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研究院“十二五”学科发展规划与建设方案

时间:2019-05-12 17:13: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南民族研究院“十二五”学科发展规划与建设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南民族研究院“十二五”学科发展规划与建设方案》。

第一篇:西南民族研究院“十二五”学科发展规划与建设方案

西南民族研究院

“十二五”学科发展规划与建设方案

序 言

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高等学校的办学经验都表明,学科建设是高校之间竞争取胜的重要法码,是关系学校全局及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和战略性建设,是高校整体建设之中心,也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其他方面的建设,促进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的不断提高,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高校办学和发展的一个共识。

一、“十一五”期间学科建设发展状况分析

(一)建设成就和经验总结

1、学科建设总体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院进一步加大了学科建设的力度,努力调整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提高学科水平。我院把博士点建设和搭建高层次学术平台作为“十一五”学科建设的重点,以重点带动一般,提高整体水平,进一步打造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组建围绕民族学一级学科形成的学科群。经过努力,我院的学科建设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任务,整体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以民族学一级学科为中心,包括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和民族古典文献学8个二级学科相互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学科队伍不断壮大,科研能力明显增强,科研成果大幅增长,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校人数成倍增长,民族学已成为我校具有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在学界占有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在国内国际形成了一定影响,一些省部级学术基地为此在我院落户。

2、学科建设实质性进展(1)定位准确性

我院“十一五”的学科建设定位是围绕民族学一级学科开展学科建设,努力打造与之相关的二级学科,形成具有博士授予权的民族学学科群。这个定位基本准确,为申报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奠定了基础。(2)数量与层次变化

我院“十五”末有1个省(部)级重点二级学科(民族学),2个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宗教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至“十一五”末,有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民族学),省(部)级重点二级学科5个(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宗教学)。

“十五”末有民族学1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宗教学。

至“十一五”末,新增了民族经济博士点,博士点共2个;硕士点增加到8个:除原有5个外,新增了民俗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和民族古典文献学(独立方向);经批准设立了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队伍结构变化(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

我院“十五”末有教职工24人,其中:正高职7人(29.17%),副高职8人(33.33%),中级及以下职称9人(37.5%);博士学位3人(12.5%),硕士学位12人(50%);最后学历为校外学校11人(45.83%),其中省外学校8人(33.33%)。

至“十一五”末,教职工增加至56人,增长211%,其中:正高职20人(35.71%),副高职5人(8.93%),中级及以下职称31人(55.36%);博士学位19人(33.93%),硕士学位21人(37.5%);最后学历为校外学校31人(55.36%),其中省外学校19人(33.93%)。

学科队伍中目前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4)学科环境变化(实验条件、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

我院“十五”末设立了“藏学文献研究中心”,收藏有各种版本的藏学文献资料近7000函;并筹建“彝学文献研究中心”。至“十一五”末,设立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下设有藏学文献馆(包括金·史密斯文献馆)、彝学文献馆和民族综合文献馆。藏学文献馆已搜集各类藏学文献古籍13000多函,是目前国内藏学文献资料最集中、规模较大的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目前有收集自滇、川、黔、桂等地的彝文文献3100余册,彝文电子图书348册、电子音像制品150多种,彝文出版物3000多册;民族综合文献中心收集了纳西、傣族等少数民族数百册。

“十一五”期间,民族博物馆和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实验室划归我院管理。民族博物馆完成了格萨尔藏族石刻项目第二期采集工作和西南少数民族纺织机具项目第一期采集工作,并采集了一批苗族、水族、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背儿带,新增面具类藏品90件,羌族展品77件(套),还新开设了“藏族面具陈列室”、“格萨尔文化与艺术”和“藏族石刻艺术陈列室”。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实验室新增了语言资源数据库及声学分析研究实验设备。

2010年开办的《民族学刊》杂志作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的刊物,划归我院管理。(5)人才培养成就

我院“十五”期间共招收博士生12人,无人毕业,有在校生12人;招收硕士生148人,毕业并获得学位36人,有在校生113人。

“十一五”期间,共招收博士生77人,24人毕业并获得学位,现有在校生65人;招收硕士生人351人;毕业并获得学位182人,现有在校生243人;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了第一届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6)科学研究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院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2项,厅局级及国际国内合作项目36项,横向科研项目8项;到帐科研经费359.1935 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9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不含教材)41 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9 项。(7)社会服务成就

2006年,西南民族研究院专家主持的四川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四川民族地区地方病防治状况调查及对策”被采纳写入四川省“十一五规划”,并获得2008年国家民委调研报告奖优秀奖。

2007年,西南民族研究院专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四川省民族地区水电开发工程移民政策创新问题”的研究成果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大型水电工程移民办公室采纳使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院立即举办了“民族地区5•12地震灾后重建学术座谈会”,座谈会纪要被《新华社动态清样》刊发,并被《瞭望》周刊摘登,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蒋彬、贾银忠被聘请为四川省灾后重建专家顾问团专家,并直接参与了四川省灾后重建的规划论证工作;张友主动向国务院灾后重建办递送灾后重建的建议,得到了温总理“请灾后重建组参考、研究”的批示。

2009年,张友作为主要参与者以“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名义呈报给李克强副总理的“关于推广应用新型护坡技术的建议”,得到了李副总理批示,并转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研究采用。(8)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 先后成功承办了具有影响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5次。其中“跨越边界与范式——中国西南人类学的再思考”国际学术研讨会、“灾难与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两个会议,在2009年昆明召开的世界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会展中被列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十个有影响的人类学会议”,为学校赢得了学术声誉。与《民族研究》杂志定期联合举办的“中华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已成为民族学科界有影响力、吸引力的长期学术交流平台。

我院分别与北川县政府、贵州安顺市档案馆签署了共建科研教学实践基地的协议,为双方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9)学术平台建设

作为学校“一体两翼”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工作委员会挂靠我院,基地下设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少数民族文化博览中心”、“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归口我院管理。

同时,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设立的“中国西南民族语言资源库建设基地”,四川省文化厅批准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挂牌在我院;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西南民族研究中心”和“四川羌学研究中心”在我院正式开始运作,且已列入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最后的答辩程序。(10)建设经费与资金筹措

“十一五”期间,我院获得科研经费359.1935 万元;藏学文献馆和彝学文献馆申请并获得财政专项资金60万元;获得学校划拨学科建设经费310万元。(11)地位与影响

我院重点建设的民族学学科已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明显的优势,在西部独树一帜,在全国民族学界也拥有了一席之地,在国内国际都已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不足与问题

1、不足与问题(1)师资队伍

一是学历层次需进一步提高;二是缺少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博导队伍亟需增强;三是学科之间师资结构不合理。(2)学科点 一是部分学科点建设不规范,有的缺乏进取和创新;二是新学科的建设需加大力度;三是博士点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3)基地建设

一是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二是岗位和人员需要进一步落实;三是规章制度需进一步健全。(4)科研工作

一是高级别、有影响的项目、成果和奖项不够多;二是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研团体建设与合作需要加强。(5)学术交流

一是学术交流在学科间分布不均;二是应进一步提高学术活动影响力;三是需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6)人才培养

一是培养过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化;二是学生科研能力和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民族学博士点与藏研中心的协调需要加强。

2、原因分析

(1)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引进困难。(2)部分学科点对学科建设重视不够。

(3)学术平台较多,相关体制一直没有理顺,一段时间支持力度不够。(4)大多数科研人员长期习惯于单兵作战,缺乏合作精神。(5)部分学科不重视学术交流。(6)人才培养管理不力。

二、“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发展定位

1、机遇与挑战(1)机遇

①进入21世纪以来,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社会制度变革,促进生产力发展,培育人文社会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性作用的重要性已经普遍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国家制定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中长期发展计划,给予比过去更大的投入;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加之来自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使哲学社会科学步入了良好发展的机遇。②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趋势下民族主义思潮泛滥,藏独和疆独势力屡屡发难,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已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任务。为此,国家加大了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和开展民族问题研究工作的力度,为民族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倡导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这将会给高校的人文社科研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④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计划正在酝酿启动,提出“瞄准特色产业、建设特色经济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的思路,给我们提供了科研的良好机遇。这为身处西部的民族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⑤学校经过“十一五”的跨越式发展,办学实力有了明显增强,已经为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政策投入和经费投入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将“一体两翼”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化博览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归口研究院管理,为研究院对内对外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学科建设提供了从未有的良好机遇。(2)挑战

①尽管在“十一五”期间,我院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着学术团队凝聚不够,具有国内学科学术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缺乏等问题,使我们面对经济社会问题时,难以抓住机遇快速跟进,容易在应该具有话语权的领域处于失语状态。

②各高等院校纷纷适应形势,涉足民族学科,建立民族学科研究机构,开展对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参与学科资源和学术空间的竞争。

③随着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潮流,我国也加大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力度,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而对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④为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以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为代表的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决策部署,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民族学工作者及时跟上,积极适应新的形势,为民族地区实现新的跨越做出贡献。所以,我院应该正视与国内一流大学民族学科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的事实,重视与己平行或低于己的院校及研究机构日益增强的竞争力,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切实规划学科发展方向,提高学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发展定位

以民族学为特色,围绕民族学这个中心开展学科建设,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实现整体上水平,努力争取把民族学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全部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形成民族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学科群。

3、特色与优势(1)特色

我院的民族学以西南少数民族尤其是四川藏族彝族羌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地域特色鲜明;学科方向涵盖了少数民族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布局较为完整;研究领域涉及历史与现状、理论探索与文献考订,较为全面,并开辟了民族地区社会变迁、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地区灾后重建、民族宗教与社会稳定等研究方向和项目,体现了学科交叉性和前沿性;注重研究热点和重大问题,结合西部大开发、四川民族地区民主改革50年等热点及时申报项目并推出丛书,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等;坚持理论与应用结合,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与智力服务;利用本校丰富的多民族文字文献开展研究,弥补了单靠汉文资料的缺陷;研究生人才培养以少数民族为主。

①有一支强有力的民族学专业师资队伍。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

②有一个较高水准的重点学科群。民族学为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下属的4个二级学科及宗教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其中民族学为双重点)。

③有一批高级别的学术平台。作为学校“一体两翼”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工作委员会也挂靠我院,基地下设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少数民族文化博览中心”、“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归口我院管理。

同时,我院现有四川省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四川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2个省级研究机构;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设立的“中国西南民族语言资源库建设基地”;“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西南民族研究中心”和“四川羌学研究中心”在我院正式开始运作,且已经列入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最后的答辩程序;四川省文化厅批准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④有一组资源丰富的教研辅助机构。有3个文献馆及众多的民族文献古籍;馆藏丰富的民族博物馆;设备先进的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实验室。

⑤有一个国际性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组织召开了大量高级别的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有的成为了学术品牌,已在学术界形成了重要影响。

⑥有一群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科点。现有8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二)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特色发展之路,紧紧抓住民族学这个特色,以建设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为契机,以民族学为中心大力开展学科建设,保持和不断加大学科优势;同时注重学科创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需要拓展民族学科的外延,赋予其新的活力,并带动各相关学科共同发展,努力建设民族学学科群,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

2、奋斗目标

在学校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的引导下,结合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建设,努力争取把民族学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形成集资料、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民族学科群,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国内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西部一流学科和学校的学术品牌。

加强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并争取把民俗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民族古典文献学建设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努力搭建和充分利用高层次学术平台,努力争取建成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推动学科队伍建设,促进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获得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依据学校“十二五”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逐年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规范,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基本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学科建设的根本指导。

(2)以民族学为特色,以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为特色。(3)围绕民族学这个中心,结合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开展学科建设,带动各相关学科共同协调发展。

(4)通过学科建设强化民族学的资料、科研、教学、社会服务4项基本功能。

(三)主要任务与具体指标

1、主要任务

(1)加强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争取学术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并努力实现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

(2)努力建设好现有的省部级基地(中心),在学科建设中切实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争取在搭建高级别学术平台方面有新的突破。(3)以博导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4)结合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的建设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学术平台,加强资源整合和团队建设,争取承担更多国家和省部级重大人文社科科研项目,切实提高科研项目级别和成果影响力,实现科学研究模式的转型。

(5)进一步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举办高水平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打造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和品牌,扩大学术影响。

(6)全力申报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同时加强博士点建设。(7)逐年扩大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规模,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8)继续开门办院,加大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合作力度,进一步开展与民族地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建科研教学实践基地的工作,不断提高参与社会重大决策的能力,面向社会开展咨询服务和人才培训,提供研发产品,成为民族地区的创新和咨询服务基地。(9)建立本学科的学术资源库(包括文献资料、数据库、专业网站等),积极举办和参与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成为本学科的全国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基地。

2、具体指标

(1)重点学科建设指标

加强现有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民族学及宗教学的建设,努力把民俗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民族古典文献学建设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并争取实现民族学成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的目标。

(2)学术平台建设指标

努力建设好现有的“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完成“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四川羌学中心” 成为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后续手续,实现“十二五”开年对外发布项目;努力争取建成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3)学科队伍建设指标

抓紧引进高级职称人才,特别注重引进学科带头人。职称结构保持在正高50~55%、副高30%、中级及以下15~20%的格局。

注重学历结构和学源结构。学历以博士学位为主;学源以省外著名高校毕业生为主。2015年,教学科研岗位博士学位达70%以上,省外高校毕业生达60%以上。(4)科学研究指标

确保每年至少1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势头,力争平均每年获得2-3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争取承担国家重大人文社科项目和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有所突破。确保平均每年承担省部级项目5项以上。

确保平均每年发表论文达到50篇以上,其中在核心刊物发表30篇以上;力争在《中国社会科学》及国外高级别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有所突破;争取10%的论文被SSCI、ISR等国际人文社科科学期刊论文检索系统、《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收录;争取平均每年出版学术著作达到10部,并力争80%以上为A类出版社出版。

确保平均每年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力争实现高校人文社科奖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有较大增幅。(5)研究生点建设指标

获得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巩固民族学现有博士点及方向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条件成熟状况适度增加新的博士点和方向。(6)人才培养指标

逐年扩大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规模,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年招生人数增长30%,达到110人。其中,民俗学27人,少数民族经济26人,民族学20人,宗教学17人,民族史、民族理论与政策、考古及博物馆学、古典文献学各5人;博士研究生年招生人数增长150%,达到60人;博士后研究人员增长100%,达到6人。(7)社会服务指标

平均每年承担3-5项横向合作项目,参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文化遗产保护、赈灾救灾、社会安全等方面的调研、咨询、规划和决策。(8)学科环境指标 加强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和民族综合文献馆的建设;建立“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专家库”,建立“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目录数据库”、“少数民族口传文献资源库”、“少数民族文献特色数据库”和网上文献馆;积极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保护重点单位”。

进一步建设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实验室;开展西南少数民族语料库的研究与建设;完成彝语资源数据库、羌语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开展藏语资源数据库和其他西南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库的建设。

加强民族博物馆的建设,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完成第一期工程“三馆一堂”的建设工作,并逐步建设其他民族博览馆。

加强《民族学刊》建设,力争5年后进入核心期刊序列。(9)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指标

确保每年举办一次以上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办好定期举办的“中华民族研究西南论坛”、“人类学民族学博士硕士夏令营暨学术会议”,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品牌;保证教学科研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与其所属学科关联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十二五”期间承担5-8个国际合作项目。(10)建设经费与资金筹措指标

争取平均每年到账科研经费保持在150万元以上;建设经费(包括财政专项)平均每年50万元。

三、“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发展方案

(一)主要内容

1、层次提升

民族学一级学科:在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获得批准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向教育部申报民族学成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的工作。

重点加强民俗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民族古典文献学的建设,通过配备师资力量,提升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措施,在2015年建设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做好“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发展规划,加快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争取2011年正式开始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训工作,同时积极争取相关研究项目。

做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发展规划,完成好现有相关项目,积极争取批准对外发布项目。与科技处配合,争取2011年前完成“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四川羌学中心” 成为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后续手续,并争取实现“十二五”开年对外发布项目。

积极申报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并在获得批准后努力争取实现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共建,建成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

2、队伍建设

围绕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导师队伍建设,抓紧引进正高职人才,重点是正高不足的学科,特别注重引进学科带头人;通过引进骨干教师和自己培养、校内选聘等多种方式解决副高不足的问题。在人才引进中注重学历结构和学源结构,同时鼓励和支持现有的中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提升学历。

3、科学研究

采取适当集中的运筹方式,一是围绕着研究院现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领域,适当整合、集中现有的科研力量,组织申报、承担有助于提升学科地位的重点项目、大型项目;二是在研究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适当集中使用,重点支持那些具有学科前沿水平的,并对研究院的学科建设和形成特色学科方面将产生良好影响的项目;三是对具有发展成为一流学科、一流学术带头人潜力的对象,实行科学、公平、公正的评估,给予人力、物力及相应科研环境的支持,使之脱颖而出,成为新的科研竞争力的增长点。

4、人才培养

加强导师梯队建设,学术梯队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增加专业年轻后备人才,不断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通过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规范,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教、学、研相互结合的道路,争取国家级精品课程;坚持每年举行学生学术年会,支持并且组织研究生参加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社会竞争力。

5、环境建设(实验室、图书资料等)

民族文献中心加强对古籍搜集、整理工作,收集、整理、翻译、出版一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成果;加强民族文献数字化开发,建立“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目录数据库”、“少数民族口传文献资源库”和“少数民族文献特色数据库”;建立数字化资料室。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发中心争取国家财政部实验室专项建设资金100-150万,新建实验室2-3个。民族文化博览中心的民族博物馆加大对民族文物的采集,补现有展品的不足,使展览能够系统化,能够反映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成就的亮点与特色,丰富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内容。

6、服务社会

不断提高参与社会重大决策的能力,通过与地方政府、国际组织、民间社团等横向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文化遗产保护、赈灾救灾、社会安全等方面社会问题的调研、咨询、规划和决策,提高社会服务的频度和水平。

7、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方面

确保每年举办一次以上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办好定期举办的“中华民族研究西南论坛”、“人类学民族学博士硕士夏令营暨学术会议”,培育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促成研究院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学科研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与其所属学科关联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

8、建设经费与资金筹措

一是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二是争取学校对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的投入;三是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争取企业、NGO等社会组织的支持。

(二)阶段性计划、政策支持、具体措施

1、阶段性计划

“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目标的实现将分两个阶段:(1)夯实基础阶段(2011~2013)

主要目标: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配备学科队伍,准备基础条件。

主要任务:在学科建设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各个学科在学科建设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层次,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和突破点,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完成学科布局,为下一阶段的重点突破做好准备。

对学科方向进行选择、凝炼,使学科定位更加准确,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巩固和形成新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尤其对民族学各个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要下大力气进行研究,通过合并、联合、重组、交叉等方式,进一步整合、优化学科方向,使学科方向相对集中和稳定,学科特色更加鲜明,有领先的优势、强劲的学术冲击力、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成为一流学科的发展前景。在学科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引进和培养人才,为各学科配备带头人,并对学科队伍进一步调整,完善学科梯队的结构,为学科建设奠定组织基础。

加快实验室、社会实践基地、图书资料等方面的建设,着力构筑学科基础,为实现学科建设目标准备必要的物质条件。

民族学获得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并根据条件成熟情况,开展对省部级和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申报,同时积极创造条件。(2)实现目标阶段(2014~2015)

主要目标:加快发展速度,实现重点突破,全面实现“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

主要任务:在民族学实现突破的基础上,带动其他学科快速发展和整体学科水平的提升,形成学科结构相对合理、学科特色鲜明、学科重点突出、多学科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针对学科建设需求继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加大选拔培养学科建设后备力量的力度,汇聚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学科梯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强优先发展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的建设,继续努力争取学位授权和高等级重点学科;完成实验室建设、基地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的预期目标;进一步提高科研实力,尽力争取更多的高级别重大项目和成果奖励,在社会服务方面有所突破;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位居国内同类高校前列。

民族学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成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新增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争取科技重大项目和成果方面实现大的突破,取得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和成果奖励大幅度增加,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投入,学科研究实力和竞争能力明显增强。

2、具体措施

(1)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健全和完善研究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继续坚持院党政班子周工作例会制度,进一步提高集体决策、行政的能力,以制度确保各项事业的高效、持续和稳定发展。

(2)学校确保学科建设及相关事业经费按年度常态划拨的前提下,有计划高效率使用学校每年划拨的学科建设经费,做好与学科发展有影响的重点项目的论证和投入,并确保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成果,扩大学术影响。(3)围绕学科建设,引导研究院团体或个人所规划、申报的科研课题,特别注意围绕现有的民族学、民族经济学、民族宗教学、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政治学)、民族史等具有一定学科优势的专业方向申报课题,既有利于获得资助,也有利于特色研究和优势学科的良性发展。

(4)既立足院内又拓展院外校外,立足于研究院内现有的科研人员主导项目申请,有利于形成以我为主的核心团队,有利于研究领域的持续发展,联合校内、校外的科研力量,才可能承担高级别项目。因此,借助科研平台,培育内外结合的团队,是争取重大项目的根本保障。

(5)采取适当集中的运筹方式,即一是围绕着研究院现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领域,适当整合、集中现有的科研力量,组织申报、承担有助于提升学科地位的重点项目、大型项目;二是在研究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适当集中使用,重点支持那些具有学科前沿水平的,并对研究院的学科建设和形成特色学科方面将产生良好影响的项目;三是对具有发展成为一流学科、一流学术带头人潜力的对象,实行科学、公平、公正的评估,给予人力、物力及相应科研环境的支持,使之脱颖而出,成为新的科研竞争力的增长点。(6)强化科研管理,紧密联系学校科技处、社科联等校内科研管理部门,做到信息通达,并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人脉资源,建立良好的校外学术沟通渠道,为教学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申请、成果出版发表、奖励申报等服好务。

(7)一是加强民族高等院校的校际合作,交流学习民族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二是加强与民族高等院校系统外的名牌高校的合作,实现民族学与相关主流学科的嫁接和合作,使之成为有更加影响力的学科;三是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学科建设理念,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

(8)校组织人事部门积极合作,完成每年的引进人才和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确保高素质人才的吸纳和成长。

(三)监控与评估

1、监控

加强事前监控,建立和落实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主体,通过岗位考核落实责任。抓紧过程监控,建立常规监控机制,通过全民参与进行过程定期检查和日程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落实结果监控,建立阶段和最终目标考核机制,通过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成效考核,保证结果的落实。

2、评估

依托民研院学术分委员会,确立评估主体,并通过对具体目标的分解和量化,构筑评估指标体系,同时通过信息公开和依靠广大教职工,形成评估反馈机制,保障规划的顺利执行。

四、远景规划(2015-2020)

到2020年前后,形成以国家级重点学科民族学为核心,其他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民族学科群,具有民族学博士学位一级授予权,5-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硕士点;有体系完备、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5个左右省(部)级基地;形成能产出重大研究成果,教学与科研整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学术团队;为政府解决重大实践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参与重大决策;形成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创新能力强劲的育人基地,为国家为民族地区培养出高素质的硕士、博士专业人才。西南民族研究院 二0一0年七月五日

第二篇:“十二五”民族医药发展规划建议

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蒙医药需求建议

内蒙古医学院 2010-06-04

一、背景材料

蒙医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蒙古民族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发展较缓慢,利用新科学、新技术、新手段的意识和动力还不足,亟待提高。为了振兴这种古老的生命科学,建议将蒙古族医药学纳入国家 “十二五”民族医药科技发展规划之中。

这对加快发展蒙医药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感情、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繁荣、推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蒙医面临的重大发展问题及其对科技的需求

1、蒙医传统优势病种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重点选择蒙医中具有代表性的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失眠症等3个临床疗效显著、应用普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优势病种为研究对象,以蒙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临床研究评价方法,对其临床诊断技术、治疗方法、疗效评价指标等综合治疗方案等进行优化,科学、客观、规范地评价其疗效和总结其临床优势,明确有效性及其疗效评价规范,完善技术操作,为民族医药医疗临床提供实用有效、适宜推广、体现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规范的治疗方案及其技术。

2、蒙医传统特色治疗关键技术规范化研究

选择蒙医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外治疗法—放血疗法、灸疗、针刺疗法、茶酒疗法、糜子米疗法、荞麦面疗法、蒸气疗法、缠包疗法、贴敷疗法、“巴日亚”疗法、熏疗、胡椒疗法、按摩疗法、涂擦疗法、涂摩疗法、喷酒按摩疗法、掐捏疗法疗法、震动复位疗法、拔罐疗法、佩带碗疗法、缠绕疗法、“色布苏”疗法、皮疗、羊砖疗法、羊粪疗 法、沙疗、盐──沙疗法、小儿“巴日乎”疗法、婴儿的“朝热拉乎”疗法、“ 安代 ” 疗法等30种特色疗法,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从微观层次揭示其功效产生的机制,并对各种传统疗法的操作技术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种蒙医传统疗术的疗效及特色,进行专病专治临床研究。

3、蒙医专家医技医术的抢救性继承

遴选10位名老蒙医,对其医疗技术、临床经验、学术思想进行全面的研究,在深入分析,总结整理的基础上,分别出版《名老蒙医医疗技术和学术思想》专著,把名老蒙医医疗技术和学术思想全面地继承下来,并通过对名老蒙医医疗技术和学术思想的研究与继承,探索蒙医药传承方法、规律、模式、机制,分析影响蒙医药人才成长的因素,为蒙医药学术传承提供借鉴。

三、蒙药规范化研究与开发产业化研究

蒙药是蒙古医学极具特色学科,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培育的支柱特色产业之一。蒙药材的规范化研究 在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启动了“蒙药现代化研究”重大项目,蒙药规范化研究初具规模。为了加快该项研究的速度,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建议科技部在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纳入民族药的科技专项计划。

1、蒙药标准化建设

蒙药材来源的正本清源,道地药材的开发、标准化种植,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和提升,采集加工和炮制的规范化,配方制剂的标准化,以及产业化培育的研究,具有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蒙药大品种的开发研究

现临床常用的具有国家标准的蒙成药有近150种。其中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有效的,具有一定临床市场的,蒙药代表大品种约有30~40个。目前,剂型落后、质量标准低、科技含量不高而产业化水平低急需要进行蒙药二次研发。3蒙药研发技术平台的建设

目前我区蒙药研发技术平台规模较,能力弱,技术分散,利用率低。整合全区的蒙医药资源,联手攻关,将为数不多的自治区蒙药重点实验室、GLP实验中心和工程中心整合建设,建立和完善具有产学研多种功能的高科技技术平台将有利于促进蒙药产业化进程。这是顺应国家民族政策、加强我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提升高校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需要及满足我国及自治区蒙药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蒙药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的重大科技问题。

三、蒙医药古籍文献的抢救性继承

蒙医药古籍文献浩瀚,对其收集、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仍有大量蒙古医学古籍文献散落在民间,有些濒临失传,需要进行抢救、发掘、收集、整理、翻译及传承。但由于经费短缺、人才匮乏及重视程度不足,使该项工作进展缓慢。建议将蒙古医学古籍文献研究纳入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计划,并进行持续支持和投入。

四、解决该问题需要采取的重大举措

民族医药发展以科技为先导,当务之急,是要建立适合民族医药发展的科研战略平台。从全球角度观察,医药产业属于典型的技术先导型产业,但与西方医学相比,中华民族医药产业当前在总体上还处于资源优势阶段,科技含量却很低。如何把民族医药产业从资源优势型转化为技术先导型,涉及多方面因素,但科技开发及知识产权问题是其关键。当前在研发人才、资金普遍短缺的情况下,将有限各方面资金集中到有市场潜力的项目上,实现跨学科、跨单位、跨领域的合作研究,这种思路是切实可行的。在具备条件的科研院所率先建立民族医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联合科研平台,集医疗、教学、科研、产业化开发为一体,引入多学科、多单位、多领域的研究合作,无疑将对整个民族医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土壤。

第三篇:护理学院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护理学院“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学院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巩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果,继续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稳妥地适度发展教育规模;理清学科建设思路,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凝聚师资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打造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学科,提升办学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护理人才支持。二、十二五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院“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本科教育为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专业规模稳步发展,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逐步提高;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实现从教学型学院向教学研究型学院的转变;以社会服务为支撑,提升学院的综合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把学院建设成特色鲜明、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的应用型学院。

(二)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

“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按照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实践教学、拓宽专业领域、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系统的理论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将根据学校总体要求和社会需求,在原有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适度扩大护理学研究生和成人教育的招生规模,到2015年,由目前的1个专业扩展到2-3个专业,在校生控制在1500人以内,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达到20-30%,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达到1篇;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继续保持达到95%以上,本科生升研率达到10%左右。

2.学科建设

学院将在“十二五”期间,确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进学院整体工作的指导思想,从学科梯队、科学研究、教学质量、工作条件等诸方面进行建设,推进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统筹兼顾,交叉整合,局部突破,全面发展,并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力争将护理学科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3.专业建设

学院现有1个专业——护理学博士、硕士、本科、专科4个层次。“十二五”期间,该专业将在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声誉,以育人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依托综合教育资源,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创新教育模式,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优势。

到2015年之前,力争新开1个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专业本科(助产护理)、2个专业专科(社区护理、口腔护理)和1个专业方向(涉外护理),使新办专业达到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检查和评估要求。并按照省级特色专业的标准有重点地加大对1个新开专业的建设,努力形成我院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继续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将在“十二五”期间,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点,紧跟社会发展需要,以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整合和完善课程结构为主线,以特色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形成专业课程特色,及时调整课程内容。

第二,大力构建教学与实践、创作相结合的三个平台。一是以课程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平台,二是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主体的实践训练平台,三是激励学生专业创作与发表的创新平台。实现“第一平台打好基础,第二平台综合提高,第三平台发展个性与提升创新能力”的教学功能,并以此为基础,力争建设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第三,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和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手段上,继续深入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大力开发数字化资源建设,提高教学效果。并力争吸收国外行业内的专家进课堂。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变革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推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4、课程建设

在现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力争获2-3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重点是形成“专业化精品课程建设”,并以此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在主干课程中进一步推动双语教学,力争将《基础护理学》建设成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

5.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学院将根据教学规模及发展趋势,确定专业师资数量,不断加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采取多样性、多渠道的方式培养符合专业教育要求和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勤于钻研业务、爱岗敬业、精诚团结,教研能力强、教书育人的专兼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争取专任教师达到30人,分别新增正高职称人数3-5人;青年教师中培养博导1名、硕导1-2名;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0%以上,4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50%;教师中海外名校博士人数突破1人。力争5年内打造1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培养2名专业学科带头人,培养3—4名专业骨干教师,争取广东省的教学名师1人,力推国家级教学名师,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坚持教师到医院实践的做法。

6.科学研究

“十二五”期间,学院争取获得省部级基金项目3项,科研总经费达到100万元左右;争取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项。争取省部级教改课

题3-5项,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5项以上,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1项以上。发表论文总数200篇,其中SCI检索收录的影响因子论文2篇以上。学院将鼓励教师编写或参与编写教材,主编出版专著、国家统编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以上。

通过学院创收、争取社会资源积极改善学院科研条件,力争建设1个能满足基本需求的护理科研实验室。

7.社会服务与合作交流

发展成人教育。争取在现有“广东省高等学校自学考试社区护理专业主考单位”的基础上将我院建设成为“广东省社区护理人才培训基地”。

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建立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留学生数达到20左右,与美国大峡谷大学、孟菲斯大学进行学生短期互换培养及师资交流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联合的学制培养模式。同时,加大学生到国外就业的比例。

筹资兴办托老机构、护理照顾中心(对于妇女产前、产后、或因患慢性病出于身体康复的需要提供专业护理照顾)、健康会所(保健、康复、推拿保健等),拓宽学院的经济来源,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开辟学生的就业新渠道。

三、“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具体措施

(一)主要任务

1.学科、专业建设重点

“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的战略重点是:新增省级重点学科1个;新增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个、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数1个、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数2-3个。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建设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新增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2.师资队伍建设重点

按照学科建设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梯队的配备、人员学历层次的提高和职称结构的合理。建成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力争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员达90%以上,4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到50%;教师中海外名校博士人数突破1人;青年教师队伍中培养博导1名、硕导1-2名、3—4名专业骨干教师,确保学院向教学研究型方向发展。

(二)措施保障

1.规范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是体现一个学院规范化建设的标志,科学高效的管理是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为此,学院将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使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和专家治教理念在学院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实现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队伍专业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效率高效化。加强学院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建立和谐学院,形成一种刚性与柔性协调互补的人性化的管理办法,管与理并举,以管理促发展,实现制度创新。

2.继续推进专业建设工作

坚持 “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声誉,以育人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培养以德为先、崇尚科学、全面发展的人”的治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创新教学体系和管理机制,构建先进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努力把学院的专业建成特色鲜明、国内有影响的专业。学院将护理学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建设,并依托该专业的辐射作用,全面推进新开专业的建设。

3.加强科研工作,提升学术水平

加强科研梯队建设,以学科研究方向整合科研队伍。鼓励教师参加高级别学术会议,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纵向、横向的科研项目。营造的良好学术氛围,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

5.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启动课程建设与改革工程,全面推行专业课程群建设工作,积极推进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精品教材等建设工作。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研究性教学,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6.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实验实践一体化、发展学生个性的实践教学运行体系。增加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积极推行专业实践和专业创作,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管理模式上,整合现有的实验资源,全面开放实验室,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7.开放办学,扩大交流

学院的发展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还必须依靠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要做到“三个加强联系”:一是加强与专业界、教育界的联系;二是加强与国内、国际学术结构和办学单位的联系;三是加强与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丰富学术资源,扩大

学院在业界的影响;在开放办学、业务培训、横向科研合作诸领域加强合作,拓宽办学渠道,提高办学效益,改善福利待遇。

8、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学院发展的精神动力 加强学院党委班子建设。

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领导干部头脑,增强党委班子解决自身问题、推动单位建设的能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学院党委会议事规则和学院办公会议事规则,大力推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统揽全局、抓大事、谋发展的能力。推行院务公开,切实保障师生员工对学院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党支部的活力。建设党支部示范点,发挥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定期对学院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思想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能力。进一步做好学院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典型的发现和培养工作,力争推出1个全校有影响的单位或个人。以党建带团建,认真抓好共青团组织建设。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有关配套文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院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教师中开展“崇教厚德、为人师表”、学生中开展“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的主题教育。继续深入抓好学院导师制工作的开展。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制定配套的制度和相应的措施,落实责任制,加强教育,强化监督,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

第四篇:民族研究院“学风建设年”工作总结

重传统、促改革、努力培养实践性创新人才 ——民族研究院2012年学风建设工作总结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和前提,学风建设是高校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良好校风的重要条件。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民族研究院认真贯彻落实《西藏民族学院加强学风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按照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强化教师工作责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育人质量”的工作方针要求,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力度,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在全院形成了教师爱岗敬业、精于执教,学生勤奋好学、努力钻研的良好学风。现将本院2012年学风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扎实开展工作,为学风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为使学校制定的学风建设实施方案落到实处,民。

以考试验学风,在学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

学院特别重视学生学习风气的培养,注重树立学习典型,优化学习氛围,号召大学生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本院从单位实际出发,提出了“传、促、引”的三字方针,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希望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组织考取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同学和考取公务员的学生代表为大学生传授学习经验和学习技巧,促使学生迅速掌握与大学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方法,邀请赴对口支援院校交流学习归来的院内外优秀学生做交流报告,引导大学生从入校起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院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情况,并将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使任课老师能够根据学生需求适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充实调整。针对个别班级存在不良班风的情况,学院及时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找出班级学风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各班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学生的学习风气有所改变。

严格科学管理是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为了更好地规范和引导学生学习,本本院在本科生中施行了导师制度,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帮扶,在监督学生学业的基础上,与之建立友谊,在生活上关心、心理上抚慰、行为上规范,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方面,为确保课堂秩序的顺畅,学院对学生课堂考勤一直长抓不懈,严格将学生课堂考勤制度与学生违纪处分紧密结合,要求教师上课前点名并做好记录,将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同时要求各班学生教学信息员对每堂课进行课堂考勤,每周汇总交班主任签字确认后报教学科研办公室统一公布考勤情况,对于经常旷课的学生,及时由班主任进行个别谈话,屡教不改者,在全院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等处分,本本院已先后通报批评了两批经常旷课的学生,通过有力的警示教育,使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大幅度攀升。在学生上晚自习方面,本院制定了《学生晚自习管理暂行规定》,每天晚自习时间都安排教学科研办公室专人负责学生晚自习的考勤,记入《民族研究院学生晚自习情况记录表》,作为奖惩依据,确保各班级晚自习的顺利进行,保证同学们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本院作为科研教学型单位,注重发挥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在大学生中营造热爱学术研究的氛围。充分发挥国家民委、西藏自治区研究基地的作用,邀请刘世哲、麻国庆、秦红增、石硕、张泽洪、鞠实儿、彭文斌、刘志扬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为全院师生奉献了数场生动、精彩、高层次的学术讲座,使全院师生了解了学术界的最新学术动态,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学术眼界,激发了学生的学术热情,吸引了一批学生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严抓考风是提升学风的关键,每次期末考试前,本院都会召开班主任会议强调考试纪律,给学生打好杜绝考试作弊的“预防针”,督促学生认真复习、积极备考、诚信考试。同时,要求全体教师不得给学生划定考试重点、考试范围,消除学生的侥幸心理,从而树立正确的考试风气。本院重视补考和重修工作,对重修辅导过程进行全面检查,要求重修指导老师严格把关,按规定的学时给学生辅导,使学生能有效利用重修机会掌握基本知识点,做到辅导不降标准、考试不走形式,以考促学,尽可能地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四、加强课外实践力度,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创新性人才。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对良好学风的形成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五篇:桐庐县“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桐庐县人民政府印发《桐庐县“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桐庐县“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桐庐县“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为加快我县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桐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

1.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推动产业新发展,把传统农业建设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把传统村落建设成现代文明的新社区;把传统农民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形成城乡共同繁荣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支农惠农的新举措促进产业新发展,以统筹城乡的新理念建设新村镇,以改革创新的新思路构建新机制,以现代化的新要求培育新农民,以和谐创业的新目标倡导新风尚,坚持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保、品质共享,促进城乡融合互动、优势互补,加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4.基本原则。

——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竞争力,鼓励支持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创新和实践,加快形成有利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坚持以民主促民生,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主动承接、融合发展。大力实施融入战略,加快融入杭州大都市步伐,坚持城乡互动、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充分吸收杭州市区在产业、资金、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变郊县为郊区,实现城乡区域融合发展、共同繁荣。

——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按中等城

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以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统筹的生产要素配臵市场进一步健全,全县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

——城乡区域规划更加科学。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制定集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为一体的发展规划,构建“中等城市(县城)—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梯次衔接、功能配套、以大带小、节约土地的网络化空间结构体系,形成以省级开发区、重点工业功能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农业园区、旅游综合体等为支撑的产业布局体系,促进空间拓展、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资源节约、生态优化。启动新一轮镇、村规划修编,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定点规划,制定集中居住区配套规划,完善覆盖城乡的交通、给排水、环保、电力、通讯、社区管理等基础设施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布局。

——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到2015年,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比重达到85%以上。增强农业的生产、生态、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以上。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到2015年全县7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重点整治村要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2.5%以上,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Ⅲ类以上比例保持在70%以上,城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控制在1.0以下。

合体建设,规划建设高校综合体和高铁综合体,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文创经济,建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注重县城与开发区、凤川-江南新城建设的统筹,抓好规划衔接、功能互补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推进,优化公共交通网络,促进互动发展。

7.推进乡镇集聚发展。按照小城市定位推进分水、横村、富春江、江南等中心镇建设。明确发展要求,分水镇要发挥副中心优势,进一步打造桐庐西部区域中心型小城市,到2015年镇区常住人口规模超过5万人;横村镇和富春江镇要利用邻近县城的区位优势,承接县城的辐射带动,打造城郊卫星城,到2015年镇区常住人口分别达到3万人和2万人;江南镇作为新城建设的主体,以绿色低碳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到2015年镇区常住人口达到3万人。深入推进中心镇扩权强镇改革,认真落实县以上赋予中心镇的各项政策措施,各中心镇可根据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和管理任务等情况,在额定编制总数内统筹安排机构设臵和人员配备。理顺县与中心镇的财力分配关系,财力适度向中心镇倾斜,县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县留成部分返还用于中心镇建设;在中心镇征收的其他规费,除按规定上缴中央和省以外,原则上留给中心镇。加大中心镇范围内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对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支持中心镇成立土地整治和城镇投资开发公司,着力破解用地和资金难题。推进特色乡镇和风情小镇建设,优化完善其它乡镇建设和管理机制,使更多的乡镇建设成为特色乡镇。

8.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加快中心

务体系,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四类群体为重点,深入实施“充分就业县”和“创业型县”的创建工作,实现城乡就业机构、就业登记、就业培训、就业市场“四个一体化”。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进城务工农民就业指导和权益维护,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稳定就业。坚持非农就业和产业内就业“两轮驱动”,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鼓励农民转移就业,到2015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比重达到85%以上。

12.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待遇。完善工资支付保证制度,列入工资支付保证制度的企业覆盖率达到95%。坚持县、乡镇、企业和个人联动,逐步形成多形式、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进城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保证凡符合有关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均能入学。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缓解进城务工人员“看病难”问题。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形成适应进城务工人员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权益维护,到2015年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的比例达到70%,进城务工党员纳入企业或社区党组织管理。

(二)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农业活力

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坚持走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以粮食功能区建设为载体,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深化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外向型农业等现代农业,积极提升蜂业、茶叶、蚕桑、水果、竹业、山核桃、香榧、蔬菜、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大

——打造休闲观光型农业。依托秀丽的富春山水和底蕴深厚的农业文化,建设一批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为一体,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身的休闲观光农业景区,建成杭州市区以及长三角城市后花园。

——打造高端设施型农业。通过发展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设施化、工厂化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可控化、自动化、智能化。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加大对外招商力度,吸引国外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新三资”投资发展“高、精、准”农业。

13.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推进农业布局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到 2015年,建成一个以上省级综合现代农业园区、5个以上省级主导产业园区、15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每个乡镇至少建有一个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基地)和一个粮食生产功能区。

14.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在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优化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重点发展蜂产品、名优茶、笋竹、特种水产、干鲜果、蔬菜、蚕桑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都市农业产业带建设。推进农业上山增效,加快“西北部山核桃、中部竹业、东南部香榧”三大经济林带建设。到2015年产业带内生态生产模式达到70%、良种覆盖率达到98%、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产品优质化率达到90%。

15.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拉长农产品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实现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抓好动植物疫病

1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编制低丘缓坡综合利用规划,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低丘缓坡。到2015年,全县土地综合整治面积达到3.55万亩,土地复垦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累计建设标准农田1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完成县城新区排山洪工程,江南灌区改造工程。推进“千库保安”工程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开展标准化水库建设,实施“八溪一江”清水河道工程,进行农田灌溉和排涝机埠更新改造。“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分水江流域综合治理,推进小流域治理工程,新建、改建农村渠系,加强水利设施远程监控。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防灾减灾预警能力。

(三)整治村庄环境,推进农村建设

健全乡村规划体系,加快交通、通信、市政、信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改善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一批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生活舒适的新型农村社区。

19.加大村庄综合整治力度。加强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十百”工程,继续推进“清洁桐庐”创建和庭院整治,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重点大力实施整村、整镇、整河、整路和区域性连片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农村道路硬化、污水治理、水沟治理、卫生改厕、路灯建设、绿化建设、改厨改房等工作,到2015年,完成4 个整乡镇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新建10个示范村,7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重点整治村的要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62%。完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

3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术,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减碳。加强富春江、分水江的水资源保护,加强山地丘陵植被保育,深入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重要堤防加固、山区林道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2010年基本建成国家级生态县,2011年创成国家级生态县,2015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建设一批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和农村新社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区域环境联合执法,建立城乡一体的污染防治监控管理体系,逐步建设覆盖城乡的数字环保工程。推进规模化养殖综合治理,科学规划畜禽禁养区,加强农村污染企业的整治工作,确保农村饮用水和农产品安全。到2015年主要江河溪库水水质达标率8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综合治理率达90%以上,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农膜回收率达90%以上。控制肥药对环境污染,组织实施“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推广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到2015年,全县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70%以上。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到2015年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达到70%,高标准建成110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森林景观林带和生物防火林带,巩固提高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成果。到2015年建成9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或省级生态乡镇、40个园林绿化村(其中省级8个)、60个生态村。

23.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加大农村供水设施建设,通过乡镇集中供水、村级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三种形式,逐步实施乡镇、村级集中供水管网升级改造,提高集中供水保障率和供水质量,到2015年解决16.9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用水问题,全县农村饮用水达

5明意识,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生活观念、习俗观念、就业观念。

(五)发展社会工程,促进农村和谐

协调发展农村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公共服务对农村的延伸覆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乡风文明程度。

27.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积极支持农村发展学前教育,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领雁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到2015年,全面普及学前到高中段15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的终身教育体系。80%以上的农村初中、小学达到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农村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高质量普及高中段教育,优质高中率达9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不低于高中段招生比例的50%,95%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毕业时取得初级以上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县省级教育强乡镇(街道)达到90%以上。

28.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重点推进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提升工程、与市级医院对口协作工程、公立医院牵手社区工程,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制度,施行基层医疗机构达标行动。加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调整乡村卫生机构布局,实行结构与功能的改造,优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设

7廉政文化进农村和“双百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促进文明生育。重视农村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移风易俗。加强农村殡葬管理,推进“绿色殡葬”,农村生态公墓覆盖面达到90%以上。

31.加强法制建设,促进农村稳定。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和“民主法制村”创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构建农村多元化矛盾调处机制和应急处理体系。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基层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建设,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群防群治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建立村级综治工作站。加大农村法律援助和普法教育力度,增强农民法制观念,引导农民以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六)完善农民保障,提高生活水平

按照健全体系、扩大覆盖、提高标准和完善制度的要求,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32.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建立覆盖全县、制度间可续接、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整合现有的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养老保险有效衔接办法。研究制定土地流转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办法。

33.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新措施,加大政府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补贴力度,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人均筹资额达到上年本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以上。推动与杭州市区异地医保网络化结算“一卡通”

9组织阵地建设,运用先进互动多媒体技术,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鼓励优秀大学生和复转军人回村工作,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发展能力强的农村干部,培养一批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党员。发挥农村指导员的促进作用、农村实用人才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团员青年、妇女的助推作用。

36.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创新农村民主管理模式,积极推进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到2015年,全县所有村(社区)建成“民主法治村(社区)”。推进镇村两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探索民主选举新方式,在乡镇、社区(村)深化实施“公推直选”制度,推进农村基层民主。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级民主议事日”和村级事务“一事一议”制度。

37.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完善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制度,多渠道保障被征地农民长久生计。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用足用好留用地资源,大力发展村级物业经济,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改革,鼓励和支持三大合作组织以多种形式参与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实施新一轮薄弱村扶持工程,将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村全部列为扶持对象,进一步扩大扶持覆盖面。

38.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

142.抓好示范,以点带面。选择基础条件好、班子力量强、群众积极性高、有鲜明特色的示范点,积极探索路子,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稳步开展、有序推进。

43.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新农村建设工作做法、经验和成效。

44.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对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党政和村两委的主要领导进行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提高领导新农村建设的本领,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党政机关和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5.开展调研,探索规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关键问题、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找准切入点,使新农村建设切合实际、符合民意。

(二)多元投资,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

46.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政策。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加快推进全县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细化、延伸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完善撤村建居股份制改革的登记、股份转让以及扶持等政策,出台村庄整治建设用地、休闲观光农业旅游设施用地政策,完善农村宅基地整理政策,加强村级不良债务的清理与化解,严格控制新增债务。

47.坚持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351.加大新农村建设的绩效考核。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工作业绩考核的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挂钩。各乡镇(街道)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村级工作业绩考核体系。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督查,建立定期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制度,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下载西南民族研究院“十二五”学科发展规划与建设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南民族研究院“十二五”学科发展规划与建设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与管理系“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精选五篇)

    经济与管理系 “十二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期间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等方面整体协调发展,我系......

    山东省“十二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山东省建设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科学技术在城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引领作用。推进建设科技工作,是我省建设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建设事业又好又快......

    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十二五2012015年建设发展规划

    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十二五”(2011-2015年)建设发展规划 (讨论稿,2.0) 一、“十一五”期间改革与发展回顾 1、办学机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从1997年11月至2009年5月,学校实行了由......

    黄石市阳新县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黄石市阳新县“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阳新县位于湖北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版图面积2800平方公里,现辖23个镇(区),总人口107万人,东临长江,西接京广,南通京九,北连武......

    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发展规划

    “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 发展规划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序言 根据《“十二五”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专项规划》和《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纲要》,编制《“十二五”特种......

    “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关于印发“十二五”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农业厅(局)、教育厅(教委、局)、水利(水务)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国土资源......

    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方案(范文大全)

    学校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2016—2020)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增至11820平方米,建筑面积2532平方米。通过改薄项目,新建单体三层教学楼一栋,食......

    通辽市成品油零售和仓储“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

    通辽市成品油零售和仓储“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 通辽市商务局 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第一章成品油零售体系发展面临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变化情况 1、成品油(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