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
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
2011-07-06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1-2000)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1.2-2002)中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提出、批准并归口管理。本标准由民族文化宫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长虹、史金波。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董文良、杨崇清、黄润华、吴贵飙、艾合买提、崔光弼、宝音、先巴。
引 言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相互交往与相互促进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不仅创造了自身的文化,也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注入了丰富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及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点。目前我国传世的少数民族文字有30余种,古籍卷帙浩繁。它们既是各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保护少数民族古籍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文化政策,也是编制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的政策依据。
2006年,文化部公布了《古籍定级标准》,当时考虑到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与汉文古籍,以及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之间在产生、发展、流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和复杂性,未将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列为定级对象,决定另行编制标准。2008年11月,此项工作正式启动。
在广泛听取、吸纳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参照文化部2006年8月5日发布、同年10月1日实施的《古籍定级标准》,兼顾全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现存的实际情况,依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有时限又不唯时限和民族古籍文种平等五项原则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定级对象是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中国现存各少数民族文字其他特种古代文献,如甲骨、简策、金石、舆图、书札、契约、文告、档案,以及跨境民族在境外产生的属于他国的同文种古籍,不在本标准定级范围之内。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基本术语和定义、定级总则、细则以及古籍的级别。本标准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型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物管理所、考古所、民族宗教研究机构、寺庙,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收藏、保护、整理和利用工作;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等国内相关业务单位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WH/T××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WH/T22—2006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 GB/T3792.7—2008古籍著录规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
主要指1912年以前在中国及其历史疆域(含少数民族历史上建立的地方辖区)内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或印制的传本。考虑到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与汉文古籍在产生、发展、流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和复杂性,本标准有条件地将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时代下限延至1949年(含1949年)。具体界定,见细则5.1。
3.2
版本
抄写或印制而形成的传本。
3.2.1
写本
缮写而成的传本。一般指宋代以前缮写,宋代及以后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组织编纂缮写或名
家缮写、以及用特殊材料缮写的文献。
3.2.1.1
泥金写本
用特制的泥金写于磁青纸上的传本,也称金汁写本。
3.2.1.2
泥银写本
用特制的泥银写于磁青纸上的传本,也称银汁写本。
3.2.2
稿本
指作者亲笔书写的手稿本、改写的修改稿本及清稿本。
3.2.3
抄本
依据某一底本手工抄录而成的传本。
3.2.4
彩绘本
用多种颜色绘制而成的传本。
3.2.5
刻本
雕版印制而成的传本。
3.2.5.1
初刻本
第一次雕版印制的传本。
3.2.5.2
重修本
也称修补本或修补版。指用修补过的旧版印制的传本。
3.2.5.3
朱印本
在版面上敷以朱色印制的传本。
3.2.6
活字本
活字印本的简称。将泥、木、铜等中国传统活字摆成印版,再敷墨覆纸印制的传本。
3.2.6.1
泥活字印本
制造泥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制的传本。
3.2.6.2
木活字印本
制造木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制的传本。
3.2.6.3
铜活字印本
制造铜活字摆成印版,敷墨覆纸印制的传本。
3.2.7
套印本
套色或套版印制的传本,包括套色印本和套版印本两种。早期为一版分色套印,称为敷彩印本。明代后期发展成两版或多版分色套印。
3.2.7.1
朱墨套印本
以朱色和墨色两种颜色套版印制的传本。
3.2.7.2
多色套印本
用三种以上颜色套版印制的传本。包括三色、四色、五色套印本。
3.2.8
铜版印本
以铜为版,施以腐蚀药剂制成印版,而后敷墨覆纸印制的传本。
3.2.9
贝叶本
用铁笔将文字刻写于经过处理的贝叶上,再施以小桐子油拌烟墨刷制形成的传本。
3.2.10
影印本
使用照相技术摄制某一既存版本的图像,再将此图像制成印版印制的传本。
3.2.11
石印本
利用多孔石质平板,经处理后制成印版,上机印制的传本。
3.2.12
铅印本
使用铅活字制成印版,再利用机械印制的传本。
3.2.13
批点本
指书叶上有评论及圈点的传本。
3.2.14
批校题跋本
指带有批、校、题、跋的传本。对书的内容进行品评而形成的批语谓之批;依据不同传本
和有关资料,与底本文字进行核勘,记载核勘文字谓之校;批、校均俱者谓之批校;学者或藏书家对某一传本的内容、版本源流及其价值等所写的评论、鉴赏、考订、记事等文字,通称题跋,也称题识。
3.2.15
初印本
第一次印制的传本。
3.2.16
孤本
指传世只有一部的书籍,或指一书的某一版本传世只有一部的书籍。
3.2.17
合璧本
以两种或多种文字抄写印制的传本。
3.2.18
残本
内容残缺不全的传本。
4总则古籍划分级别的指导原则。
4.1历史文物性原则
侧重以古籍传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其价值体现在:一是指其版印、抄写时代较早,具有珍藏价值;二是指其可以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实物见证,具有文物价值。4.2学术资料性原则
侧重以古籍反映的学科内容为衡量尺度。其价值体现在:一是内容重要,精校细勘,文字讹误较少,注疏缜密;二是学术见解独到,有学派特点或系统归纳众说,或在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方面,资料比较集中完备或稀见。4.3艺术代表性原则
侧重以古籍版本具有的印刷技术,抄写、手绘水平和装帧形式特征为衡量尺度。其价值体现在:能够反映古代各种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成熟水平;能够反映古籍各种装帧形制的演变;能够反映古籍版式、插图、抄写、手绘艺术及雕版制作工艺成就;能够反映古代造纸工艺及其他
书写材料加工制作的变化与进步。4.4有时限又不唯时限原则
指确定古籍的级别时,在坚持有时限性的前提下,视其价值及保存状况可采取适度灵活性定级。即古籍以历史文物性衡量应定为某一级别时,而按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衡量,价值特别重要的可上靠一个级别,残本或书品较差的则下调一个级别。4.5民族古籍文种平等原则
侧重以科学态度正视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强调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定级时享有平等权利。即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都有特别重要、重要、比较重要和一定价值之分,应在各等级中客观体现。允许不同文种的少数民族古籍在同等级别划分上存在适度差异。
5细则
5.1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下限延伸界定规则
考虑到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与汉文古籍相比,在产生、发展和流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和复杂性,本标准有条件地将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时代下限延伸至1949年(含1949年)。其规则指以少数民族文字抄写、印制,以传统方式著述、装帧,并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1949年以后抄写或翻印的这类书籍中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传本亦应加以保护,但不属于古籍概念范畴。1912年至1949年产生的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无直接关系的书籍,也不属于古籍概念范畴。
5.2难以断代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定级
对原书未标识年代的古籍应尽量根据其内容及其他信息进行鉴别,推定大致年代,划入相对应的等级。所谓其他信息指书籍的纸张、字体、墨色、版式、行款、词法句法结构、作者、抄书人、传承关系、装帧形式、制作工艺和其他相关佐证资料等。对这类古籍定级应采取谨慎的科学态度,要有一定依据。
5.3少数民族文字与汉文合璧古籍的定级
按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执行。5.4三种以上(含三种)不同文种合璧古籍的定级
按多文种合璧古籍定级标准执行。
5.5古白文、古瑶文、古布依文、古侗文、古哈尼文、古苗文等古籍的定级
参照古壮字古籍定级标准执行。
5.6哥巴文、玛丽玛萨文、尔苏沙巴文古籍的定级
参照东巴文古籍定级标准执行。
5.7少数民族使用外国语言文字撰著古籍的定级
历史上,少数民族用梵文、波斯文、阿拉伯文等外国语言文字与本民族语言文字合璧撰著的古籍,属于本标准定级范围。纯粹用外国语言文字创作的反映本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作品也适宜本标准定级范围。5.8跨境民族文字古籍的定级
跨境民族在他国产生的同一民族文字古籍属于他国古籍,不在本标准定级范围之内。但是在历史疆域内产生的古籍,或境外同一民族的作者由他国入籍中国,并在中国境内撰著的古籍,或作者属于中国人,在他国以本民族语言文字撰著、翻译或传抄的古籍应属于本标准定级范围。5.9 本标准尚未涵盖而未来新涉及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定级按其文种类型、古籍特征等情况,可参考相应文种古籍的定级标准定级,待修订标准时再作具体规定和调整。6定级标准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分为一、二、三、四级。具体条款如下: 6.1佉卢字古籍
6.1.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6.1.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2焉耆—龟兹文古籍 6.2.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6.2.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3突厥文古籍
6.3.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6.3.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4于阗文古籍
6.4.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6.4.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5粟特文古籍
6.5.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6.5.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6回鹘文古籍
6.6.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印本、抄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印本、抄本。6.6.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7契丹文古籍
6.7.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刻本、抄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刻本、抄本。6.7.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
6.8西夏文古籍
6.8.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印本、抄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印本、抄本。
6.8.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9女真文古籍
6.9.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刻本、抄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刻本、抄本。6.9.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6.10八思巴字古籍 6.10.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内容比较完整或存留部分较多的稀见写本、刻本、抄本。
——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写本、刻本、抄本。6.10.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残本。
6.11藏文古籍
6.11.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唐代(吐蕃)时期抄写的虽为残本,但却有能够反映古籍重要内容、成书时间等信息的传本。——元代及其之前(公元1367年及其以前)写、印且卷帙比较完整的传本。——明代(公元1368年至1643年)稀见传本、孤本。
——明清两代(公元1368年至1911年)朝廷及地方组织编纂的鸿篇巨制。——明清两代著名学者代表性著作的稿本、批校题跋本。
——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以前)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6.11.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元代及其之前的残本。——清乾隆及其之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名家名著的初印本。——清嘉庆至清末时期的稀见传本、孤本。
——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地方组织编纂的鸿篇巨制。6.11.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年至1850年)的传本。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
——清代晚期采用新技术印制的石印本、铅印本、影印本的初印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
6.11.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藏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2察合台文古籍 6.12.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清嘉庆至清末时期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6.12.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年至1850年)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2.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
——民国时期名家名著的重要稿本。
6.12.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民国时期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等各民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3蒙古文(包括回鹘式蒙古文、托忒文)古籍 6.13.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雍正及其之前(公元173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乾隆时期(公元1736年至1795年)内府写、印,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清乾隆时期名家名著的写本、稿本、刻本或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清乾隆至清末时期朝廷组织编纂的鸿篇巨制。6.13.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乾隆时期抄写、印制的传本。
——清乾隆至清末时期(公元1736年至1911年)用特殊纸张写、印,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年至1850年)内府写、印的传本。
——清嘉庆、道光时期名家名著的稿本、写本、刻本,或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3.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嘉庆、道光时期的传本。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内府写、印的传本。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名家名著的稿本、写本、刻本,或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清代采用新技术印制的石印本、影印本的初印本。
——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
6.13.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咸丰至清末时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蒙古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4满文古籍
6.14.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雍正及其之前(公元173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乾隆时期(公元1736年至1795年)内府写、印,卷帙完整的传本。——清乾隆时期名家名著的重要写本、稿本、刻本或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清乾隆至清末时期朝廷组织编纂的鸿篇巨制。6.14.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乾隆时期的传本。
——清乾隆至清末时期(公元1736年至1911年)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年至1850年)内府写、印的传本。
——清嘉庆、道光时期名家名著的重要写本、稿本、刻本或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4.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嘉庆、道光时期的传本。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内府写、印的传本。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名家名著的重要写本、稿本、刻本,或著名人士的批校题跋本。——清代晚期采用新技术印制的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的初印本。
——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
6.14.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咸丰至清末时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满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5彝文古籍
6.15.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6.15.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至1850年)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著名毕摩、慕史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5.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著名毕摩、慕史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6.15.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彝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6傣文古籍
6.16.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的精抄本、贝叶本。6.16.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至1850年)的传本。——清嘉庆至清末时期著名人士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
——书册首页或末页中标明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抄写供奉某寺的民国初年(公元1919年)以前的抄本、贝叶本。
6.16.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著名人士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民国时期以特殊工艺制作的写本、贝叶本。6.16.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傣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7东巴文古籍
6.17.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6.17.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至1850年)的传本。——清嘉庆至清末时期著名大东巴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7.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著名大东巴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6.17.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品相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纳西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8古壮字古籍
6.18.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6.18.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至1850年)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著名师公、道公、麽公、歌王、歌师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8.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著名师公、道公、麽公、歌王、歌师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6.18.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壮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19水书古籍
6.19.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乾隆及其之前(公元179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用特殊纸张印写,或以特殊工艺制作,或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传本。6.19.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至1850年)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著名水书先生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
——无明确年款,但纸质古旧、字体古朴、抄写精良、装帧典雅或制作工艺特殊的稀见传本;或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确定为早期的、流传较少的、具有重要历史和学术价值的传本。6.19.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流传较少,或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著名水书先生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6.19.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无明确年款,但可以确定为1912年之前形成的,传本较多,流布较广,历史、学术、艺术价值均较为一般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水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20朝鲜文古籍
6.20.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民国以前(公元1912年以前)的稀见传本。——民国以前著名人士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6.20.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民国以前流传较少、书品较好、卷帙完整的传本。6.20.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民国以前流传较多,或书品较差、卷帙残损的传本。
——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且原本散佚的重要传本。
——民国时期著名人士的稿本、抄本、批校题跋本。6.20.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民国时期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
——民国时期以传统著述方式和装帧形式成书的、反映朝鲜族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具有重要价值及传承意义的书籍。6.21多文种合璧的古籍 6.21.1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清雍正及其之前(公元1735年及其以前)的传本。——清乾隆时期(公元1736年至1795年)内府写、印的传本。——清乾隆时期的稀见传本、孤本。6.21.2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乾隆时期的传本。
——清嘉庆至清末时期(公元1796年至1911年)的稀见传本、孤本。——清嘉庆、道光时期(公元1796年至1850年)内府写、印的传本。6.21.3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嘉庆、道光时期的传本。
——清咸丰至清末时期(公元1851年至1911年)内府写、印的传本。6.21.4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清咸丰至清末时期的传本。
——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以1912年之前形成的原本为底本翻印或抄写的传本。
参考文献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编委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修订本编委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修订本·卷一至卷五.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2009 [2]史金波,黄润华.中国历代民族古文字文献探幽.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吴元丰.北京地区满文图书总目.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4]张公瑾.我国傣族古籍.民族图书馆学研究
(四).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5]赵世红.关于东巴文古籍定级的若干问题.民族图书馆学研究
(四).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6]潘朝霖.水书古籍抢救状况及版本鉴定审视.民族图书馆学研究
(四).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7]王元鹿等.中国文字家族.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 [8]新疆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新疆少数民族古籍论文选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9]张铁山.突厥语族文献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10]买提热依木·沙依提.突厥语言学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1]徐惟诚,田胜利.中国大百科全书(精粹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12]聂鸿音.中国文字概略.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13]牛汝极.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14]张公瑾,黄建明,岭福祥.民族古文献概览.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15]中央民族大学彝文文献编译室.彝文文献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新疆民族辞典.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17]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委文化司.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 [18]戴庆夏,许寿椿,高喜奎.中国各民族文字与电脑信息处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1 [19]中华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华民族古文字图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 [20]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语言文字》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21]陈永龄.民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22]中华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华民族古文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术语和定义索引
(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B 版本﹍﹍﹍﹍﹍﹍﹍﹍﹍﹍﹍﹍﹍﹍﹍﹍﹍﹍﹍﹍﹍﹍﹍﹍﹍﹍﹍﹍﹍﹍﹍﹍﹍3.2 贝叶本﹍﹍﹍﹍﹍﹍﹍﹍﹍﹍﹍﹍﹍﹍﹍﹍﹍﹍﹍﹍﹍﹍﹍﹍﹍﹍﹍﹍﹍﹍﹍﹍3.2.9 C 彩绘本﹍﹍﹍﹍﹍﹍﹍﹍﹍﹍﹍﹍﹍﹍﹍﹍﹍﹍﹍﹍﹍﹍﹍﹍﹍﹍﹍﹍﹍﹍﹍﹍3.2.4 残本﹍﹍﹍﹍﹍﹍﹍﹍﹍﹍﹍﹍﹍﹍﹍﹍﹍﹍﹍﹍﹍﹍﹍﹍﹍﹍﹍﹍﹍﹍﹍﹍﹍3.2.18
抄本﹍﹍﹍﹍﹍﹍﹍﹍﹍﹍﹍﹍﹍﹍﹍﹍﹍﹍﹍﹍﹍﹍﹍﹍﹍﹍﹍﹍﹍﹍﹍﹍﹍3.2.3 重修本﹍﹍﹍﹍﹍﹍﹍﹍﹍﹍﹍﹍﹍﹍﹍﹍﹍﹍﹍﹍﹍﹍﹍﹍﹍﹍﹍﹍﹍﹍﹍﹍3.2.5.2 初刻本﹍﹍﹍﹍﹍﹍﹍﹍﹍﹍﹍﹍﹍﹍﹍﹍﹍﹍﹍﹍﹍﹍﹍﹍﹍﹍﹍﹍﹍﹍﹍﹍3.2.5.1 初印本﹍﹍﹍﹍﹍﹍﹍﹍﹍﹍﹍﹍﹍﹍﹍﹍﹍﹍﹍﹍﹍﹍﹍﹍﹍﹍﹍﹍﹍﹍﹍﹍3.2.15 D 多色套印本﹍﹍﹍﹍﹍﹍﹍﹍﹍﹍﹍﹍﹍﹍﹍﹍﹍﹍﹍﹍﹍﹍﹍﹍﹍﹍﹍﹍﹍﹍3.2.7.2 G 稿本﹍﹍﹍﹍﹍﹍﹍﹍﹍﹍﹍﹍﹍﹍﹍﹍﹍﹍﹍﹍﹍﹍﹍﹍﹍﹍﹍﹍﹍﹍﹍﹍﹍3.2.2 孤本﹍﹍﹍﹍﹍﹍﹍﹍﹍﹍﹍﹍﹍﹍﹍﹍﹍﹍﹍﹍﹍﹍﹍﹍﹍﹍﹍﹍﹍﹍﹍﹍﹍3.2.16 H 合璧本﹍﹍﹍﹍﹍﹍﹍﹍﹍﹍﹍﹍﹍﹍﹍﹍﹍﹍﹍﹍﹍﹍﹍﹍﹍﹍﹍﹍﹍﹍﹍﹍3.2.17 活字本﹍﹍﹍﹍﹍﹍﹍﹍﹍﹍﹍﹍﹍﹍﹍﹍﹍﹍﹍﹍﹍﹍﹍﹍﹍﹍﹍﹍﹍﹍﹍﹍3.2.6 K 刻本﹍﹍﹍﹍﹍﹍﹍﹍﹍﹍﹍﹍﹍﹍﹍﹍﹍﹍﹍﹍﹍﹍﹍﹍﹍﹍﹍﹍﹍﹍﹍﹍﹍3.2.5 M 木活字印本﹍﹍﹍﹍﹍﹍﹍﹍﹍﹍﹍﹍﹍﹍﹍﹍﹍﹍﹍﹍﹍﹍﹍﹍﹍﹍﹍﹍﹍﹍3.2.6.2 N 泥活字印本﹍﹍﹍﹍﹍﹍﹍﹍﹍﹍﹍﹍﹍﹍﹍﹍﹍﹍﹍﹍﹍﹍﹍﹍﹍﹍﹍﹍﹍﹍3.2.6.1 泥金写本﹍﹍﹍﹍﹍﹍﹍﹍﹍﹍﹍﹍﹍﹍﹍﹍﹍﹍﹍﹍﹍﹍﹍﹍﹍﹍﹍﹍﹍﹍﹍3.2.1.1 泥银写本﹍﹍﹍﹍﹍﹍﹍﹍﹍﹍﹍﹍﹍﹍﹍﹍﹍﹍﹍﹍﹍﹍﹍﹍﹍﹍﹍﹍﹍﹍﹍3.2.1.2 P 批点本﹍﹍﹍﹍﹍﹍﹍﹍﹍﹍﹍﹍﹍﹍﹍﹍﹍﹍﹍﹍﹍﹍﹍﹍﹍﹍﹍﹍﹍﹍﹍﹍3.2.13 批校题跋本﹍﹍﹍﹍﹍﹍﹍﹍﹍﹍﹍﹍﹍﹍﹍﹍﹍﹍﹍﹍﹍﹍﹍﹍﹍﹍﹍﹍﹍﹍3.2.14 Q
铅印本﹍﹍﹍﹍﹍﹍﹍﹍﹍﹍﹍﹍﹍﹍﹍﹍﹍﹍﹍﹍﹍﹍﹍﹍﹍﹍﹍﹍﹍﹍﹍﹍3.2.12 S 石印本﹍﹍﹍﹍﹍﹍﹍﹍﹍﹍﹍﹍﹍﹍﹍﹍﹍﹍﹍﹍﹍﹍﹍﹍﹍﹍﹍﹍﹍﹍﹍﹍3.2.11 T 套印本﹍﹍﹍﹍﹍﹍﹍﹍﹍﹍﹍﹍﹍﹍﹍﹍﹍﹍﹍﹍﹍﹍﹍﹍﹍﹍﹍﹍﹍﹍﹍﹍3.2.7 铜版印本﹍﹍﹍﹍﹍﹍﹍﹍﹍﹍﹍﹍﹍﹍﹍﹍﹍﹍﹍﹍﹍﹍﹍﹍﹍﹍﹍﹍﹍﹍﹍3.2.8 铜活字印本﹍﹍﹍﹍﹍﹍﹍﹍﹍﹍﹍﹍﹍﹍﹍﹍﹍﹍﹍﹍﹍﹍﹍﹍﹍﹍﹍﹍﹍﹍3.2.6.3 X 写本﹍﹍﹍﹍﹍﹍﹍﹍﹍﹍﹍﹍﹍﹍﹍﹍﹍﹍﹍﹍﹍﹍﹍﹍﹍﹍﹍﹍﹍﹍﹍﹍﹍3.2.1 Y 影印本﹍﹍﹍﹍﹍﹍﹍﹍﹍﹍﹍﹍﹍﹍﹍﹍﹍﹍﹍﹍﹍﹍﹍﹍﹍﹍﹍﹍﹍﹍﹍﹍3.2.10 Z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3.1 朱墨套印本﹍﹍﹍﹍﹍﹍﹍﹍﹍﹍﹍﹍﹍﹍﹍﹍﹍﹍﹍﹍﹍﹍﹍﹍﹍﹍﹍﹍﹍﹍3.2.7.1 朱印本﹍﹍﹍﹍﹍﹍﹍﹍﹍﹍﹍﹍﹍﹍﹍﹍﹍﹍﹍﹍﹍﹍﹍﹍﹍﹍﹍﹍﹍﹍﹍﹍3.2.5.3
第二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之我见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之我见
杨长虹
[摘 要]科学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关乎妥善修复保护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之大略,本文为此审慎而细致地就标准制订中的诸方面问题作了专门探究。以求在总体思路、指导原则、细则架构等方面有所明辨,并希冀引起同人争鸣,广集众家之智慧,终成此事。[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 [中图分类号]G25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214(2008)05-0119-03 制订实施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化工作。它对推动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管理工作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道路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目前,文化部已于2006年颁布实施了适用于汉文的《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这为继而制订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提供了可参见的文本及可借鉴的经验。然而,由于各少数民族之间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客观存在的不平衡性及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宗教习俗和居住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产生、流传以及版本特征形成等方面显现出较为复杂的情况。所以,我们在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时,不可能简单地从汉文古籍定级标准直接进行移植。而要在总体思路、指导原则上,尽可能多地考虑民族因素;在制订细则时充分反映和突出民族特点。同时,还要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及建议,使制订出的标准既能够符合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实际状况,又能够确切体现标准的可控性、适应性、一致性等特定内涵。[1]在探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简要回顾一下,我国近30年来包括各民族古籍在内的古籍整理保护事业发展历程,这对理解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具有一定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国家各项改革事业的迅速发展,古籍整理保护工作也跃入新的发展时期。1981年,[中发37号]文件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自那以后,我国古籍整理工作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不断迈向新的进程。1983年,国家民委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座谈会。1984年,国家民委专门成立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2005年,文化部、财政部又联合启动了“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是年,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列入《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5]10号)中。2006年,文化部为推动“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的实施,出台了《古籍定级标准》等若干部颁标准。是年,《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建立由文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民委、新闻出版总署、宗教局、文物局等部门组成的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是年,文化部、国家民委共同决定,尽快制订出台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并委托中华民族图书馆负责组织起草工作。综观上述不难看出,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是时代的需要。
1制订定级标准的总体思路及指导原则 1.1制订定级标准的总体思路
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一个基本,贯穿一条主线。坚持一个基本,即坚持以标准化的核心内涵为基本设计理念,统一标准框架,合理区分等级,科学界定条款,适度放宽准绳。标准化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GB/T 3951—83])也就是说,在实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分级管理中,对大批量不同文种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是一种重复性活动,当中依据的概念、方法被反复应用,而这些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只有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才能达到统一,使业界获得共同遵循的古籍等级管理最佳秩序和由此分享同等政策保护带来的社会效益。
标准化的核心内涵是:①一致性。即对同一属性的事物用统一尺度进行衡量,统一是标准的本质内涵。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和汉文古籍二者本质属性相同,都是古籍。所以,定级标准无论在指导原则还是细则上要基本趋向一致。二是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之间在定级标准中,不因强调特殊性而各不相同,也应遵循一致性的指导原则和细则。这两个一致,体现了共性与个性共存又不失特点的协调统一。②适应性。即体现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细则的兼容和互换特点。兼容要求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定级标准中,依据相同细则,彼此不会产生矛盾;互换要求不同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特点能在少数民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民族文献·地方文献:研究与开发2008(5)·111199·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细则中都得到满足。③可控性。即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细则中的各个条款应是能够适宜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等级区分的最佳选择,能够充分反映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特点和流传情况。④可操作性。即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细则应简约明了,释解清晰,不生歧义,使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能够比较容易准确地归入相应等级中。
贯穿一条主线。即把高效管理、科学保护、妥善修复及合理利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始终作为制订定级标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明确制订定级标准只是标,而实为加强保护修复古籍才是本。因此,不论在制订定级标准中遇到多么复杂的局面和难以解决的问题,都要以这条主线为取法尺度,权衡利弊。不以枝节所惑,顾以大局为重,细心斟酌,反复推敲,择其善而制订标准。同时,还要着重注意处理好一个关系,即谨慎融通应普遍遵循的标准规则与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特殊情况相适应的关系;突破一个关键,即努力破解由于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版本识别困难等因素造成制订定级标准障碍的关键问题。[2] 1.2制订定级标准的指导原则
制订定级标准的指导原则实际上是制订细则过程中应贯彻始终的通则。汉文古籍定级标准提出三性原则,即用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来划分古籍等级,同时又提出不唯时限性,等次上靠、等次下调等原则对等级进行调控。这些原则无疑同样也适用于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的制订,只是在具体应用时要根据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特点加以灵活处置。(1)历史文物性原则。即以侧重于古籍传本产生的时代为衡量尺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其版印、抄写时代较早,具有珍藏价值;二是指其可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实物见证,具有物证价值。(2)学术资料性原则。即以侧重古籍反映的学科内容为衡量尺度。其价值体现在:一是精校细勘,文字讹误较少,注疏缜密;二是学术见解独到,有学派特点,系统归纳众说,或在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方面,资料比较集中、完善或稀见。(3)艺术代表性原则。侧重以古籍版本具有的印刷技术和装帧艺术特征为衡量尺度。价值体现在能够反映古代各种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成熟水平;能够反映古籍各种装帧形制的演变,包括用纸、印制的变化;能够反映古代造纸工艺的进步和印刷技术水平的提高。三性原则实际上归结了善本古籍的特点。(4)不唯时限性原则。即以侧重古籍的实际价值为衡量尺度,将划分古籍等级第一标准的时限性略其次。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在辩证处理古籍产生时限与实际价值关系时,试图做出最佳选择。对此文物家未必苟同,但它的确体现了版本家的藏书观点,反映了古籍不完全同于文物客观存在的事实。(5)民族平等性原则。即以侧重平等看待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产生、流传情况为衡量尺度。它与历史文物性原则有些近似,但含义不完全相同。它侧重强调的是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定级时应享受平等待遇,即使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字古籍产生在近现代或年代不详需推断而定,它也应该与产生于公元2世纪的民族文字古籍有同等评定相应等级的权利。前提条件是,它先要与本民族存世流传古籍按三性原则、不唯时限性原则以及等级上靠或下调原则进行权衡对比。
2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细则构想 ●一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代表性古籍。
(1)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如佉卢文、焉耆-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古藏文、老蒙古文、老傣文等)刻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书籍。
(2)明代及其以前刊刻、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彝文书籍。
(3)明代及其以前写、抄保存较为完整的察合台文书籍。
(4)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印刷,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代表性书籍。
(5)清顺治以前刊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满文书籍。
(6)清乾隆以前刊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规模宏大,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
(7)清代及其以前以古壮文、东巴文、哥巴文、水书、白文、尔苏沙巴文刻印、抄写的孤本书籍。
●二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1)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如怯们卢文、焉耆一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古藏文、老蒙古文、老傣文等)刻印、抄写的残本或残页。
(2)明代至清乾隆时期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刊刻、抄写的书籍。如,察合台文写本、抄本;明永乐年间的女真文书籍;八思巴文抄本;回鹘式蒙古文书籍;托忒式蒙古文写抄本:满文印抄本;藏文印抄本:傣文贝叶经写本;古壮文、东巴文、哥巴文、水书、白文、尔苏沙巴文刻印、抄写较早时期的残本或残页。
●三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1)清嘉庆至清宣统三年的各少数民族文字抄本、印本。
(2)难以断代,但推定或公认年代早于民国,且具有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的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
●四级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1)1912年至1949年,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刻印、抄写,具有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的珍稀书籍。
(2)1949年以后,抄写或影录已亡佚的少数民族文字珍稀书籍。3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细则构想说明
●关于一级的划分
(1)唐五代以前(10世纪上半叶前)产生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有怯们卢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吐蕃时期的古藏文等。这些古籍都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分别在甘肃敦煌、新疆吐鲁番、西夏黑水城遗址等地考古发现的,大多流失国外,国内保存凤毛麟角。北宋至元代(10世纪下半叶至14世纪下半叶)产生、印抄写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有回鹘文、契丹文、古藏文、察合台文、女真文、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民族文献·地方文献:研究与开发2008(5)·112200·文、西夏文、老傣文等,是我国现存最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珍如拱璧。故应该定为一级。(2)元至明代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藏文书籍;元至明代的八思巴文刻本;明代及其以前刊刻、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彝文书籍;明代抄写较为完整的老傣文书籍;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以前刊印、抄写保存较为完整的满文书籍。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刊印、抄写的各少数民族文字鸿篇巨制书籍;清代及其以前印抄写的古壮文、东巴文、哥巴文、水书、白文、尔苏沙巴文的孤本书籍;明代及其以前用特殊纸张印刷,具有特殊装帧形式和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这些古籍的文物性、学术性、艺术性价值都很高,且传世稀少。根据三性原则、不唯时限性原则及民族平等性原则,均应定为一级。
●关于二级的划分
(1)根据不唯时限性等次下调原则,将元代及其以前(包括辽、西夏、金、蒙古时期)以各少数民族文字(如怯们卢文、焉耆—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古藏文、老蒙古文、老傣文等)刻印、抄写的残本或残页,定为二级。
(2)明代至清乾隆六十年(1368年—1795年)刊刻、抄写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在存量上同一级古籍相比有较为显著的增加,但仍为稀世罕见,且年代相对久远,传承今世,实属不易,故应定为二级。当然,已经上靠一级的明代至乾隆六十年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除外。
●关于三级的划分(1)清嘉庆至宣统三年(191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段时期,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总量要超过清乾隆以前的总合,但是与汉文占籍相比存量仍然很小,特别是其中一些民族,尽管历史上很早便产生了文字,可流传至今所能见到的古籍却是鲁殿灵光,天水之遣,不可多得。故而将此时期产生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划定为三级应是明智之举。
(2)难以断代,但公认早于1911年以前,且具有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价值和保持传统印装、抄写特征的各少数民族文字书籍,应定为三级。作如此考虑缘由有二:一是古籍定级首要遵循的标准应是以成书年代为尺度进行衡量,但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中不注成书年代的书籍非常多,所以必须有所变通,否则无法操作。二是此变通不能随意为之,如果不加限制,肆意分级,势必会违反定级的基本法则。所以,面对不注年代的书籍应尽量根据内容仔细判别,推定其大致年份,划入相应等级。对于实在无法推定,但专家公认早于民国,且是孤本、稀见珍本的可划入一级;传世较少、残缺较多的划入二级;其他应全部划入三级。这样可尽力避免古籍错划级别,又能使珍本民族文字古籍受到应有重视。
●关于四级的划分
(1)划入四级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为普通古籍,其下限定在1949年以前,这反映了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流传至今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中写抄本很多,大于印本,它反映了少数民族书籍的传承特点和文化传统。也就是说,1912年至1949年抄写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以三性原则判断,未必不是最具代表性且今世所存较为古老的少数民族文字传本。二是少数民族大多地处边疆,社会发展相对滞缓,所以,以传统方式产生传统书籍这种情况延续比内地及沿海地区时间要长一些。故这一时期刻印、抄写的具有少数民族社会、历史、传统文化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均应定为四级,以便妥善保护。
(2)有些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是1949年以后抄写或影录的,大多属已亡佚的少数民族文字珍稀书籍。按三性原则及不唯时限性原则,也应定为四级。但是,这一情况不能随意延伸。以上仅是理论层面的大略探求,在实际制订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定级标准时,免不了会在一些条款定夺上遇到较为复杂而又棘手的问题,远非区区千言所能一一辩明。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在存量上、版本鉴定上有许多模糊不清的问题,直接影响定级条款尺度的权衡与设置。二是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种众多,不可能希冀有通晓所有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的通才,将定级标准制订工作全部包揽,一通到底。只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汇聚一起,紧密合作,充分协商,达成共识,才能制订出符合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实际情况并在实际应用中经得起检验的定级标准。
[参考文献]
[1]黄润华,史金波.少数民族古籍版本学———民族文字古籍[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2]杨慧漪.《古籍定级标准》中的“级别等次”和“四原则”释评[J].图书与情报,2007(5):89-91,96.
[作者简介]杨长虹,男,中华民族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此文发表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5期
第三篇:简帛古籍定级标准
简帛古籍定级标准(初稿)
2011-07-06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GB/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中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北京大学、国家图书馆。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朱凤瀚、汪桂海、曹菁菁。参与修订人员:李致忠、王素、李零、刘乐贤、赵平安。修订执笔人:向辉。
引 言
纸张发明并且普遍用于书写之前,中国古代有很长一段时期使用简牍与缣帛作为主要的书写载体。以简帛制作的书籍,其装帧形式、书写格式等方面对后世的纸质书籍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二十世纪初我国西北地区开始发现汉代简牍以来,越来越多的珍贵简帛古籍陆续发掘出土,许多失传典籍重新面世,为文史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对近百年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简帛文献研究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显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简帛古籍尤其自身的特点,与纸质古籍通同定级难以反映其固有特性。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1年第19号令发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和《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所记文物定级的有关精神,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定级对象:汉文简帛古籍。汉文文书类简帛文献,非书籍的帛画,以及非汉文简帛文献等,不在本定级范围之内。
简帛古籍定级标准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简帛古籍基本术语和定义,以及简帛古籍的级别。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全国各级各类型博物馆、图书馆、文物管理部门、考古部门、高等院校等单位的汉文简帛古籍保护、整理工作,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相关业务单位使用。术语和定义
2.1 简帛古籍
中国古代书写于简牍或缣帛上典籍的简称。主要指二十世纪初迄今在中国出土的简帛书籍,所属年代自先秦至魏晋。2.2 简牍
古人用竹或木做成的书写材料的统称,包括简册、牍、觚等。2.2.1 简册
古人将竹或木加工成用于书写的细长竹木片,称简。将简札以绳编联起来,即为册。简册的编绳依简的长短之异而有二至四道之别。简册多用于书写典籍、各类文书及遣册,也可用于绘制典籍中的插图。
2.2.2 牍
是用木或竹加工成的较宽的板状书写材料。牍多用来书写信札、契约等,亦有书写典籍或绘制地图者。
2.2.3 觚
是将一根竹、木条削出多个平面而成的多棱的柱状书写材料,有三面至八面不等。多用于书写字书或临时记事、起草等。
2.3 缣帛
帛,或称缣帛,指用于书写的绫、绢、缣等丝织品。多用于书写信札、文书、典籍等。定级原则
简帛古籍定级取决下面两条原则。
3.1 以价值高低区分等级
简帛古籍存在的年代自先秦至魏晋,跨越千馀年。确定简帛古籍的级别,应综合考虑其文献、文物、艺术价值的高低。
3.2 兼顾完残程度
简帛古籍的文献、文物、艺术价值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与出土情况和现存状况有关。因此,简帛古籍定级应考虑简帛的完残程度。定级标准
本标准将简帛古籍定为一、二、三级。具体如下:
4.1 一级简帛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的文献、文物、艺术价值,且现存状况基本完好的简帛古籍。
具有重要文献、文物、艺术价值的简帛古籍主要包括:
——对解决学术史上关键问题有重要价值的简帛古籍;
——反映相关历史时期科技、文化、宗教等方面成就的重要简帛古籍;
——反映相关历史时期政治、法律、军事、经济等方面典章制度的重要简帛古籍。
——反映相关历史时期重大史事与著名历史人物事迹的重要简帛古籍。
○具有特别重要的文献、文物、艺术价值,但现存状况较差的简帛古籍。
4.2 二级简帛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重要文献、文物、艺术价值,但现存状况较差的简帛古籍。
○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献、文物、艺术价值,且现存状况基本完好的简帛古籍。
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献、文物、艺术价值的简帛古籍主要包括:
——对解决学术史上关键问题有比较重要参考价值的简帛古籍;
——反映相关历史时期科技、文化、宗教等方面成就的比较重要的简帛古籍;
——反映相关历史时期政治、法律、军事、经济等方面典章制度的比较重要的简帛古籍。
——反映相关历史时期的重大史事与著名历史人物事迹的比较重要的简帛古籍。
4.3 三级简帛古籍定级标准
○具有一定文献、文物、艺术价值的简帛古籍。
此类简帛古籍出土或现存状况较差,但出数量稀少,在反映早期典籍的文本和流传特点方面,非传世典籍所能比拟,一律归入本级别。
参考文献
1.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中华书局影印本,1999年。
2.王国维《简牍检署考校注》,胡平生、马月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马衡《中国书籍制度变迁之研究》,载《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华书局,1996年。
4.余嘉锡《书册制度补考》,载《余嘉锡论学杂著》,中华书局,1977年。
5.陈梦家《由实物所见汉代简册制度》,载《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
6.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7.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8年。
8.李均明、刘军《简牍文书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第四篇:古籍定级规则-国家图书馆
古籍定级规则
目 次
前言 ……………………………………………………………………… 引言 ……………………………………………………………………… 1 范围 …………………………………………………………………… 2 术语和定义 …………………………………………………………… 3 定级 ……………………………………………………………………
前 言
本文件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中的规定编写。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国庆、李致忠。
本文件参与起草人:张志清、陈红彦、陈先行、刘乃英、吴格、沈乃文、程有庆、赵前、徐忆农、鲍国强、唐桂艳、王清原、韦力、杨居让、童正伦。
引 言
普通形制的古籍是现存汉文古籍的主体,因其书写、印制时代不同,具有不同的文物价值;因其内容差异,具有不同的学术价值;因其写、印技艺不同,具有不同的艺术价值。研究古籍传本的这些特征与异同,鉴别其版本的优劣与真伪,进而确定其级别等次,对古籍的整理与保护,十分必要。
根据中国善本古籍藏品定级的相关精神,参照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提出的鉴别古籍善本的“三性原则”,以及列举的九项“善本收录条件”(习称“三性九条”),结合中国古籍的存藏现状,特制定本文件。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古籍的术语和定义,以及古籍的级别和等次。本文件的定级对象:普通形制的古籍。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的古籍保护、整理和利用,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单位参考使用。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古籍
中国古代典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印制于1912年以前的普通形制典籍。2.2 版本
使用雕版、活字排版以及其他方式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通常也包括抄写的各种传本。2.3 版本类型
使用不同写印技术制作而成的各类版本总称。2.3.1 刻本
雕版印制书籍的统称。雕刻木板以成反字版片,经敷墨覆纸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 影刻本
依据某一底本覆纸影摹其图文及版式,再行雕刻木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3 翻刻本
依据某一刻本经过翻雕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4 朱印本
在雕版上敷以红色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5 蓝印本
在雕版上敷以蓝色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6 套印本
套色或套版印制的古籍传本。早期为同版分色印制,元代以后发展为两版或多版分色套印。
2.3.7 敷彩印本
在一块雕版上根据需要敷以不同颜色而印成的古籍传本。
2.3.8 套版印本
用两套或多套大小不同的雕版,根据需要分别敷以相同或不同颜色,依次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常见以朱、墨两色印成的朱墨套印本,又有用三色以上印成的三色、四色、五色等套印本。
2.3.9 饾版拱花印本
运用饾版、拱花技法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制作大小、形状不同的雕版,敷以不同颜色,依次刷印,因版片零碎,状如饾饤,称饾版印本。
制作凹凸雕版,覆纸压印,使图案花纹线条凸现纸面,称拱花印本。2.3.10 钤印本
以印章着色直接有序地钤盖在书叶上而形成的印谱类传本。2.3.11 金属版印本
用金属材质制成整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12 磁版印本
用磁土制成泥版雕刻阳文反字,火烧令坚,再敷墨覆纸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13 活字泥版印本
选用旧有阳文反字的木质雕版作为字源,将特制泥条的一端压于木质雕版的单个文字上,制成阴文正字的泥质字模,再按照书的内容,检用对应的泥质字模排成书版,而后压于特制的泥版上,制成阳文反字的泥质印版,再敷墨覆纸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14 影印本
使用照相技术摄取底本的图文,制成印版后用机械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15 珂罗版印本
又称玻璃版印本。将底本图文晒印于特殊玻璃版上,用机械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16 石印本
使用特殊制剂和技术,对多孔石质平版进行处理制成印版,用机械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包括影印和非影印两种技法。2.3.17 铜版印本
将底本图文蚀刻、雕刻在铜质基材上制成印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18 活字本
活字排印本的统称。利用泥、木、铜、锡、铅、铁等材质,按照传统制作方式而制成的活字摆成印版,再敷墨覆纸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其中,以铜、锡、铅、铁等材质活字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称为“金属活字印本”。2.3.19 泥活字印本
以泥质活字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0 木活字印本
以木质活字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1
铜活字印本
以铜为材料制成活字,经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2
锡活字印本
以锡为材料制成活字,经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3
铅活字印本
以铅为材料制成活字,经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4
铁活字印本
以铁为材料制成活字,经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2.3.25 活字套印本
以活字和套印两种方式结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包括同色和不同色套印。2.3.26 写本
缮写而成的古籍传本。包括宋代及其以前的抄写本;元代及元以后由中央政府组织编纂各书的内府抄写本;历代名家的抄写本;佛经、道经的各类抄写本等。2.3.27 稿本
分为手稿本、修改稿本、清稿本。著者亲笔缮写的书稿,称手稿本;著者亲笔修改自著的抄本、刊本,称修改稿本;只是倩人誊抄而著者未加任何修改的书稿,称清稿本。2.3.28 抄本
依据某一底本缮写誊抄而成的古籍传本。2.3.29 影抄本
又称影写本。依据某一底本覆纸影摹其图文及版式而成的古籍传本。
2.3.30 彩绘本
用多种颜色写绘而成的古籍传本。2.3.31 批校题跋本
带有批、校、题、跋的古籍传本。对书的内容进行品评、圈点而形成的批语谓之批;记载不同传本文字异同的谓之校;批、校均具者谓之批校;对底本内容、版本源流及其价值等所作的评述、鉴赏、考订、记事等文字,统称题跋。文字简略者称题识。
2.3.32 过录本
过录他本所载批校题跋的古籍传本。
2.3.33 特殊纸张印本
用特殊纸张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如公文纸、罗纹纸等印本。定级 3.1 定级原则
依据古籍所具有的文物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作为评定等级的原则。确定古籍级别并须实行有时限不唯时限原则,即首先是要划分时限,但又不以时限为唯一的区分准则。凡一书按时代衡量属于下一级别,而按文物、学术、艺术或所具有的特殊历史意义衡量应属于上一级别者,即可将其定为上一级别。同样,凡一书按时代衡量应属上一级别,而实际存况过差远失应有价值者,即应将其定为下一级别。
将现存古籍划分为一、二、三、四级,一至三级为善本。各分甲、乙、丙三个等次;四级是普通版本古籍,不再划分等次。3.2 一级古籍
具有特别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3.2.1一级甲等古籍
——宋代(包括辽、西夏、大理、金、蒙古等时期)及宋以前各代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3.2.2 一级乙等古籍
——元代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
——明清时期各学科著名学者代表性著作的手稿本。3.2.3 一级丙等古籍
——明清时期著名学者的重要批校题跋本。
——明清时期特别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抄本。
注:原本已佚。
——明代活字印本、具有代表性的套印本。——明代使用特殊纸张的印本、抄写本。——明代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古籍传本。
——明正德十六年(1521)前精刻精印的插图本、精美的彩绘本。——明代使用饾版拱花及其他特殊技法印制的古籍传本。——明代纂修《永乐大典》零本。
——清代中央政府组织编纂的超大部帙的古籍原足本。3.3 二级古籍
具有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3.3.1 二级甲等古籍
——明洪武元年(1368)至正德十六年(1521)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明清时期各学科著名学者代表性著作的修改稿本、一般著作的手稿本。——明嘉靖元年(1522)至清乾隆六十年(1795)印制、抄写的元代及元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古籍传本。
——清代纂修《四库全书》底本。
——明清时期著名藏书家的重要批校题跋本。——明清时期地方割据政权印制的重要古籍传本。——明清时期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抄本。
注:原本尚存。
3.3.2 二级乙等古籍
——明嘉靖元年(1522)至隆庆六年(1572)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明万历元年(1573)至明末印制的朱印本、蓝印本、钤印本。——清顺治元年(1644)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的活字印本、活字套印本。
3.3.3 二级丙等古籍
——清代纂修《四库全书》原本零帙。——明清时期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刻本。
——明代泰昌,南明弘光、隆武,清代祺祥等年号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明末至清乾隆六十年(1795)具有代表性的套印、敷彩印及铜版、金属版印的古籍传本。
——明万历元年(1573)至清乾隆六十年(1795)精刻精印的插图本、精美彩绘本。
——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以及泥活字、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及铁活字印本。
——清代利用特殊技术、材料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清代具有特殊装帧形式的古籍传本。3.4 三级古籍
具有比较重要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3.4.1 三级甲等古籍
——明万历元年(1573)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
——清初著名学者著作的刻本、抄本。——清初一般学者的清稿本。——清初著名藏书家的批校题跋本。
——清嘉庆元年(1796)以后过录他人批校题跋,而原批校题跋本已不存世的古籍传本。
——清乾隆六十年(1795)之前印制及其后具有特殊纪年的时宪书。
注:特殊纪年,如乾隆六十一年至六十四年、光绪三十五年、宣统四年等。
——清乾隆六十年(1795)至清末印制、抄写的元代及元以前人著作而成为该书现存最早的古籍传本。
——清代著名收藏家钤印的集古印谱、名家印谱。3.4.2 三级乙等古籍
——清康熙元年(1662)至乾隆六十年(1795)印制、抄写的古籍传本。——清初学者的清稿本。——清初学者的批校题跋本。
——清代最早采用西方印刷技术印制的铅印本、影印本。——清代钤印的集古印谱、名家印谱。3.4.3 三级丙等古籍
——清嘉庆元年(1796)以后翻刻、传抄宋元版本及稀见明清人著作的古籍传本。——清嘉庆元年(1796)以后过录明清时期重要批校题跋的古籍传本。——清嘉庆元年(1796)以后精刻精印本。
——清嘉庆元年(1796)以后具有特殊价值的活字印本、朱印本、蓝印本及彩绘本。3.5 四级古籍
具有一定历史、学术、艺术价值的古籍。
——清嘉庆元年(1796)至宣统三年(1911)印制、抄写的普通古籍传本。
——清代钤印的普通印谱及民国印谱。
第五篇:少数民族珍贵古籍保护困难重重
抢救保护少数民族珍贵古籍
彝族叙事诗《阿诗玛》、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
这些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史诗,是我国少数民族古籍瀚海中璀璨的明珠。然而,更多并不为人所知的少数民族古籍现状如何?是否正在慢慢消失?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今天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会上,记者了解到,我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和抢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珍
宝正在得到系统而科学的保护。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古籍工作还面临诸多困境。为了让少数民族古籍永不消失,其
保护和抢救的过程将是长期而艰巨的。
被抢救回来的少数民族珍宝
什么是少数民族古籍?
少数民族古籍是指55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文献典籍和口头传承及碑刻铭文等。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地理、天文历算、经济、医学等多个领域。
“少数民族古籍是各民族的知识总汇。每个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成果,最集中地体现在民族古籍之中。挖掘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特殊经验和认识,不仅能加深我们对自然和历史的认识,而且可以恢复我国不同时代丰富多彩的古老文明。”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张公瑾如是说。
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我国的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就此正式展开。
近30年来,一大批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古籍得到抢救和保护。从结绳记事到碑铭、石刻;从贝叶经文、竹木简策、丝帛素书到活页函本、线装典籍;从经、史、文、哲到天文、地理、医药、佛藏、工艺、美术;从契丹文、女真文、吐蕃文、西夏文、和田文、察哈台文到我国现行的各民族文字古籍,品种繁多,包罗万象。据参与抢救和保护工作的专家介绍,他们收集到的少数民族古籍版本极为珍贵,有刻本、印本、抄本、写本,还有更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孤本、珍本和善本。
截至目前,被保护、抢救的珍贵少数民族古籍已达百万余种。同时,5000余种优秀的少数民族古籍精品被整理出版,数百种少数民族古籍获得了诸如国家图书奖等多种奖项,60余卷、约110册、共收录书目30余万条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也
在紧张编纂出版中。
“这些图书均有坚实的功力和精彩的见解,蕴含着各类知识和巨大的信息量,版本珍贵,民族特色浓郁,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国家民委古籍研究室副主任李晓东说。
古籍保护面临诸多困境
尽管我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少数民族古籍资源仍然面临不断湮灭消亡的危险,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是古代文献解读的难度大,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很难达到工作的要求;其次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力不足,有的古代语言和文字能释读的人已寥寥无几,不少文种
正面临严峻危机。”张公瑾表示。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古籍汗牛充栋,难以限量。有些因为文字原因和保存方式不同,不少人不知其价值,有些有语言无文字民族的口碑古籍抢救任务显得十分繁重而
急迫,这些都使得古籍保护难度加大。
比如,1965年,云南丽江地区组织召开东巴座谈会的60位老东巴,现在大多已去世。当时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聘请的10位大东巴,现在只剩一人,也已风烛残年。
同样,藏族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彝族毕摩、苗族师公等民间艺人、学者,有的年事已高后继无人,有的随着谢世也将他所掌握的那部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带走。
据了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立项的15门绝学学科中,古代少数民族文字学科就占了6门。其中除了几种古代文字之外,还包括藏文和纳西族东巴文。“保护和整理这些文字的文献,就意味着„为文明继绝学,让薪火永相传‟。”张公瑾说。
此外,古籍流失现象也极为严重。由于缺少过硬的抢救、搜集、保护手段,一些商人和不法分子倒卖古籍猖獗,近年来许多瑶族古籍被泰国人买走,不少东巴经书被偷运到广州或海外倒卖等等。由于保护条件不足、手段方法有限等原因,少数民族古籍在民
间的灭失更为严重。
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看来,目前对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和抢救,仅仅是个开始。“繁荣发展少数民族古籍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他表示,国家民委及相关部门将继续扎实做好少数民族古籍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普查、登记、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重点加强对散藏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和口头传承的古籍的保护、*和整理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少数民族古籍的存量、分布和流传情况。
“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和抢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丹珠昂奔表示,国家民委将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确保少数民族古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努力形成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支持相结合的少数民族古籍经费投入机制。
为了让珍贵的少数民族古籍永不消失,除加大数字化整理、专业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力度外,丹珠昂奔特别强调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制度体系的重要性。这包括加强少数民族古籍立法工作,制定并完善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少数民族古籍的*、收藏、流通等行为,严厉打击非法收购、盗窃、损毁、倒卖、走私少数民族古籍等行为,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古籍出入境等重要环节的审查、监督和管理;加强国际合作,坚决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和法律法规追索非法流失境外的古籍,逐步推进少数
民族古籍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少数民族古籍有一个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来自宁夏的少
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者雷晓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