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理念积极实践 精心组织有序推进

时间:2019-05-12 14:20: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转变理念积极实践 精心组织有序推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转变理念积极实践 精心组织有序推进》。

第一篇:转变理念积极实践 精心组织有序推进

转变理念积极实践 精心组织有序推进

临夏县中学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

张永华

新课程实验在我校已实行一年多,给我们学校带来了较大的变化,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提升了教师的素质,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异常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新课改,带给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回顾一年来的新课改实践,可以用下面几句话来概括,即:走进课改,更新了教育理念;实践课改,丰富了教研内涵;收获课改,提升了办学品位。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在学校各种课改实施方案的引领下,边研讨,边实践,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课改实验活动。

一、新课程实验实施方面所做的工作

1.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请进来,专家引领指导。

为了扎实稳步地推进我校的新课程实验工作,学校多次派相关人员到新课改试验区去学习。2010年4月由校长带队,一行五人赴宁夏育才中学、六盘山中学、宁夏六中,深入课堂、教研组、年级组,实地交流学习,主动请教学校各层领导,积极学习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搜集相关资料,这是一次非常有成效的学习活动,推动了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2010年9月,派担任高一教学的32名教师到榆中恩玲中学等学校听课,学习他们实施新课程实验的具体做法,收获不小。

邀请专家进学校、进课堂指导。先后三次邀请州教科所领导和县教研室主任召开新课改座谈会、高中新课改教学模式或手段培训讲座。州教科所专家走进高一年级课堂听课,与任课教师面对面交流,了解新课程实验工作中的具体 情况,对好的做法给予肯定,对遇到的困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的办法。2010年11月和2011年3—4月邀请永靖中学、临夏中学、土桥中学部分骨干教师来校指导,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2.学习领会省州新课程实验改革文件精神,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各类新课改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临夏县中学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统一行动,认真实施,稳步推进。反复研究制定了《临夏县中学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确定了总体思路:学习培训为先,读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和《课程标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明确重点,分步实施,专家指导,研讨交流,扎实有效的推进新课程实验工作。在明确高中新课程实验改革工作重点的前提下,经深入研究出台了校本化的学校制度文件,如《临夏县中学高中新课程实验设置方案》、《临夏县中学新课程实验校本课程方案》、《临夏县中学学分管理及认定方案》等十多项制度,保证我校的新课程实验工作有章可循。

3.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实验培训

学校不失时机的抓住省、州、县、学校的每一次培训机会,对教师进行新课程实验培训。2010年7、8月份为期12天的“甘肃省2010年高中新课程实验‘国培计划’网络远程培训”中,15位校委成员和53位教师参加了培训,按培训要求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经考试合格全部拿到了培训上岗证。2010年8月,高一年级的12名备课组长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010年3至12月份,在对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教学副校长、校长的一系列培训中,做到了一个不少、一次不缺,共计培训了288人次,对有效实施新课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11 年7月,我校有63位教师参加了高中新课程实验‘国培计划’网络远程培训,高

一、高二的24位备课组长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目前,我校的科任教师全部参加过新课程实验培训,基本适应新课程实验教学工作。

4.充分发挥年级学科备课组的作用

为使广大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准确把握教材,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我校实行年级学科备课组制度。要求备课组立足课本,针对三维目标,狠抓教材重、难点的分析,努力做好新教材与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的衔接和学生实际与新教材的衔接,将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指导、探究性问题的处理、知识点延伸与拓展度的把握等做为重点研究对象,一章一节的仔细研究,每周活动一次,每次两节课。同时,学校教研室给高

一、高二备课组下达任务,分别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教法的研讨,每个组只研究一种教法,要求组内教师每人上一节课,经过充分研讨,最后达成共识,以文字形式上报教研室,再由教研室向全校推广。

5.社团组织引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为了适应新课程实验的需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成立了“梦源文学社”、“笛子社团”、“播音主持社团”、“合唱团”、“志愿者社团”、“英语角”、“时政宣传小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兴趣小组等16个学生社团,专人负责,制定计划,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定期活动。经两次全校活动展示,效果良好。2011年4月20日,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吕世虎教授任组长的省级专家调研组来我校对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进调研,我校的七个学生社团进行了汇报演出及成果展示,得到调研组的认可和好评,本学期第14周,将组织第三次社团展示活动,这也是我校实施新课改工作的一个亮点。体育活动保证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实行大课间活动,班级有口号,团队有遵旨。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三个行为习惯培养”、春季运动会等。

6.尝试开展研究型学习活动

针对我校师资、学生、场地、器材的实际,制定了《临夏县中学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实施方案》和《临夏县中学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南》。在开展研究型学习时,立足课本,从小问题入手、从简单问题开始,确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并将学生进行编组,在科任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和组织有关的展示活动。例如“测定自行车的速度”、“了解韩集地区植物种类”、“探究五山池黄酒的制作工艺”等等,先由教师给出提纲、提供必要的研究方法、研究器材,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开展活研究活动。一年来,高一年级共完成21个研究型学习课题,尽管研究的问题小,研究的设施简陋,研究的层次浅,但毕竟我们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为了及时解决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准确的把握教材体系、教材重点、教学的难点,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推广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好做法,学校与2010年11月、2011年5月召开了两次新课改研讨会,大家广泛交流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知识结构零乱、课时紧、容量大、探究活动组织困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提高了新课程实验教学的信心。

7.新课程实验教学为研究重点,组织开展“五课”教研主题研讨会,在研究探索中推进。

我校每学期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五课”教研的资料,每学期组织一次以“五课”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大比武活动,每个教研组选派两名 教师参加,分文理科进行评比。首先由参赛教师在教研组内说课,经讨论编写出教案,教研室统一安排上课。再由教研组组织评课,在此基础上科任教师修改教案、并撰写课后反思,交教研室。学期末由教研室总结出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好的教学方法,供全体老师借鉴。

二、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所做的工作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我校提出了“一年苦练基本功,三年站稳讲台,六年成骨干、挑大梁”的总体培养目标。

1.岗前培训,严格把关

新教师报到后,由党支部对他们进行师德教育,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教育他们要爱岗敬业、热爱学校,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教导处从上课、辅导、作业批阅、复习、考试等方面进行教学常规的培训,教研室从如何备课、确定教学重难点、教法的选择,如何上课、说课、评课、写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培训。然后教导处安排他们上过关课、汇报课,由教研室、教导处相关人员参加听课,然后进行评课,指出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2.新老结对,以老带新

为大力培养青年教师,促使他们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一贯实行新老教师结对帮扶的做法,组织拜师大会,让青年教师鞠躬拜师,并签订协议。新老教师互相听课、共同探讨。截止目前,我校已经安排了14批对子,有4批、51名青年教师正在接受指导。每学期初,在老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出本学期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迫使他们认真、仔细的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为课堂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骨干示范,推动课改 课堂是教学的关键,为此我们给新教师安排了不同类型的课,新教师第一学期在教研组内上过关课,第二学期开始上公开课,第三年教研室安排他们上基本功汇报课,并组织有关人员听课、打分、评比。对基本功汇报不过关的教师,延长培训期。

骨干教师引领示范充分发挥本校省、州级骨干教师的作用,每学期都组织一次骨干教师示范课,供青年教师学习。要求青年教师听课后写出感受和值得学习的做法。

4.明确任务,促进学习

学校要求青年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本学科高中阶段的教材,精读所教学段的教材,每学期完成15000字的业务学习笔记,完成一篇1500字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每两周至少听一节指导老师的课,每学期至少上10节多媒体课,每学期至少完成三套高考试题。每年组织教师自费订阅一报一刊。学习制定了各级各类论文、课件发表、获奖奖励办法,大力倡导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制作课件,参加省州级优秀论文、课件的评选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研讨会。

三、校本教研方面所作的工作 1.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为结果。实施新课程实验后,教研室安排各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了《临夏花儿》、《弟子规》、《临夏县发展小水电的区位优势分析》、《厨房里的热学》、《五山池黄酒的制作工艺》、《中学生英语生活会话三百句》、《饮料的成分和作用》、《我心中的花儿》、《韩集地区标本采集与制作》、《临夏县建 制沿革话变迁》、《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利用》等31篇校本课程。尚有12篇正在撰写中。

2.举办专题讲座

实施新课程实验以来,我们已经组织了三场全校性的校本课程报告会,李昌华老师做了《临夏县发展小水电的区位优势分析》,马国鹏老师做了《弟子规解读》,马家元老师做了《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二”、“三”对做人与做事的启示-先秦部分》。近期将安排何龙老师做《临夏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缐宏光老师做《临夏花儿》、孟宪芳老师做《英语学习方法指导》三场报告。教研室再整理、考证,最后形成适应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

3.创办学校刊物

学校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育教学研讨会,要求每一位教师至少完成一篇论文。先在教研组内交流,然后推荐到学校,由教研室组织人员进行评选,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我校的刊物《县中教研》。另外,我校自1988年创办的学生刊物《蓓蕾》坚持至今,每学期出版一期,现在已办到92期。

新课程实验毕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显现效果。我校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克服重重困难,做了以上工作,在新课程实验教学工作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转变理念,扎实工作,有序推进临夏县中学的新课程实验改革进程。

四、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培训形式单

一、次数少、时间短,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难度较大,缺乏新课程的教学经验,仍有部分教师还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2.缺乏必要的硬件支持,学校缺少必要的实验室、语音室、图书馆、阅览 室、通用技术学习场所,缺少研究型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

五、今后的打算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适应新课程实验改革的骨干教师。2.学生综合性素质培养和评价及研究性学习开展方面加大力度,根据新课程实验改革理念,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意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篇:积极实践 有序实施推进重点税源管理科学化

2013江苏社科类学会学术成果交流大会应征论文

积极实践有序实施

推进重点税源管理科学化

今年以来,***市局认真贯彻省局和***市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部署,按照“面上整体推进,点上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精心筹划,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地方经济税源结构富有***区域特色的重点税源管理模式,有效促进了重点税源企业管理科学化、集约化水平的提升。

突出户源集约 明晰管理对象

2012年,随着上海大众的落户投产,***汽车、化工和船舶三大经济板块特色愈加明显,行业发展集聚度、重点税源集中度持续提升。目前,三大板块税收总量权重已超全市2/3。针对重点税源集中度越来越高的实际,***市局积极顺应形势发展,把重点税源管理科学化作为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重中之重,全面重构优化现有征管资源配置,通过设置专门机构,科学划分管理对象,配强管理人员,创新管理机制,实现重点税源涉税事项的统筹扎口和集中管理。

一方面,抓住三大板块行业龙头性企业的特点,充分考虑重点税源企业复杂问题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按照2012入库税款>500万元、销售收入>

1.5亿元、注册资本>1.5亿元三项主要标准,筛选52户重点税源企业(其中:省局上收3户、***列明9户),纳入重点税源管理范围。另一方面,针对上海大众落户后汽车零部件行业集群化发展的实际,实施“规模+行业”管理模式,将注册在***(***)汽车工业园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的102户企业,统一纳入重点税源管理分局管理。2012年,这154户企业合计入库税收12.76亿元,以占全市5.69%的户源比例贡献了全市62.56%的国税收入。

突出事项集中创新管理手段

创新重点税源管理机制,按照管理扁平化、差别化、集约化的思路,调整重点税源管理分局内部股室设置和职能划分,对列明重点税源企业,实行“3+1”专业化合作遵从管理模式,承担“客户服务”、“风险识别与分析”、“审计和反避税为主的风险应对”三项核心职能和重大复杂事项管理职能,将专业化管理职能

在重点税源分局归集、强化。

制定下发《***市国税局重点税源管理科学化实施方案》、《***市国家税务局点税源分局岗责体系》、《***市国家税务局重点税源管理业务边界》,逐一明确重点税源管理要求、职能定位及业务边界。同步推进重点税源管理科学化与专业化分局工作标准化,将省局列明544个基础事项中的261个依申请基础事项和54个依职权基础事项及29个双重事项全部前移至办税服务厅。重点税源管理分局则发挥比较优势,集中聚焦“三大核心职能”和重点税源企业合并分立、股权投资变更转让、债务重组、所得税汇算清缴、注销清算、国际税收、反避税等重大复杂高风险事项、高风险环节的管理,集中解决重点税源企业政策确定性、风险识别的有效性,实现对重点税源企业遵从管理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突出业务协作优化运行机制

注重业务融合,打破部门界限,促进合力管理。优化、固化纵向、横向协作机制,逐项明确各办税事项流转规则,明确与机关、纳服、稽查以及属地税源分局沟通、交流、反馈的程序、方式和时限。将重点税源管理联席会议和月度风险例会合并召开,共同分析、评估重点税源企业存在风险,交流信息情报,研究解决衔接问题,开展任务整合,以联席会议为枢纽,实现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统筹和高效协作。平时,通过FTP搭建业务交流平台,按日公示传递相关工作事项,解决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问题,实现适时沟通协调,形成合作共赢机制。

组建专业团队,优化管理资源,将具有“三师”资格、专业等级高级人员以及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充实到重点税源分局,实现“优势兵力”的“集中投放”。建立情报管理、客户服务、风险分析识别、风险应对实施四类专业团队,按团队健全完善岗职体系和考核办法,明确岗位配置、工作职责、业务标准和要求,列明考核量化指标,按月通报各团队专业化工作绩效和考核积分,考核与激励双管齐下。逐月明确各团队重点工作事项和风险管理任务,通过“情报管理、分析识别、实施应对、跟踪质疑、反馈完善”一体化闭环运作,打造全流程、综合性的一揽子重点税源企业管理、服务和应对方案。对重点税源企业实行项目化管理、团队化运作,以专业团队和项目组的形式处理重大复杂业务,通过专业互补的项目化管理、高效优质的团队化运作、权责分明的责任制考核,实现对重点税源的有效控管。

突出品牌服务打造客户精品

切实把服务重点税源企业发展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创新建立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重点税源企业涉税需求,提升纳税满意度。以汽车零部件行业为标本,以促进合作遵从为导向,积极主动作为,创新特色服务项目,打造行业服务精品。创建汽车城税收“6S” 服务品牌,涵盖专业(Special)服务、规范(Standard)服务、确定(Sure)服务、个性(Specific)服务、便捷(Swift)服务和满意(Satisfied)服务,签订《税收“6S”服务协议书》,赠送“税收6S服务卡”,让企业做到“一卡在手,政策无忧”。并以此品牌为引领,全面扩大服务品牌示范辐射效应。对沿江船舶企业开展“税银1+1“服务,助银企联姻,解决船舶资金难题;为化工园区企业设立“税企连心卡”,公布24小时服务联系热线,定期走访调研征集涉税意见和需求,帮助化解涉税风险,真正实现重点税源企业纳税服务个性化、系统化、品牌化,提升了服务品牌的影响力和带动示范效应。

全面实行客户协调员和客服产品提供制度,采取客服人员日常服务和复杂事项团队服务双管齐下的方式,平时客服人员随约随到,一对一开展政策确定性沟通、网上适时互动,征求确认企业在政策确定性、统一性和税收风险内控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开展服务需求分析,制作个性化、差别化、一揽子的《客户服务方案》,登记《客户服务记录》,快速响应企业涉税诉求。对企业复杂涉税事项,则由客服团队深入实地,面对面地提供专业指导,快速进行涉税处理。今年先后为三家外资规模企业解决了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境外提供特许权使用费以及境外提供工程设计劳务服务的征税问题,帮助企业完善相关手续和资料,用足用好税收政策,有效增进税企之间的了解、信任和合作,促进了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构建。

推行重点税源企业涉税风险“内外双评”制度,按照总局《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要求,一方面,积极引导重点税源企业定期开展自我分析评估。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开展税收风险内控调查测试,按户形成客户档案和测试手册,共同研究风险超前防范,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税务风险内控体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目前已出具2户企业内控测试与评价报告,涉及税款1200万元,有效化解了涉税风险;分行业、分阶段举办了6场重点税源企业财务主管专题政策培训解读会,通过集中辅导、案例示范、专题讲解等,持续提升企业内控意识和遵从能力。建立税企高层互动机制,高层点对点沟通,与中国石化***

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西门子电机(中国)有限公司2户企业签订了税企合作遵从协议,有效促进了企业的主动遵从。

突出风险实施应对全面提升管理质效

针对区域特色行业,拟定重点风险实施事项,全面实行项目管理。从加强情报采集、风险项目分析、深化行业管理三方入手,开展“链式轮动”管理,情报收集上,明确将关联交易、股权变动、增资减资、利润分配、境外投资等信息,作为重点采集对象。推进与工商、财政、商务、科技等部门的深度合作,积极获取有针对性、价值量高的情报信息,并及时开展分析、处理、加工,与内部征管数据进行关联、比对,生成有效的、有明确指向性的信息导入税源管理平台。项目分析上,将重大项目投资、固定资产抵扣、对外劳务支付以及跨区经营、连续亏损企业,作为重点项目分析。按月确定分析主题,围绕特定目标群体,有序开展分析识别,每月形成高质量风险分析报告,为风险应对指引导向;行业管理上,将汽车零部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和房地产业,作为重点风险管理行业。制定行业风险管理规划,通过全面分析行业风险特征、重点企业内控测试、深度典型剖析,不断优化完善现行风险特征指标体系,促进行业控管能力提升。

加强应对任务综合管理,规范应对程序实施,制作应对文书模板,强化应对质量控制。在应对程序上,将案头个案分析为应对实施的首要环节,将申报审核作为实地应对的前置步骤,在综合内外部信息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逐户拟定应对预案,科学确定应对策略;在运作机制上,强化任务过程控制,明确跟踪质疑任务,按月组织集体审议,按季开展税源讲评,按半年组织典型案例点评,及时分析、通报存在问题,剖析讲解复杂风险事项和管理难点,集思广益共商解决之策。

重点税源管理科学化的持续推进,有效地促进了重点税源管理效能提升,增强了重点行业纳税遵从度。1-5月,汽车零部件行业风险应对入库增值税189.71万元、企业所得税968.42万元,加收滞纳金4.25万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风险应对入库增值税85.23万元、企业所得税1206.98万元,加收滞纳金10.76万元,调减亏损18007.98万元;房地产业风险应对入库企业所得税1576.35万元,加收滞纳金11.94万元,调减亏损459.14万元;征收非居民企业所得税1450.45万元,并征收了一笔股权转让所得税861.94万元。重点税源风险应对累计成效8442.67万元,占税收收入的9.71%。同时,完成了汽车零部件行业遵从报告的编写,撰写的《关注成本费用合理性,加强境内关联企业交易税收管理》案例被省

局评为“税源专业化管理精品案例”,真正形成了“情报驱动、项目推动、案例带动和评比促动”的良性互动,促进风险管理税收贡献度的提升。

第三篇:精心组织, 注重实效,积极推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精心组织, 注重实效,积极推进民族教育的发展

——青海省“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教育项目”工作总结

青海省电化教育馆(2004.07.26)

在教育部和中央电化教育馆的关心支持下,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被确定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教育项目”项目县,10所农村小学参与项目实施。项目旨在提高边远落后地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机会和质量。该县同属“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县。2003年12月,又实施了中央电教馆和北京甲骨文公司合作的“远程合作学习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着重从组织管理、工程实施、师资培训、教学应用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用”字上下功夫,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缩小与先进地区教育的差距,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初步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项目概况

2002年,依托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建设了22所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其中,10所中小学校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教育项目”学校, 同年8月设备全部安装投入使用。

项目县充分利用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和本项目提供的学习资源,以骨干培训、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分别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任教师、学科骨干教师以及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向教师、学生、家长大力宣传《儿童权利公约》;运用项目设备、资源,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资源应用,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项*** 目学校的办学条件,推进了本地信息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广泛宣传工程项目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到位。

省项目办和项目县教育局广泛宣传工程项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支持。利用会议、集会,有线电视等大力宣传远程教育,使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了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项目学校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民族教育要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项目学校要向成为当地的教育教学中心、科普推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并且为当地政府的政务信息化服务的方向努力,真正为提高本县的“两基”工作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二)建立项目领导机构、组织到位。

青海省教育厅于2001年2月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县成立了以教育局长为组长,主管项目工作的副局长、督导室、教研室、电教室、项目办等有关人员为组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电教中心负责。项目工作在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为做好项目工作,拟订并上报了项目五年规划实施方案,制定下发了项目管理办法,使项目管理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省、县两级将项目工作列入省、县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书和工作主要目标,加强对项目示范点的领导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还制定了通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十五”规划和现代教育发展“十五”发展规划,使项目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确保项目活动的预期效益。项目学校制定远程教育长期发展规划、学期计划,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把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量化考核中,作为年终考核的内容之一。把“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模式、促进教育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目标,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主要手段。项目学校档案完整,年初有项目安排,有活动计划,年终有总结,项目活动稳步推进。

(三)认真组织项目实施、措施到位

为了保证项目设备安全、准确、及时的接收好、检验好、安装好,制定了*** 《项目设备接收及安装方案》,下发项目县,责任到人,按规定程序规范操作。项目县按照《安装方案》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清点接收,准备了防火、防盗、防尘、防潮的仓储地点,组织县电教中心和一线教师进行自检,重点检查设备的数量、型号、是否毁损。之后,我馆组织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家组成员和有关技术人员组成验收小组,由一位副馆长负责,对所有设备和软件按20%的比例及时进行了检测。对重要设备和检验中出现问题的设备加大检验比例直到全检,保证了设备质量。

设备安装工作先由项目县电教中心组织本县电教人员和一线教师先行安装。省项目执行办公室再组织省级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各示范点检查验收,现场指导,解决安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安装人员在各方面积极配合下,克服困难,全部按期完成了安装任务。

省项目办公室制定了《学校电教人员工作职责》、《电教技术人员工作守则》、《电教设备借用登记制度》、《电教设备管理制度》、《电教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录像带、光盘的使用和管理制度》、《电教设备责任事故赔偿制度》等基本规章制度。项目县和项目校据此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了更为详尽的管理制度。

(四)做好“工程”项目师资培训工作。

按照项目要求,制定了“工程”项目教师培训工作方案。落实了培训机构、培训地点、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对象。

1、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共培训三次52人次。2003年8月,派出24人前往兰州参加项目培训。2004年5月,项目学校和有关项目单位又派人参加了中央电教馆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小学科学多媒体教学包师资培训。同时每个项目学校还接受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赠送的小学语文和数学多媒体培训包。经过培训的人员都可以使用远程教育设备,进行下载教案、查找资料、光盘刻录、利用计算机进行备课等方面的操作。

2、参加过省级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培训的教师回到县上再组织县级培训,共培训50人次。2002年11月底和12月中旬,举办了为期五天的联合国—儿基会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县级骨干教师培训班。

3.提高项目效益,积极组织校本培训。凡是参加过国家、省、县培训的骨*** 干教师,都承担校本培训任务。各项目学校对校本培训非常重视,严格要求凡参加过国家、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有参加培训的心得体会,立足本校实际,制定开展以校为本的再培训计划,积极发挥一线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共培训246人次,使校本培训活动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目前,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正在利用儿基会项目所提供的教学光盘、培训资料在本校开展新一轮校本培训,通过专题辅导,疑难解答,实际技能操作等形式,使项目学校的教师在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技能,远程教育资源及IP数据的接收、使用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三、立足应用、发挥效益

组织好、管理好、使用好有限的设备和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在项目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我省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在项目县做了初步尝试。

一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项目学校各年级、各主要学科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学科和教学内容,利用中小学同步课堂、外地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科普知识、青少年教育、扶贫教育信息、数字图书等资源及 VCD、录像机、刻录机和卫星地面站的设备,浏览、下载信息,学习外地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主要学科的教师每周分学科至少观看一次远程教育提供的全国优秀课堂教学录像,同步课堂等节目,注重教学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模式的学习;开展模仿教学、创新教学。主要学科的教师每学期分学科至少举办两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或说课、讲课、评课活动。开展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达70多节,制作课件20余个,录制典型课例录像带80余课时。每学期召开全校运用网上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经验总结交流会;每学期举办教育软件应用与课件制作比赛活动;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特点,选定

一、两个科研课题,形成适合本地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设计制作一件有推广价值的教学软件(课件);写一篇关于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方面的论文、经验文章或心得体会

二是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学校现有的各类*** 教育资源,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幻灯投影、多媒体计算机等多种信息渠道获取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视野和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组织项目学校学生参加中国/联合国儿基会举办的PowerPoint电脑制作活动,7件作品分别获得了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三是充分教学中的资源利用。下载信息类和课件类节目,制成录像带或刻录成光盘,供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选用。各校订阅了《中国教育广播电视报》,制定了周收视和下载计划,及时组织教师、学生收看或下载。据统计,目前10个项目学校累计刻录500多张光盘和200多盘录像带的资料。

四是发挥辐射作用。远程教育试点工程示范校对当地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充分发挥作用,如设立培训、咨询点向农牧民提供科技、市场、商品以及社会发展的各种信息,协助乡政府组织提供信息化管理的服务。利用双休日及晚上时间对当地周边村社的农民进行了农业技术、种植、养殖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解决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缺教师、缺教材等实际困难。以项目学校为核心,成立远程教育培训点,培训工作辐射到周边学校的教师,使更多的教师都会使用设备。另外在预防和控制“非典”期间,下载、印发宣传资料,打印张贴,增加了师生及当地农民对“非典”的防范意识。

四、努力增加投入,拓展项目功能

为了使项目资源利用做到最大化,结合“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划拨省级信息技术教育专项资金16.94万元用于省级配套。购置了录像机、扫描仪、外置刻录机、录像带、光碟;项目县自筹资金12.87万元配套了29〃彩色电视机、针式打印机、VCD光碟机、UPS不间断电源等。查汗都斯中心小学、街子中心小学、白庄中心小学、循化中学、藏文中学、积石镇联合小学等校将远程教育设备与计算机网络教室相连接,购置了200余台电脑,使远程教育资源信息与多媒体网络教室联通,既解决了下载与浏览节目的冲突问题,又为教师收集信息,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窗口,扩大了覆盖面。使资源接受面更广,利用率更高。

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

*** 项目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项目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理论和应用现代教育媒体能力较差,达不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或课程整合的要求,设备和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今后的工作思路是:

1、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在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办事,避免一切形式主义,真正做到用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高度重视设备资源的应用。应用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设备和资源要进一步体现开放式的特点,要让设备和资源走进课堂,面对学生,用于教学;要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积极开展研究与实践,推进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使教育信息化与中小学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积极推进多样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努力实现教育教学应用模式的创新,以课程改革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效益和应用效果。

2、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为了促进学科教学,全面地、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综合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要以校为本积极开展多层面的整合实践和研究。一是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二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本土研究”。要针对本地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在各自的起点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找到最佳的途径和方法,各展所长,百花齐放,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各种层次的学校都有成功的经验。

3、加强管理,充分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和资源的效益。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提高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积极鼓励教师大胆使用,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教师对资源和设备的使用要求,决不能把资源和设备当作“花瓶”,宁可用坏,不可放坏。

*** 二是要制定教学和教研制度。鼓励全体教师积极使用各种媒体手段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尤其是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使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教学和课改工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同时,要加强督导评估工作,教学和教研既要有量的要求,也要有质的要求,要作为学校和教师工作的重要指标,适时开展检查评估,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共同提高。

4、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培训要与教师队伍继续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相结合,加强教师培训,整体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组织高质量的培训课程,研究有效的培训方式,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质量,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

第四篇:积极有序务实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

积极有序务实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

——访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

湖北是农业大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目前已进入最好最快的时期。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传统农业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谁来种田”的问题日益尖锐。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已成为迈向“农业强省”,实现“三化同步”的必然选择和迫切要求。日前,就这一问题,记者专访了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

张昌尔告诉记者,近年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湖北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各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进一步提速,流转形式更加多样,适度规模经营的比重显著提升。这使农业经营格局发生了全新的变化:生产要素加快向农村流动,一批新型规模经营主体迅速成长,现代农业建设明显提速,农民收入和新农村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同时,张昌尔坦承,由于土地经营机制创新仍具有探索性,现实中也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流转中对农民的自主性尊重不够;低价格长期租赁土地;“归大堆”式粗放经营甚至变相“圈地”等情况时有发生;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展,经营风险也相应放大等等。

面对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如何既加强引导,又善于引导?如何在推进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审慎稳妥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基本关系?

“必须从克服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这个顶层目标出发,来确定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的政策导向和着力点。”张昌尔说,“要坚持‘是否有利于提升现代

农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形成农民长效增收机制,是否让农民满意’三个标准统一论,不能简单地就流转抓流转、就生产抓生产。”

为此,湖北提出,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要“积极、有序、务实”。“积极”,就是在总体导向上要鼓励探索,积极推进,通过改革创新破解一系列难题,努力构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步发展的全新机制;“有序”,就是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从农民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入手,主要通过示范引导,吸引群众自主参与,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务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严禁“刮风”、“一刀切”、盲目追求指标。

具体来说,湖北在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中,着力于构建“五个机制”。

首先是构建协调的利益分配机制。张昌尔表示,利益关系是经营机制的根本问题。社会投资者从规模经营中获得利益是完全正当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形成协调的利益分配格局。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是农民走向富裕的根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予以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必须着力于构建以农民为主体、兼顾各方的利益分配格局,使农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受益者。积极探索按照土地正常粮食单产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准价格,允许按供需关系合理浮动的价格形成机制,以保证农民的流转收益能在合理的水平之上;提倡在规模经营中大力发展以农民为主体以及农民与投资者共同成为规模经营主体的模式,使农民能充分分享规模经营的利益;坚持完善“村民自治”的民主管理机制,充分保障农民在农村社会治理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是构建充分的市场运作机制。张昌尔介绍,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在建立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配置机制上作了很好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市场平台和运作规

范。湖北将进一步支持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积极先行先试的基础上,着力于在全省形成以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为龙头、以县(市、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统一的市场网络,完善市场的准入、筛选、竞价、鉴证、监督等环节,通过高效服务吸引各类主体进场交易,探索新增土地通过市场实现增值、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途径,使农村土地等各类要素的流动和配置走上规范的市场化轨道。“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充分的市场机制,才能保障农民充分的自主性和流转的公正性,才能通过市场价值发现功能更好地实现农民的财产权益,也才能使土地的稀缺性转化为应有的价值,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

因此,必须强调要把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和机制作为政府引导的首要任务,杜绝以行政手段干预流转的行为。”张昌尔说。

第三是着力构建高效的规模经营机制。张昌尔认为,现实中一些规模经营项目失败的案例,大多与经营效益偏低有关。因此,坚持“高效”的导向,是适度规模经营健康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保证。具体来说,一是要大力引导发展高效绿色的生产模式。要使土地真正流向那些高效绿色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尽可能达到最大化。为此,湖北要求各地对流转土地的项目设立“进入门槛”,即在土地流转基准价格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订流转土地综合产出率和收益率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得进入,形成“优进弱汰”的机制。二是要积极完善规模经营的管理机制。在那些较大规模租赁农民承包地进行农业开发的项目中,如果农民仅仅作为雇工参与生产,与经营效益没有紧密的利益纽带,往往会导致农民出工不出力、效率偏低、难以管理等矛盾。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经营者开始进行改革,将租赁过来的土地经过整治后,再由具备条件的农户承包或返租,按照统一要求进行生产,产品按统一收购。这样,农户的利益与生产效益直接挂钩,积极性主动性大大调动起来,生产效益大幅提升,农民收入也随之大大增加。这种“大园区+小业主”的模式,以及实践中出现的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

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都体现了使农民成为规模经营主体的优势,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第四是着力构建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张昌尔表示,农业始终是一个风险性行业,土地经营的规模化也使风险随之放大,一旦经营失败,将影响一批农户的收入和生计,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一些变相“圈地”等违规经营带来的政策性风险也时有发生。构建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已成为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此,湖北一方面引导经营主体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措施,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主要运用市场手段有效规避和补偿经营风险的途径,如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范围、提高保险水平;设立能有效覆盖风险的规模经营保险产品,政府通过适当补贴加以支持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等。

第五是着力构建完善的政策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整合各项资金,向经营模式“高效、绿色”、能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完善对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的奖励补贴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民合作组织、规模经营大户和带动农民致富企业的支持,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现代高效农业服务体系,为各类规模经营业主提供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升现代农业生产的素质和就业技能,强化对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的智力支持。创新工作推进机制,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市县,设立“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验区”,开展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带动全面。把是否积极有序务实地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纳入县(市、区)“三农”发展综合考评范围,切实形成与城乡统筹目标高度一致的评价体系。

第五篇:积极有序务实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

积极有序务实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

——访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

湖北是农业大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目前已进入最好最快的时期。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传统农业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谁来种田”的问题日益尖锐。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已成为迈向“农业强省”,实现“三化同步”的必然选择和迫切要求。日前,就这一问题,记者专访了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

张昌尔告诉记者,近年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湖北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各地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进一步提速,流转形式更加多样,适度规模经营的比重显著提升。这使农业经营格局发生了全新的变化:生产要素加快向农村流动,一批新型规模经营主体迅速成长,现代农业建设明显提速,农民收入和新农村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同时,张昌尔坦承,由于土地经营机制创新仍具有探索性,现实中也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流转中对农民的自主性尊重不够;低价格长期租赁土地;“归大堆”式粗放经营甚至变相“圈地”等情况时有发生;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展,经营风险也相应放大等等。

面对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如何既加强引导,又善于引导?如何在推进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审慎稳妥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基本关系?

“必须从克服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这个顶层目标出发,来确定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的政策导向和着力点。”张昌尔说,“要坚持‘是否有利于提升现代农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形成农民长效增收机制,是否让农民满意’三个标准统一论,不能简单地就流转抓流转、就生产抓生产。”

为此,湖北提出,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要“积极、有序、务实”。“积极”,就是在总体导向上要鼓励探索,积极推进,通过改革创新破解一系列难题,努力构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步发展的全新机制;“有序”,就是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从农民最需要解决的难题入手,主要通过示范引导,吸引群众自主参与,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务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严禁“刮风”、“一刀切”、盲目追求指标。

具体来说,湖北在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中,着力于构建“五个机制”。

首先是构建协调的利益分配机制。张昌尔表示,利益关系是经营机制的根本问题。社会投资者从规模经营中获得利益是完全正当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形成协调的利益分配格局。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利,是农民走向富裕的根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予以充分地尊重和保护。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必须着力于构建以农民为主体、兼顾各方的利益分配格局,使农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受益者。积极探索按照土地正常粮食单产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准价格,允许按供需关系合理浮动的价格形成机制,以保证农民的流转收益能在合理的水平之上;提倡在规模经营中大力发展以农民为主体以及农民与投资者共同成为规模经营主体的模式,使农民能充分分享规模经营的利益;坚持完善“村民自治”的民主管理机制,充分保障农民在农村社会治理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是构建充分的市场运作机制。张昌尔介绍,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在建立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配置机制上作了很好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市场平台和运作规范。湖北将进一步支持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积极先行先试的基础上,着力于在全省形成以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为龙头、以县(市、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统一的市场网络,完善市场的准入、筛选、竞价、鉴证、监督等环节,通过高效服务吸引各类主体进场交易,探索新增土地通过市场实现增值、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途径,使农村土地等各类要素的流动和配置走上规范的市场化轨道。“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充分的市场机制,才能保障农民充分的自主性和流转的公正性,才能通过市场价值发现功能更好地实现农民的财产权益,也才能使土地的稀缺性转化为应有的价值,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

因此,必须强调要把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和机制作为政府引导的首要任务,杜绝以行政手段干预流转的行为。”张昌尔说。

第三是着力构建高效的规模经营机制。张昌尔认为,现实中一些规模经营项目失败的案例,大多与经营效益偏低有关。因此,坚持“高效”的导向,是适度规模经营健康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保证。具体来说,一是要大力引导发展高效绿色的生产模式。要使土地真正流向那些高效绿色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尽可能达到最大化。为此,湖北要求各地对流转土地的项目设立“进入门槛”,即在土地流转基准价格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订流转土地综合产出率和收益率的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得进入,形成“优进弱汰”的机制。二是要积极完善规模经营的管理机制。在那些较大规模租赁农民承包地进行农业开发的项目中,如果农民仅仅作为雇工参与生产,与经营效益没有紧密的利益纽带,往往会导致农民出工不出力、效率偏低、难以管理等矛盾。针对这些问题,一些经营者开始进行改革,将租赁过来的土地经过整治后,再由具备条件的农户承包或返租,按照统一要求进行生产,产品按统一收购。这样,农户的利益与生产效益直接挂钩,积极性主动性大大调动起来,生产效益大幅提升,农民收入也随之大大增加。这种“大园区+小业主”的模式,以及实践中出现的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都体现了使农民成为规模经营主体的优势,应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第四是着力构建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张昌尔表示,农业始终是一个风险性行业,土地经营的规模化也使风险随之放大,一旦经营失败,将影响一批农户的收入和生计,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一些变相“圈地”等违规经营带来的政策性风险也时有发生。构建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已成为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此,湖北一方面引导经营主体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措施,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主要运用市场手段有效规避和补偿经营风险的途径,如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范围、提高保险水平;设立能有效覆盖风险的规模经营保险产品,政府通过适当补贴加以支持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等。

第五是着力构建完善的政策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整合各项资金,向经营模式“高效、绿色”、能有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的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完善对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的奖励补贴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民合作组织、规模经营大户和带动农民致富企业的支持,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现代高效农业服务体系,为各类规模经营业主提供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升现代农业生产的素质和就业技能,强化对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的智力支持。创新工作推进机制,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市县,设立“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试验区”,开展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带动全面。把是否积极有序务实地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纳入县(市、区)“三农”发展综合考评范围,切实形成与城乡统筹目标高度一致的评价体系。

下载转变理念积极实践 精心组织有序推进word格式文档
下载转变理念积极实践 精心组织有序推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定稿)

    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郭晓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了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其实质是提高经济效益。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以及历届政......

    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教育实践

    转变教学理念,注重教学实践 ——杜郎口之行有感 霍山文峰学校汪薇薇 山东杜郎口中学是全国教学先进学校,国家级教师培训基地。为了让教师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其教学模式,更为了......

    积极推进“双增双节、盈利攻坚”的理念(模版)

    XX管理部积极推进“双增双节、盈利攻坚”的理念“用心做事”就没有越不过的坎。XX管理部肩负着将XX机组打造成具有特色的电力实体检修培训基地的重任,该项改造工作范围广,面积......

    转变和创新社会管理理念 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

    面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只有在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国际、国内先进管理......

    转变教育理念

    转变教育理念,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当然,没有成功的教师,成功的学生也......

    转变评审理念

    转变评审理念 ——等级医院评审的关键 今年,我院全面开展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目的是以等级医院评审工作为契机,提高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实“三好一满意”活动内涵。新一轮医院......

    转变执法理念

    转变理念体现服务强化责任突出落实 当前,“讲大局、强责任、提能力、抓落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市上下如火如荼的开展。“讲大局、强责任、提能力、抓落实”,是新一届合......

    转变经营理念

    转变经营理念,拓宽发展空间 湖北洲天建筑有限公司情况汇报 湖北洲天建筑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壹级,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