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的教育氛围(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14:4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设“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的教育氛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设“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的教育氛围》。

第一篇:创设“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的教育氛围

创设“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的教育氛围

“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是我校活动板块设计中力争营造的一种教育氛围。它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它是我校活动板块的具体教学手段和教育目的的原则、四项目标的具体落实和个性化体现。

九年制义务教育活动板块的“课程标准(草案)”提出:“活动课程是由学生自愿参加的以学生活 动为主的教育活动,它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一样是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内容、要求和深广程度 以及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不尽相同。活动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活动的灵活性。”其目标 :(1)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2)扩大知识领域,加强实践运用,发展创造才能。(3)提高思想品德修 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愉悦身心,增进健康。(4)使学生热爱学校。

一、转变教育观念,师生共为主体

我们转变了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端正了课改实验的指导思想,尊重并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改革了必修课板块中“以教室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教学模式。“教是为 了不需要教”,教师变“备课”为“既备课又备人”,集中主要精力改进教法、研究学法,从善于“会教”到 善于指导学生“会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逐步形成了适应素质教育的新教学模式。

师生共为主体,既着眼于师生双方都能从双向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收益,更着重于建立起民主平等、互亲互 爱的师生关系。师生共为主体,既体现师生对实践活动价值的尊重,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更体现教育教学组 织形式的重建,强调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心情舒畅的教育教学氛围。

二、创设教育氛围,双向和谐活动

师生双向和谐活动,旨在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和谐的优良教育教学环境。和谐是一种愉快 的情绪体验,而要产生“和谐”的感觉,必然要对其有恰到好处的把握,并能持续地激发动力,具有强烈的内 在动机。它反映出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民主平等,对学生实行必要的引导又教学相长,只有真正实 现对学生高效的培养,才能真正达到师生双向和谐活动。学校教育应该成为一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又为 实践服务,而这种实践活动必须师生共同参与。只有共同参与,共同探讨,互为主体,双向活动才能达到和谐。

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的过程为实现改革目标创造了理想的内外部条件。为此,就需要对整个学校 工作的内容、方式、组织、形式、途径作重新考虑和安排,为探索新型活动板块的课堂教学模式、新型课堂教 学手段和活动辅导方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必要的前提。师生共同的实践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气氛之上,既能 对学习、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强烈的内在动机,又能对学习和工作提供进取的环境,为活动板块改革实 验创造理想的内部、外部条件。我校的一位班主任刘老师喜爱用粉笔创作京剧微型脸谱,在教师一专多能的“ 露一手”活动中,她的作品深受欢迎,学生当然愿意跟刘老师学,半年后,刘老师带领同学参加了市课改办组 织的活动课录像。这样的例子在活动课辅导老师中不胜枚举。

我们的探索与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内容的选择

就内容而言,活动板块由体育活动、班队团活动、兴趣活动、阅读与自习,以及社会实践活动5部分组成。上海小学阶段板块改革方案中“课程标准”的这一规定初步廓清了活动板块的范畴。在“课程标准”划定“活 动板块要求”和“内容举例”的基础上,上海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明确指出:“其中,各项活动的内容,学校可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这一提法为学校构建活动板块模块提供了政策依据,这一“定目标不定具体方法” “定范围不定具体项目”的举措,给了我校活动板块的设计以广阔的弹性空间和充分的发展余地。我校在实践 中认为:

1.活动板块要突出科技教育

当代科学技术是前人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孩子们生活在高度现代化的文明社会中,享 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最新成果,孩子们对于现代科技具有浓厚的兴趣。大力加强并开展科技教育势在必行,引 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尊重科学精神,学会科学方法,不仅要迅速扩大电脑活动,而且要开展科学实验,让广 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在观察中发现,在挫折中尝试,在迎战中进取。我们要深入进行学法研究和学法 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得终身受用的本领。

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科技启蒙。我们把电脑、电子、科技活动板块,列为我校活动板块的首选内容。全校 学生都接受电脑知识普及教育,都能上机接触,有所了解。其次,以三年级为实验班,运用电脑开展算术和英 语的辅助教学,以及开展创造性游戏活动。

学校成立科学小实验队,举行小制作、小发明竞赛,这是我校的传统项目。依据这一有利条件,我们将之 引入活动板块。我校的小发明家小王同学发明的“袋装化垃圾箱”“易识别门锁”“防堵下水道”“方便日光 灯座”,是每个同学必须了解的内容。其次,提前引入科技基础理论知识教育,让低年级学生尽早进入“最优 发展区”,是我们活动板块改革实验的又一生长点。目前,二年级科技活动组的孩子已掌握了电工基础知识,并能够准确地实际操作。去年6月举办的科技节,对于师生共同了解当代最新科技发挥了积极作用。读一本科技 书,了解一个科学家,讲一个科普小故事,做一件科技小制作,出一份小小科技报等科普话动,加上电子、遥 控先进技术表演,大大提高了师生们对于学科学的浓厚兴趣。

各种各类科技活动组往往是小男孩特别青睐的理想天地。在群众性科普活动基础上建立的我校科技小实验 队共有18名队员,其中16名为男性队员。科技活动不仅为那些善于思考钻研的孩子提供了条件,而且为那些性 格内向或怪异的孩子提供了机会。三年级学生小杨平时生性少言寡语,有时还神不守舍,可是科技就是能拴住 他的心,就是由于他勤于动脑动手,终于在区“高空落蛋”比赛中,以95分的最高分夺得了第一名。

在二年级的科技小实验表演队中,我们让孩子在科常老师指导下自己当家作主,自己确定表演项目,自己 准备实验器材,自己联系演出对象,自己组织整台演出,自己小结评优纠偏。孩子们主动为一年级小朋友表演 “会跳的硬币”“听话的潜水小瓶子”“不怕烧的手帕”“会燃烧的烟”“海底火山喷发”等十多只科学小实 验,既为弟弟妹妹做出了榜样,又锻炼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2.活动板块要突出信息教育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高速公路”正在全球迅速延伸,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大量信息,孩 子们也被各类信息所包围,学校的图书室拥有图书3万册以及全国各地的少儿报刊杂志„„各班都有自己的小图 书角。有几百位学生拥有东方电台儿童台的专用收音机。各个年级的学生结合各自特点,订阅了各类少儿报刊。学校创办了希望书屋,为学生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最新的信息。

突出信息教育,把电脑普及教育列为第一活动模块。学校开展全校性电脑知识普及教育,让学生学会与电 脑交流的基本方法,让他们了解信息化社会的信息储存、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同时,发扬传统特色,成立若干 科学小实验队,举办小制作、小发明竞赛,提前引入科技基础理论知识教育,让学生提早进入“最近发展区”。

3.活动板块要突出创造教育

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是学校的传统项目,现被引入活动板块,科技基础理论知识教育被提前引入,成了新活动课程的新的生长点。学校科技节注重引导师生了解当代最新科技,大大提高了师生对于创造教育 的浓厚兴趣。

4.活动板块要强调强身健体

长期以来,小学生活动缺乏力度,缺少磨练,文弱之风甚盛。我校的活动板块据此适当增加体育活动课时,加强教育导向力度。学校除构建绳棍、藤圈、棋牌、球类、游泳等5项活动模块外,新建武术、健美等活动项 目,成立3级(校、年级、班)武术队(组)、健美队(组),推广群众性中华武术普及活动和健美体操普及活 动,从而弘扬了传统的中华优秀体育文化。

在体育节里,班班建立起自己的运动队,各自确定重点项目,组织日常训练,课内课外的活动实践互相渗 透、融洽归一,踩高跷、滚铁环、抽陀螺、扯竹铃、溜溜球、玩呼拉圈„„传统的、现代的,“擂台”从班级 “打”到年级,“打”到校级。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踢毽子、韵律操„„人人找到练武之地。在校艺术节、科技节里,学生创作、排练、演出上百个相声、小品、朗诵、舞蹈、器乐等文艺节目,自己创新、准备、演出 数百种科技小制作、科学小实验。孩子们小组练、班级演、年级赛、全校评,奖状、喜报、掌声、鼓励,化作 继续进取的实践和信心。

(二)关于活动课程形式探讨

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 容的课程。活动板块有其独特的特征,因此,活动板块的课堂形式也各具风格,不拘一格。活动课的形式就是 没有固定的形式。如:

晨会、校内广播、校班队会。结合形势和重大节假日,开展专题教育,时常根据需要分别以班级、年级、校级进行。如学校开展的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主题集会、爱国主义教育现场会、每天的“红领巾”专题广 播„„

班级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以科技、文艺为主要内容,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游 戏,并开设了手风琴、铜管乐、游泳、书法、绘画等十几个特色班,开展特色活动。

分组活动。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校师资水平与能力、场地设施等条件,组织以科技、文艺、体 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组进行活动。有固定的指导教师、活动时间、场地,供学生自愿选择。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强调活动课教学过程中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强调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孩子在 选择中获得成功。人的积极性来源于选择,任何人都需要选择,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更需要提供选择。人,都 是有潜在能量的,并且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潜能结构和储能方式,没有选择的余地就无法开掘人的潜在能量。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没有学生选择余地的教育,学生从进校到出校接受的是同一模式的“就范”教育和“补短” 教育,它无视教育对象的差异和每个学生发展特长的要求。既要坚持全面发展,又要让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地发 展,就要给学生以选择的余地。在实验的第一年,我们设置了电脑学习、阅读欣赏、科技常识、技艺学科等项 目,供学生选择。在实践过程中,我校平均每个学生参加活动课每周有9~11节,课余我校已组成“实用技能” “生活技艺”“声像阅读”“科技常识”“器乐”“棋牌”“健美”“球类”“集藏”等活动模块。30个活动 组有固定组员数百名,加上不定期活动,平均每个学生每周活动三四次。

学校传统活动。群众性活动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普及性,学校采取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夏令营及各 项专题竞赛活动。在活动开展的全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主 确定活动形式,自主组织训练过程,自主评价活动效果,让他们在食“粗粮”的咀嚼、消化、吸收中,获取更 为充分全面的营养。与学校活动板块和课余活动模块相配套,我们还组织每月一次的全校性主题节日活动,例 如去年4月的体育节、5月的艺术节、6月的科技节。选择给学生带来了真正的自主训练、自主设计和自主活动,带来了任“雏鹰”自由飞翔的广阔天地。

(三)关于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育改革不仅要改革教育体制,改革课程结构,而且要改革教育环境,调节人际关系。在科学的儿童“主 人观”指导下,学校应该十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原则。教师应该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一 起建立起真诚、互爱、友好、合作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具有鲜明、顽强个性,热情奋发和富有创造性的有用 人才。在活动课程改革设计中,我们提出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乃是为建立活动课教学模式、新型课 余活动模式,探索新型活动课教学手段、辅导方法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学校课程改革整体实验的成功也在于教师。在众多少年儿童教育力量中,教师起着 关键作用。要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我们就需要有个性的教师。我们注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在活 动辅导中的主导价值。我们也同样尊重教师的个性,提供发展机遇,给教师们提供选择权。在我们学校,有不 少教师已先后任教了好几门不同的学科课程。在学校改革总课程下,我们鼓励一专多能、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我们提倡业余“充电”,鼓励无师自通,在我校教师中浓浓的学习风气已经形成。早在1993年,由于我校率 先在教师中普及电脑知识,实行管理电脑化,被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等10家单位授予“上海市‘学科学、学知 识、学技术’先进集体”。

我们发挥教师特长,发掘教师潜力,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材教法理论,举办讲座、观摩教学,我们还组织 教师学习《教与学的心理学》,认识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开展“学法研究”,交流“教会学生学”的论文与 经验。

实践证明,围绕“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活动板块呈现了累累硕果,给各类孩子提供了机遇,促进了主修课程的提高,培养了终身受用的基础学力,发展了孩子的创造能力,为学生将来的继续深造创造了 良好的条件。

第二篇:生物教学中如何创设和谐的心理氛围

生物教学中如何创设和谐的心理氛围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创设一个和谐的心理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各种教学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心理氛围呢?

一、创设尊重学生个性、人格平等的教学氛围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个性和性格的心理是在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的制约下构成的,每个人在面对客观现实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方式,但一个人的个性受到压抑,人格未得到尊重,他的精神、性格、气质就会处于消极,积极性就不会得到调动,对任何事物就没有兴趣、信念,没有求知欲望和动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每个学生看作是一个有个性、有独特思维的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相互尊重。例如,教学“植物是一个整体”片断时,有的教师在上课伊始便问:今天,我们要对前几章的学习进行整理复习。这节课,我们按以下内容进行学习:先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归纳一下,使之系统化;然后,我们从中分别找出六大器官在结构上的联系和在功能上的联系;最后,我们再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们觉得怎么样?同意这个计划吗?生1答:我对植物器官的结构、功能掌握得不好,这个计划适合我;生2答:我对这部分知识还没来得及整理,我也同意……老师说:好,同学们按要求先自己整理,然后我们根据同学们的复习情况再往下进行(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纷纷表示同意这个计划)。老师用征求意见的口气表示对学生的尊重,还学生以自尊。营造了一个尊重学生个性、人格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创新能力得到了发挥和展示。

二、创设情感性的教学氛围

丰富的情感是心理生活高度发展和多方面发展的内驱力,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感性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前苏联教育家卡斯特金对情感功能进行过专门研究,他说:“未经人的积极情感强化的知识,将使人变得淡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有位著名教育家也曾指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和爱,也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边也罢,园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这就是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无一不与学生有着良好的情感关系。只有人的意识中渗透着深厚的情感时,才能激励人积极思考与探索。教师只有重视情感性的教学氛围,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有利于教育过程的展开和教育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片断时,有的教师这样创设情感性氛围:

1、先视频展示(蝴蝶的一生)。然后引导各小组讨论、思考:(1)、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有什么特点?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说出什么是“完全变态发育”?(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你能通过改其中一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呢?

2、给学生讲《蚕神》的神话故事,了解我国的“丝绸之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

3、计算“蚕宝宝”的个数。(小红非常喜欢养蚕,她知道蚕的一生要吃掉相当于其体重20倍左右的桑叶,她现在有6000只蚕,大概需要125棵桑树的桑叶。如果她再买一块有着100棵桑树的地皮,她可以再饲养多少只蚕?)学生在观看了“蝴蝶的一生”视频资料时,对完全变态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进一步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得到答案,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再通过分析古诗词、讲神话故事、计算数学题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和谐的情感性教育,与语言艺术和数学紧密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思维尤为敏捷,智力活动由最初产生的快感或兴

趣转向紧张的思考,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情感也得以升华。

三、创设民主宽容的教学氛围

教育家罗杰斯曾这样说:“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人物,不起组织指示和评价的作用,他(她)只以班级一员的身份参加学生的活动,以真挚、坦率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因此,教师应把自我发展的决择权交给学生,允许他们在课堂上为某个问题的解决争论不休,为某个疑点的探讨东奔西走,为某次成功的获得手舞足蹈,尽情展现学生自我,民主、平等、宽容地对待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例如,教学“排泄”片断时,有的教师这样创设“民主宽容”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提供材料(新鲜的猪肾、解剖刀、肾脏的纵剖面的投影片),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学会解剖肾脏的实验方法,再让学生解剖肾脏,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学生动手解剖,教师巡视,看见有一名女生拿着解剖刀翻过来掉过去,不知如何下刀,碰到教师的目光就躲开,教师走到她身旁,用温和的目光看着她问:不敢下手吗?还是不知如何下刀?就用手比划着,然后,让她看一看同桌是如何解剖的,并说你一定能解剖好……整个过程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关心、宽容和理解,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下,同学的帮助下,受到激励和鼓舞,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总之,创设教学中的和谐的心理氛围,就是建立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关爱和宽容中受到激励,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第三篇:师德建设与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论文

摘要:本文对师德建设与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进行了探讨,需要教师把握好“激情度”的调控、“教学语言”的组织和“提问”的技巧三个要素来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氛围,来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学氛围;课堂效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实质是在于提高课堂效率。而课堂教学氛围与效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小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是教与学的协同活动,具有双边性,没有学生的积极地认识活动,教学效益也提高不上去。因此,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氛围无疑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环节,如何创设这样的教学氛围?从教师的主导作用讲,需要教师把握好“激情度”的调控、“教学语言”的组织和“提问”的技巧三个要素。而要作到以上几点,都必须要有崇高的师德作为其必要的保证。因为,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是无法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贯彻和做到以上几点的。

一、爱心与“激情度”的调控

苏霍母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激情,急于传授知识,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冷漠的态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然而,若激情过盛,又会使愉悦的气氛流于形式。”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师的主动教学激情,就不会有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激情。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有对学生无限的爱心,掌握好激情的调控。一是自我调控,二是对学生调控。

(一)教师自我激情的调控:课堂教学氛围首先决定于教师的激情,若教师表情冷漠、呆板、情绪低落,学生的求知欲就会烟消云散,课堂如一潭死水。无声无息之后,一无所得,如何谈课堂效益。因此,我觉得教师进入课堂,必须容声无息之后,一无所得,如何谈课堂效益。因此,我觉得教师进入课堂,必须容光焕发、面带笑容、充满激情,始终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让学生感觉到你对本学科、对学生的爱,以感染学生的情绪,唤起他们对本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上进、求知的激情,营造和谐、积极参与的氛围,使学生高效的学习。这样的氛围,课堂效益又怎能不提高呢。当然,我们教师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这决不能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中去,我们要有高尚的人格和敬业的精神以及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战胜自我,调控自己的情感,将一切烦事置于教室外。

(二)对学生激情的调控:学生的情绪会随着知识的难易程度而发生变化,知识点的难易与学生的激情度成反比。因此,要很好的调控学生的情绪论,教师必须在课前研究好学生、吃透教材,把握知识点的难度,设计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以调动起学生的激情,即把好备课这一关。课堂教学时,随时让教师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巧妙运用教师的激情、教师的语言、适当的提问及其他辅助手段来调节学生的情绪论。对于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始终处平和的心态,心平气和地去学习,探讨每个知识点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和环境下积极地探求新知识。对于难度小或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耐心与教学语言的组织

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的程序上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参与程度。如果教师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激情、没有活力,则学生就会昏昏沉沉,课堂也会变的死板、沉闷,这样的氛围效果可见一般。相反,教师的语言流畅自然、绘声绘色、形象直观则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和热情,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求知和学习过程当中来。可见提高课堂效益,教师的教学语言也不失为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但是,流畅自然、富于激情、组织严密的教学语言并不是脱口而出的,它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有极大的细心和耐心,仔细斟酌,反复酝酿,同时它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每个学生的所有行为的语言评价都应该是理解、鼓励与表扬,而不是高高在上、讽刺与挖苦。可以这样说,课堂上教师优美的语言是课下教师认真努力的结晶,也是一个教师崇高师德水平的写照,从激励学生参与、调控课堂气氛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直观形象、简洁明了、鼓励成功三者的有机结合。其中,鼓励成功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体现一个教师实际师德水平的重要标准。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发言,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最好形式,也是增强他们自信心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动脑、开发思维的好方法。适当的表扬,是对学生的充分肯定,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的语言不应太刻薄、不应速有挖苦性,否则会打消他们学习热情,久而久之,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他们学习,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教师课上要多说,“再试一试、再想一想、不要紧张等”鼓励性语言。这样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以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信心与提问的技巧

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教学氛围,不仅只追求形式的热烈。活跃与参与更应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散思维、主动性、能动性为主。要让他们感觉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这些都是创设课堂教学氛围的因素。问的恰当,能引导学生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达到最终和谐效果。若问的突兀,学生则不知所问,若问的难,学生不去思考,出现自问自答式。若问的过于简单,学生冲口而出,不假思索,则问题设置失败。因此问的恰当好处,是创设师生融洽氛围的关键,同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不管怎样,在课堂上学生无法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仍是时有发生,所以,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必须要有极大的耐心,同时,还应鼓励他们,相信他们,帮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因此,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面对全体发问,要使课堂活跃,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信心,增强学生持续参与的自觉性,使全体学生都受益。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而创设和谐课堂教学氛围是根本。而创设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关键需要有崇高的师德。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充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同时,必须要大力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建设水平。让学生轻松而敏捷地理解知识,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工作方法100例

2、小学教育文摘

第四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摘要:数学是生活中最基础的学科,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文化素养越来越成为社会每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所以加强数学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以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数学教学的新的课题。

一、创造具有创造性的课堂,多一些鼓励支持,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创新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关键词:课堂氛围 主体性发展 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生活中最基础的学科,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文化素养越来越成为社会每一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所以加强数学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以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数学教学的新的课题。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张扬将受到更多的重视。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而是教师创造性活动的一部分。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有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建立数学课堂教学中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我们的学生学会设问、探索、合作;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去适应环境。在生活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解决问题,在创新的同时赢得更大的发展和成功。因此,建立数学课堂教学中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国家和人民对每一个一线教师刻不容缓的要求,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建立数学课堂教学中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创造具有创造性的课堂,多一些鼓励支持,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环境,这个环境是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起巨大作用的“场”。发挥场的作用,让学生去主动思考,课堂不再是教师提问,讲例题、布置作业,让学生回答,听讲,照葫芦画瓢的完成作业。教师旁征博引,引导学生进入环境;提出课题,让学生自己探讨,自己提问,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将“天机”有意识的泄露给学生,适当的去“误导”,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展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检错,找漏洞,挑毛病的意识。比如在讲应用题的时候,把实际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思考,去提问,去找需要的条件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或是自己动手摆一摆,通过分组讨论而得出不同的解法,从这些揭发中去追求正确、去追求简便,而反面挫力却又加深了他们对错误的认识更清楚。通过这样的教学,理论联系了实际;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那么,教师又何必永远充当“编、导、演”,充分真理的化身、正确的先知 呢?

在共同的教学情景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整体的,有机的,全面的,而不是只让学生参与练习、回答问题等局部过程。这有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有利于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不要一棍子打死,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少些“小人之心”。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少一些打击和嘲讽,“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生更是如此。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有利于学生产生稳定的探究心理和积极探究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引导之下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研究法等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思维方法,相互启迪,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这种合作必须是人人平等参与的合作,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审视教学中提出的种种问题,让课堂呈现出“杂 音”。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使合作过程成为一个愉快、欢乐和充满智能挑战的过程。

二、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创新 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民主、亲密、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教育教学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性教学的前提和支柱,更是培育创新精神不可缺少的氛围。教育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共享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平等相处,诚恳相待,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动手操作,学生群体才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行为也才有可能被激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挖掘、发挥。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教师应独具匠心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主动参与,激发其内在潜能,使其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动手动脑,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活动时,教师引导提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让学生利用三角形纸片(课前准备),设计几个实验方法并说明自己的结论,学生折折叠叠、剪剪拼拼、观察、度量、猜想结论,“发现”了三种可以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的实验方法。第一种折叠法,第二种剪拼法,第三种是度量法,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在教材上未介绍,是学生在实验中经过探索,拓展发散思维而创造的。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心理学指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课堂教学中师生配合默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爱生如子,善待学生,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用眼神、声音、微笑、手势等表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产生自尊、自信,并且以自己的进步回报老师。然而,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光有爱生的情感还不够,还要设法激起其学习成功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敢想敢说,从“要我学”变“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能够正确理解概念,学会应用,而且在解题时做到触类旁通,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新课标告诉我们,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授者,而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敢于思考、乐于参与,既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好胜心,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使他们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得到提高。

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倡导、鼓励学生质疑是符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设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的有效途径。现代化的课堂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知识创新连结在一起,而创新,往往从问题开始。学生大胆质疑,需要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中,学生封闭自己的心灵,根本谈不上创新。所以,要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一种答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到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只要学生能大胆质疑,不论问题正确与否,首先要给予肯定,把纠正错误放在第二位。保护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鼓励每个学生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教育的发展,呼唤着数学教学的改革,只要我们以新课标实施为目标,切实领会新课标要义,扎扎实实地探索下去,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大 胆质疑和敢于创新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一个“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 卞国华主编 新疆人民出版社 《新课程教学发展与教学新方法 》 人民日报出版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天津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编印

《教师职业基本技能》 黄永刚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第五篇:构建和谐校园 创设阳光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 创设阳光教育

----赴保师附校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3月18日,校长带领校带领全校教师去保师附校参观学习。得到保师附校老师热情地接待,并陪同参观了学校的校园。

静悄悄地校园里,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花草树木,窗明几净的校园卫生,精神饱满的师生面貌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感觉校园处处洋溢着清新、宁静却又不乏生机的人文气息。走进楼道,各种字体的书法映入眼帘,让人唏嘘不已,富有深刻哲理的警句、名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保师附领导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学校的走廊文化以及以“金色成长文化(教师)”、“绿色课堂文化(教学)”、“五彩生命文化(学生)”为主题的莲池文化特色,并带领大家参观了第二课堂、班级文化、学生成果展室和图书室。并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理念和班级管理特色。学校在继承和挖掘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的“文化上市”征集活动,综合定位了学校的“莲花文化”特色,取莲花的形、用和神,象征了清正雅和的教师文化,积极向上的学生文化和活泼进取的班级文化,通过学校文化渲染、打造班级文化“场效应”进行班级特色活动等途径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们看到了差距,也学到了经验,深刻了解了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学习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建构和实施途径,广大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置身于保师附小,你会被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所包围,特别是校领导介绍的有关学校管理与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理论性与系统性非常强,值得我们深刻地领会与学习。

2014年3月20日

下载创设“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的教育氛围(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设“师生共为主体,双向和谐活动”的教育氛围(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教育氛围

    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教育氛围小班化教育是近年社会发展,教育事业改革的新兴产物。它必然要打破传统教育中,制约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各种不利因素,形成自己适应时代要求,适应人......

    如何建构和谐氛围的教育管理模式论文

    摘 要: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文化体现在各种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而且对于师生校园文化意识的树立具有重要影响。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教......

    廉政文化进校园 师生共创和谐教育

    廉政文化进校园 师生共创和谐教育 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思想道德教育,优化教育环境,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寻求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与塑造良好的校风、师风......

    和谐教育 幸福师生 师德体会

    和谐教育,幸福师生 ——2012年暑期师德培训体会 一年一度的暑期师德培训开始了,可以说,暑期师德培训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次集训,是教师心灵的一次洗礼,是思想素质又一次充电。今......

    创设和谐的毕业氛围,提升毕业班管理的文化品位(上交)

    创设和谐的毕业氛围,提升毕业班管理的文化品位 ——2004学年第2学期毕业班工作总结 六年级语文组组长 黄定富毕业班管理是学校教学和德育工作中的重头戏,因为毕业班的绩效从一......

    《主体多元双向五环》环节操作研讨活动总结

    《主体多元双向五环》环节操作研讨活动总结 邦均镇第五中心小学 2014年10月 《主体多元双向五环》环节操作研讨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历时两个多小时,五位领导、教师分别针对不......

    优化教育管理环境强化和谐校园氛围

    朱汉小学优化教育管理环境 强化和谐校园氛围本学期,朱汉小学的管理者优化管理思想,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管理能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水平影响着师生行为。新学期开始以来他......

    用爱和智慧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用爱和智慧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教育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正确与否我们姑且不论,但是一个老师如果能够掌握一些教育艺术化的技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