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族跨媒体经营解读

时间:2019-05-12 17:0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汽车族跨媒体经营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汽车族跨媒体经营解读》。

第一篇:汽车族跨媒体经营解读

汽车族, 汽车消费者的意见领袖.影响力源自实力

*深度解读与体验

《汽车族》是惟一一个对汽车全方位、深度地解读与体验的媒体。除了传统平面媒体的线上传播形式之外,还拥有成熟的垂直网站、电子杂志及手机杂志等多渠道新媒体平台;同时独家运营管理着北京乐驾汽车体验基地,这个集整合营销与体验营销于一体的线下承载形式,在国内同类杂志中独树一帜。《汽车族》就此确立了对中国汽车市场无可替代的影响力。独家创新的“131工程”,即一本杂志(《汽车族》杂志)、三个网站(汽车族网、汽车口碑网、中国汽车体验网)、一个体验基地(北京乐驾汽车体验基地),是集整合营销与体验营销于一体的汽车专业媒体集群。

实力雄厚

隶属《人民日报》,由《中国汽车报》主办,与全球著名汽车期刊美国《Motor Trend》杂志版权合作,构建了独一无二的信息平台。率先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过程管理国际化水准,具备高标准高效率的运营机制。

鹰一样的个人,狼一样的团队

汽车族拥有一只专业素养最高的采编团队,成员100%毕业于清华大学等名牌院校的汽车及相关专业学科,并接受《Motor Trend》杂志严格的职业培训,其中1/3拥有硕士以上学历。

强大的汽车媒体背景

隶属中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人民日报社,由《中国汽车报》主办,其权威性为国内外所公认。凭借其20多年国内外汽车报道经验和遍布全国的百余名汽车专业记者,全面深入掌握国内外汽车资讯,构建了独一无二的资讯平台。与境外权威媒体版权合作

《汽车族》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第一权威汽车杂志《Motor trend》版权合作,共享其15个国家版权的全球资源。该杂志隶属Primedia媒体集团,集团旗下拥有超过250种出版物,其中汽车类杂志有60余种,是全美最大的汽车信息集团。《汽车族》是国内唯一获国家新闻总署批准与境外媒体版权合作的汽车类杂志,确保读者获得最具时效性的国际汽车资讯及深度报道。专业的采编团队

《汽车族》采编人员100%毕业于清华大学等名牌院校的专业学科,其中1/3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并数次赴美《Motor Trend》接受严格、专业的培训。并著有中国惟一汽车院士亲自作序高度评价的汽车族记者丛书专著,其专业素质在国内同类杂志中无出其右。版权合作:国际流行大16开月刊,铜版纸彩色豪华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本250页精彩内容仅售18.00元。发行区域以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为主,月发行量为27.2万册,目前仍呈高速增长趋势,并已正式成为BPA国际媒体认证机构的会员。成功地将享有车坛“奥斯卡”美誉的美国《Motor Trend》杂志年度车型“Car(SUV)of the Year”活动引进中国。2004年《汽车族》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荣誉。

团队理念:战略目标:品牌卓越,实力雄厚,基业常青的专业传媒巨子

精神标语:志向高远,脚踏实地,协同创造,共享成就 企业文化:诚实、敬业、感恩、惜福 管理原则:提高团队的效率,提升个人的价值 团队特性:鹰一样的个人,狼一样的团队

经营理念: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至 行为准则:做有良知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

封面掠影

大事记:(了解即可)

2008年4月19日,《汽车族》创刊100期盛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上百名嘉宾纷纷到场祝贺,共同度过国内汽车类期刊领军杂志的百期之夜,见证着《汽车族》创刊100期以来的成功之路。

2008年4月19日,由汽车族杂志社承办的2008中国汽车后市场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后市场最高层次、最有影响力的行业峰会。来自科研院校、后市场企业、整车企业的高层发表了精彩演讲。

2008年3月11日 汽车族推出2008-2009新车趋势中英文报告,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提供定制式服务的新车趋势报告。

2008年3月11日 汽车族成功举办中国第一个新车趋势发布会:“震撼未来 2008-2009全球新车趋势“;并发布“影响2008中国车市十大实力车型”。

2007年12月20日 汽车族主办的“2008年中国汽车广告发展论坛暨中国2007年度汽车广告评选颁奖典礼”在人民网直播间成功举办

2007年12月14日 《汽车族》杂志全新标识亮相

2007年12月14日 汽车族在北京798艺术工场“仁”俱乐部举行“中国2008年度车型”颁奖典礼

2007年9月7日 孙刚总编辑在全国重点期刊中央单位期刊主编岗位培训上授课--《汽车族经营的系统化运营》

2007年9月 汽车族乐驾赛道百姓车状元PK赛成功举办,首先整合不同介质强势媒体举办的大型赛事。

2007年8月 汽车族系列丛书第二部《车·图·腾》出版发行。

2007年5月24日 汽车族乐驾赛道发展论坛圆满举行。

2007年5月21日 世界期刊大会专题采访“汽车族总编谈《汽车族》的数字化之路”。

2007年4月22日 继中国年度车型评选之后,作为中国汽车期刊的领军杂志,《汽车族》经过多年的积淀和严格疏理,在2007上海车展期间,首次发布了2007中国汽车后市场推荐品牌榜。

2007年4月21日 在上海车展发布《汽车族》乐驾赛道,美国PRIMEDIA消费类杂志出版人Sin及《Motor Trend》商务部负责人到场祝贺。

2007年4月17日 出版人孙刚做客人民网“传媒沙龙”,谈汽车族经营管理创新。

2007年4月14日 首届涂鸦大赛及汽车趣味竞技赛于《汽车族》乐驾赛道成功举办。

2007年1月30日 出版人孙刚接受新闻出版报专访,对汽车族创刊7年做了总结及评价。

2007年1月21日 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中《汽车族》获得中国十大创新期刊荣誉,并被收录成功案例。

2007年初,《汽车族》委托专业设计公司为杂志设计并制作了整套VI视觉识别系统。随着VI及CI系统的实施,显著提升《汽车族》的整体品牌形象。

2006年12月29日 邀著名广告公司“传力”广告总监进行中国汽车传媒广告现状与趋势专题的培训。

2006年12月6日 中国年度车型评选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庆祝酒会。

2006年12月 展开“全面拥抱终端”的《汽车族》品牌营销活动,将杂志发行和品牌推广上升到杂志经营的战略层面。

2006年11月27日 孙总编在《中国图书商报》发表“中国汽车期刊经营管理创新”一文,引起了传媒界对汽车期刊的关注。

2006年10月1日 杂志社入驻5A级写字楼——北京环球贸易中心,展示出全新职场形象。

2006年9月26日 孙总编应全国政协之邀,继韩美林讲绘画、张路讲足球、王钰讲经济学之后,举办汽车市场与文化的专题讲座。

2006年7月 第一本中国汽车期刊记者专著——汽车族系列丛书《庖丁解车》问世。

2006年6月30日 首届中国年度车型巡展启动,成为中国门槛最高的汽车展,与此同时汽车族成为第一个涉足展览业的汽车期刊。

2006年6月2日《汽车族》出版人孙刚应北京新闻出版局邀请,与传媒界专家建言北京创意产业。

2006年06月 电子杂志Web2.0化,成为互联网中为数不多的多媒体互动杂志,平均月下载量50万,订阅量10万,率先实现赢利。

2006年5月31日 中国高校汽车联盟成立暨首届大学生辩论赛在人民网实况直播。

2006年5月10日 顺应杂志由潜力变为实力的发展状况,调整定位,由“专业的汽车消费杂志”转向“中国汽车消费者的意见领袖”。

2006年3月《汽车族》成为中国第一本被选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惟一指定机上汽车类刊。

2005年12月 正式启动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中国首家进行此项认证的汽车期刊。

2005年11月 针对读者中有车族比例不断增加的变化,强化杂志后市场及时尚内容的项目小组启动。

2005年8月11日和9月9日 本刊出版人孙刚女士应邀分别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中心主办的“全国报刊发行稽查与广告经营互动双赢关系研讨会”和全国广告博览会上作专题演讲。

2005年7月6日 本刊出版人孙刚女士继杨澜之后成为第2位女性的嘉宾做客人民网传媒,并于7月13日做客新浪于网友互动,畅谈《汽车族》的发展之路。

2005 年6月22日14时 由中国期刊协会、汽车族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汽车族》发展模式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人民日报的领导,以及中国汽车界、传媒界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对汽车族五年来得超常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

2005年6月《汽车族》电子杂志正式发行,是中国第一家将平面杂志电子化的汽车期刊。

2005年3月 《汽车族》论坛创建,现已成为最活跃的汽车论坛之一。

2005 年1月27日 15 时 《汽车族》杂志社出版人孙刚主编靳军做客人民网汽车论坛

2005 年1月出版界权威媒体《中国图书商报》”刊业十年之人物榜“,本刊出版人与《时尚》、《家庭》、《瑞丽》等名刊出版人榜上有名。

2004 年12月15日 《汽车族》在上千家优秀期刊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科技期刊"称号。

2004 年12月3日 汽车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2005年度车型”颁奖会。

2004 年3月 汽车族与《MotorTrend》的版权合作,正式获得国际新闻出版署批准。成为国内唯一的一家获国家正式批准的版权合作刊社。

2003 年10月31日 国家新闻出版署领导给予《汽车族》杂志高度评,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石峰、报刊司司长余昌祥一行日前在中国汽车报现场办公时,特别对《汽车族》杂志几年的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希望《汽车族》杂志不断精益求精,为中国汽车消费者提供权威、专业的资讯服务。

2003 年10月 《汽车族》被《期刊中国》一书收录为成功案例《期刊中国》是作者继《报业中国》一书之后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公开讲述中国期刊业竞争和内幕、全面扫描中国期刊业现状和趋势、深入思考中国期刊业发展和战略的超长篇调查报告。9000 种期刊的全景扫描,几十种案例的认真调研,工程几近浩大。投入六人、历时两年、调研之时远大于写作的《期刊中国》,就是要给读者奉献一部内容翔实、数据准确、分析精深、立论坚实的参考书。让业内同仁开卷有益,让投资老板如获至宝,让新闻师生教学有用。

《汽车族》被作为中国新兴汽车期刊的代表收录其中,是中国期刊市场和中国期刊界对这本杂志的一种认可和肯定,同时也是对《汽车族》打造品牌期刊、进一步精益求精的一种激励。

2003 年9月29日 人民日报社王晨社长在中国汽车报新办公楼启用仪式上,亲切会见了《汽车族》杂志社全体员工,对《汽车族》杂志的工作给予肯定,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2003 年5月8日 在SARS疫情肆虐的日子里,汽车族杂志网站(www.xiexiebang.com)正式开通。本网站的开通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安全、快捷的信息服务平台。更为紧密地网上互动、交流,是汽车族继精美的平面媒体之后,为广大读者建立的“全天候式”的又一快乐精神家园。

2003 年2月和2002年9月 本刊出版人孙刚女士两次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就汽车业重组和中国汽车市场发表看法,并特别强调:是中国汽车市场造就了“中国年度车型”。

2003 年起始 在BPA认证的基础上重点做高端读者的市场推广,以期在读者广泛性的同时最具有效性。

2002 年9月 正式提出BPA国际媒体发行量认证。同年正式成为BPA会员。成为中国境内仅有的两家获得此项认证的汽车媒体中唯一的高档杂志。

2002 年9月 首次引进《MOTOR TREND》具有54年历史享有车坛奥斯卡奖美誉的car of the year的评选机制,创办了中国2003年度车型评选。标志国际通行的车型评选正式登陆中国。

2002 年6月 开始使用《MOTOR TREND》版权,并实施人员赴美培训计划。

2002 年6月开始,汽车族杂志非常注意在最有影响力的行业大展(如北京、上海车展)进行自己的形象展示。

2002年4月11日与美国期刊巨人PRIMIDIA集团旗下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MOTOR TREND杂志正式签订版权合作协议,使汽车族一下子站在了国际汽车期刊的最前沿。

2001 年12月 成功主办01年中国商用汽车高峰论坛。

2001 年11月 成功举办汽车族最钟爱车型有奖评选活动,在读者及汽车商中产生较大影响。

2001 年10月 协办中国汽车高峰论坛。

2001 年5月 成功举办北京——坝上草原的汽车拉力集结赛。

2000年12月起动资金 130 万,以“半年持平一年盈利”的超常规业绩,被国家新闻出版署领导誉为‘汽车族速度’,创造了中国专业类期刊运营的神话。

2000 年11月 迁入属于自己物业的新办公楼。

2000 年6月 《汽车族》读者俱乐部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权威汽车专业消费媒体的读者服务机构,也是国内最大的汽车媒体读者俱乐部,旨在让中国汽车族享受世界水准的读者服务。

2000 年1月1日 《汽车族》杂志创刊。

汽车族杂志首页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汽车族博客

http://autoclub.blog.sohu.com/ 汽车族论坛

http://autoclub.blog.sohu.com/

2010年刊例 Media Kit 2010 汽车消费者的意见领袖

*自有刊号,独立经营

独立拥有出版刊号,创刊十年来始终保持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剔除了不确定因素,杜绝任何潜在版权纠纷和短视经营行为,是杂志良性发展的坚实基础。

前沿——汽车及相关行业最具时效性的趋势、观点、新闻、言论的汇总,区别于普通的新闻通稿转载形式,以独到角度编辑策划后呈现给读者,被同行视为标杆的王牌栏目。

封面故事——与封面图片相辅相成,对当期最新最热车型做重点试车报道,是最具影响力的宣传手段。

驾驶与测试——使用国际同步的专业设备对车辆进行测试,通过专业试车编辑亲自驾驶对车辆做全面、深度的测评和报道。包括试驾、测试、海外试驾、对比测试、硬碰硬等板块。

专题报道——编辑独家策划的栏目,以独特视角对汽车业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报道。

车轮——特别针对轮胎行业开辟的栏目,包括与车轮有关的各种消息、技术、动态和言论等。

庖丁解车——详解尖端汽车技术,配合图文将深奥的理论和原理化繁为简,涉及整车、零部件、安全、新能源等汽车产业的相关领域。包括绿动未来、零部件等特别专题。

车史钩沉—— 历数车坛名流沧桑,纵览汽车历史文化。

运动——汽车赛事风云际会,对国内外汽车运动做详尽全面的报道,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激情体验。

消费者报告——国内最早由消费者撰写用车感受的栏目,传递消费者的真实声音,对汽车消费具有引导作用。

车族百味——倡导汽车文化和引导消费的强势栏目,包括:车品味、车人生、表、酷玩、超级改装、自驾游等栏目。

长期接触——中、长期汽车日常使用监测,真实反映编辑的用车感受,从专业角度对车型做系统、全面的使用推介。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跨媒体传媒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初探

跨媒体传媒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初探

康 熙

随着传媒竞争的纵深发展,我国传媒业不仅步入集团化而且集团化的搭建已经逐步由现在的“系列化”向“一体化”转变,把电视、广播、报纸、出版、网络等媒体资源联合起来,形成了跨媒体、跨地区的大集团式的整合竞争格局。在这种竞争态势下,资本市场对传媒业的影响将越来越大,跨媒体传媒集团内部的资本链、资源链、市场链、营销链的重新再造和有机整合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作为资本运营纽带的财务管理也必须适应这种整合竞争的新要求。因此,财务管理模式的再造,不仅成为业内人士议论的热门话题,更成为跨媒体传媒体集团一切体制创新的中心环节。那么,跨媒体传媒集团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财务管理模式?笔者拟就此问题,浅谈一些看法。

一,改造传统的传媒财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1,我国传媒财务管理的滞后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的发展逐步打破了几十年一贯制的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先后历经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独立自主、自负盈亏”、“传媒集团、公司化管理”等发展阶段。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传媒业的决策者十分重视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的拓展,却忽视了管理模式特别是财务管理模式的市场化对接。我国传媒集团化发展从起步至今也不过短短10年时间,尽管我们开始越来越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新型财务人才奇缺等因素的制约,传媒集团财务制度创新远远跟不上传媒集团化竞争的步伐。

这是我国传媒集团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而纵观世界上著名的跨国传媒集团,例如美国在线-时代华纳(AOL Time Warner),财务管理始终处于集团决策的中心地位,无论是日常运营和管理,还是资本运作、公司上市、企业并购等重要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财务部门的重要支持。传媒集团对财务工作的重视,仅从一个职位便可管窥:跨国传媒集团的首席财务官(CF0)始终而且是无一例外地位列集团少数最高管理层的名单中,无论集团还是子公司管理中,财务负责人始终受到充分重视。而我国的这种滞后性则严重制约了传媒集团做大做强。

2,传媒体制转型客观上要求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传媒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就财务说财务,缺乏市场意识;就资金管资金,缺乏资本运营意识;就资源论资源,缺乏媒体经营意识;就资产用资产,缺乏保值增值意识;用监督代管理,缺乏服务意识;害怕财务创新带来风

险,缺乏危机意识;就数字出报表,缺乏参谋意识。这些意识的缺失,使得传媒在市场运营中形成了职能不到位、机制不协调、竞争能力低下的局面。

随着传媒体制的转型,媒体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变计划经济下的单一的政治属性和宣传功能为与经济属性和产业功能并重,这种转型,客观上要求财务制度也要从过去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转变为企业化管理的财务制度,要求传媒财务工作者在身份上变“记帐员”为“参谋”和“助手”,在管理上变“计划财务”为“企业财务”,加强资本意识,在操作思路上变“守财”为“创业”,在日常管理中变“事后结算”为“事前分析预测、事中灵活运用、事后分析总结”。

3,跨媒体传媒集团对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跨媒体传媒集团的财务整合,由于不同媒体财务核算的制度不一样,会计科目设置不一样,成本核算的内容也不一样。例如,报纸的成本核算就比电台电视台的成本核算要复杂得多。因此,从会计技术层面上说,整合起来也就更具技术上的挑战性。另外,不同媒体的盈利模式也不一样,网络公司有网络公司的独特盈利模式,期刊与报纸的盈利模式也不完全相同。如果我们不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仍然运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去整合跨媒体的财务工作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二,跨媒体传媒集团财务管理基本模式构建

跨媒体传媒集团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为集团高层提供决策依据,严格控制子公司的经营运作,进行税务谋划、科学规避税务风险以及控制现金流,确保资金使用效果的最大化等,而跨媒体传媒集团整合前均具有初具规模、多元发展、分层管理、分级核算的特点,也因此而形成了多个分散的财务主体的状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构建跨媒体财务管理模式时,选择“集中控制、分散经营、多元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是比较适合的。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的聚集整合性与管理的协同性,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料资源、技术信息资源、财务资源、管理资源等,以使集团财务资源在总部的监管下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1,集团财务宏观控制模式的构建

财务宏观控制模式的构建主要着眼于集团战略上的考虑。在这种模式下,我们要做到统分结合,统而不死、放而不乱。首先,集团要控制内部拆借、对外融资决策、战略投资决策、资产处置、资本运营、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和收益分配等财务宏观管理的决策权;其次,对成员单位授权经营,成员单位拥有独立的自

主经营权,担负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任务。总部的职能主要集中在战略管理、风险控制、运营协调、职能支持等方面,具体控制手段是预算和会计报表。在统一的财务目标框架内,以财务预算将财务战略与日常经营管理连接起来;在预算实施过程中,又以会计报表作为红线贯穿于日常财务管理的始终,结合集权与分权的选择,对过程进行相应的风险预警和效率控制;年末,以预算的执行分析为依据,对成员单位的经营业绩和战略的完成情况进行财务评价,以实施和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1)编制全面预算和签订经营目标管理责任书。首先应该从下而上编制财务预算,再由集团汇总,根据集团目标计划编制集团全面预算和综合预算,并依据综合预算分解经营任务,与成员单位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和资本运营规律来制定集团总目标,通过建立各级责任中心,制定各经济实体经营目标、编制责任预算、制定考核标准、编制责任报告,将经济责任与经济利益结合起来的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2)以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为依据,对成员单位进行绩效考评。绩效考评是总部对成员单位业绩控制的一种日常制度,考评的基础是财务报告体系。集团通过财务、统计的月报、季报、年报,运营西方管理会计的回归预测分析等手段,对当期和历史资料的对比分析、实际的和计划的对比分析,来综合反映各成员单位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投资建设、职工个人收入等。绩效考评不仅是对经营状况简单的统计、分析、评价和报告,而且还对不断修订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第一,通过检查和考核,很好地对具有战略性、整体性、行为导向性的“战略绩效”进行测量;第二,通过分析和判断,对企业各种活动、营运过程形成透彻了解和准确把握,尤其形成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影响方向与程度的正确评估;第三,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反映经营者、管理当局、员工的努力对于企业目标实现的贡献,并据以决定奖惩,作为公平的价值政策、酬薪计划的前提,以激发其为企业目标而努力的积极性、创造性。

(3)制定合理的内部利益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应该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总原则,对所有成员单位,统一一个薪酬制度和标准。例如,员工的平均收入标准假设定为月薪4000元,中高层的收入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系数逐级上浮。这是对成员单位人力资源成本的一种总控制,无论是对员工还是对成员单位的发展,都是兼顾了公平;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效率优先,我们在签订目标利润责任书的时候,可以实行超利润分成,分成部分成员单位可以作为奖金支配。

2,集团财务微观控制模式的构建

集团财务微观控制模式的构建主要着眼于财务会计技术层面的考虑,是对成员单位具体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的战术管理,支持成员单位在集团总部授权经营中,实现资本运营的利润最大化,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主要工作是会计体系的搭建和会计报表的设置。通过会计体系和会计报表,把集团各成员单

位的每一粒美丽的珍珠,用财务管理这根红线,把它们全部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统分结合的集成的管控体系,从而让集团的最高层能够把所有的珍珠握在手中。

(1)统一开设银行帐户,确保资金管理的可控性。财务管理是集团统一管理的重要手段。集团实施整合,先集中财务无疑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一环,成立集团资金结算中心,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控制了资金、成本、利润,等于控制了集团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组建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统一开设成员单位银行帐户,集中和调配集团所属单位的分散或闲置资金、有效调节资金流向、宏观控制资金的合理使用、盘活沉淀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资金的整体效益;借助资金信息集成,对资金使用的情况进行全过程的监控,防止资金流失和体外循环,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利用集团统一总帐平台以及结算中心的规模效应、内部融通、宏观调节等功能,通过统一税务谋划,实行统一纳税,均衡成员单位税负,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规避税务风险。

(2)搭建财务管理架构,统一财会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又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求畅通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要求严密的可控性,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指挥系统,来从组织建设、人员配备、财务核算、税收筹划、监督控制、适应未来发展等方面设计、创造、管理集团及所属实体的财务体系。为此,集团财务架构的搭建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仿照西方传媒集团的做法,在首席财务执行官的统领下,成立集团财务谋划部,设立财务总监,下设分管各成员单位财务工作的部门经理,把各子部门的财务人员全部纳入集团集中管理,再实行财务人员委派制。鉴于跨媒体集团各子部门的财务核算方式的不同,财务人员大换岗,不利于财务人员熟练掌握成员单位财务运作情况的实际,对一般财务人员可以原则上不动,但对财务经理必须异地任职、交叉使用。这样,对核心组织统派统管、大型项目委派财务经理、三级单位业务督导,通过明确各级各类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制定相互协调相互牵制的工作流程,从组织上解决了分开核算时长期存在的核算口径不一致、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监督渠道不畅、财务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

(3)统一财务管理口径,建立财务审批制度。财务审批以及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是集团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必须由集团总部统一制定、印发所属单位统一执行。这是规范财务权限,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举措。如成员单位添置固定资产的审批制度、工程项目招标制度、资产管理制度、采购招投标管理制度、等等。通过规章建制,进一步规范财会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作弊行为,保护集团资产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4)依据国家现行会计核算制度,统一制定集团财务会计报表。根据国家现行的传媒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同媒体的具体核算方式和会计科目设置等都不相同,无疑给跨媒体财务管理模式的整合增加了难度。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可以在会计报表的设置上想办法。在不违背国家现行传媒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下,创新集团会计报表,是统一集团财务制度体系的具体保证,是准确获取所属经营单位财务信息的重要手段,是统一绩效评价口径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科学设置会计报表,并依托控制严密的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处理系统,为财务管理、经营

管理决策提供一个快速、有效的信息支持平台,以保证财务信息质量,发挥信息之于决策与控制的使用价值。

(5)统一会计核算口径,实行总帐控制、分级核算。成立集团财务谋划部和资金结算中心,实行会计委派管理,并不一定要将所有会计人员集中办公,我们只要统一会计核算口径,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集中控制、分散经营、多元发展”的会计核算平台,实行总帐控制、分级核算,集团通过总帐系统,可以随时了解各成员单位的财务状况、甚至最基层的会计凭证所记载的经济信息;通过实物资产及存货管理系统,可以随时了解资产的总量及分类、分布情况,了解存货的数量、价格、在存、库龄等情况,有利于掌握家底,正确决策,加快实物资金的周转;通过应收应付帐款系统,还可及时了解相关供销信息,包括信用管理、帐龄管理、收款情况及付款安排等。

第三篇:招标法律法规解读-特许经营

 招标法律法规解读: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市政公用事业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某项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或者提供某项服务的制度。

其核心内涵包括:一是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准入有条件的选择投资者或者经营者;二是政府通过法定的形式和程序,授予企业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对某项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三是政府与获得特许权的企业双方通过合同协议的形式界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既可以运用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新建及运营,也可以由政府把已经处于运营或即将投入运营的市政公用设施项目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的形式,移交给企业经营管理,以达到弥补政府建设资金的不足,提高市政公用设施服务的质量的目的。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招标投标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为规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招投标活动的发展,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相继发布了一些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如建设部颁布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交通部发布的《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等

(1)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使用范围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范围主要是指那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基础作用的公共工程和公共设施。按照《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定,市政公用行业实行特许经营的范围,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直接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和涉及有限公共资源配备的行业。

对符合《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由国内外经济组织投资建设,经批准依法收取车辆通行费的公路(含桥梁和隧道)的公路建设的特许经营,适用《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管理规定》。

(2)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招标主体

参与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招投标活动的主体概括起来主要是政府主管部门和投资人。

1)政府主管部门

① 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定,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依据人民政府的授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具体实施,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是授予特许经营权的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特许经营的具体实施。

② 交通部《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规定,对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除此以外的其他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

2)投资人。参与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投资人或者经营者应是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法人。

① 建设部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从投资人的投资能力、经营业绩、信誉等级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规定:a.必须是依法注册的企业法人;b.有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和设施、设备;c.有良好的银行资信、财务状况及相应的偿债能力;d.有相应的从业经历和良好的业绩;e.有相应数量的技术、财务、经营等关键岗位人员;有切实可行的经营方案;f.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② 对参与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的投资者,交通部《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管理规定》具体的规定为:a.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以上,总资产6亿元人民币以上,净资产2.5亿元人民币以上;b.最近连续3年每年均为盈利,且财务报告应当经具有法定资格的中介机构审计;c.具有不低于项目估算的投融资能力,其中净资产不低于项目估算投资的35%;d.商业信誉良好,无重大违法行为。

上述基本条件是对投资人投标准入的最低要求,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对投标人的条件要求。

(3)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招标方式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通常采用公开招标的招标方式。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8条规定,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批准后,主管部门应向社会公开发布招标条件,受理投标。交通部《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第9条也规定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

(4)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招标程序

由于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本身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和回收周期长,特许经营期限最长可达30年,涉及政治和社会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其招投标活动除依照《招标投标法》规定的相关程序外,还有一些特殊规定。

1)按照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定,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招标与其他招标不同的具体程序是:

①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报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招标条件,受理投标;

②根据招标条件,对特许经营权的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和方案预审,推荐出符合条件的投标候选人;

③组织评审委员会依法进行评审,并经过质询和公开答辩,择优选择特许经营权授予对象;

④向社会公示中标结果,公示时间不少于20天;

⑤公示期满,对中标者没有异议的,经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与中标者即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⑥双方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内容应当包括:特许经营内容、区域、范围及有效期限;产品和服务标准;价格和收费的确定方法、标准以及调整程序;设施的权属与处置;设施维护和更新改造;安全管理;履约担保;特许经营权的终止和变更;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双方认为应该约定的其他事项。

在上述程序中,特许经营协议的编制是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要将特许经营协议内容作为招标文件的核心内容,综合考虑成本、价格、经营方案、质量和服务承诺、特殊情况的紧急措施等因素,缺一不可。

2)按照交通部《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规定,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与其他招标不同的是:

①文件编制时间。编制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时间,自资格预审文件开始发售之日起至潜在投标人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30个工作日。编制投标文件的时间,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售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45个工作日。

②文件编制要求。招标人应当参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制定的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投资人招标资格预审文件范本和招标文件范本,并结合项目特点和实际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时,应当充分考虑项目投资回收能力和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合理分配项目的各类风险,并对特许权内容、最长收费期限、相关政策等予以说明。招标人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③评标专家组成。评标由招标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代表和公路、财务、金融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7人以上单数。招标人代表的人数不得超过评标委员会总人数的1/3。

④评标办法。评标办法应当采用综合评估法或者最短收费期限法两种方法。采用综合评估法的,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对收费期限、融资能力、资金筹措方案、融资经验、项目建设方案、项目运营、移交方案等评价内容的评分权重,根据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推荐中标候选人。采用最短收费期限法的,应当在投标人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的前提下,推荐经评审的收费期限最短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但收费期限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⑤投标担保。招标文件明确要求提交投标担保的,投标人应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额度、期限和形式提交投标担保。投标人未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投标担保的,其提交的投标文件为废标。投标担保的额度一般为项目投资的3‰,但最高不得超过500万元人民币。招标人应当在与中标人签订投资协议后5个工作日内向所有投标人退回投标担保。

⑥订立投资协议。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投资协议。投资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招标人与中标人的权利义务;履约担保的有关要求;违约责任;免责事由;争议的解决方式;双方认为应当规定的其他事项。

⑦组建项目法人。中标人应在签订项目投资协议后90日内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项目法人的工商登记手续,完成项目法人组建。招标人与项目法人应当在完成项目核准手续后签订项目特许权协议。

⑧特许权协议。特许权协议应当参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制定的特许权协议示范文本并结合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特许权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许权的内容及期限;双方的权利及义务;项目建设要求;项目运营管理要求;有关担保要求;特许权益转让要求;违约责任;协议的终止;争议的解决;双方认为应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四篇:莲花物业管理经营模式解读

莲花物业管理经营模式解读 发表时间: 2007年 11月 23日 09:28来源: 莲花物业品牌管理部编辑: 王霄虹[网

友评论]

专心创造价值诚信赢得尊重

——深圳市莲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营模式解读

深圳市莲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国家首批一级物业管理资质企业,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深圳市物业管理综合实力二十强企业。公司业务类型涵盖住宅区、别墅、商业、政府办公楼、工业区等物业,业务范围辐射北京、天津、南京、广州、福州、重庆等区域,管理面积逾700万平方米。莲花物业秉承“专心创造价值,诚信赢得尊重”的企业价值观,勇于创新不断发展,始终处于行业第一方阵,成为中国住宅物业管理服务的先驱者。

行业先驱竞风流

深圳,作为中国物业管理的发源地,20多年来始终走在中国物业管理的最前列。作为深圳优秀物管品牌之一,莲花物业走过了一条充满创业者智慧和拼搏的艰难之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开创了独具莲花特色的管理服务模式,创造了众多“全国第一”,引领了行业潮流。

上世纪90年代初,莲花物业首创“综合一体化”管理模式和经验,引发轰动一时的“莲花效应”,并在国内物业管理行业中广泛推广;1992年,莲花物业管理创新的发源地莲花二村荣获全国首批“全国模范文明住宅小区”、“全国物业管理培训示范单位”及“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小区”称号,成为深圳住宅物业管理的一张名片;1997年,莲花物业在行业中率先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国内国际双重认证,在物业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上再进一步,其编辑出版的《物业管理操作与ISO9000实施》等理论书籍,也成为行业的重要理论成果和企业实操工具书;1999年,莲花物业成为业内实施专业化与区域化相结合的物业管理创新模式的先行者;2002年莲花物业开创社区文化促进物业管理模式,将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与物业管理服务有机融合在一起;再后来,彩田村“管理服务中心”的设置、“首问责任制”管理,“零距离服务”口号的提出,甚至今天积极发展社区党支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等创举,成为全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培训教材,为《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规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莲花物业总是不断地掀起一场场“管理”与“服务”的变革,不断地向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发起挑战,不断地提升物业管理服务的水准。创新已成为莲花物业始终秉承的重要理念,也成为推动莲花物业不断发展的文化源泉。

品牌之道赢美誉

当你漫步在莲花社区优美的园林景观之间,感受“安全、清洁、舒适、方便”的居家生活和工作氛围,参与愉快和谐的社区文化盛会,享受24小时的贴心服务时,这一定会在你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莲花物业品牌烙印。

作为一个勇立浪尖敢于创新的现代企业,作为一个寻求社会、客户、企业、员工和谐发展深具社会责任感的行业先驱者,莲花物业人对企业文化战略和品牌之道有着自己独有的诠释和理解。

莲花物业将品牌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创新的动力源泉,全力打造学习型组织和文化型企业。2003年,公司确立“品牌重塑”主题年,全力推进品牌再建设,其后又陆续推行“沟通、协作”、“客户服务”、“学习成长”等主题年活动,内抓质量,完善基础管理;外树形象,开展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的经营策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高素质的管理服务队伍,提升企业的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促使企业保持服务质量领先、管理技术领先和服务理念创新。

莲花物业总经理俞永铭认为,莲花物业的品牌之道不仅体现了专心、专业、诚信的企业核心价值和内在文化认同,更体现了一个有作为、有理想、负责任的行业先驱所应该肩负起的社会重任和行业大义。为此,莲花物业倡导诚信经营,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和公平竞争,热心公益事业,倡导邻里关爱、守望和谐,营造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同时,莲花物业融合发展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服务作为企业品牌建设的重彩之笔,成功举办了“莲花物业杯中国象棋社区棋王赛”、“莲花物业杯国际成人游泳大赛”等一批规模大、效果好、有影响力的文化体育赛事,引进了“深港少儿书画大赛”、“业主体验日”、“邻里节”等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构建“以社区文化促进物业管理”模式,满足业主多样化、深层次的需求,促进“社区和谐”和“社会和谐”,铸就全新物管品牌形象。

近年来,莲花物业品牌建设成果令人瞩目,2005年获得“最受深圳市民信赖的物管品牌”称号,2006年荣登“深圳市物业管理企业综合实力二十强”行列并荣获“深圳市创新物业管理品牌”称号,2007年入选“深圳物管十大经典模式”等,赢得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诚信服务求发展

对于物业管理行业来说,最为重要的产品就是服务。而这个产品的特点,决定了物业公司必须把使业主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导向。“物业管理的最终取胜不是靠管理规模和效益,而是靠服务,从服务细节中凸显品牌个性,从服务的差异中显现管理优势。”莲花物业总经理俞永铭认为,今天谈服务,只能看细节。从细处着手,“细节见品质,细节见真情”。

在俞永铭总经理的倡导下,莲花物业在行业内率先实施了企业标准化管理,将物业管理服务分成基础管理和客户服务两个层次,将客户的需求放在企业服务的首位,实施人性化管理,并对业主接待、保安、绿化、保洁和设备维修等各项管理服务细节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和作业程序,规范员工的服务行为。2006年,莲花物业将客户服务定位为主题,通过“客户服务年”的实施,一是从根本上转变了企业员工的服务观念,建立了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工作思路,鼓励员工进行管理创新,把“业主满意”融入到全员的思想行动中去;二是加强了客户识别,通过对业主的职业、年龄、兴趣爱好等进行分类,建立详尽的客户管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满足不同业主需要的服务项目;三是加强了业主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客户重点需求、潜在需求和服务反馈,并以此即时对服务流程进行合理化梳理和改造,总体运作

成效十分明显。“业主利益无小事”,在关注服务品质的同时,莲花物业又以降低管理成本为突破口,细化管理,科学控制成本,在水、电、生产资料、办公耗材等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节流手段,全力打造“价廉物美”的高性价比服务产品,以诚守信,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如今的莲花物业正稳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以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为目标的导引下,坚持“根据地策略”原则,逐步、稳妥、战略性地进入全国物管市场,占领了一个又一个战略高峰。专心创造价值,诚信赢得尊重,近3年来,莲花物业的接管面积已超过300万平方米,接管项目档次不断提升,并仍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不断成功实现莲花品牌的再造。目前,莲花物业已在北京、天津、南京、广州、福州、重庆等地不断生根开花,成为了当地的知名品牌物管。作为回报,莲花物业也源源不断地给当地输入先进的管理模式、优秀的管理人才、专业的服务品质和最深情的人文关怀。

对于未来,莲花物业人踌躇满志。他们深信,一个追求创新、专业、务实、稳健的公司,必将铸就辉煌。

阅读莲花物业

莲花物业的愿景——做受人尊重的企业:

我们立志于赢得员工、客户、行业乃至社会的尊重,做受人尊重的企业。

莲花物业的使命:

为客户诚信服务;为员工成就未来;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营造和谐。

莲花物业的价值观:

专心创造价值,诚信赢得尊重。

莲花物业的经营理念:诚信为本,和谐共赢。莲花物业的精神:

“莲花”精神——专业务实、齐心协力、修身自新、自强不息。

第五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解读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解读

摘要:被业界称誉为PPP基本法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业经国务院2015年4月21日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于4月25日联合发布。《办法》提出,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保护特许经营者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办法》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经济发展“双引擎”。

一、《办法》出台背景

说到《办法》,首先要提到与之密切相关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26号,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说,它是规范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的一个规范性文件,从法律效力上讲无法约束地方政府。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指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的法律文件,许多省市也出台了与自身实际情况相匹配的PPP意见。需要强调的是,与上述法律文件相比,该《办法》法律效力是最高的。

目前,社会资本介入PPP项目依然非常谨慎,项目签约率低。有分析机构统计称,自2014年9月以来,34个省市区地方政府共推出总额约1.6万亿的PPP项目。但到目前为止,真正签约的大约为2100亿,仅占总额的约13%。可以说,《办法》是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地方政府性债务亟待清理、国企改革深入推进以及民间投资活力不足的大背景下推出,为激活社会资本、鼓励社会化融资的一项有力举措。

二、《办法》核心内容归纳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以下简称“特许经营”)内涵。指政府采用竞争方式依法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和风险分担,约定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投资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并获得收益,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公共服务。

特许经营实施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特许经营授权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包括PPP模式中与政府合作的社会资本的法人、组织)

特许经营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

特许经营方式。PPP模式下,可以有BOT模式(建设-经营-转让)、BOOT模式(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TO模式(建设-转让-拥有)以及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

特许经营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许经营项目可以由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与特许经营者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另行约定。

政府承诺禁忌。可以就防止不必要的同类竞争性项目建设、必要合理的财政补贴、有关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提供等内容作出承诺,但不得承诺固定投资回报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事项。

补偿方式。可由政府提供可行性缺口补助,包括政府授予特许经营项目相关的其它开发经营权益。需要政府提供可行性缺口补助的特许经营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综合考虑政府财政承受能力和债务风险状况,合理确定财政付费总额和分数额,并与政府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确保资金拨付需要。

三、《办法》特点

(一)权威性强

《办法》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及央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是真正意义上的PPP首部部门规章,相比之前建设部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发改委的《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财政部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以及省市出台的PPP意见等法律文件,法律效力等级增加,能够起到相应的约束作用。并且,在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办法》定位有明确表述——是重要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经济发展“双引擎”。这个定位将特许经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赋予了《办法》一定的政策约束力。

(二)界定明细

首先对特许经营的范围做了明确的界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

还有一些量化指标的界定。《办法》第六条中规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期限最长应当不超过30年,但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许经营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约定。30年的上限主要是考虑到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项目一般规模大、周期长、盈利慢,以此来保障参与的企业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运营,之后再交归国家。同时,规定也额外考虑了对部分特殊的特许经营项目适当放宽限制。

《办法》还明确提出政府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为特许经营项目专设的信贷“绿色通道”。《办法》第二十三条中规定,政府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特许经营项目差异化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此项规定与之前国家发改委与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的相关文件相吻合,延长贷款期限可以有效缓解投资人压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措施。

(三)开拓创新性

《办法》的创新性首先体现在它对特许经营项目投资者的财产权和投资收益的强有力保护。过去政府在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方面的手段,更多地是依靠发布红头文件和各项政策指南。但是依靠这种政策性文件的方式来吸引社会投资的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政策并不能很好地保护财产权,从而让投资者对投资所产生的收益能否得到有力保证产生怀疑和不确定性。此《办法》法律效力层级相对较高,能够为投资人的财产权和投资收益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办法》的出台是将行政协议纳入到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具体实践。此前我国长期将社会资本与政府公共事业之间的特许经营关系当作民事合同关系来对待,而法院的民事审判无法解决行政职权的问题,从而让行政合同关系的理顺缺乏有效通道。2014年11月通过的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改变了这一状况,明确将行政协议纳入到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里。《办法》第五十一条中也明确规定,特许经营者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并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最后,《办法》中包含了许多与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相契合的创新性措施。如《办法》第二十四条中规定,国家鼓励特许经营项目采用成立私募基金,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

四、《办法》实施意义、(一)强化信贷、融资支持,制度创新激活社会资本

《办法》提到了一些创新的融资模式,允许对特许经营项目开展预期收益质押贷款,鼓励以设立产业基金等形式入股提供项目资本金,支持项目公司成立私募基金,发行项目收益票据、资产支持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拓宽融资渠道。《办法》中提供的多种融资方式,为地方政府在具体操作层面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其中,产业基金是近年来各地实践的一种投融资方式,不同于地方债券发行和PPP模式,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最近地方政府热推的城镇化建设基金,就和《办法》中提到产业基金密切相关。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资本参与的门槛,为社会资本进入特许经营项目指明多种渠道,将全方位激发社会资本的参与热度和活力。此外,《办法》还提供了个性化的信贷支持。《办法》第二十三条中规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特许经营项目差异化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信贷“绿色通道”将大大缓解特许经营项目投资者的资金压力,减少投资者顾虑,增强投资信心,对于引入大量社会资本大有裨益。

(二)促进PPP模式推广,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 在基建投资领域,地方政府担当主力军的角色。但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发布后,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大幅受限,不能再发行城投债或融资平台贷款,目前只能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和PPP来融资。鉴于地方政府债规模有限,PPP将是地方政府维系基建投资增速的重要融资方式,PPP模式的推广难以回避。自去年以来,国家就力推PPP,而特许经营就是PPP的重要实现方式。但在PPP模式已被确立为地方政府化解资金压力重要抓手的情况下,由于缺少明确的法律规范支撑,社会资本进入市政、交通、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进程仍然面临众多规范性难题。该《办法》的出台可以看作是推进PPP模式的重要制度设计,从某种程度上看,是一项促进PPP模式发展的配套制度。《办法》作为PPP的重要实现形式,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实现路径,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引入更多市场竞争元素,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规范政府行为,进一步厘清政企边界

社会资本很关心政府和项目企业之间的关系能否理清,《办法》通过双方书面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厘清政府和企业的边界,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到垄断行业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中来。

在政府层面,《办法》强调了两点:一是政府履约,强调了政府信用。《办法》第三十六条中规定,因法律、行政法规修改,或者政策调整损害特许经营者预期利益应当给予特许经营者相应补偿。此举在政府履约责任方面做了约定,有利于督促政府在制定法规、政策时审慎考虑对特许经营活动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政府对特许经营活动的不良干预。二是严格监督,强调对特许经营项目的监管。《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特许经营活动进行审计;第四十四条中规定,社会公众有权对特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或者向实施机构和特许经营者提出意见建议;第四十五条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特许经营有关政策措施、特许经营部门协调机制组成以及职责等信息向社会公开。特许经营者应当公开有关会计数据、财务核算和其他有关财务指标,并依法接受财务审计。这表明,《办法》对特许经营活动的监督采取了财务审计监督、履职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在社会资本层面,《办法》明确特许经营者取得的特许经营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收回和限制特许经营者的特许经营权,不得干涉特许经营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特许经营协议开展的经营活动。

五、《办法》亮点

(一)特许经营期限

《办法》第六条中规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期限应当根据行业特点、所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需求、项目生命周期、投资回收期等综合因素确定,最长不超过30年。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可以由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与特许经营者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约定超过前款规定的特许经营期限。特许经营期限值的设定既明确又具有适度调整空间。30年的限定考虑到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的行业特点、项目生命周期、投资回收期和融资手段等各类因素,但对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许经营项目则可放宽经营年限。

(二)信贷差异化支持

《办法》第二十三条中规定,国家鼓励金融机构为特许经营项目提供财务顾问、融资顾问、银团贷款等金融服务。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特许经营项目差异化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2015年3月10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在监管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PPP项目差异化信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贷款利率可适当优惠。从规定条款的相似性来看,《办法》考虑到了政策的关联性,与之前的国家政策相契合,共同构成PPP法律法规体系。从政策实施的实际意义来讲,“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的规定是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的实际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到特许经营投资者利益、运营周期、公众利益的一个可实际操作的政策亮点。

(三)融资模式创新

《办法》第二十四条中规定,国家鼓励通过设立产业基金等形式入股提供特许经营项目资本金。鼓励特许经营项目公司进行结构化融资,发行项目收益票据和资产支持票据等。国家鼓励特许经营项目采用成立私募基金,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企业债券、项目收益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

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金融机构的贷款需要放出去。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需要资金,这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特许经营模式。但将创新性金融方式运用到特许经营活动实践中需要慢慢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环保行业(包括自来水、污水处理项目,垃圾处理项目等)特许经营实践其实走在了其他行业的前面,从建设部推行市政公共事业特许经营开始,环保行业特许经营得到了大力发展的。上述提到的一些金融创新模式,在环保行业都有案例,如收费权质押、收费许可背书等。《办法》中的预期收益质押贷款、产业基金股权投资、项目公司设立私募基金等等创新融资模式,延续了《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的提法,与其精神一脉相承。

(四)行政审批“绿色通道”

《办法》第二十二条中规定,特许经营者根据特许经营协议,需要依法办理规划选址、用地和项目核准或审批等手续的,有关部门在进行审核时,应当简化审核内容,优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对于本部门根据本办法第十三条出具书面审查意见已经明确的事项,不再作重复审查。《办法》对于特许经营项目相关行政审批手续的规定也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开发银行在2015年3月10日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规定,“建立绿色通道,加快PPP项目贷款审批”。审批流程的简化将为特许经营项目的落地扫除一些阻碍,也有利于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从制度设计上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保证了特许经营模式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这一规定对于特许经营活动具有制度兜底的作用。

(五)预期收益质押贷款

《办法》第二十三条中规定,探索利用特许经营项目预期收益质押贷款,支持利用相关收益作为还款来源。一位曾参与特许经营法立法过程的PPP专家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允许预期收益质押贷款为PPP项目的融资创造了条件,意味着项目的债务不会被放进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里。在国企负债率很高的当下,这有利于国企尤其是央企做更多优质项目,而不会受经济下滑的影响。

(六)信用记录制度

《办法》第五十六条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特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不良行为建立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依法予以曝光,并会同有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信用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是对特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行为的制约和监督;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公众的利益。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将会对特许经营者及其从业不良行为进行记录,这将会影响特许经营者的品牌信誉、企业诚信度、企业贷款信用评级、企业经营状况等,对特许经营者后续的运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企业经营行为无法展开。

(七)争议解决机制

《办法》第五十一条中规定,特许经营者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并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办法》没有规定特许经营下的民事诉讼或者仲裁这样的争议解决机制,而是将特许经营下的行政机关行为视为行政监督管理方面的行为。这样的规定,与即将于5月1日实施的新《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是一致的,后者第十二条规定的受案范围包括“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诉讼。然而,这样的规定,与由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项目合同约定,项目实施机构、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可就发生争议且无法协商达成一致的事项,依法申请仲裁或提起民事诉讼”的规定是不同的。总的来说,这项规定保证了投资者受到政府侵害时的法律救济,对于特许经营授予的行政行为,投资者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六、《办法》实施展望

《办法》既明确了特许经营的范围、主体和程序,又配套了投资、价格和财政补贴的政策,并对厘清各方责任保证合约的顺利实施,给予了制度性支撑。对于扩大民间投资领域,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具有制度兜底的作用,对于创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和提供机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办法》有很多亮点,也有很多需要进一步落地的内容。第一,文件里提到的创新融资模式,需要制定更完善的细则。比如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的期限与退出方式,如何更符合特许经营长期合作的需要?第二,文件规定要简化规划选址、土地、项目核准等手续,但实际操作性有待考究,执行标准不一。如特许经营项目可否无偿使用划拨用地,是否特许经营项目用地主体是国有企业,就可按划拨方式供地?而特许经营项目用地主体为非国有企业,就需要办理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2001年10月22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划拨用地目录》是否适用?如果是出让土地,特许经营的招标,能否与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挂牌程序统一?对此,需要土地等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突破。第三,《办法》中提到“完善特许经营价格或收费机制,政府可根据协议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在具体一个项目操作如何给予?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对各种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全部进行了清理。对于特许经营项目,如何根据协议补贴?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操作规则。

缺少明确法律规范、合作前景难以预判,是让民营资本对特许经营和PPP模式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整体来看,该《办法》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准入标准,同时规范了特许经营行为,有利于促进特许经营持续健康发展,是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全局角度,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及特许经营进行系统化的顶层设计。但从特许经营发展的整体历程来看,《办法》实际上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文件,特许经营法的立法进程仍然需要加快。

下载汽车族跨媒体经营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汽车族跨媒体经营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厦门科技馆经营模式解读(五篇)

    厦门科技馆经营模式 厦门馆建成后, 由厦门路桥投资成立了厦门市青少年科技馆 有限公司,全面负责科技馆的管理与运营。 一年来,厦门馆立足科普教育与科技推广事业,以传播科普......

    《企业跨国经营的环境》解读范文合集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院系: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成绩: 企业跨国经营的环境分析 管理系商务管理中德班 刘念孙文瑶老师 2014年01月18 企业跨国经营的环境分......

    《天津市煤炭经营使用监督管理规定》解读

    《天津市煤炭经营使用监督管理规定》解读 文章来源:天津市政府法制办 第一条 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规范煤炭经营、使用和管理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

    跨文化经营视角解读达娃之争

    跨文化经营视角解读达娃之争 达能与娃哈哈的合资始于1996年3月,结束于2009年5月。2007年4月3日,达能欲以40亿元人民币并购娃哈哈集团非合资公司51%股权,遭到娃哈哈集团强烈抵制......

    服装行业大揭秘-服装店经营利润深入分析解读

    大揭秘:服装店经营利润深入分析解读 引文: 在所有的行业中,服装行业是个永恒的朝阳产业 作为衣食住行之首,人类对锦衣美服的追求似乎永远没有止境。不管是遍布大街小巷、星罗......

    关于《二手车经营业务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的解读

    关于《二手车经营业务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的解读【发布日期】: 2012 年06月08日【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字体:【大】【中】【小】 一、请介绍该公告出台的背景? 前一段......

    解读《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注销管理规定》

    解读《快递业务经营许可注销管理规定》 快递企业经营许可证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注销、注销后如何办理相关手续,关系到快递企业经营市场的公平竞争、有序统一。近日,国家邮政局出......

    未来化妆品连锁经营的十大设想解读

    化妆品行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商业洗礼后,千姿百态的经营形式层出不穷。但 是无论何种经营形式, 最终支撑的仍是遍布在行业网络中的, 那些细小单位--或 大或小的店铺。 他传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