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来、2007年工作总结和今后5年及2008年发展思路

时间:2019-05-12 17:4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3年以来、2007年工作总结和今后5年及2008年发展思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3年以来、2007年工作总结和今后5年及2008年发展思路》。

第一篇:2003年以来、2007年工作总结和今后5年及2008年发展思路

2003年以来、2007年度工作总结 和今后五年暨2008年发展思路

杜集区人民政府

一、2003年以来工作回顾

2003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杜集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大区向工业大区、乡村向城区、吃饭财政向建设财政跨越,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开创了杜集区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杜集区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努力争取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益,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07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7.5亿元,比2002年增长167%;实现财政总收入1.8亿元,比2002年增长3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000万元,比2002年增长1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亿元,比2002年增长342%;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807元,比2002年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3725元,比2002年增长38%。全区经济在新的起点上跨上了新的台阶,为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的五年,杜集区改革不断深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 业经济进一步壮大。企业改制取得重大突破。积极稳妥地对区镇147家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盘活资产近5亿元,化解债务近3亿元,完成了企业改制的历史性任务。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加。2007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矿山装备制造、纺织分别被批准为省级创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与煤炭采选、新型建材构成全区工业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格局日益清晰。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出鸭、牛、果、蔬等主导产业,涌现了绿苑公司、秋艳工贸、国申纺织、义勤养鸭、华润牛业等龙头企业。组建了段园葡萄、朔里苹果、高岳蔬菜、朔里禽业等农业合作社,成立了42家农业专业协会,联接龙头、基地、市场和农户的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居于全市先进行列,农业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生产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商业功能进一步显现。初步形成了以东湖商贸城、孙谢庄农贸等专业市场为雏形的商贸流通新格局。民营经济进一步活跃。围绕全民创业,制定优惠政策,搭建创业平台,设立创业基金,初步形成了“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的氛围。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解决全民创业资金瓶颈问题,利用小额贷款4亿多元,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民营企业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过去的五年,杜集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园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全区上下紧紧抓住招商引资不 放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强化目标措施,完善招商机制,多次赴苏、浙、沪和山东等先进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累计利用外资33.8亿元,130家投资超千万元的外地企业入驻我区,为加快发展集聚了动力。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通过财政投入、银行贷款、企业参与等多种方式加快杜集经济开发区建设,累计投入1.2亿元,初步完成了5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51家企业入驻。并于2006年9月被省政府正式批准筹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杭淮纺织工业园区、段园精密铸造园区不断扩张,初步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工业发展平台。

过去的五年,杜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明显变化。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东外环、北外环、人民路东段全线贯通。借助城市东扩的契机,投资1000万元建成东湖公园;投资1300万元对闸河城区段进行了治理,提高了城市防洪功能;吸引外商投资1.8亿元建设东湖商贸城,一期6.2万平方米商铺正式开业,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国煤炭机械投资贸易洽谈会,被中国煤炭协会命名为中国矿业设备博览城。加大了高岳、矿山集地区城市化步伐,城市框架不断扩大。坚持依矿建镇、搬村建镇、开发建镇,加快了朔里、石台、段园小城镇的改造。加强市容监管,加大环卫设施建设投入,坚持矿镇共建,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改善了区容镇貌。

过去的五年,杜集区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和谐杜集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认真落实科技工作领导责任制,科技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中小学 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顺利实施,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群众文化活动日益繁荣。认真落实基本国策,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土地复垦,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市连续保持领先。推行农村医疗综合改革,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区15万群众享受医疗救助。实施社会救助工程,下岗职工、城乡特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共投入低保资金6045.6万元,城乡低保救助面分别达7%和5.2%,新建、改建5所敬老院,五保集中供养率由5%提高到23%。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累计投资10165万元,新建乡村硬化道路334.5公里,村村通率达到100%。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40000人的饮水困难。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实施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1.5万户通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25%。“四五”普法全面落实,获全省“四连冠”;“五五”普法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知法守法意识增强。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形势稳定。扎实开展村民自治工作,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村民自治模范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专项治理,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全面贯彻新的《信访条例》,认真落实区领导接访制度,信访形势稳定。宗教、残疾人、青年和妇女儿童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五年来,杜集区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加快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今天的杜 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活水平提高,迈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二、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我区确立“四为主”(全区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主,经济建设以工业突破为主,工业突破以招商引资为主,招商引资以企业落户为主)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实现“123”(招商引资翻一番,园区正式投产企业增加两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30家)的奋斗目标,扎实开展“创新促发展,执行看落实”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埋头苦干,强力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社会事业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坚持抓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成效明显。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改进招商方式。调整组建5个专业招商组,围绕主导产业和杜集经济开发区这一平台,针对重点地区招商。建立起招商项目库,进行动态管理,有入库项目93个,涉及工业、房地产、商贸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及社会事业等诸多行业,其中11项被列入省、市级技术创新项目;31项列入省、市技改项目。在浙江省永康市成功举办了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永康)投资推介会,成功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金额达13.1亿元。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区知名度,先后参加第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和2007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并取得丰硕的成果。1-9月份,新签订外商投资协议70个,协议利用外资29.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4亿元,全区现有在建项目75个,其中新建项目50个,总投 资20.7亿元,续建项目25个,总投资12.9 亿元,预计全年实现利用外资16亿元,同比增长100%。

地矿合作取得新突破。在坚持围绕园区和主导产业招商引资的同时,把招商引资的着力点放在地矿合作上,企业正在逐渐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力军。区委、区政府积极牵线搭桥、引导推动,实现了地矿合作的新突破,开创了国有企业和民营合作发展的新模式。既解决了民营企业的资金问题,又提升了产品,扩大了市场。岱河矿秋艳公司斥资1500万元控股弘武液压60%股权开发新产品、华冠纺织与双龙公司合作的启鑫精纺项目等都取得了好的成效。

举全区之力打造淮北杜集经济开发区这个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矿山装备制造业,积极构筑东湖商贸城这个贸易平台,从而带动全区的招商引资。开发区重点围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管理服务四个方面,完善杜集经济开发区的道路、供电等专项规划和建成区详规,开发区功能进一步完善,软硬环境进一步优化,集聚企业能力开始显现。围绕做大做强杜集经济开发区,我们坚持做到强制性定位,紧紧围绕煤机制造产业做文章;针对性招商,注重引进机械设备类加工制造项目;限制性入园,不是机械装备制造类项目不进入开发区,严禁有污染企业进驻,努力建设绿色环保型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现已入驻企业51家,其中已投产企业25家,在建26家,另有10余个项目正洽谈落户。2007年开发区可实现工业产值4.5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

(二)坚持抓工业投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87亿元,同比增长45.7%,产销率99.1%。工业企业产销两旺,效益不断提高,装备制造业和纺织业增速较快,产值同比增长80%以上,实现了超预期的更高发展目标。工业投资继续加快,1-9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投资6.7亿元,同比增长85.8%,全区现有投资过1000万元的在建工业项目42个,项目将于今明两年陆续建成投产,工业经济总量将持续扩大。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今年全区共引进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13个,其中超亿元的项目4个。山东六和集团肉鸭加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其中一期投资5000万元;总投资3.8亿元的中国矿业博览城项目一期5月16日顺利开业,签约商铺191户,145户进驻经营,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启鑫精纺三万纱锭6月18日正式生产。重大项目的成功实施,对我区增加财源、促进就业、带动三产和矿业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坚持抓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

坚持以生产发展为核心,以培育主导产业为切入点,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规模化建设。午季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小麦总产达到22971吨,较去年增长9.7%。全区新增8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双楼村建成71栋高标准瓜菜节能温室。段园镇大蒜协会,以山东沛县外贸为依托,发展新品种地膜大蒜500余亩;路 庄、欧集等村发展食用菌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段园10000亩葡萄种植园被国家质检总局认证为国家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培育省级农村合作组织1个、市级4个,注册农产品品牌10个,创优质品牌4个。养殖业呈复苏发展态势。引进了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山东六和集团入驻我区,基础建设基本完成,近期即可投产。年底将建成25个养殖小区,新增肉鸭养殖棚舍面积31万平方米,养殖总量达500万只规模,可带动养殖户1000户,年增收1000余万元。全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42个,其中省级协会1个,市级优秀协会2个。已有3个市农业科技项目进入评选范围。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实施土地复垦项目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税费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村级区划调整基本完成。坚持地企共建新农村,企业和示范村携手共建,农村道路、卫生环境、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

(四)坚持抓城市建设,城市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提前完成,建成县乡公路40.5公里,真正实现了村村通了水泥路。矿山集地区的龙河桥、北山桥、蒋台桥等6座危桥即将建成通车。全面启动了农村公路管养机制,投资100万元购置小型挖掘机、综合养护车、建立30T沥青储蓄罐。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旧城改造顺利推进,龙轩雅舍项目即将竣工;东方红二期1万平方米已竣工,三期即将开工建设;阳光小区年底前可全部建成;投资1.5亿元的矿山集中心街改造工程已签约。中北巴士基建、东湖商贸城二期工程已开 工建设。

围绕争创全省文明城市目标,加强矿镇共建、地企共建工作,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创建工作成效明显。改造了矿山集中心街,整修了石台街道路以及社区道路、街道下水道,硬化了镇区街巷;完善了青少年活动,整修了图书馆;深入开展文明行业窗口创建活动,普遍推行优质规范化服务。加大环卫标准化管理力度,全区卫生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为淮北市创建全省首届文明城市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坚持抓和谐杜集建设,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全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225个;新增劳务输出4200人;认真实施社会救助工程,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255.62万元,下岗职工、城乡特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深入推进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规范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群众及时享受医疗救助。参合农民共获得医疗补偿210万元;乡镇卫生院世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33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申报3200户农村沼气项目,即将开始实施。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得到新的发展。石台镇被确定为省级科技创新试点镇。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投资120万元,改扩建农村敬老院4所,目前,全区6所敬老院有床位320张,入住五保对象221人,入住率70%,全区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23%。积极开展文艺进社区和文化“三下乡”群众文化活动,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认真开展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集中整治,切 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加强环境监管,及时处置了金锚化工公司、光上公司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理了杭淮职工集体上访事件,对1000多名职工进行安置分流,职工情绪稳定;筹集资金为二运公司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改制工作顺利。朔里镇官庄、沈集、小朱庄、张庄等塌陷村庄搬迁进展顺利,特别是小朱庄搬迁,区、镇措施得力,群众顾全大局,在一天半的时间内,搬迁转移59户218人,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煤矿正常生产。着重抓好安全监管、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开展“安全月”活动,重点对煤矿企业与非煤矿山行业的监管,组织多次安全大检查或专项检查,全区生产态势平稳。优化治安环境,开展“送法进企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等普法宣传,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创建平安杜集、和谐杜集。

(五)坚持抓效能建设,政府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以加强作风建设为重点,以建立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为目标,强化责任抓落实。加强“五化一提升”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实施,进一步优化工作程序,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效能建设基本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考核制、效能告诫制等制度,把管理职能、工作责任和服务要求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开展了“作风教育月”活动,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投诉受理工作制度和机制,加强政务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我区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还有一些制约因素需要克服。主要有:大 工业项目少,产业层次偏低,园区建设征地和筹资难度加大,园区的平台和载体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还不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农民增收压力较大等。

三、今后五年发展思路

今后五年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更是我区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杜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三大跨越”宏伟目标,主攻工业经济,加快园区建设,推动全民创业,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和谐” 淮北作出更大的贡献。

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亿元,年均递增15%,财政总收入3亿元,年均递增11%,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一)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强力推进工业化。紧扣“又好又快发展”主题,以更大的投入,更灵活的方法,提高园区市场化运作水平,增强园区产业集聚效应。着力打造杜集经济开发区和东湖商贸博览城两个招商引资平台,大力发展矿山机械装备制造和纺织两大支柱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杭淮工业园区、段园工业园区要不断完善配套设施,突出特色,构建坚实的“一体两翼”工业发展平台。

(二)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积极推进城市化。抓住我市建设“双百双宜”城市的契机,进一步调整完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大力推进高岳、矿山集旧城改造,抓好产业和人口集聚,抓好社会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提升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建设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新城区。朔里、石台、段园要充分发挥优势,坚持以产业兴城镇,不断提升城镇功能和品位。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着力在做大特色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农民、开辟增收新渠道、构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上实现突破,使全区农村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进步。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规模经济。实施“万村千乡工程”,促进农村流通业发展。统筹地企资源,开展地企共建新农村。重点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的投入,让更多的公共服务深入农村、惠及农民。落实创业优惠政策,鼓励能人干事创业,努力为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加快建设和谐杜集。进一步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努力实现城乡劳动者较充分就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扎实开展“五五”普法,加强信访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决查处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 行为。坚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重。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扎实推进“平安杜集”建设。

(五)推进各项改革,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深化公共财政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全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全面提升行政效能,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政府法制化进程,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进一步加强政风建设,认真落实政府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四、2008年工作打算

2008年杜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2.02亿元,增长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00万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3950元,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打造工业园区,加快工业强区步伐。继续举全区之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建成省级经济开发区。通过多种投融资方式,扩大投入,增强园区承载力。突出矿山机械装备制造这一产业,确保全年新引进矿山装备制造产业企业15家以上,提高项目集聚度。杭淮纺织园区产业规模力争扩大到18万纱锭,加快建设段园精密铸造工业园区。支持东湖商贸城加快二期工程建 设,真正形成规模。制定多种优惠政策,吸引客户入驻,加强与经济开发区的互动,努力把东湖商贸城打造成为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矿山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交易平台。进一步加大对中矿电子、汉鼎铸造、新立机电、鑫龙集团等优势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骨干企业积极主动地走向招商引资主战场,瞄准一些大企业和大财团,争取合资、合作,实现资本扩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再增加15家以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对大项目、好项目要集中力量抓好组织实施、跟踪服务。

(二)积极扩大投资,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重点围绕矿山机械装备、纺织两大主导产业和杜集经济开发区这个平台进行招商,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借助每年举办的全国煤矿机械装备投资贸易洽谈会契机,做大做强我区矿山装备制造产业。坚持重点客户追踪、重点项目跟进和盯住不放的精神和意志,在引进大项目上狠下功夫,提高招商引资的带动力。区几大班子都要至少引进一家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每镇(办)至少引进2家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确保全年利用外资16亿元。

(三)围绕城市东扩,全面推进城市化建设。借助市加快城区路网建设的契机,加大高岳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破东岗楼立交桥界限,真正融入市区发展快车道。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工作力度,抓拆迁、抓开工、抓进度、抓质量,加快发展房地产、商贸等服务业。坚持搬村建镇、依矿建镇、移民建镇,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继续抓好文明创建工作,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企业等活动,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

(四)立足发展生产,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大力扶持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支持六和集团扩大生产,促进肉鸭产业化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切实解决民生民计问题。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善镇(办)行政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增强创业就业能力,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5000人以上。强化地企共建新农村。切实抓好“一镇十村”试点,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标准搞好新农村的规划和集居点的建设,扎实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五)鼓励全民创业,全面推动民营经济上台阶。全面落实激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支持能人率先创业,扶持企业“二次创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积极筹集全民创业基金,鼓励使用小额贷款,激励人们敢于创业。充分发挥好东湖商贸城平台和众帮创业园的孵化器作用,为人们提供创业舞台。支持能人创办实体,投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形成经济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的新格局,力争民营经济总量增长40%以上。

(六)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和谐杜集建设。认真实施民生工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改革的成果惠及百姓。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和城市低保对象收费减免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000个;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特别是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加快建设城乡低保体系和失地农民保障体系。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科技、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高度重视医疗卫生工作,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城乡医疗服务,抓好城市大病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治理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坚持依法治区,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着力营造社会安定、百姓安宁的和谐局面。

第二篇:2006年以来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重点和今后5年工作规划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统计局 2006—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 主要工作重点及今后五年工作规划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统计局的业务指导下,县统计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体干部职工恪尽职守,不断创新,在改革中求发展,大力弘扬统计职业道德精神和“勤廉务实、科学快捷”的行业作风。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以提供优质统计服务为目标,不断完善统计基础工作,强化信息服务,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较好地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任务。

一、2006年—2010年工作总结

五年来,县统计牢牢把握“用数字说话、为发展服务”这一宗旨,以开展各项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求真务实,创新服务,勤奋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常规统计、周期性普查、专项调查及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2006年以来,全县统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统计改革与发

重大影响,统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统计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严格执行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和制度,加强统计监测与分析,加强数据审核评估和领导签字上报制度,进一步完善统计数据评估体系,增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统计数据质量显著提高,统计数据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

3.加强经济发展专业统计,客观反映经济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县统计局不断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工作,努力做到指标不漏、时间不迟、数据不错、应统尽统。各项专业统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据统计,2010年全县经济总量突破17亿元大关,达17.12亿元,比2005年的6.54亿元增加了10.58亿元,增长1.6倍,年均增长13.8%。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元,达8143元,比2005年的3182元增加了4961元,增长1.6倍;20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跨越亿元大关,达1.10亿元,比2005年的0.26亿元增加了0.84亿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5%;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80亿元,比2005年的4.36亿元增加了6.44亿元,增长1.5倍,年均增长11.1%;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58亿元,比2005年的2.47亿元增加了4.11亿元,增长1.7倍,年均增长15.5%;固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201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61亿元,比2005年的1.71亿元增加了7.9亿元,增长4.6倍,年均增长41.3%;社会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人民生活质量显著

沅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6期,540份;编印发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简报》15期900份;编印发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简报》12期780份;编印发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报》14期1190份。五年来,县统计局共开办统计分析资料13种,撰写统计分析和“两会”服务材料326篇,编印出版统计资料达200万余字。全方位的统计服务,较好满足了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5.强化基础建设作用,统计基础建设明显加强

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前提,是推动统计事业发展的关键。五年来,县统计局把加强统计基础建设作为统计工作的重点来抓,采取了诸多具体、有力的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

(1)人员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2007年末完成了乡(镇)统计人事改革,在原有9名乡(镇)统计员的基础上增加兼职统计员12名,切实增强了统计数据源头综合采集能力。2008年,经过多方努力,镇沅地方统计调查队于6月底正式挂牌成立,县编办核定的5个调查队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全局工作人员由13人增加到了18人,各统计调查工作得到极大加强。

(2)统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2006年以来,在上级部门和县委政府的支持下,统计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统计数据采集能力和数据质量进一步提升。五年来,我局更换了全部电脑,18名干部职工实现了人手一台电脑。同时,为全县9个乡(镇)统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学习教育活动。同时,积极选送业务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统计分析能力学习培训,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鼓励干部职工参加统计职称和经济职称考试,不断提高统计队伍的“宏观把握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数据采集核算能力、服务发展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系统执行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统计保障。

7.求真务实求实效,社会帮扶工作成效明显

在做好统计各项工作的同时,我局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尽心尽责的做好按板镇联盟村挂钩扶贫点的扶贫工作,并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积极参与做好全县苦聪人扶贫项目、整村推进和其它社会帮扶工作。五年来,统计局在工作任务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抽调精干人员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做好各项社会帮扶工作,直接投入扶贫资金(含物资)9.8万,向上争取项目资金6万元,合计15.8万元。其中投入道路维修资金3.8万元;投入人畜饮水资金2.9万元(含抗旱资金);支持产业发展0.8万元;慰问困难群众及党员1.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0.46万元;科技培训0.34万元;其它资金0.3万元;为按板镇联盟村向上争取人畜饮水项目资金6万元。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回顾五年的统计发展历程,我们以科学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改革创新,积极谋划适合镇沅统计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

五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人性化管理,尊重老同志、关心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为干部职工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积极创造条件。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大胆培养使用年轻同志,用人重实绩、重素质、重能力、重民意,充分挖掘各方面的潜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干部职工的内在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三)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单位、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县统计战线广大职工的不懈努力,全县统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目前统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统计人员工作变动频繁

部分乡(镇)、部门和村级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特别是在村级换届期间,村级统计员变动较大,导致新统计人员对统计业务知识不熟悉,统计工作没有连续性,影响报表质量。

2.依法统计的意识不够强

部分单位领导及统计人员统计法律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把统计工作简单化,不依法统计,数据来源不清,对数据质量不分析、不评估,存在应付思想。

3.部分乡镇和部门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

部分乡(镇)和部门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对数据审核把关不严,数出多门;统计员兼职过多,对统计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五)进一步做好统计服务工作。要继续开办好《镇沅经济运行统计分析报告》、《镇沅宏观经济主要指标概况》等统计分析资料,按季或定期提供全县经济分析和国民经济数据资料,努力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和助手。

(六)切实加强统计法制工作。以新《统计法》的颁布实施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出台为契机,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

(七)继续抓好能源消耗统计工作。进一步加强煤、油、水、电等能源消耗调查统计工作,帮助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统计台账,全面搞好万元GDP能耗及万元工业产值能耗计算。

(八)做好服务业调查统计工作。认真组织做好县、乡、村三级服务业发展全面统计调查和重点服务业企业调查工作。

(九)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跟踪巡查力度,做到应统尽统。

(十)切实加强全县统计干部队伍建设。要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契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统计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

(十一)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文件和资料学习,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强化廉政责任,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1制建设、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队伍建设(即“一个中心,三个重点,四个加强”)。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统计工作运行规范有序、统计信息网络的快捷畅通、统计人员队伍优化精干、统计信息服务优质高效、统计人文环境和谐协调,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统计网络体系、统计调查体系、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工作任务

1.认真做好统计分析调研,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1)围绕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段,扎实做好监测工作。按照做好统计监测和预测预警工作的要求,加强对全县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监测,加强城乡居民增收调查工作。及时向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提供重要统计信息、统计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和各种临时性的数据查询、统计咨询,按时发布统计公报。

(2)围绕县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和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拓宽统计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改进服务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调查手段,在未来五年内打造一个以强大统计数据库为依托,以城乡居民调查为补充,以统计内部信息网、因特网为支撑的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及时便捷的统计信息服务。

(3)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统计工作的参与度、融合度。

3(1)强化统计执法检查,提高统计执法效果。严格按照《统计执法检查规定》,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切实履行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将统计执法工作的重点放在统计基础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上,完善执法机制,强化经常性的统计执法检查,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数据上的弄虚作假,坚决查处统计违法行为,通过统计执法促进依法统计。每年进行统计执法检查的乡(镇)不少于3个、企业单位不少于6个、机关事业单位不少于5个。

(2)强化统计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统计法制意识。以贯彻执行新《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为重点,结合统计工作实际,通过报刊、电视、广播、挂图等各种形式,大力推进普法宣传。科学制定好普法计划,开展好普法宣传。每2年开展1次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定期开展统计普法培训,让各级领导、统计人员和全体调查对象了解统计法,知悉统计法,自觉的执行统计法,维护统计法。

(3)强化统计内部管理,提高统计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强对乡(镇)和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检查,进一步规范乡(镇)和企业的统计工作行为。开展从业资格认定和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统计人员工作行为。加强对统计系统内部统计基础工作检查,进一步规范统计内部统计工作行为。“十二五”期间,举办统计从业资格培训班2期,计划培训统计人员100人。

4.完善统计调查体系,确保统计监测领域不断拓展(1)建立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加强乡(镇)综合统计,在乡

5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规范的业务流程、信息标准为基础,建立一个以统计综合数据库为主的、重点突出的统计信息系统,使其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决策参考智囊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统计管理信息库”,最终达到“整合统计信息资源、实现统计信息共享”的目标。

6.精心组织,全力做好各项普查调查工作

2011—2015年,将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及上级部门安排的其他临时性调查。根据国家和上级部门的安排,认真做好各项普查调查的“四落实”(落实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办公场所、落实经费)工作;科学制定各项普查调查宣传方案和实施方案;认真扎实开展普查员业务培训、普查调查试点、清查摸底、正式登记、普查调查登记资料审核、质量抽查、数据审核评估、汇总上报、数据发布和资料开发等普查调查各阶段工作。

(四)保障措施 1.严格责任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合理划分规划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建立实施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切实抓好2011-2015年统计事业发展规划的落实。建立具体工作目标股室负责制,实现统计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目标化,目标任务责任化。在统计局机关实行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层层抓落实的目标体系和岗位责任制,确保分工明确、时限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

7的方针,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三是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进一步明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基本原则、领导责任、主要纪律和保证措施,切实增强全局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识和责任。定期对制度进行“回头看”,坚决查堵制度上的漏洞。

二〇一一年四月八日

第三篇:县统计局2006年以来工作总结和今后5年工作打算

某县统计局

2006年以来工作总结和今后5年工作打算

2011年主要工作概况

2011年开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府的中心工作和上级统计部门的工作重点,奋力拼搏,扎实工作,按时按质的完成了今年预计各项工作任务。

一、高质高效的完成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

今年以来,我局继续狠抓重点工作,在全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的完成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分析工作,并于五月陆续向公众公布了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我县木顶乡一名人口普查工作人员,还获得了国务院人普办颁发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先进个人”称号。

二、常规性统计工作有条不紊

我局按照县委、县府和上级统计部门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月报、季报和各项抽样调查任务,同时还编印了《某县2010统计年鉴》一书,现已正式发行。按时发布了某县《2010年统计公报》,《某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公报数据(第1号)》、《某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公报数据(第2号)》、《某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公报数据(第3号)》,《统计资料》等八期统计资料。

三、依法治统、深入推进统计法制建设

为了进一步深化“依法治统、依法统计”工作理念,县统计局在上半年开展了多次统计执法检查,对政府、医院、金融企业、工业企业、商贸企业等统计报表单位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核查统计报表质量和台账建立情况,深入推进统计法制建设。

四、积极开展统计职教工作,效果明显

按照省市要求,各县要对统计报表人员开展统计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对无证上岗的统计人员,要责令在规定期限内报名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对持证超过两年未年审的统计人员要进行继续教育。我局通过与相关部门联合发文和部门发文形式,通知企业统计从业人员参加统计从业考试和继续教育,预计在今年10月份将全面实现持证上岗的良好局面,为统计工作的优质开展提供坚实基础

五、大力推进机关建设

在机关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局坚持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不动摇,以全国各地学习“文建明工作法”为契机,从身边的人和事对职工展开教育,注重职工素质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极大的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境界。

五年以来工作总结

五年来, 我局在县委、县府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夯实统计基础,积极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不断强化统计监测和统计服务,组织实施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加强统计法制和统计队伍建设,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强化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建立了县乡较为完善的统计体系。五年来,在县委、县

府的关心支持下,统计体系逐步完善。县统计局先后成立了某县城乡经济调查队、某县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两个下属事业单位。有条件的乡镇还建立了统计站。各乡镇和企业都配备了专兼职统计人员。二是硬件建设不断增强。县统计局给每个乡镇统计人员配发了统计专用电脑,确保了每个乡镇的统计人员每人都有一台电脑用于统计工作。县统计局还新购置了一台服务器和一批高性能电脑,用于大型国情国力调查。三是坚持了统计从业资格制度。统计从业人员做到了全员持证上岗。同时县统计局每年还对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满两年的统计人员开展了统计继续教育。四是重点推进“三上”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指导全县“三上”企业建立健全了统计台账,帮助“三上”企业建立健全了统计工作制度,全面提升了“三上”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深入开展了统计制度方法的重大改革

按照省、市统计局的统一部署,一是建立了完整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对基本单位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更新和完善了基本单位名录库。二是实施了“三上”企业数据采集“一套表”制度。“三上”企业上报数据直接进入四川省数据采集平台,减少了数据上报的中间环节,实现了“三上”企业网上直报,提高了“三上”企业统计数据质量。三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实行了“先入库,后报数”的改革。投资项目入库必须备齐相关文件和相关证照。此项改革确保了固定资产投资数额的客观、真实,提高了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质量。

三、强化了统计监测和统计服务

一是强化统计调查监测。五年来,县局调查监测项目不断增

加,对农村住户监测、城镇住户监测、畜禽生产监测、能源消费监测、退耕还林监测、规下工业和服务业监测、劳动工资监测等二十几个方面县域经济进行了调查监测,并写出了经济运行监测报告。二是大力提供统计服务。每年坚持了定期发布统计信息,经常性地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社会各界提供了优质的统计服务和统计咨询。三是每年按时编撰《某县统计年鉴》,同时还通过开展各类统计调查,撰写了调查报告115篇,编印了《统计资料》136份。2009年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编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建国六十年》等重要统计资料。

四、开展了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

2007年至2011年,在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我局牵头在全县范围内先后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通过农业普查,查清了我县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情况,农村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和农村经济,农民的生活状况,消费和投资情况等。编印出了《某县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资料》。通过经济普查,查清了我县境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发展规模、结构效益等情况,建立了经济普查数据库及基本单位名录库。编印了《某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汇编》。通过人口普查查清了我县境内住户的基本情况,人口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通过这些大型的国情国力调查,为县委县府弄清县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科学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我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推动了法制建设、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一是我局每年开展“五五”统计普法教育活动,发放普查宣传资料,对企业法人、统计人员开展统计普法教育,对报表单位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五年来共查处统计违法案件18起,并全部作了处理。二是我局在扩大统计队伍同时,长期坚持创建学习型机关建设,通过学习政治思想和专业技能,全面提升了统计干部的综合素质,使统计队伍的思想、作风和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三是开办了多期统计业务培训班,经常性地对统计报表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确保了统计数据网上直报得以实现,确保了统计制度方法重大改革圆满完成。同时我局还在2009年建立了某县统计信息网,实现了统计信息资源共享,也方便了社会公众对统计信息的查询,为打造“阳光统计”奠定了基础。

今后五年的工作打算

今后五年,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局要把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并长期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创新统计服务机制,拓宽统计服务领域,狠抓重点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各项统计任务。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统计服务意识

围绕县委、县府工作需求,及时为党委政府提供准确、及时的统计信息和政策建议。在全局开展服务创新、思路创新、成绩创新大竞赛活动,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高效服务意识,切实加强统计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努力

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二、进一步推进“一套表”改革,狠抓网上直报工作 以全省“一套表”改革为契机,利用“一套表”平台,继续狠抓网上直报工作,提高统计工作效率、统计数据质量,推动统计科学发展。

三、进一步推进统计法制建设

进一步落实新《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加大普法力度,丰富普法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月、法制咨询台、执法监审等专项普法活动,力争普法工作取得实效,为依法统计营造良好环境。坚持统计执法制度化管理。根据省市工作指导意见及我县统计工作环境的实际,建立健全并执行好实行统计监审制度。着力通过广泛的普法、公正的执法、严格的纠偏,切实维护《统计法》的威严和执行力,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法制化水平。

四、继续高质量完成各项常规统计工作任务

按照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2010年统计年报、2011年定期报表和大型监测工作。充分利用网上直报功能,进一步提高常规统计工作质量。

五、抓好重点工作

巩固第六次人口普查成果,做好人口普查数据的开发和运用工作,积极准备、部署2013年经济普查工作,确保经济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六、不断推进机关建设

继续推进机关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局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检查督促,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加强职工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七、充分发挥新增机构职能,拓宽统计服务领域

充分发挥好新增机构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城乡经济调查、社情民意调查,建立社情民意调查系统,确保调查更全面、更专业。为县委、县府制定科学发展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为畅通、更快捷地反映群众意见提供重要渠道。

八、开发、完善名录库和各项普查数据库

加大力度、指定专人负责名录库和各项普查数据库工作,进一步开发、完善名录库和各项普查数据库,对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对各项普查数据库要不断丰富、完善,使数据库成为营山重要的信息库。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八日

第四篇:泗水县明确今后5年整体思路和2012年工作重点

千方百计谋跨越

凝心聚力促发展 努力开创跨越发展进位赶超新局面

泗水县委副书记、县长 冯冲

今后五年,泗水县的总体工作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跨越发展、进位赶超”这一主题,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两大理念,着力实施“生态立县、工贸强县、开放兴县”三大战略,集中抓好“兴产业、建新城、强科教、惠民生”四大工程,努力建设“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地、文化生态旅游新高地、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地”,全力谱写“生态泗水、活力泗水、幸福泗水”新篇章。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以上目标,强力打造全国闻名的“千万吨级”水泥生产基地和食品饮料加工基地,积极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和“国家级园林城市”。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工作重点是:

(一)围绕建设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地,千方百计兴产业。切实抓好招商选资,立足现有主导产业,瞄准新材料、新能源项目,力争引进2-3家行业领军企业,确保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对娃哈哈饮品、国电风能等24个重点项目,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由专门班子靠上服务,做到“项目衔接零距离、办事环节零障碍、服务质量零缺陷”,确保签约项目 手续快办结、落地项目快开工、在建项目快投产。全力实施惠丰铸造球墨铸管、大宇水泥粉磨及余热发电等96项技改项目,加快培育食品饮料、建材、造纸三大“百亿产业”,再创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包装印刷三大产业优势。用好增值税转型、进口设备免税和国产技术装备补助等政策,重点实施华金年产9.5万吨化学木浆、年产16万吨特种涂布纸、惠丰铸造球墨铸管、大宇水泥粉磨及余热发电等96项技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40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60%以上。倾力扶持华金、汇源、利丰、康师傅等龙头企业上项目、扩规模,形成骨干企业群体;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强力扶持其技改扩能,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力争年内税收过亿元企业1家、过5000万元企业4家。

(二)围绕建设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地,加快建设新农村。继续实施瓜菜、果业、畜牧、林木、中药材等5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农业、特色农业。种植业突出西瓜、大蒜、土豆等瓜菜种类,扩大花生、地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提高设施农业比重,力争瓜菜发展到26万亩、经济作物发展到42万亩;林果业突出核桃、苹果、黄金梨、桃4大种类,扩展延伸现有基地,实现规模连片发展,年内力争新增2万亩;畜牧业突出生猪、肉牛、山羊、肉兔等品种,鼓励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力争新增规模养殖场户200家。鼓励开展农业品牌系列创建活动,年内新增绿色有机基地5个、1.5万亩,申报创建国家级绿化模范县和万紫千红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新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 2 个,新创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实施泗河治理、泗河大闸重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加快乡村公路改造步伐,新建改造升级75公里、桥梁7座,争取5年内把县乡道路全部改造一遍、所有行政村实现“村内通”。

(三)围绕建设文化生态旅游新高地,全力全速旺旅游。切实彰显“泉水”和“生态”两大旅游特色,启动实施泉林泉群综合开发,加速推进万紫千红、西侯幽谷、圣地桃园、天适樱花等在建项目,积极推介龙门山、望母山、圣公山等储备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南北“旅游大道”,构筑县域“田”字格一日游线路,加强沿线停车场站、酒店宾馆、集散中心、特色购物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营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旅游体验;开发高端会议游、休闲自驾游,搞好农家乐、乡村采摘游,策划节庆、演艺、体验等文化旅游项目,全力打造沂蒙红色文化、孔孟儒家文化旅游顺访地。积极争创“山东省旅游强县”,全面打响“中国泉乡〃生态泗水”品牌。大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高水平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启动建设陶文化产业园,研发生产陶土系列产品,争取鲁柘砚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快尼山圣源书院二期工程建设,规划建设尼山国际学校,协办第二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做大做强包装彩印产业,从设计、印刷、加工到成品每个环节渗透文化元素,提高文化承载力和品牌知名度。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扶持富有活力的文 3 化企业。依托山区特有的原生态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乡土人情,积极建设文化旅游项目、影视拍摄和艺术创作基地。

(四)围绕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地”,凝心聚力“建新城”。按照“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的总体思路,着力推进城镇规划发展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体化。按照“西接、北跨、东优、南控”的发展定位,遵循“山水园林、生态宜居”的设计理念,完成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科学界定“东部生活商业区、南部商贸物流区、西部产业聚集区、中部政务文化区、北部生态休闲区”范围,实行同向规划建设,扩充容量提高品位,搭建起“设施配套完善、高层建筑密集、功能区划分明、生活创业两宜”的现代化城市框架。年内投资24亿元、实施58个城建项目,拉开“一主两翼、一城五区”的城市发展新框架。启动泗城南外环、新泗河大桥等路桥建设,开工建设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持续提高供水供热供气覆盖率,大幅提升城市配套功能;加快实施“两河五水十二湖”水系的城市景观建设,进一步彰显“山水园林、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稳步实施20个城区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3.6万平方米的经适房、廉租房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持之以恒地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成14处垃圾转运站。

(五)围绕建设幸福和谐新泗水,更加注重惠民生。持续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确保新增财力尽可能地向民生倾斜,办好一批民生工程;健全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关注残疾人健康和生活,推进慈善和福利事业持续发展;持续加大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投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工作;深入实施“强科教”工程,切实办好让群众满意的教育,努力加大科技自主创新力度;加快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

第五篇:司法鉴定所5年以来工作总结

****司法鉴定所(2006——2010)5年以来工作总结

****司法鉴定所于2006年9月份正式挂牌成立,至今已成立5年。这5年以来本所司法鉴定工作在省市各级司法行政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和决定,严格鉴定程序和鉴定标准,客观、科学地进行鉴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该5年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深入贯彻和学习《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精神,加强机构人员的思想政治建设,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

《决定》是监督管理司法鉴定工作的行为准则,是规范司法鉴定程序,确保司法鉴定客观公正的最高法律文件,因此本所一直以来就把学习和贯彻《决定》精神列为主要工作日程之一,切实抓紧抓好。在日常的鉴定工作中,本所还经常组织全体鉴定人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全面系统的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使鉴定人员清楚的认识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坚定理想信念。

二、加强鉴定所队伍建设,提高鉴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加强鉴定所队伍建设,推进司法鉴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鉴定能力和质量,使本所鉴定队伍成为一支司法机关信任、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鉴定

队伍,我所积极组织司法鉴定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并予以考核。于此同时,我所还积极组织鉴定人员外出学习,与有关人员和同行交流心得,总结经验。经过以上方法,5年来,我所鉴定人员水平明显上升,在群众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公信力。

三、着力规范司法鉴定程序,严把文书制作关和档案管理,进一步完善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制度。

司法鉴定文书是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员依照法律程序,运用科学技术和(或)专门知识,对诉讼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后出具的反映司法鉴定意见的书面表达形式,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本所严格按照《司法鉴定文书规范》要求,统一文书格式,制作鉴定文书。

司法鉴定业务档案是司法鉴定机构及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业务活动的历史记录,是重要的专业档案。我所统一档案管理,严格执行一案一卷分类立卷,努力做好鉴定档案的归档,管理和使用工作,对省厅在电子档案管理开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非常荣幸的在09司法鉴定所规范年中获得省档案评比优秀单位。

为规范司法鉴定程序,本所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统一接受委托、严格案件受理手续;统一指派鉴定人,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统一鉴定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最新的鉴定标准;统一操作规范,严格按照《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要求实施鉴定。

四、着力规范司法鉴定办公场所,加紧加快我所建设。

五年以来,我所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弱到强,先后设立了接

待室、检查室、,档案管理室,配齐了电脑,打印机、专用电话,档案柜,并且在办公场所,为方便广大委托人,对本所鉴定机构执业范围和执业人员、工作流程,收费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了公示。

在这些外部条件的改善下,我所鉴定效率节节攀升,在群众中的形象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创造了自我宣传的良好效果,并终于在2010司法鉴定所提升年中获得了全省先进集体单位的荣誉称号,单位名称更改为****司法鉴定所。

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开展惠民服务行动,为委托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和免费咨询,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鉴定人进行减免费用,对处于植物状态的被鉴定人、行动不便的被鉴定人及交通困难的被鉴定人我所还组织专业职业人员上门为其服务。

为方便被鉴定人及委托人,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效率,尽快办理,努力为被鉴定人提供良好的鉴定环境和服务。

六、积极拓展司法鉴定业务。

为扩大我所鉴定业务,长期以来,本所用服务优、质量好、效率高去赢得相关单位的认可,对鉴定为达标准的绝不放宽受理,对高难度的认真客观对待,并与法院沟通进一步阐明鉴定结论的科学依据,从而提高鉴定书的采信率。

也因此自成立以来,本所鉴定业务年年稳步增长,特别是采信率均达96%以上,稳健的业务也为本所的未来发展和建设提供了不可或

缺的前提和保障。

本所自成立5年以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发展,抓宣传,抓建设,努力树立机构品牌。在未来的工作中我所将继续坚持积极与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等有关单位保持沟通,针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我们的鉴定所的工作作风,提高思想认识,去除自身缺点,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和司法公正,以优质的服务奉献社会,并将进一步提升司法鉴定队伍的社会形象,提高我所的司法鉴定的社会公信力,努力加大本所在群众中的诚信度,为在今司法鉴定诚信年中取得更好成绩做出坚实的准备。

****司法鉴定所

2011.04.10

下载2003年以来、2007年工作总结和今后5年及2008年发展思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3年以来、2007年工作总结和今后5年及2008年发展思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及发展战略

    重庆金田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及发展战略 根据集团公司全体股东对公司至2015年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今后五年集团公司的发展思路是:遵循一个方针:即企业经营方针......

    今后五年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今后五年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澜沧建设“世界拉祜文化中心”和“绿色经济通道......

    畜牧局18年和(03-18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及18年和(18-18年)今后5年的工作计划(合集五篇)

    畜牧局2018年和(2003-2018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及2018年和(2018-2018年)今后5年的工作计划 文章标题:畜牧局2006年和(2003-2006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及2007年和(2007-2011年)今后5年的工作......

    畜牧局年终工作总结及今后5年的工作计划(大全5篇)

    畜牧局年终工作总结及今后5年的工作计划 区政府办公室: 根据___市___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总结20xx年和20xx年以来工作及早研究20xx年和今后5年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

    2007-2011年工作总结和今后5年畜牧工作计划

    2007-2011年工作总结和今后5年畜牧工作计划 茌平县畜牧局 一、2007年以来的主要工作(一)工作完成情况 2007年以来,全县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县政......

    2012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及今后的工作计划

    2012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及今后的工作计划 刘礼伟 2012年以来,随着十二五的深入,我社居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社居各项事业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在具体的......

    花厅村现状调查及今后发展思路

    花厅村现状调查及今后发展思路我熟知花厅村的工作难度之大,脱贫致富的难度之难,为了该村的发展,为了给领导分忧,我毅然申请了到花厅村去,党组织安排我到花厅村作驻村干部并兼任党......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

    摘要:中国农村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农村原有的养老保障体系正在被打破,而新的保障体系尚未形成。本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对今后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