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勐统中学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2015年勐统中学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
工 作 总 结
昌宁县勐统中学 2015年8月28日
2015年勐统中学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
工 作 总 结
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昌发〔2012〕23号)和《昌宁县2015年公开选聘中小学校长(园长)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在勐统镇党委政府指导下,勐统中学在2015年8月中下旬,顺利完成了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现将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学校基本情况
2015至2016学年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98人,七年级263人,八年级210人,九年级225人,有教职工69人,其中,借调到昌宁县教育局1人,借调昌宁职校1人;实际在校在岗67人,工勤技能岗3人,有中学高级教师12人,中学一级教师18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二、教育综合改革取得的成绩
1、增强了班子队伍建设,优化了班子结构
以教师的德、能、勤、绩、廉为依据,按照设置岗位——公布岗位——申报岗位——择优聘用的程序,通过召开一级班子会对报名人员,从工作阅历、专业水平及能力、工作业绩、所任学科教学质量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结合岗位职责要求,选拔了8名优秀的教师补充到班子队伍中,充实了班子活力,使班子驾驭能力明显增强,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对新进班子的教师,相互帮忙,相互协作,用最短的时间适应岗位的需求。
2、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按照设置岗位——公布岗位——申报岗位——择优聘用的程序,从管理组织能力、理论水平、思想修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作经验等5个方面,选拔了15名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的教师补充到班主任队伍中,充实了班主任队伍活力,使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3、进一步优化了科任教师课程安排配置,从教师的师德师风、专业水平、研究能力、骨干作用、所任教学科教学质量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按照教师的专业特点和本人的意愿,基本做到了把每个教师聘用到最适合的岗位上。
4、从教职工的工作责任心、物品管理水平、仪器设备使用技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四个方面综合考察,聘用了教辅人。
5、从教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奉献精神、履职能力三个方面聘用了工勤人员。
三、主要经验
1、进一步落实和规范了我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勐统中学的办学有章可循;
2、建立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队伍。通过民主推荐、教育综合改革遴选委员会筛选,一些年富力强、有责任心、能干事的青年教师带着广大教职工的信任和支持走上了领导岗位,真正达到教育改革的目的,为保证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改革中,校内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竞争机制,广大教职工都用积极而良好的心态,面对改革。让教师树立了竞争中求发展的意识,促使教师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双向选择、公开选拔竞争让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营造了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促进了人才的脱颖而出,真正达到了教育改革的目的。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入学巩固工作,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以教师的责任心来促巩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活动来促巩固,使学生来到学校能够学到知识,能够留得住。
2、抓好安全工作
政教处负责落实好各项安全工作,牢记安全问题无小事、安全警钟时时敲,做到逢会必讲,会后必落实。
3、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强势高压推进有效课堂教学,力争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4、强化制度管理,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
坚持优教优酬、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建议后,制定能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使之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5、狠抓九年级工作
抓好九年级备考工作,以流程备考。力争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
6、抓好“常规管理合格学校”认定工作。
7、落实好惠民政策,严格落实好两免一补工作。
8、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抓质量、促发展。
9、积极主动汇报、协调,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五、对教育局的建议
1.要求学校上交、上报的材料,建议各科室给学校有一定的准备时间,材料要求的讲解希望能详细点,最好能在下发分配任务前能考虑到问题难点所在,尽量避免重复要求和办事教师不必要的多次重复往返。
2.建议教育局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遏制学生的流失,降低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的难度。
3.建议每学年的开学前就做好教师的调动和新教师的分配工作。
总之,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的顺利进行,得益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学校班子的团结努力,得益于全体教师的同心协力。通过此次教育综合改革,更好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为勐统中学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把教学质量、安全工作作为核心工作来抓,以质量为核心,以安全为保障,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学校健康、和谐、持续发展。
昌宁县勐统中学 2015年8月28日
第二篇:勐统中学安全排查情况汇报1
昌宁县勐统中学安全排查
情况汇报
我校于2012年5月31日至6月2日对全校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现将排查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落实此项工作,我校成立了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小组。组长:杨国庆勐统中学校长
副组长:颜文军勐统中学副校长
成员:郭玉钧勐统中学副校长
杨光廷勐统中学副校长
李中平勐统中学政教主任
杨子忠勐统中学总务主任
杨彪勐统中学教务主任
李春富勐统中学办公室主任
施绍宇勐统中学团委书记
张炳生勐统中学工会主席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颜文军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二、排查内容和存在问题
(一)校舍安全、地质灾害排查
1、所有D级危房均已停止使用,目前有两栋临时用房用于 —1—
装放杂物。
2、无滑坡山体现象及隐患。
3、雨季,边远村寨少数学生在上放学路途中可能会遇到坍方和泥石流。
4、有部分学生在周末到“龙洞”、水库洗澡。
(二)学生路途来往交通安全排查
学校门外道路狭窄,每周星期五下午和星期天下午,家长接送学生的人数、车辆众多,存在着交通拥堵情况的安全隐患。周末学生乘驾摩托车时有发生。
(三)饮食安全排查
通过排查,我乡各完小学生伙食团并不存在向学生出售食用野生菌、凉拌菜、四季豆等的情况。后勤管理责任明确,台账清楚完整,定期检查落实。
三、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2、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人;
3、加强日常安全教育课的安排和进行安全教育
4、暂时还不能整改的问题,做到勤观察,做好记录汇报工作;
5、对能整改的问题及时投入人力、财力进行整改;
6、联系派出所,对校园周边的道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进 —2—
行综合整治,为学校安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注意交通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7、加大宣传、完善制度。人人树立安全意识,采取安全措施,严加防范,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8、深入学校,加强监管、监控、督查,认真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9、炎热天气,加强对学生到江、河、塘中去洗澡的监管,做到学生互相监督,班主任时时与家长沟通,并签订相应的责任书。
通过本次检查活动,我校在检查整改的同时,更加注重相关安全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安全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安全工作的开展更加凸显针对性和实效性。
昌宁县勐统中学
2012年6月2日
—3—
第三篇:勐董中学三生教育工作总结
勐董中学“三生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坚决执行中共云南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在全省范围内对在校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的决定,根据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我校自2008年起在全校实施“三生教育”工作。下面对“三生教育”工作情况做一个简要汇报:
一、学校简介
沧源县勐董中学,前身为沧源县永和中学,始创于1989年,原属于永和完小附设初中班,1992年从永和完小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建制的农村初级中学,2009年九月正式更名为沧源县勐董中学。
勐董中学位于县城勐董镇南郊,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60亩,其中勤工俭学基地10亩。现有在校学生1000人,其中住校生754人。有教职工79人,其中专技教师65人,中教高级教师3人,中教一级教师20人,本科4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有上海支教教师5人。教师平均年龄32岁,是一支师德高,业务素质强,作风硬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实施三生教育提供了强大的师资队伍。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学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为办学理念,以“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为办学宗旨,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取得显著成绩。学校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利用校园套菜勤工俭学基地大力推进农村初级中学“农、科、教”相结合办学模式,进行“普教、职教”两手抓,让学生不仅会动脑,也会动手,使学生学有一技之长。学校为优秀学生提供优惠条件,凡在学年期末考成绩能排在本年级前十名者,提供200元奖学金,同时学校积极为品行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寻找资助。学校内抓管理,外塑形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在“严、实”上下功夫,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始终将三生教育作为学校的重要课程之一。
二、“三生教育”实施情况
(一)组建领导小组
为确保“三生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勐董中学成立了“三生教育”领导小组。组 长:李洪军(校长)副组长:卫福祥(政教主任)
成 员: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
勐董中学将“三生教育”办公室设在政教处,与德育工作齐抓共管。
(二)实施办法
我校在2008年9月初就制定了《勐董中学三生教育实施方案》,学校三生教育的工作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1、加大了“三生教育”宣传力度
在开展三生教育活动中,从多渠道出发,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利用国旗下讲话、教教职工会议、三生教育主题班会、家长会、校园广播、黑板报、手工课、劳技课、学生篮球比赛、广播体操比赛、观看影片、清明扫墓活动等,详细落实此项工作。切实使此项活动进入了校园、深入到师生、家长之间。
2、加大了“三生教育”的队伍建设
组建了由科任老师、班主任等组成的“三生教育”教学团队,共同研究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分工合作问题,以及各方面力量的统筹协调问题。要着力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认知教育与行为实践的有机统一。
3、在探索中创建实施了“三生教育”的一些形式和方法
组建了由班主任、科任老师等组成的“三生教育”教学团队,共同研究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社会教育的分工合作问题,以及各方面力量的统筹协调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灌输式、被动接受式、整齐划一式的方法,提倡启发式、互动式、因材施教式、主动发现式、渗透教育式、分类分层式的方法。根据学段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别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三生教育”的具体目标。
(三)我校实施“三生教育”主要途径
1、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在学习中体验到合作学习与分组学习的重要性,学会独立思考和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尝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2、专题教育
动员校内骨干力量开展以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教育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方式。
3、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
贯彻落实好《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制纪律、诚实守信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学习与休闲、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开展以自我保护、与人沟通、讲文明、关注自己、关注他人等为内容的班队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创新精神教育,深入开展弘扬延安精神教育活动。
(四)我校实施“三生教育”的主要形式
1、学校每周星期五下午第四节课为三生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精心准备三生教育教案,与学生一起探讨“生活、生命、生存”的真谛。
2、学校每周每班开手工课,有专职教师指导学生手工制作,教会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把那些看似平常的东西通过想象制作成为艺术品,感受生活中的美,并且每学期还评出优秀作品在全校内进行展览。
3、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套菜园”教会学学生如何生活,学校将菜园划分给各个班级,班级利用劳技课以及课余时间进行劳作,感受生活的艰辛与快乐。
4、每周一组织学生国旗下演讲,在升国旗这庄严的时刻,我校加强对学生“三生教育”的教育力度,让学生时刻牢记生命的意义。
5、每两周学校团委定期安排各班出关于三生教育的黑板报,让三生教育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并通过评比增强班级荣誉感。
6、每学期,学校定期举行篮球运动会和广播体操比赛,在激烈的竞争中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和为班级出力的欣慰,以及获奖后的自豪。
7、每学期学校还邀请沧源县关工委的领导来校开展三生教育的座谈会,全校师生在老前辈的点点滴滴生活历程中感受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的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8、学校组织“爱我家乡,爱我祖国”的征文活动,通过歌颂家乡和歌颂祖国,深切感受我们幸福的生活,更加的珍爱生命。
9、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禁毒电影,禁毒宣传片,召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从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0、开展“人人动手、净化环境”为主题的活动,学校要求每一位同学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处理。学校对做得好的班级进行奖励。
三、初步成果
我校在开展三生教育工作中,力求每一项工作都从学校实际出发,抓好抓实。做到活动有目的、工作有计划;我校围绕方案具体布置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做到上课有老师、学习有心得、教学有计划有总结;学习有活动,认识有心得;已经组织政治教师教授和研究三生教育,并积极撰写三生教育教案及制作课件向学生讲授,并要求学生写心得体会。
通过生命教育我们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通过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我校开展 “三生教育”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人的感恩之心,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情、理智和意志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存在不足和困难
在肯定我校“三生教育”工作的 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我校也清醒地看到,实施“三生教育”的工作才刚起步,成效和经验只是初步的,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困难。
实施“三生教育”的主要困难集中在经费、教材、教师、课时、教学、实践活动场地等方面。经费是实施三生教育的最大障碍,师资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三生教育课程的开展,教材内容广泛,教授时难以把握;教育难点是:课外活动场地难以解决,家长不理解,少数学生不配合。综合分析,实施“三生教育”存在着以下不足和困难。
1、研究有待深化,队伍还需加强。“三生教育”涉及到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文化学和生命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学等不同学科的范畴,如何以多学科的视野从历史、现实与理论的维度来研究“三生教育”,建构“三生教育”理论体系,准确定位学科,建设支撑“三生教育”的学科的工作刚刚开始,任重道远。同时,建设一支以生为本、忠诚教业,专兼结合、动态发展,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三生教育”师资队伍,更需要从多方面、多形式、分层次地常抓不懈。
2、工作有待深入,创新还需努力。“三生教育”是以教材建设为中心的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学科渗透、实践活动、文化活动等许多工作有待不断深入,需要不断延伸、拓展、细化。“三生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创新性、系统性、开放性极强的育人事业,靠传统思维、常规做法、一般工作是抓不好“三生教育”的,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思想作风、工作方法,才能实施好“三生教育”。
3、宣传有待改进,组织还需构建。随着“三生教育”实践和研究的推进,对“三生教育”宣传推广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需要不断改进。无论是学校内部,还是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都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整合资源、构建合力。
五、今后实施“三生教育”工作的打算
为使三生教育能够较好地实施,我校提出了今年实施“三生教育”工作的打算:
1、要坚持正确方向,以“三生教育”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要加强“三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3、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大对“三生教育”的宣传力度,改进宣传工
作,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注重文化育人。
4、要充分挖掘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蕴涵的“三生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实践 活动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具体来说,要通过深入实施“三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最终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高尚的教育精神,构建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落到实处。要积极探索和拓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形成实施“三生教育”的良好氛围。
沧源县勐董中学
2011年11月21日
第四篇: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在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校坚持以“三教统筹、农科教相结合、教育为当地经济服务”为实践宗旨,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重抓思想教育,常抓科技宣传,实抓实践活动”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文件,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制定方案,夯实任务,强化督导,坚持不懈地深化学校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教育综合改革的明显成效。
一、扎实抓好了思想教育,树立了服务三农意识
农村教育离不开“三农”,为了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志在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才,我校坚持以“三热爱一献身”教育为主线,就是对小学生进行“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献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教育。拓宽多种渠道,采取多方位教育形式,形成课上课下结合,校内校外互补,家庭社会并进的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实效教育。其主要做法是:
1、利用报告会、讲座会的形式,多次请地方政府领导、小康致富带头人等来校上课,进行党的有关农村经济政策教育及致富经教育。
2、带领学生参观镇所在地个体户、小康示范户、镇办企业等,让学生体会在家乡发展经济大有干头。
3、利用劳动技术课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认识到农业有科学、务农有出息。
4、坚持开展“热爱家乡月”、“支农服务周”、“建设家乡日”等活动,加之系列化的综合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从而增强建设家乡的决心。
5、通过开展“家乡美”等主题班队会和地方校本课程各科文化课增加的乡土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农、务农的思想教育。
6、浏览横河网页,加强对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通过“三热爱一献身”的教育,极大的转变了学生鄙薄农村、轻视体力劳动等认识,促进了学生爱农、务农、建设家乡思想意识的形成,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狠抓了科技宣传,让科技信息走进农家。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我们感到让小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显然是个弱点,那么让学生通过博览群书,网络下载,收集农、林、牧、副等科技知识实为亮点。我们利用这个亮点,开展了包好百户科技实验户,带动全镇各行各业科技大发展的宣传实际活动。全年共发放科技致富简讯四期,将政策导向、农业科技、产业结构、种植饲养、修配维修、经商营销、开发旅游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及时传递给农民。包好百户科技实验(示范)户:我校现有学生319人,分布在全镇20个行政村,对科技的宣传,学校采取每生包好自家户的科技进农家宣传措施,这一有效举措的施行,使党的政策、政府政令、科学知识适时地走进全镇千家万户,带动了全镇各行各业科技的不断发展。
三、抓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学有所长,农民致富得实惠。
在不断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积极进行科技政策宣传的同时,学校对地方校本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有序调配:一是整合课程内容,重点突出农科教知识,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二是从课程课时安排上进行长短期结合,重点突出长期实践活动。如今春我们根据全镇重点工作,在四月份我校对学生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学生人人动手写标语、写广告、贴标语、送广告进行护绿宣传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森林放火意识,使我镇半年来无一起火灾事故发生。在“五一”前后春播下种季节,学校利用星期天安排学生深入自家农田,进行春播科学种田综合实践劳动锻炼及技术学习,并每生承包一亩科技责任田,写出劳动体会。三是依托学校实践基地,不断进行生产实验,积极为三农服务。在实践过程中,我校积极协调组织农科站人员到校为学生传授科技知识,并结合山区实情,紧紧围绕农村支柱产业和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生产试验基地,让学生亲临基地搞实验,不断掌握实用技术。在横河网页宣传横河的地方物产,获取网上供求信息,为农户获取经济信息100余条,特别是在春秋两季养蚕活动中,经学生传播养殖信息一项使我镇创收二百余万元,全镇人圴增收约200元;初秋时节传播松子信息,使全镇创收一百余万元,人均收入200余元。引回优良品种10余个,在全镇推出数十户科技示范户,其中家野猪交配优质养猪、退耕还林、规模化科学养牛、大棚养蚕等多项技术获得可观效益,受到农民的肯定和欢迎。使学生了解了经济、信息、时间的关系,增强商品经济意识,奠定了新时期新型商品化生产的新型人才素质。四是教师包人包片,蹲点进行指导学生综合实践开展情况及辅导学生认真编写实践报告,总结实践体会及经验成果。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学有所长,促使农民致富得实惠。学校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组收集动物、岩石、药材、树叶、果实、昆虫、摄影等标本,并进行归类制作。其中的奇石造型标本栩栩如生,奇石各具特色,妙趣无穷,造型妙不可言,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五本一册”获省、市、县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组织的第六届(海尔杯)全国优秀教具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通过这项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服务三农、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六月份,学校各班级兴趣活动小组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有书法、摄影、舞蹈、声乐、器乐、绘画、习作等。其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并在“六一”节全乡展示。出现了许多小作家、小画家、小书法家、小农学家等适应社会的特长型人才苗子。
第五篇: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在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校坚持以“三教统筹、农科教相结合、教育为当地经济服务”为实践宗旨,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重抓思想教育,常抓科技宣传,实抓实践活动”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文件,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制定方案,夯实任务,强化督导,坚持不懈地深化学校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教育综合改革的明显成效。
一、扎实抓好了思想教育,树立了服务三农意识
农村教育离不开“三农”,为了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志在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才,我校坚持以“三热爱一献身”教育为主线,就是对小学生进行“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献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教育。拓宽多种渠道,采取多方位教育形式,形成课上课下结合,校内校外互补,家庭社会并进的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实效教育。其主要做法是: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1、利用报告会、讲座会的形式,多次请地方政府领导、小康致富带头人等来校上课,进行党的有关农村经济政策教育及致富经教育。
2、带领学生参观镇所在地个体户、小康示范户、镇办企业等,让学生体会在家乡发展经济大有干头。
3、利用劳动技术课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认识到农业有科学、务农有出息。
4、坚持开展“热爱家乡月”、“支农服务周”、“建设家乡日”等活动,加之系列化的综合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从而增强建设家乡的决心。
5、通过开展“家乡美”等主题班队会和地方校本课程各科文化课增加的乡土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农、务农的思想教育。
6、浏览横河网页,加强对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通过“三热爱一献身”的教育,极大的转变了学生鄙薄农村、轻视体力劳动等认识,促进了学生爱农、务农、建设家乡思想意识的形成,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狠抓了科技宣传,让科技信息走进农家。
三、抓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学有所长,农民致富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