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育部基教一司、二司工作要点

时间:2019-05-12 14:2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教育部基教一司、二司工作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教育部基教一司、二司工作要点》。

第一篇:2012教育部基教一司、二司工作要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2012年工作要点

依据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义务教育战线201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总揽,推动各级政府落实责任,推进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缓解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颁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的部署,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指导纲要》,抓住“融入”这一关键,突出“全过程”的要求,引导各地各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等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开展好“学雷锋日”活动,上好全国“开学第一课”,组织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二、落实教育部与各地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落实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各项承诺。公布备忘录文本及省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省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等附件。公布签署备忘录的省级规划的2517个县级单位到2020年10年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间表。推动做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推动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组织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与2011年通过国家“两基”验收的省、自治区协商,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编写一套适合新时期成人文盲学员需要的扫盲教材。

三、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大力推动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和校外活动

按照大力倡导、创造条件、着眼长远、扎实推进的方针,依据《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精神,在公共机构、公共设施、国有企事业等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实践基地,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联合财政部认真推进2012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实施工作。与中央文明办、财政部联合推动办好乡村学校少年宫。指导各地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

四、努力实现全覆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两为主”政策还不能全覆盖的问题,深化“两为主”为“两个全部纳入”,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推动将随迁子女纳入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简化入学手续,支持规范民办随迁子女学校发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生活。

五、推广各地经验,推动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的部署,按照“纳入规划、政府主导、多种模式、明确分工、发挥优势、齐抓共管”的思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障、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实行农村留守儿童的普查登记制度和教职工结对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制度,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建立家长、学校、社会联络机制,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

六、标本兼治,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推动以省为单位规范办学行为,对学校作息时间、节假日、课程设置、考试、作业量、教辅材料使用等提出基本要求,并严格执行。推动建立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义务教育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家校联动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中小学生每月至少有一天到校外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持续开展“学业•负担•兴趣•责任大家谈”活动,引导教师、校长、家长关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细节和自己的责任。

七、依据就近入学的原则,缓解义务教育择校问题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关于就近入学的规定,按照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合理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有效政策,大力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把分设的小学和初中学校对应起来,让小学生直升入对口初中,逐步实现属于义务教育的初中与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分离,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加强监管,坚决查处择校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禁止捐资助学与招生挂钩。禁止公办学校举办以各种名义和方式通过办班、竞赛、考试招生。持续开展“身边好学校”主题介绍活动,宣传“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能提供适合教育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的理念。

八、规范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完善义务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范学籍管理。推进义务教育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籍数据库建设,实现学籍跨省变动的网络化处理,掌握学生跨省流动和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启动中小学管理标准的研制工作,推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九、推动落实责任,保障学生安全

推动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加强校园安全防范,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及各项制度,组织安全工作检查。定期发布中小学安全预警,举办第17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深化中小学安全教育和资源库建设。开展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安全专题培训,编写《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手册》。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制定法规和标准、地方以政府为主导专业化集约化公司化运营、过渡期保安全”的校车发展工作思路,推动教育系统落实《校车安全条例》的相关责任。

十、深入开展中小学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

引导中小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学校党组织在科学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教师立足岗位,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教书育人的模范。指导中小学党建工作,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和工作目标,扩大中小学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建立健全中小学党组织。理顺中小学党组织隶属关系,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配合中组部筹备召开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基础教育二司将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速发展、深度改革,强化指导、抓出成效。健全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加快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普及步伐;启动实施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提升技术装备在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一、强化指导督查,推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国家重大项目的落实

1.推动各地全面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对各地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重点推动各地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开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联合督查。召开2012年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

2.实施好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实施学前教育国家重大项目的业务指导。召开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实施情况座谈会。建立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国家项目的数据收集和监管。

3.推进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召开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

4.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启动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学育儿宣传。抓好《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落实。加强幼儿园保教工作指导。

二、突出普及重点,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5.配合有关部门抓好连片特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加强普通高中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整体提升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

6.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印发《教育部关于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纲要》,抓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研究制订普通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协作计划,支持一批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推进医教结合,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7.研究制订“残疾儿童少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加大力度推进多重残疾、重度残疾、自闭症、脑瘫等更加特殊人群和边远贫困地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提高特殊教育的普及水平和保障水平。

8.继续推进“医教结合”试点。加强对首批“医教结合”实验学校的指导,开展第二批“医教结合”实验学校的申报、审核和实验工作。

9.推动随班就读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发展。印发《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办法》,总结推广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进一步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扩大随班就读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使更多的残疾儿童少年享有平等、优质的教育。

10.加强特殊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审议印发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组织编写特殊教育各学科教材。

四、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1.组织实施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制定印发《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实施暂行办法》,组织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工作,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形成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

12.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包括品德素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业负担等因素构成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扭转长期以来单一以学生学业成绩衡量学生发展、以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现状,引导政府、社会和学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13.研制基础教育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建立相应的专家队伍和工作机制,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能力结构的设计、论证和学业水平数据分析框架的研发工作。

14.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总结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对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修订思路和原则,启动有关修订工作。

五、强化教材管理,全面提升教材质量和特色

15.认真组织好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审查工作。完善教材审查专家库建设,规范教材审查标准、程序、方法,使教材审查工作更加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全面提升各学科教材的质量,突出各版本教材的特色,实现教材的真正多样化。

16.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治理有关工作。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配合有关部门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17.进一步加强教材管理。印发《中小学教材选用办法》,规范教材选用的程序、办法,提高教材使用的适宜性。开展对试验教材管理办法的调研,研究推进中小学教材不断发展的有效机制。

六、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18.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加强对“改造计划”实施的指导和交流,对“改造计划”执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

19.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指导纲要》、修订《中小学电化教育规程》。加强对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思想和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深度融合。

20.举办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展示交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果,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科学应用,大力提升应用水平和能力。

第二篇: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2012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2012年工作要点

教基一司函[20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依据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义务教育战线201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总揽,推动各级政府落实责任,推进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缓解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颁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的部署,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指导纲要》,抓住“融入”这一关键,突出“全过程”的要求,引导各地各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等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开展好“学雷锋日”活动,上好全国“开学第一课”,组织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二、落实教育部与各地签署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落实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各项承诺。公布备忘录文本及省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省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等附件。公布签署备忘录的省级规划的2517个县级单位到2020年10年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间表。推动做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推动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组织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与2011年通过国家“两基”验收的省、自治区协商,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编写一套适合新时期成人文盲学员需要的扫盲教材。

三、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大力推动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和校外活动

按照大力倡导、创造条件、着眼长远、扎实推进的方针,依据《教育部关于联合相关部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的通知》精神,在公共机构、公共设施、国有企事业等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实践基地,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中小学社会实践。联合财政部认真推进2012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项目实施工作。与中央文明办、财政部联合推动办好乡村学校少年宫。指导各地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

四、努力实现全覆盖,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两为主”政策还不能全覆盖的问题,深化“两为主”为“两个全部纳入”,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推动将随迁子女纳入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简化入学手续,支持规范民办随迁子女学校发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生活。

五、推广各地经验,推动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贯彻落实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的部署,按照“纳入规划、政府主导、多种模式、明确分工、发挥优势、齐抓共管”的思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障、身心健康、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实行农村留守儿童的普查登记制度和教职工结对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制度,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建立家长、学校、社会联络机制,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

六、标本兼治,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

推动以省为单位规范办学行为,对学校作息时间、节假日、课程设置、考试、作业量、教辅材料使用等提出基本要求,并严格执行。推动建立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义务教育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学生体质健康情况通报制度、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度、家校联动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中小学生每月至少有一天到校外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持续开展“学业·负担·兴趣·责任大家谈”活动,引导教师、校长、家长关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细节和自己的责任。

七、依据就近入学的原则,缓解义务教育择校问题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关于就近入学的规定,按照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合理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有效政策,大力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把分设的小学和初中学校对应起来,让小学生直升入对口初中,逐步实现属于义务教育的初中与非义务教育的高中分离,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加强监管,坚决查处择校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禁止捐资助学与招生挂钩。禁止公办学校举办以各种名义和方式通过办班、竞赛、考试招生。持续开展“身边好学校”主题介绍活动,宣传“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能提供适合教育的学校就是好学校”的理念。

八、规范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完善义务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范学籍管理。推进义务教育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籍数据库建设,实现学籍跨省变动的网络化处理,掌握学生跨省流动和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启动中小学管理标准的研制工作,推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九、推动落实责任,保障学生安全

推动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加强校园安全防范,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及各项制度,组织安全工作检查。定期发布中小学安全预警,举办第17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深化中小学安全教育和资源库建设。开展中小学校长及教师安全专题培训,编写《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手册》。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制定法规和标准、地方以政府为主导专业化集约化公司化运营、过渡期保安全”的校车发展工作思路,推动教育系统落实《校车安全条例》的相关责任。

十、深入开展中小学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

引导中小学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学校党组织在科学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教师立足岗位,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教书育人的模范。指导中小学党建工作,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和工作目标,扩大中小学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建立健全中小学党组织。理顺中小学党组织隶属关系,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配合中组部筹备召开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会议。

第三篇: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10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和部工作会议的要求,认清形势,把握方向,遵循规律,提高质量,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进一步推进社科各项工作。

一、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推进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和学科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继续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推进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和学科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1.深化拓展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抓好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教材修订工作,以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继续深入回答“六个为什么”等重大问题,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作;总结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两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相关教育的试点工作,召开现场会,宣传和推广成功的经验。研究制定研究生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2010年秋季开始试点。继续组织编写《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和制作《时事》VCD,进一步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建设。

2.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和途径。组织实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资助计划,加强教学重点、难点的研究。总结实践教学经验,编写、出版、使用与四本教材相对应的《教学案例》,推动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征集、评选本科四门课程“精彩一门课”、“精彩教案”(全程)、“精彩多媒体课件”(全程),提高教学方法研究整体水平。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精彩教案、精彩课件和相关资源供教师学习、借鉴。举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坛”,总结交流教学方法改革的好经验、好作法,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3.搭建提升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继续做好每年六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和每年两期的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开展四门课2010年版修订教材的学习培训,中宣部、教育部组织开展示范培训,各地各高校组织全员培训。继续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计划、骨干教师国内外参观考察计划。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和《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参考资料》建设,完善师资基本状况数据库。

4.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宏观指导。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健全督促检查体系,修改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对教学科研机构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指导。建立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组建新一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建立高校定点联系制度,定期到高校听课。

二、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为重点,制定实施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目标,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为重点,谋划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1.谋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发展。制定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2010-202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围绕面向202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发展重大前沿问题,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研究。开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建设调研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规划。召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部署新一轮“繁荣计划”。

2.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宣传。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继续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专项。启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专项。设立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课题,深入开展党史党建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

3.切实加强高校社科研究的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论坛、报告会管理,加强中外合作研究管理,完善有关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长效工作体制和机制,严防敌对势力对我高校的渗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4.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实施《2010—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规划》。继续办好中央六部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与中宣部联合召开研修工作会议,部署新一轮研修工作。创新研修班管理,进一步提高研修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提高办班质量和水平。

5.完善项目体系,加强平台建设。加大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续支持力度,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重大专项,设立教育政策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与述评课题。做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工作和“十二五”科研规划,按照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内涵、增强能力、服务国家的总体要求,启动新一轮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6.加强项目中后期管理,加大成果宣传转化力度。以质量为导向,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细化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着力加强项目中后期管理和经费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设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基金。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建议》,实施高校研究报告资助计划,支持高校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发挥资政服务主力军作用。继续编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

7.整体推进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与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召开“高校学风建设视频工作会议”。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组织开展学风建设重点热点问题调研,发挥专家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并印发《教育部关于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

8.创新科研管理,服务学术发展。充分发挥教育部社科委参谋咨询作用,提升社科委学部的学术影响力和辐射力。召开医药类、农林类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举办“社会责任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编辑出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评论》、《201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和《2010年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做好全国R&D清查和社科统计工作。加强高校社科文献中心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建设。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数据库建设。

三、以深化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教育系统出版社繁荣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推进并完成部直属出版社和高校出版社的转企改制,促进教育系统出版社在新形势下继续繁荣发展;在全面推进出版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探讨促进教育出版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坚持正确出版导向,适应新的管理方式,为出版社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完成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督促各校规范转制:认真做好转制工作中资产和财务方面的工作,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建立起既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又适应高校出版社自身发展的法人治理结构;探讨并确立新体制下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研究高校出版社在完成转企改制后新的校内管理体制,制定《关于加强高校出版社管理的若干意见》,为高校出版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完成部直属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基本规程》的要求,做好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家部直属出版社转企改制的服务工作。协调反映转制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争取体制改革的优惠政策。加强对国内出版集团组织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以及集团优惠政策的调查研究,协助做好组建中国教育出版集团的论证工作。

3.调研部直属单位、高校主办社科类报刊单位的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质量第一的原则,配合有关主管部门提出部直属单位、高校主办社科类报刊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4.加强高校出版社新形势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研究高校出版社定位、特色与模式;在全国出版业集团化发展形势下高校出版社联合发展的目标与思路;“十二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思路与措施;高校出版社产权制度的改革;推进高校出版社利用数字出版手段,实现内容形式的多样化。

5.推进名刊工程建设。组织入选名刊工程的学报交流建设名刊的做法与经验,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和影响力。

四、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学习中央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指示精神,教育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和部党组提出的各项要求,牢记“两个务必”,落实“约法三章”,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2.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型司局和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3.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工作,提高公文运转质量和效率,加强宣传、信息、电子政务、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四篇: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4年工作要点专题

关于印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教师司函[201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我司拟定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4年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供参考。

附件: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4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2014年2月26日

附件: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教师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2014年确定为“教师工作改革年”,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推进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为重点,以教师工作信息化为主线,着力破解教师工作体制机制障碍和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推动教师管理模式创新,加快推进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开创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

一、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1.全面部署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城乡学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召开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经验交流现场会。启动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用”示范区建设。

2.努力推进教师编制待遇向农村倾斜。印发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探索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农村学校编制。全力做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落实工作,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3.创新农村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做好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推动地方通过在学免费、上岗退费等方式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为就业导向的教师培养新机制。整合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培养计划。继续实施和改革完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增加体音美、外语、信息技术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招聘补充数量。推动地方出台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提高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定向培养和补充高素质农村幼儿园教师,推进中西部农

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工作。

4.抓好农村教师校长培训工作。深入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加大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专兼职体育、美育教师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紧缺领域教师培训比例。着力实施农村校长助力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的整体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

二、深化教师工作综合改革,着力破解教师队伍治理体制机制障碍

5.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的意见》,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教师招聘制度。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命题改革。

6.推进教师职务职称制度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启动中职教师职称改革试点,研制中职教师职称改革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将教授、副教授评审权下放到具备条件的高校。研制推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意见。

7.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加强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教师队伍建设领域44项试点的指导工作。推进实施教师队伍建设45类示范项目,探索顶层推动与基层首创相结合的全新路径,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启动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专项研究。

三、变革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8.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分类推进幼儿园、小学、中学、中职、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新机制。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规范和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研制“国培计划”改革方案。启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全面推进校长培训改革。创新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中小学教师校长网络研修社区建设试点,探索建立教师校长常态化研修制度。扩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研制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政策。

9.健全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研制《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健全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内涵建设,依托大中型企业加强教师企业实践平台建设。深入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推进校企合作开展“工学交替”教师培训,支持职业院校自主选聘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完善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制度,继续实施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和出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改革,创新高学历“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10.创新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模式。大力推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重点提高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研制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各高校建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推广青年教师职业导师制度、产学研践习制度,探索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新机制。

11.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推进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提高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能力。扩大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规模,提升培养质量。加大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中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比重,重视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四、创新教师工作管理模式,推进教师队伍治理能力现代化

12.加速推进教师管理和教师教育信息化。基本建成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教师管理效率和水平。继续实施“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建设推广优质教师教育MOOC课程。启动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形成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教育部-中国电信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大幅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13.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标准体系构建工作。出台幼儿园园长、普通高中校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颁布中小学教师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价标准。研制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课程标准。启动研制高校教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

五、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14.深入推进中小学师德建设。推动落实《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

15.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针对高校教师师德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出台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意见。

16.做好优秀教师表彰宣传工作。做好201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项目表彰年的评选奖励工作,探索建立国家级教师荣誉制度。统筹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表彰工作。打造师德宣传新模式新机制,组织创作反映新时期教师新形象的文艺作品,深化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优秀教师的宣传。组织好第30个教师节宣传庆祝活动。

第五篇: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8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教师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以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抓手,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做出深化教师工作改革总体部署,写好奋进之笔、完成得意之作,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一、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开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

1.出台《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着眼于未来五年目标任务,放眼于2035年长远发展,就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切实加强党对教师工作的领导等重要工作做出总体部署。

2.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制定各部委分工方案,筹备召开工作会议,加强媒体宣传,组织专门宣讲,开展政策解读,加强指导监督,推进地方打通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最先一公里”,推动全国各地教师队伍建设踏上新征程、开创新局面。

二、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党的建设,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3.坚持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师生凝聚在党的周围。坚定广大教师理想信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

4.推动教师战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纳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识才、爱才、用才,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5.加强教师工作司党组织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驰而不息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抓好作风建设。继续办好教师工作杏坛,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加强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为广大教师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三、启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动教师教育在历史交汇期实现全面振兴

6.大力支持师范院校。遴选建设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分级分类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印发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标准。改进和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

7.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推进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启动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计划,提倡教师磨炼“三字一话”,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示范引领高素质教师培养。继续出台若干领域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实施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职教教师、高校教师国培计划,引领带动各地教师全员培训。

8.应对新技术变革。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支持教师决策、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推动新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机融合,实行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研修,建立教师随时可学、随地可学的常态化发展机制。启动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创新培训平台,大力提升教师新技术应用能力。支持部分学校引入人工智能教学实验,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变革。

四、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大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涵养

9.完善师德建设制度。研究制定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列出负面清单,重申师德红线,推动各地各校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设一批师德教育涵养基地,开展理论研究,构建课程标准,组织丰富活动。

10.加强师德宣传教育。调动相关方面参与,延展“中国好老师”行动,抓好师德师风源头教育。继续选树宣传全国重大教师典型,大力弘扬新时代教师高尚精神。组织开展西迁精神学习宣传活动。支持创作反映教师队伍新形象新面貌、群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和文艺作品。

11.厚植尊师重教文化。把尊师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打造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继续做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遴选活动,落实相关优待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对教师出资奖励,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12.强化师德师风考核。修订师德标准,选树师德标杆,推动师德考核,让师德考核优胜者得到褒奖,让师德考核不良者受到鞭策。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和定期通报制度,营造风清气正教育行风。

五、持续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提升教师队伍治理能力

13.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动各地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召开全国幼儿园教师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教师招聘工作,研制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文件。推广示范区典型经验,深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推动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化。

14.深化教师管理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出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研制中等职业学校、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推进教师岗位管理改革,研究修订中小学、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意见。

15.加强中小学校领导人员队伍建设。推动落实中小学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选优配强中小学党支部书记,遴选一批“中小学校领导人员队伍建设”改革示范区,激发学校管理者办学治校活力。

16.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督促指导各地深入应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举办教育大数据与教师管理信息化专题培训班,遴选发布优秀工作案例,开发教师工作网上评审功能模块,推动教师信息定期更新,探索建立教师队伍大数据,以信息化推进教师治理现代化。

六、打好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攻坚战,有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17.强化乡村教师培养补充。扩大实施“特岗计划”,优化实施管理工作。加强乡村教师尤其是紧缺领域教师培养补充。整合东中西部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校优质资源,建立乡村教师校长发展对口帮扶机制。召开全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暨“三区三州”教师对口帮扶工作会议。

18.扩大乡村教育“对口援助”。实施“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选派4000名内地教师赴新疆、西藏支教。完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选派优秀教师赴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教服务。

19.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大力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优质教学资源引入乡村学校课堂。国培计划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三区三州”倾斜,落实乡村教师校长培训指南,提升乡村教师校长培训实效。

20.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地位。推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在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基础上,推动各地扩大实施范围,提高补助标准,惠及更多乡村教师。关心乡村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巩固乡村青年教师队伍。继续为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七、推动完善教师激励措施,增强广大教师的获得感

21.完善待遇保障机制。指导各地开展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情况调研,研制中小学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有效体现教师工作价值和工作绩效。

22.加强教师表彰。提高表彰层级,配合中央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教师国家荣誉制度。统筹协调、精心组织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评审工作,对一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进行国家奖励,引导教师专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书育人能力。

23.维护教师权益。推动对教师依法从教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的修订,健全教师权益保护长效机制,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推动教师心理健康保障体系建设。

八、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24.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各地各校重视和支持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地方本科院校新入职教师国培计划,组织实施师范院校教务处处长能力建设国家级培训。加强高等学校各类人才的支持与管理,开展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培训。

25.深化高校教师评价改革。推动各地各高校调整教师考核评价导向,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实际制订本校教师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发挥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用。开展高校职称评审全面下放后相关监管工作。

26.促进高校教师做出贡献。适应“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研制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召开全国“双一流”建设及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工作会议。认定新一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设计标识,开展挂牌,引领示范,将宣传、表彰与支持相结合,探索建立教师团队可持续发展机制。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回应高校教师合理诉求,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后顾之忧,推动薪酬改革措施落地,加强教育教学行为管理,选树高校教师工作案例。

下载2012教育部基教一司、二司工作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教育部基教一司、二司工作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4年工作要点

    关于印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教师司函[201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根据......

    教育部职成司2012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3年工作要点档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教师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提高教师师德水平......

    社会科学司2006年工作要点

    社会科学司2006年工作要点 2006年的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贯......

    2013年文化市场司工作要点

    2013年,文化市场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文化部工作要点,转变工作作风,推进政风行风建设,以文化市场信息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一、推进文化市场......

    基教一司就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答记者问

    推动义务教育学校依法办学科学管理 —— 教育部基教一司负责人就《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答记者问 《 中国教育报 》 2014 年 8 月 7 日 4 版近日,教育部制定印发了《......

    关于组织参加教育部语用司

    关于组织参加教育部语用司“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2012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的通知 各初中、民办学校: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全面提升中小学生语言文化素质和传统文化修养,提......

    所得税司2009年度工作要点

    所得税司2009年度工作要点2009年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