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借助教育云平台 构建教育新生态
借助教育云平台 构建教育新生态
——双流区教育管理云平台应用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础硬件
1、网络环境建设: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接入服务,支持师生与管理人员方便获取网络信息。有线网络已经覆盖到学校的主要功能场所;无线网络能支持移动学习、移动教学、移动办公等应用;网络带宽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支持高峰期的群体并发访问。
2、数字终端与文化空间:教室多媒体到班比1:1,设备完好;主要功能场所配备多媒体;交互式多媒体配备比达到100%;录播教室2间,标准计算机室2间,云教室2间,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教室8间,均已实现常态化应用;视频会议系统1套,校园电视台专用功能室1套,配备有非编系统,实现常态化应用;校园广播系统1套;校园安防系统有监控室,能对学校全方位实施监控;校园公共开放区域配有阅读机;学校建有“三网合一”网络平台,即实现电脑PC端、手机端、微信端三网合一,实现家校零距离沟通。
3、数字化教学空间:每个班级教室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满足课堂多媒体教学需要;每个教室配备有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实现教室内主要电子设备的集中控制;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空间,能够支持翻转课堂、智慧课堂、STEAM教育、创客教育、机器人等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支持多终端接入互联网,师生可以从互联网上便捷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了智慧教学系统、教师备课空间,配齐备课常用电子设备和课件制作软件。
二、数字校园建设
1、提升教师技能
增强信息化
(1)观念转变与技术提升
通过专家引领、课题研究、与高校合作、现场观摩、网络研修、读书沙龙等形式,促进了教师观念转变,提高了教师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全员完成了国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熟练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实物展台等信息化教学设施;能够熟练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使用、管理数字教育资源;中青年教师能够掌握加工、制作数字教育资源的方法;全员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能熟练使用“三网合一”平台、双流教育管理平台开展家校合作使用;教师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逐步推进,正在努力构建智慧教学新模式。教师采用电子书包、手机APP、电子白板等多种方式进行智慧课堂教学。
(2)能力应用与教学效果
2017年,我校加入了“四川省智慧教育联盟学校”和“成都师范学院教育信息化基地学校”;在四川省智慧教育联盟成果交流会中,校长乔秀平被评为“四川省智慧教育优秀校长”;李凯云、张小琴两位老师在交流会中,进行智慧课堂示范课展示,获“优秀教师”奖。2017年3月,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应用培训会上,我校魏霞老师和李凯云老师分别在大会上为来自全国的教师代表进行了课例示范,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同年,我校李凯云老师在中央电教馆组织的新媒体大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在2017年度,我校有40多名教师在市、区级“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获奖。
2、提升学生素养
学习多样化
(1)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
随着学校创客教育、机器人课程的开展,孩子们在自然、科学、技术、数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特长得到发展,综合素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近几年的科技活动、航模比赛、电脑作品大赛中均取得很好成绩。学校先后有100多名学生在青少年电脑制作大赛中获市、区级奖。在2017年成都市第36届“飞燕奖”航空赛中,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小学组手掷飞机团体一等奖、弹射飞机团体一等奖、橡筋飞机团体一等奖。2017年,在成都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系列活动中,我校获团体二等奖,在2017年第37届青少年电子作品制作比赛中,我校荣获成都市二等奖。(2)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
学校三年级以上学生每周“信息技术”课程1节,基本能使用PC、平板、智能手机;高段学生会利用工具软件获取信息、进行学科学习;二年级以上班级基本能熟练使用学校智慧教学系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交流与互动能力有明显提升,通过合作与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进步;学生体验了学习方式转变后带来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更培养了他们开放的态度和视野,使他们更愿意亲身尝试和体验。
3、整合平台资源
教育管理系统化
(1)通过双流区教育管理云平台,对接双流教育局办公OA系统,能实时进行资料、公文处理;通过教育管理云平台,实现班级管理、课程管理、社团课管理、考试管理、阅卷管理、教务管理、德育管理、家校沟通、人事管理、后勤管理、课堂巡查、校园巡查等功能;无缝对接双流区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系统平台,加强了学校对自身设备的管理,同时也方便了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对学校所采购的教育设备进行详察;无缝对接资助管理系统平台,方便了学校的宏志助学金、牛奶工程、鸡蛋工程等教育资助项目的数据上报。
(2)通过教育管理云平台,无缝对接区域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对接 “理想云”等智慧教学系统,利用这些系统平台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备课、智慧课堂教学、学生评价、成绩分析、组卷等功能,为教师的智慧课堂教学提供了支撑环境。
三、平台使用情况
(一)平台介绍
双流教育管理云平台对学校的所用业务,进行统一规划、统一信息标准、统一数据管理,统一应用平台、规范业务流程,消除校园内信息孤岛,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种资源的共享,逐步实现我校“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环境。使各部门决策实现数字化,决策支持系统为学校领导层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及报表辅助支持。利用技术创新手段,构建数字图书资源、数字教学资源,实现数字资源高度共享,提供个性化数字服务,构筑数字学习和教学研究的新环境,改变信息获取方法,提高信息获取质量和效益,创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新模式。
双流教育管理云平台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模块:
1、基础数据管理
(1)基础管理(即对部门、年级、班级信息的进行基础设置,有了教育管理云平台,教育局和学校管理层可以更快捷地掌握学校的基础信息)
(2)教师管理(即对教师基础信息进行维护和管理,)(3)学生管理(对学生信息进行基础管理)(4)系统管理(对用户角色进行权限设置)
2、学校业务管理
(1)教师考核(对教师的考评、继续教育、获奖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2)学生考核(对学生的奖励、课堂表现、日常表现、考勤、参加的活动进行记录和管理)
(3)班级考核(对教师家访、班级的活动、班级的德育考核进行记录和管理费用)(4)校本资源(实现学科教师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资源、学校以及班级的活动成果鉴定展示等资源的上传)
(5)教学科研(对科研课题的研究方案、人员分工、过程记录、结题成果等进行记录和管理)
(6)安全管理(安全预案、安全教育、安全隐患、安全检查、日常安全、食品安全等进行记录和管理)
(7)OA办公系统(实现与教育局公文的流转、学校内部公文的审批及传阅、发送通知公告等)
(8)教育装备管理(对学校采购的教育装备进行记录和管理,有了教育管理平台,加强了学校对自身设备的管理,同时也方便了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对学校所采购的教育设备进行详察)
(9)教育资助管理(包括宏志助学金、牛奶工程、鸡蛋工程等教育资助的项目的数据上报等)
(二)平台使用效果
1、提高办公效率和执行力
通过平台可以提高了教师的协同和协作能力,内部沟通的效率,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准确和方便。以结果为导向,通过完善的目标分配、分解、监督、反馈机制,将任务落实到人。如:部门会议申请,首先部门发出申请,包括: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人员,再由管理端进行审核、同意、召开会议,会议过程中,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会议纪要,可供查询、打印。
2、规范学校的内部管理 自学校使用教育管理云平台以来,公文会签、各部门行事例、教学科研、教师考核、学生考核、班级考核、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均在平台上进行,有利于规范管理、查询和统计。
3、量化考核促精细管理
通过教育管理云平台,清楚记录教师的工作业绩,实现对教师的量化考核,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细化通过平台数据统计,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使学校每个部门的管理环节更为清晰,有利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针对问题,及时给出应对措施,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4、校内资源库促家校沟通与教研
通过教育管理平台,教师可以上传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班级活动资源,形成校内资源库,既有利于资源的共建共享,也有利于家校合作与沟通。方便学校、各部门、教师、家长的相互交流,实现准确和有效的家校沟通和信息传递。如将ACTS报告单上传到平台,各班主任查看本班情况,适时将分析结果上传平台,既为教学科研提供参考,又为学校调整教学安排提供依据。
(三)未来平台建设
1、通过在平台上开展校本课程,如:三家课程活动,将校园电视台加入管理平台,实现家校视频会议,有效实现家校沟通与合作;
2、平台上实现移动端操作,随时随地轻松办公。
第二篇:教育云平台
校内培训:生成教师、学生账号,登陆修改密码
教学助手:帮助完成教学设计,制作课堂授课课件,可以帮助完成课堂测练以及课堂资源的统计。辅助课后练习,展示相应课堂素材。提升教师的备课效率和教学效果。家校帮:帮助线上和线下更简单更高效的作业方式,帮助家长实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实现趣味互动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移动授课,脱离三尺讲台束缚。
多级通知公告:局、校、班、个人通知精准发送,人人必答。
多级问卷调查:局、校、班、个人通知精准发送,人人必答。
多级网络活动:局、校、班网络活动轻松组织。
第三篇:教育云平台心得体会
襄阳教育云平台培训心得体会
枣阳二中
龚建敏
为了贯彻落实《襄阳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和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及教育云平台等文件精神,按照襄阳市、枣阳市统一要求,我参加了教育云平台襄阳市校长培训班,经过培训,我有如下体会:
一、教育信息化是大势所趋
计算机出现时,就是8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进入学校时,人们就说教育要发生革命了,到现在快20年了,革命也没发生。学校买了那么多计算机,利用率却不高。计算机课倒是排得满满的,但是用它干什么?学打字、学语言。结果计算机没有对学校教育模式产生任何影响。这不是革命,买了机器都是浪费,这个现象必须改变,而且要真正迅速改变。其它领域信息革命几乎都发生了,现在办公室都是自动化。还有影视界,小时候看到的屏幕上的天空是人画出来的,现在全部是电脑三维动画。军事上,海湾战争就是电子战。各个领域几乎全部都信息化了,虽然信息化的程度不一样,但都比教育快。为什么教育落后?现行体制僵化是原因之一,另外一个最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教育技术设备的配置、教育资源的运用等,这些都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特点是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性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进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教育要想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突破口就是教育信息化。
二、校长如何适应新形式,尽全力推动教育信息化 在培训过程中,听了专家的讲解,对于信息时代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及襄阳教育信息化的思路以及信息化环境下校长应具备的素质及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也使我个人对教育、对教育信化有了全新的认识。教育信息化如何抓,我认为应从以下几年方面着手:
1、抓硬件配备。
目前,高中学校的硬件的配备已落后于义务教育阶段,虽然,我校在05年建了多媒体教育系统,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已跟不上形式的发展需要,特别是电子白板运用于课堂以后,使得学生、教师与多媒体课程之间的互动变得可能,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因此在硬件配备这一块,我们要逐步的更新,争取每年拿出一点资金更新我们的设施设备。
2、抓教师队伍培训。
一是抓教师的思想观念转变,高中教师往往因为高考的压力,更愿意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这个观念要转变,实践已经证明,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长教学效率,高考的压力再大,也要与新技术结合,让新技术、新方法来提升我们的高考质量,这一点,人的思想是关键。
二是抓教师的技能培训。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以前的计算机、多媒体是专业人士操作的,普通人忘而却步,而如今新的设备操作更简便,更人性化,所见即所得,因此在使用这一块要求老、中青必须会用。
三是抓教师的资源使用培训。通过这一次云平台的建立,我校由校网络中心制定了培训计划,要求三个年级一线教师必须做到人人会用教育云平台,做到下载、上传、备课、教研样样熟悉,全力推尽教育云平台的使用,争取把这些资源与高中教育实际结合起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抓“云平台”的使用。
襄阳教育云是一个资源平台,使用的主体是教师,在抓好教师培训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推进云资源的使用。校网络中心将制定使用考评方案及办法,以及相关的奖励惩罚措施,积极推进云资源进课堂,云资源进教研组、备课组。
第四篇:打造生态教育 构建教育生态
打造生态教育 构建教育生态
永安路小学秉持“规范+特色”的发展理念,依靠《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规范学校建设,发展生态教育特色,提高学校竞争力。
生态文化——让生命美丽绽放
创设环境文化。学校致力于文化环境的创设,除楼梯走廊的学生作品和社会实践系列图片外,每个教室外都有专门的班级展示栏,学生的作业、手工、书法作品等都得到了展示的机会。在永安路小学,楼道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在门厅及各楼层的拐角处设置了“悦读角”,读书已然是许多孩子课间的不二选择,而“交流墙”上颜色不
一、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的读书交流纸块是孩子们智慧的碰撞。
校园内有四大绿化园,三块为普通绿化观赏区,一块为果蔬种植区。春天,校园里绿意盎然,鸟鸣啾啾,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让人身心愉悦。夏天,四大园中绿意森森,种植园里果蔬日渐丰硕。秋天,种植园中果实累累,一片丰收场景。美丽的环境滋养人,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打造校园文化。为进一步放大美丽环境的育人功能,学校为四大植物园征集名字和宣传内容,主题为“让生命诗意栖息”,充分调动和集中师生智慧,让他们真正参与管理,成为学校的主人。最终,根据学校生态教育建设总体规划,将四大植物园分别命名为“和园、融园、礼园、学园”。诗歌“我与和园有个约会”、“我是园中景,景是心中情”、“让生命之花在校园中绽放”脱颖而出。
现在的植物园不仅饱含生命活力,可以融合多种课程,更有了文化内涵,育人功能,进一步立体化、系统化、全面化。
生态管理------让师生快乐成长
教师管理----高效便捷的信息化办公方式。走进校门,你会看到温馨提示:您已进入wifi覆盖范围,打开手机钉钉,语音提示:上班了,自动打卡成功。每个工作日,永安路小学的教师会用钉钉办公软件签到签退,请假审批,交流互动,上传下达,学校管理跨越空间,及时进行,数据说话,避免错误,少了些许私心,多了无限公平。走进教室,每位教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学生的到校情况通过手机app“班级优化大师”反馈给学校和家长。
学生展示----精彩纷呈的年级微信公众平台。为了给更多班级更多孩子创造展示自我的空间,今年10月初,在学校与家长的通力合作下,学校创建了年级微信公众平台。平台的管理由各班选拔家长进行,学校统一培训,老师审核把关。平台创建之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形成了竞争态势,平台栏目多点开花,最初仅有漫读唐诗、数学天地、探索与发现三个栏目,现已扩展延伸到到阅读、实践活动、英语、美术、音乐各个方面。
教学科研----扎实有效的网络研修活动。2015年永安路小学校全体教师加入了鲲鹏网络研修平台,在平台上听名家讲课,与名师交流,教师们不仅能听到薛法根、蒋军晶等名家授课,而且能得到朱煜、李志远等老师的点评。零距离的接触,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方法。我校徐传龙老师受鲲鹏网络平台专家的启发与指导,带领学生写数学日记,日记整理成书之后,多次被平台转载,受到全国许多小数同行的好评。同时,老师们在平台上与各地同仁同课异构研讨教学设计,交流中思维的火花在迸发,教师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体会,对知识点更加清晰,对教法有了更多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永安路小学的教师形成了多听、多看、多提问、多研讨的习惯。
课堂改革----探索发展中的微课及翻转课堂。2016年学校两次邀请山西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维山教授,进行《微课的制作和运用》、《微课与翻转课堂》培训,申请参与山西省电教馆的《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资源建设》课题研究,不同学科近100个微课整理汇编成《永安微课》、《永安微课2》。微课制作水平提高的同时,老师们积极参与比赛,在第四届全国微课大赛上学校教师喜获三个三等奖。
2017年永安路小学二年级语文组,开始了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大胆尝试,他们借助微课、学乐云、班级优化大师实施操作,学生课前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学习微课,完成学乐云前测题,同时围绕微课知识点进行简单设计,以游戏形式生动呈现,让学生获得感、成就感提升。学生以语音形式上传学习困惑和疑难点,教师课前收集整理,课堂上进行针对性地教学和个性化地辅导,他们将两导两练练习题引入课堂,巩固知识,进阶训练,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对学生进行相对评价。翻转课堂,导学一体,转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5班闫政兴妈妈的说:“有了微课就好像请了一位随身老师,随时发问、简单快捷。翻转课堂孩子学习更主动了,更爱钻研探索知识”。老师们不仅在翻转课堂中应用微课,还将绘本录制成微课,引导学生阅读绘本,讲绘本故事。在老师的带领下,录制个人绘本微视频上传微信公众平台,并将学生的作品整理成《在阅读中成长》《镜头前的你我他》两本码书。
生态课程——让个性激情张扬
课程是孩子们成长的土壤,每一种课程都能体现一种文化,传递一种能量,陶冶一种情操,培养一种能力。
开发德育课程。学校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突出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开展的系列主题德育活动有国旗下展示、主题班队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节假日主题教育等。学校的德育课程突出实效原则,变说教为活动,让德育变得亲切、有趣,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效果也是非常得好。实践中,学校既主动学习,积极引进,也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国旗下展示活动是由北京崇文小学学习借鉴而来,而活动中的走红毯(星光大道)环节则是大胆创新的结果。实践中德育实现了经常化、系列化、活动化,帮助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成了一批批“永安好少年”的脱颖而出。
开发实践课程。学校积极利用美丽的校园环境开发了系列实践课程:一是充分拓展学科课程。“美丽春天 魅力永安”现场作文大赛、树叶剪贴画比赛、种植区测算面积、周长活动、植物、昆虫和土壤观察大作战,与学科完美结合,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二是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观察、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组织学生参与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乐趣与艰辛。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抒发美的能力,形成了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健康人格。
在积极开发校园实践课程的同时,学校也大力提倡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近两年来,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呈井喷态势,质量有显著提高。教师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开辟知行合一的途径,内容则包含数学步道、爱心捐助、消防交通安全、红色之旅、环境保护、传统文化和科技知识学习等诸多方面。其中一些活动获得了较大影响,如2015年10月参观孝义市梧桐煤化工消防基地是首次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2017年5月在心海志愿者组织牵线搭桥的“爱心捐赠 情满校园”活动中,全校学生捐赠学习用品一万七千余件,被送到了柳林、林县等多个县市贫困家庭学生的手中,2017年重阳节学生们走进敬老院、走进社区慰问孤寡老人。
开发社团课程。学校共开设非遗传承、艺术熏陶、强身健体和科技创新四大类,皮影木偶戏、瓦楞纸手工制作、舞蹈、绘画、口风琴、电子琴、葫芦丝等20余个项目,50个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张扬学生个性,释放生命精彩”为目标,为学生多元成才提供平台!皮影木偶社团经打造成为学校王牌社团,积极利用社会艺术资源,将孝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皮影”和“木偶”引进校园,走进学生课堂。剧团老师与学校师生共同排演的大型木偶剧《花果山》在我市实验《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培育校园文化成果展演中得到了全国同仁的好评,在随后参加的太原市2017年优秀文化艺术进校园“双百工程”汇报演出中也是掌声不断。非遗课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推动永安路小学的艺术课程建设快速发展。
我们坚信只要能够认真做、坚持做和创新做,就一定能够走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发展需求、推动学校追求卓越的生态之路。
第五篇:怎样构建教育生态doc
2、“教育生态”是什么?结合课程学习和本地教育实际谈一谈应该从哪几方面“构建教育生态”。
答:教育生态是教育和生态相互渗透的结果,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教育学和生态学是它的两个重要理论基础,它把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的对象。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认为要尊重生命间的差异,为每个人提供适合其发展的人格教育、技能培养,发展其潜能,维护其尊严,注重其内心发展需求,教会其知廉耻、明事理、懂得爱、尊重、敬畏和感恩,懂得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保护和促进生命与人、自然界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