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村级国土资源管理员管理暂行办法
++镇村级国土资源管理员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镇村级国土资源管理员(以下简称村级管理员)管理,充分发挥村级管理员的积极性,提前预防和化解国土资源各类违法行为和信访纠纷,有效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镇行政区域内村级管理员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三条 村级管理员应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一)配合国土所宣传基本农田保护、土地、矿产管理、地质灾害防治、测绘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基本知识,特别是做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
(二)协助做好对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及矿产资源的管理,负责对本行政村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矿产开发活动进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劝阻、制止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并及时向国土所报告。
(三)协助做好村民个人建房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个人建房条件,严格按照村庄规划合理安排村民住宅用地等。
(四)协助做好本行政村内各类建设用地、违法案件调查、征地拆迁补偿、农村土地登记发证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五)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巡查、监测工作,发现地质灾害险情应立即向国土所报告,并及时组织群众疏散避让。做好本行政村内测量标志的保护工作。
(六)负责调解村民之间的各类用地矛盾纠纷,积极协助做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七)及时反映本村内群众、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条 村级管理员要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及时如实反映情况,充分发挥协管作用。
第三章 日常管理
第五条 镇国土所负责村级管理员的日常管理、动态巡查、信息收集和传递工作。国土所要将本辖区分成若干片区,每个片区指定1—2 名动态巡查责任人,作为该片区管理员联络员。
第六条 管理员应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记录,建立工作日志,按照日报告、定期报告和专项报告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国土所报告,并将相关资料汇总后及时向市局及镇政府报送。国土所要指导村级管理员建立好相关台帐等资料。
第七条国土所机构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与村级管理员的联络工作,负责管理村级管理员的日常业务、沟通和信息传递工作,及时处置村级管理员报告的有关情况并做好记录工作;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络机制,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第八条 国土所应定期组织村级管理员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宣传政策法规,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及工作要求,听取村级管理员工作情况汇报,汇总动态巡查、执法监管情况,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布置下阶段的工作任务。对村级管理员反映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同时要及时向镇政府或市国土局报告。
第九条 村级管理员要认真履行巡查职责,发现违法行为要及时向国土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行为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基本情况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将上述情况在相关台帐中作详细记录。
第十条 对性质较严重、须及时处置的违法违规行为,村级管理员在向国土所报告同时,及时制止违法违规行为,严防事态扩大。
第十一条 国土所应对照村级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年度工作责任目标进行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并建立考核台账,作为管理员年终考评的依据。
第十二条 村级管理员所在的村(居)委会要为村级管理员提供办公场所,配置必需的办公设备和用品,为村级管理员顺利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第四章 选 聘
第十三条 村级管理员的聘请范围为全镇行政村(居)。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聘任一名管理员。第十四条 村级管理员选聘条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热心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了解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法律意识较强,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工作责任心强,办事公道正派;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25—55 周岁之间的村(居)委会成员或大学生村官。
第十五条 村(居)委会根据村级管理员的选聘条件,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推荐2—3 名候选人名候选人并在该村(居)张榜公示,经过 7 天无异议的,填写《聘用管理员审批表》由国土所报市国土局及镇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 每届村级管理员的聘期为三年。聘用期间,如果所聘的村级管理员未能继续担任新一届村(居)委会干部或出现本办法规定的应予解聘事由的,由国土所报批准聘用机关批准后,予以解聘。村级管理员被解聘后,国土所应根据聘用条件和程序重新聘任。
第五章 学习培训
第十七条 村级管理员培训实行定期培训制度。国土所负责村级管理员的岗前培训和日常业务学习培训工作。
第十八条 学习培训重点为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国土资源信访调处知识等,同时建立健全村级管理员业务学习培训档案。第十九条 村级管理员要积极参加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基础知识培训和专项业务培训,认真学习和钻研国土资源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管理知识,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六章 考核办法
第二十条 对村级管理员的考核分为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和年终考评。考核由国土所负责,考核结果报镇政府批准、市国土局备案。考核内容以村级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年度工作责任目标为主。
第二十一条 对村级管理员的年终考评要对照村级管理员工作目标责任书和量化考评表逐项打分,国土所按照听村级管理员工作情况汇报、查工作台账和工作记录、看动态巡查发现率和报告率、访问村民小组组长和群众代表的方式,对每个村级管理员执行制度、履行职责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逐项检查、逐项评分,对每个考核对象进行综合评议,确定每个村级管理员的考核等次。
第二十二条 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考核结果分优秀、称职、不称职3个等次,其中,考核得分在90 分以上(含 90分)为称职,再按考核得分的名次确定优秀,考核得分90分以下的为不称职。
第二十三条 对村级管理员给予适当的奖励,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管理员,由镇政府奖励1200元;被确定为称职的管理员,由镇政府奖励800元,管理员对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有效制止的,由镇政府每案奖励50元。第二十四条 对在土地信访、矛盾纠纷调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村级管理员,镇政府另行奖励。
第二十五条 对年度考评为不称职等次的村级管理员应予以解聘。
第二十六条 村级管理员利用协管国土资源工作之便,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违纪违法的,一经查实立即予以解聘,并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土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施行,原《++镇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管理办法》(+政发[2008]32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国土资源数据管理暂行办法
国土资源数据管理暂行办法
国土资发[2010]1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为了加强国土资源数据的管理,规范国土资源数据的生产、汇交、保管和利用等工作,提高国土资源数据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各类数据在国土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工作中的作用,现将经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的《国土资源数据管理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的问题及时报部。
附件:国土资源部数据汇交范围
国土资源部
二○一○年九月十日
国土资源数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土资源数据的管理,规范国土资源数据的生产、汇交、保管和利用等工作,提高国土资源数据的应用水平,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土资源数据的生产、汇交、保管和利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数据,是指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履行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职能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数字化成果。主要包括: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土资源规划、调查、监测、评价等重大专项形成的各类国土资源基础和专题数字化成果数据;
(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中形成的国土资源政务管理数字化成果数据,包括本级产生以及逐级上报汇总的数据;
(三)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履行管理职责中依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有关合同约定,由管理相对人向管理部门报送的国土资源数字化成果数据。
第四条 国土资源数据管理工作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汇交、分级管理、分布服务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二章 管理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 国土资源部和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下称数据主管部门,分为部数据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数据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全国和本行政区域内国土资源数据生产、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数据管理工作的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组织制定数据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
(二)按照国土资源管理需要,组织实施国土资源规划、调查、监测、评价等重大专项,形成数字化成果数据;
(三)承办行政审批事项等工作,组织部署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相关业务数据的报备工作,形成政务管理数字化成果数据;
(四)组织开展数据管理的业务培训和数据检查工作;
(五)负责指导、监督和管理数据的保密工作。
国土资源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国土资源部负责数据管理工作的机构,承担数据管理日常工作。
第六条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和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中心或信息化工作机构(以下称数据保管单位,分为部数据保管单位和地方各级数据保管单位)受相应数据主管部门的委托,承担数据管理的技术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承担数据汇交、保管和利用等技术工作;
(二)制定数据汇交、保管和利用等工作的技术规程;
(三)协助数据主管部门,实施数据检查工作;
(四)建立和维护数据汇交、保管和利用的软硬件环境以及数据管理系统;
(五)开展数据整合与集成,建立信息服务系统,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六)开展数据汇总、综合分析和研究,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七)实行数据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八)履行数据主管部门规定的与数据管理有关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国土资源规划、调查、监测、评价等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单位和政务管理数字化成果数据的形成单位(以下称数据生产单位),承担数据的生产、加工、汇交和更新等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按照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依照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采集、生产和加工处理数据,形成数字化成果数据;
(二)制定数据生产、加工、更新等工作的技术规程;
(三)按照规定汇交数据,并保管数字化成果数据;
(四)负责汇交数据的更新工作;
(五)履行数据主管部门规定的与数据生产、加工、汇交和更新有关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 数据生产和汇交
第八条 数据主管部门统筹规划数据生产,将其纳入国土资源规划、调查、监测、评价等重大专项的规划和计划中,确保数字化成果数据的可获取、可利用。
第九条 数据生产应遵循相关业务规定及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规范,保证数据生产的规范性。
数据生产单位应对数据质量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建立数据质量监督和技术保障制度。
第十条 数据主管部门对数据实行统一汇交制度。
国土资源规划、调查、监测、评价等重大专项形成的各类国土资源基础和专题数字化成果数据,由数据生产单位向数据保管单位汇交;数据主管部门履行业务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政务管理数字化成果数据,通过政务管理信息系统自动进入数据保管单位的数据管理系统中;依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有关合同约定形成的国土资源数字化成果数据,由管理相对人向管理部门报送,管理部门再向数据保管单位汇交。
第十一条 国土资源部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数据,由数据生产单位和地方各级数据保管单位向部数据保管单位汇交。
国土资源部需要使用数据的汇交范围,依照本办法附件的规定执行,并可根据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进行调整与补充。地方各级数据主管部门需要使用的数据,由地方各级数据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确定其汇交范围。
数据生产单位汇交的数据应经过验收或得到数据主管部门确认。数据生产单位应建立数据更新机制,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和完整性。
第十二条 数据生产单位和数据保管单位应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技术环境和数据安全得以保障的条件下,逐步实现数据的网上汇交。
第十三条 数据生产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的期限汇交数据:
(一)定期更新的数据,自项目、成果数据验收或成果公布完成之日起30日内汇交;
(二)不需定期更新的数据,自项目、成果数据验收或成果公布完成之日起180日内汇交;
(三)政务管理数字化成果数据,通过建立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同步实时更新方式自动进入数据保管单位的数据管理系统中。
第十四条 因不可抗力,数据生产单位不能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期限汇交数据的,应当向数据主管部门提出延期汇交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延期汇交并告知数据保管单位。
第十五条 未依照本办法规定的期限汇交数据或未及时更新数据的,由数据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汇交或更新;逾期不汇交或更新的,予以通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六条 伪造数据或者在数据汇交中弄虚作假的,由数据主管部门没收、销毁数据,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七条 汇交的数据,经数据主管部门审查和数据保管单位检查合格后,由数据保管单位出具数据汇交凭证。
第四章 数据保管
第十八条 数据保管单位负责接收、保管各类国土资源基础和专题数字化成果数据、政务管理数字化成果数据和其他数据。
第十九条 数据保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数据的保管制度,建立数据接收、归档、查询、交换、复制和维护等管理制度。
第二十条 数据保管单位应当配备数据存储、管理、服务和安全等必要的软硬件设施,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数据存储、管理和服务的设备与条件,应当符合国家保密、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第二十一条 数据保管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制定数据备份方案,对重要数据实行异地备份。
第二十二条 数据保管单位应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特殊需求,建立数据加工、处理的技术储备与保障,为应急工作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第二十三条 数据保管单位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设定岗位,履行相关职责。
第二十四条 未经规定程序批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复制、更改和删除数据。
第五章 数据利用
第二十五条 数据保管单位、数据生产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系统和分布式信息服务系统,提高数据的集成与应用水平,为国土资源管理和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第二十六条 国土资源数据的用户分为以下四类:
(一)政府及部门,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
(二)国土资源系统,包括国土资源部和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三)企事业单位,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四)个人,包括国内外各界社会人士。
第二十七条 国土资源数据分为公开性和非公开性数据。公开性数据按公开方式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非公开性数据分为涉密数据和内部数据。
第二十八条 国土资源公开性数据实行公开发布制度。主动公开数据应通过国土资源部和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门户网站、信息服务系统主动上网发布。依申请公开数据由用户根据自身需要向数据主管部门申请,经批准,由数据保管单位和数据生产单位提供。
第二十九条 国土资源涉密数据的管理、服务,按照保守国家秘密法有关规定执行。内部数据的管理、服务,按照部有关规定执行。
用户需要利用涉密数据的,应当出具单位正式介绍信,明确提出利用数据的类别、范围及用途,按照保密管理规定的审批程序,报数据主管部门审批。审批同意的,数据保管单位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提供涉密数据和内部数据。非法披露、提供涉密数据的,依照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条 国土资源数据的服务方式分为以下三类:
(一)数据浏览、查询、下载和复制服务。对于非公开性数据,通过涉密内网的网站、数据管理系统和手工复制方式提供浏览、查询、下载和复制服务,适用于政府及部门和国土资源系统用户;对于公开性数据,通过互联网、政务外网等各类网络环境的网站、信息服务系统提供查询、浏览和下载服务,适用于各类用户。
(二)数据调用、分析服务。通过涉密内网的数据管理系统,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各类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非公开性数据的直接调用与分析服务,适用于国土资源系统用户。
(三)数据定制服务。应用户要求进行的数据加工处理、产品定制服务,应当经数据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由数据保管单位和数据生产单位提供数据服务,适用于政府及部门、国土资源系统和企事业单位用户。
第三十一条 数据主管部门与各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之间建立数据共享服务机制,数据保管单位应建立和完善数据共享技术体系,促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
第三十二条 数据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地质资料与其他成果数据的利用,数据保管单位和地质资料保管单位应建立互联互通的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各类数据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和管理。
第三十三条 数据涉及著作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凡涉及到土地调查、地质资料和国土资源统计工作规定的有关事项,应分别按照《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9号)和《国土资源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可参照本办法的规定,根据管理需要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国土资源数据管理办法。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国土资源部数据汇交范围
一、土地调查评价,包括:土地利用现状、遥感动态监测和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等数据。
二、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等数据。
三、土地行政管理,包括:建设用地项目审批、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土地供应、土地市场、土地登记和土地综合整治等数据。
四、地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包括:区域地质图、全国矿产地、地质工作程度、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和矿业权实地核查等数据。
五、地质、矿产资源规划,包括: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等数据。
六、矿产资源行政管理,包括:矿产资源储量、矿山开发利用、矿业权年检与收费、探矿权、采矿权和油气勘查开采权等数据。
七、地质环境,包括: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地质灾害调查、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矿山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区域水文地质、地热和矿泉水调查、有害元素异常分布、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等数据。
八、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包括: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综合统计、卫片执法监察、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动态巡查、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和国土资源违法信访等数据。
九、国土资源综合事务,包括:国土资源综合统计、科技成果、外事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数据。
十、部数据主管部门认定需要汇交的其他数据。
第三篇:村级国土资源管理员责任书
村级国土资源管理员责任书
为了切实加强对村级国土资源管理员的管理,促进村级管理员各项职责的充分履行,确保国土资源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按照市国土资源局要求,结合我镇国土资源管理具体实际情况,对村级管理员将组织进行考核、聘期考核,为确保该项工作落到实处,特制订本责任书。
一、责任范围与内容
(一)宣传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地址灾害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基础知识。
(二)对本辖区的土地利用和矿产开发活动进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劝阻、制止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并及时向++国土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基本情况及可能发生的后果(及时发现和报告是指建设项目在基础完工前发现并报告)。
(三)对本辖区各类建设用地、违法案件调查和职工个人建房管理等实施监管。
(四)协助做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巡查、监测工作,发现地质灾害险情应立即向++国土所报告,并及时组织群众疏散避让。
(五)积极协助做好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并及时调解土地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六)及时反映本辖区职工、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七)建立稳定的联络机制,保持信息渠道与国土所的畅通。
(八)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记录,建立相关工作台帐,对 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作详细记录。
(九)积极参加各级国土资源系统组织的国土资源管理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做到自觉学法、认真执法。
(十)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不徇私情,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如实反映情况。
(十一)对已制止或已立案查处的违法行为进行跟踪检查,并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二、检查与考核
(一)对辖区管理员的考核分为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和年终考评,由国土资源所负责。考核内容以辖区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责任目标为主。
(二)辖区管理员的考核程序。考核采取听、查、评相结合的办法,对各村管理员履行职责、管理能力、工作态度、参加培训、廉政建设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具体办法:一是听取各国土资源所对所辖村级管理员工作情况汇报;二是管理员进行述职;三是查阅有关资料;四是随机抽样,实地查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五是采用百分制对每位管理员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评。
(三)考核采取“自查、复核、评议、确定”四个步骤进行。国土所对本辖区管理员的工作开展情况,管理员对自己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自查,并分别形成书面自查报告;国土所根据考评有关要求组织进行复核,并逐项细化评分;考核后,经综合评议,报镇政府确定考核等次。
三、责任追究
实施责任追究,重点追究在辖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失职、渎职的辖区管理员。有以下行为的辖区管理员将受到责任追究。
(一)辖区管理员未按要求开展动态巡查、做好工作记录、台帐的。
(二)对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未及时发现和报告的(及时发现和报告是指建设项目在基础完工前发现并报告),全年累计发生一起通报批评,全年累计发生两起除通报批评外,并扣奖励;全年累计发生三起以上的,立即予以解聘。
(三)辖区管理员利用工作之便,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违纪违法的,一经查实;立即予以解聘,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部门进行处理。
++国土所负责人(签字):
村级国土资源管理员(签字):
二0一0年一月 日
第四篇:乡镇镇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直辖区镇企业事业单位举办的联营企业,以及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
第三条新建的企业应结合集镇规划,相对集中到集镇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不应分散在各自土地上建设。
第四条 乡镇企业不准经营和生产汞制品、砷制品、铅制品、放射性物品、联苯胺、多氯联苯、六六
六、滴滴涕等含有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和能在生物体内蓄积的剧毒污染物或强致癌物成份的产品。
第五条 乡镇企业不准从事污染严重的石棉制品、土硫磺、电镀、制革、造纸制浆、土炼焦、漂染、炼油、有色金属冶炼、土磷肥和染料等小化工,以及噪声振动严重扰民的工业项目。
第六条 凡排放废气、废液、废渣(以下简称三废)的企业都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对逾期达不到要求的乡镇企业,市环境保护局有权责令其停止生产,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七条 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以下简称三同时)。
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乡镇企业项目的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如实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其中,污染严重的项目,必须事先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在该项目总平面布置图上加盖同意设计章后,方可选址定点,编报计划任务书和委托设计。
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填报《三同时竣工验收单》,由建设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准投产。
第八条 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将落后陈旧的工艺、设备和有毒有害、污染环境的产品下放或扩散到乡镇企业加工生产。确需下放或扩散加工的,下放或扩散加工的单位必须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按规定向环境保护部门办理三同时审批手续。凡下放产品项目由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凡扩散加工产品项目由县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第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或转产的乡镇企业项目,不按本办法规定报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同意的,各上级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建设,土地规划建筑管理部门不得办理用地和核发施工执照手续,银行不得贷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发给营业执照。
第十条 本办法由镇政府负责解释并监督实施。
第五篇: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矿业权抵押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矿业权抵押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为加强矿业权抵押备案登记管理,进一步规范矿业权抵押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国务院第242号令)和《矿业权出让转让暂行规定》(国土资发〔2000〕309号),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矿业权抵押是指矿业权人依照有关法律作为债务人以其拥有的矿业权在不转移占有的前提下,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行为;
第二条 探矿权原则上不予抵押备案登记;
第三条
采矿权人持有效的采矿许可证和相关材料,按照发证权限,到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抵押备案手续;
第四条 采矿权人不得为第三人提供贷款抵押;
第五条 抵押采矿权,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采矿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二)矿山企业投入采矿生产满一年;
(三)采矿权权属无争议;
(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全额缴纳了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
(五)采矿权不存在已出租的情形。
国有矿山企业、地勘单位在申请抵押采矿权前,应征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六条 采矿权人在申请采矿权抵押备案时,应向原发证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一)抵押备案申请;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采矿权属无争议的证明材料;
(四)抵押人对采矿权未出租、权属无争议的承诺;
(五)由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机关出具的有关矿产资源补偿费缴纳情况的证明材料;
(六)由资源税征收管理机关出具的有关资源税缴纳情况的证明材料;
(七)具备矿业权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出具的经抵押权人审核确认的采矿权价值评估报告;
(八)采矿权抵押合同;
(九)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第七条 采矿权人申请抵押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采矿权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交采矿权价款的评估结果和确认文件。
第八条 采矿权抵押合同到期后20日内,矿业权人持商业银行出具的归还贷款的证明到原发证机关办理解除抵押手续。
第九条 采矿权价值可由采矿权人或承担抵押贷款的商业银行委托进行评估。
商业银行与采矿权人签订采矿权抵押合同时,应委托具有国土资源部认定具有矿业权评估资质的机构对采矿权进行价值评估,承担抵押贷款的商业银行需对其评估结果进行确认,并出具评估报告。抵押合同应以评估报告确定的评估价值为依据。
商业银行应充分预见矿业权抵押贷款的经济风险。
第十条 抵押权实现发生采矿权转让时,必须符合《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规定的转让条件,并办理采矿权转让手续,换领采矿许可证。
第十一条 原发证机关对采矿权抵押备案后,应在相应采矿权登记档案中注明抵押事项,在采矿许可证上做他项权利记载,出具采矿权抵押备案证明。
第十二条 原发证机关负责对抵押的采矿权进行冻结,但不承担任何由经济纠纷或其他民事问题引起的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 采矿权抵押期限必须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抵押期原则不超过一年。在抵押期间,采矿权抵押人不得申请转让或重复抵押。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并由矿产开发管理处负责解释。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六日