上节课内容要点”、“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某一概念、原理、现象⋯⋯”、“5分钟内串讲某章的内容要点(不得背诵原文——避免死记硬背,不得看书、笔记或准备的纸条等)”。学生在准备和口答这种作业时,必须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语言组织,能很好地培养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2)拓展性作业: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本人根据课程的安排,充分运用本地的课程资源,适时开展课外实践调查活动,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参观等活动,获得问题的解决。如学习到“燃烧与灭火”时,本人布置下列作业: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组成小组,通过询问他人,走访消防部门,查阅报纸、杂志等资料,上网查询等方法,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采用的灭火方法;附近地区发生的火灾事故及起火原因;附近企业、公共场所所采取的防火措施。写出调查报告,向家人和领导宣传消防灭火的知识,并与同学交流,讨论所调查内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会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并以调查访问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3)探究性作业: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化学作业设计要渗透这一科学理念。例如:在讲到《分子和原子》这节课时,有个家庭小实验‘1 +1是否等于2’。根据书上的例子我先演示了自己利用家庭物品设计的小实验,展示了探究报告,并把我的设计思路与学生共享,请学生找出这个实验的不足。学生们纷纷发言,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我趁机提出问题:你能设计出不同于我的实验,并展示探究报告和设计思路吗?给大家一周的时间,参加这项比赛的同学,人人有奖。一周之后有一半的同学参加了这项角逐,结果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有三个实验的精确度远远在我之上。同学们品尝到了探究的乐趣、创新的乐趣。(4)弹性作业:根据弹性教学的基本原则,建设性地提出弹性作业实施的基本原则:定时不定量、分层设计、因材施教、形式多样、主动发展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化学弹性作业的模式。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规定完成作业的时间,而不规定统一的作业量。要求学生完成的书面作业总量是不超过60分钟,在规定的时间里所做的作业多少即为该生的作业量.可能是10道题,也可能是15道题,具体到每一位学生身上,数量不同,但负担却是相同的。在弹性作业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出现偷懒的现象,本人一方面做好“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还有控制学生作业的手段,有成套的作业手册,指导学生的作业活动。
2、作业难度层次化
一个班集体中不同的个体是有一定的差异的,有的基础较差,有的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有的自控力较差。因此本人在作业设计时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分层次设计,设计作业主要想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设计一些基础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作业,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化学的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除完成基础题,还要做提高题和拓展题,一方面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提高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比如在学习化学式的计算时,布置了包括基础题、拔高题、拓展应用题三个方面的五个小题,让每个学生至少选择三个来完成,这样不会有人抄袭作业,变紧张为轻松,变苦学为乐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作业效果,真正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本人在设计作业时还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由浅人深,由近及远,步步深入,让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是一开始就被问题吓倒,而是运用自己这节课所掌握的知识,沿着老师设计好的台阶一步一步地走下去,顺理成章。既梳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又加深理解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样的作业学生练得有兴致,练得轻松。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性质”一节时本人设计的作业是:(1)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有什么现象?说明氧氧化钠具有什么性质?(2)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质量有何变化?说明氢氧化钠具有什么性质?(3)向暴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如何解释?并完成有关化学方程式。作业问题清晰,思路明确。作业中通过(1)(2)两问巩固了本节课所学氢氧化钠性质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3)来提高运用,符合学生练习的层次化特点。
第五篇: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总结
《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总结
一、课题的提出
按现代教学论观点,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包括“设计—教学—评价”三个阶段。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注重单元测验、考试等形成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轻视甚至忽视了对学生过程性评价中“作业”功能的设计与评价。长期以来,中学语文作业大多处于无序状态,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语文作业质量不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从当前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语文作业的现状不容乐观:作业设计布置随意性强,精心预设作业少。由于语文课程学习任务重,课时量多,很多老师来不及精心备课,匆忙上课,布置作业也是临时仓促决定,没有预先精心考虑设计,作业的质量不高,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差,没有兴趣,应付了事,甚至课外不写作业,完成作业的效果较差,作业成了学生应付老师的任务,甚至成了学生的负担。语文作业的存在没有起到衔接课堂内外、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作用。改变当前语文作业的尴尬境地,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已是当务之急。
从当前初中语文作业的评价现状分析,语文作业的评价和反馈存在着很多令人深思的现象。语文作业的评价方式单一,还局限于传统的“红对勾”和“口头表扬”等,等级评价虽然保护了学生学习的自尊心,但对于学生的学习目标指引不明确,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不清晰,定位不准确,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上进心。因此我们要加大个性化、多样化评价的力度,要让学生在思考和批改中提高。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评价,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变被动性为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为教学重要一环的语文作业,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理应受到重视。设计和评价既要符合教学的原则,又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愿意做也喜欢做,且对语文学习有所促进。但在语文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语文作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盲点所在。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对这一盲点的研究,寻求作业设计和评价的突破口,为学生作业质量的提高和作业评价的有效性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尝试,使作业成为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创新知识、以及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有效内容,使作业的评改成为师生之间知识、兴趣、能力的有效交流,创造更加和谐统一的语文课堂内外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作业设计合理有效,富有创新性,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完成作业,深化课堂学习的内容知识。
2、作业评价恰当有效,富有科学性,鼓励性,能指导学生深入学习,建立自信,发展思维。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
⑴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研究
①识记理解类作业
②实践探究类作业
③综合提高类作业
⑵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方法研究
①作业设计要有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作业设计要分层设计,提高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③作业设计要多样化,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⑶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方式研究
①教师设计作业
②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③师生合作设计作业
2.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评价的研究
⑴初中语文作业评价的策略、方法研究
①作业评价要有鼓励性
②作业评价要及时
③作业评价要有针对性
⑵初中语文作业评价的方式及效果研究
①多样化的作业评价及效果
②多元主体的作业评价及效果
3.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关系研究
①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作业评价的统一性
②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作业评价的同步性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探究法。我在课题研究前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和相关理论材料,对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理论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课题开展奠定基础。
2.行动研究法。针对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分类研究,教师在课程实践中设计作业、评价作业,用实际行动开展课题研究,丰富研究成果。
3.调查分析法。研究之前,调查教师的作业设计与评价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关调查。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作业设计要有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为具有学生鲜明个性、愿望的一项活动,成为学生在校内、校外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所以,作业的设计应当形式多样,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计划、探究和体验,不仅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实践中,我改变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性得到充分的提高和发展。
1、识记理解类作业
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语文学习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积淀,提高理解认识,拓展思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课内知识的识记理解。在每一单元的学习中,我都要求学生做好以下的积累性作业:①积累一些雅词。主要是“读一读、写一写”中重要的词语的读音、意思及用法;也包括新学到的成语的积累。②积累一批优美语句。主要是摘抄本单元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非常美的句子,并说出理由。③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对本单元中重要作家作品的相关资料做好记录。④积累能给自己启发的哲理性句子或名人名言。可谈谈自己对此的认识理解。⑤积累常规的文言文词句。⑥积累古诗词名句,如写春花、春雨的,咏月、咏雪的,等等。⑦积累写作的知识。如学习一个巧妙的构思,把自己认为写的好的课文的结构特色理出来进行模仿;学习一个好的开头或结尾方法等。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解。这些积累作业的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
(2)课外知识的识记积累。①做好课外阅读和摘抄。我要求学生每周做好不少于500字的摘抄作业。摘抄的内容为自己所读的课外书中的精彩语句、语段或文章,后面要附上自己的点评,点评的内容可以是摘抄的理由,也可以是自己的阅读体会,还可以是自己的疑问。②做好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结合文章内容,查找相关资料增加课外知识。③做好一些小故事的积累,这些小故事往往能给人一定的启发或教益,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④剪报作业。利用课前5分钟向学生读一篇文意双美的文章,让学生从中感受真、善、美的力量,一学期的坚持使学生爱上了课外美文阅读。同时又适时地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制作剪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摘录经典词句;或有感而发;或作点评等等。版面设计可张扬个性;可符合文章内容;也可予以忽略。学生说:“剪报”剪出了新乐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这些积累性作业的设置促使学生多读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时接受了思想文化熏陶并积累了丰厚的文学文化知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自然是益处无穷的。
2、实践探究类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新课程理念更是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更是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初步养成,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实践类作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融入真实的生活,作业生活化,学生乐于完成这样的作业。如给学生布置观察性作业。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如观察、写作《路边养蜂人》、《家乡的风俗》等。给学生布置动手操作性作业。如画一画,在教学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后,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做一做,布置学生做一份《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手抄报。养一养,养花,养其他植物或小动物等。这样的作业真实,新鲜有趣,学生兴致勃勃,得到了许多课本上得不到的知识。探究性作业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完《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等课文之后,学生对《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产生极大兴趣,我适时鼓励学生阅读全书,并激发阅读四大名著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探究的的角度,并对学生进行研读方法和撰写探究报告的指导。在这次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一份份富有个性的探究报告,虽还有些稚嫩,但却初现雏形。学生的探究角度各具独特:有“义气性情拔山河”;有“三国演义人物性格探究”;有“孙悟空与猪八戒性格的比较”等。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跃,既加深了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又产生了强烈的深入探究的读书欲望,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也得以培养。
3、自主选择性作业 我把作业分为基础、阅读、写作等几种类型。基础类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抄抄词语、练练字。阅读类作业主要完成课外阅读及摘抄任务,一周须阅读并摘抄3次以上,同时写下简单的评析文字,以读促写。写作类作业则以写促读,每周练笔,长短不限,养成细心观察,善于思考,随时记录的习惯。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再根据他们测试时的基本情况及平时表现进行二次分类,试行一段较长的时间后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学了《与朱元思书》设计以下作业:
①.写一写:缥碧 轩邈 泠泠 嘤嘤 经纶世务 鸢飞戾天 交映 ②.摘录文中你认为富春江风光很美的句子。
③.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富春山居图”。
④.如果你在江中的小船上,面对汹涌的江水,两岸的高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⑤.学了课文,请你做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富阳的风光,写一段导游词。
(以上作业,学生自选两三题做)
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但是,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最后,对这种“自助餐”式的选择性作业,也要做到“分类评价”。就是对好中差学生的作业的评价不能统一标准,对学困生的衡量要求及完成作业的时间上要适当放宽一些,对优等生的要求要严格一些。这样,可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跳一跳,够得着”;学困生“低起点、小坡度”,最后“消化”得了!
(二)作业设计要分层设计,提高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层次高低不同,刚性的作业要求不适合新课程标准。因此,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行弹性作业、分层完成。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把作业分为基础A、阅读B、写作C三种类型。A类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如抄抄词、练练字,这类学生学习不够自觉,强制他们把作业做在本子上交老师批阅,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类作业以读促写,主要完成课外阅读及摘抄任务,一周须阅读并摘抄3次以上,写出点评。C类作业则以写促读,规定每周至少练笔3次以上,长短不限,养成“观察-思考-记录”的习惯。分类作业由学生自主选择后,教师再根据其基本情况及平时表现二次分类,试行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再进行微调。对于分类作业,学生认为:“做了A类作业以后,我觉得自己的基础知识比以前更加牢固了,对课文内容也熟悉了很多,并掌握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我是阅读理解类的,从中我自感受益良多,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C类作业“是我唯一自愿写的作业,而且喜欢的作业”„„学生普遍喜欢这种分类作业的方法,尤其是B C两类同学,作业基本不用老师操心,无形中减轻了工作负担,使教师从批改作业的“苦海”里解脱出来,更好地从事其他教育教学工作。
(三)作业设计要多样化,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语文的学习无时不在,学校、家庭、社会处处皆有,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网络资讯、标牌广告,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无不是语文的课程资源。于是,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硬笔字帖随他临;想锻炼学生的听力,电(视)台新闻让他记;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自己录音随他听;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时文美谈、经典名篇任他选;想走进社会,街头错别字随他挑;想全面发展,手抄报随他编。此外,还有观察、联想、摘抄、写作、调查报告、课本剧等任君选择,可以说,语文世界——多姿多彩,语文作业——形式灵活、多种多样,通过多样化的作业,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开拓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作业评价方式多样化
常见的作业评价方式:对错勾,清晰明了,节省批改时间;集体讲评,讲评优缺点,受众面广;面批,具体可感,针对性强。口头评价时效性好,书面评价更具持久性。这些作业评价方式属于传统评价方法,学生比较熟悉。另外,还可利用室内展览、板报宣传、主题张贴、网页呈现等形式,展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作业,这些作业评价方式新颖有效,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学生受到的震动或鼓励也更大。
1.作业张贴:可取整体优秀者,也可取局部出彩者,或内容真实感人,或有精彩的语句,或书写工整(有进步),都可以展览,使学生体会被尊重、被欣赏的感受,增加自信心。
2.积分制度:每个学期末根据各项积分评出“作业之星”“作文之星”“背诵之星”“默写之星”“考试之星”等单项奖,再根据综合得分兼顾期末考试成绩选出“语文之星”和“进步之星”。此外,还可以借鉴大型商场用积分制度鼓励顾客消费的做法,达到某一积分,可免做某项作业,或者得到某些奖励等等。积分制度的好处在于促使师生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真正把新课程理念中的过程性评价落到实处。
(五)作业评价主体多元化
作业的评价长期以来几乎由教师承担。其实,如果老师指导有方,学生能力有所提高,那么作业由学生评价又有何不妥呢?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1、学生评价:作文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内容、语言、结构和文面的要求自评,然后再由同学交换评改。如果教师的指导到位,学生形成互改的习惯,效果未必比教师的评改差,甚至有时评语写得比老师还好,新颖有见地。
2、家长评价:如在看完孩子的作业《父亲小传》后,有的家长在文后附上了评价:“很高兴在一篇短短的文章里看到了你的内涵素质和语文水平。你的懂事使爸爸万分欣慰。以后,在你成长的道路上,我会尽爸爸的责任,竭尽所能为你铺路,为你的前途打下扎实的基础。加油!”有的家长给孩子写了长长的回信,让人感慨。语文教学不仅注重知识与能力,强调过程与方法,而且重视孩子们的情感与态度。家长参与评价,孩子的学习更有动力。
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多元的、深刻的,对学生影响更为深远。
七、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初步总结了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的操作方法
1.激发兴趣,引发想象,激活作业创新性的策略
2.以作业有效性为为核心,落实语文作业自主性、层次性策略
3.改变作业内容,创造性地布置多样化作业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乐于完成作业的策略
5.作业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策略
(二)学生的作业有效性增强,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通过本课题研究,学生从一定程度上逃离了茫茫题海;每日完成作业,目标性更强,训练点针对性更强,形式更为其喜闻乐见,内容更贴合每一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践中,我发现花心思、费功夫设计、评价、展示的语文作业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到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点滴含生活的真谛。他们的学习是快乐的,更是高效的。
(三)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静心反思,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能更及时地解决问题,总结规律,从实践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了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
七、课题研究的启发与思考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的确遇到了一些难以规避的问题。
1.教学任务很紧,进行实验研究时间不够充裕。实验教师为此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反复琢磨、精心设计,以期能使实验顺利进行并如期结题。
2.多样性、创新性的作业形式不一定符合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校作业检查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的限制。针对这个问题,我多次和 其他老师进行沟通,期待常识性的研究能够得到语文教研组和学校的大力支持。3.作业的分层设计和分层批改比较费时,工程较大,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开始尝试有选择性的将一部分简单类的作业交给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在自己进行作业批阅时,也尝试采取学生分层抽查和细致讲解、订正后复查的形式,既有效掌握了学生做作业的具体问题,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4.个别后进生作业过程中出现弃难从易的情况,有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针对这个问题,我将进一步加大与这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期待从记作业、查作业等不同角度,堵住学生可能会钻的空子。
5.新型作业在批改、讲评时往往对老师有较高的要求。在作业讲评前,实验教师会在交换意见,商量策略,明确知识要点,尽力用简单而有效的形式促使学生在讲评中不仅订正答案,更能培养一种语文的思维。
6.如何以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为切入点,进而形成一整套积极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会继续自己的研究,期待能够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八、今后的打算
1、加强理论学习,指导语文作业设计和评价教学。
2、课题研究中,及时总结教学的得与失,以随笔或反思的形式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水平,探索理论成果,写作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