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场营镇中心校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龙场营镇中心校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2011年度)
一、明确领导,加强创新激励机制
学校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由工会主席担任科技辅导员,由学校团队负责人和个教研组组长及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组成科技领导小组,带领班主任,组织各班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制定学校科技创新活动计划和长效激励机制,开展相应科技创新活动。注重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力量,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推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
二、精心组织,认真培训,成绩显著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小学阶段,既是学生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养成萌芽时期,又是基础知识的成厚积淀时期。教育教学质量是任何时候任何学校的生命线。我们提倡的质量不是时间加汗水的产物,而是科学的方法加科学的管理的质量。既看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情况,又要看学生学习期间能力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特别注重的个性张扬和特长的发展,提倡学生在动中学、用中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身心健康、素质高雅全面的学生。今年10月学校举办了“科技艺术节”活动。学校科技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精心组织,认真培训,使全镇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科技热情高涨。这无疑是对教育负责、对学生发展负责,是体现新时期教育有力举措。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创新专题讲座和观看毕节市第一、二、三届科技作品展览,提高了师生对科技活动认识,激发了储存在师生心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师生近距离的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教师对青少年科技活动认识提高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热情被激活。经过活动的普及开展,一件件科技、艺术作品在学生手中诞生,就这样师生科技活动在我校终于得以启动。
本届我中心校收到作品42件,经过学校组织评比验收,认定19件作品在科技创新范畴,10件作品分别获得镇中心校评比的一、二、三等奖。其中石磊老师设计的“带拖帕的拖鞋”获一等奖;曹林老师辅导学生(谢晓晓)制作的“简易照明笔用灯套”、申亚玲
周洁二位老师合伙制作的“多用瓶”、石磊老师制作的“隐形笔筒”获二等奖;胡万春老师制作的“带刷子的橡皮擦”、安克昌
张玉虎二位老师合作的“升降式黑板”、曾约凤老师设计的“夜光拖鞋”、石磊老师设计的“多功能画图工具”、邓翔达
周艳老师合作撰写的调研报告、詹绍辅辅导学生(李勋杰)设计制作的“明暗指示灯”获三等奖;另外有王虎廷辅导的科幻画、刘莲的科技小论文“懒鬼衣袖”、袁昆明的“卫生过滤网杯”、向雪琴的“圆周率推算模型”、唐宗录老师辅导学生的作品“海盗船”和科幻画“未来世界”、邓婷老师的辅导作品“皮筋琴”和“多用橡皮擦”、程璟老师的“穿旗绳的简易装置”等九件作品入围。
三、内激热情,外推举、选送有创意的科技作品,实现零的突破
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和鼓励是全镇师生进行科技创新探索的坚强后盾。我镇中心校根据本校实力选送了9件作品参加了七星关区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入围的作品有两件,实现我镇中心校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这大大激发了我镇广大师生的创新意识。其中送报到七星关区里的石磊老师设计制作的“多功能画图工具”和“隐形笔筒”分别获得了区二、三等奖,为学校捧回两个奖项,赢得了一定的荣誉。“多功能画图工具”将与七星关区的另外48件作品被推送到省参加国家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学校将在期末绩效考核时履行诺言,按《龙场营镇中心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到的给有辅导创新作品的教师和获得相应级别奖项的老师累计加业务考核分,并按相关规定发给适当的奖金。
四、整合资源、继续开辟我镇中心校科技活动的空间
1、以课堂教学为止契机,将科技纳入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要把这项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相联系,有机地落实到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并尽可能地多组织有科技性质的学科活动,做到学科间渗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对来自于学科中的灵感,及时进行疏拟、创新、设计制作。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普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开放形态的课堂教学,即把生活和学习中科技教育因素挖掘出来,形成“边做边学”的课程。比如:在科学课、数学课等课堂上,将原有的科学实验和教具运用加以改进,衍化成科技实践活动,大胆猜想、假设,利用开放的实验室,将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知识通过理化实验进行验证或探索内在的科学原理,结合网络空间进行科学的制作。第二,渗透形态的课堂教学,即在当前的课程体系、内容的基础上,努力渗透相关的科普教育思想,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最新成果等等。第三、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即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教学,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不知不觉中产生对科学知识的初步认识,向往和浓厚的兴趣。三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能够实现科普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让学生的思想突破牢笼,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的培养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2、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寓科技教育于活动中
小学生活泼好动,做事主要是凭兴趣,因此必须通过活动来稳固兴趣,促使其转化为动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从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入手,提升科技品味。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检验也是在活动中进行。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制作、书画、小发明、小论文等各类个人竞赛,又多样的组织团体竞赛,这样,一方面综合检验学生的个体创新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又强化团队的智慧与力量,促进科技活动群体性发展。
3、建议各校充分发动有科技创新特长的教师和青年教师、学生,平时把从教学中、生活中、看电视、网络等上产生的科技创新灵感加以整理,设计创作出有特色的科技作品,在暑假前后交中心校,我们通过先期评比,把含金量较重的产品再进行加工优化,在进行评比并选送参加七星关区科技创新大赛参赛。
总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本次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深,对学生的发展性培养、评价不够全面;二是科技创新经费的不足也制约了学校整体质量提升,正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在今后工作中找到新的着力点。今后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还要与学科紧密结合起来,整合所有资源,调动所有积极性,把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我们坚信:“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只要我们有目标,就有发展的引力,只要我们还有梦,希望与成功一定会与我们同行。
第二篇:龙场营白酒简介
龙场营白酒简介
常勇
龙场营白酒是我镇的镇酒之宝,被称为我市的白酒之王,其酒色之清晰,口感之纯正,初饮时如少女的柔发,回味无穷,几杯过后,再饮时犹如少男的豪气,意气风发,挥斥方遒。而我镇地处赤水河畔,生态环境好,水质优良、气候宜人,常年温度在15—28摄氏度,对酒业的加工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提玉米之精,取水中之魂,采天地之灵气酿造而成,具考证我镇的白酒其酿造工艺和水系与国酒茅台有同源联系,原在龙凤曲酒厂生产的青龙窖酒曾获得过全国白酒博览会银奖,至今也远近闻名,现已大量销往贵阳、毕节及周边乡镇,白酒之乡也因此而得名。
第三篇:盘龙中心校第五届科技创新活动方案
荣昌县盘龙中心校电子公文
盘小发〔2013〕号
盘龙中心校第五届科技创新活动周的通知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实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配合我县中小学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活动的广泛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及《荣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荣昌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评选办法的通知》(荣昌府办发〔2009〕208号)的文件精神,特举办盘龙中心校第五届小学科技节活动,二、组织机构(评委)
顾问:朱光荣(校长)
组长:张德彪刘陵叶和明
副组长:黄珍辉黄永利李南高小丽
组员: 朱丹潘云雄包建勇李俭敏全体班主任
三、活动项目
1、小发明、小制作;
2、科学研究论文;
3.科学幻想绘画;
4、科技手抄报:
5.优秀科技实践活动设计;提前设计,每班一个
6、小创意方案
四:每个学生都要参加一项活动,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五:活动展示评选时间:2013年5月中上旬
二0一三年四月
第四篇:龙场中心校师德师风方案
龙场中心校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12)
根据《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以‚增强生命感和责任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毕地教发(2010)2号、《毕节市教育局关于2012年师德师风建设的安排意见》(毕教发(2012)5号文件及《织金县教育局2012年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织教字(2012)19号)文件精神,为了加强我镇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激励和引导我镇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道德和职业行为,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主题目标:
1.工作主题:围绕‚三个践行‛、发扬贵州教育精神和履行贵州教师誓词等重要内容,2012年全县师德师风教育主题是‚做有人格魅力的人民教师‛。
2.工作目标:以学习叶志平、左相平等师德师风先进典型、教师要拟定个人师德目标和个人从业感悟、开展师德评议活动、评师德标兵等活动为载体,以教师考评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为保障,把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到教师的每一个环节,切实提升教师从业的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实践意识,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人格魅力,以之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二、任务和内容
(一)开展‚三个践行‛活动,落实师德师风建设 1.继续深入践行‚生命感和责任感‛教育
2012年是‚两感‛教育活动的提升年。因此我们老师要争做有魅力的人民教师,在活动中要认识到生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生命是有有血有肉的,充满情感的。无论是在教育教学中还是在学校管理中,从语言到行为都要体现人文关怀。对每一个学生都倾注情感和爱心,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健康、智慧、幸福的成长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具有的教育理念。
2.深入践行‚爱的教育‛
爱是师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践行爱的教育,无论是‚爱‛学生,还是教学生‚爱‛,对教育都有特殊意义。
3.深入践行‚系统育人‛。
教师要在践行‚系统育人‛中,切实端正‚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认识,以优良的师德素养和崇高的师德行为示范、感染学生,最大限度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学校要在践行‚系统育人‛中积极构建公平的、民主的、文化的、科学的管理体系,筑牢师德培育的重要基础。
中学,中心校及各村小在12月1日前将开展‚三个践行‛评议活动的简报、活动图片交(同时交电子文档)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发扬和实践‚贵州教育精神‛鼓舞精神士气。
‚贵州教育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开放自信,乐于奉献;攻坚克难,勇于争先。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我镇教师要努力超越自己,造就高尚,爱岗敬业、激扬奋斗,远离浮躁、踏实修养,坚忍不拔、培育顽强。通过发扬和践行‚贵州教育精神‛,树立从事教育工作的信仰和精神支柱,积极主动投身于平凡的工作岗位,创造卓越的工作业绩。
(三)履行‚贵州教师誓词‛,强化责任意识。
‚贵州教师誓词‛的主要内容是:‚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我镇教师要深入领会和履行‚教师誓词‛,践行教师誓词,时刻牢记使命,坚定投身教育事业的信念、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3月底前,各校要将‚贵州教育精神‛和‚贵州教师誓词‛分别制成永久性标语,悬挂于各办公室。并组织教师讨论。4月25日前将讨论学习情况简报、活动图片交(同时交电子文档)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活动方式
采取集体组织学习与个人自己学习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大力宣传、理论学习、观看优秀教师宣传影碟、师德讨论、师德师风建设探究等活动方式开展本次活动,以教师写学习笔记、谈学习心得、办学习专刊,围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师德教育实践活动。
四、活动内容
1.广泛开展校内外师德师风民主评议活动
各校要通过教师互评,学生评议教师。家长评议教师等多种形式,对教师从教行为进行客观、公开的无记名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装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绩效考核、职务评聘、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各学校要撰写评议的总结报告和评议结果交中心校备案。
活动分学期进行,6月20日完成春季学期的评议,12月10日前完成秋季学期评议
2.2012年,县教育局组织开展‚师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活动从5月份启动,9月份结束,所以各校要评出1名师德优秀、有鲜活事例、感人情节的‚师德标兵‛侯选人送中心校,由中心校组织评选后,推荐1名侯选人参加县的‚师德标兵‛评选。各校评选资料要收集存档。
侯选人上报材料包括:织金县2012年‚师德标兵‛侯选人推荐表、1寸免冠红底数码照、2000字左右的典型事迹材料、10—15分钟人物专题片,于6月5日交中心校。
3.各校要组织教师对《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课堂教学的培养与训练》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毕节教育2009宣言》、规范办学行为的系列文件和教育部、教育厅、市教育局等各级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政策文件学习,以‚一德(师德)统率‚四新(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理论水平,特别是师德水平,继续开展‚四个反思‛,即反思‚教育是否做到了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是否落实了‚关爱学生、尊重人格‛的要求、‚教书与育人‛是否有机结合、是否履行了‚教师‘十个不’承诺‛。
5月25日前各校将学习活动简报、活动图片交(同时交电子文档)领导小组办公室
4.开展‚做有人格魅力的人民教师‛主题征文活动。(1)征文主题:‚做有人格魅力的人民教师‛
(2)征文要求:教师全部参加,结合经典教育名著、师德理论、政策文件的学习和在教书育人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心灵感悟、心得体会、个人师德修养的心路历程;文体不限,事例感人,字数2500字左右。
(3)时间安排:3月份启动,5月25日前,各校推荐2篇征文交到中心校,中心校在组织评选出5篇优秀征文交到教育局参与评选。
(4)文稿统一用A4纸打印(上、下页边距为2.5厘米,左、右页边距为2.2厘米,标题用小二黑体字,正文用小三号仿宋字,并在标题下注明作者姓名、所在单位、联系电话)。
(5)对有抄袭他人嫌疑或从网上下载的文稿要进行通报批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中心校成立师德师风活动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张忠孝
副组长:张卫学 朱云
成 员:许冰 金名取 吴勇 李静 彭志龙 李龙江 罗鹏程 周礼相 王连海 罗文富 杨永康 马永良 龙朝兴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许冰兼办公室主任,负责上下联系及处理日常事务。
(二)强化制度建设
1.不断充实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管理制度。
各校要在教育管理、教师考评中积极探索和建立民主的、科学的考评和管理制度,在教师评先选优、绩效考核、评职晋级等于教师利益密切相关的管理过程中,积极构建公平、合理、民主的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从而激发教师从教的热情。同时,对于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要根据情节通过通报批评、解聘等方式,从严惩治败德教师,形成有利于师德师风教育开展的制度环境。
2.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制度。
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各校要不断完善培养培训制度,要让他们都平等的享受培训学习,接受受教育机会。
(三)加强检查。中心校根据师德师风实施方案,逐一对各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于没有很好开展师德师风的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并把检查结果与学校管理工作在年终一起进行考核。
龙场镇中心校
2012.3.20
第五篇:创新场镇管理
创新场镇管理构建和谐石河——石河镇创新场镇管理的情况调查及哲学思考石河镇位于大竹县北部,国道210线和达渝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镇幅员面积64.6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6个村民小组。场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万余人。近几年,我镇分别跻身省试点小集镇、省特色文化乡镇、市综合经济实力强镇、市工业强镇行列,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XX年撤区并乡建镇以来,我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参加全市文明场镇竞赛活动为契机,紧密围绕“提高居民素质和场镇文明水平”的创建目标,坚持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强化基础,注重建设,扎实推进,有力提升了石河文明形象。今年3月以来,我们按照县委王伟书记关于“创造山前片区场镇管理模式”的指示,大胆实践、艰辛探索,总结出一套场镇管理的——初步模式概括地讲,我镇的场镇管理是“20字模式”,即承包管理、领导包片、居民自治、合理布局、强化督查。承包管理。镇人民政府把管理的全部责任和任务承包给场镇管理办公室,双方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政府给费用、提要求、要效果,按《石河镇场镇秩序管理办法》跟踪检查,履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相关信息及时反溃承包方自主分解任务,与相关人员签订《垃圾清扫协议》、《主要街道保洁协议》、《垃圾清运协议》,分别对清扫范围、时间、质量等作出明确要求。此举减轻了政府的压力,极大地调动了场管办的积极性,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明显提高。领导包片。场镇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党政领导亲自抓,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到位”,一是认识到位。我们于4月1日及时召开了党委会,及时传达王书记讲话,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一致认为,创新管理是促进石河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石河形象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和谐石河的基础工程。二是组织到位。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党委委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场管工作实行统一协调和监督,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三是领导到位。在集中整治的攻坚破难阶段,党委委员分组包干,逐摊逐店取缔撑杆搭棚;巩固提高阶段,把11条街道的管理责任全部分解到各党委成员,四个小组挂包四片,全面落实各单位和住户“门前三包”责任。居民自治。领导是关键、部门要协同、群众要参与、整治才见效。场管工作中,我们通过倡导的方法,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先后召开了机关干部、街道居民、个体户代表大会,采取流动宣传车、发放资料等形式,反复宣传优化管理的目的意义,适时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集中整治的行动中,骨干力量就是镇上居民,他们既是事件当事人,又是整治行为人,极具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请居民代表一同参加,发挥其人格魅力,现场做好疏导说服工作。通过发放《达州市市民文明公约》、《达州市市民文明规范》和《公民道德宣传牌》等形式,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强化养成教育。由于充分相信居民,依靠居民,尊重居民。把场管根本要求同解决居民关心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反映了他们的利益和愿望,居民易于参与、乐于参与,创新管理就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赢得了全体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合理布局。我们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配套建设”的方针,加强场镇建设与管理,努力做到“四归”:——农贸归市。引资修建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鑫海市场,并投入了使用,对原在大街上买卖蔬菜水果、副食的小商小贩全部归位到市场内,现在的鑫海市场生意兴隆,交易活跃。对新生街和繁荣街自发形成的服装百货和木材市场规范管理,正着手改建原石河农贸市场为综合市场,待竣工后将这两条街的经营户全部归位进去。周边乡镇的流动商贩只许逢场天到政通街人行道摆临时摊,不得影响镇容镇貌。——停车归点。拟在原道班房规划修建石河汽车站,正在立项和手续办理过程中。目前,在石清路和石河路的交叉口设置了临时停车点,制作了交通标志牌,并在其他主要街道划定了临时停车地段。——广告归栏。为了有效杜绝乱贴乱挂,在石清路和政通街与石河路交叉口设置了广告张帖栏,工商所和场管办暗中查访,严厉处罚,有效规范了“广告人”手脚。——文化归区。石河老街相对冷清,却见证了石河的发展变化。长期以来,影剧院、老年文化中心和图书阅览室,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我们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又赋予其时代特色,着力引导3家网吧、茶馆、书店向此集聚,着力建设“文化一条街”。强化督查。为了建立场管和整治的长效机制,由镇党委两名副书记和人大、政协领导组成督查组,督促场管办和相关部门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督促党委其他成员挂片区域整改情况,适时向党委办公会通报。同时组建了场管巡查队,由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任队长,场管办人员发挥主力作用,轮回巡查,及时通报治理。由于党政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石河场镇管理起点高、开局好、势头旺,取得了——初步成效镇容镇貌不断改观。近年来全镇共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4条街道(政通街、小北街、红星左街、红星右街),建成区街道已有11条,计4.52公里。新建、改建、扩建场镇住房3万余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达12.3平方米。场镇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增加256%。干、支街道硬化率达100%,路面平整;各类建筑按规划实施,注重建筑格局,讲究建筑艺术,违章建筑基本得到治理;临街房舍门面整洁,乱贴、乱挂、乱写、乱画现象得到遏止;场镇“五化”全部达标,去年投入80万元,高规格安装了166盏路灯。道路清扫保洁率和垃圾清运率达100%。垃圾日产日清,规划修建垃圾清运填埋场;乱摆摊、乱设点、乱堆放、乱停乱靠现象明显减少,市场秩序、街路秩序、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文明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精心设计各种载体,引导社会新风尚。在全镇广泛开展了“正党风、美家风、良民风、促发展”主题教育,围绕重大节庆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在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职业道德
为主线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以及家庭美德教育和以普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场镇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社会正义感不断增强。各类治安案件明显减少,无重特大案发生,社会丑恶现象得到遏止,呈现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祥和、富于活力的良好局面。镇域经济持续发展。场镇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发挥了城镇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推动了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年国内生产总值195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80元。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科教兴镇,推动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着力打造“苎麻之乡”,~年被国标委批准为国家级苎麻生产示范基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全镇以麻纺业为主的企业完全实现了体制改革,目前运转正常。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效明显,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石河中学高考上线人数连续5年居全县农村高完中前列。宣传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场内及附近村组安装了闭路有线电视,具有特色的民间吹打乐“三进省城、四上达州”表演,其队伍不断壮大、技艺不断提高,~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特色文化乡镇”,今年又被表彰为全省示范性宣传文化中心。在场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石河镇按县委、县政府的指示,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社会生活的各类矛盾和差异,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注重矛盾的转化,不断克服形而上学的弊端不断探索场镇管理的有效模式,努力把握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适时进行工作中心的调整和转移,使场镇及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态势,促进了全镇物质、精神和政治三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与和谐进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经过总结提炼,创新场镇管理模式也给了我们——深刻启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辨证统一,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来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构成人类文明的两大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化,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的构建中,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主导。在推动人类文明日趋昌盛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始终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遥同时,在精神文明被忽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没有彻底克服的情况下,必须把握矛盾的发展趋势,认清矛盾主次地位的转化,不仅在理论上,而且更多地在实际措施上,把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为解决矛盾的主攻方向。在理论认识上,在县委政府的指导下,镇党委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所提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实际措施上,着力培育四种机制。一是领导机制。镇上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各村(居)委、各单位也相应建立了领导小组。各级有领导亲自抓,有关人员具体抓,形成了统一领导、各司其职、互相支持的工作网络和运转格局。二是运作机制。近几年,先后制发了《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实施办法》,精心组织文明城镇创建竞赛活动,对活动内容、形式、程序做了明确规定,使各类创建竞赛活动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三是激励机制。镇机关各村(居)和单位都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创先争优活动,纳入政绩考核,和经济建设同步检查督促,同步评比表彰,并对创建竞赛活动的优胜都规定了明确的表彰措施。四是约束机制。对场镇管理任务完成欠佳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实行惩戒;场镇管理的效果与挂片领导的工资福利挂钩;镇内文明单位的考核、复查、必须经镇党委、政府加注意见,然后按程序报批;对出现问题的文明单位,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不断完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四种机制,促进了场镇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坚持“硬件”和“软件”的辨证统一,切实加强“硬件”建设,努力搞好场镇管理。镇党委政府认为,在一个时期内着力抓好场镇精神文明的“硬件”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在的客观要求,是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实际措施;只有把“硬件”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营造整洁优美的环境改,为培养、陶治人创造良好的条件。镇上制发的《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实施办法》中,把“场镇建设”、“环境卫生建设”和“创新场镇管理模式”作为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且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具体行动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任务分解到单位、居委会、落实到具体责任,并且层层落实规划,层层落实责任人,一级抓一级,确保场镇建设和管理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本着“人民场镇人民建,建好场镇为人民”的原则,在经费上实行上级财政支持一点,各单位筹一点,建设单位和个人出一点的办法,尽可能保证创优管理的需要;街道路面、公共厕所、路灯配置等都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加快建设步伐。在着力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石河镇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风气的养成教育,使“硬件”和“软件”相互作用,相映成辉,让人们的思想情操进一步升华,从而促进场镇文明。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全面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努力探索场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形式。一是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印发学习资料、街头宣传等形式,在场镇开展文明知识、道德规范的普及教育和文明风气的养成教育,并利用标语牌、宣传栏等形式强化宣传,逐步形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态势。二是选择、创造和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载体”。近年来,石河镇开展了卫生单位、综治模范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和“三风一促”主题教育;三是把握内容与形式相互统一的原理,注重各类活动自身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始终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视作参加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龙头”,反复强调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不断提高文明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到~年,全镇共有各级文明单位20个(其中市级9个、县级11个)。坚持政府行为和群众行动的辨证统一,强化政府行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镇党委政府组织
相关人员到崇州市街子镇和宣汉县胡家镇参观学习,认真借鉴和推广两镇经验,在强化政府行为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党政领导机关统一规划。各级党政“一把手”都是三个文明建设的负责人,坚持对三个文明建设的目标同时规划,分工同时明确,任务同时下达,检查考核同时进行。石河镇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个性任务纳入了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了奋斗目标,制定了工作细则,确定了工作人员,筹集了资金,把精神文明当做实实在在的事业来看待,做到了认识、工作、措施、资金、人员“五到位”,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硬件”逐步完善。二是由党政领导机关统一组织。石河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场镇管理,都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村(居)和单位,依赖领导机关的权威和行政约束力,对群众进行有效的组织指挥和引导。创建活动竞赛活动实施规范化领导,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三是协调,由党政领导机关出面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权利、义务,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四是督查,成立常设的场管督查组,及时推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与此同时,他们十分重视政府行为和群众活动的结合,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