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5:0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年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年工作总结》。

第一篇: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年工作总结

方城县基础教研室

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年工作总结

2010-2011年度,在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及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基础教研室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年”活动精神,扎实开展中小学教学研究和学科教学业务管理工作,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全县教育质量快速发展。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年来,围绕“质量建设”这一主题,基础教研室全力实施“科研兴教、人才兴教、管理兴教”三大战略,按照“科研、培训、教学一体化”的工作原则,重点抓好了常规教学管理、新课程改革、说教材和快乐英链教学法试验推广四条主线工作。

(一)落实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学科教学管理方法

1、落实常规管理。常规教学管理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一年来,始终把落实常规教学管理作为教研室的重要工作。按照《方城县中小学教学管理规范》要求,在开学检查、视导检查、专题调研等各项活动中,注重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常规管理制度,要求认真传达到每一位教师,切实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对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考试、学风学法教育等严格把关,为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高效化提供了保证。为督查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推广成功经验,传递教研信息,倾听教师呼声,帮助一线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组织教研员深入开展了视导检查。2010年秋期、2011年春期分别采用“一听”(推门听课)、“五查”(检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学校业务检查记录、教研活动记录、领导班子听课记录)、“三座谈”(与教师、学生、学校领导班子座谈)的方法,对46所中小学进行常规教学视导检查和调研。两次视导检查共听课202节,检查教师教案3200本,学生作业26430本,学校业务检查记录95本,教研活动记录157本,领导班子听课记录230本,召开师生座谈会138场次,进一步掌握了全县常规教学管理工作现状,推动了全县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2、加强备考指导。为做好中招复习备考工作,2010年12月份,召开了初中各学科教学研讨会,向广大一线教师传输课改精神,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并重点进行2010年中招试卷分析,提出了2011年复习备考建议。2011年5 月,组织召开全县一模质量分析会,以数据为基础,把全县一模成绩与其他县区进行对比、与去年中招情况对比,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既找自身优势,也找差距,为全县做好复习备考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准确把握上级教研动态,及时组织各乡校教师和教研员参加了省、市教研室组制定各学科中招备考会。

3、认真检测质量。重视教学质量管理、分析和监测,做到阶段性检测和综合性检测相结合。在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及日常阶段性检测基础上,重点做好了七八年级抽测工作。6月18日至19日,通过综合衡量学校公用经费人数、两免一补人数及开学检查人数,确定初中学校、班级抽测名额,采用学校自主上报学生名单的方法,组织了全县七、八年级教学质量抽测,共抽取七年级学生1128人、八年级学生980人。此次抽测考试准备过程中,对所有考生进行了资格认定,达到了考风、考纪、考场秩序井然有序,确保了考试结果的公平、准确、真实。6月20日,与各乡镇配合组织了小学各年级教学质量抽测。同时,对高招、中招和小学质量抽测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监测和评估。教学质量抽测工作要求严、任务重、工作细、公平真实,为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和教师节表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落实科研兴教战略,创新课堂教学改革途径

1、扎实组织达标课验收。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深入实施“221”课堂教学第二次达标课验收活动。2010年秋期开学后即对各乡校进行安排,要求通过层层选拔上报参验教师名单。12月中旬,制定具体验收方案,启动验收工作,至2011年1月中旬,第二批达标课验收结束,全县申报参加验收的教师共1235人(其中免验187人,实际听课验收1048人),此次核定达标教师1212人,达标率为98.1%。至此,通过两批达标课验收,全县已经有2812名中青年中小学教师通过达标课验收,“221”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已经在全县教师中普遍展开,推动了全县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升。

2、着力打造特色课堂。以实施“高效课堂年”活动为切入点,致力构建具有本县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着重指导各乡校以“221”课堂教学要求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特色课堂。一方面,对拐河一中“七步教学法”、独树一中“三分两合教学法”、县一初中“4+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等成形教学模式继续跟踪问效,坚持定期、不定期到学校听课、评课,同一线教师一起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拐河一中以“七步教学法”为载体,制订《2011 年春期七步教学法赛课活动方案》,建立“三轮制”赛课制度,每次听课后对赛课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张榜公布,并对评选出来的优质课教师给予重奖,收效显著。另一方面,着力培育新的亮点。通过教研室与学校共同研究探索,城关三中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正在探索“312”课堂教学模式,该校数学教研组已全面实验、运用。一高、五高到南召现代中学学习分组合作学习和“导学案”式教学,一高已在高

一、高二学段进行推广实验,五高在教师中广泛开展研讨,决定下学期全面实施推广实验。

3、突出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坚持把优质课评选是作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活动之一,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开展“高效课堂年”活动。2010年12月、2011年4月,分别以校、学片、乡镇为单位逐步开展达标课竞赛,选出优秀人员参加全县公开竞赛,有219人获得县级一等奖,588人获得县级二等奖。同时,围绕科研兴教、新课程教学改革、教法创新、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等主题,认真组织教学论文评选,有229篇获得县级一等奖,437篇获得县级二等奖。

4、积极学习推广先进教改经验。为了拓宽教师视野,先后组织教研员和乡校业务骨干650多人次,远赴沈阳、郑州、新乡、洛阳、西峡等地,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结合我县教学实际借鉴运用。5月份,组织各乡校骨干教师130人,集体参加了南阳市减负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讨会,聆听了全国教改专家王敏勤教授的专题报告。

(三)全面铺开说教材活动,创新校本教研工作方式

为了引导教师更好地学习课程标准、把握教材体系,今年春期正式启动中小学教师说教材活动。在精心筹备基础上,于3月下旬召开专题会议,对各乡校进行动员。4月7日至26日,历时20天,组建培训团队,深入局直学校和16个乡镇集中开展说教材培训,共组织培训17场次,培训中小学教师4660余人次,发放说教材培训材料5000多份。目前,各乡校正以校本教研等形式全面开展“说教材”活动,提高了全县教师把握教材、整合教材、运用教材的能力。说教材活动及培训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基层学校指明了常态教研活动的方向,增强了教学教研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我县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强力推进教改实验,创新重点学科教学模式

1、重点实施快乐英链教改实验。2010年11月19至28日,邀请北京外 国语大学专家组来县进行为期10天的“快乐英链教学法”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活动,对全县中小学英语教师,各乡镇校长、业务副校长、及部分学生、家长共1434多人进行了培训。在此基础上,选出中小学教师37名、英语教研员3名组成“快乐英链”教学实验指导组,制订了《关于“快乐英链教学法”实验推广的实施方案》,在城区和各乡镇分别确定了实验学校,设定了实验班和对比班。在今春开学检查、教学视导检查过程中,对近20所学校进行专项调研,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观察实验进展情况,发现培养了一批致力于快乐英链教学法实验推广的教师典型,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从期中、期末考试9 所学校的14 个实验班和对比班的英语成绩看,实验班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普遍高于对比班。

2、集中培训小学英语教师。2011年10月19日至22日,采用讲座、演示、示范、操练、观摩、测试等方式方法,分两期对全县担任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专职、兼职教师进行了集中强化培训,共培训小学英语教师348人,使广大小学英语教师进一步充实本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技艺、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也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加受到高度重视,为有效提升全县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1、课堂教学改革整体进展缓慢。通过近年来的努力,虽然部分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对课改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视,不能当成一把手工程去抓,甚至根本没有去抓课程改革工作,致使课堂教学改革进展缓慢,或者没有进展。

2、学科骨干教师培养不到位。全县中小学骨干教师比例偏低,发现及培养任务较重,但目前存在发现不够、指导不够、培养不够的现状。导致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更新不够,课改意识不浓,有相当数量的教师课堂教学仍存在满堂灌的做法。

3、校本教研活动成效不明显。一些学校教研组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效率较低,收效不明显。

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效率低。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加强。部分教师信息意识、应用电脑的技能差,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利用率不高。

三、下步工作重心

1、全面做好日常业务工作。立足教研室从事中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的职能部门,组织全体教研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认真搞好试题命制、优质课及论文评选、教学质量检测等各项工作,为教育行政领导决策服务、为基层学校教师教学服务。

2、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常规管理制度,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化。继续加强常规教学视导检查工作,按照 “一听、五查、三座谈”的要求,定期对全县中小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集中检查,全面掌握全县教学管理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提出整改建议,督查各学校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证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科学、有序、高效运行。

3、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是制定全县新课改工作实施意见,建立“一把手”亲自抓、业务校长具体抓课改的学校领导机制,要求各学校、各学科制定出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的课改实施方案,引导教师逐人制定课改工作计划,并着力抓好方案和计划的落实。二是对全县中小学课改情况进行整体把握,分类规划、分别要求,梯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分批次、分学校逐人进行,组织教研员集中听课,面对面交流指导,逐校解决问题,彻底改变课改挂在嘴上、学在会上、教师偶尔表演在课上的作秀现象,全面启动把课改推向全县常规课堂的攻坚计划。三是继续大力开展“说教材”活动,借助暑期教师业务培训举办全县说教材比赛,分乡镇级和县级两个阶段集中展示“说教材”活动成效,推动说教材活动向纵深发展,使其成为今后学校校本教研的重要抓手,成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有效载体。四是继续实验、推广北外“快乐英链教学法”。认真总结近一年来实验成果,发现问题和不足,在全县更多范围内推广,切实提高英语学科教学质量。

方城县基础教研室 2011年7月26日

第二篇:改革创新年工作总结

改革创新年工作总结

一、改革创新年理念创新

二、改革创新年理论创新

三、改革创新年管理创新

(一)体制建设情况 1.二级管理模式 2.办学模式——校企结合

坚持“5G”(五个“共同”)校企合作模式,深化“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们通过和企业的“订单”——《联合招生协议》及《产学研合作校外实习基地协议》的双重保证,加强冶金技术专业建设与企业的融合,通过强化校企合作,深化“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上,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职业院校必须把学校融入行业企业之中,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院,使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操作,才能真正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我们以适应企业需求、争取给企业带来利益作为出发点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主动与企业紧密结合,借企业之水行教育之舟,使职业教育有更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5G”模式:

(1)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的岗位要求:加强企业调研,通过企业对学校办学所提要求,从而形成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具有指导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符合行业企业特点的人才培养能力、素质要求,分析并提炼出就业岗位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2)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成立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相关负责人以及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冶金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依托该委员会,学校有计划地为企业开展人才需求预测,请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与修订,通过教师下企业生产实践锻炼的机会使专业教师能更好的和企业接触,参与企业的生产,掌握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改变思维方式,从企业生产的角度来考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确定以“冶金生产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综合“校内课程实践”、“认识实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报告”于一体的实践体系。

(3)共同开发核心课程:成立由冶金技术教研室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的“课程改革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以及不定期交流的方式,打破传统学科体系课程模式,以工作过程编排课程内容,由项目引出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根据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共同开发体现冶金技术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的核心课程。

(4)共同监控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互相兼职,使院系部与企业水乳交融。并与企业合作进行实训教学和毕业设计,同企业合作进行就业指导、毕业考评、职业技能鉴定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学院近年来先后聘请了一批新疆金特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能专家担任本专业的专业指导老师,同时派出专业教师进厂参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应用性技术研发工作,并承担一定的责任。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将自身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职业准则、岗位需求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企业有效的介入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工作中,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要求。

(5)共同建设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和开发实训项目、制定实习要求和考核办法、聘请兼职教师现场教学、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及学生实训过程的管理及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建立冶金技术实训中心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实训车间(实训室)及设备的安全保障制度。与学生就业单位建立校企定期联系制度,根据企业发展和需求调整学生实训计划、职工培训计划,补充和修改实训内容和实训评价标准。通过建立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包括兼职教师职责、实训基地管理人员职责、实训教师考核制度等,不断提高实训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对进入实训基地前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企业文化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

通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五个“共同”,我们实现了“企业招工与学校招生、用人标准与培养目标、企业需求与专业设置、实习实训与企业生产、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了企业与学校全方位、全过程的合作。

以“金特学院”为载体,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初级到高级的层次递进原则,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专业初级能力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及上岗能力培养。保证每学年有一定时间安排学生到钢铁冶炼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包括专业基础能力训练、初级能力训练、核心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及专业上岗能力训练。建立并完善与能力训练相配套的综合“校内课程实践”、“认识实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报告”于一体的实践体系。依托“金特学院”,完善“订单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校内课程实践、认识实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报告。

1.校内课程实践

根据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校内课程的实践锻炼,开设在该课程实践相对应的理论课程的期末考试前夕。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图1 工学结合教学进程图

2.认识实习

在学生即将进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之前,第一次到生产现场进行的认识性实践教学。通过对冶金企业各主要分厂生产过程的参观,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课等方式,使学生对钢铁冶金生产的主要设备、生产工艺流程、安全技术等方面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实践基础,并且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逐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轮岗实习(综合实训)

在学生全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在合作企业就主要工作岗位进行轮岗实习使学生掌握冶金行业主要工作岗位操作技能。

4.顶岗实习

经综合实训成绩评定,学生个人意愿,企业需求,确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在钢铁冶炼企业某一岗位进行顶岗。

5、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及答辩学生毕业实习报告由顶岗实习期间撰写。由专业教师根据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确定其报告主题(包括技术创新报告,技术总结,实际工程项目开发报告)并定期深入企业指导学生撰写毕业实习报告。顶岗实习结束后,由专兼职教师组成答辩小组组织答辩工作。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学生参加毕业答辩。毕业实习报告及毕业答辩作为学生顶岗实习评定的依据之一。3.人才培养模式 4.教学模式 5.教学管理模式 6.师资队伍建设 7.学生管理模式

本工作开展以来,不断完善以准军事化为基础的学生管理制度,以各项制度为基础,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各类学生社团,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以心理咨询室为依托,矫治和预防学生的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领导亲自督导。

“准军事化”管理的目的,不是要在思想和行为上把学生禁锢起来,而是要在一个良好的氛围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让每一个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保障教学生活的正常秩序。使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意识、扎实的专业基础、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准军事化”管理以其严谨规范的制度约束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磨练坚强的意志,铸造优良的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最终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8.行政管理模式

(1)我院已制定《冶金与资源学院岗位职责》,明确了院长、党支部书记、副院长、教研室主任、教务科科长、学生科科长、办公室主任、培训科科长、实训科科长、团总支书记等的职责。

(2)制定和完善了《冶金与资源学院行政管理制度和流程》,如请假的流程:

1、当日有教学任务的教师如有病、事假先到主管教学副院长处做好调课工作后进行审批;

2、教务科审批后,如有班主任工作,需到学生管理副院长处进行审批,如无班主任工作直接到办公室审批;

3、办公室审批后上报院长批示,同意后方能请假离校;

4、当日未有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如有病、事假半天以内由办公室主任审批、半天以上由院长审批,同时书写书面请假条(其他相关领导不参与请假、批假事宜),并在办公室存档;

5、病事假期满后,请假者必须在返校当天到办公室进行销假。

6、无教学任务的教师如临时有事,可推迟半小时到校或提前一小时离校,超过一个小时必须请假,未请假者按旷工半天处理,并扣发当月相关补贴100元。

(3)制定和完善了我院月考核制度。9.后勤管理模式

(二)机制建设 1.竞争机制

我院制定教师教学能力分级实施方案,通过说课评比、公开课献课等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分级,(三)制度建设

第三篇:创新年材料

2. 如何培养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

根据国际著名认知科学专家的研究和国际学术前沿科学探索的惯例以及第一流学者们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历程,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3年(连续不多于十年,间断多于十年)可走到学术前沿,少数佼佼者还可走到学术最前端。换句话说,这十年三个台阶是成为大师级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因为除必备的知识技能之外,还有机遇(与人和、地利、天时等有关)和天赋(与个人的经历、阅历、爱好、特长、个性等有关)乃至灵感等。

从科学前沿探索者们的成长历程来看,到第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或得到第一流大师的耳濡目染甚至必要的提携扶持固然是一条捷径,但这毕竟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有的条件。如今我国暂时还没有一所大学称得上是国际第一流,在此情况之下,虽然外籍第一流科学家被请到国内来交流或帮扶,但这样做只是一种过渡,也有许多不足或遗憾,一则时过境迁(多数年岁过高),二则缺乏氛围(脱离创新团队),三则国情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和思维差异),即使有这些第一流科学家帮助,短期内国内仍然“„冒‟不出杰出人才”。

由此可见,内因是关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这让我想到了斯坦福高级咨询专家给朱镕基主持的技术引进课题作报告时所指出的问题:国际上发展中的国家引进技术为什么会大部分失败的原因有三个,1、双方的创新人才未能对接,2、引进方缺乏支持双方创新人才对接的环境或配套机制,致使稀缺的创新人才如同处于沙漠中的水滴,3、在引进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时引进方过于注重前者——就是过于注重物质载体而忽视信息本体,不理解后者远比前者更重要。这种现象在我国的科学和教育等领域也普遍存在。

无怪乎,钱老说“这是很大的问题”,温总理说“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实际上,国际学术界有一个很好的惯例,这就是学术前沿的独立探索者,时常会到各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去访问或交流。这也就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种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另外,即使没有这种直接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可通过科学论文和有关事迹的报道或转述等方式接受相应的前沿科学信息。随着自己学术水平的提高,便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直接与前沿领域的大师们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有条件的也可到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作短暂的访问或交流。除此之外,还可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和计算机辅助工具,如:订做的双语工具和多科知识平台以及搭建或加入适合自己的创新环境。这样,一方面,可不断提升自己和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充分发掘和培养自己和同学们的创造潜力和创新能力。

2.1新旧两种育人模式如何兼容?

当今国际学术前沿的发明创造和发现创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即使是最优秀的杰出人才也应接不暇,对此,务必首先完成好大学课程和学业的大学生又如何才能做到应对自如呢?

这无疑是要求大学生在漫长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3年)一方面,既要熟悉并掌握旧的科学范式,另一方面,又要探索乃至必要时创立新的科学范式。

可以说,大学前期主要学习已有的学科知识,其特点是遵循既有的科学范式(即:旧范式);大学后期才较多关注科学前沿(新范式还未建立起来,旧范式仍在起作用)的新知识。

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无论对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习与创新有一个显著区别:继承有固定模式而创造却没有,相比之下,后者比前者难。一方面,大学生必须继承以往知识积累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做练习的过程可掌握的旧的科学范式[考试可检验大学生是否掌握的牢固(所谓“基础牢不牢固”)];

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必须开拓进取,尤其是走到科学前沿之后,通过发现创新和发明创造的途径可建立新的科学范式[产生(学术的或市场的)影响可检验大学生是否能够创新或创造(所谓“是不是真正作出了创新或创造”)]。

两方面的中间过渡地带有多大呢?对这个问题,有几个实例可间接说明这种新旧转换不

易。

例1,1977-1979,当时有个1976年高中毕业的优等生,在经历了一年多无拘无束自由探索和广泛阅读之后,一天忽然得知我国恢复了高考,过去不能想的好事竟从天而降。沉浸在发现“信息基本定律(假说)”的喜悦和忙碌于探寻其充要条件(为此读了“三论”和“未来学”等西方新技术浪潮初期的许多论著)的他,此时,才刚刚展开其发散性思维,要立即转到(高考必须的)收敛性思维上来,还没有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因此,在表面上,他虽然也卷入到了当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那种为高考而忙碌的人群之中,但是,实际上他那种(自己有了重大新发现的)“浪漫心绪”与(当时正面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那种高考的)“严峻现实”之间是冲突的。也就是说,在其社会人生旅程的第一个重大转折关头,仅靠他个人那时的初浅阅历或不成熟的经验还不具备制定出万全之策或周密应对方案以及确保这一关键期的一项决策在执行过程中始终如一贯彻到底的双重能力。加之年轻气盛或好高骛远(订了不切实际的理想目标,所谓“非清华北大不上”,而又没想到可直接去找老师指点、提携和帮扶),其结果是累败累战。实际上当时只要能适当注意一下高考的有关情况,再去找老师请教一下如何应对高考的策略,然后,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地复习(把自由探索的多个头绪暂时放下——高考成功之后再继续嘛),也许真就把当时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如这样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曲径通幽)。因此,话说回来,正是那时连续三次应对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之间的激烈冲突,才练就了他如今收放自如地驾驭复杂系统工程的统辖能力(还能保持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形成了独立自主、不屈不挠的坚毅个性。要么不做,要做就会谦虚谨慎、全心全意、切合实际地去做。

例2,2004上半年,当时有两个高中毕业班的在校优等生,双双都通过了市一级奥林匹克物理初赛预选,其中,陈某排名虽比许某高一个等级,但都有资格到省城参加决赛。两人都认识且在思想创新方面曾请教过笔者(或接受过笔者的部分创新思想),同时也都面临决赛前夜在心理上的不平静和生理上的不适应。不过那时,只有许某给笔者挂了电话,而且,直接了当地谈自己当时心情非常烦,于是作为长辈的笔者本能似地迅速调动了自己多年指导学生考试应变的经验和技能技巧的积累,告诉许某如何调整心态、如何清理思路,最后,还明确地强调三个注意事项和相应的做法:

1、不要烦,没什么大不了的,2、考试都是有规范有标准的,只要自己平时已按照这些规范和标准作了大量的习题和试题——而这(笔者认为)许某平时做得相当不错,就可应对自如,3、既然你(许某)说自己现在怎么也无法入睡,干脆就把以往奥林匹克物理决赛题解有条理地过一遍(没想到:他果真这样做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几乎是一夜都没有睡!”)。结果:珠海去的三名同学中只有许某考取了一等奖。这之后,许某又就是否继续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事征询笔者的意见,根据许某的情况笔者提供了建议或意见。结果许某又得了个一等奖!。这样,许某圆了清华梦,而(考上华工的)陈某却没有。

例1-2说明,新旧两种模式在一个人的心理上是不太容易兼容的,但并非不能兼容。对考试而言,平时做习题是掌握旧范式,临场应变需要适当地突破旧范式的一些约束——融入一些新范式的创造性思维,如许某考前心态本来非常不好,导入了新范式,改变了邻近考前的心态进而临场发挥得更好。反之就受挫折(例1练习不够;例2陈某临场发挥欠佳)。

例3,1996年珠海市三中刚从职业中学转为普通高中不久,高考成绩上不去。于是,市政府彭家柱常务副秘书长推介笔者作为教育系统的八个科技顾问之一去三中传授创造创新经验,为此,三中教务处余宪泽副主任(物理老师兼毕业班的班主任)特邀请笔者给他带的毕业班上两堂示范课,即站在准备参加高考的同学的立场,谈如何做好各门功课的总复习,不仅讲清楚各门功课自身和相互之间的知识结构关系,而且,举出每门功课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的典型示例。结果是:一堂课下来,老师和同学们的眼睛都亮了,不仅思想都活了,而且,个个反映都非常好。就连余副主任这位很有教学经验的高中老师也很激动地对笔者说“你

提到的许多东西老师和同学们似乎都知道,但就是没有像你这样把它们融会贯通,尤其是在临近高考前的一个多月,的确很有必要按你讲的这个思路帮助大家把学过的东西既全面而又有重点地拉一遍。很好!先休息一下,下节课继续这么讲。”后来听说,这个班的同学几乎个个都考上了。几年后,再见到余老师的时候,他已升任重点中学校长了。例4,类似的课(省略),笔者还在其他学校讲过。效果也都很好。

小结:两种育人模式各有利弊。如例1-2是个例,那例3-4则是群例。以上事例说明,师生们平常熟悉旧范式奠定了成功的基础,新范式带给他们的启示至少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因为,高考的成败,主要体现在学习和平时训练方面,而不在起“点缀作用”的创新方面。

2.2双语思维及表达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

我国大学生的母语主要是汉语或中文。英语或英文作为外语总是不如母语来得流利或顺畅。由于追赶国际学术前沿新科技的需要,因此我国大学生也就逐步被培养成了一个双语者。这样有弊(增加了外语和不同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任务)有利(随着双语能力一同发展起来的还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协同思维能力)。如果我国大学生都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个必然结果,那么,就可主动地在双语工具的帮助下加速这种进程并确保其(双语能力)良序发展。

2.2.1 实施例1(培养双语思维及表达能力的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

2004夏某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会议室,大学英语教研室三十几位教师,外加英语教研室主任孙怀庆教授和院长王源良教授,六位大学一年级新生(“好、中、差”各两人),示范课的教学内容是:大学英语(精读)的一段课文。教学要求:通过教师的示范和组织,让每一位同学做到流利地听说读写译——达到可教会其他同学的熟练程度(即:当堂消化)。(当时的具体)教学方法:首先,让大家听该段课文的朗读(标准而地道的语音语调)。接着,安排每位同学各自借助工具书独立笔译很小的一部分(整段课文的1/6)。然后,安排两人一组互教互学齐练(任务完成即换组进行),当每一位同学都掌握教师(笔者)所要求的授课内容后,教师当堂检查每位同学听说读译的熟练程度并点评各自的优缺点(此时余留的问题几乎都是学生自身不易发觉或具有普遍性或个性很突出的问题)。由于这次完全是人际接触方式(没动用国际互联网和计算机辅助手段),因此,各个大学生独立翻译的双语句子没有同步输入电脑进行自动比对,因此,同学们相互比对的书面记录(写)就留待课后整理入库——要求区分不可接受的病句和可接受的同义句(这样日积月累就可制作该课程的双语工具)——既便于自己复习又便于其他同学借鉴。(当时)教学结果:每位同学的成绩都比以往消耗式教学的效果好许多。同学们都说:这样的教学,不仅学到的东西更牢固——学会了如何应用所学的东西,而且,整个学习和训练的过程既富有情趣,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真过瘾!最重要的是更见实效,收获大。

小结:因为是临时安排,事先没与同学们进行课前沟通,加之示范教师,一方面,要组织参加试验的六位大学生一道实施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学生分组去互教互学齐练的时间给在场的三十几位大学英语教师和两位领导介绍“应用融智学”的新知识(正常教学不必如此一心两用),因此,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的优越性或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机协作的教学过程,以及,可用但没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和相应的生产式教学工具软件等可使教学效果倍增的手段,致使自动记录和连续分析比较等人机协作而不断优化互动的一系列独特功用都没体现)。尽管如此,教学效果还是相当满意的。此次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学实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教师的创新创造带动大学生们参与共同的创新创造。如要求不高,仅此一次示范课之后,其他师生均可如法炮制(模仿继续这样做)。如希望达到应用融智学与工程融智学两方面的高要求,就不是简单的模仿可奏效的,因为,有个标准与法如何制定的问题,否则,不可能形成教学体制由“消费式”向“生产式”的根本变革。

第四篇:教育质量建设经验材料

深化课改促发展 抓实常规求质量

----广阳一中教育质量建设经验材料

2013—2014学年,我校在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质量建设”这一中心,以上级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为引领,以实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为抓手,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并牢牢抓实教学常规,实行科学管理。学校把新课改与常规教学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立足常规求创新,立足创新抓常规,让新课改与常规教学管理二者有机结合,使新课改成为教学常规中的新课改,让教学常规成为凸显新课改的教学常规。全体教师以积极参与课改为动力,深入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坚持不懈追求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负重拼搏,我校今年教育质量建设综合考评位居全县第三名。中招考试有169名学生进入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实现历史性的新突破,九年级语文、历史位居全县第一名,数学、英语、化学位居全县第三名,八年级综合考评位居全县第二名,历史、生物、地理位居全县第一名,政治位居全县第三名,七年级抽测综合评比位居全县乡镇中学第三名,生物名列全县第二名,地理名列全县第三名,这是继前两年我校连续获得市、县教育质量建设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下面,就我校一年来坚持把课堂改革与常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走“课改兴校”管理强校之路,谋求我校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以深入推进课改为抓手,努力构建科学高效课堂

质量是立校之本,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质量的提升,而如何才能更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广阳一中在2011年、2012年都曾得到市县的表彰,如何使广阳一中在原有基础上能够不断提升,成为每一个广阳一中人值得深思的问题,经过全体领导班子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深入反思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勇闯课改的深水区,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深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只有把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科学有效的常规管理结合在一起,才能确保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前进,并实现新的跨越。于是学校就在充分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课改兴校为抓手,科学管理为保障,”的主要工作思路,并按照这种思路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1,强化领导,完善制度,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

为保障课改能扎实有效地推进,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主要成员和其它科室主要领导为成员的课堂改革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和参加教研活动,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处室齐抓共管、全体教师自发踊跃参与的新课改氛围。学校专门制定了《广阳一中课改实施方案》、《广阳一中赛课方案》、《广阳一中教科研制度》等,层层落实责任制,领导班子分包年级、教研组长包学科、班主任包班级,使课堂改革全面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并规定校长每期听课不低于30节,业务副校长和教务主任不低于30节,其他教师不低于20节,任课教师不低于15节,并把赛课和推门听课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督促广大教师把课改推向深入,听课后及时进行评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便相互取长补短。

2,典型引路,层层培训,使新课改能扎实有效地逐步展开。去年秋期,学校刚开学不到半个月,余海生校长即带领全校十七名骨干教师赴焦作永威中学考察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新型教学模式。归来以后,学校组织全体同志观看永威课堂实录,并让每一位赴永威学习的同志写一份心得体会,在全体教师会议上或教研组内进行交流,并印发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操作流程,让大家对永威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紧接着,学校让每一位赴永威考察的教师讲一节公开课。业务校长赵学增和教务主任李明合率先垂范,每天讲两节公开课,要求当节没课的教师全员参加听课,余海生校长和教务处同志全程参与。听课后,立即评课。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逐步被广大教师所理解,并自觉在课堂内外探索和实践。

3积极开展赛课活动为使课改向纵深发展,学校积极推进赛课活动。学校制定了赛课方案,并严格按赛课方案推进。每周由每个教研组推选出一名评委,并且采取课前随机抽签的方法,每组抽出一名教师赛课,评委严格按照我校的“新课堂评价标准”综合量化打分,每周按得分高低选出周冠军,发给奖金50元,每月由4名周冠军进行赛课,选出月冠军,奖励100元,每期由月冠军进行赛课,选出期冠军,奖励300元。每期末,各个教研组参赛选手的总成绩合计在一起,选出优胜教研组,学校予以奖励。每次赛课后,都及时予以评课,指出优点和不足,以利共同提高。赛课后,讲课人的教案及设计说明,以及评课记录和评委打分表一同整理归档,做为赛课的过程性材料存档备查。余海生校长除了开会外几乎是全程参与听课和评课,每期的听课记录达50多节,教务处主要领导和一些教师的听评课记录也达到了四、五十节。为促使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课改活动中去,学校还争取人人达标活动,采取不定时、不通知、不分班级、不打招呼的随机听课方式,深入课堂听课,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奖惩,多举并重,为新课改保驾护航。

4不断推进课改由形似向神似深化我们经过一段实验后,大部分教师已能基本适应这种模式,达到了形似,为了由形似向神似转变,我们及时召开座谈会,谈体会,并让课改标兵乔国鹏、李雪静等上示范课,向大家展示容量浩大、惜时如金、堂堂如考试,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方法。一批教学骨干也逐步适应了这种方法。而并且经过实践检验,真正实践了永威教学模式,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成绩。我校课改标兵李雪静所在的语文组和县课改标兵所在的历史组在今年的中招考试中都获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八年级的历史、地理、生物均获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他们用实际行动显示了课改的魅力。

二明确制度,细化管理,努力在常规教学管理中凸显新课改。我们确立了课改兴校、管理兴校的理念,就必须找准课改与常规的教学管理的契合点。我们为了给全体同志创造一个风清气顺的工作环境,我们坚持在制定制度时,首先充分听取全体同志的意见。我们制订的“广阳一中学校常规管理制度”“广阳一中教学工作计划”“广

阳一中师德师风量化考评方案”“广阳一中集体备课制度”“广阳一中校本教研制度”等十几项制度都是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一条条由职代会讨论通过的,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发放都完全按制度执行。并且都和每位教师的师德师风和工作业绩挂钩。并且坚持向一线倾斜,向业绩好的同志倾斜。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人人争先进、个为学校做贡献的良好风气。

在教学常规管理上,我们用制度来促课改的顺利推行。例如:在备、讲、辅、批、考、评、补这几个环节。要求备课一定要按照新课改的模式来备课,以每个学段同一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实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在备课组的统一组织下,各位教师按新模式的要求对教材全面分析把握,通过讨论交流,达成共识,由一名教师按照讨论交流书写共案,每位教师再结合自身实际和班级学生的不同特色进行补充,形成个案。并严格规定,不备课不准上课,不按新模式备课不准上课,每周一由教研组长进行签阅,课后一定得写出教学反思,上课一定得按新模式上课,不允许满堂灌,批改作业一定要有针对性,考试后要及时进行讲评,并特别要注意关照学困生。我们曾召开几次会议,讨论学困生转化问题,去年期考时,我校七、八年级学困生数量比较多,经过一期的努力,使后进生的数量大大减少。我们特别注意每次考试后的讨论和反思,曾多次召开会议,针对每次考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培优补差,实践证明,我们的努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创新学生管理,狠抓养成教育。

要想使课改有效地推行,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多次召开会议,以“培养良好习惯,走向精彩人生”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修身发展奠基。我们以班级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量化评比为杠杆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我们变“软尺子”为“钢尺子”,从学生的课堂纪律,就餐纪律、环境卫生、早晚自习纪律、早操、课间操、就寝纪律等方面制定了班级量化评比细则,实行量化积分,每天由学生会干部予以检查落实,并把检查落实情况公布在学校教学楼前的公示栏内,实行每天一小结,每周一汇总,评出纪律、卫生模范班集体,每月一汇总,产生出“文明班集体”。为了让学生能自觉地投入课改中去,各班还开展了“学习标兵”、“进步之星”、“质疑之星”等的评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公正、公平的评比激发了师生们争先创优的热情,培养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良好习惯。为了活跃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学期学校都定期举办运动会、演唱会、才艺作品展,既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又陶冶了学生情操。更重要的是,使广大学生能自觉地投入到新一轮课改中去,变被动为学习主动学习,激发了潜能,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效果。

总之,学校能够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工作中心,一切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展开工作,把深入开展课改与科学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我校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新的跨越。我们今后将继续以课改为抓手,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为重点,争取使我校各项工作在新的学年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管理创新年学校工作总结

新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本学期来,我校在上级的领导下,贯彻“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让社会满意”的理念,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改善队伍形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除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为此,学校狠抓了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是学校及各部门工作的主持者、领头雁,领导干部必须自身作风正、形象好、有威信,才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所以,学校一贯重视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利用各种机会,反复要求干部,要增强以校为家的意识,讲廉洁、讲奉献,在教职工中和社会上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一个勇于开拓、甘于奉献、作风正派的领导干部队伍已经形成。

2、加强教职工思想作风建设,规范了例会学习制度。学校在期中前和期中后分两次印发了政治理论学习材料10多篇,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并要求教师做好政治学习笔记,分期中、期末两次进行检查。

通过开展上述实实在在的活动,教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自身形象不断得到完善。

二、把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狠抓课堂教学和教科研,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要赢得社会的认可,让人民群众满意,就必须千方百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一直把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一刻也不曾放松过。

我们要求教师严格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研计划展开教学活动。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积极探讨、总结和推行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优化。

1、学校进一步规范教科研工作,制定并完善了教科研工作的管理条例,中心教研组和备课组扎实有序地开展工作,坚持集体备课,坚持听课评课活动。

2、继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活动。学校教导外再次组织材料10余篇并印发给全体教师,而且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运用“紧抓课眼,注重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为进一步提高广大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热情,本学期学校开展了三十五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教学比武活动,极大地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深入,广大青年教师在教学舞台上展示各自的风采,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学能手。

4、不少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向市教育系统各组稿单位投稿,显示出高度的教研教改热情。

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都有质的飞跃。

三、规范教育行为,坚持依法管理,依法育人

首先,我们规范了学校行为,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宗旨,规定学校必须严格遵守《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有关素质教育的规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其次,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校制定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常规》、《教师上课十不准》、《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教育教学事故的界定及处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从法律高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范,确保了依法管理,依法执教,依法育人。

第三,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师综合考评方案,并将其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

第四,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和卫生工作。

1、本学期,学校与交警中队合作,在我校开辟了交通安全园和宣传专栏,举办了“交通安全知识五大赛”。

2、针对学校中可能造成学生伤害的种种原因,积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伤害事故发生,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加强安全教育和自护自救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护意识。学校成立了巡逻队,在晚自习后不定期地对校园周边进行巡逻,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3、本学期,学校狠抓环境卫生。学校成立了监督队,每天两次对各班清洁区和教室卫生进行检查,学校面貌一新。

第五,各班利用班团课有序地开展班团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第六,控流上毫不含糊。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未成年人保护法》,并实行学校与年级、年级与班主任、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三级责任制以及班级每天向年级汇报、年级每周向学校汇报、学校每月向教办汇报的三级汇报制。而且在评先评优表模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为此,学校还在教学楼上悬挂了“德育为首,以人为本,育人至上,控流为重”的横幅。

四、大力发展学生特长,促学生全面发展

如果说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那么学生特长发展水平如何则是学校是否有活力的象征。本学期,学校组建了多个特长队。其中,由韩占华老师辅导的合唱队参加了“庆七一”红歌合唱比赛获三等奖;刘庆伟老师辅导的体育组参加了县田径运动会,获团体二等奖;书法组正在训练;开办“星苑”文学社。多名师生的习作,参加县举行的“七彩杯”作文大赛,得到好评。

五、实行财务阳光工程,后勤工作锦上添花。

1、学校本着节约的原则,实行校长签字制,杜绝了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2、我校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后勤账目实行月月清,并向全体教师公布,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普遍认可。校务公开的推行,进一步增强了学校领导的民主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促进了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赢得了教职工的信任和尊重,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应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要求,学校食堂提高生活档次,进一步改善了服务质量。学生宿舍管理和自行车管理也进一步优化。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比如学生流失现象严重。今后我们将更加扎实地做好我校师德建设工作,探索“以德治校”、“以法治校”的新路子,坚定“质量立教,科研兴校”思想,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工 作 总 结

孟津县横水镇第一初级中学

2011.9

下载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年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年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展示学校亮点迎接两基国检 ———盐井小学亮点工作汇报材料 漳县盐井小学位于漳县县城以南2.5公里处,学校占地面积522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82平方......

    教育质量工作总结[大全5篇]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拥有自来水。为此在工作中,我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

    法治创建设工作总结

    法治创建设工作总结我局法治创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法治县创建 工作的指导下,按照《龙马潭区法治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 责》以及相关制度中的要求,着手开......

    办公室2011“工作创新年”工作总结(精选5篇)

    办公室2011“工作创新年”工作总结 根据《“工作创新”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要求,办公室结合委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办公室人员开展“工作创新”活动,并举得了较大的成效: 工作创......

    远程护理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电大护理教育质量保证要素的建设中央电大郭晓霞护理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性、服务性、社会性。远程护理教育如何保证质量?这是社会和卫生用人单位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央......

    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加强信息化建设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密山市兴凯湖乡中心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已得到广泛运用,也给教......

    校长专业化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大全]

    校长专业化: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主讲人:魏志春 课程简介 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们对基础教育的需求经历了从普及性向选择性的转变,随着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深......

    诚信创新年剖析材料

    诚信创新年剖析材料自“诚信创新年”活动开展以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对照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认真查摆了在思想、工作、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